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06-26 12:49:0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15篇】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第15課時整理與復習

  【教學內容】:課本P35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通過練習,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復習和總結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練習,培養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

  1、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能靈活運用筆算加減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口算。練習七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校對答案并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P36練習七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個別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口算與筆算的練習,引出課題,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交流,歸納整理

  1、整理。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歸納:

  筆算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筆算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一。

  學生獨自思考筆算加減法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容易出錯的地方,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匯報。

  2、完成P36練習七第3題學生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后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想好以后在小組內交流。并選擇兩個問題解答說說解題思路。學生匯報。

  4、完成P37練習七第6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說說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鞏固舊知

  1、完成P36練習七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明計算方法。

  2、完成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判結果及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四、課堂總結:

  根據板書,學生自己進行回顧總結。

  五、隨堂練習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加、減混合運算式題,掌握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2、能看圖列出加、減混合算式。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5、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掌握加、減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記住第一次的運算結果。

  【教具準備】

  例題圖,口算卡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鴨動畫片斷,你看過這個故事嗎?丑小鴨講的是它在小時候因為長的丑處處被人欺負,后來經過自己頑強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那你知道美麗的白天鵝生活在哪里嗎?今天我們請來了白天鵝為大家做向導帶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教學天鵝例題1。看:湖里有幾只天鵝?演示:又飛來3只。現在呢?誰能說出完整圖意。

  [演示:又飛走2只。說出正確圖意,然后老師演示完整圖意。湖里有4只,飛來3只,又飛來2只,現在有幾只天鵝?誰能把圖意完整的說一遍?你知道怎樣列式嗎?求先飛來3只,怎么辦?]

  一共有幾只天鵝?怎樣列式?(4+3)又飛走2只又該怎么辦?

  問:飛走幾只天鵝?怎樣列式來表示飛走的2只?

  [學生回答后老師在“4+3”的后面寫“—2”。]

  師:這個算式們以前學的連加、連減有哪些不同呢?這個算式里有加法也有減法,是加和減混合在一起,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式題(板書:加減混合)

  這樣的算式讀做:4加3再減2。(學生齊讀算式一遍。)

  [加減混合式題怎樣計算呢?你知道嗎?]

  根據圖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著什么?用哪個數減去2?誰能說說4+3—2的意義?演示課件,鼓勵學生把這道題計算過程說一說。

  [這道題是加在前面,減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減2得5。]

  2、教學天鵝例題2。

  咱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湖里的天鵝吧。

  演示:先有4只飛走2只,又飛來3只。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出圖意,獨立列式后集體訂正。

  [師: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減法,也是加減混合式題,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學生在書的'方框里填數,指定學生說計算過程。]

  3、小結:同學們真聰明,看看我們學習的和前面學過的連加連減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嗎?

  剛才計算兩題都是加減混合式題,第l題是加法在前還是減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題是加法在前還是減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概括:計算加減混合式題,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減法在前面就先算減法。像這樣的算式叫加減混合。]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67頁“做一做”題。

  [指定學生說圖意。指名列算式。]

  問: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著學生計算,填方框里的數。做完后訂正。]

  (2)做練習十五第1題。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題意,邊講邊填,集體訂正。學生說計算過程。]

  四、課堂練習

  1、練習十五的第2題。指導學生規范書寫算式。

  2、練習十五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五、總結:加減混合運算應怎樣計算?

  【教學反思】

  我首先用丑小鴨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新課,然后演示天鵝飛來又飛走或飛走又飛來的過程,讓學生形象的感知加減混合算式的具體含義,從而掌握了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和方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對稱圖形

  教材分析:

  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圖形與變換這一部分內容,在教學中結合實際,讓學生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等,更好地認識、理解生活空間,利用學具,讓學生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在做中體驗、思考,來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學習和應用相應的空間與圖形的有關知識和數學學習方法,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生活空間,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通過這部分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意識。學生經歷了觀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方面,初步建立了空間觀念數學模型,

  2、通過學習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學生經歷了拼一拼、量一量等大量的實踐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形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學情分析:

  本班有13名同學,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較端正,學習積極性較高,但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有的學生計算能力較差,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差,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差。大部分學生還存在著依賴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識,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教師在今后的學習中進行滲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能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2、會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找出相應的對稱軸。

  3、讓學生體會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在實踐中廣泛運用這一道理。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猜一猜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察物體,現在老師考考你們的觀察力,有沒信心。

  生:有

  師:老師出示事物體的一部分,你們猜猜那是什么?

  (師出事物體的一部分,生猜)

  師:這些圖形你怎么這么快就看出來的。

  生:因為它們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是怎樣的一樣能說的更清楚些嗎?

  生:顏色、形狀、線條都一樣。

  師:觀察的真仔細,像這樣左邊和右邊都一樣,看到右邊,就會想到左邊,在數學王國里,我們把它叫做對稱圖形。

  師:怎樣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

  生:左右兩邊對折完全重合的圖形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這樣的對稱圖形大家想看嗎?

  生:想。

  2、看圖片,進一步加深認識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置了猜物游戲和欣賞對稱圖形,讓學生初步感知對稱和對稱美,同時游戲和美麗的畫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新知

  1、找一找

  師:剛才看了那么多的對稱圖形,同學們能不能找一找在我們身邊的對稱圖形呢?

