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模板優秀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案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教案模板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體驗認讀數字的樂趣。
2.能認讀數字1-5。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能夠唱數1-5。
課件準備:“捉迷藏”對話音頻及圖片;《寶寶學數字》歌曲視頻;“數字寶寶”組圖;“感謝”對話音頻及圖片;“捉迷藏”游戲背景音樂;“生活中的數字寶寶”組圖。
活動過程
一
播放音頻圖片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熊貓奇奇在和誰玩捉迷藏?
——他想請小朋友們幫什么忙呢?
二
播放視頻出示組圖引導幼兒認識數字1-5
1.播放歌曲視頻,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數字1-5的造型。
2.出示組圖“數字寶寶”,引導幼兒匹配數字造型,認識數字1-5。
三
播放音頻組織幼兒尋找數字卡片認讀數字1-5
1.操作課件并播放對話音頻,鼓勵幼兒認讀數字1-5。
2.播放背景音樂,組織幼兒玩游戲“捉迷藏”,認讀數字1-5。
四
出示組圖引導幼兒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出示組圖“生活中的數字寶寶”,引導幼兒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2.鼓勵幼兒大膽討論。
數學教案模板2
活動目標
1、手口一致的數3以內的數。
2、學習按數量分類。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有1個斑點、2個斑點、3個斑點的紙制瓢蟲若干。
2、樹葉3片,小蟲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小瓢蟲”。
小瓢蟲,小瓢蟲(上下彎曲手指)
爬來爬去的小瓢蟲(四指作爬行狀)
緊緊追上大害蟲(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凈(停下做吃狀)
二、利用圖片練習手口一致的數3以內的數。
1、通過數瓢蟲身上的斑點,學習數數1、2、3。
(1)出示1只瓢蟲。
提問:瓢蟲寶寶長什么樣?(圓圓的身體)
背上有什么?(斑點)
有幾個斑點?(2個)師幼一起手口一致的點數2。
(2)再同時出示2只瓢蟲。(身上的斑點分別為1個和3個)
讓幼兒說說它們身上分別有幾個斑點,集體手口一致的數1個斑點的瓢蟲,請個別幼兒上來手口一致的數3個斑點的瓢蟲。
2、觀察瓢蟲的外型特征,鞏固對大小、顏色的認識。
教師:這3只瓢蟲寶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顏色、大小、斑點)
三、利用游戲,培養幼兒按數量分類的能力。
1、游戲“小瓢蟲抓害蟲”
(1)通過照顧小瓢蟲,鞏固手口一致數3以內的`數
教師:瓢蟲寶寶的媽媽生病了,想請小朋友幫忙照顧瓢蟲寶寶,請你選一個瓢蟲寶寶來照顧,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蟲寶寶身上有幾個斑點?
伸出手指數一數。
(2)游戲“小瓢蟲抓害蟲”。
教師:瓢蟲寶寶們肚子餓了,它們最喜歡吃蟲子,我們帶著瓢蟲
寶寶去抓害蟲吧。
(聽著音樂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抓害蟲)
2、送瓢蟲寶寶回家
(1)讓幼兒把不同斑點的瓢蟲寶寶放到有相應圓點的樹葉上。
教師:瓢蟲寶寶們累了,想休息了,它們喜歡在什么地方休息?
(樹葉)請你們送它們去樹葉上休息。
(送的時候要求幼兒1個斑點的瓢蟲寶寶送到有一個圓點的樹葉上,2個送到2個圓點的樹葉上,3個……)
(2)集體驗證。
四、結束活動
幼兒學小花貓走路輕輕的離開活動室。
數學教案模板3
數學教案四維教學目標,是指教師在教授數學課程時,應該幫助學生達到的四個維度的目標。這四個維度的目標包括:
1.知識與技能:學生應該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公式、算法和理論。
2.過程與方法:學生應該通過學習數學的過程,掌握數學方法和思維模式。
3.情感與態度:學生應該對數學產生興趣,并能夠積極學習數學。
4.價值觀與道德:學生應該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能夠遵守數學學習的`規則和準則。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該考慮到這些目標,并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達到這些目標。通過有效的數學教學,學生可以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并能夠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教案模板4
數學在我們平常人眼里都是一門難學的科目,為大家整理了一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借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等方法,加深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感性認識。
2、初步認識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對圖形的分解與組合,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并能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圖形的分解與組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復習:
1、把下列圖形或圖案的題號填入相應的括號內
1 2 3 4
長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圓 ( )
2、教師出示風車。同學們看,這是什么?(風車)
3、你們喜歡風車嗎 ?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釘、小棒、紙)你知道風車的風葉是用什么形狀的紙做成的嗎?(正方形)
二、感受新知,比較觀察
1、你們說的很對,做風車的風葉需要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已經和我們見過面,是個老朋友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這節課我們繼續約會這些老朋友,學習平面圖形的拼組。【板書課題;平面圖形的拼組。】
2、請大家拿起一張神奇的長方形紙,像老師這樣指一指上邊。誰知道和上邊相對的變在哪里?對了,我們邊指邊說下邊。我們可以說上邊下邊叫對邊。
3、憑你的觀察,上邊下邊的長短怎么樣?(相等、長短一樣)數學可不是這說說就可以的,有什么方法能動手驗證一下你們的猜想呢?
