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

時間:2022-12-03 18:22:28 數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5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

  一、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解決問題、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化、表內除(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統計、找規律、總復習等。

  這冊教材的計算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除法。這兩部分內容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因此,表內除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這兩部分計算教學中,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出現克和千克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重量單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和變化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廣角"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口算的分階段要求初步擬訂如下:

  單元結束時

  期末

  平均錯誤率

  速度

  平均錯誤率

  速度

  表內除法

  6%

  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8題

  4%以內

  絕大多數達到每分鐘做10題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2

  一、同學掌握知識情況:

  本班有同學36人,一年多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同學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輔導。

  二、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排列問題、表內乘法和除法(二)、觀察物體、統計、認識1000以內的數、方向和路線、千克和克、四邊形、加減法。

  三、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 排列問題

  1.通過拼擺、交流、觀察等活動,發現稍復雜的圖形的排列規律。

  2.結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

  3.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積極參加操作、拼擺、交流活動,引導同學發現和欣賞圖形排列的美妙。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同學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同學初步的數學意識。

  第二單元 表內乘法和除法(二)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

  2.經歷歸納7~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在與同伴合作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第三單元 觀察物體

  1.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立體形狀。

  2.在觀察、辨認等數學活動中,初步獲得立體和平面視圖的直觀經驗,發展同學初步的空間觀察。

  3.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感受從不同位置觀察立體的奇妙,激發同學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四單元 統計

  1.經歷簡單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能根據數據完成簡單統計圖。

  2.能對條形統計圖表示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調查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同學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同學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五單元 認識1000以內的數

  1.能認、讀、寫1000以內的數,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1000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個、十、百、千等計數單位,理解各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含義;知道三位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夠用圖形表示1000以內的數。能用10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3.在估計、按規律數數、寫數和擲點寫數等數學活動中,感受1000以內數的意義,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鼓勵同學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了解可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第六單元 方向與路線

  1.經歷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的過程,能根據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會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能根據線路圖說出行走的路線。

  2.在辨認方向和路線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感受方向與路線跟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適應現實生活的能力。

  第七單元 千克和克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結合自己的經驗,感知1千克和1克的質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稱量物體質量的方法,會選擇適當的單位表示常見物品的質量。培養估計的意識。

  3.在測量、比較物品質量的過程中進行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對身邊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有趣的比較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八單元 四邊形

  1.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初步認識四邊形,能辨認平行四邊形。

  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圖。在拼圖和圖案設計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美妙,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在數學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欲望。

  第九單元 10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一)

  1.掌握1000以內簡單加、減法的口算技能。

  2.使同學經歷嘗試、探索個性化算法的過程。在交流個性化算法的過程中,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能表達計算的思考過程。

  3.激發同學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使每個同學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全面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

  2.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3.具有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責任感;

  4.關注每一個同學的發展;

  5.要充分認識評價的重要意義;

  6.要創造性地組織教學。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在操作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數學。

  2.關注解決問題策略,區別于傳統的應用題教學。

  3.要通過觀察、想像、拼圖等多種方式發展同學的空間觀念,防止空對空教學。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3

  一、同學情況分析:

  本年級同學23人,家庭學習環境良好,家長有一定輔導能力的約占50%,其余同學全靠課堂教學進行數學學習。上期考試結果,及格率100%,優生率49%。總體來看,同學在10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的計算方面基本達到教學要求,但少數同學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仍需提高。在數學知識的應用方面,同學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但一部分同學欠仔細、靈活。在數學的學習習慣上,聽課習慣、作業習慣都有一定進步,但同學在學會審題上還需要培養和訓練。

  二、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位數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個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刮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刮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沒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

  1、表內除法。

  2、萬以內數的認識。

  3、用數學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教學用具:

  表內除法練習表、萬以內數位表、學習平移、旋轉的操作學具、口算練習表等

  五、教學措施:

  1、鉆研好《新課標》,精心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2、教學任務在課內完成,課外盡量不留作業,或只留興趣性、發展性作業。

  3、對同學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個同學的優點,不用一個刻度要求每一個同學,作業布置分層進行,避免部分同學過重的作業負擔和心理負擔。

  六、課時安排:

  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解決問題(4課時)

  (二)表內除法(一)(13課時)

  1.除法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2課時左右)