  (生找并匯報)

  師:同學們真實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出了這么多的對稱圖形

  2、剪一剪

  師: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剪一個對稱圖形

  生:想

  (生動手剪,并貼在黑板展示)

  師生小結:要想剪一個漂亮的對稱圖形可先對折后,再其畫上物體的一半,再沿畫的筆跡剪下來。

  3、認一認,畫一畫

  師:同學們看看黑板上的圖形你發現了什么

  生1:他們都是對稱圖形

  生2:他們都有一條折痕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我們可以沿這條折痕畫條線,這條線就是對稱軸(師板演)

  師:你們拿出自己的作品畫一畫,并給同桌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找一找、剪一剪、認一認等環節中加深對對稱圖形的理解和初步的認識對稱軸。)

  三、鞏固提高,深化中心

  1、練一練

  書本第68頁的做一做

  2、折一折

  書本第70頁的第2題

  4、畫一畫

  書本第70頁的第3題

  (設計意圖:通過多層次的練習,對本節的重難點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

  四、回顧全課

  師:今天我們都學習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各自的總結再次呈現本課的重難點,強化了對本節課的掌握)

  教學反思:

  結合新課標的精神,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體現的較為突出:

  1、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主動學習。

  生活中有許多的物體(包括建筑物)是對稱的,這樣就很容易找到學生學習這個知識的生長點。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無論是從導入到探索新知,還是欣賞操作活動,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實踐活動,營造出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

  教學以猜物體導入,我出示物體的一半讓學生們猜物體時什么這樣做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可以通過適時的提問:“你是怎樣猜對?”自然而然的引出課題并且也讓學生們初步的感受到對稱圖形。

  在探究“對稱”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進行剪紙、折紙,人人經歷剪的過程,發現了只有對折后才能剪出對稱圖形;而折紙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對稱軸的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

  2、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去經歷、去體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

  在探究“對稱”的知識過程中,先讓學生試著說一說、剪一剪,然后比較、演示,揭示“對稱”的秘密,然后又通過畫一畫、折一折、舉例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兩邊大小一樣”。

  3、鞏固應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再創造,學生舉例說出了很多身邊對稱的物體,并指出了它們的對稱軸,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縱觀本節課大部分的學生都已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比較遺憾的是在動手剪紙這一環節學生紀律比較不好,在今后的教學當中應加強怎樣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環節中做到有條不紊。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練習四

  教學目標:

  練習看圖意列式,會填寫未知加數

  教學重點:

  會填寫未知加數

  教學難點:

  填寫未知加數的方法

  課前準備:

  圖片

  教學過程:

  一、自己看圖列算式,說圖意。

  生:10-2=8已知飛機里和飛機下邊共有10個人,飛機下邊有2個人,求飛機里有幾人。用總數減去飛機下邊的2個人,就是飛機里的.8個人10-2=8

  8+2=10已知盒子里有8塊糖,盒子外邊有2塊糖,一共有幾塊糖?用加法。8+2=10

  二、求未知加數

  1。看盒里有幾只果茶?(7瓶)再放幾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從7數到10,還有3個。10-7=3)

  2。看:小剛做了幾個燈籠?(6個)再做幾個就是8個?(2個,從6到8還差2個,8-6=2)

  三、看誰做的快

  注意幾減0還的幾。

  四、小貓釣魚看誰釣的最快

  五、游戲:

  猜一猜左右手湊10。左右手湊9.

  六、賽跑

  1、觀察哪一隊跑得快?為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算術問題?(兩隊共有幾人?哪一隊快?男生幾人,女生幾人,共幾人?)

  七、作業:練習10以內加減法口算卡片

  板書:?人

  8塊糖

  飛機圖

  2塊糖

  10-2=88+2=10

  教學反思:

  多數學生計算較快。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發展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合作意識與實踐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動物圖片、統計圖、統計表,水彩筆,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誰最聰明?生:我最聰明!

  師:大家都說自己最聰明,那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幾位新朋友,看小朋友們認不認識。看,它們是誰?(點擊幻燈,出現動物圖片,生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

  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生:喜歡)誰想告訴大家,你最喜歡什么動物?(指名說)

  師:看來每種小動物都有人喜歡。這時候小動物們爭吵起來了,小烏龜說,我很可愛,大家最喜歡我,小兔子說,我跑得快,大家喜歡我,小狗說,我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大家喜歡我,老虎說,不對不對,我是森林之王,大家最喜歡我!(邊說邊在黑板上貼上四種動物的'卡片:小狗、小貓、小白兔和小烏龜)到底它們誰說得對?同學們最喜歡誰?大家想知道嗎?

  生:想!

  師:我也非常想知道,那用什么辦法可以知道誰最受歡迎呢?

  生:用‘統計’的方法!

  同學們的意見一致,---引出“統計”,并板書

  二、親歷體驗、探索新知

  1、收集數據

  師: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我們要統計出喜歡的小動物的人數首先第一步應該做什么?(舉手、小組統計或投票)

  師:好!那我們就趕快來投票吧。請同學們拿一張紙寫上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名字,由組長交上來,看誰最快!(學生迅速完成投票任務)

  師:同學們都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投了一票,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呢?(進行記錄)

  師:誰還記得我們以前用過哪些記錄方法?(指名說,建議用“正”字的方法記錄)好,下面誰來唱票?誰愿意做記錄員?

  (選一名當唱票員,4名同學到臺上記錄,其他同學在記錄單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進行記錄。)

  師;選票已經讀完了,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統計出喜歡各種小動物的人數。(學生快速統計:各種動物各有多少人喜歡)稍等

  師:好,我們來一起看看黑板上的統計結果,把結果填在課件的統計表中)

  師:剛才我們先投票,記錄喜歡每種動物的人數,再把結果填在這樣的表格里,這個過程就叫做統計。這樣的表格跟它起了個名就叫做—統計表。

  2、制作統計圖

  師:除了統計表,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統計的結果很清楚很簡單的表現出來?