(用尺量、用繩量、對折)我們選擇一種方法來證明一下。這樣上下對折,發現了什么?(上下對邊一樣長、上下對邊相等、上下對邊完全重合)
4、請你觀察長方形里還有另外一組對邊嗎?(有,左右對邊)憑你的觀察,左右對邊的長短怎么樣?(相等、長短一樣)現在我們有沒有方法證明左右對邊相等?一起來像這樣左右對折,發現了什么?(左右對邊一樣長、左右對邊相等、左右對邊完全重合)
5、 通剛才兩次對折,我們可以概括地說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板書;長方形的對邊相等。】請同學們美美的讀一遍我們動手驗證的結果。(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6、 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指一指正方形有幾條邊?(四條邊)我們觀察一下,正方形四條邊的長短怎么樣?(一樣長、相等)有沒有方法來驗證一下?
(對折。學生邊說邊做動作)請你上來做老師的合作伙伴。看看這個角和這個角叫對角,我們這樣折這叫沿對角線對折。看,還有另外一對對角,再沿對角線對折,你發現了什么?(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
【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請同學們美美的讀一遍我們動手驗證的結果。(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7、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剛才折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折痕,你發現了什么?
(長方形變成了4個同樣大小的小長方形,正方形變成了4個同樣大小的三角形)
也就是說,一個圖形可以變成很多個同樣的其他圖形。
8、請同學們再拿出一張神奇的長方形紙,誰有辦法把它變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把一條短邊和一條長邊重合)右邊多出來一個什么圖形?
(長方形)輕輕地剪掉長方形。看,神奇的長方形紙里變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利用剛才的經驗,把正方形對折再對折,又變成了什么?
(四個小的三角形)
很好。請小朋友把手放好,摸摸耳朵仔細聽,小手放好看老師。(表揚表現好的小組) 剛才我們用一張神奇的長方形指變成了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又把正方形指對折再對折,變成四個小三角形,等一下又要用剪刀輕輕剪開。剪的時候注意,這里有一個中心點,減的時候不能剪刀中心點,剪出三角形邊的一大半就可以了。然后拿起三角形的一個角往里捏,留下一個角再往里捏……,看看做成了什么?(風車)
請同學們繼續完成你的風車,如果有困難同桌幫忙做一下。
快讓你的風車轉動起來吧!觀察風車轉動時是什么圖形?(圓形)
9、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做風車的過程中你都發現了哪些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原來啊,圖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你想知道圖形中跟多的秘密嗎?我們一起快樂的擺一擺吧!收好風車,下課時裝飾教室。
10、你想玩拼圖嗎?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請拿出學具盒里的長方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圖形?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用這樣的兩個長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圖形?
拿出正方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圖形?
用相同大小的4個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圖形?
拿出三角形卡片,看看能拼成什么新的圖形?
小組合作,用4個 三角形卡片, 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圖形?
用9個三角形卡片拼成一個大的三角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快又好。
你能用一個圓剪出一個正方形嗎?
你能用多少根小棒拼出這些圖形?
(展示學生拼組作品)同學們的想法真多,你們真棒!
三、動手實踐
1、接下來我們來變個魔術吧!請同學們輕輕把書翻到28頁,看做一做。
你會用一個圓形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請小小魔術師們動動腦筋,按照書上的步驟剪一剪。指生邊說邊做,說明每一步圖形的變化。
(把圓形對折,變成兩個半圓形,再對折,變成四個扇形,在扇形兩邊的端點描出點,連成線,減下去就變成了一個最大的正方形。)你們真是太聰明了!
2、哎呀,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我想用兩種顏色的三角形拼成一幅漂亮的裝飾畫,可是我對自己設計的圖案不太滿意。
你們愿意幫助設計一些漂亮的團嗎?
拼圖比賽
(出示29頁第1題)學生動手拼圖形。互相交流欣賞,展示。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圖形的拼組,同學們學的很投入,課后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圖形拼成的圖案,你們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
(展示七巧板拼圖)
五、作業
用正方形紙設計地磚鋪成圖案,比一比誰拼出的圖案又多又漂亮!
數學教案模板5
教學目標:
1、給合生活實際,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
2、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3、通過有趣的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給合生活實際,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范圍所觀察點而改變。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麥當勞的廣告。
師:剛在看廣告的時候,很多人都笑了,你們為什么笑?
