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4-06-06 14:40:0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例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范例15篇)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和習題中,針對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等知識點進行鞏固。

  2.百以內加減法的豎式計算鞏固。

  3.結合所學內容嘗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鞏固基礎知識,通過習題的練習能靈活運用知識點

  教學難點:

  提高解題的準確率,嘗試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經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掌握了許多數學知識,我們先來對本單元所學習的內容作一個簡單的回顧: 1.在小兔請客一節里學習了算式30+20=50和50-10=40,還知道了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2.在采松果一節里,我們能看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時,我們用到了算式25+4=29。

  3.在青蛙吃害蟲一節里,我們會用計算器演示計算過程,在計算56+30=?時,我們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個位和個位相加。

  4.在拔蘿卜一節里,學了用豎式計算百以內加減法,豎式計算時數位要對齊。5.這一單元我們學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們的好朋友。

  二、習題鞏固:

  第1題,用計數器撥一撥動手操作后再進行計算,對于口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用豎式算。第3題,直接寫出得數,對于口算有困難的同學可以用豎式算。

  第10題,提醒學生注意數位對齊,教師可以再多出一些類似的練習。第6題,給出了結果,請學生寫出算式,如:27+10=37 49-12=37等。教學時可以多出幾個得數請學生做。

  第11題,引導學生有條理思考。如:

  先取4,看53元的.褲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褲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這樣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第10題,男孩: 22+6=28(元)女孩:買一個游泳圈還差3元。23-20=3(元)或20+3=23(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

  如:買一個足球和一個籃球需要多少錢?足球比游泳圈便宜多少錢?……

  第11題,(選作)其中后兩題答案不唯一。鼓勵有能力的學生想出更多的算式。第13題,數學游戲,神奇的算式。11+11=22 22-11=11 12+21=33 33-21=12 13+31=44 44-31=13 14+41=55 55-41=14 15+51=66 66-51=15 16+61=77 77-61=16 17+71=88 88-71=17 18+81=99 99-81=18 鼓勵學生發現算式更多的特點。如在加法算式中,兩個加數十位和個位上的7位置顛倒,各是由兩個重疊7組成;在減法算式中,減數個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板書設計:

  練習三

  神奇的算式所蘊含的規律:

  1、加法算式中,兩個加數十位和個位上的7位置顛倒,各是由兩個重疊7組成;在減法算式中,減數個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2、第一組第一個加數,后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多1;第二個加數,后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多10,因此,后一個算式比前一個算式的得數多11。

  3、第二組算式與第一組算式有密切的聯系,是逆運算。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第一課時

  復習目的

  1.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

  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正確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初步分析、綜合概括等能力,發展他們初步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

  1.水果式題、應用題的相關課件。

  2.20以內退位減法的減法表掛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算法。

  課件演示水果式題;

  提問:20以內的退位減法,你是怎樣計算的?

  讓生暢所欲言后,師肯定他們答案,小結出方法:

  1、想加算減:想9加2等于11,11減9等于2,8加5等于13,13減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l得9.

  減數與被減數的個位數差2得8.

  3.10—2=8 8+1=9即:11—2=9

  lO-5=5 5+3=8即:15—3=8

  師讓他們選擇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題的其它題目。

  二、復習減法表。

  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掛圖.板書: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師隨意指一道式題,讓生熟練回答。(可采用開火車、舉紅旗、爬山比賽、信鴿投信等多樣形式活躍氣氛)

  三、復習加、減法應用題。

  讓生觀察圖形,嘗試自己編題.根據生編題情況,師再出示課本第95頁第6題:

  1.蝴蝶和蜻蜓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蜓有多少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用減法算?(因為要求蜻蜓有多少只.必須從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數,所以用減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蜓16只,蜻蜓比蝴蝶多幾只?

  (1)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為什么用減法算?

  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樣提問題?(蝴蝶比蜻蜓少幾只?)

  為什么也用減法計算?

  3.你還能提怎樣的問題呢?

  根據學生編的加法應用題,分析列式解答,并強調為什么用加法來解答。

  四、課堂練習。

  1、口算題.

  退位減法表里隨機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100以內數的讀寫法、加減法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掌握數的組成,熟練地數、讀、寫lOO以內的數,掌握IOO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大小.

  2.通過復習,使生比較熟練地口算lOO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3.初步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筆算lOO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4.初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數的組成、順序、比大小的課件、計數器.

  復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

  這節課我們一齊來復習lOO以內數的讀寫法以及加、減法。板書課題:lOO以內數的讀、寫法,加減法。

  二、復習數數和數的組成

  1、填空題: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是3,十位上的數是5,這個數是( ).

  (3)46里有( )個十和( )個一.

  (4)100里有( )位數,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數數:

  (1)從27起,一個一個數到43.

  (2)從60起,十個十個數到lOO.

  (3)從48起,兩個兩個數到60.

  (4)從35起,五個五個數到65.

  (5)從92起,往前一個一個數到78.

  三、復習lOO以內數的讀寫法。

  1.看圖讀數、寫數。(出示計數器)

  分別撥45、33、60、lOO四個數

  (1)指名讀數后,寫在黑板上.

  (2)這四個數里,兩位數是幾,三位數是幾?

  2.發散練習.

  (1)45的個位是幾?還有哪些兩位數的個位也是5?

  板書:15、25、35、45、55、65、75、85、95。

  (2)33這個兩位數有什么特點?(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字一樣,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個十)個位上的3表示什么?(3個一)還有哪些兩位數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一樣,誰能撥出來?

  板書:ll、22、33、44,55、66、77、88、99.

  (3)60這個兩位數有何特點?誰能報出個位上的數是0的兩位數?

  板書;10、20、30、40、50、60、70、80、90。

  (4)還有一個數,它的個位的數也是0,這個數是多少?它是幾位數?(100,三位數)

  四、復習100以內數的順序和比大小。

  1、按順序在空格里填數。

  2.比較下面每組數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問:兩個兩位數怎樣比較大小?(先看十位數,十位數大的數比較大.)

  再問:如果兩個數十位上的'數一樣,怎樣比較大小?(先看十位數,如果一樣大小,再看個位數,個位數大的數比較大。)

  3.課堂練習。

  課本第95頁1、2、3、4補充完整。

  五、復習20以內加、減口算題,100以內加減口算題。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說一說怎樣算:

  1.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2.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進位、退位)

  3.兩位數加、減整十數.

  小結: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不同數位上的數不能直接相加、減。

  六、復習100以內的筆算。

  1、復習筆算兩位數加,減應注意什么?(注意三點:①數位對齊;②從個位算起;③進位加法,個位滿10向十位進l,退位減法,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2.只有加、減法的兩步式題,應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3.課本第96頁第7、8題補充完整。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元角分的認識

  復習目的

  1、使生初步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及相互間的進率關系,并能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培養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有關掛圖.

  復習過程

  一、復習元、角、分的認識。

  1.我們學過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們來復習元、角、分的認識.

  板書:元角分的認識。

  2.師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幣

  (1)說出各人民幣的名稱.

  (2)回答它們間的進率.

  ①1張2元可以換幾張1元?

  ②1張1元可以換幾張5角?

  ③1張1元可以換幾張1角?

  ④1張5角可以換幾張1角?

  ⑤1張1角可以換幾張1分?

  (3)總結進率

  (4)1元2角=( )角15角=( )元( )角

  3、課本96頁第9題填寫完整。

  二、課堂練習。

  1、課本第96頁第10題。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圖形分類統計

  復習目的

  1.使學生初步體會在平面上確定位置需要兩個條件,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會數方塊圖,并根據圖形排列找出一定規律.

  3.初步分析統計圖,并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推斷,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具準備

  1.課件:位置圖及對話內容、統計圖.