  生:統計圖。

  師:對,在一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條形統計圖”,小朋友們會畫統計圖嗎?

  師:(課件出示統計圖)好,老師現在準備了一個統計圖,大家愿意和我一起完成嗎?(學生說,教師課件演示)

  讓學生觀察統計圖中,我們來數數一列有多少個格子?(13個,剛好數字也是從0--13,那說明一個格子代表幾個單位?在這里一格代表一個人。問,你們發現什么問題了嗎?

  生:格子不夠!

  師:那怎么辦呢?

  發現問題:格子不夠涂,怎么辦?

  師:有辦法嗎?來,同桌的小朋友先商量一下,想好了再說,看誰的辦法最好。(小組討論問題)

  學生可能的解決方法:課件演示

  ①在上面接著涂畫

  ②在左邊或者右邊加涂幾格

  ③一格表示兩個數(師:那一格還可以表示3個數嗎?4個5個可以嗎?)

  師生評議:哪種方法最好?(第三種)(分析說明為什么前兩種方法不合適)

  3、完成統計圖

  師:看來小朋友們真是非常聰明呀!現在你們自己來完成這個統計圖好嗎?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的統計圖方格紙,用喜歡的顏色畫出統計圖。(學生活動,投影展示一些同學的作品)

  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真是太棒了,解決了很多問題,我還想再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請看大屏幕(點出練習)

  三、深化知識,練習鞏固

  1、看統計圖回答問題(根據時間而定作為課堂練習或作業布置)

  (1)每格代表( )人。

  (2)喜歡( )的人數最多。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多名回答)

  小結:小朋友們真是太聰明了!你們愿意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跟大家分享一下嗎?誰來說說你今天學到了什么?

  生:統計

  師:對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了統計知識,統計知識非常重要,生活中經常用到它。誰知道我們哪些地方用過統計的知識?

  生1:我們訂做校服的時候要統計身高。

  生2:……

  2、布置作業

  師:你們喜歡上體育課嗎?

  生:喜歡。

  師:在“跑步”“跳繩”“游泳”這幾項體育活動中你最喜歡哪一項呢?下去以后大家自己做一個調查。

  最喜歡的體育運動

  把你今天學到的“統計”的知識回到家里與家長分享。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 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 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能自己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加減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減法口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回收廢電池”這節課是有關三位數的加法,這部分教學內容多,又是本單元的難點,如果一課時完成學生不易理解和消化,可以把“三位數的加法”部分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本課時教學“不進位加法”和“不連續進位加法”。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區重點小學,教學條件相對較好,教師能自己制作教學課件來輔助教學。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好,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較快。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實踐感悟

  1. 師:今天上課之前,老師想讓同學們看一段錄像。(播放課件:沈陽市大東區有一位年過六旬的王大爺,從退休后開始在社區內義務回收廢電池,一直堅持了十年,他的行為令人敬佩。)

  2. 師:王爺爺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回收廢電池,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誰來說一說?

  3.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博士,讓他告訴你們其中的奧秘。(放課件:廢電池中含有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會對土壤、對水、對人產生直接的影響。一顆紐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這些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 出示王爺爺三個月回收廢電池情況統計表。

  觀察統計表,提出數學問題,并進行估算。

  (1)師:根據統計表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兩個問題解決。

  ①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

  ②一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

  (“二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是連續進位加法,這部分內容放入下一課時,“三個月共回收多少節廢電池”將在以后的學習中逐步解決。)

  3. 師:在計算之前請同學們估算出每個問題的結果,并說一說估算的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估算了這兩個問題的結果,那么你們估算得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就來算一算吧!

  4.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學生獨立計算。

  (2)四人小組內交流算法。

  (3)全班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a?痹詡剖?器上撥珠計算。

  b?庇么照?十、整百的方法口算。

  c?庇昧惺?式方法計算。(板書)

  102+97199102+129231

  5. 與估算結果比較,使學生了解正確地估算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

  6. 師:比較這兩個豎式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

  生:相同點:(1)都是加法運算;(2)列豎式時都是相同數位對齊;(3)計算時都從個位加起。不同點:第一道題是不進位加法,第二道題的個位相加滿十了,要向十位進一,是進位加法。

  師: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一,如果十位相加滿十呢?

  生:十位相加滿十,要向百位進一。

  師:你還能想到什么?

  生:百位相加滿十要向千位進一……

  師:那如果用一句話說明怎樣進位,你會說嗎?

  生:哪一位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一。

  7. 師: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數位對齊;(2)從個位加起;(3)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8.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9. 試一試:98+320,456+307,162+234。

  (三)聯系實際,鞏固應用

  1. 師: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今天藍貓就想請大家幫個忙,它想買幾件家用電器,我們陪它到家電城看看好嗎?(課件出示商品及標價。)

  2. 師:誰來為藍貓介紹一下這些商品的價格?

  3. 出示問題:

  (1)買一臺電風扇和一臺錄音機用多少元?

  (2)買一臺錄音機和一臺微波爐用多少元?

  (3)藍貓只有1000元,請你幫它選兩種商品,用豎式算算一共用多少元?

  (4)如果它用900元買一臺錄音機和一臺洗衣機,它的錢夠嗎?如果不夠,還差多少元?