生:坐在搖椅上搖,一會兒能看到麥當勞的標志,一會兒又看不到。
師:那他什么時候能看到,什么時候又看不到呢
生:當搖椅搖在高處的時候,他看得到,當搖椅搖在低處的時候,他就看不到,因為他的視線被墻壁擋住了。
師:恩,這位同學講得真好。是的,在剛才廣告中,搖椅搖在低處時,寶寶的視線受到了墻壁的阻擋,所以他就看不見麥當勞的標志,而當搖椅搖到高處的時候,視線沒有受到阻擋,寶寶就能看見麥當勞的標志了。看來我們觀察的范圍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觀察的范圍》。(板書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一天,住在一樓的淘氣來到窗前,他想看看外面的停車場,他能看到嗎?
生:不能。他的視線被墻擋住了。
師:那墻就是一個障礙物,對吧?
師:可是淘氣真的很想看見外面的停車場,他應該怎么辦?
生:爬樓
師:聰明的淘氣也想到了,他趕緊爬上去,他總算能看見外面了,那他到底都能看見墻外的哪些地方呢?誰愿意到前面來指一指。
(鼓勵學生到圖上指一指)
師指墻角邊的那輛車:這個位置三樓的淘氣能看見嗎?為什么?
生:不能看見,因為他的`視線受到了墻壁的遮擋。
師:那他到底能夠看到多大的范圍呢?我們在圖上該如何表示呢?自己在練習紙上試一試,同桌之間也可以交流一下。
這其實就是淘氣的一條視線,眼睛就是觀察點,圍墻上的一點就是障礙點,是虛線。
學生充分發言后(邊說便在圖上標注出來并指出可觀察的范圍)
師:回憶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找到淘氣的觀察范圍的?
生:
師:我們把淘氣的眼睛作為觀察點,圍墻的右上端作為障礙點,把兩點用虛線連接起來并延長,這條視線的右邊就是淘氣的觀察范圍。
師:可是淘氣還想看到剩下的這幾輛車,他應該怎么辦?請同學們自己畫一畫,找找四樓五樓淘氣的觀察范圍。
指名畫,并說出畫法(發現三條視線的觀察點不同,障礙點不變),找出可以看到的范圍。
師:觀察三條淘氣的視線及淘氣的觀察范圍,你發現了什么?
生:淘氣站得越高,他看到的車子越多,他的觀察范圍越大。
師:也就是說,你們認為淘氣的觀察范圍和什么有關?有什么樣的關系?誰能試著總結一下。
生:觀察點越高,觀察的范圍越大;觀察點越低,觀察的范圍越小。
課件出示,全班齊讀。
師:原來觀察的范圍會隨著觀察點的高低變化而變化,也難怪唐代詩人王之渙留下了這樣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師:解決了淘氣的難題之后,我們一起到科技館看看。
科技館就在左邊的大樓上,你們看見了嗎?
我們坐車來到來到一這個地方,能看見科技館。
生:能。
師:大家都說能,怎么證明呢?
生:畫淘氣的視線。
師:好,請一位同學說,老師來畫。
我們的車緩緩向科技館駛進,來到位置二的地方,我們還能看見科技館嗎?誰能來說一說。
師:好,誰能來描述一下,車從一開到二,我們看到的科技館大樓是如何變化的?
師:那你能看出來,在這道題中,我們的觀察范圍又和什么有關呢?有怎樣的關系?
生:觀察的范圍與觀察點的遠近有關,觀察點越近,觀察的范圍越小,觀察點越遠,觀察的范圍越大。
課件出示,全班齊讀。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發現觀察范圍與觀察點的高低及遠近都有密切的關系,那你們有注意過自己在路燈下的影子嗎?當我們在路燈下來回走動時,我們的影子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生:
師:是不是一下長一下短的呢?
師: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呢,研究了下面這道題,你就會明白了。
獨立完成
師:指名畫,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生:燈泡是觀察點,……
師:那影子在什么地方?
師:為什么影子在這里?而不在那里
生:影子應該是光線到不了的地方,是盲區。
師:恩,真棒。
師:
那同樣高的桿子,離路燈的距離與所形成的影子有什么關系,你們得到結論沒有,把結論讀出來。
生:同樣高的桿子離路燈越近,影子就越短
師;反之,離路燈越遠,影子就越長。
師: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不僅能解決路燈下影子變化的現象,還能解決發生在太空的現象,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很有名的日蝕現象。
(課件演示)大家都知道貓和老鼠是一對天敵,有只小老鼠躲在一堵墻的后面,有只貓在墻的前面吃食,小老鼠在哪個位置是安全的呢?(生試著指一指)那么小老鼠的安全活動區域是哪些范圍呢?你們能幫助老鼠畫出它的安全活動范圍嗎?動手畫在答題紙上。
展示匯報。
那小貓稍微移動了自己的位置,這范圍還是安全的嗎?看來貓鼠大戰又將掀開精彩的一頁了。
三、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本節課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用處很大,看在太空中我們也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呢。(課件出示月食日食現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繼續研究,里面的奧秘會讓你喜歡上的。
數學教案模板6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按數量卡片分類和按數量排序,進一步理解4以內數的實際含義。
2、了解小樹的生長過程,有初步的邏輯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數字1―4,有初步目測4以內數的經驗。
2、學具:相冊模板16個,相應圖片16套;教具:相冊、照片范例。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樹媽媽給樹寶寶拍了許多照片,你們想看嗎?