  除法(3課時左右 )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圖形與變換(4課時)

  剪一剪(1課時)

  (四)、表內除法(二)(9課時)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五)、萬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六)、克和千克(2課時)

  (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7課時)

  有多重(1課時)

  (八)、統計(3課時)

  (九)、找規律(4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基本理念,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學情分析

  在經過了一學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對于計算還是會出現個別偏慢,易出錯等粗心問題.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依賴心理,畏難情緒。這個學期我應該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思維的發展、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二),觀察物體(一),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和數學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使學生知道“l時=60分”,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5

  一、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解決問題、表內除法、圖形與變化、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找規律、總復習等。

  這冊教材的計算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減法筆算和表內除法。這兩部分內容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因此,表內除法同20以內的加、減法一樣,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這兩部分計算教學中,教材安排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出現克和千克的認識,讓學生通過各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理解使用統一的重量單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觀念。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和變化等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的是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廣角”介紹了簡單的組合思想和邏輯推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材的編寫特點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兩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計算的同時,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便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求使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往的教學重點放在使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計算法則和方法上,并通過一定的訓練達到計算的熟練。此次教材的編排,突出的變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學筆算,而是將筆算放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現實背景中,使學習筆算與學習用筆算解決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筆算加法中安排了參觀博物館的乘車問題,筆算減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奧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較問題等。這里的編排順序是:在現實的情境中提出要解決的計算問題,使學習計算的必要性突出出來。接著通過操作、直觀探討計算的算理,展示計算的方法,在學生理解算理、獲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計算解決前面提出的實際問題。這樣就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例如,萬以內的加法筆算,教材先提供一個二年級學生要乘車去參觀博物館的情境。由小精靈提出“哪兩個班合乘一輛車?”的問題,使學生處于問題情境中。通過例1、例2、例3分別提出有關乘車的三個問題,都需要用計算來解決。進而引出了不進位加和進位加的三個計算式題,并引出筆算。在筆算方法的教學中,教材通過擺小棒直觀的展示算理并結合直觀圖出示算法。學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決問題了。在例3中,每輛車限乘70人,通過計算結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數是71,超出限乘人數,所以班長得出結論“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輛車。”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不僅讓學生經歷了筆算知識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經歷了應用筆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學生在這種有目的的學習活動中主動建構知識,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逐步形成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應用的意識。

  2、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空間觀念不僅是他們理解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認識現實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小學數學中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主要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讓小學生在觀察物體、認識方向、制作模型、圖案設計、實驗操作等各種活動中,獲得關于空間與圖形的知識,更好地從形狀上去認識周圍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間的關系,形成和發展良好的空間觀念。

  根據上述教育理念和《標準》第一學段的具體教學目標,本冊實驗教材對于空間與圖形內容的編排采取這樣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豐富的關于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和素材。安排了圖形與變化、克與千克的認識單元的教學內容。單元中設計了豐富多樣的動手實踐活動,如觀察、拼擺、折紙、測量、作圖、制作等,通過活動讓學生對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平移、旋轉現象的概念進行感知、體驗和理解,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所得圖形、以及對所獲圖形間關系進行體驗和理解等,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感性經驗。其次,教材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例如,在認識重量單位之前,安排了關于用統一的重量單位進行測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認識克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的測量黃豆重量的活動等。讓學生在各種探索性的操作活動中,通過觀察、猜測、操作、討論交流,感知、感受幾何概念的含義及所學圖形的特征,借助圖形表象進行推理,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加強估計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作為當今信息社會中的成員,對客觀世界變化的敏捷反應和對各種信息迅速作出判斷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數學中要培養的估計能力正是上述能力的基礎之一。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對于估計能力培養涉及得很少,在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為選學內容。加強估算是當前計算教學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標準》中規定了估算的教學內容和估計意識、技能的培養的要求。例如第一學段要求:“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本套實驗教材把加強估計意識的培養作為改革的要點之一。不僅在計算教學中安排相應的估算教學內容,而且將估計作為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結合其他數學知識的教學進行滲透與培養。