  (5)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學反思〗

  相對其他學習內容來說,計算教學容易顯得枯燥無味,那么,如何使計算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探討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這些問題,這節課教師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將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1. 創設情境,實踐感悟。開課伊始,教師設計用一段錄像的情境導入,使學生感到既現實、又有趣,同時還受到了環保教育。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中改變學生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匯報自己或小組的成果,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3. 聯系實際,鞏固應用。這一環節設計了幫助藍貓“買家電”這一情境,將學到的知識同實際問題相結合,使學生感到數學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本節課能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幾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能緊扣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生活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當學生出現不同的計算方法時,教師及時給予積極評價,并引導他們對這些方法進行比較。

  〖案例點評〗

  《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基于這一理念,教師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發展的教學過程。一開始,教師即播放王爺爺回收廢電池的錄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并非憑空捏造、遙不可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這種親切感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

  出示統計表,讓學生通過觀察統計表自由提出問題。這一環節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的良好數學品質。

  放手讓學生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獨立解答兩個問題,讓學生通過一系列活動探索、獲取知識,這樣的設計原因在于我們承認學生思維方式、思維水平的個性差異,目的在于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本節課的聯系實際,鞏固應用這一環節,教師設計了幫助藍貓買家電的實踐問題,特別是問題(4):“如果它用900元錢買一臺錄音機和一臺洗衣機它的錢夠嗎?如果不夠,還差多少元錢?”這個問題的設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可以用先加再減的方法,也可以用連減的方法,給學生的計算提供較大的空間,而且學生如果先把兩種電器的價錢相加就能湊成整百整十數,很快能計算出結果,這樣不僅鞏固了本節所學知識,同時還應用了前幾節課的口算知識。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0~82頁。倍的認識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倍”的含義,學會分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發展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然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你們喜歡到海邊撿拾貝殼嗎?下面我們一起到海邊去看一看,好嗎?

  觀察情境圖,說出信息,提出問題。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有關問題:

  李飛拾得的貝殼數是王丁的幾倍?

  劉林拾得的貝殼數是王晶的幾倍?

  林杰拾得的貝殼數是李飛的幾倍?……

  二、合作探究、鼓勵創新。

  1、建立倍的概念

  (1)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來建立倍的概念。用學具來擺出李小飛和王一丁拾的貝殼數,第一行擺3個方塊(小棒),第二行的小方塊(小棒)不要一個一個地擺,要以第一行的根數為標準,3個3個地擺,要明確李小飛的貝殼數是2個3只。在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王一丁拾的貝殼數是一份,李小飛拾的貝殼數有2份,就可以說李小飛拾的貝殼數是王一丁的`2倍。也就是說6里面有2個3只,就可以說成6是3的2倍。在學生初步感知“倍”的含義之后,教師可以拓展一下:如果第二行擺4個3只,如果擺5個3只……那么可能說李小飛拾的貝殼數是王一丁的幾倍?可以再讓學生擺擺學具,然后再說一說。

  (2)為了加深對倍的理解,可以增加這樣的練習:在第一行擺4根小棒,在第二行擺12根小棒,第二行的小棒數是第一行的幾倍?或者蘋果有3個,桃子有9個,桃子的個數是蘋果的幾倍?讓學生通過擺一擺解決問題。在這一階段,教師不要操之過急,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只要學生通過擺一擺解決問題即可,但一定要讓學生有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樣學生就能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了清楚的“倍”的概念。

  2、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1)活動后交流:小組為單位,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和討論交流來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把要求的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幾的數學問題,聯系除法的含義,來確定解決方法。即要知道劉林拾的貝殼數是王晶的幾倍,就是看8個里面有幾個4個,8就是4的幾倍。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剛才的操作過程,結合除法的意義列出除法算式,讓學生知道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

  (2)綠點例題讓學生運用初步構建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分析思路解決實際問題。有的學生可能還要借助學具來擺一擺,借助操作活動,看出18是6的3倍;有的學生則可能在直觀的基礎上,將求18是6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18里面有幾個6的數學問題,并能根據除法的含義確定算法列出算式。這兩部分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不同步是正常的。教學時,可以通過合作交流,引導學生逐漸地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學會應用所學除法的含義來分析數量關系,初步理解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3、 回歸生活,體驗成功

  設計一組練習題:

  ①以教室中的實物和人為內容的:紅粉筆有5支,白粉筆有10支,白粉筆的支數是紅粉筆的幾倍?一組有4名同學,第一小隊有20名同學,第一小隊的人數是一組的幾倍?

  ②以班級的評選活動為內容的:譚穎得了6朵大紅花,劉鵬得了18個大紅花,劉鵬的紅花數是譚穎的幾倍?

  ③以學生的家庭生活為內容的:小紅今年7歲,媽媽今年35歲,媽媽的年齡是小紅的幾倍?等等。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時,因為有了前面動手操作的經驗,能夠在頭腦中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可以脫離學具解決問題,逐步掌握了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對“倍”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三、自主練習:

  第1題,先讓學生圈一圈,再根據操作結果填一填,幫助學生理解算法。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李飛拾得貝殼數是王丁的幾倍?

  劉林拾的貝殼數是王晶的幾倍?

