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時間:2024-10-26 14:11:43 詩琳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1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寫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6個桃、3個盤子的圖片,每個同學還要準備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師生合作進行實物演示,揭示“同樣多”的含義。教師和3名同學做分鉛筆的游戲。教師先說明游戲的要求: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同樣多。

  2、讓學生觀察教師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筆分完沒有。使學生知道:老師一個一個地分,每人又分給1支。手中的筆分完了。

  3、教師引導全班學生觀察: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怎樣?引導學生明確: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課桌上。

  (2)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剛才分鉛筆的方法把8個小正方體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

  (4)教師請學生觀察分得的結果,每份分得的正方體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師板書:“平均分”。

  (5)教師出示“8個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教師讓學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幾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議一議。使學生明確:

  (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

  (2)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板書:2)。

  2、教學例2,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1)教師繼續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出示題目:6個桃平均分在3盤里,每盤幾個?(板書)

  (2)教師提問:“平均分在3個盤里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知道;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3)師生合作分桃子。

  ①教師讓學生回想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

  ②學生用學具自己試著分一分。

  ③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繼續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學生的匯報可歸納為:先把桃每盤放1個,沒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盤放一個就分完了。分得的結果是每盤放2個。

  ④師生小結:6個桃,分在3個盤里,每盤分得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個。(板書:2)

  (4)歸納概括除法含義:

  教師講述:像上面把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里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除法)

  3、結合例2,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板書:寫除號時,光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2)教師問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幾個?(6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教師板書:6÷)。

  ②把6平均分成幾份?(3份)把“3”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3)

  ③每份是幾?(是2),教師把“2”寫在等號后面(板書:2)

  教師讓學生對照算式6÷3=2說一下,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以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

  (3)教師指著“6÷3=2”向學生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這個算式讀作:6除以3等于2(板書)。

  (4)同學之間互相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讀出算式。

  4、教師出示“8÷4=2”,讓學生讀算式,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學生知道:這個算式讀作“8除以4等于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5、學生自己讀書,并完成分桃圖。

  (1)學生自讀教材第40頁內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學生討論,師生答疑。

  (2)引導學生看第40頁上小朋友分桃圖,可以先說說圖意。左圖表示一個學生要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右圖表示分的過程,虛線表示已經分了的.,實線表示沒分的。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剩下的桃分完。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希望同學們課下認真復習,理解掌握本節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打基礎。

  隨堂練習

  1、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___________

  第1題。要讓學生看清題目的要求,實際動手分一分。提示:第(1)題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并讓學生把除法算式寫全,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分法是否正確。指名說說除法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什么。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做,然后集體訂正。

  2、(1)8÷4=2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每份是□。

  (2)讀下面的算式,用▲擺一擺,再填得數。

  8÷2=□10÷5=□15÷3=□

  第(1)題。教師讓學生豎著看,根據題意獨立填空。填完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讀一下。最后,教師讓學生把文字敘述部分蓋住,只看8÷4=2,10÷2=5,就能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題。教師先引導學生完成8÷2=□。可以讓學生思考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應該拿出幾個△,然后動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數。10÷5=□,15÷3=△這兩題讓學生獨立做,都做完后要讓學生再說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四冊P18-19例4、例5及P20練習四(2、3、4、)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演示:(情境圖)8個小朋友,在春天在哪里?的歌聲中,踏青尋找春天來了。在一片竹林中,小朋友看到熊貓媽媽帶著小熊貓挖竹筍,小熊貓請小朋友到家做客。

  2、小熊貓挖了12個竹筍,想把這些竹筍平均送給鄰居的王奶奶和它的三個小伙伴。每人送給幾個?

  師: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貓解決這個問題嗎?

  出示: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里,每盤放()個。

  二、分一分,認識除法、除法算式。

  1、師:請你們用△替代竹筍,用小棒代替盤子動手分一分。

  學生動手操作。

  師:請告訴小熊貓:該怎樣分?分得的結果,每盤應放幾個呢?

  學生說一說分的方法、過程。

  2、數學王國小精靈:你們真能干!

  想一想:剛才這一平均分的過程,這樣的問題能不能也用一種方法來計算?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12、4、3表示的意思,你會列式表示嗎?

  ①讓學生說一說,議一議,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引出除法,列出除法算式。

  124=3/*

  除號(表示平均分)

  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②對照平均分的過程,在小組中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操作:P18做一做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結果。

  ①師:你知道嗎?有多少塊餅干要分?要怎樣平均分?(明確:要把18平均分成3份、2份、6份。)

  學生用長方形分一分,再填寫算式。

  ②交流討論:

  你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呢?