  例如,本冊教材在萬以內加、減法筆算教學中,安排了“加、減法估算”一小節,這是估算正式教學的開始。教材結合實例,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學生了解估算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用它簡潔、迅速地解決某些問題。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思想。其次,教材還注意在有關的教學內容或練習中滲透估計意識培養的內容。例如,在“重量單位”教學中有一些觀察某種實物大約有多重、測量某一實物時只要求大約的重量等的練習。使學生了解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并不需要準確的計算或精確的結果,而只需要一個粗略的數據就可以達到目的。在教給學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還安排一些應用估算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練習,以便逐步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4、注重體現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意識。

  新的數學教育理念認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數學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根據這一理念,本冊實驗教材的編排,注意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出發,利用各種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探究活動以及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的同時,逐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創新的意識。如前所述,在教學重量單位克和千克的認識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活動,通過實際操作、小組討論、歸納推理等活動,得出要用統一的重量單位進行測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結果,才能彼此進行交流的結論。在學生認識了克、千克之后,并不是直接告訴學生還有比克大的長度單位千克,而是讓學生自己探索測量一袋鹽的重量的方法,使學生在活動中產生應該用比較大的重量單位的想法,從而引出“千克”。本冊實驗教材安排的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開放式的對周圍事物或操作材料的數學內容進行探究的活動。在這些動手實踐的探索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數學知識,還可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索的欲望,產生對現實世界各種現象進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勵學生主動地探索未知,進而逐步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這些也正是學生形成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維所必需的過程。

  四、教學用具:

  表內除法練習表、萬以內數位表、簡易天平、學習平移、旋轉的操作學具、口算練習表等

  五、課時安排:

  (一)、解決問題 4課時

  (二)、表內除法 13課時

  1、除法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 2課時左右

  除法 3課時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7課時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6

  教學內容:

  課本P106~111頁,第八單元(統計)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認識了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一個或兩個單位)和簡單的統計表。本單元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單元教學內容:

  繼續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元)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本單元選擇了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學校組織學生檢查身體、對街頭過往車輛的調查、彩電的銷售情況統計等。例題的編排力求使學生經歷統計過程,又從中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方法,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本冊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物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單元教學重點:

  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單元教學難點:

  完成以1格代表5個單位的統計表的制作。

  單元課時安排:

  2課時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7

  一、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用數學解決問題。表內除法是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因為任何一個多位數除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除以一位數。因此,表內除法同表內乘法一樣,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

  這冊教材的另一個重點是萬以內數的認識,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認數的范圍擴大到四位。這是學習讀、寫多位數的基礎。我國的計數習慣是每四位一級,把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級數的讀、寫法則,再學習萬以上的數就可以類推了。因此,這部分內容是進一步學習認數的重要基礎知識。同時,這部分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的數感的重要素材,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認識近似數,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會用數與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在加、減法計算方面,在上一冊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這些內容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

  解決問題是在學習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后,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讓學生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對于實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給學生初步建立質量觀念,使學生初步認識克和千克。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體驗,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包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和認識“銳角和鈍角”等內容。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通過直觀、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學會進行最簡單的圖形平移,會辨認直角、銳角、鈍角。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初步感受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并且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這一冊教材也安排了“找規律”的教學內容,繼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總體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基本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首先,在“解決問題”單元,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后,學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結合各部分知識的教學,安排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首先,通過可容納一萬人的體育館的主題圖,讓學生對10000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其次,提供一些有關三位數、四位數有多大的具體而生動的實際例子。第三,安排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描述幾個三、四位數的相對大小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第四,安排了結合實際認識萬以內數的近似數的教學,以及讓學生估計一些物品的數量,展示用數來表達、交流的有關內容等。第五,結合實際安排了整百、整千數加減法的例題,使學生對萬以內數以及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有了更豐富的體驗和經驗。第六,在“萬以內的加減法”中出示多種算法和估算等。這樣,在上述豐富具體的素材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形成萬以內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3.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1)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本冊實驗教材集中安排表內除法的教學。“表內除法(一)”教學除法的意義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表內乘法(二)”教學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和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關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加強了教學過程的探索性,體現了知識形成的過程。首先,除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與乘法的初步認識一樣,先給學生提供一個熟悉的具體情境──春游前的準備活動。使學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平均分”以及計算平均分的結果的問題,為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做了準備。第二,除法的初步認識分兩段進行。“平均分”通過組織開放性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從直觀到抽象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及平均分的方法。“除法”則通過直觀、操作展示了除法在應用時的兩種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同時了解除法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法。這樣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學生關于除法意義的認識逐步形成起來。第三,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教學,一方面加強探索性,展示了不同的求商的方法;另一方面加強了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學生在學習除法計算的同時就體會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用除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滲透于學習除法的含義和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中。學習除法計算的目的是用它解決問題。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這部分內容的編排采取這樣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豐富的現實生活中有關圖形和圖形變換應用的素材。其次,教材為每一部分的教學中設計了豐富多樣的動手實踐活動。另外,教材還設計了一些既具探索性且生動有趣的操作活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1)教材提供的學習素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了豐富的現實背景。

