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大班數學教案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對大班的孩子而言,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碰到過簡單的統計,如:舉手表決評選"文明小標兵",決定誰當小組長等等,但對運用標記符號等統計的規范要素接觸不多,尤其是對流動數據的統計。對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所以,本次活動擬將對流動數據的整理作為主要的內容主體,從中幫助幼兒習得關于統計的基本方法,在教學方法設計上,本活動考慮了盡可能多的尊重幼兒原有經驗和各自的學習方法,從自主學習入手,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在同伴互助,教師提升過程中,形成新經驗,在小步遞進,不斷嘗試中掌握新經驗。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流動的數據,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 能通過比較、判斷,選擇又快又準確的方法進行記錄。
3. 體驗學會統計的成功感。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 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有基礎的統計經驗物質準備:ppt; 記錄表; 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播放ppt,激發幼兒猜測的興趣播放禮物ppt,請幼兒猜測是什么禮物,激發幼兒想得到禮物的興趣。
師:大家都想要禮物,怎么辦?引出游戲《石頭剪刀布》
2.兩人一組隨音樂進行游戲《石頭剪刀布》。
師:游戲次數多,記不清贏了多少次,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
3.幼兒再次進行游戲并嘗試為猜拳比賽記錄輸贏。
要求:兩人記錄在一張紙上。
4.交流記錄的方法,提升做標記,用記號記錄等統計經驗。
師:介紹自己是怎么記錄的,"怎樣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畫符號或寫名字做標記的方法。
二、統計獎品數量
1.播放獎品ppt,出示統計表,學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獎品。
(1)快速播放ppt,引導幼兒繼續用記錄的方法來記錄。
(2)出示統計表,學習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師:剛才ppt里的三種獎品,我們可以為做個什么樣的標記呢?
(3)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2.交流在記錄獎品中出現的問題。
集體討論:怎樣用又快又準確的方法記錄?
3.再次統計獎品數量,在記錄中提升"用又快又準確的方法記錄"的新經驗。
(1)引導幼兒先在白紙上畫上表格和做標記。
師:這次白紙上什么都沒有,那我們應該首先做什么?
(2)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4.集體驗證交流統計結果。
5.發放獎品
活動反思:
在盒子教學中一開始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一看到這個盒子就浮想聯翩,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身邊取材,一方面讓學生很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學一開始通過導入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拿出準備好的盒子,放在講桌上,讓學生猜猜里面有什么?通過這樣的提問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讓學生們在猜的過程中感受其中的樂趣。這樣一來很快就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接著我又提出了要求讓學生在猜盒子的時候,注意觀察老師和同學的`動作,表情,語言。讓學生一邊在做游戲,一邊讓學生觀察,這樣把游戲和學習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樂于觀察,樂于說話,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要求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進行,接著我又要求學生把進行的游戲分為三部分,并圍繞這三部分來寫一寫。學生通過游戲,通過觀察,能清楚的把自己觀察的,和別人的動作,語言,表情清楚的寫下來,要求寫真實,寫具體,生動。這樣整節課都在學生的互動中,在學生的游戲中,在學生的觀察中完成了本節課。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是因為有些話題與生活實際聯系的不夠緊密,而本次習作,教師讓學生談自己、談同學。學生因為對自己的一切都很了解,有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有話可說;而與之朝夕相處的同學,孩子們對他的一言一行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也可以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葉圣陶先生曾說:“小學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學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無隔閡;樸實說理,不生謬誤。”當然在本次教學中還有許多的不足,首先時間安排不合理,導致下課了還沒有總結。其次在游戲的過程中,玩和觀察沒有分開,導致有的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只會玩,而沒有觀察,因此在寫話的時候沒有可以寫的內容。第三在教學中應該用精練的語言,這樣才能讓教學更有效。總之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我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16的加法,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
2、學習運用數學,理解數學加法的實際意義。
3、愛動腦筋,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并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天天超市”海報(貼有16張標著價錢的物品圖片)
2、黑板、粉筆、數字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將事先做好的“天天超市”海報貼到黑板上,然后分別畫了一個草莓和一個蘋果在黑板上,分別代表草莓組和蘋果組)
師:小鎮上有家天天超市,小朋友們看,超市里呀有很多漂亮的小禮物。今天小貓的好朋友要過生日,貓媽媽給了小貓16塊錢到天天超市買禮物,要小貓買兩樣東西送給它的好朋友,加起來剛好16塊錢,不剩零錢。
二、超市購買
①講明規則。
師:老師要請草莓組和蘋果組的小朋友們比賽,分別請小朋友上來用不同的方法買東西,加起來正好要是16塊錢。
②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下算式記下購買的方法,并且為兩個組的小朋友計分。③游戲結束,老師總結統計比賽結果。
三、游戲環節
1、“你說我說”游戲
師:剛剛的比賽結束了,但沒有分出真正的勝負,小朋友們還想不想玩游戲?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叫“16的你說我說”。(規則:一個組的小朋友們說:我說14,另一個組的小朋友說:我說2,然后全班的小朋友們一起說:加起來就是16)
2、找朋友
