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05-19 13:26:1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品15篇)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活動發現、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注重讓學生通過與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交流的能力與合作意識。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培養學生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復習鋪墊

  1)9+5= 9+2= 9+4= 9+8= 9+6= 9+3= 9+9= 9+7=

  (二) 互動新授

  1.教師出示課本例圖。 教師:大家會經常去游樂園玩嗎?游樂園里除了有許多好玩的東西,還有賣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兒。你看,這幾個小朋友正在向小丑買氣球呢!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圖,與同桌之間互相說圖片上的內容,并提出數學問題:有15個氣球,賣了9個。還有多少個?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氣球圖列算式:根據這張圖,怎樣列算式能求出還有多少個氣球?與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匯報列式:15-9=。

  2.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1)師:15-9,你想怎樣算?用學具圓片擺一擺,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的想法。

  (2)學生動手操作學具圓片,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并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

  ①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②因為9+6=15,所以15-9=6;

  ③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

  3.比較、優化計算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所匯報的幾種計算方法:說一說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計算方法?哪種計算方法更簡便?

  學生個別匯報,全班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 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先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

  2、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2題 出示菠蘿圖和蘋果圖,讓學生在圖上圈一圈,并把算式補充完整。

  3、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中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匯報:減數都是9。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并歸納小結:今天我們學的都是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在計算時,可以用破十法,把被減數里分成10和幾,先算10減9等于1,再把1與幾相加求出最終的得數;也可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

  4、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3題。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下列這幾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組織個別匯報。

  5、完成課本第11頁練習二的第1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講評時強調想加算減的計算方法。

  (四) 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 學生交流匯報。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破十法 想加算減 連減 10-9=1,9+6=1515-5-4=6 1+5=6 15-9=6

  作業設計:

  《學習輔導》

  2)9+( )=17 9+( )=16 9+( )=14 9+( )=11 9+( )=12 9+( )=13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能夠根據一幅圖寫出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數。

  2.掌握6和7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3.使同學能夠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內容:

  第45~46頁內容和“做一做”,練習七的第4~8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8和10的`加法,誰能說出,計算方法。

  (2)開火車,快速說出結果。

  二、新授

  (一)、出示主題圖

  1、學生觀察,列式,計算,。

  2、說出計算方法。

  (把其中一個數分開,使其中一個數與另一個加數的和為10,,然后再與另一個數相加。)

  7+6=13

  3、做一做,說一說。

  湊10法

  4、圈一圈,算一算。

  先圈出10,再把剩下的加上。

  5、練習。

  接著往下算

  三、鞏固練習

  1、84頁第1題

  先看圖,觀察,在列式。

  用方法計算結果。

  2、第2題,

  學生自己做,匯報結果。

  全班交流。

  3、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84頁第3題。

  4、小結

  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7+6=13

  課后反思: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會學會看鐘表上的半時。

  2、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鐘表模型、投影儀器、鬧鐘學具(學生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1、故事引入

  課件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發現蜜源跳圓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個鐘面時刻的畫面。

  2、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勤勞的小蜜蜂想要寫一篇日記,你能幫幫它嗎?你能正確的.說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

  3、揭示課題

  師:小蜜蜂8時半發現蜜源,10時半到11時半和小伙伴一起采花蜜。今天,大家一起來認識半時。

  二、認識半時:

  出示3時半鐘面,讓學生用學具鐘撥一撥:你能說出這是什么時間嗎?

  師: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同桌自主交流匯報:時針指向3和4中間,分針指向6,就表示3時半。

  出示8時半、12時半,讓各組合作,動手撥學具鐘,并說一說。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匯報:3時半、8時半、12時半鐘面上的分針都是指向6的。

  師:半時和整時分針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小結:幾時半的時候,分針總是指向6,時針總是指在兩個數的中間。

  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半時的寫法:電子表的半時用“30”表示,點左邊是幾,點右邊是“30”,就表示幾時半。

  三、實踐應用:

  1、完成課本第93頁“做一做”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獨立完成。分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幾時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對半時的認識。