  2.實物方塊。

  復習過程

  一、復習圖形。

  實物出示七巧板。(課本第94頁第2題圖)。

  (1)用4個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圖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學過的圖形拼出一個有趣的圖案嗎?

  二、復習分類。

  出示課本第94頁的圖形。

  師:該怎么分呢?

  讓生討論,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練習鞏固

  1、課本97頁第14題。

  分類后完成表格。

  回答問題。

  2、課本98頁第15題。

  分類后完成表格。回答問題。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解決問題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生熟練掌握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通過復習,會解答簡單的加、減法應用題.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有序性。

  復習過程

  一、復習“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第96頁第7題和第8題。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列式?

  2.完成課本第98頁第16題。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列式?

  3.完成課本第99頁第17題。

  4.完成課本第99頁第18題。

  5.完成課本第99頁第19題。

  討論,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6.完成課本第99頁第20題。

  同桌互相說一說,她們分別可能套中哪個圈?

  二、歸納總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大家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9,121,122,123,124頁上的部分內容。

  教學目標

  1蓖ü復習,加深學生對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學生對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蓖ü復習,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形成對加減法計算方法整體認知結構。

  3痹詬聰骯程中掌握一些知識的方法,養成自覺進行知識的和復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加深學生對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學生對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教師:同學們在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時,學習了哪些內容?

  指導學生說出100以內的加減法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加、退位減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00以內的加減法100以內的加法整十數加整十數

  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

  兩位數加兩位數

  進位加法

  100以內的減法整十數減整十數

  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

  兩位數減兩位數

  退位減法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教師:這節課我們從這樣幾個方面復習100以內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二、復習10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請同學們完成第121頁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

  上展出,要求學生對照自己做的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重點引導學生說出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了,并且掌握了它們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把10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填在表中。

  出示下表,教師引導學生填表。

  學生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歸納。

  如果學生不能找到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可以作以下的引導:

  教師:我們在計算加法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想一想在減法計算中,也需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減嗎?

  學生意識到也是要對齊相減的。

  教師:所以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后再計算,就是加減法計算方法相同的地方。除此之外,它們在計算方法上還有相同的地方嗎?

  引導學生把加減法計算方法的第二條進行比較,很容易發現這一條也是相同的。

  教師:還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學生說出兩種計算方法的不同點。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完善

  中的內容。相同點不同點100以內的加法100以內的減法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個位上的數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從十位退1作10,再減

  教師:我們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就要這樣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凡是計算錯誤,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沒有按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我們看看這樣幾道題。

  在表下面出示。

  38

  +6

  9872

  -16

  6638

  +27

  5598

  -6

  38

  教師:這些題錯在什么地方?你們掌握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來衡量一下,看能不能找出問題在哪個地方?

  學生說錯誤的原因,第1,4題是沒有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第2題是退位后在十位上的數相減時沒有還借的1,第3題是十位相加時沒有加上進上來的1。

  教師:上面這些錯題都很有代表性,同學們計算時要注意按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地進行計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第121頁第10題和第122頁第11題,完成后集體訂正。

  三、復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方法

  教師:前面我們復習了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筆算計算方法,下面復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先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時候要到口算呢?

  指導學生說出計算比較簡單的計算題時,一般采口算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師:對了。口算比較方便,計算起來也比較快,但是口算只適于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哪些是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呢?對每一個同學來說理解得不一樣,有些基礎好的學生,比較難的題目他也認為比較簡單,對于一些基礎差一點的同學來說,這些題目就比較難了。所以,同樣一道題,有的同學選擇口算,有的同學選擇筆算,這是正常的。不過基本的口算方法每個同學都要掌握。怎樣才能又快又對地進行口算呢?我們還是在練習口算過程中來口算方法,請同學們完成第119頁第5題。

  學生做題,教師做必要的指導。

  教師:都做完了嗎?你認為這些口算題可以分成幾類?

  引導學生把這些口算題分成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三大類。

  教師:也就是說,這本書要求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都要求口算。下面想一想,20+40,80-30怎樣口算的?你能說一說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應該怎樣口算嗎?

  引導學生說出20+40,80-30的計算方法以后,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歸納為想一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如計算20+40時,想2+4=6,所以20+40=60。

  教師: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又該怎樣口算呢?以9+35和84-80為例,說一說這兩類題的口算方法。

  引導學生說出口算9+35時,想9+5=14,14+30=44;口算84-80時,想80-80=0,所以84-80=4。

  教師:怎樣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口算方法是先想一位數或整十數加在兩位數上的哪一位,然后再按一位數加減一位數或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進行口算。

  出示第123頁第15題,引導學生口算的方法進行口算。

  四、復習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教師:請同學們計算23+28+19,93-27-18,35+28-44。

  學生計算后,要求學生說一說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算式應該怎樣計算,讓學生說出這些計算要分兩步,第一步算出前兩個數加減的結果,再這個結果與第三個數相加減。

  教師:這種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在我們的生活中應得非常普遍,請同學們翻開書第124,125頁,完成書上第16,17,18題。

  學生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

  上展出,全班集體訂正。

  五、課堂

  教師: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游戲中領會左和右,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喜歡唱歌嗎?那咱們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師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動作)

  提問: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拍的手?(手)

  1、認識左右

  (1)強調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對左右的認識

  師: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這雙靈巧的手,(學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2)找找身體上的左右

  師:坐手、右手是對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會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體上還有像這樣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嗎?請你一邊找,一邊和你的桌說說。

  (學生活動,尋找身體上的左右)

  提問:“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身體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師建議,他說到哪兒,咱們也就指到哪兒行嗎?”生匯報尋找結果,邊說邊指,其余的同學也跟著指一指。

  小結:在我們身體上有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就請這些好朋友幫忙,來辨別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據一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創設音樂、游戲情境,以談話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師:現在我們來玩“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左手叉腰,左手舉起來,向左彎彎腰。右手叉腰,右手舉起來,向右彎彎腰。

  2.各種方位感知左、右。

  師:剛才通過游戲老師發現你們能很快辨別出左右,現在我們再來試試......

  師說學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邊的是誰?(學生找,點到名的同學請站起來)

  第一排最右邊的是誰?

  第二排從右數第3個孩子是誰?

  從左往右數第5個孩子是誰?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邊動手操作邊用語言表達,說與做相結合,有效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并在成功中感到喜悅。】

  三、整理應用,內化提高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很快就能辨別左右。我們要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一只可愛的小螞蟻,看看小螞蟻遇到了什么困難?

  課件展示課本13頁第六題練習題。

  小組討論(教師參與聽取信息)

  2、師:小螞蟻的問題解決了,可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問題

  老師舉起左手,老師舉的是哪只手?

  同桌互相說說。

  請學生面對面,都舉起右手?讓學生思考;你發現了什么?

  3、課本13頁練習:生活中的左右

  師:生活中也有這種情況,走樓梯時靠哪邊行走!靠誰的右邊?