老師隨機發給幼兒一張帶有數字的卡片,幼兒齊唱兒歌《找朋友》然后拿著卡片找到與之相加等于16的幼兒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喜不喜歡天天超市呀,要是喜歡老師就把這個超市送給大3班了。
設計要點:
1、重視對數學學習興趣和情感的培養。
幼兒園的數學不像小學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習數學活動的興趣,所以我們為這個數學活動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材料、教具,并且結合故事、情景,運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數學活動。
2、將數學活動生活化。
這次“數學超市”的創意的要點就是要將數學活動和生活具體情境相結合,希望小朋友們參與到角色游戲中來以提高數學活動中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他們通過“買禮物”這一生活情景來學習16以內的加法。
3、將數學活動游戲化。
這次的數學課我們設計了三個不同的數學游戲,幼兒們整節課下來整體都比較輕松、愉快,在快樂的游戲中把平時算的很辛苦的數學題很輕松的做出來了。
教學反思:
經過了兩個月的農村幼兒園的頂崗實習再來海師附屬幼兒園見習,鄉村和城市里的幼兒園的巨大差距讓我們每個人都感觸良多。實習時候我執教的班級是小班,而這次見習卻是在大班,上起課來感覺非常不一樣。通過幾天的觀察,我們了解到大班小朋友們已經開始學習20以內的加法了,于是這次我們就選取了16以內的加法來進行這次的數學活動課。
還是那句話,寫教案、試講和親身體驗上課的感覺完全是兩碼事,之前看似已經“天衣無縫”的教案實際實施起來簡直是“錯漏百出”。好在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實習,在教態、對課堂的把握、組織和隨機應變方面有了一定的經驗,這節課從頭到尾大方自如地上完了,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還有很多的細節方面沒有把握到:
第一,教具的大小、靈活性把握不到位,“超市”里的商品略小了,后排的小朋友不能一直跟著思考和計算,反而要舉手了到臺上才開始計算。如果教具更加大一些,或者把商品做成可以活動的貼紙,就不用讓老師再用粉筆在黑板上寫1+15=16,而是讓幼兒更加直觀的認識到,是一塊錢的鉛筆和十五塊錢的臺燈加起來是16塊錢。
第二,情境的創設可以更加符合生活現實,比如給要過生日的小朋友取個具體的名字,這樣小朋友們才知道他們要去給誰買禮物,角色代入感更強一些。
第三,第三個游戲的時候,我先把數字卡片發給了幼兒,然后才開始講解規則,可是這時候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已經被數字卡片吸引了,場面顯得有些亂了,應該先將規則有條理的123點分清(不超過三點)講清楚,再分發教具,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第四,游戲之間的轉換應該更加巧妙,第二個游戲的時候,需要小朋友們小組之間合作完成,老師在講解完規則之后,應該先示范一下再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規律排序的物體隨處可見,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經常會運用已有的各種排列經驗為娃娃穿項鏈、手鐲等,但是大部分幼兒排序的規律只停留在abab或aabb的規律上。如何讓幼兒進一步探索排序的規律并有創意的按規律排序,特設計了本活動。《綱要》中提出:“教學中要結合生活和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感知、理解事物的關系,對具體的事物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和排序。”在活動中通過故事情節、游戲引線,借助PPT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梳理排序規律,通過肢體游戲表現按一定的規律排隊。提供常見的生活用品——吸管(同一大小、同一顏色)讓幼兒嘗試排序,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創造出不同的排列規律,拓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排列規律并續排。
2、能夠創造不同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3、感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張、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
2、學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各色吸管各100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故事,引出規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起立。
2、教師講述故事,并依次貼出綠青蛙、綠毛龜。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3、教師小結: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4、初步嘗試續排。師:如果我要接著排,后面會是什么呢?(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
二、觀察PPT,引導幼兒探索規律并續排。
1、幼兒觀察小貓家周圍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都是什么樣的規律?
2、幼兒自由講述發現的規律并進行續排,引導幼兒說完整。
(1)小動物(abcabc……)
(2)向日葵排列(abab……)
(3)魚排列(aabb……)
(4)氣球(ababbabbb……)
3、教師總結:我們發現了這么多有規律排列的東西,它們有的按物體名稱,有的按外形特征,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還有的按數量的規律進行排列。
4、游戲:幼兒用肢體動作排序。
(1)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向日葵排列規律。
(2)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魚的排列規律。
三、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出示操作板及同色吸管。
2、提出操作要求:
操作時從左到右進行排序。
鋪的路必須是有規律、有創意的。
鋪完路后,要檢查鋪的路是否有規律。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師幼共同評價幼兒作品,總結創新之處。
四、思維拓展。
師:你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呢?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幼兒通過操作,能自主探索出10以內的單數是1、3、5、7、9,雙數是2、4、6、8、10.具有初步的判斷能力;
2、能正確判斷生活中10以內的數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3、培養幼兒的動手和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寫有1---10的數卡若干張,1---10數量的水果圖若干張;
2、動物課件;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探索出10以內的數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談話:小朋友喜歡吃水果嗎?老師也喜歡吃水果,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水果,想請小朋友幫忙看看都有哪些水果?出示水果圖,幼兒說。老師還想請小朋友幫我數一數每種水果分別有幾個,你們愿意嗎?