  2、游戲活動

  游戲一:教師說出幾個時間,讓學生用學具鐘撥一撥。

  游戲二:同桌合作,一個說時間,一個撥鐘。

  游戲三:讓學生任意撥自己喜歡的時間,并說一說自己那一時刻在干什么

  3、完成課本第4題。 教師說明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

  4、畫出最右邊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讓學生先觀察鐘面上時間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再確定最后一個鐘表上的時刻,然后畫出時針和分針。

  四、本課小結:

  請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教師提出希望:我們學會看時間,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希望你們都做一個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倍數與因數”的第5節“找質數”。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3,5的倍數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后續學習公因數、約分、公倍數、通分奠定基礎。這節課的知識目標是結合具體活動,認識、理解質數與合數的意義,并能運用質數與合數的概念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或合數。通過教材提供具體的操作材料,實現了學生活動式課堂的學習生活,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同時有利于教師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體,以合作學習為學習形式,改變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經歷、感受探索的過程。

  學情分析

  為了了解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進行教學設計前,我做了一個前測,調查問卷是這樣的:下面的數學名詞,按你知道的程度畫符號。結果顯示:10人根本沒聽說過“質數”這個詞,15人聽說過,但不是很明白。其余16人認為自己已經知道質數是怎么回事了,9人認為自己非常理解。所以在質數合數概念呈現之后,我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問題,給出1~20個數,讓學生重新認識這些數,并得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這個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時空,放手讓學生去探究,關注有差異的學生去發現,實現自己的學習過程,得到不同的發展,并在辨析中,明確概念、加深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經歷探索質數與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2)能正確判斷質數和合數。

  2、過程和方法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對比、歸納。

  (2)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和結果。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研究質數的過程中豐富對數學發展的認識,使學學生會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2)能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質數和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20以內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使學生加深對數的理解。

  復習重點:

  20以內數的組成。

  復習過程設計:

  一、復習讀數、寫數、數數、數序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學生讀20以內的數。

  2、教師報數,學生寫數,如十九(學生寫19)等。

  3、學生一個一個地數,從7數到15。

  4、兩個兩個地數,從2數到20。

  5、填數,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

  學生在書上填,并指名學生口答,后集體口答,檢查學生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的情況。

  二、復習20以內數的組成

  1、問: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計數器,教師在計數器上表示11讓學生讀出這個數,并問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指2名學生回答。

  3、問:誰會在計數器上表示13這個數?

  指一名學生演示,然后問學生13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子。

  4、學生做教材第118頁的第2題。

  5、師生對口令(11一20各數的組成)

  如1個十和5個一組成幾?十二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等。

  三、復習序數的含義

  出示教材第116頁的第3題,先讓學生口答,再在書上填寫。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學具準備:

  開學圖掛圖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已經是小學生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學校里學習很多有用的知識。這節課是數學課,我們要學習數學知識。小朋友,你們喜歡數學嗎?為什么呀?(指名學生回答)

  同學們說得都很對!數學知識非常有用,科學家為什么能把火箭、衛星送上天空等等,這些都需要用數學知識。所以,無論做什么工作都離不開數學,我們要好好學習,學好數學,掌握本領,長大了更好地建設祖國。

  從今天起同學們可以比一比,看誰學得最努力,看誰把數學學得最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數一數(板書課題)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出示彩色掛圖,教學數數。

  質疑:教師:“這幅圖畫畫的是什么地方?學校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大家一起來看這幅圖里都畫了些什么?”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1)小組學習:先讓學生觀察,在小組內和小朋友們說一說。

  (2)匯報學習情況: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人或事物的個數(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國旗、一位教師;能用“2”表示的有:兩個同學向教師敬禮、兩個同學澆花;3個同學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傳欄上有5個大字;花壇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鳥;樓邊有8棵樹;校園里有9個學生;10個人等)。然後讓同桌再互相說。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找一找,數一數:我們也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我們也可以數數在我們校園里,教室里看到的東西。

  誰能把你自己觀察到的告訴大家?(指名回答)

  五、遷移應用拓展探究

  (1)關于方位的認識:

  提問學生,某某前邊一列有幾個同學?后邊一列有幾個同學?左邊一行有幾位同學?右邊一行有幾位同學?告訴你的同桌,你的左邊一行有幾個同學?右邊一行有幾個同學?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學?后面一列有多少個同學?

