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數學教案模板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產生背景:
游戲,是幼兒最愛的活動;動手操作,是幼兒最愿意干得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游戲、動手操作的恰當運用,將會收到不同凡響的效果。我班幼兒對于自己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總愿意把自己覺得新奇的事物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生活中的夾子,也是孩子們關注的物體,在收集的過程中,孩子們把自己收集的夾子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中發現了我們身邊的.夾子千姿百態、各有所用。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戲、動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絢麗的花兒圖卡、形象地故事情節,讓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來達到我的教學目標,使整個過程緊緊相扣、環環相連。
目標:
⒈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復習9以內的加減。
⒉探索有規律地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⒊通過“玩夾子”游戲,激發幼兒對感知、分類、排序活動的興趣,使幼兒能關注生活中的一些數學現象,感受其中的奧秘。
準備:
各種夾子若干、花蕊圖卡若干、動物卡人手一份(動物卡上面分別貼有9以內的加減算式),規律圖表卡、數字卡一套。
過程:
一、觀察夾子,說說夾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夾子游戲,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游戲:花兒變變變。(看算式,算得數,夾夾子。)教師任意出示一個10以內的加減,幼兒按得數在花蕊圖卡上夾相同數量的夾子寶寶。
三、給夾子排隊,探索有規律地排序。
⒈幼兒自由給夾子寶寶排隊,感受探索的樂趣。
⒉請幼兒按要求給夾子寶寶有規律的排隊,并說一說是按什么規律給夾子寶寶排序的。
四、幼兒游戲,復習9以內的加減,練習分類、按數排序。
游戲1:“找花” 請幼兒手持動物卡,(卡上有9以內的加減算式),算一算算式,把得數用夾子寶寶夾在花蕊圖卡上,使得數跟夾子數量相同。
游戲2:“郊游”
⑴排排隊。
⑵開火車出活動室。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引導幼兒知道日歷等是查看時間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大(小)字卡,月歷和數字卡人手1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激發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數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高興嗎?
那我們先一起來認一認、讀一讀。
看到這些數字,你想到了什么?(學號、年齡、時間等)
二、出示房子,講述故事。
1。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2。出示房子圖,小朋友瞧,這里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字呢!仔細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你們發現了這么多秘密,這些數字里還藏著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想不想聽?
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
3。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卡回答問題。
(1)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個日娃娃呀?它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
(2)大月房有哪幾個月?小月房有哪幾個月?
大月有幾日?小月有幾日?
(3)頂小的月是幾月?有多少日?
三、學習查看掛歷的方法,練習找日期。
1。現在老師指日期,請小朋友說出是幾月幾日?
老師說日期,請小朋友把它找出來。
教師:那今天是幾月幾日?你們怎么知道的?
小結:對了,象日歷、掛歷、臺歷等可以查看日期。
2。小朋友都帶來了一些掛歷、臺歷,今天我們就來開個展覽會,看看找找說說日期
(如:生日、節日等),并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師聽。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內容列出相應的算式,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并能大膽講述。
2、樂意探索數學活動,懂得關愛他人。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實際意義。
練習用3個數字來編算術題。
活動準備:
三幅背景圖、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樹若干、固體膠、幼兒分三組,
第一組:色紙折的房子(藍、黃兩色)若干
第二組:色紙折的房子(粉紅、黃兩色)若干
第三組:色紙折的房子(藍、咖啡兩色)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重建家園: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們沒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帳篷了,我們來幫助他們重建新家,請你們做工程師幫他們設計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組幼兒將用色紙折好的房子放到對應小組的背景圖上。