  林杰拾的貝殼數是李飛的幾倍?……

  7課題 信息窗4---采集貝殼標本練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83頁。倍的認識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課型:練習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倍”的含義,學會分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會解答這樣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發展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建立“倍”的概念,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自主練習。

  自主練習第2——3題是練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習題呈現方式由具體的操作活動到生活里的現實問題第2、3題都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這兩道題不能像第1題那樣先圈圈、畫畫找到答案。需要從“倍”的含義出發,經過推理,確定算法。教學時要讓學生說說推理的過程,即為什么用除法計算的理由。

  第4題,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第5題是“倍”的知識的綜合應用的題目。題中的成績單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很多的數據。練習時,可引導學生先獨立解決題中提出的問題,之后引導學生交流思路。接著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解決,組織全班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缺乏實際意義,如王軍投進的球是范明沒投進的幾倍,教師要注意給予恰當的引導。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計算時不能整除,可以讓學生列出算式即可。

  二、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三、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形成相應的長度觀念。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實際長度表象。

  3.初步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嘗試估測物體的長度,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

  4.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目標解析:

  創設測量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在測量中通過觀察、比劃、比較、測量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為進行估測和實測打好基礎,并讓學生在觀察尺子和用尺子測量時體會到物體的長度實質上是由幾個相同長度單位組成的。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會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中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一)介紹1拃的長度。

  1.課件出示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用1拃測量課桌寬的圖,這樣測量出的長度一致嗎?

  2.教師示范1拃(從大拇指到中指的長度叫做1拃),學生親自動手體會1拃。

  (二)學生測量。

  學生動手測量課桌長有幾拃?指生匯報。

  (三)匯報交流。

  1.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并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2.討論:

  (1)量的都是課桌的長,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呢? (因為有的同學手大,有的同學手小,所以導致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2)當測量相同的物體出現測量結果不一致,那該怎么辦呢?

  (四)統一長度單位。

  1.學生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2.歸納總結:在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選用相同的長度單位,也就是要統一長度單位(板書:統一長度單位)

  (五)了解古代人測量物體的方法。

  課件播放教材第2頁上的三種古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圖,我們知道了古代的人們就是選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標準,用這個標準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中實例,通過動手實踐制作認知沖突,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同時通過介紹古代的人們測量物體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古代人的聰明才智。】

  二、實踐中認識厘米

  (一)認識尺子。

  平時我們測量物體長度時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課件出示尺子圖,同時請同學們拿出直尺,仔細觀察,你能在直尺上發現什么?結合課件進行說明。

  1.刻度線。

  尺子上的這些豎線是厘米尺的刻度線,刻度線很整齊,排列得很均勻。

  2.數字。

  (1)尺子上的數字中,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點)

  (2)結合課件加以說明,測量時,一般以0作為起點開始測量。其他的數字是尺子的刻度,幾就表示從0到這個數之間有多少個長度單位。

  3.長度單位的表示符號。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這個單位在國際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為cm。(板書:厘米cm)

  (二)認識厘米。

  1.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2.認識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學生匯報找法。(0~1之間、2~3之間、3~4之間的長度。)學生回答時結合課件進行。

  (3)教師歸納:每相鄰兩個數字之間的距離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同桌互相比劃1厘米。

  (2)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

  (3)比一比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用1厘米比較田字格的寬和圖釘的長。

  (4)舉例說一說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比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為進行估測和實際測量打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課件放大1厘米的長度作為標準,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以實際1厘米的長度作標準。】

  (三)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1.測量紙條的長度。

  (1)學生討論交流測量紙條長度的方法。

  (2)學生分組測量紙條的長度,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測量方法。

  (3)指生說一說是怎樣測量的?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2.課件演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邊演示邊解釋: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也就是幾個1厘米。

  3.動手測量小棒的長度,然后指生匯報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親身經歷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三、練習中鞏固新知

  (一)讀物體的長度。(課件播放教材第4頁做一做,適當補充)

  1.讀鉛筆的長度。(0~8厘米) 問:鉛筆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2.讀橡皮的長度。(0~4厘米) 問:橡皮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3.讀小刀的長度。(0~5厘米) 問:小刀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4.讀小棒的長度。(3~12厘米) 問:小棒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二)估測。(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1題)

  先讓學生估計物體的長度,再進行測量物體的長度。

  (三)量一量。(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2題)

  測量前先讓學生估一估各物體的長度,再測量,看估得準不準。

  【設計意圖:通過讀、估、量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測量物體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當物體的左端不是對準0刻度時應該怎樣求物體的長度。】

  四、小結中談收獲

  今天這節課我們在活動中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教材78~79頁。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2、經歷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與同伴共同探討的計算方法的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會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上次一年級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來很多的植物的葉子,今天他們要把這些葉子做成植物標本。(出示78頁情境圖)

  師:快來說一說你觀察到了什么?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回答。

  師:聽了這些小朋友說的話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72片長葉能做幾件標本?

  56片黃葉能做幾件標本?

  42朵紅花能做幾件標本?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解決長葉能做幾件標本。

  師:長葉子標本能裝幾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板書:72÷9

  師:72÷9等于幾?你想怎么樣來計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學具。

  (教師巡回指導,參與到學生的探索活動中,了解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的情況。)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來說一說你們組想出了哪幾種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

  (1)、用小棒來擺一擺。

  (2)、用乘法口訣八九七十二來計算。

  (3)、……

  教師總結:同學們剛才想出了許多的好辦法算出了72÷8的結果,其實我們都是在想幾個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這句乘法口訣來計算。

  師板書:(八)九七十二 商是8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來計算?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紅花能做幾件標本,列算式表示出來。

  師:說說你是怎么樣來計算的?

  師:剛才沒有用口訣來計算的小朋友,你現在能再來試一試嗎?

  師:誰能用豎式的方法表示出來?