  (2)動腦動手:

  1、你喜歡畫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畫什么,要畫得和左邊同樣多。

  2、練習2第一、二題

  課后小結:

  數學課有趣嗎?你們喜歡上數學課嗎?今天的數學課,同學們表現得很踴躍、很認真。

  希望同學們以后也能像今天這樣認真的學習數學知識。

  四、課外觀察作業

  1、數一數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東西,并記錄下來,和同學們交流。

  2、準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

  教學反思:

  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在幼兒園大多已接觸1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的小朋友會指物數數,結合他們已有的數學經驗,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教學生數數的方法,并會按一定的順序數數;難點是讓學生體會數數的方法,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開學第一節課同學們對新的校園環境比較好奇,結合這一特點,我用“校園圖”導入,讓他們先看看圖上都有哪些自己感興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給出數數的任務,待小朋友們一一說出校園圖里的人和物后,再給出數數的任務,

  課后我布置學生口頭作業,回家數數家里的東西,幾口人?吃飯的時候數數幾個菜碗?幾個飯碗?幾把椅子?等等。讓學生知道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的第二課時《跳傘表演》一課。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十幾減9、8 的退位減法后,進一步學習十幾減7、6、5 等數退位的減法。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思維方法和計算方法,但學生掌握20 以內的退位減法比10 以內的減法要困難一些,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十幾減

  7、6、5 等數的退位減法。

  2、在探索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的.多種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計算退位減法的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正在做什么?(課件出示)(板書課題——跳傘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呢?

  生2: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

  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棒?參加表演的螞蟻和蝸牛它們的只數誰多?多幾只?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板書——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

  請同學們繼續看屏幕,(課件出示)螞蟻有11 只可以用11 個圓圈來表示?蝸牛有7 只可以用7 個圓圈來表示。通過這個圖我們一下就能看出誰比誰多呢?生:螞蟻比蝸牛多。是的,螞蟻比蝸牛多,那多多少呢?你能列個算式嗎?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師板書?11-7

  提問:11 表示什么?7 表示什么?11-7 又表示什么?

  ()“11”表示11 只螞蟻;“7”表示7 只蝸牛;“11-7”表示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2、學習計算方法。

  (1)自主探索,小組交流。

  “11-7”到底等于多少、可以怎樣算、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交流,有困難的同學也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

  (2) 全班交流。

  誰能來說說你是怎樣做得?

  方法1:我們再來看剛才這個圖。(課件出示)上下圓圈一一對應,這樣從圖中一下就能看出螞蟻比蝸牛多4 只。

  方法2:擺小棒。11 只螞蟻可以用這11 根小棒來表示,從這11根小棒當中減去和蝸牛只數相同的7 根,還剩4 根。

  方法3:可以根據加法來算減法,想一想7+11 因為7+4=11 所以11-7=4。

  方法4:把11 拆成10 和1 10-7=3 3+1=4 ……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板書)

  (3)小結。

  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計算的方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

  老師認為在實際計算中用把11 拆成10 和1,先算10-7=3 再用3+1=4 這種方法比較方便快捷。

  3、小練。

  猴子摘桃。(課件出示)

  11-2=9 11-3=8 11-4=7 11-5=6 11-6=5 指名回答。同學們請觀察這幾道題,你發現了什么?

  【相同點:都是減法,并且是11-幾的退位減法。不同點:它們的減數在依次變大,而差在依次變小。】

  三、鞏固練習。

  小朋友們學得真快、我們再來算幾道題。

  1、看圖列式。

  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看81 頁第2 題。誰來讀題?你會做嗎?