  我們很快就要成為少先隊員了,行隊禮時應該舉哪個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課后作業,既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又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既強化了新知,有提高了興趣,真正做到了課雖終而趣尤濃。]】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這節課你認為哪個小朋友表現得好?也可以說說你自己。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目標是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臵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領會左右的意義.能準確的用左右來描述物體所處的位臵,是教學的重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是教學的難點。

  回顧本次的教學活動,發現還有許多需要思考與推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合多種課程資源幫助學生辨別左右

  整合課程實質上是一種采用各種有機整合的形式,使學校教學系統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間形成有機聯系的課程形態,它是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本節課我整合了語文課等多種課程資源,幫助學生鞏固對左右的認識。比如:在導入中,讓學生認識漢字寶寶“左右”,在這里就整合了語文的資源。并再進一步區分識記這兩個字,為以后解題讀題做準備。

  二、利用生活經驗辨別左右

  數學來源于生活,新教材更體現這一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而且有必要地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比如,在本節課中,我沒有簡單地講述左右,而是在一上課,就讓學生說說他們是怎樣辨別左右的,學生的思維、語言、行為無不是在一種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與交流中流露出來的。課前我就想過辨別左右方位,單靠教師認真講解和學生記憶是學不好的。因此我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主動學習,但沒想到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如此豐富,他們辨別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樣。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打破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原有經驗為基礎,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才是有效的學習。

  三、讓學生在玩中辨別左右

  布魯納說:"學習的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本節課我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悟。學生在自由、輕松的課堂氣氛下,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游戲中。

  1、活動形式多樣

  本課中,我預設了很多活動,如找身體上分為左右的好朋友、遙控機器人、擺一擺文具并說一說、數一數、猜一猜,拿一拿;說說自己的鄰居、拍手游戲、握握手等這些活動,有的活動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的活動是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有的活動是對新知識的鞏固與應用,把動手和動腦通過活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達到學習效果的化。

  2、知識層層深入

  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記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在上課開始,我就問學生是怎樣區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經常用右手做什么事?這樣對學生原有知識起到了承接和鞏固,之后由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擴展到身體上左和右,學生會發現有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等。接著通過擺學具,在動手做中,進一步加深對身邊左右的感知。隨后,把左右延伸到身邊,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左右是誰,這樣范圍以自己的左右手為圓心,逐漸地擴大到身邊,并質疑:同一人為什么既說他是在左又說他在右邊?從而體會到左右的相對性。最后通過和同桌拍手游戲及握手活動進一步感受到左右的相對性。可以說知識是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前一個環節的結論做為下一環節的基礎,每一部分在學完知識后,都能利用活動及時鞏固復習。

  四、課后感受不滿意之處

  整節雖然游戲活動不斷,但在重難點之處感覺沒把學生激發起來,突破不夠。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就好了。再有受時間的限制,沒有機會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物體的位臵,這方面對于本班學生來說也是個很大的難點。

  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學生原有的經驗不夠一致,甚至差別很大,特別是組織學生用左手拍同桌的左手、右手拍右手時,少數學生在活動中處于旁觀者的態度或是不能正確使用左右手做拍手活動,教師還需適時點撥、提醒、幫助他們,可請拍手游戲不順利的組上臺或任意組上臺展示,能讓學生從活動中安靜下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左右的相對性,從而突破難點,效果將會更好。

  教學中真的是千變萬化,有許多不可預料情況,這就需要教師敏銳的觀察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及駕馭課堂的能力,這方面是我今后努力的重點。

  總之,對于本堂課的教學,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去感悟知識,領悟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描述位臵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方法,感受到學習的價值。由于本節課以活動為載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的濃厚,學習的熱情高漲,可以說是師生非常開心的"玩"了一節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初步感知數位、數序及數量多少的含義。

  2、經歷運用數的知識進行達和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

  3、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培養合作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估計豆子的數量。

  教學難點:

  1、數位、基數、序數概念的滲透。

  2、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一: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

  (給每組發一袋豆子)今天的數學課就是在數豆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看誰會觀察、會思考。在數豆子的時候,同學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謙讓,還要小心,千萬不要讓豆子掉在地上。數出30粒豆子。活動規則:

  ①請你數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數?

  ②把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覺一下,然后輕輕地放在盒子的右邊。

  ③用剛才的感覺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覺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間,看看和右邊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數一數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剛才的感覺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邊,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教師小評。剛才大家在數豆子的時候,都數得非常開心,同學之間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還記得我們的活動規則,非常好!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心中有了一桿秤,像那樣抓的一把豆子大約是30粒,你們可要記住了。

  二、師生互動。

  活動二: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估數。

  (1)師生互動。你們數得真開心,老師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師順手在一個小組內抓了一把豆子)。怎樣才能知道這一把豆子大約多少粒?(可以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這是個辦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2)教師給每個小組都抓了同樣多的豆子,要求學生選用剛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進行估數。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

  (3)在計數器上撥數并寫數。請在計數器上撥出你們小組數出的數,撥好后小組間互相看看撥得是否一樣,各小組的組長進行監督,不一樣的就調整一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教師在小組中間活動,指導個別小組撥數。怎么寫這個數呢?請你試著寫一寫。學生在紙上寫數,教師巡視,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在黑板上寫數。教師給予評價。練習撥數、寫數。我們一起來看22這個數,誰來撥出這個數?誰來試著解釋一下這個數?學生匯報:左邊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右邊的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寫一寫“22”。問:計數器上右邊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27頁的“練一練”。

  (1)做一做,填一填。

  (“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根據計數器寫數。

  (“練一練”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想一想,試一試。

  (“練一練”第4題)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集體交流。

  (4)找找生活中的100。(“練一練”第5題)指名學生說一說。

  四、小結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初步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

  2、培養學生作業書寫格式規范、字跡工整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指名學生板演:34+25=

  2、口算。

  5+78+650+30

  6+2834+957+3

  師問:6+28=34你是怎樣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

  3、讓板演的同學口述計算過程。

  師問:在筆算列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課。

  師:我把上題中的第二個加數25換成了28,(邊說邊板書:34+28=)這道題寫成豎式怎么寫?

  生:相同數位對齊。(教師板書豎式)

  師:從哪位加起?(從個位加起)

  師:個位4加8等于幾?滿十了嗎?(個位4加8等于12,滿十了)

  師:個位滿十了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教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2、教學例3。

  (1)邊擺邊說。

  教師在數位板第一排掛34根小棒,在第二排掛28根小棒。學生在畫有計數單位的'紙上擺小棒。

  師:34和28各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4是由3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28是由2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

  師:個位是幾個一加幾個一,得幾個一?(個位是4個一加8個一,得12個一)

  師:幾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嗎?(十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2滿十了)

  師:12滿十了,在豎式里怎么寫呢?

  (2)邊擺邊算。

  師:個位4加8滿十,將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掛到十位上,說明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在豎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寫個小“1”(寫在橫線上。學生模仿老師,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這邊)

  師:個位上還有2個一怎么辦?(留在個位上)

  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個位寫2。

  師:十位上原來是幾個十加幾個十?后進上來的這個十怎么辦?(原來十位上是3個十加2個十,再加進上來的1個十,一共是6個十。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十位寫6)

  (3)看豎式敘述計算過程。

  師:34加28,個位4加8得12,滿十向十位進一,在個位寫2;十位上3加2再加進上來的1得6,在十位寫6。

  找上、中、下各一名學生看豎式口述計算過程。

  (4)仿例練習:(邊說邊做)

  56+37=

  3、教學例4。

  教師在數位板第一排掛46根小棒,在第二排掛24根小棒。

  師板書:

  師:個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這邊)10怎樣寫?

  生:向十位進“1”,個位寫0。(師板書)

  師:個位不寫零行不行?(師強調:個位一個也沒有要用“0”占位)

  師:十位上4加2再加進上來的1得7,在十位寫7。最后得70。

  4、總結法則。

  師:今天學的筆算加法和過去學的有什么不同?(個位滿十了要進位)

  師:進位加法還應注意什么?(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師同時板書。

  全體齊讀。

  (三)鞏固反饋

  1、在練習本上計算。(同時請3人板演)

  2、在□里填什么數可以使它成為進位加法題?