師:我們來看看,它都給小樹拍了哪些照片。
(2)出示小樹相片,幼兒感受照片上小樹的不同數量和不同的生長階段。
①出示“小芽”的照片。
師:這是樹寶寶的照片嗎?是樹寶寶什么時候的照片?
師:小的時候它叫什么呢?
(引導幼兒說出小芽)
師:這是小樹在小芽時候的照片,是幾個小芽?(目測小芽的數量)
②出示“種子”的照片。
師:這是樹寶寶什么時候的照片?
師:它們還是樹寶寶很小很小的時候,躺在泥土里的時候的照片。有幾顆種子?
③出示“大樹”的照片。
師:這是樹寶寶什么時候的照片?
師:是幾顆大樹的照片?
④出示“小樹苗”的照片。
師:那這個是什么時候的照片呢?叫什么?
師:是幾顆小樹苗?
⑤幼兒目測其余照片的數量。
2、按數量分類整理相冊。
(1)觀察相冊,準確認識數字1、2、3、4。
師:樹寶寶拍了這么多的照片,大樹媽媽覺得有點亂,想請我們小朋友把這些照片一起整理到漂亮的小樹成長相冊里。你們想不想幫助大樹媽媽啊?
(2)出示數字1―4,理解數物匹配。
師:我們幫她整理到這樣一個成長相冊里。(出示成長相冊)
師:我們看小樹苗有單人照,有雙人照(兩個小數寶寶的),還有更多小樹寶寶的,你們覺得可以用數字來表示么?怎么表示?
師:那一顆小樹苗可以用幾來表示?幼:1。(出示數字1)
師:兩個小數的合影呢?幼:2。(出示數字2)
(同樣方法引出數字3)
師:4怎么表示,表示幾個小樹寶寶的合影?幼:4個。(出示數字4)
(3)鼓勵幼兒找出所有與數字1相同的照片。
師:相冊里有了1、2、3、4,那后面呢還要插幾張相片。就要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到底在1后面放哪些樹寶寶的照片更合適。
師:待會匯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張小的成長相冊,請你們呢把1后面合適放哪些照片插 進去。
(幼兒操作)
(4)展示幼兒的'成長相冊。
師:請小朋友上來再大相冊上擺擺你是怎么排照片的?并且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排?
師:還可以怎么排?你為什么這么排?
師:她們誰排的更合適?為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展示講解幼兒的成長相冊)
師:1顆種子、1顆嫩芽、1顆小樹苗,1顆大樹,那1還可以表示什么呢?(幼兒說一說)
師:原來1可以表示許許多多都是1個的物體。
(5)請一個幼兒嘗試排列數量2.
師:她是按照什么順序放的啊?(出示從小到大的標記)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師:大樹媽媽覺得你們這樣放真好,她很高興!待會請你輕輕地到前面來把你的成長相冊拿回去,先把數字1后面的相冊調整好,再把它排完。整理好后把成長相冊給客人老師看一看,看看他們會不會滿意,如果有需要調整的地方請你再調整一下。
數學教案模板7
數學活動:
給“大大”與“小小”送禮物
活動目標:
1、通過送禮物等游戲的方式,認識大小標記及其特征。
2、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圖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類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兒人手一份、教師處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老師和小朋友玩個游戲。說‘請起立’,你就說‘起立’;說‘請坐下’,你就說‘坐下’,試試看好嗎?”
2、“今天,有兩位客人和們一塊兒做游戲。”
1出示大娃娃。“這是大大,們拍拍大大,對它說句話好嗎?”(大大你好!大大喜歡你!大大歡迎你!)“請起立”“們一起說‘大大力氣大、大大是個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動作)
2出示小娃娃。“這是小小,們也和小小打個招呼好嗎?”(小小你好!小小請你喝水!小小跟你玩!)“請起立”“們一起說‘小小力氣小、小小不鍛煉、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戲:給大大、小小坐椅子。
“這兒有兩把椅子,看看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把大、一把小)“請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誰來幫助它們?”
小結: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兒送禮物
要求:幼兒能在目測比較出禮物的大小后,將對應的送給客人[1][2]下一頁,并能講一句話。
(1)教師提供,個別幼兒進行。
1相同的'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相同的三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3從許多同類的東西中(每類3---4個)找出大小不同兩件東西,比較后,大的送給大大,小的送給小小。
(2)每個幼兒將自己小籃里的禮物送給大大和小小。
(3)將大大小小送回相應的家,幼兒在娃娃家游戲。
數學教案模板8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
2、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一份,大三角板一個,長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手指游戲:快樂的小魚
二、學習三角形特征
1、認識三角形
(1)出示魔法線昨天張老師得到了一根魔法線,我今天把他帶來了,讓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123,請出來。
(PPT出現一根紅色的魔法線)提問:它是什么顏色的?