  全班交流:

  (1)小雞和小鴨的只數,誰多?多幾只?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回答,教師課件演示。)

  (2)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只數,誰多?多幾只?(同上)

  2、12-幾的退位減法。

  12-6= 12-5= 12-8= 12-4= 12-9= 12-7=

  自由練習,指名回答。同桌互相說說計算方法。

  3、口算。(摘蘋果)?

  16-9= 12-4= 14-8= 14-7= 15-9= 16-8=

  你能摘到蘋果嗎?誰來試一試?

  4、看圖列式。

  (1)(出示課件)你能給這道題提個問題嗎?(麻雀比小燕子多幾只?)你會做嗎?在本上寫出答案。

  (2)鴨梨比草莓多幾個?(同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已經學完了,想一想你學會了什么??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多種方法來計算十幾減7、6、5 等數的退位減法,我們也發現在實際計算中把十幾分成10 和幾,先用10 減這個數,再加上剩下的數,這種方法計算起來非常方便。老師希望課后同學們要多加練習,使我們的計算能更加快速和準確。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學習目標

  1、能熟練地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2、培養學生根據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操作演示,初步學會整理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

  能熟練地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學習資源

  小棒或小圓片、算式卡片

  導學流程活動過程

  呈現目標

  任務導學

  1、能熟練地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2、通過實踐操作演示,初步學會整理的方法。

  互動探究

  合作求解

  一、練習5以內的.加減法

  1、第一題:先觀察情境圖,提出教學問題;再列式計算。

  2、第二題:學生獨立完成。

  3、第七題:“找家”,先算一算,再連一連。

  4、第四題:先讓學生獨立嘗試練習,討論交流“□+□=5”和“□-□=1”這兩個算式,鼓勵學生盡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九題:先讓學生猜一猜每個盒里會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亂次序分組整理,指導找到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規律填數

  1、第六題:先拿出學具進行演示,再讓學生獨立填空,最后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說說每次多幾個或每次少幾個。

  2、第五題:

  (1)引導學生觀察第1小題。

  (2)組織生分組交流。

  (3)反饋討論結果。

  其它兩個小題教法同第1小題

  強化訓練

  當堂達標找規律

  98()()5413()()9

  2()68()108()()2

  問題指向

  預習先行計算結果:

  5+2=3-2=4+4=5+0=

  4-0=5+3=4-1=3+7=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的例,第44~4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數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們卻吵起來了,6說:“兩個數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7說:“不對,不對,兩個數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較多。”小朋友,你認為誰說得對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是6、7的加法。(出示課題: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操作學具

  請小朋友拿出學具來擺一擺,看看能寫出幾個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再比一比,到底誰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學例1

  電腦演示學生植樹的動畫,讓學生說說動畫的意思。

  提問:要算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式?

  質疑:為什么同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數卻相同?

  教師左手拿2支筆站在學生中,分別叫前后的學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問:從這兩道題中你發現了什么?

  3、教學例2

  電腦出示例2圖:3個青辣椒,4個紅辣椒,再出示括線和問號,告訴學生:這是括線和問號。

  讓學生猜括線和問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整個圖的意思,再指名說。

  4、“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讓同桌學生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再指名說,然后把算式寫在書上。

  5、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提問: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來整理一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敘述:小朋友表現很好,老師帶你們到動物世界去輕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四、小結與質疑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新的想法嗎?

  六、 教學后:1 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2 學會通過數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 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 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5~97頁。

  教學目的:

  1、 通過實際問題進一步感知進位加、退位減的實際意義和算法;

  2、 再整理、歸納加法表和減法表并應用加法表和減法表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加法表、減法表、蘋果圖、教學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 教學加法表和減法表。

  1、 做第1題。通過一圖四式,進一步體會相應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從每道算式的算法中加深對進位加和退位減方法的理解。復習時可想讓學生看清圖意,自己列出算式計算,把算式對比著看一看,體會聯系。然后相互交流,把列式計算時的想法說給同伴聽一聽。

  2、 第2題和第3題是整理加法表和減法表。整理好后,再觀察有什么規律。復習時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填算式、找規律,然后集中交流。但對學生語言表述能力要求不要過高,只要能有序觀察,明白了規律,就要表揚。