  師:請同學們任選兩個數,在練習本上計算。

  3、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題。注意十位上的數不要太大,和不能超過100。學生編題,教師板書。如:26+39,45+38,37+43,54+25,…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教材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在欣賞畫中正確找出各種圖形。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對教學重難點突破的闡述:

  以一副漂亮的拼圖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通過在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等立體圖形上畫出平面圖形,體會“面在體上”,在摸一摸、認一認等活動中感知各個平面圖形的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掛圖、各種平面圖行實物

  學生準備:

  鉛筆、尺子、繪畫紙、(方格紙)

  預習提綱:

  教學過程:

  一、預習展示、提出問題:

  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畫面,初步感受圖形美。通過觀察畫面,你看到了什么?

  二、精講點撥、解決問題:

  1、這些圖案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辨認圖形。

  2、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自由發表建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學生在小組中統計一下途中各有幾個圖形,小組完成統計結果,匯報交流。

  二、類化練習、限時作業:

  畫一畫、描一描

  用自己身邊的物體描出學過的圖形。

  說一說:在你的周圍,見到過哪些圖形?

  三、課堂: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

  牧童和牛

  ——認識圖形

  第16課時自主練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20頁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正確認識各種圖形的特征。

  教學重點: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各種圖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第1題:連一連

  指導學生看圖,然后讓學生自己完成教材上的連線。

  第2題:認識圖形

  1、指導學生再次回想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圓有什么特征。

  2、指名讓學生分別說出教材上的國旗是什么圖形?硬幣是什么圖形?

  第3題:說說怎樣接著擺。

  1、找出教材上圖形擺放的規律。

  2、學生動手擺下去。

  3、進行涂色,完成拓展練習。

  我學會了嗎

  1、觀察本題,弄清題意。

  2、完成統計表,學生獨立做。

  3、給小葵花和小房子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體會“面在體上”:

  在長方體身上你能找到什么?

  在正方體身上你能找到什么?

  在圓柱身上你能找到什么?

  在方格紙上分別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圓。教師在黑板上師范。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限時作業:

  課堂:今天你又學會了哪些關于圖形的知識?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求去掉多少的實際問題的計算方法,會解決類似的問題。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只要從總個數里去掉剩下的就可算出去掉的數量了。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題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圖,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副圖,說說圖上告訴我們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圖上告訴我們一共有28個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還剩下6個,問吃掉了多少個桃。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提問:怎樣求出吃掉了多少個桃?(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說。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提問:誰來把你的想法說聽聽?

  引導學生說出:從28個桃里面去掉剩下的6個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個數。

  談話:如果有的同學還想不懂,我們來一起畫圖研究。

  題目中的第一個已知條件是什么?(一共采了28個桃)我們貼一張紙條,蓋住的就是這28個桃。

  (呈現圖形)

  這28個桃吃完了嗎?還剩幾個?(揭去后一段紙條,露出剩下的6個桃)

  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誰到圖上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個數?(寫“?”,完成示意圖)

  現在知道該怎樣計算了嗎?誰能說出算式?

  板書:28-6=22(個)

  誰能回答題目中的問題?

  指名口答。

  3、反思揭示課題

  談話:結合題目的意一想,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板書:總個數)6表示什么?(板書:剩下的個數)22表示什么?(板書:去掉的個數)誰來說說已知總個數和剩下的個數怎樣求去掉的個數?(補充完整數量關系式:總個數-剩下的個數=去掉的個數)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求去掉多少的`實際問題”。(板書課題)解決這類問題時,只要從總數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鞏固提高

  二、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以4人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

  1、指定4名學生把這4道題分別說一說:圖上告訴我們什么?問我們什么?使全班學生對這4題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

  2、組內分工,每人負責一道題獨立思考如何計算。

  3、組內交流,要求人人說己負責的那道題是怎樣想的,其余的學生注意聽他說的對不對,有錯及時糾正。

  4、學生小組活動,老師參與其中了解學生說的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

  5、對全班提問:這4題哪個同學還有不懂的?請舉手提問。

  在書上獨立完成這4題。

  6、在小組內檢查訂正,并要每人口頭回答一道題目的問題。

  三、全課

  談話: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對求去掉多少的實際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誰來說說解決這一類問題應該怎樣想?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一、捆小棒

  通過自己捆小棒來體會10個一就是1個十,并讓學生通過擺小棒和在計數器上撥一撥以及邊撥邊說等環節來讓學生理解11~20各數的含義,并通過對口令和快速撥數等活動來進一步使學生掌握11~20各數。通過填寫和讀尺子上的數以及引導學生提問等使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最后設計了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11~20各數這一環節,密切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二、搭積木

  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引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采用多種表示數的方法(如:圖形、小木棒等),讓學生任意選擇,以達到理解和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含義為目的,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發展了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教學中以聯系生活實際入手,結合學過的知識,學以致用,把數學知識中數學問題以問題情境的方式呈現,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以及發展數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有幾瓶牛奶

  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數學教學要促進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要給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并在教學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培養自主探索、猜測驗證的學習習慣,并引導學生與他人進行積極有效的合作交流。課堂教學的表現形式應表現為:創設情境——建立模型(探索交流)——解釋應用。本節課通過創設小動物采摘水果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適時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理解湊十法的意義,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最后,創設了購買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學生通過自己選套餐的數學游戲活動,實踐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的習慣。從而達到使學生學習有價值數學的目的。

  四、有幾棵樹

  本節課創設了故事情境,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掌握了多種算法,并知道哪種算法最簡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到了知識。教學中應注意練習的形式應多樣化,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五、買鉛筆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本課通過創設“過生日”的問題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老師巧妙地設疑,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轉化為數學中的加減法,幫助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

  2、體現算法多樣化。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民主自由,鼓勵學生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思維,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課堂氣憤寬松、活躍。在計算過程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培養了創新思維。

  六、跳傘表演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獲取學習資源。

  入課時,通過觀察空中飛行表演,讓學生大膽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現實問題,并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列出相關算式。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同時用事實印證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2、探索解答策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及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本節課在解決11減幾的問題上,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平臺,準備了圖片、小棒等等。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學習材料和充裕的學習時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通過畫一畫、擺一擺以及邏輯推理,從不同角度通過多種方法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3、注重整理歸納,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通過讓學生整理11減幾的算式,并討論從中發現了什么。既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4、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喜歡數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設計一節課時,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圖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節課注重情境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課伊始,以精彩的飛行表演入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結尾,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使學生興趣濃厚,樂于探究。

  七、美麗的田園

  數學來源于生活,認識到這點,不僅僅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我們學習數學,更重要的是在聯系生活、理解數學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學生不斷尋找數學問題,不斷求異創新,不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一入課時,我就鼓勵孩子去發現、解決數學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光看一張圖提問題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更何況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地集中在一起,因此,我將一張圖變成了動畫,由智慧老人前后貫穿,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很樂意接受這種形式的教學,往往通過小動物的言語幾多媒體的運用給學生一個推動力,吸引他的目光,同時也抓住學生樂于追求刺激,勇于挑戰的心理,能讓每個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上,一點走神的機會都不給他。使每個孩子都感受到這堂課充滿神秘感,接下來的學習會是非常有意思的。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加減法練習題一