  3、學生獨立解決黃葉能做幾件標本,集體訂正。

  三、自主練習。

  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每一道題的計算過程。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一、背景設計

  “空間與圖形”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對“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作了比較具體的要求,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等。而“角”的認識是蘇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內容。但對于剛進入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對“角”的知識比較抽象。雖然生活中對角已積累一些經驗。但對角的幾何圖形還是第一次認識。教學起來比較困難,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經歷活動增加學生對角的感性認識,創設認識和理解數學角的情境。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學中的抽象概括,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學情分析(學習需要的分析)。

  1、實際是什么?(認知起點能力)

  學生在認知上已經認識了平面圖形,能夠識記平面圖形中的角及實物中的角。

  2、應該是什么?(認知上達到——使能目標)。

  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識記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會比較的大小,學會畫角并能實際理解應用。

  <二>學生分析:本班學生基礎性知識掌握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在撐握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會很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的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夠識記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識別角有大小,學畫、能識記理解和應用。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過程,初步體驗空間與圖形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二、教學策略分析

  <一>教學重點:經歷活動,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二>教學難點:經歷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并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關系。

  <三>突破方法:設法為學生創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其次借助直觀動演示,使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習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教與學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運用動手操作法、直觀演示法、互動交流法,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方式,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并借助多媒體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從而“變教為誘、變誘為思、以誘達思”。

  三、教具學具的準備:課件、活動角、剪刀、水彩筆、木棒、紙。

  四、教學媒體的選用

  1、設計思想:第一次認識幾何圖形的角,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教學時必需通過直觀形象來幫助學生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先認識實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經態課件演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鏈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書角,師:你認 識嗎?讀一讀,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或者說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師:是呀!這些角生活中處處可見,而今天我們要研究的角是數學意義的角,數學中的角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想聽聽大家的看法,好嗎?

  2 出示實物圖:(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認為的角在哪里?

  畫角:看來大家對角的認識有些不同,能畫出你心目中的角嗎?

  3 談話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數學意義的角具有仕么樣的特點呢? 1、說生活中的角

  2、指角 (選擇自己喜歡 的圖形)

  3 畫角:在紙上試畫,說說畫的角是怎樣的)

  為學生學習數學角創設具體情境打開思路,使學生對角的認識由生活中的具體感知逐步過渡到數學中的抽象根據

  二、操作感知、自主構建

  (一)抽象角—建立表象

   1、演示觀察,正確感知:

  1課件演示—角的形成過程(從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問:你又發現了什么?

  2、畫角、課件演示(從一點出發,引出兩條直的線)。

  3、師:動動小手也畫一個角,好嗎?

  4、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畫的。

  5、學習角的各部分名稱(自學教材)。

  6、練習內化、豐富表象、課件演示。

  ①判斷,深化表象(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回歸生活,深化認識。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數學意義中的角,所具有的特點,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數學意義中的角。

  課件演示(實物圖:五角星、扇子、山羊等) 1、觀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過程

  2、學生畫角

  3、匯報你是怎樣畫的

  4、匯報角各部分名稱

  5、學生練習、評價 通過從實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過程讓學生感知角的特點,然后通過看、畫、找等多種感官活動初步建立角的表象,進一步感受數學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體片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

  (二)做角—操作內化、實踐體驗

  1、談話: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誰的手最巧?

  2、師巡視

  3、師:通過展示你們發現了什么?

   1、做角:用毛線、吸管、小棒等學具做角。

  2、交流做法

  3、展示、相互評價

  4、議一議 做、比、議、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性的多樣化,這一過程即鞏固對角的認識,又為學習角的大小架起了橋梁。

  (三)感知大小—實踐活動、感悟體驗 1、引導觀察,比較大小。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

  2、創設沖突,引發爭論。

  師:你能畫一個很大的角嗎?

  3、在視頻儀上展示,提問:你認為哪個角大?為什么?

  4、直觀演示:

  ①課件演示:有兩邊重合,向左旋轉;②拉活動角

  5、師:根據觀察和活動,上面的角到底誰大,它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觀察、說一說哪一個角大?

  2、學生畫角,小組討論。

  3、學生仔細觀察,感知它的變化

  4、學生拉活動角、體驗(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距離有關) 讓孩子經歷實踐活動溝通了學生經驗與知識的聯系,獲得感性知識并掌握角的本質特征,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交叉開的程度有關,從而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總結欣賞延

  伸

  1、師:這節課,每位小朋友都開動腦筋,經歷指、畫、做、摸、想等活動,獲得了許多新知識,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師完成板書,認識角。

  3、欣賞—發現美。

  師:同學們,角不僅不數學中被應用,而生活也被廣泛應用,古今中外許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們的奇妙和美麗。

  (課件演示:伴隨著悠揚的音樂,欣賞古建筑物)

  4、“小小設計師”用角或者有角的圖形拼出你喜歡的圖案。

  1、生談收獲

  2、帶著音樂,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價值 感受角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及數學的魅力,體驗數學的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使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教學流程

  六、自我評價

  1、以生動活潑的課堂組織形式與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貫穿與教學活動中,借助于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深入淺出的化復雜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縮短學生的認知過程。使學生進的大小,獲得對數學的理解,成功的快樂。

  2、《課標》指出:“數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為此,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在練習中升華,從中學到了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產生了數學學,用數學的需要。

  3、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活,回歸生活。在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時,發現數學知識的價值,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手段,創設了一個悠揚動聽的音樂和一幅幅美的圖片和建筑物,這樣一個情境,不僅讓學生看到了角的廣泛應用,并感受到了數學的魁力,從而產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學習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38~39頁例1、例2。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過程與方法