(2)第一次變化這跟魔法線他會變,讓我們一起喊123,看他會變成什么?(孩子們一起喊123,PPT出現三根紅線)提問:數一數變成了幾根線
(3)第二次變化(孩子們一起喊123,PPT出現一個的三角形)又變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觸摸三角形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大的三角形,我請小朋友們來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條邊,三個角。
(5)又一次變化一個三角形又變出了好多的三角形,雖然它們的大小不同,但他們都是三角形。
2、鞏固三角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發現三角形的特征。
前幾天張老師去旅游。到了一個神奇的國家,三角形王國,他們這里的東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師把他拍了下來今天和你們一起來分享
(繼續看PPT,出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物品)A鐘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
(2)再來找一找王國里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許多小旗子,屋頂,冰淇淋,標志牌等)
(3)引導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征,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張PPT)今天你們表現真棒,找到了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們雖然長得不一樣,(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三、復習三角形的特征
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兒拼三角形,鞏固認識其三角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出開頭吸引孩的注意,通過變一邊、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擺一擺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動,使每位幼兒在廣闊的活動和認識空間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老師及時的小結使孩子獲得知識的完整性。雖然生活中屬于三角形的物體少一些,但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并觀察,找到了好多的環境中的三角形。
數學教案模板9
《時、分、秒》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滲透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難點】
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師生活動,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②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③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現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①課件出示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②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
③課件出示電子表。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
④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三)鞏固提高
1.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2.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四)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作業:課后大家試著收集一下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四、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模板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理解循環結構,能識別和理解簡單的框圖的功能。
②能運用循環結構設計程序框圖解決簡單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模仿、操作、探索,學習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的自主性學習,讓學生感受和體會算法思想在解決具體問題中的意義,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三、教法分析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循環結構,能識別和畫出簡單的循環結構框圖,
難點:循環結構中循環條件和循環體的確定。
三、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遵循引導發現,循序漸進的思路,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運用多媒體,投影儀輔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溫故求新
引例:寫出求 的值的一個算法,并用框圖表示你的算法。
此例由學生動手完成,投影展示學生的做法,師生共同點評。鼓勵學生一題多解——求創。
設計引例的目的是復習順序結構,提出遞推求和的方法,導入新課。此環節旨在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學生保持良好、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講授新課
1、循序漸進,理解知識
【1】選擇“累加器”作為載體,借助“累加器”使學生經歷把“遞推求和”轉化為“循環求和”的過程,同時經歷初始化變量,確定循環體,設置循環終止條件3個構造循環結構的關鍵步驟。
(1)將“遞推求和”轉化為“循環求和”的緣由及轉化的方法和途徑
引例“求 的值”這個問題的'自然求和過程可以表示為:
用遞推公式表示為:
直接利用這個遞推公式構造算法在步驟 中使用了 共100個變量,計算機執行這樣的算法時需要占用較大的內存。為了節省變量,充分體現計算機能以極快的速度進行重復計算的優勢,需要從上述遞推求和的步驟 中提取出共同的結構,即第n步的結果=第(n-1)步的結果+n。若引進一個變量 來表示每一步的計算結果,則第n步可以表示為賦值過程 。
(2)“ ”的含義
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計算機中累加器的工作原理,借助形象直觀對知識點進行強調說明① 的作用是將賦值號右邊表達式 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量 。
②賦值號“=”右邊的變量“ ”表示前一步累加所得的和,賦值號“=”左邊的“ ”表示該步累加所得的和,含義不同。
③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意義不同。 在數學中是不成立的。
借助“累加器”既突破了難點,同時也使學生理解了 中 的變化和 的含義。
(3)初始化變量,設置循環終止條件
由 的初始值為0, 的值由1增加到100,可以初始化循環變量和設置循環終止條件。
【2】循環結構的概念
根據指定條件決定是否重復執行一條或多條指令的控制結構稱為循環結構。
教師學生一起共同完成引例的框圖表示,并由此引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循環結構的概念。這樣講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同時使學生體會了問題的抽象過程和算法的構建過程。還體現了我們研究問題常用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
2、類比探究,掌握知識
例1:改造引例的程序框圖表示①求 的值
②求 的值
③求 的值
④求 的值
此例可由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師生共同點評完成。
通過對引例框圖的反復改造逐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循環結構,體會用循環結構表達算法,關鍵要做好三點:①確定循環變量和初始值②確定循環體③確定循環終止條件。
數學教案模板11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傳授知識要求達到的教學目的。
2.能力目標——發展智能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3.德育目標——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突出重點,必須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點,要以重點帶動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點。
3.認真思考,分析得出。必須突出重點、排除難點、把握關鍵。
四.教學方法(過程):
1.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時間分配,教學方法,課堂小結,習題作業等。
2.設計順序:復習舊知識——傳授新知識——鞏固新知識。
3.順序啟發式教學方法:邊講邊實驗,邊講邊討論,邊復習邊講授。
4.使用以下提示語:
(復習提問)——(引入新課)——(講授新課)、(演示)——(討論)——(講述)、(設疑)——(啟發)——(小結)、(舉例)——(分析)——(解答)、(概括)——(歸納)——(推論)、(練習)、(提示)、(著重指出)、(板書)、(邊寫邊討論)、(回憶)、(強化)、(注意)、(資料)、(思考)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得出規律性的結論,發展他們的智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要啟迪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討論問題,病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去解決問題。
七.教學反思:
在明確的計劃指導下,隨著教學進程,逐步啟發、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結果;通過復習、練習以及結合實際的運用,形成學生認知結構。
數學教案模板12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自制小兔子頭飾一個,若干個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自制“魔法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1.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給你們帶了一個好朋友,“當當當當”你們看它是誰啊?幼:小白兔
師:對了,小白兔。昨天森林了刮了一陣大風,把小白兔的房子吹倒了,小白兔“唔~~~”的哭了。于是老師連夜給小白兔建造了一間新房子,小朋友你們看,這房子漂亮嗎?