  三、 計算練習。

  做第4、5題。這是加、減法的混合練習,但這時還不要對計算速度提出過高的'要求。

  四、 綜合練習和解決實際問題。

  1、 做第6、7、8、9題。看圖列式。這些都是實際問題的解決。教學時,都要先弄清題意,再列式解答,然后在同伴中說說自己的想法,進行交流。

  在做第9題時,答案不唯一,能使學生體會結論的不確定性。可以先假設蘋果的個數,再根據蘋果的個數算出梨的個數。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分小組,討論梨可能有多少個,這可能引起爭論,應當鼓勵,使學生在不同的結論的碰撞中,逐步領悟問題的解決方法。但要注意從圖上可以知道,蘋果不會少于5個,梨不會少于2個。

  五、 課堂總結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節“乘火車”中進一步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建立加法題、減法題的數學模型。

  2、在乘火車、動手擺、說情節、提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3、會根據生活情景編加法題和減法題,并列式解答。

  4、能閱讀和理解描述情節的文字,會口頭編應用題并列式解答(包括口答結果)。

  5、通過乘火車的情景,直至抽象成文字形式,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體會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說情節,提問題。

  2、讀文字,提問題,寫式子。

  3、在生活情節“乘火車”中進一步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建立加法題、減法題的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1、逆向思維題。

  2、在生活情節“乘火車”中進一步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建立加法題、減法題的數學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4+8= 6+5= 9+3= 12+5= 7+13=

  6+9= 14 - 5 = 19 - 7 = 11 - 4 =

  師:小火車開起來,(生回答)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乘小火車,講講應用題,列算式算算。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1、觀察圖片1

  師:你能說條件,提問題嗎?

  生:原來有11個小朋友,下車了4人,問:現在有幾人?

  師:要解決車上有幾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些什么?

  生:原來有的人數,下車的人數。

  師:你找的真準確,我們要解決現在車上有幾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車上原來的人數,和下車的人數,這樣兩個條件。

  像這樣的題,我們叫做應用題,至少要知道兩個條件,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應用題,想一想為什么?

  生:因為下車了4人就是去掉了4人,所有用減法。

  師:這個問題為什么用加法來解決呢?

  生:因為添加了4人,求總數用加法。(多人說)

  師:你會列式解決嗎?

  生:11 - 4 = 7單位名稱(個),我們一起來口頭回答這道問題(答:現在火車上有12個人。

  2、出示圖片2

  師:根據圖片你會說條件,提問題來編一道應用題嗎?

  生:原來有14人,上車了3人,現在車上有幾人?

  師: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呢?為什么?

  生:因為上車了3人就是增加了3人,所有用加法。

  師:為什么用加法來解決呢?

  生:因為添加了3人,所以用減法來解決。(多人說)

  師:誰來列式解決問題?

  生:14 - 3 = 17(人)口頭回答一下。

  3、文字應用題: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備教材內容

  1。本課時復習的內容是圖形與幾何的相關知識。

  2、通過解決106頁3題,109頁12、13、14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通過解決有關位置的練習題的過程,感受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復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

  2、會辨認這幾種圖形及實物圖,初步感知各種圖形的特征。

  3、能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前、后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過程與方法

  1、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3、在實踐活動中,感知位置的相對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通過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備重點難點

  重點:在頭腦中形成這些圖形的表象。

  難點:能辨認這些圖形。

  備知識講解

  考點一認識立體圖形

  例1數一數,填一填。

  (1)有()個,有()個。

  (2)有()個,有()個。

  分析首先要明確立體圖形的特征,再根據特征辨認,依次數出每種圖形的個數。6個面都是正方形的物體是正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的有兩個正方形面)的物體是長方體;上下一樣粗,且上下兩個面的圓大小相同的物體是圓柱;圓圓的,在平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滾動的是球。數物體時,要按照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的順序有序地辨認,以免遺漏。