  學會畫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及學生間和諧的合作關系。

  【教學重點】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難點】

  動手畫角。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大三角板、圓形紙、多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活動角。

  2.學具: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帶孔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大家猜猜是什么?(出示黑色袋子,國旗、紅領巾等帶角的.物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38頁的主題圖。

  (觀看“美麗的校園”圖片。突出:門窗上的角、花壇周圍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學生討論,尋找數學問題。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師提問:找一找這幅圖中那里有角?(邊說邊標出角)

  2、找找教室中的角。

  小組活動:說說你都找到哪些角?比比哪個小組找的最多。

  三、小組互動、合作探究

  1、小組派代表把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指角)

  2、展示生活中物體的角。

  3、建立角的概念。

  (1)如果去掉物體的顏色及表面特征,只剩下角。想一想角會是什么樣子呢?同桌間再用手比劃比劃。

  (2)教師板書展示學生找到的角。

  師: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引導學生找出共同點)

  它們由什么組成?(尖尖;線)

  板書: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4、學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創造角。

  學生創造角后,上講臺展示。(師生評價、生生評價)

  5、教師出示活動角,啟發學生感知角的大小。

  怎樣才使角變大,想一想角的大小和誰有關系?

  6、自讀課本角的畫法,自己畫角。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上臺畫角,也可展示臺展示其他學生畫的角,師生評價。

  四、學習檢測、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下面圖形哪個是角?

  2、課件出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借助小棒、計數器等直觀學具的操作,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算法,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通過探索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多樣化的過程,培養學生。

  3、通過方法的比較和分析,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計算內容、不同的計算方法之間是有聯系的。

  4、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理解“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表示數位的盒子

  教學過程:

  侯課時間:計算小游戲:“對對碰”(旨在練習20以內進位加法)

  一、復習鋪墊,促進遷移。

  1、師:昨天老師布置的“生活中找數學”的作業是——在生活中找兩個數相加的例子,用算式的形式表示出來,你找到了嗎?先和你的同桌互相分享一下!

  2、請學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

  (2)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法;

  (3)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加法;(說算法)

  (4)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加法。(說算法)

  3、師:同學們掌握了這么多兩個數相加的知識,一定能夠解決很多的生活實際問題吧?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班里聯歡會邀請到了30位家長來參加,張老師一共準備了這些瓶礦泉水,每人1瓶,夠嗎?生猜測:夠或是不夠。

  師:要解決“夠,不夠”這樣的問題,我們通常是用哪三步走?

  突出方法的指導(列算式、比大小、下結論)

  (2)師:怎樣列式?24+9=(板書)

  2、操作體驗,探索方法。

  (1)實際操作,建立表象。

  師:24+9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請同學們嘗試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看誰原意充當今天的“小老師”,能一邊擺一邊給同學們講清楚這道題是怎么算的!如果你想好了,可以先嘗試著給你的同桌講講看。

  (2)組織小組討論計算方法;

  師:把你的擺法在小組內說一說,選出能代表你這一組的計算方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

  ①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6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②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1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③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3、多種方式,理解算理

  (1)看——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操作過程;

  (2)想——讓學生閉眼睛想一想上述操作過程;

  (3)說——讓學生將上述操作過程說一說;

  (4)填——讓學生根據操作過程,填一填計算要點。

  (5)思——圖中的2捆小棒怎么變成3捆的?為什么要打捆?

  用同樣方法進行第二種算法的理解。

  4、比較異同,體會算法。

  (1)結合板書上的口算過程,讓學生分別說一說兩種算法分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結合小棒圖讓學生說一說:兩種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師總結: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可以先算幾加幾,加得的得數和原來的整十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加余下的數。當個位的數相加滿10后,需要向十位進一。

  6、尋找方法之間的聯系。

  師:解決這個新知識,我們都用到了哪些前面學過的舊知識呢?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及時反饋

  1、做一做第1題

  圈一圈,算一算,仍然是借助實物進行算法的鞏固。

  2、填一填,說一說

  沒有直觀小棒的幫助,通過數的分解組成來填一填算法,鞏固算理。

  3、填出方框里的數

  45+8=□3 36+5=□1 6+24=□0

  68+9=□7 36+2=□8 7+31=□8

  區分進位和不進位的方法。

  4、生活中的數學:

  “愛心學具店”購物,四樣新學具:轉筆刀15元,學具盒9元,油畫棒28元,三角尺4元,自己試著提出問題,并列式解答。

  5、互測

  每個同學寫出三道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算式,考考自己的同桌,然后進行批改。

  四、全課總結,完善新知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進位加法

  數位對齊

  個位加起滿十進一

  8+5=13(元)24+5=29(元)24+8=32(元)

  8+9=17(元)

  5+9=14(元)

  教學反思: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已經系統掌握了加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整十數加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前面已學加法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又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法的基礎。教材呈現的是開聯歡會的部分場面,并用圖畫和對話形式呈現問題和所需要的相關數據。這幅圖呈現的情境很好,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得比較緊密,但是內容較少。因此,應創設學生喜歡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運用知識,并能正確計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養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我沒有束縛學生的手腳,而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等形式相互補充,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算法多樣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在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的同時,引導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算法的意識。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比如教學的評價有時缺少針對性,因此評價顯得有些單一,還有個別環節的點播缺少及時性。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課本第63頁例題7

  【教學目標】:綠色圃中小學教育com

  1、通過畫圖,理解乘法和加法意義的異同;

  2、在意義理解的基礎上,學會區別乘法和加法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例題

  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知道了什么?