房子造好了,再種些綠化,把小區打扮得漂亮些。
請你們將籃子里的花和樹種到小區里去
2、情境感知——看圖編8的加減法
小區造好了,我們去參觀一下每個小區都有幾幢房子、幾棵樹和幾朵花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我們先到1號小區去參觀,1號小區有幾幢房子?(6幢藍色的房子,2幢黃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紅花,3朵紫花)樹呢?(4棵大樹4棵小樹)。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現在請你們每個小區的.朋友們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提問: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這兩道題用到了幾個數字?(三個)除了加法題,還可以用這3個數字列出其它題目嗎?得出:8-2=6、8-6=2。
3、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
小結:2+6=8、6+1=8數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馬上就想到6+2=8,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同樣看到8—2=6,馬上就想到8—6=2,我們也把他們稱為朋友題。
小朋友真能干,幫災區的人們建造了這么漂亮的小區,使他們能夠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們。
活動延伸:
我們再去多設計一些房子,可以讓更多的人住進去。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體現了以孩子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幼關系,絕大多數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在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幼兒圍坐成半圓形,教師在前面展示圖片的時候,有一部分孩子被教師遮擋了,教師沒有及時發現這個問題,如果教師改變提問策略站在左邊提問后馬上又站到右邊提問照顧到幼兒全體那樣活動效果就更好一些。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兩張點子圖的變化列出加減算式。
2、復習7—8的分合、加減。
3、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學會用語言描述游戲、討論的結果。
活動準備:
點圖、數卡、作業紙、蠶豆
活動過程:
一、復習7、8的組成
1、玩“碰球”的游戲(碰7球)
老師和小朋友集體碰球、老師和個別幼兒碰球。
2、玩“對數”游戲(和為8)
老師和小朋友集體對數、老師和小組接龍對數。
二、學習看點圖列算式
1、游戲“超級變變變”
(1)教師示范玩法: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新游戲,叫“超級變變變”,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蠶豆)現在我拿出了8粒蠶豆,變變變,看,變成了幾粒?(1粒)小朋友猜一猜,老師拿走了幾粒?(7粒)小朋友也來變一變,猜一猜,好嗎?
(2)請1、3、5組的小朋友拿出8粒蠶豆,和對面的'小朋友玩游戲,等會兒交換玩。
(3)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2、看點圖列算式
看圖列減法算式
(1)師:蠶豆可以變,圓點也可以變。小朋友看這里有幾個圓點?變變變,變成了幾個?(圖1)8個變成3個(邊說邊畫一),變多了還是變少了?變少了用了什么方法?(減法)8個圓點拿走幾個變成了3個?我們可以用8—(5)=3來表示。注意:后面的點卡是等號后面的數,也就是得數。
(2)我們看下面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3)用什么算式來表示?7個圓點拿走了幾個變成了5個,7—(2)=5小朋友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呢?(可讓幼兒來辨別)
看圖列加法算式
(1)師:這兩幅圖什么意思?(圖3)1只小鴨變成7只小鴨,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怎么列算式?請同一張桌子的小朋友來商量一下,然后桌長把它列出來。
(2)講評:我們一起看一下大家的答案,說說列的算式什么意思?
1+(6)=71+7=8
討論:哪一種算式符合題目的意思?
(3)(圖4)這幅圖是幾個圓點變成幾個圓點?怎么列算式呢?
4+()=7
小結、鞏固:今天我們學習了看點圖列算式的又一種形式,圓點變少了就用減法,變多了就用加法。注意:不能把兩邊的點數直接相加或者相減,后面卡片上的數就是得數。
現在老師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本領學得最好(出示4張點卡,復習所學內容)
三、幼兒操作練習
(1)師:下面請大家一起來做操作題,要先看清楚圖表示的意思,再列算式。比一比,要看誰做得又快又對!
(2)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3)做好的幼兒送給教師批改,然后出去休息。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自己的錢額,學習有計劃地使用錢幣。
2、在計劃和購物活動中,鞏固運算能力。
3、產生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大的購物計劃書和勾線筆、紙。
2.學具:每人一個文具盒,里面裝有錢幣,勾線筆和紙。
3.布置文具超市,架子上放有尺、鉛筆、卷筆刀、橡皮和若干,分別貼有標價2元、1元、2元和1元。
4.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再過不久我們要上一年級了,家里文具用品都買了嗎?(真幸福)
師:過年的時候,有些地方由于雪災,那邊的小朋友沒有錢買文具,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怎么幫?
