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班數學教案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空間直覺和判斷力。
2、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3、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分清左右。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手環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激趣。
“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手)
2.區別自己身體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①、請小朋友舉起經常畫畫、寫字的那只手,向大家招招手。
②、幼兒交流右手除了畫畫、寫字,還能做什么?
③、出示手環,請把手環戴在右手。
④、伸出左手搖一搖。說說左手還能做什么?
⑤、小結:戴手環的這只是右手。搖搖手的是左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只有在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下,我們才能把想做的`是做得更好。
(2)區別左右腳。
①、我們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區分左右腳、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結:左手的這邊是左邊,右手的這邊是右邊。
3.感知左、右邊。
(1)、請小朋友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改變方位,區分左右。
4.游戲:我說你做
(1)、舉起你的右手;舉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腳;抬起你的左腳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 出示課件再次鞏固左右。
6.音樂《我有一雙小小手》
7.總結:
今天,小朋友又學了一個新本領,認識了左右,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左右,比如:上下樓梯我們要靠右邊走;路上我們也要靠右邊走;現在我們就來當小司機,把自己的椅子當方向盤,從這里開到我們的教室,看看我們分別是從哪個方向轉彎的?好,請小朋友準備,汽車開動了,滴、滴、滴、滴。
活動反思:
根據《綱要》中的科學教育要求:“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我選擇了思維游戲中的左右手操作活動,讓幼兒在觀察、探索、操作中感知、區分左右的空間方位。并穿插游戲,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并迅速做出判斷和反應,從而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和判斷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只有五種分法。
2、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3、要求幼兒學習按指示進行操作,并學習用指示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雙色圓片若干、乒乓球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5的.組成。
玩碰球游戲。
二、學習6的組成。
1、出示放有乒乓球的盒子,演示“小球分家”。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盒子,盒子里有小球,一起來數數有幾個小球?(6個)把板抽掉,看看紅房子里有幾個小球?綠房子里有幾個小球?(4、2)那就是說6可以分成4和2。我們趕快用筆把它記錄下來。
2、老師還帶來了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它們來變臉魔術。它們從高高的地方跳下來,看看有幾張笑臉,幾張哭臉。(4張笑臉,2張哭臉)說明6可以分成4和2。6除了這樣分,還可以怎么分呢?
3、講解操作要求。
請幼兒自己找一個游戲去玩,發現不一樣的答案就記錄下來,
4、講解操作結果,教師記錄下來,集體讀6的分成。
三、重新演示“小球分家”,遮掉盒子,猜猜6個小球分成了幾和幾;遮掉半邊,猜猜這邊會有幾個小球?演示“變臉游戲”,先猜后看。
四、交換玩游戲。
設疑:6個小球再加一個小球,就是幾個小球?可以分成幾次?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本節課教學設計是在幼兒學習了10以內的數字后安排的一個新教學內容,對于幼兒來說這部分內容比較難理解,是抽象的數字概念。因此本節教學設計以游戲為主,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賽”中增勇氣,“樂”中長才干。意在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使幼兒在玩中學,不知不覺掌握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知道中心數比相鄰兩數多1和少1。通過本科教學幫助幼兒在“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教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幼兒理解掌握概念、法規等知識,引導幼兒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初步探索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2.在游戲的情景中讓幼兒能感知相鄰數。
3.進行朋友間團結友愛的教育。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圓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數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數字卡片(人手一張)。
2.幼兒已學會10以內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語言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有朋友嗎?你們的朋友是誰呢?
二、認識相鄰數,初步探索并體驗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系。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對應并置的兩排圓片,數量分別是2和3.師:第一排圓片有幾個?第二排圓片有幾個?第一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一排圓片呢?我們可以說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師在3個圓片下面再貼出第三排4個圓片。
師:第三排有幾個圓片?第三排圓片比第二排圓片怎樣?第二排圓片比第三排圓片怎樣?我們可以說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師以中間一個數為參照,先與前面一個數比,再與后面一個數比。
師:3比2怎樣?3比4怎樣?
4、師小結: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們就把這排在一起的3個數叫相鄰數。
5、教師把2個圓片取下,在4個圓片的下面貼上5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4比3怎樣?4比5怎樣?所以4的相鄰數是3和5.
6、教師把3個圓片取下,在5個圓片下面貼上6個圓片,引導幼兒比較5和4怎樣?5比6怎樣?所以5的相鄰數是4和6。
7、教師直接說數字6、7、8、9,請幼兒說出它們的相鄰數是誰和誰?啟發幼兒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它們的相鄰數,幼兒回答后,師可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幼兒理解10以內的各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系。)
三、玩游戲“找朋友”,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1、“找朋友”的游戲。
將幼兒分為四組,每組幼兒胸前掛有1——10的數卡。教師請數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本組的朋友時,音樂開始,幼兒找到本組的朋友,音樂停止,2、3、4的幼兒手拉手站一排。(先請10位幼兒演示,然后游戲繼續。)
2、卡片游戲。
師事先發給幼兒1——10的數字卡片,教師說出一個數字,讓幼兒找出該數的兩個“朋友”,并將卡片舉起。
(通過游戲的形式鞏固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系。)
四、結束部分。
1、游戲后評價。
2、師小結,教育幼兒要像數字寶寶一樣,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設計意圖:在數學活動中滲透友愛同伴的.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環緊扣一環,,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先是引出課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再銜接到數字朋友中去。整個活動老師通過講述、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再用卡片操作、評價總結操作結果幾個環節幫助幼兒知道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說出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理解10以內各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達到了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老師請幼兒找朋友時,孩子們的小手紛紛舉起;老師問題剛提出,孩子們就爭著回答;老師請小朋友們做“找朋友”的游戲時,活動氣氛非常活躍。
但在最后一個環節中,還有幼兒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動后請家長回去利用撲克牌與幼兒鞏固10以內的相鄰數,在以后的游戲活動中再玩幾次類似的游戲。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活動準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引
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異同。
幼兒說出總數,然后讓幼兒把水果分類,并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減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 7 + 3 = 10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 10 -3 = 7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后,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
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么,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并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鐘后,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記錄,并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號“( )”;書面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課,我試了三次,不斷反思自己在與幼兒活動時,出現哪些紕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是很好,我發現幼兒對“總數”好理解,對“部分數”就有點難度,幼兒始終不能把“部分物體”與“部分數”聯系起來。
第二次試教,我改變了指導方法,讓幼兒集體操作活動時,個別指導啟發幼兒說出自己記錄中的總數在哪里,是幾?部分數在哪里,又是幾和幾?在這次活動中又發現有一部分幼兒離開實物,又找不到“總數”和“部分數”。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微調,讓幼兒把直觀的學具和抽象的理論結合起來,這樣以后,活動效果很不錯。
第三次試教,效果顯著。
總結三次的數學教育活動,得到的啟示是:
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找到新的切入點。
②尋找數學中規律,以點代面,一通百通。
③與其他活動一樣,以游戲為主,化抽象為具體。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小魚游游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12-31
大班數學教案10-25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6-09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