  解答

  (1)3 4

  (2)2 4

  例2數一數下面的物體中有幾塊積木。

  有()塊。

  分析數積木數量時,注意隱藏部分。

  從前、后兩部分看6塊

  從上、中、下三層看6塊

  從左、右兩部分看6塊

  解答6

  考點二位置

  例在最上面,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在最下面。按要求放一放。

  分析要排列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其中一種物體的位置,在最上面,然后根據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排列,在的下面,就把放在的下面,的下面是,就把放在的下面,最后把放在最下面。

  解答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第二單元比較

  一、單元目標:

  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實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單元建議:

  1、提供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2、引導學生思考與交流。

  3、聯系生活實際,自己比較活動。

  4、本單元課時安排:6課時

  第一課時動物樂園

  一、教學內容:北師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2~3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學會數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2)初步體會數的廣泛性。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交流等探求活動,初步形成數感,鍛煉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1)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初步形成合作參與意識,尊重與欣賞他人的意識。

  (2)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養成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們現在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們來到學校,看到咱們的校園非常美麗吧?今天,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也背著書包來到學校,猜猜看,動物學校有些什么動物呀?

  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貓……

  師:小朋友們想的真多,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動物學校開學的情況吧!(出示主題圖)

  (點評:教師利用語言魅力,使學生感知校園的美麗,并通過故事情節將孩子引入動物世界的'童話中去,從而激發學生愿意觀察的欲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二)探究活動

  1、任意觀察

  問:看看動物學校有什么?

  師:數數圖上的動物分別有多少。它們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的小伙伴嗎?

  指定部分學生匯報。

  (點評:讓學生盡情地看,使學生在具體的場景中自主地、有興趣地觀察,自然感知各數,自我體會發展——數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數是人類的好朋友;滲透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形成對數的感知和表象,初步體會交流的快樂。)

  2、探討數數規律

  師:剛才你們的匯報都非常好,但是老師一樣一個小小的建議,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來數一數呢?

  (1)四人小組內探討數數規律。

  (2)匯報:你們是怎樣數的?

  小組甲:先數數目小的,再數數目大的。

  小組乙:先數遠的,再數近的。

  小組丙:先數上面的,再數下面的。

  小組丁:從左邊數到右邊。

  (3)互評:你們認為你們組的數法有什么優點?你們認為別的小組方法比你們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為他們提什么建議?

  (4)教師小結:真能干,你們用不同的方法仔細觀察了動物學校各個物體的數量,會正確的數出1~10各數。

  (點評:讓學生在互相啟迪過程中感知認識,完善認識,并感受到如何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和傾聽他人意見。在看、數、聽、說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交流信息、收集信息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個性化。課堂成了學生探索與交流、自由表達觀點、實現心靈放飛的舞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情感。)

  (三)及時強化,層層深入

  1、尋找身體上的數

  (1)同桌之間互相觀察、交流。

  (2)集體反饋交流(注意引導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

  2、數周圍的實物

  3、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1)手里最多能拿幾支粉筆?

  (2)盤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

  (3)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4、尋找校園里的數(可帶領學生去操場上找一找,說一說。)

  (點評: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看、猜、想、說、驗,讓學生主動探索,集體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滲透估計的意識,使學生在相互啟發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有益于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形成。)

  第二課時高矮

  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初步感知兩個或三個物體之間的高矮,體會高矮的相對性,滲透幫助他人的教育。

  二、教學流程設計:

  1、圖片出示,創設情景

  長頸鹿和大象誰高誰矮?

  (1)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問題。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饋。

  2、選用哪個釘子好?

  (根據生活經驗,厚的木版用長一些的釘子,薄一點的木板用短一點的釘子。)

  3、哪跟繩子最長,哪根最短?

  說一說,比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練習

  汽車能否從橋下通過?