2.手指房子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正確的說出圖形的名稱:
師:那么小朋友看老師把小白兔的'房頂蓋成什么形狀了?
幼:三角形
師:房子的身體呢?
幼:正方形
師:小朋友真棒,那么門又是什么形狀啊?
幼:圓形
二、出示“魔術箱”復習圖形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了一個魔術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表演一個魔術,你們可要看仔細了,不能眨眼哦!
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什么圖形了?
幼XX
師:它有幾條邊,幾個角?
依次變出不同的圖形進行辨別和認知
三、找一找、說一說:
引導幼兒在教室內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物體。
四、結束活動
帶領幼兒戶外活動觀察發現戶外物體的形狀那些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五、活動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我遵循新《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讓孩子們不僅能認識圖形,能詳細地說出各圖形的區別。而且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通過動腦思考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數學教案模板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較熟煉地運用切線的判定方法和切線的性質證明問題.
2、掌握運用切線的性質和切線的判定的有關問題中輔助線引法的基本規律.
教學重點:
使學生準確、熟煉、靈活地運用切線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質.教學難點:學生對題目不能準確地進行論證.證題中常會出現不知如何入手,不知往哪個方向證的情形.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我們已經系統地學習了切線的判定方法和切線的性質,現在我們來利用這些知識證明有關幾何問題.
二、新課講解:
實際上在幾何證明題中,我們更多地將切線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應用在具體的問題中,而一道幾何題的分析過程,是證題中的最關鍵步驟.p.109例3如圖7-58,已知:ab是⊙o的直徑,bc是⊙o的切線,切點為b,oc平行于弦ad.求證:dc是⊙o的切線.
分析:欲證cd是⊙o的切線,d是⊙o的弦ad的一個端點當然在⊙o上,屬于公共點已給定,而證直線是圓的'切線的情形.所以輔助線應該是連結oc.只要證od⊥cd即可.亦就是證∠odc=90°,所以只要證∠odc=∠obc即可,觀察圖形,兩個角分別位于△odc和△obc中,如果兩個三角形相似或全等都可以產生對應角相等的結果.而圖形中已存在明顯的條件od=ob,oc=oc,只要證∠3=∠4,便可造成兩個三角形全等.
∠3如何等于∠4呢?題中還有一個已知條件ad∥oc,平行的位置關系,可以造成角的相等關系,從而導致∠3=∠4.命題得證.證明:連結od.教師向學生解釋書上的證題格式屬于推出法和因為所以法的聯用,以后證題中同學可以借鑒.p.110例4如圖7-59,在以o為圓心的兩個同心圓中,大圓的弦ab和cd相等,且ab與小圓相切于點e求證:cd與小圓相切.
分析:欲證cd與小⊙o相切,但讀題后發現直線cd與小⊙o并未已知公共點.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從圓心o向cd作垂線,設垂足為f.此時f點在直線cd上,如果我們能證得of等于小⊙o的半徑,則說明點f必在小⊙o上,即可根據切線的判定定理認定cd與小⊙o相切.題目中已告訴我們ab切小⊙o于e,連結oe,便得到小⊙o的一條半徑,再根據大⊙o中弦相等則弦心距也相等,則可得到of=oe.證明:連結oe,過o作of⊥cd,重足為f.