  (2)許多內容的教學都注意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另外,教材繼續注意提供既豐富有趣又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8

  指導思想:

  本期數學教學仍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注重有創新、開放精神的主動學習,同時,努力培養學生嚴謹、塌實的優良習慣,從而達到二年級應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

  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學生74人,大部分家住龍湖花園。家庭學習環境良好,家長有一定輔導能力的約占50%,其余學生全靠課堂教學進行數學學習。上期考試結果,及格率100%,優生率49%。總體來看,學生在10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的計算方面基本達到教學要求,但少數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仍需提高。在數學知識的應用方面,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但一部分學生欠仔細、靈活。在數學的學習習慣上,聽課習慣、作業習慣都有一定進步,但學生在學會審題上還需要培養和訓練。

  本期教學內容:

  以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為教材。

  教學要求: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中國教育總網教案頻道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建立學好數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2、口算的分階段要求:

  ┌────┬────────────——┬─────────────——┐

  ││單元結束時│期末│

  │├─────┬──────——┼──────┬──────——┤

  ││平均錯誤率│速度│平均錯誤率│速度│

  ├────┼─────┼──────——┼──────┼──────——┤

  │││絕大多數達到││絕大多數達到│

  │表內除法│6%││4%以內││

  │││每分鐘做8題││每分鐘做10題│

  └────┴─────┴──────——┴──────┴──────——┘

  教學重點:

  1、表內除法。

  2、萬以內數的認識。

  3、用數學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培優補差措施:

  1、認真備好課,夯實基礎知識,確保每一個學生扎實掌握新知,鞏固舊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給關注,多給發言機會,激發其參與熱情。

  2、在課堂教學中確保雙基的基礎上,注意適時發展優生的思維,培養優生的能力,從而也帶動中差生的發展。培優主要體現在兩個途徑上:

  (1)、在每堂課的新知教學后,中國教育總網教案頻道安排適量發展練習題。

  (2)、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每個知識點上,適時引導,相機點撥,給學生“摘桃”的機會。

  (3)、利用每周的思維訓練時間,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組織愉快的思維訓練。

  減負提質措施:

  1、鉆研好《新課標》,精心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2、教學任務在課內完成,課外盡量不留作業,或只留興趣性、發展性作業。

  3、對學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的優點,不用一個刻度要求每一個學生,作業布置分層進行,避免部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心理負擔。

  教學進度安排:

  20xx——20xx學年度小學二年級數學下期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內容課時

  1解決問題5

  2—5表內除法(一)16

  6—7圖形與變換6

  7—8表內除法(二)6

  8—9萬以內數的認識7

  11克和千克3

  11—14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3

  15統計4

  16找規律4

  17—18復習8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9

  一、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繼續教二(2)、二(3)兩個班的數學,兩個班共有102名學生。二年級的孩子經過了一年多的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習習慣等相對來說已有了較大的轉變;完成作業情況也較好,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但沒有養成認真檢查的學習習慣,而且分析表達能力也不夠強;學生樂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不注意審清,急于動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需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多動手,多思考。培養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有個別學困生基礎差,學的死板不靈活,學起來比較吃力。今后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后的復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目的要求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信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三、課程標準對二年級第二學期的基本要求:

  1、數與代數:

  ①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②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的數字的意義。

  ③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羨慕能進行估計

  ④能熟練的口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

  ⑤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⑥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克和千克,羨慕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⑦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2、空間與圖形:

  ①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②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

  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統計與概率:

  ①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②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③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4、實踐活動:

  ①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工作思路(措施)

  (1)落實教學具體措施特別重視的地方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扎扎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集體教研的作用。

  3、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4、定期進行測試,及時反饋總結。

  5、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6、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

  7、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律。

  8、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9、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10、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創設教學情境,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2)、自身業務提高方面