  (1)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問題。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饋。

  5、比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學生觀察,(2)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注意讓學生說說比較高矮時要注意什么?(同一個起點)

  三、教學反思:學生對高矮和長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上課的效果比較明顯,比較小兔這一環節容易出錯。

  第三課時輕重

  一、教學目標: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等活動,讓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和理解。

  二、教學流程:

  1、指導學生觀察情景圖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小組交流。

  (3)引出課題。

  2、拓展延伸

  (1)掂一掂,請學生拿數學數和鉛筆盒掂一掂,哪個重,哪個輕。

  (2)書上練習認為哪個重畫“O”,哪個輕畫“×”

  3、重點第4題,不要求所有學生會做。

  三、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運用,能結合方位詞描述物體的位置。

  2.滲透尊老愛幼的教育。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

  教具:教學光盤、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游戲引入。

  師:上課之前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好嗎?(生按師要求擊掌)(如上拍4下、左拍3下。。。)

  二、創設情境,感受新知

  1.談話: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動物園玩好嗎?瞧,一大早就有人來買票了,有幾個人在買票?(4個)

  2.提問:(出示一位老爺爺)這時來了一位老爺爺,現在有幾個人?(5人)老爺爺排第幾?(第五)如果你是排隊的小朋友,你會怎么做呢?(學生回答)

  3.談話:真棒,我們小朋友都非常尊敬老人,讓老爺爺先買票。(電腦演示老爺爺走到最前面)

  4.提問:戴帽子的小男孩叫小明他排在第幾?(第2)

  不戴帽子的小男孩排第幾?(第五)

  5.提問:排第2的是誰?(戴帽子的小男孩)師根據學生回答把第2個人圈一圈,指出排第2個的`就是戴帽子的小男孩一個人。

  6.提問:排第五的是誰?(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師根據學生回答把第5個人圈一圈,指出排第五就是不戴帽子的小男孩一個人.師隨學生回答即時板書:

  5個第5個

  2個第2個

  你還知道誰排在第幾?(生答)

  看了這幅圖你還想說些什么呢?

  師適當提示:如排在前3個的是哪幾個人,后4個的是哪幾個人….

  師:象5個、2個、3個等等是表示一共有幾個人(板書:幾)而第5個,第2個、第3個等等不管第幾個都是指其中的一個。(板書:第幾)揭示課題

  三、動手操作,明確新知

  談話:幾和第幾你們清楚了嗎?現在我們要準備進動物園啦。瞧,門口掛了很多燈籠。(出示插圖)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點燈籠好不好?燈籠什么顏色?(紅色)

  提問:先聽清楚要求,從左邊起涂色(讓生動作示意)注意第一行要求什么?(涂4個)第二行呢?(涂第4個)

  讓學生打開書本按要求涂色,指名一生上前涂色,集體校對。

  此時師再提出要求:“第一行從右往左數涂4個燈籠,第二行從右往左數涂第4個”

  涂4個和第4個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四、組織練習、關注發展

  1、想想做做第2題

  (1)談話:小明他買了2張票,想邀請小麗一起去看,他來到小麗家。(出示圖)你們看,小麗家住在第幾層?你是怎么數的?(從下往上)

  (2)談話:猴子雜技表演開始了,讓我們一起去看吧。(出示圖)小猴子們正在表演猴子撈月

  提問:你看到圖上有幾只猴子啊?戴帽子的小猴在第幾個?

  2、想想做做第4題

  (1)談話:小動物們聽說山那邊有場精彩的比賽,正興高采烈地去看呢!(出示圖)

  (2)提問:這兩幅圖哪邊是表示小動物們上山的?哪邊是表示小動物門在下山?

  上山的小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小猴排在第幾?

  下山的小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第三是誰?

  3、想想做做第5題

  (1)談話:(出示圖)山那邊正在舉行什么比賽呢?

  (2)提問:比賽開始了,5號車上是誰?還有誰來說說幾號車上是誰?開在最前面的是誰?

  (3)提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后面是幾號車?

  你還能說些什么呢?(讓生同桌互說然后交流)

  (4)小朋友們“幾”和“第幾”你們清楚了嗎?“幾”和“第幾”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5)師:“幾”和“第幾”是不一樣的,“幾”表示一共有多少個,“第幾”只表示其中的某一個。

  4、想想做做第3題

  (1)談話:比賽結束了,下面開始頒獎典禮了,(出示圖)

  (2)提問:你看看誰得了第一?誰得第二?誰得第三?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五、全課,全面鞏固

  提問:動物比賽結束了,小朋友們都回家了。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會用幾和第幾說一句話嗎?