請同學們注意本題中證一條直線是圓的切線時,這種證明途徑是由直線與圓的公共點來給定所決定的
練習一
p.111,1.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任意一點,⊙d與oa相切于點e.求證:ob與⊙d相切.分析:審題后發現欲證的ob與⊙d相切,屬于ob與⊙d無公共點的情況.這時應從圓心d向⊙b作垂線,垂足為f,然后證垂線段df等于⊙b的一條半徑,而題目中已給oa與⊙d切于點e,只要連結de.再根據角平分線的性質,問題便得到解決.證明:連結de,作df⊥ob,重足為f.p.111中2.已知如圖7-61,△abc為等腰三角形,o是底邊bc的中點,⊙o與腰ab相切于點d.求證:ac與⊙o相切.
分析:欲證ac與⊙o相切,同第1題一樣,同屬于直線與圓的公共點未給定情況.輔助線的方法同第1題,證法類同.只不過要針對本題特點還要連結oa.從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出發,證得oa平分∠bac,然后再根據角平分線的性質,使問題得到證明.證明:連結od、oa,作oe⊥ac,垂足為e.同學們想一想,在證明oe=od時,還可以怎樣證?
(答案)可通過“角、角、邊”證rt△odb≌rt△oec.
三、新課講解
:為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的習慣讓學生閱讀109頁到110頁.從中總結出本課的主要內容:
1.在證題中熟練應用切線的判定方法和切線的性質.
2.在證明一條直線是圓的切線時,只能遇到兩種情形之一,針對不同的情形,選擇恰當的證明途徑,務必使同學們真正掌握.
(1)公共點已給定.做法是“連結”半徑,讓半徑“垂直”于直線.
(2)公共點未給定.做法是從圓心向直線“作垂線”,證“垂線段等于半徑”.
四、布置作業
1.教材p.116中8、9.2.教材p.117中2.
數學教案模板14
一、教材分析
教材選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是位置與順序學習中的一部分。
二、學生情況分析
教學對象為一年級中度智力落后的學生,共8名,其中3名學生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三人中有兩人課堂表現積極活躍,另一人的表達欲望不是很強;2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障礙,有表達的意愿,在幫助下能進行簡單表述;1名唐氏綜合征的學生,給予刺激后可以做出簡單的表述;2名認知和表達都有困難,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仿說但遺忘較快。
三、教學目標
1.輕度目標:區分物體的上、下位置空間關系。會用上面、下面方位詞回答問題。
2.中度目標:區分物體的上、下位置空間關系。基本上會用上面、下面方位詞回答問題。
3.重度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學習內容。
4.培養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養成擺放物體有序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理解分辨上下位置關系,并能描述物體的上下關系。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四幅含有樹的圖畫,太陽,蘋果和小花的圖案若干
六、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揭示上下
在上課之前呢,老師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在大森林里住著一位樹爺爺,他善良慈祥,待人友善。在森林里有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啊,是樹爺爺的生日,于是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來為樹爺爺過生日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有誰來了,好不好?有誰來為樹爺爺過生日了啊?(指著多媒體課件上的小動物)噢有小鳥,還有小兔子。那么現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的觀察力,看那位小朋友眼睛最亮。請小朋友觀察下它們站在哪里?等下老師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小鳥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那么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認識“上下”。
2、探究新知,理解上下
a.認讀上下,認讀并領讀說出小鳥在上面,小兔在下面(積極的同學已經會說了小鳥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幫助中間的同學指引他們說出答案,最后重復答案讓全班跟讀小鳥在上面,小兔在下面,讓程度較差的同學能夠說出這部分內容)。
b.認識上下,教師舉例教室內的一個上下關系,比如燈在上面,桌子在下面。之后讓同學們自己舉例身邊的事物。(適時的給予一定的指導,并讓每個同學都有舉例的機會,針對具體的'例子來具體輔導)。
c.區別上下,出示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有家里的客廳,臥室,冰箱里擺放的食物,還有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等等(讓同學能具體分辨出物體的位置上下關系)。
3、鞏固練習,進一步體會上下
a.動手擺一擺上下,同桌兩個人為一個小組,兩人發一張樹的圖畫,還有太陽、蘋果和小花,讓同學們自己完成一幅完整的畫面。(看程度好的同學給他們鼓勵,中度的同學告訴他們太陽在上面,小花在下面,讓他們自己動手完成,程度較差的同學要特別輔導,非常清楚的說出太陽在上面,指出太陽和圖片的上面的位置讓他們自己動手貼到對應的位置,如此完成整幅圖畫)。指導完畢后鼓勵全班同學,讓同學們自己給自己鼓掌表揚。
b.聽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來,全體小朋友,拍拍手,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檢查學習上下的效果并鍛煉孩子的運動和反應能力)。
4、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上下,同學們都學的很棒,回家后跟爸爸媽媽說一說家里客廳里物品,什么在上面什么在下面,好不好。好那么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數學教案模板15
課題古典概型課型高一新授課教學目標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計算公式,并能計算有關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重點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難點如何判斷一個試驗是否為古典概型,弄清在一個古典概型中某隨機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個數和試驗中基本事件的總數。教學方法導學式、啟發式教學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問題1:考察兩個試驗:
(1)拋擲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的試驗;
(2)擲一顆質地均勻的骰子的試驗。
問:在這兩個試驗中,可能的結果分別有哪些?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1:學生思考結果且給出基本事件的特點1
問題1設計意圖:通過擲硬幣與擲骰子兩個接近于生活的試驗的設計。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試驗,分析結果,找出共性。
問題2:在擲骰子試驗中,隨機試驗“出現偶數點”可以由哪些事件組成?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2:學生歸納與總結,問題2設計意圖:通過舉例,引出基本事件的特點2。問題3:基本事件有什么特點?