  6—4=  17—7=  9+10 4—4+7=  2+8—4=  5+0+7=

  2+8=  12—10=  10+9=  10—6—3=  3+6+1=  18—10+4=

  8—4=  15—5=  19—10=  12—2—6=  1+1+8=  0+9+6=

  5+5=  19—9=  19—9=  6—3—3=  4—1—2=  7—0+6=

  8—6=  19—10=  7+10=  18—10—5=  5+2—5=  19—9—3=

  3+6=  20—10=  10+7=  2+8+5=  8+2—6=  8+6+2=

  2+6=  12—2=  13—10=  14—10+2=  3+4+3=  4+5+8=

  9—4=  20—0=  16—10=  8—6—1=  10—6—4=  18—10+7=

  10—9=  10—9=  6+10=  6—2+3=  9—4—4=  8—8+7=

  6+2=  10—4=  10+5=  7—1—5=  1+7—6=  12—10+8=

  8—2=  10—6=  12—10=  3+5+1=  9+1—7=  3+9—2=

  6+9=  9+4=  5+9=  8+6=  7+9=  5+9=

  6+6=  6+8=  3+9=  8+5=  9+7=  9+9=

  8+8=  2+9=  9+8=  4+8=  7+6=  4+7=

  3+9=  4+9=  4+8=  6+6=  9+6=  6+4=

  7+8=  5+8=  6+9=  8+6=  4+8=  9—2=

  4+8=  6+7=  9+4=  8+5=  5+6=  8—4=

  4+6=  3+9=  5+8=  4+8=  6+8=  9+3=

  5+4=  5+6=  6+6=  8+9=  5+8=  8+9=

  5+7=  6+9=  9+1=  4+9=  7+8=  6+0=

  6+8=  3+8=  7+8=  6+8=  6+5=  2+9=

  3+9=  9+2=  10+7=  2+9=  9+4=  8+3=

  9+9=  8+8=  9+4=  9+2=  9+5=  7+4=

  2+7=  5+6=  5+7=  7+3=  8+8=  6+6=

  7+6=  7+5=  8+6=  6+5=  7+7=  6—6=

  9+5=  3+10=  9+7=  4+5=  8+7=  8+2=

  4+7=  4+8=  5+6=  9+9=  9+2=  5+7=

  8+5=  5+7=  4+7=  6+4=  6+4=  9+2=

  9+8=  5+9=  8+5=  3+8=  6+7=  7+8=

  6+5=  6+6=  6+7=  9+7=  7+8=  6+7=

  9+4=  4+7=  3+8=  2+8=  8+6=  8—5=

  9—5=  10—5=  10+8=  10—3—6=  1+6—4=  9+4—3=

  8—6=  10—8=  11—1=  4+4—3=  4—4+3=  9—5—2=

  5—1=  9—4=  3+10=  10—5—2=  4—3+6=  8+8—8=

  5+4=  9—6=  17—10=  8—6+1=  7—5—1=  6+7—10

  9—6=  8—8=  17—7=  3+3+4=  5—5+6=  9+7—6=

  6+3=  8—3=  15—5=  8+1—4=  10—10+2=  13—3—5=

  9—6=  6—2=  15—10=  4+1+5=  10—4—3=  16—10+8

  7—7=  5—3=  15—15=  3+5—7=  9—2+1=  20—10+0=

  3+7=  10—1=  8—8=  3—1+7=  2+5—3=  8+7—10=

  3+2+4=  2+2+3=  1+6+4=  5+4+1=  2+4+0=

  `5—5+2=  7—2—2=  4—3+8=  6—3+7=  8—5+5=

  3+6—2=  10—5—3=  1+7—5=  3+7—4=  9—6—2=

  2+7+3=  10—4—1=  5—4+8=  6+3+7=  7—7+5=

  3+3+4=  6+2+3=  1+5+4=  7+4+1=  6+4+0=

  `9—5+2=  8—2—4=  7—3+8=  6—5+7=  8—3+7=

  5+6—2=  10—6—3=  8+7—5=  8+7—4=  9—6—2=

  2+6+3=  10—5—1=  8—4+8=  5+3+7=  8—7+5=

  3+3+4=  2+5+3=  4+6+4=  5+4+7=  5+4+7=

  `7—5+2=  5—2—2=  5—3+8=  7—3+7=  8—5+1=

  5+5—2=  10—5—3=  7+7—4=  4+7—1=  9—2—2=

  4+7+3=  10—2—1=  5—2+8=  4+3+7=  9—7—5=

  3+3+4=  2+6+3=  4+6+4=  5+5+1=  7+4+0=

  8—5+2=  7—5—2=  7—3+8=  6—1+7=  7—5+6=

  4+6—2=  10—3—1=  5+6—1=  4+9—3=  9—4—2=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加減法練習題一

  7+8=  13-9=  11-9=  7+4=  14-9=

  17-9=  10-9=  3+8=  7+9=  15-9=

  12-9=  8+6=  18-9=  7+7=  16-9=

  12-2=  10-9=  17-9=  8+4=  11-9=

  15-9=  18-9=  9+3=  7+7=  14-9=

  16-9=  13-9=  19-9=  2+9=  6+7=

  8+9=  8+5=  8+6=  8+3=  8+4=

  17-8=  13-8=  14-8=  11-8=  12-8=

  7+5=  7+9=  7+4=  7+6=  7+8=

  12-7=  16-7=  11-7=  13-7=  15-7=

  6+7=  11-8=  15-8=  14-8=  11-9=

  17-7=  13-7=  14-7=  13-9=  16-7=

  16-9=  12-4=  13-5=  13-4=  7+8=

  12-7=  13-6=  12-9=  15-7=  15-6=

  15-6=  16-8=  11-3=  13-4=  7+6=

  12-3=  15-8=  10-8=  13-6=  11-7=

  14-7=  17-8=  13-7=  11-6=  12-8=

  16-7=  11-8=  17-7=  7+8=  12-7=

  12-9=  18-9=  13-9=  10-5=  14-8=

  13-7=  17-9=  17-8=  8+6=  12-5=

  11-7=  11-4=  15-8=  5+8=  5+8=

  5+7=  18-9=  16-7=  14-6=  12-8=

  16-9=  13-5=  12-7=  13-9=  13-4=

  17-9=  11-3=  17-9=  13-6=  15-7=

  13-6=  11-3=  3+9=  14-6=  15-8=

  13-5=  10+9=  4+8=  12-3=  12-6=

  11-4=  14-5=  12-5=  16-9=  3+8=

  5+30=  49-9=  50-30=  12-2=  3+60=

  37-7=  16-8=  40+40=  26-6=  75-70=

  85-5=  4+50=  67-60=  89-9=  20+80=

  59-50=  23-3=  35-30=  4+60=  86-6=

  28-20=  55-50=  91-1=  74-70=  8+40=

  6+60=  28―20=  40+60=  60-60=  16―8=

  90―70=  83―3=  99―9=  100-50=  14―5=

  85-5=  92-90=  32-2=  45-40=  65-5=

  80+20=  100-60=  67-60=  84-80=  54-4=

  63-3=  75-70=  48-8=  79-9=  90-20=

  6+8―5=  4+5+8=  20+40―30=  62-2+40=

  14-7+8=  10-8+8=  10-8+90=  44―4―10=

  14-7+6=  16-7-6=  3+8-7=  9+6-7=

  12-4+9=  11-5+7=  2+3+7=  14-5-6=

  16-8+7=  14-6+9=  17-9+5=  13-5+3=

  6+9-7=  11-6+8=  10-1+7=  15—7—2=

  9+3-6=  8+8-7=  15-9+5=  5+9-7=

  4+5+9=  9+3-6=  16-9+7=  15—7—8=

  7+5-4=  11-8+9=  14—4—7=  8+5-6=

  11—2—5=  13—8+7=  17—9+6=  2+6+8=

  12-3+6=  13-5+2=  7+9-8=  2+9-5=

  5+7-4=  13-7+3=  12-6-6=  5+10-6=

  7+4-5=  11-5+7=  4+8-7=  16-8+9=

  12-5-6=  5+8-9=  11-2+3=  5+6-8=

  12-7+4=  5+7-8=  6+8-7=  14-8+6=

  5+8-9=  15-7-6=  4+7-8=  12-9-3=

  12-9+8=  16-9+5=  6+8-9=  7+8-5=

  15-9+7=  5+8-9=  8+8-9=  4+7-9=

  2+4+9=  18-9+4=  14-9+6=  13-9+8=

  6+6-9=  5+4-9=  11-9+8=  18-9-5=

  9+8-9=  10-1+7=  15-9+7=  6+7-9=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8~60頁“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長方形長、寬以及正方形邊長的含義;初步體會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聯系和區別。

  2.在猜想、驗證的研究過程中,初步感知研究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圖形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2個,正方形1個、小棒5根、方格作業紙、直尺、三角尺、水彩筆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猜謎游戲

  【設計意圖:猜謎活動,既創設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又讓學生初步感受抓住特點是認識事物的好方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觀察畫面,抽象圖形

  (出示課件)談話:孩子們,今天的學習從這幅畫開始,美嗎?上完課每人送你們一幅怎么樣?