  算式怎樣寫,除號和等號后面的數是怎樣填出來的?

  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小結: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每份一樣多,這個過程和結果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三、解決熊貓媽媽的問題,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

  1、師:熊媽媽請小朋友幫助解決什么問題呢?

  出示: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盤。

  師:想一想,熊媽媽要分的總數是多少?

  按什么要求來分?該怎樣分?

  學生動手操作后,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

  2、思考交流:

  師: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分的過程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為什么這個問題也用除法來表示?(熊媽媽的問題也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來計算。)

  3、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①師: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看書,對照算式說說。)

  ②想想平均分的過程,說說被除數20,除數4、商5分別表示什么。

  4、操作鞏固。P19做一做(1)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①獨立完成。

  ②交流:分的結果和算式的寫法。

  ③讀一讀,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思考討論:

  師:想想說說,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因為他們都是把一些物體,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

  四、做游戲。(課件演示:8個小朋友在樹林中采集活動)

  小朋友告別了小熊貓,來到樹林里采集,將采集到的東西進行平均分。

  (1)藍藍采了16個草莓,要平均分給大家,如果每個小朋友分4個,夠分嗎?(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2)東東、小立和玲玲捉到15只蝴蝶,用這些蝴蝶做成標本,每5只做成一版,可以做成幾版?(在p21第六題的圖上圈一圈,再列算式。)

  (3)小云和小麗把采來的18朵花扎成3把,平均每把有幾朵?

  (4)我們平均分成2組做游戲,每組幾個人?

  五、課堂練習。

  P20第2、3、4題。

  獨立練習,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思考過程。

  六、總結。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有哪些收獲?

  [課后小結]

  重視操作,豐富表象,形成概念。在教學中陳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在分東西的實例中理解除法的意義,這樣的設計既注意了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又能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平均分”的含義,初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3)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4)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觀察、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2、教學難點

  建立除法的概念。

  三、教學媒體及教具設計

  1、教具準備

  多媒體計算機及課件、鉛筆、游戲用的卡片等。

  2、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三角形卡片。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課

  1、多媒體計算機投影一幅畫面,談話引入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一些關于分東西的問題。你看,圖片上這兩個人一起種了一些南瓜。到了秋天,南瓜豐收了。怎樣才能使兩人分得的南瓜同樣多,這可是一個難題。同學們愿意幫助他們嗎?那我們得先學會分的方法。

  2、板書課題:第一種分法

  (二)借助直觀,講授新課

  1、通過實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臺前邊,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 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并請注意分的過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給一支。然后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接著分。

  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給一支。教師問:“分完了嗎?”

  教師讓全班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的同樣多嗎?”學生回答同樣多后,教師板書:同樣多。

  2、教學例1

  多媒體計算機出示題目,學生讀題后,要求每個同學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課桌上。然后把8個小正方體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同樣多”。讓每個同學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擺的情況。

  學生擺后,教師指定一名分得好的學生說說是怎樣分的。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演示,訂正答案。同時教師提問:“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然后教師著重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板書)

  投影演示: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 4份,每份幾個?

  討論:這里“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應是幾個?”(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點按鼠標演示分的過程,學生觀察回答問題。)

  3、學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學例2,投影演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點按鼠標出現排和盤子圖片。)

  “平均放在3個盤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

  “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時,教師進行演示,6個桃依次飛入3個盤中。分完后,比較每盤分得的桃數,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師小結: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板書)

  像上面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在教學里我們要用一種新方法——除法來計算。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除號(結合板書講解除號的寫法)。

  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樣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后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字寫在等號后面。教師指著“6÷3=2”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書:把6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2。)

  接著引導學生讀出算式:6除以3等于2(板書)。再指名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并讀出算式。

  然后讓學生打開書,引導學生看第45頁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說說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三)手腦并用,進行練習

  1、小白鴿聽說同學們這節課學得很認真,它想來考考大家,現在,它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道題目,看誰能夠又快又好地做出來。教師一邊談話,一邊出示題目。

  第一題的第(1)小題,先讓每個學生拿出12根小棒。動手擺一擺,然后把除法算式寫完全,再指名說說除法算式中每個數表示什么。第(2)小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然后結合多媒體投影的演示集體訂正。