教師加以引導與啟發,利用基本事件的關系發現基本事件的特點問題3:學生口答問題3設計意圖:提高學生概括總結能力問題4:例1、從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兩個不同字母的實驗中,有那些基本事件?教師引導學生列舉時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教師指出畫樹狀圖是列舉法的基本方法。
問題4:學生列舉出基本事件。問題4引導學生用列舉法列舉基本事件的個數,不僅能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研究對象的`總數,而且還能使學生在列舉的時候作到不重不漏。解決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總數這一難點
通過設疑引出概念
問題1:(1)請問擲一枚均勻硬幣出現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擲一枚均勻的骰子各種點數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其中出現偶數點向上的概率是多少?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觀察數學模型,老師啟發引導學生推導公式。
問題1學生得到答案且深層次的考慮問題
問題1設計意圖: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已經可以獨立得出概率,通過教師的步步追問,引導學生深層次的考慮問題,看到問題的本質,得出概率公式。讓學生帶著思考問題觀察試驗,使其有目的的去尋找答案,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達到教學目標。
問題2:上述概率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基本事件有什么特點?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共性。具有下列兩個特點的概率模型才能運用上述公式,我們稱為古典概率模型,簡稱古典概型。
(1)試驗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個;(有限性)
(2)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問題2學生觀察和初步概括歸納古典概率模型及特征
問題2設計意圖培養運用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數學思想。啟發誘導的同時,訓練了學生觀察和概括歸納的能力。通過問題的解決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
問題3:(1)向一個圓面內隨機地投射一個點,如果該點落在圓內任意一點都是等可能的,你認為這是古典概型嗎?為什么?
(2)某同學隨機地向一靶心進行射擊,這一試驗的結果只有有限個:命中10環、命中9環……命中5環和不中環。你認為這是古典概型嗎?為什么?問題3學生互相交流,回答補充得到的答案問題3設計意圖:兩個問題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準確的把握古典概型的兩個特點。突破了如何判斷一個試驗是否是古典概型這一教學難點。
例題分析加深理例題分析加深理
例2、在數學考試中單選題是常用的題型,一般是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假設考生不會做,他隨機的選擇一個答案,問他答對的概率是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滿足古典概型的特征?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與總結
例2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說出看法
例2設計意圖:通過例題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對古典概型的判斷,就是看是否滿足古典概型的兩個基本特征:有限性與等可能性,由此掌握求此類題目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率計算公式。
變式:假設我們現在將單選題改為不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所有正確答案,假設還是這名考生,他隨機的選擇一個答案,他猜對的概率是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列舉15種可能出現的答案,判斷是否滿足古典概型的特征,利用概率公式求值。變式: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列舉15種可能出現的答案,并且判斷是否滿足古典概型的特征,利用概率公式求值。變式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模型的生活化,能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是數學學習的主旨。當學生用自己的知識解決問題后,會有極大的成就感,提高了學習興趣。
例3、同時擲兩個骰子,計算:(1)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結果?
(2)其中向上的點數之和是5的結果有多少種?
(3)向上的點數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教師將學生的結果匯總展示,學生給出的答案可能會有多種,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尋找解答中存在的問題。其中這兩種答案分別對應了解題中的兩種處理方法:把骰子標號進行解題和不標號進行解題,可以提示學生先把這兩種方法下的基本事件全部列出來,然后驗證是否為古典概型。
教師分析兩種方式中每個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引導學生發現在第二種情況下每個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不是古典概型,因此不能用古典概型計算公式。
例3學生思考、討論,列出兩種方法下的基本事件,發現基本事件的總數不相等,學生發現在第二種情況下每個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不是古典概型,因此不能用古典概型計算公式
例3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古典概型的特征,用列舉法解決概率問題。深化鞏固對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計算公式的理解,和用列舉法來計算一些隨機事件所含基本事件的個數及事件發生的概率。培養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數學思維情趣,形成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態度。
【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12-30
分類的數學教案11-16
初中數學教案12-22
蘇教版數學教案11-26
數學教案:分數02-05
數學教案范文02-11
人教版數學教案01-09
《果子》數學教案02-11
《包裝》數學教案03-30
圓數學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