  1、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2、多鉆研教材,上課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4、有效地組織練習,講究練習形式。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不滿足于講一節好課,要通過備課、說課、評課等環節努力地學習和應用教學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8、及時將教學中的點滴記錄下來,將課堂生成和反思提升得到補充,并積極投稿,以期在刊物上發表。

  9、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和比賽。

  10、在學校領導的有力領導下,積極完成各項任務。

  五、提高效果所采取的措施:

  1、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同時,適時地記錄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7、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培養。采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六、培優輔差主要策略

  對于優秀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放在能力培養和數學素養上(分析、解決問題遷移能力),而學困生的主要目標是放在基礎知識掌握和基本能力上。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

  2、定期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系,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3、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4、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拓廣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5、培優補差過程必須優化備課,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后培優。培優補差盡可能“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必要精力”。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練習,才能上好課,才能保證培優補差的效果。要精編習題、習題教學要有四度。習題設計要有梯度,緊扣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面向大多數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鞏固“雙基”,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解答習題要有多角度,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擴展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變通性;解題訓練要講新穎靈活的典型題,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的題,練不在數量而在質量,訓練要有多樣化。

  在培優補差中注意幾點:

  1、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2、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3、要講究教法。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不同課型的教法。如上復習課時,要把知識進行網絡,把知識進行列表比較,把知識系統,便于學生掌握;上習題評講課時,做到既評又講,評有代表性的學生答題情況,講知識的重點、易混點、熱點及考點。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優生率。

  4、對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并做出評價。

  5、經常與家長聯系,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0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五班和二年六班的教學任務,現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和諧與主動的發展,三維目標有機整合,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3、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愛于學習的科學精神,并鍛煉學生自學能力。

  4、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團結合作能力。

  5、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二、教學資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分為五章,分別是第十六章 分式、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數、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第十九章 四邊形與第二十章 數據的分析。

  其中教學任務的重點是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質,掌握有關分式的四則運算法則,會用一元一次分式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會畫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會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能利用函數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會用定理解決簡單問題,會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掌握平等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掌握特殊四邊形的有關性質和判定方法;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等統計量的統計意義,會算權平均數、極差和方差,會用樣本平均數、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方差。

  教學資源除了教材、教師用書,還可以充分利用集體備課、網絡資源、多媒體資源等。另外,學生也可以利用身邊的生活用品制作具,這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觀察能力。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六班學生大多數可以做到課上認真學習,課后完成作業,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學內容,但仍有一小部分學生上課溜號或搞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認真完成,沒有學習氣氛。

  四、教學方法設計

  1、在教學設計中,要讓學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鍛煉學生自學能力。利用分組加分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適當加分扣分,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上課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好勝心理,讓學生上前臺講解,其他學生補充改正,培養學生認真聽講、認真閱讀思考、大膽發言、記筆記的好習慣。

  3、認真設計課前引言、課中引導用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習慣。

  4、嚴格要求學生的書寫習慣,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檢驗改錯的好習慣。

  5、充分利用好學校提供的教學教具,例如:掛圖、多媒體、網絡,及即將安裝的班班通。

  五、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

  周次 時間 課題 課時

  一 2.29-3.2 16.1 分式 3課時

  二 3.3-3.9 16.2 分式的運算 6課時

  三 3.10-3.13 16.3 分式方程 3課時

  3.14 數學活動 1課時

  3.15 小結 1課時

  四 3.16-3.22 單元復習 4課時

  五 3.23-3.27 17.1反比例函數 3課時

  六 3.28-3.31 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 4課時

  七 4.5 數學活動 1課時

  4.6 小結 1課時

  八 4.9-4.12 單元復習 4課時

  九 4.13-4.18 18.1勾股定理 4課時

  4.19-23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課時

  十 4.24 數學活動 1課時

  4.25 小結 1課時

  4.26-5.2 單元復習 4課時

  十一 5.3-5.10 19.1平行四邊形 6課時

  十二 5.11-5.18 19.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6課時

  十三 5.21-5.22 19.3梯形 2課時

  5.23-5.24 19.4課題學習:重心 2課時

  十四 5.25 數學活動 1課時

  5.28 小結 1課時

  十五 5.29-6.5 單元復習 6課時

  十六 6.6-6.12 20.1數據的代表 5課時

  十七 6.13-6.19 20.2數據的波動 5課時

  6.20-6.21 20.3課題學習 2課時

  十八 6.25 數學活動 1課時

  6.26 小結 1課時

  十九 6.27-7.2 單元復習 4課時

  二十 7.3-期末 總復習 約8課時

  六、教學評價方案

  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品行表現、校園活動參與情況、課外活動參與情況、學生互評、上課表現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課后預習情況,課堂測試情況及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全方面綜合評價學生。