  提問:從這幅畫中,你能找出認識的平面圖形嗎?(根據學生回答點擊課件,抽象出平面圖形)

  2.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揭題:你們認識的圖形真不少,今天,我們繼續認識其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設計意圖:從圖畫中抽象出平面圖形,喚起學生的已有認知,既縮短了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又引發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

  二、猜想驗證,自主構建

  1.操作中引發猜想

  提問:以前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擺一個長方形嗎?

  操作:學生擺長方形。

  反饋:指名展示。

  反思:引發關于長方形邊的猜想

  小結:長方形邊的特點:對邊相等(板書)

  (移動小棒)提問:這樣擺還是長方形嗎?為什么?

  小結:長方形角的特點: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

  【設計意圖:尊重并準確把握學生已有的認知起點,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在擺小棒的過程中進行“邊”和“角”的追問,引發學生對長方形特征的猜想,為進一步深入研究長方形的特征埋下伏筆,這樣的設計也遵循了學生從具體向抽象的認知規律。】

  2.驗證中深化認識

  ⑴指導方法: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都有這樣的特征呢?請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

  ⑵操作驗證

  ⑶匯報交流:

  ①驗證對邊相等:方法1:量一量,匯報測量數據;方法2:折一折,指名操作。

  小結:用多種的方法驗證了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發現它們的對邊都相等。

  ②認識長寬:同學們再觀察一下,長方形中靠在一起的兩條邊相等嗎?引導認識長與寬;指一指黑板面、桌面以及數學書封面的長和寬。

  ③驗證四個角都是直角:方法:比一比,討論:它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嗎?你比了幾次?有比的次數少些的嗎?還有更少的嗎?

  3.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長方形有哪些特征?

  對邊相等----邊的特征

  四個角都是直角----角的特征

  實際上我們認識平面圖形時,一般都是從邊和角兩個方面來認識的。

  【設計意圖:特征的驗證是思維碰撞最充分的環節,給學生不同的長方形,激發學生嘗試不同的研究方法,既使猜想得到驗證,長方形的特征上升到理性認識,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滲透了研究平面圖形的一般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研究的科學性、嚴謹性。】

  3.遷移中拓展新知

  談話:我們再來看正方形的邊和角又有什么特點呢?拿出正方形,你能用剛才那些方法和思路去發現正方形的特點嗎?試試看。

  ⑴自主探究

  ⑵匯報交流:

  ①特征1:四邊相等;提問: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你們是怎么發現的?反饋:方法1:量一量;匯報測量結果;方法2:折一折;引導學生比較折的方法,糾正認識偏差,優化折法的簡潔性。

  ②認識邊長。介紹:我們把正方形每條邊的長都叫做邊長。(板書邊長)

  【設計意圖:折一折驗證正方形邊的特點呈現出兩個層次:通過上下、左右對折說明正方形對邊相等,對角折說明鄰邊相等,這樣的折法才說明正方形四邊相等。經歷兩個層次的感知,既充分認識正方形邊的特點,也細無聲地滲透了兩種圖形的內在聯系。】

  ③特征2:四個角都是直角

  提問:正方形的'角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發現的?

  小結: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研究了正方形,發現它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4.比較中溝通聯系

  提問: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點呢?

  小結:看來,無論邊還是角,長方形有的特點,正方形也有。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對兩種圖形的特點進行回顧與整理,感知它們的聯系與區別,進一步深化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整體把握。】

  三、實際運用,鞏固新知

  談話:學得不錯,學會了知識還要能夠運用,一起來解決幾個問題,接受挑戰嗎?

  1.畫一畫

  (1)師畫長方形,說一說長寬各是多少。(相機介紹方格圖)

  師畫正方形,說一說邊長是多少。

  (2)學生按要求畫長方形。

  2.辨一辨

  畫得不錯,下面考考你們的眼力。

  信封后面藏的都是四邊形,觀察一下,哪幅圖可能是正方形?

  (1)①號不可能嗎?為什么?

  (2)②號呢?

  (3)③號可能是嗎?一定是嗎?還可能是什么圖形?什么情況下是正方形?什么情況下是長方形?還有其他可能嗎?

  3.比一比

  小華小明參加比賽了,一起去看看。

  (1)小華在哪里?小明呢?他們同時出發去學校,誰先到誰獲勝,這樣比公平嗎?為什么?各走了多少米?

  (2)改變比賽規則。

  兩人同時出發,小華沿1號路線,小明沿2號路線,同時出發,誰先到新華書店誰就獲勝,這樣比公平嗎?為什么?路程相等是怎么算出來的?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體現了基礎練習的——發散思維,基本技能——實際運用的層次,畫一畫,辨一辨,比一比的設計充滿了新意,又抓住重點體現思考的含量,學生結合不同的實際問題不斷強化提升對兩種圖形特征的理解】

  四、回顧總結,感悟延伸

  1.回顧: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有哪些收獲?

  2.環保教育。

  【設計意圖:回顧力求體現對教學內容的總結和研究方法的感悟。課尾送畫,與課始首尾呼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充滿思考與智慧,更是可以創造美好世界的,滲透環保教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一、口算競賽,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首先我們進行口算練習,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口算卡片,劃線的題自己是怎樣想的。)

  60+30 50+8 16+3 30+40 13+5 18-6 80-20 12+5

  2、激情導入:通過口算,老師發現大家對以前的知識掌握得特別棒,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相信你們一定會表現得更出色。老師這兒有許多漂亮的標志,要獎勵給大家呢!)

  二、觀察信息圖,提出問題。

  1、孩子們,全運會快到了, 學校號召大家進行綠色環保活動,來迎接全運會的到來。你們看,小朋友們在干什么?請同學們打開課本22頁,仔細觀察,你發現了有關這些內容的哪些數學信息? (生答,師電腦出示:已經掛了26個牌子,還剩3個沒掛。 已經澆了23棵花,還剩20棵沒澆。)

  2、大家觀察得真仔細,發現了這么多數學信息,你能根據屏幕上的這些信息,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考考大家嗎?(生答)

  大家真會動腦筋,提的問題很有價值,孩子們,你想自己動手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嗎?(電腦出示:“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一共要澆多少棵花?”若有生提出其它問題,如:減法問題,放入問題口袋中。)

  三、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紅點1(兩位數加一位數)

  1、找信息:那么,要解決 “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指生答,齊讀)

  2、列算式: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嗎?大家同意嗎?(板書26+3)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生說師用磁性教具演示。)真會解決問題,誰能邊說邊演示一下?比一比,看誰聽得最認真。那“一共要澆多少棵花?”誰能列出算式?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對表現好的同學及時進行獎勵。)

  3、算得數:

  ⑴大家真了不起,自己列出了算式。現在,你想知道“26+3”怎樣計算嗎?自己動腦想一想,借助你面前的小棒擺一擺,然后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小組長認真組織,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生交流,師適時進行指導)

  ⑵組織全班研討:誰愿意代表你們小組交流一下?(2、3個同學,邊說邊用教具演示,重點說明:26+3一式中,3為什么和6相加。)(師選擇性板書,對表現好的同學及時進行獎勵。)

  4、靈活選擇算法。

  ⑴練習:你們真聰明,用不同方法計算出了“26+3”。下面用你喜歡的方法口算幾道題好嗎?(出示:23+2= 51+8= 53+3= 62+7= )

  ⑵交流計算方法,指導靈活選擇算法:23+2、53+3用數的方法比較簡便,而51+8、62+7要先把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再加幾個十,比較簡便。

  ⑶小結:這位同學能夠自己靈活選擇計算方法,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在以后的計算中,我們要向他學習,哪種方法簡便,就用哪種方法。

  (二)紅點2(兩位數加整十數)

  孩子們,剛才我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學具,自主探究,明白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大家有信心一鼓作氣探究“23+20=”的口算方法嗎?