  兩題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張桌子。

  第一題是有4排桌子,每排5張。

  第二題是有2排桌子,一排5張,一排4張。

  你能把兩道題說的情況在紙上畫出來嗎?

  學生根據題意畫圖。

  2、怎樣解答?

  第一題是求4個5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第二題是求4+5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你還發現了什么?

  第二題中的2排桌子的2,不參加計算。

  3、解答正確嗎?

  先對照題意檢查圖畫對了嗎?

  再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最后檢查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2、完成練習十四第2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并學會編輯、修飾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2.過程與方法 教師講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并學會編輯、修飾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教學難點:

  如何選中表格中的各個對象,設置表格的格式。

  教學準備:

  學生冬季作息時間表。

  教學用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假期快到了,丁丁又要為自己制作一個作息時間表,以便使假期過得更充實。有沒有什么方便快捷的制作方法呢?

  大家來看看小博士有什么高招。

  丁丁的`時間表:寒假作息時間表

  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呢?

  二、跟我學

  1、啟動WORD,在新文檔中選擇輸入法,輸入標題,并為其設置字體、字號和對齊方式。

  2、想一想要用到幾行幾列?

  師提示:橫為行,豎為列。

  學生數表格后答:10行2列。

  3、師:注意插入表格的方法:單擊“表格”---“插入”---“表格”,打開插入表格對話框,輸入表格列數和行數,單擊在“確定”按鈕。

  4、師:我們來調整一下表格的列寬,讓它更合理一點。

  將鼠標指針移到豎向表格線上(注意指針的變化),拖動鼠標,此時表格線會移動位置,從而改變表格的列寬。

  5、師:用同樣的方法可不可心將行高調整一下呢?我們來試一下。

  師演示:將鼠標指針移到橫向表格線上,拖動鼠標,調整表格的行高。

  6、師:表格確定好后,讓我們來輸入表格內容。

  單擊表格第一行第一列的單元格,在光標處輸入時間,用同樣的方法把表格中的其他內容輸入。并設置字體、字號格式。

  師提示:注意分號、頓號等符號的輸入方法。

  (師僅輸入第一、二行即可。多給學生練習時間。)

  7、師:別望了給我們的表格加上一點色彩。

  拖動鼠標選定第一行上兩個單元格,單擊菜單欄中的“格式”→“邊框和底紋”,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底紋”選項,在填充欄中選擇“橙色”,然后點擊“確定”按鈕,給表格涂上漂亮的色彩。

  8、師: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給表格中其它單元格涂色。

  9、最后我們別忘了保存。

  保存當前文檔

  小結。

  師:同學們,老師說明白了嗎?你們還有什么疑問?

  師:同學們,還有很多技巧等待你去發現。讓我們一起來實踐一下吧。

  三、練習

  請你利用上面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本學期的課程表。

  (學生基本做完后,選擇一兩個做的好的,予以集體演示,供大家評價。)

  在做這個表格的時候,同學們一定又有了很多困惑,大家下課后可以先研究討論一下。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來學習吧。

  四、總結

  同學們,你覺得你這節課學會了表格的哪些操作方法?

  (指名答)

  五、評一評

  本活動的知識你掌握得如何?自己給自己打分畫星星。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根據算式編出6的部分乘法口訣。

  3、背出6的'部分乘法口訣。

  4、會讀、會寫并會運用6的乘法口訣。5、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根據算式編出6的部分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會讀、會寫并會運用6的乘法口訣。

  教具準備: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引導

  1、乘法口訣接龍1-5

  2、找朋友游戲

  三、新授

  1、研究一六得六

  (1)小朋友們你們看誰來了?(出示課件小鴨子)來了幾只?(生齊數:6只)板書:6

  (2)列乘法算式

  你能寫出一個乘法算式嗎?(生試寫)師板書:61

  61等于幾呢?(生答:6)

  (3)編乘法口訣

  誰來編一編它的乘法口訣?(生試編:一六得六)

  (4)引申

  根據這個乘法口訣,我們還能寫出另外一個乘法算式嗎?(生試寫)

  2、研究二六十二

  (1)現在又游來了幾只小鴨?(生齊數: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鴨,我們用加法算式來寫一寫。(6+6=12)

  (2)你能寫出乘法算式來嗎?(生試寫:62=12)

  (3)編乘法口訣

  生試編乘法口訣:二六十二

  (4)引申

  根據這個乘法算式你能想到另外一個乘法算式是什么嗎?(生答:26=12)

  2、研究三六十八

  (1)現在又游來了幾只小鴨?(生齊數: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鴨,我們用加法算式來寫一寫。(6+6+6)請我們的計算器小博士來幫一下忙,加起來等于多少?(18)

  (2)你能寫出乘法算式來嗎?(生試寫:63=18)

  (3)編乘法口訣

  生試編乘法口訣:三六十八

  (4)引申

  根據這個乘法算式你能想到另外一個乘法算式是什么嗎?(生答:36=18)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的6的部分乘法口訣

  四、練習鞏固

  1、背6的部分乘法口訣

  2、游戲:摘桃子

  16 23 63 51 26

  22 43 25 33 62

  3、列出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 二六( ) ( )得六

  4、給小動物找家

  (發給小朋友乘法算式卡片)

  16 26 14 61 62 41

  23 34 22 32 43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教案數學上冊03-20

蘇教版數學廣角一二年級上冊教案08-2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3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22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16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6

二年級數學上冊的教案09-26

二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02-10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范文02-06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