  七、好習慣養成

  1、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

  2、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3、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思考的習慣;

  4、培養學生大膽發言的習慣;

  5、培養學生記筆記的習慣;

  6、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習慣。

  7、認真審題的習慣;

  8、認真書寫的習慣;

  9、檢驗改錯的習慣。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1

  一、 教材分析

  本冊包括以下內容:1、有余數的除法 2、時、分、秒 3、認識方向 4、認識萬以內的數 5、分米和毫米 6、兩、三位時的加法和減法 7、教的初步認識 8、數據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復習,以及兩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測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25名同學,男生13名,女生12名,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同學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同學,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對于上學期的知識掌握尚可,同時也存在著個別人計算不過關、走進生活題說理不清、變化題不懂思考方法等問題。通過本冊知識的學習,鍛煉他們的思維、口頭敘述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時刻。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通過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動,體會余數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余數的含義;探索并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數一定比除數小,會用豎式計算除數和商都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式題,會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認識時間的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并能說出鐘面上所顯示的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通過學具操作,認識1000以內的數,知道千以內的數位順序,知道千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以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能根據數的意義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在1000以內)以及相應的減法,整百數加整十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4、通過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式題,會口算整十數加整十數(和超過100)以及相應的減法,會估算一些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式題,會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5、在現實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數量之間的相差關系,能應用加、減法正確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6、聯系乘法含義,理解“倍”的概念,會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7、在現實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能運用乘法和加(減)法正確解答一些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8、聯系生活經驗,在觀察和操作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一些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并描述物體的長度。

  9、聯系對東、南、西、北的已有認識,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運用學過的方位詞合理描述現實情境或簡單平面圖上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能看懂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要求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10、聯系一些典型物體的面,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知道角是有大小的,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在方格紙上畫出角。

  11、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預測。

  (二)、情感與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意義與作用。在教師的組織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師、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數減三位數的計算及驗算方法,發展估算的策略。

  3、讓同學在實踐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難點: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培養同學的估算意識。

  3、比較角的大小

  五、教學措施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學習資料,更好地發揮教材的作用。

  2、用同學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教學乘法口訣,從編兒歌再編口訣,降低口訣的難度。

  3、在課堂中適當穿插一些數學日記,通過尋找其中的數學知識,激發同學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4、尊重同學,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同學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5、在具體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引導同學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同學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利用思考題,培養同學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激發同學動腦筋鉆研問題的興趣,對學有余力的同學在開發智力上有促進作用。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基本上具備一定的數學意識、數學理解能力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自律性,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興趣濃;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比較熟練,個別在計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異。

  但由于新教材“解決問題”等教材編排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對如何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和分析問題上存在欠缺。但在解決簡單問題上,學生初步形成數學意識,能發現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并進行分析和解決,具有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

  因此,本學期重點要抓學習習慣的鞏固,繼續培養學生“傾聽”、“合作”、“交流”等能力和習慣,養成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其次,要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一共安排了9個單元。

  “數與代數”領域一共安排了4個單元,包括“有余數的除法”“認識萬以內的數”“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和“時、分、秒”。

  “空間與圖形”領域一共安排了3個單元,包括“分米和毫米”“認識方向”和“角的初步認識”。

  “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1個單元,即第九單元“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一)”。 另外,教材還安排了“期末復習”單元。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動,包括“測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內容變動情況

  雖然在表內乘、除法階段安排乘、除法豎式的教學,可以豐富乘、除法計算的練習形式,也為以后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有余數的除法打下基礎。但由于上冊乘除法都是用口訣計算,引入乘、除法豎式,既沒有必要性,也沒有迫切性,況且除法豎式的結構又比較特殊,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所以,把除法豎式安排到二年級下冊“有余數除法”單元,把乘法豎式安排到三年級上冊“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單元。