二、幼兒操作,探索新知識
1、教師給每個小朋友一張水果圖(圖片上有1----10不同數量的不同水果),要求小朋友一種一種水果數,并把數到的數字寫在水果的后面。幼兒數,教師檢查,并及時糾正錯誤。
2、小朋友表現真棒,老師還想請小朋友幫這些水果找朋友(就是把相同的水果兩個兩個圈起來),小朋友圈圈看,圈好后你發現了什么?(有些水果兩個兩個圈正好全部圈完,有些水果兩個兩個圈好后還剩一個)。
3、請小朋友在剛好圈完的一組水果的后面畫“○”,在圈好后還多有一個的那組水果后面畫“⊿”,幼兒動手操作,教師適當引導并總結:像這種兩個兩個圈正好全部圈完的'這組數我們把它叫做雙數(在黑板上貼出“雙數”),像這種兩個兩個圈圈好后還剩一個的這組數我們把它叫做單數(貼出“單數”),引導小朋友找出10以內有哪些數是單數,哪些數是雙數?根據剛才圈畫情況,找出10以內的單數是:1、3、5、7、9;雙數是2、4、6、8、10并板書出來,再帶幼兒讀一兩遍。
三、鞏固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1、教師談話:剛才小朋友的表現很棒,現在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參觀動物園好不好?教師出示課件:參觀動物園,引導幼兒說說動物園都有哪些動物?這些動物的只數是單數還是雙數?你怎樣區分出來的?2、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一份禮物,不過要小朋友動腦筋才能得到,想得到老師的禮物嗎?那請小朋友找找自己身上或周圍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單數,哪些是雙數?找到了的小朋友請舉手告訴老師。
四、教師總結,活動延伸。今天我們找到了10以內的數中單數有1、3、5、7、9,雙數有2、4、6、8、10,小朋友開心嗎?那回家后請小朋友再去找一找比10更大的數中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在告訴老師好不好?現在我們該開火車回家了,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數字卡,發數字卡,請單數的小朋友站一排,雙數的小朋友站一排,開火車回家了,結束課堂。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繼續學習加減法算式。
2、理解加法題中用“一共”表示合起來,減法題中用“還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書寫的過程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老鼠買面包圈。
1、師:小老鼠去給大老虎買面包圈當點心,我們看看它買了幾個面包圈。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并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小老鼠買了1個面包圈;第2幅圖——小老鼠又買了4個面包圈;第3幅圖——小老鼠一共買了5個面包圈。引導幼兒了解“一共”表示把兩次買的面包圈合起來的意思。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買面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加法算式。
3、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與符號的意思,判斷算式是否正確。
二、大老虎吃點心。
1、老師:大老虎可喜歡這個點心啦,瞧它吃得多開心。出示三幅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每幅圖的意思:第一幅圖——大老虎有5個面包圈;第二幅圖——大老虎吃了1個面包圈;第三幅圖——大老虎還剩下4個面包圈。引導幼兒了解“還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老師: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這件事嗎?鼓勵幼兒嘗試列減法算式。
3、引導幼兒看算式說說數字和符號的意思。
三、小組操作活動。
1、看圖列5的加減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操作紙上三幅圖的變化,并學習運用“一共”和“還剩下”的詞語,大膽講述3幅圖的含義。鼓勵幼兒根據畫面含義列出5的加減算式。
2、看圖形記錄圖形特征。看算式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3、看算式寫得數。讀一讀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數量變化過程,寫出得數。
活動反思:
要使幼兒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幼兒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幼兒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l、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3、發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重點:
幼兒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通過折拼的方法進行變化操作。
難點:
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愿,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二、動手操作折圖形。
1、師:示范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么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范將圖形對折。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么呢?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師:小朋友,剛才老師是怎么變的.?啟發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么變?看看能變成什么?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范,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什么?
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么。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長方形、圓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三角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愿望,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三角形——變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怎么做是圖形寶寶華麗變身。請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圖形也會變身,并且變的會更加神奇,你想當魔術師嗎?
三、運用圖形拼物體下面我們一起玩個拼圖游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有誰愿意上來給我示范一個拼圖?(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拼)師:我們還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我們來比一比。
四、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拼圖。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把我們圖形寶寶變成了另外一種圖形寶寶,你們真厲害!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把這些圖形放在益智區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最親的人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數學活動的延伸活動,在活動中孩子能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游戲及大膽想象,大膽動手作畫,不足就是教師的準備不夠充分,在第二環節中的語言引導不夠精煉。在以后的活動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及語言引導要精煉準確。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小魚游游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6-09
大班數學教案12-31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1-02
大班數學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