  1、先自己獨立思考,用小棒擺一擺或者用計數器撥一撥,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看誰能用多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師巡視并參與學生活動,注意鼓勵學生動手用學具擺一擺或在計數器上動手撥一撥計算過程。)

  2、交流:誰想上臺來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邊說邊演示)大家同意嗎?你能說說為什么先用“20+20”嗎?(強調:20中的.2表示兩個十,所以要和23中的2個十相加) 。誰有不同算法? (根據學生回答擇優板書計算方法。)

  3、練習:大家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計算方法,下面我們就用這些方法來口算兩道題,好嗎?(電腦出示:35+60= 57+20= )

  請聽好要求,先自己口算,再同位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有困難的同位互相教一教。

  4、指生交流方法。

  (三)對比練習,抽取規律。

  1、大家表現得太棒了!小豬歡歡看大家這么聰明,又給大家帶來了幾道題,你想開動小腦筋,挑戰一下嗎?(電腦)(你們可以口算,有困難也可以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21+6 5+42 21+60 50+42

  2、指生說答案。

  3、請大家仔細觀察這4個算式,你有什么發現?(若有困難,指導先豎看,再橫看,重點讓學生說計算方法。)

  4、(對表現好的同學及時進行獎勵。)真是個了不起的發現。誰再來說一說?。

  5、小結:

  剛才才我們在解決問題中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你能用一句話總結一下這個方法嗎?(根據回答,板書:個位與個位上的數相加,十位與十位上的數相加。)應用這條規律,我們可以在計算時做到又對又快,大家想試一試嗎?

  四、鞏固新知,拓展思維

  1、拿出作業紙,自主選擇作業紙上的題目進行練習,(作業兼顧各類學生,第1題口算題,第2題選做題。)一會兒我們要按書寫質量和做題正確率進行評價。

  2、對照屏幕同位互批,小組評價。

  五、總結全課,反思體驗

  1、談收獲,評價自己表現。

  同學們,一節課的時間就要結束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真棒,除了學會的知識,大家能評價一下自己的表現嗎?引導學生從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同位互助等方面評價自己表現。)

  2、小結:評價得真好,老師真為有你們驕傲。孩子們,這節數學課結束了,可是保護環境的任務并沒有結束。讓我們攜手,把祖國建設成美麗的綠色家園,來迎接全運會到來,好嗎?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學習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并會分辨。

  過程與方法:觀察、交流、操作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純樸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分辨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情境圖、學具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信息窗二的圖片

  引導學生觀察,這是一幅什么畫?圖片上都有些什么內容?

  二、學習有關圖形的知識

  1、觀察這幅圖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

  先讓學生自己找一找,每種物體各由什么圖形拼成的,重點引導學生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觀察時,可以從上到下或從主要的牧童、牛開始,到周圍的'事物。

  2、對不同的圖形進行分類。

  (1)學生在分類的基礎上明確不同圖形的名稱。比如,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2)平行四邊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它與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進一步明確不同的圖形。

  3、比一比,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將長方形、正方形、圓形與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進行比較,明確今天所學的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以前學的都是由不同的面組成的立體圖形。

  三、課堂練習:

  1、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圖形

  2、畫一畫

  引導學生從學具盒中找到這幾種不同的圖形,然后利用手中的圖形畫一畫,在紙上畫出各種平面圖形。

  3、剪一剪

  將畫出的平面圖形用小剪刀剪下來,在剪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不同圖形的特點。

  4、拼一拼

  你能利用手中這些圖形也來做一幅美麗的圖畫嗎?

  學生拼完后,集體交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拼出的圖畫的各個部分都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

  三、課堂

  本節課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頁例3以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敝道計數單位在現實生活中的作,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計數單位在計數中的重要作。

  2苯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提高學生對數概念的掌握水平。

  3備惺芩學知識的應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知道計數單位在現實生活中的作,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數數和數的組成,現在請你們拿出小棒,數出其中的32根。

  學生獨立數小棒。

  教師:數好了嗎?誰來演示一下你是怎樣數的?

  要求學生一邊演示一邊回答:先10根10根地數,數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數,數出2根小棒,合起來就是32根。(學生演示10根10根地數時,要求學生把小棒10根10根地放一堆。)

  教師:你們能看著這些小棒說出3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嗎?

  要求學生回答:32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教師: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因為剛才數的是3個10根和2個1根。

  教師:我們在數數時到了10根10根地數,也到了一根一根地數。同學們為什么要這兩種方法數數呢?

  指導學生說出10根10根地數比較快,不滿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數才能準確地數出來。

  教師:剛才同學們說到10根10根地數比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數數,也采了10根10根地數的方式,叔叔阿姨們是怎樣應10根10根地數的方式的'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數?

  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價值

  出示例3圖。

  教師:圖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數?

  指導學生說出有乒乓球的個數、鋼筆的支數、月餅的個數。

  教師:生活中在哪些情況下要數這些數呢?

  教師:這些商品都是裝在盒子里的,盒子上還注明了每盒的數量是多少呀?

  教師:這和我們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嗎?它的目的是什么呀?

  讓學生理解這樣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數,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數出較多的商品。

  出示一堆散亂的沒有盒裝的乒乓球。

  教師: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個乒乓球嗎?

  直觀地演示把這些乒乓球裝入盒中,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個乒乓球。

  教師:現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個乒乓球了嗎?

  教師:你怎么這么快就知道有32個乒乓球了呢?

  教師:同學們到了前面數數的方法了嗎?

  讓學生明白這里是到了前面的數數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數出有多少個十,再數出剩下的有多少個一,合起來就知道有多少個乒乓球了。

  教師:能類似的數數的方法數一數有多少支鋼筆和多少個月餅嗎?這里是把鋼筆放在盒子里讓你們數好還是拿出來一支一支地讓你們數好呢?

  教師:為什么?

  教師:好吧,老師還是把它裝在盒子里讓你們數吧。學生數后,抽學生匯報。要求學生說數出了幾個十和幾個一,然后問學生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師:在數月餅的時候了幾種數數的方法?

  讓學生意識到只到10個10個地數的方法。

  教師:為什么不一個一個地數的方法呀?

  教師: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盒子進行包裝,這不僅僅是為了攜帶方便,同時也是為了數數的方便,你們還能舉出一些像這樣包裝商品的例子嗎?

  讓學生盡可能地說生活中每10個裝一盒的例子。

  教師:由于每10個裝一盒與數學中的10個10個地數有關,所以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要大量地到一些盒裝的商品,同學們理解一些計算方法,看看你們的教科書,后面還有月餅盒嗎?把這些圖打上個記號,學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們好關注今天學習的內容和后面學習內容的聯系。

  學生作記號,略。

  教師:我們通過了解生活中的數,知道了10個10個地數在生活中經常到,下面我們應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出示練習一第1題。

  教師:小猴吹了多少個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來嗎?