  把“時、分、秒”單元后移到本冊。由于時間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且學生在這方面的生活積累也不夠厚實,在二年級上冊教學時間單位,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把這部分內容適當后移,更利于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時間觀念。把原二年級上冊“方向與位置”與二年級下冊“認識方向”合并為一個單元,安排在第三單元,刪去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位置的內容。

  一方面,由于標準降低了第一學段認識方向的教學要求,只要求學生根據“給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余三個方向,知道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把這部分內容合并為一個單元,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八個方向。

  另一方面,實驗教材安排用“第幾排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位置的內容,主要是為第二學段學習數對做準備,但由于時間跨度過大,到第二學段,學生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完全可以勝任新知的學習。所以,在第一學段不再安排用“第幾排第幾個”描述位置的教學內容。

  教材引進算盤表示數,一方面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多了一件教具、學具,多了一種直觀表示數的方法。讓學生認識算盤,可以體會歷史文明;讓學生在算盤上表示數,可以增強學習興趣、強化數的概念。按照數學課程標準中使學生“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的要求,第四單元編排例題幫助學生認識算盤,并在算盤上表示萬以內的數,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數學教學有機融合,既弘揚了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又解決了認數教學缺少計數器的困難。算盤的1個上珠表示“5”,用它表示數,比計數器稍抽象些,但更方便些,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好處。

  標準在第一學段刪去了“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要求,且統計教學更強調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培養數據分析觀念。為此,本套教材對“統計與概率”部分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規劃和整體設計,第一學段的統計教學內容主要安排在二年級下冊和三年級下冊,同時第一學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① 使學生聯系對數的已有認識,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與位置;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理解各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知道可以用算盤表示萬以內的數;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聯系已有的對四則運算的認識和相關的計算經驗,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

  減兩位數的口算,以及三位數的加減筆算方法,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加減估算;聯系對乘、除法的認識和計算表內乘、除法的經驗,探索并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掌握能正確計算簡單的有余數除法。能認識鐘表,認識時分秒,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能運用學過的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② 通過情境認識角,了解直角、銳角、鈍角;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并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知道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能恰當地斷則長度單位;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給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能辨認其他三個方向,會用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進一步積累平面圖形的學習經驗。

  ③ 使學生經歷從簡單實際生活情境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過程,初步學會用不同標準分類整理相關的數據,進一步感受標準對于分類的意義,體會數據的價值。

  2、數學思考方面。

  ① 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數的意義、數的表示方法以及數的大小的理解,提高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進一步發展數感。

  ② 使學生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以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等計算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四則運算意義的理解,不斷提高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③ 在應用加減運算,有余數的除法,時分秒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經歷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過程,積累分析數量關系、選擇解題思路的經驗,進一步增強有根據、有條理進行思考的意識,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④ 使學生在認識分米和毫米,認識方向,認識角和直角,以及相關的測量、操作、交流等活動中,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實際長度的表象,進一步體會現實空間的位置關系,進一步感受平面圖形與相應物體的聯系,不斷增強直觀思考能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⑤ 使學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能對調查過程中獲得的數據進行分類,體驗數據中蘊含的信息。

  3、解決問題方面。

  ① 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聯系學過的數的認識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的知識和方法,從生活中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② 使學生在用學習的四則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會借助擺學具或畫圖等方式理解題中的數量關系;在測量物體或線段長度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計量單位和測量方法;在描述物體方位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用畫圖和口頭描述相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分類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收集與整理數據的一般方法。

  ③ 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學會與同學合作,能有條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與做法,不斷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

  ④ 使學生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學會在表達前整理、在傾聽后思考,逐步增強評價與反思意識。

  4、情感與態度方面。

  ① 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數學活動,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獲與進步,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② 使學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計算和驗算方法等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③ 使學生在進行四則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形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培養發現錯誤及時訂正的良好習慣。

  ④ 在經歷將顯示問題數學化,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不斷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第18頁的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正確的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

  2、培養學生遷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舊知識。

  教育目標: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習慣。

  情感目標: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進行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

  教學思路:

  聽算練習

  復習:從兩位數加兩位數引出→新授→

  1、從生活的例子:出示376+284、76+842。

  2,估算結果

  3、獨立豎式計算

  4、小組講算理

  5、小組匯報,老師板書豎式

  6、全班講一次算理

  7、變題:976+284

  8、獨立豎式計算后講算理

  9、匯報:重點講百位上的變化

  10、小結豎式計算的步驟

  →練習1、書本P18做一做→質疑→小結

  2、書本P20第7:講計算錯誤并改正

  3、書本P19第4:先讓學生估算再列式

  教學過程:

  一、聽算練習:

  16+9、37+5、78+12、48+50、99+1、

  38+24、71+34、28+16、93+25、10+78、

  二、復習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1號練習本上做。76+84

  學生完成后1、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2、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三、知識遷移,探究新知

  1.板書出示:中國部分動物種數

  爬行類

  376

  兩棲類

  284

  (1)讓學生先觀察問:“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對你的問題列出算式。”

  生:“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算式是:376+284(當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可只列出式子,不進行計算。)

  2、對比分析:師:376+284與復習題76+84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前是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后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3、猜想方法:師:你覺得它的豎式的計算方法會怎樣?

  生:還是要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4、估計結果:師:在豎式計算前先猜一猜它的結果,你們覺得猜想結果想采用什么方法?

  生:應該用估算!(同位討論并在全班匯報。)

  5、匯報過程:生:376約等于400,286約等于300,400加300約等于700。

  師:讓我們看看書上想法和我們相同嗎?

  (2)、筆算驗證:師:下面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一下。然后看一看它的準確結果和我們的估算接近嗎?

  學生獨立計算后,并在小組內說說你的計算過程。

  6、匯報展示:小組說計算的過程,同時教師板書。

  7、歸納小結:(1)在加法的計算中,哪一位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8、突破難點:試練:976+286計算后并說說和例題比較有什么不同?

  9、質疑升華:生:例題和練習題都是三位數和三位數的加法,例題的結果是三位數,而練習的結果是四位數。

  師:為什么會不同?

  生:例題百位上是3+2+1得6,不滿十,就在百位上寫6,而練習題的百上是9+2+1得12,在千位上寫1,在百位上寫2。

  四、鞏固練習

  1、反饋練習: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計算過程。

  2、練習五第7題。重點講錯誤的原因

  3、練習五第4題。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五、作業布置:練習五第1題。

  六、板書設計

  三位數和三位數的進位加法

  276+284=660(種)976+284=1260

  376976

  +284+284

  6801260

  哪一位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教學小結:作為計算題的教學,重點讓學生說出計算的步驟,就能掌握。在教案設計的時候:

  (1)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再把自己的計算步驟講出來。我一共設計了三個地方讓學生進行練習(例題、拓展例題、做一做選一題)。

  (2)小結計算方法,設計了三個內容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復習題完成后、例題和拓展題后、全課小結時)。

  (3)練習設計了多種形式(基礎的豎式計算:做一做、提高題的改錯題、生活中的數學題)。

  (4)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習慣:在每次的匯報學習中都讓學生講如何才能做到又對又快。

  這篇二年級下冊數學三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計劃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4

  單元教學內容: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課本P91~105頁。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以及加減法估算。共安排了5個例題。

  這部分內容是在萬以內數的認識以及100以內的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口算和筆算,復習了數和計算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學習萬以內的數魚計算起就鋪墊作用。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夠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設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單元教學重點:

  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單元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設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單元課時安排:六課時。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據新《課標》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課的班級還是2班級一班和二班,共有學生 105 人,2班級的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不過還有一小局部同學由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學生樂于計算,但不注意審清題目意思,需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三、教學目標:

  1 .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信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 . 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 . 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 .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 . 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 .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 1 千克 =1000 克。

  7 . 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 1 格表示 5 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 . 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 .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目標:

  1. 繼續加強學習慣例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范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教學中,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

  3.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協助學生積累參與數學活動的經驗。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升數學活動的紀律。

  4. 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依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學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 發明性地使用教材。

  7. 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培養。采取生生互幫與教師輔導相結合、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科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層面的對學困生進行輔導。

  五、教學措施

  1.科學安排解決問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

  2.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

  3.改進表內除法教學的編排,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加強教學過程的探索性。

  4.提供關于空間與圖形的豐富素材,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提供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六、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除法。2、萬以內數的認識。3、用數學解決問題。

  難點: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1-11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2-12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25

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2-12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13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數學教學計劃12-25

蘇教版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13

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6-13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21

初中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