  六、拓展練習

  1.師生互動拍手游戲

  ①讓學生用幾和第幾的相關知識表達出老師擊掌的輕重

  ②師提要求讓生擊掌,如“拍5下,第3下輕”“拍3下第2下最重”“拍5下前3下輕后2下重等等”意在進一步體會幾和第幾的含義。

  2.請4個學生上臺,排成一行。

  ①說說從前往后數,XX排在第幾?說說XX同學從左往右數是第幾,從右往左數又是第幾?等等

  ②師排到隊伍中和生一起做游戲。如“現在幾個人?老師的右邊有幾個人?左邊有幾個人?等等

  板書設計:

  幾和第幾

  5個第5個

  2個第2個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課本第9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正確計算9加幾的算式,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讓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感知簡單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3、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結構以及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9+7= 9+6= 9+5=

  2+8= 9+2= 9+8=

  3+6+4= 4+5+2= 8+2+5=

  17-7+4= 9+10-9=

  學生直接在本子上寫得數,完成后指名學生說說口算過程。

  2、在得數錯的算式后面打“╳”并改正。

  9+7=16 15-5=5 9+3=13

  2+6=8 12-2=1 9+9=20

  學生獨立思考并進行判斷,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理解每題錯誤之處并分析原因。

  3、解決問題

  (1)練習十一第6題。

  先說說運算順序,在計算結果并天災課本上。

  (2)練習十一第7題。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

  搜集信息交流。

  學生填寫信息,并計算。

  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出示第二幅圖。

  請學生說圖意,填寫完整,列式計算。

  交流信息和算式。

  二、拓展練習

  1、看圖填一填。

  (圖略:第一行9個蘋果;第二行5個蘋果;第三行6個蘋果)

  (1)第一行和第二行共( )個蘋果。

  (2)第一行和第三行共( )個蘋果。

  2、玩具熊每個5元,玩具汽車每輛9元,皮球每個9元。

  (1)要買兩種玩具,最少要( )元,最多要( )元。

  (2)你喜歡哪兩種玩具,買這兩種玩具要用( )元。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小結: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要做個有心人,要善于發現問題,善于思考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鞏固新知,尋找規律。小組討論可以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緊接著小組討論,匯報本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幾的算式,再在一起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運用動畫操作,啟發學生找到最簡便的方法--“湊十法”計算。這樣就抓住教學重點,學生自己找要解決的問題并探索解決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應用新知,解決問題。觀察蘋果圖運用“湊十法”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進一步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知識的'用途。

  本節課要揭示出9加幾的算理,融入轉化的學習方法,既突出了重點、難點,又布局合理美觀。

  總之,這節課通過觀察、討論和操作,積極探索,學習氣氛活躍,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類、推理和交流等能力,提高學生基本的數學素養。

  3、通過比較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比較的`過程,能按照給定的標準進行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獲得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借助一一對應的方法,清楚表達三個量之間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新授

  (一)(課件)說說那個輕哪個重?

  1、介紹圖意

  2、生觀察圖后說說發現了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3、再說圖意。

  (二)擺擺用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擺。(各4)

  1、說說怎么想的?

  2、說話:()和()同樣多

  (三)擺和說

  1、擺5只白兔,3只刺猬,1只小貓

  2、說說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3、貓和刺猬再填上幾只就和小兔同樣多了?

  三、鞏固練習

  14頁練一練1、2、3、4、5比高矮,比薄厚,比長短,比大小,比輕重。

  四、小結:

  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進行比較,比較什么?

  五、作業:

  到家中去找物體進行比較

  板書:比較

  課后反思:大多數學生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2個物體的大小,多少,輕重,長短等進行比較。但對于3量間的比就略顯難了。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數學負數教案09-22

一年級人教版數學上冊教案02-13

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01-03

一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01-13

一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3-20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27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08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22

一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4-17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