  第2題,出示題目,先讓學生看清圖意:要分多少個球?怎樣分?讓學生實際連一連,表示分的過程,然后在書上寫算式,并指名讀出除法算式。

  談話:同學們做得真不錯,小白鴿帶來的題都難不倒大家,它飛回去了。不過,小白鴿說,它的小動物朋友們還有不少題要讓我們做呢!這不,唐老鴨也給我們帶來了題目,不知能不能難倒大家。

  2、(l)先指名讀出除法算式,再讓學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說完全。在說得好的同學發言后,教師點按鼠標出現掌聲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然后再填出書上的空格。

  (2)第2題。

  同學們不但做得好,說得也很好。可是,仍有一只小青蛙不服氣,它又帶來一道題,我們來看看。接著出示第2題,弄懂題目意思后,先指名學生讀算式,再讓學生用三角形擺一擺,然后填出得數,并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表揚說得又對又好的同學:“你說得真好,小青蛙現在也很佩服你。你聽,它在向你表示祝賀呢!”點按鼠標,出現蛙鳴聲。

  (四)整體回顧,歸納總結

  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同學們想知道更多關于除法的知識嗎?我們以后會接著學習,希望大家好好復習今天所學的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情境游戲:“小猴摘桃”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6

  教學目標:

  鞏固除法的含義,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為后面學習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打基礎。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講評。

  1、6除以3等于2。 63=2 (復習除法的讀法)

  2、被除數是12,除數是3,商是4。 (復習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3、把2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復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復習把二個數量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書第16頁練習三第8題。

  看圖寫算式。呈現給學生實物圖,請學生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練習時,先借助畫面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讓學生根據實物圖寫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寫出的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內在聯系自然滲透。

  三、完成教科書第17頁練習四第9題。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邊平均分一邊寫算式。

  四、完成教科書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要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全班搶答,然后思考怎樣才能填得又對又快。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稱。

  教具準備:

  教科書第19頁的例題5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作好鋪墊

  同學們,15個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 )個。 15÷3=5

  二、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同學們好!我想把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幾盤?請你幫幫我。 思考問題

  (1)我們要幫熊貓分什么?

  (2)分的要求是什么?

  每4個放一盤是什么意思? 請你用學具幫熊貓分一分。

  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1、匯報交流

  分的結果是什么?你是怎樣分的?

  我們能把剛才分竹筍的情況和結果也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20個竹筍,每4個放一盤,能放( )盤。 除法算式:20÷4=5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除法算式:20 ÷ 4 = 5

  被除數 除數 商

  3、深化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理解

  同學們!如果我想把20個竹筍,每5個放一盤,能放幾盤? 20個竹筍,每5個放一盤,能放( )盤。

  列出除法算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并說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三、練習中深化除法算式的理解

  1、 分一分,填一填。

  ○○○○○○○○○○○○ 每份2個,分成了( )份。 每份3個,分成了( )份。 每份6個,分成了( )份。

  2、 讀算式,說說算式的意思,并說出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稱。

  10÷5=2 15÷3=5 18÷2=9 48÷8=6 56÷7=8 28÷4=7

  3、圈一圈,填一填。 24里面有( )個4。 20里面有( )個5。

  四、課堂作業

  作業:第16頁練習三,第6題、第7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會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P5053頁。)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了分東西的生活經驗和數的分成及相同加數相加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除法是數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則是認識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過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會,引導學生在給小動物們分食物的活動中來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學生在有趣有意義的情境中主動地展開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并為后續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初步明確平均分的含義,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2、情感與態度:經歷平均分的探究過程,體會除法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3、解決問題,數學思考:能用除法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并會運用平均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建構平均分的語言模型。

  教具學具:

  課本、課件、實物投影儀,棋子

  學習方式:

  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信息

  師: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

  生:想。

  師: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這些小動物在干什么呢?哦,原來他們在開豐收慶祝會呢。(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呢?

  (預設:學生可能會零零散散的說:有12個桃子)

  師:能不能把所有的數學信息接著說完?

  其他學生又補充:

  師:說的真完整,那你知道這些東西是給誰準備的嗎?

  (預設學生會說:桃子是給猴子準備的,蘿卜是給兔子準備的,竹筍是給熊貓準備的,松果是給小松鼠準備的。)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

  二、整理信息,體驗平均分

  分竹筍,體驗不同的分法。

  師:大家快看,熊貓哥哥和弟弟正盯著竹筍呢,大家來猜一猜它們在想什么呢?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感知“平均分 ”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幾種的不同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教法:

  實踐探索法和演繹概括法等教學法 ,在加強直觀教學的同時,注意從具體到抽象層層升華,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點。。

  師:xx班準備明天參觀科技園,看,他們正在忙什么呢?課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說給小組同學聽。

  各小組匯報。讓學生自由發表看法:同學們正在為明天的出行做準備。看,他們正在分食物呢!