  教師:怎樣才能使我們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個泡泡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要求學生說出把這些泡泡10個10個地圈起來,就能一眼看出小猴吹了多少個泡泡了。

  教師:同學們動手圈一圈。

  學生圈后,讓學生說一說圈了多少個十,然后再說一說這些泡泡的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三、鞏固練習

  1苯炭剖榱廢耙壞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

  上展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數的,數了幾個十和幾個一,所以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敝傅佳生做課堂活動第3題的游戲

  先抽一個小組的學生來做示范,再全班進行游戲。

  四、課堂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外作業

  要求學生完成第6頁第5題的小調查,了解生活中的數。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一、教學內容

  十幾減8。(教材第13頁例2)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

  3.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十幾減8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

  難點:理解“破十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下面這些題你會計算嗎?

  11-9=    8+7=

  5+6= 14-9=

  8+5= 7+4=

  16-9= 7+7=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答案。

  二、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13頁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13頁例2情境圖)

  (1)教師引導學生看圖,提出問題。

  師: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從圖中我們能知道什么?(教師組織學生仔細觀察,點名學生回答)

  學生匯報:

  ①熊貓一共做了12個風車。

  ②小朋友要買8個風車。

  師:根據已知信息,我們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呢?(引導學生回答“還剩幾個風車”并板書課題:十幾減8)

  課件顯示文字:有12個風車,賣了8個,還剩幾個?

  通過觀察感知,解決問題。

  還剩幾個風車,你是怎么想的,請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并派代表匯報)

  小組匯報。

  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12-8=。

  (2)探索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

  師:如何計算呢?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有序地把各種解法的思維過程羅列出來)

  學生在回答前也可以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①借助擺學具(如小棒)算出答案。

  ②看圖,用點數的方法算出答案。

  ③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2中的10減去8,等于2,再把2和12中的另一部分2合起來就是4,所以12-8=4。

  教師板書:

  ④用“想加算減”算出答案。

  因為看到這個減法算式,可以同時想到一個加法算式,即8+4=12,所以可以這樣算出差,12-8=4。

  板書:8+4=12 12-8=4

  ⑤連減的方法算出答案。

  12-9=3,那么12-8=4。

  教師板書。

  學生在匯報過程中,教師重點對“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做有針對性地指導。讓學生多說一說,擺一擺。

  師:“破十法”中為什么要把2和2相加?

  (3)算法選擇。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種方法算這道題,還有其他方法嗎?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十幾減8”的口算方法,比較這幾種方法,讓學生體會“想加算減”方法的優越性。

  三、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13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第1題:圈一圈略 16-8=8 15-8=7

  第2題:13  11  14

  5 3 6

  第3題:2  5  8

  3 6 9

  4 7 10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計算十幾減8了嗎?

  教學反思

  1.在故事情境中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嘗試練習在生動的情境中自然進行,不僅鞏固了多種算法,同時學生有意識地對算法進行了對比和選擇,使學生體會到了計算是源于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也是《課程標準》中“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新理念的體現。

  2.采取靈活自由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使算法更豐富,更自由,更靈活,大大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同時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3.鼓勵自主思考、提倡算法多樣性。

  學生逐步從多樣化的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然后通過用數學解決問題,最后是純減法計算的練習,逐步達到“看減法算式直接想出得數”的教學目標。

  4.我的補充: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 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 探索不同的算法,繼續培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發現能力。

  3.讓同學們體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教師:我們在前面學習過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計算方法算一算。43+5= 47+2= 6+51= 4+22= 43+50= 47+20= 60+51= 40+22=

  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重點要求學生說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

  教師:我們在學習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時,就要求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了,這節課我們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看我們原來掌握的計算方法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中適不適用。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67頁的情景圖。

  教師: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學生:從圖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教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同學,應該怎樣列式?

  學生:23+25。

  教師: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

  學生:因為這是求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和。

  教師:怎樣計算23+25呢?我們還是先用計數器來計算,同學們用計數器計算已經有經驗了,老師就不再提示,同學們自己計算。

  學生用計數器計算,教師作必要的指導,然后抽學生匯報。

  學生用計數器邊演示邊匯報:我先在計數器上撥上第一個加數23,然后在這個數上加25,先在個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這樣我就知道23+25=48了。學生匯報到這個地方時,教師追問:你為什么要把5加在個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讓學生意識到,這里的5是5個一,個位上的數就表示多少個一,所以應該對著個位加;25中的2表示2個十,十位上的數就表示多少個十,所以應該把2加在十位上。

  教師:你們覺得在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時強調的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這個計算方法在這里適用嗎?

  學生:適用。

  教師:所以我們知道在計算加法時要遵守的一個法則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

  教師板書: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

  教師:我們用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的計算方法在計數器上算出23+25=48。除了在計數器上算,我們還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誰能說一說口算23+25應該怎樣算?

  指導學生說出口算23+25時,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后把40和8加起來得48,所以23+25=48。

  教師:看看第67頁中這個小男孩是怎樣算的',他應用的是什么計算方法?

  學生: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教師:書上這位老師告訴我們還可以用豎式算。同學們以前學過豎式嗎?

  學生:沒有。

  教師:現在老師教你寫豎式。

  (教師邊說邊板書)先寫上第一個加數23,然后在第二排寫第二個加數25,在寫25時,請同學們告訴我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

  教師:對了,第二個加數要寫在第二排,而且寫的時候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哪個同學來寫第二個加數?

  抽學生在黑板上寫25,其他同學給他檢查寫得對不對,主要是相同數位上的數是否對齊。

  教師:現在兩個加數寫好以后,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寫一個加號,表示兩個數相加,然后在兩個加數下面畫一條線,把加數與得數分隔開。現在我們對齊相加,個位上3加5得8,在個位上寫8,十位上2加2得4,對著十位寫4。所以23+25得48。這樣的豎式同學們會寫嗎?

  學生:會。

  教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27+21。

  學生計算時,教師來回巡視,做必要的指導。抽一個學生進行板演,全班同學檢查是否按豎式的要求寫的,相同數位上的數是否對齊,結果是否加正確了。也就是要求學生從格式、方法、結果三個方面進行檢查。

  三、鞏固練習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69頁課堂活動第1題第一橫排的題目。

  教師: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幅小棒圖,你覺得這些小棒在擺放時注意了些什么?

  學生: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對著整捆小棒,單根小棒對著單根小棒這樣擺放的。

  教師:也就是說,這些小棒在擺放的時候,就注意到一個什么問題?

  學生:注意到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教師:這樣一齊,我們很容易看出這兩堆小棒的幾個十和幾個一。

  教師:請同學們口算出它的結果,把算式填寫完整。

  學生口算后填算式。

  教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43+42,51+33。

  學生計算,抽一個學生進行板演,全班集體訂正。

  教師:請同學們看一看第69頁第2題,這是一個口算游戲,同學們明白這個游戲怎樣做嗎?

  學生:這個游戲的做法是一個學生說出一個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另一個同學迅速地口算出結果。

  教師:你們的理解基本正確,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出題的同學,出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題一定是個位和十位上的數都不進位的,也就是說個位上兩個數相加的和要小于10,十位上兩個數相加的和也要小于10,這樣的題同學們會出嗎?

  學生:會。

  教師:好,同桌的兩個同學開展這個游戲。

  學生游戲時,教師作必要的指導。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回答。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一年級教案02-03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11-25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2-10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16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09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11-25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5-18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10-31

一年級數學下冊復習教案11-03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