  師:這么多分法中,哪種最特別?(分糖果的最特別,每份都一樣,每份都是4顆。)

  2、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1)動手實踐,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師:每組選一個代表,把你們組的糖果數量以及是怎么分的匯報給大家。

  小組1:我們組有6顆糖果,我給他倆都是1顆,我4顆。

  小組2: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個人都有2顆。

  小組3:我們組有6顆糖果,分給3個同學,每份各是1顆,2顆、3顆。

  (2)教師追問:這么多種分法中,哪種最公平、公正?

  ①小組討論分配方案,突出怎樣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樣多。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2顆。小組推選代表到臺前展示分配方案。

  ②觀察:從糖果分成3份,每份右2顆,你們又發現了什么?(每份的數量同樣多。)

  出示小精靈的話,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3、鞏固“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頁“做一做”第1、2題。徐盛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0

  教學內容:

  授課日期:年月日星期

  課本p21、22頁練習四第7、8、9、10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除法算式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

  2、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我們從身邊找一找數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數學,能否舉出例子來?

  2、學生舉例。

  3、自己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身邊去發現除法問題,激發學習興趣。

  二、展開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第22頁練習四第10題。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8題。

  (1)、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匯報算式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看圖,進一步理解圖意,正確寫出除法算式,重點區別兩種不同的分法和得數后面單位名稱的寫法。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9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指名匯報是怎樣計算的?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的'思考題。

  (1)、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義。

  (2)、全班交流匯報。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7題。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完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分后填寫算式。讓學生在獨立寫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讀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除法的初步認識1 教案。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談話,出示課件:

  提出問題:熊媽媽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幾支?請小朋友想一想。

  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指名請學生上臺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教案《除法的初步認識1 教案》。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熊媽媽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平均分嗎?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小熊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

  2、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寫出除法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

  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三、應用,加深理解

  四、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2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談話,出示例課件: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小明和小紅是怎樣分蘋果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后教師課件演示分蘋果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發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么?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發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

  2、挑戰園地:

  (1)練習四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四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寫算式,最后讓學生對照圖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

  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初步會讀寫除法算式,能規范地書寫除號。

  (2)能力方面:通過創設情景學習,培養學生認真聽、細心觀察的能力,在動手分小棒的過程中培養動手能力。

  (3)思想方面:創設公平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除號并正確讀寫除法算式難點:讓學生理解除法運算的含義。

  三、教法和學法

  1、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情境

  2、注重直觀形象,從抽象到直觀

  3、重視學生動手動口能力。

  4、教學中面向全體,人人參與。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師:小朋友看過什么動畫片?

  學生交流看了哪些動畫片,說說自己喜歡的人物。

  有學生會提到《喜羊羊與灰太狼》,在此,老師引出故事:喜羊羊請客師:喜羊羊今天過生日,他請來了三位好朋友,他為大家準備了12個蘋果,在餐桌上他們要平均分這些蘋果,每只小羊都分數量相同的蘋果。

  2、探究新知:

  ①師板書:12個蘋果平均放在個盤子里,每盤放()個。師: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學生說一說平均分。

  ②學生獨立用學具分一分。匯報結果:說一說是怎么分的?

  小結:每盤放3個,并引出一種新的方法——除法。師板書課題:除法

  ③學習除號。

  師:加減乘法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我們學習除法,它也有自己的符號是除號。指導書寫:先畫一短橫,再在其上下各點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上下對齊。

  ④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

  師邊說邊板書:要分的蘋果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每份是幾?

  (3),把3寫在等號的后面。12÷4=3學生回想是如何列算式的。⑤學習讀寫除法算式。

  12÷4=3師解說算式的含義: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學生自己說一說算式表示什么?并讀一讀算式。師板書:18÷3=6 14÷7=2 8÷8=1

  學生讀一讀,并說說其中的一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鞏固練習。

  ①讀寫除法算式。

  ②分糖葫蘆

  ③分氣球。分別平均分成6份、4份、3份。

  4、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6-06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2-18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30

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2-18

小學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案11-12

小學二年級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通用12篇)04-25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4-26

除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03-06

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