(二)簡單了解7以內錢的換算。
1.(當幼兒說到買文具給他們時)師:請你打開鉛筆盒,數一數你有多少錢?有幾張零錢?
結合幼兒所說,老師在白紙條上記錄,如:7元52;師:誰也有7元錢?有幾張零錢?
對應記錄:7元2221。
小結:原來你們的錢都是由5元、2元、1元湊起來的。
2.師:你可以買什么文具呢?請你來介紹一下!
小結:原來鉛筆盒里可以放鉛筆、橡皮、尺等,這些都是學習時用的。
(三)根據自己的錢額,學習有計劃地使用錢。
1.師邊說:你有多少錢?計劃一下準備買什么文具?邊出示大的計劃書,我們一起來看,指向***的.購物計劃書,這是誰的計劃書呢?今天是你的計劃,就在這里寫你的名字。師指著圓圈說:你一共有多少錢?請你寫在這個圓圈里。
2.師指向文具標記:計劃書上有什么?(如:橡皮鉛筆2元,普通鉛筆1元等)
3.師:你計劃買什么?它多少錢?你怎么記錄?請一幼兒上來,問:你一共有多少錢?老師幫助他在大圖的圓圈里填上錢的數量,引導該幼兒在圖下的方格里填價錢的數字。
4.師:他計劃買文具,一共花了多少錢?我們一起來算一下如:2+2=4+1=5+1=6+1=7,原來他花了7元錢,在下面的圓圈填上數字7。
5.操作要求:師邊指邊說:你有多少錢?你計劃買什么?你也有計劃書,把你的計劃記錄下來。
6.幼兒填寫計劃書,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請你動動腦筋,你計劃買的文具需要多少錢?記在哪里?怎么記的?
7.師集中幼兒:都計劃好了嗎?請一幼兒上來:我們幫他一起看看,他計劃買哪些文具?
請3個具有代表性的幼兒介紹。
如:購物不合理的,師引導:哪樣文具沒買?為什么不買?(沒錢了)如果要買怎么辦?
如:總價算錯的,師:買了幾樣?需要花多少錢?算錯了下次細心一點,重新去算一下。
如:文具的價格記錄錯誤,師引導:他買了什么?對嗎?**應該是2元錢,你記了1元,價格弄錯了,下去調整一下。
8.師:再看看你的計劃合理不合理,不合理的可以調整,算一下總價對不對,小朋友互相檢查,如果錯了幫他改過來。(給幼兒調整的時間,教師巡視)
(四)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鞏固運算能力。
1.師:都會計劃買東西了,等一會兒拿著你的計劃書和錢去超市買文具,我們請客人老師當收營員吧,不過去超市買東西要注意——有禮貌,人多時要怎么樣?(排隊,不擁擠)好,大家去吧。
2.幼兒自由購物,教師巡視幼兒購物的情況。
3.師集中幼兒:都買到了嗎?組織幼兒交流:請一幼兒出示購物計劃書,幫助他計劃買的和實際買的文具對應:全買到了,真不錯!
4.師:有沒有都花完?花玩了用什么記錄,記在哪里?沒花完還剩多少錢,也記在這個半圓里。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交流:誰來介紹你有沒有剩錢?出示一幼兒的計劃書,問:剩了多少錢?怎么算出來的?原來7元花掉了5元,還剩下2元,列出算式7-5=2。
再請一幼兒(剩余零的,也列出算式如:5-5=0)
7.師:剩下的錢放在鉛筆盒里,下課后想一想剩下的錢怎么寄給災區的小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10以內的相鄰數順序關系,感知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2、使幼兒能正確書寫數字10。
活動準備:
1、為每組幼兒準備骰子以及實物印章若干,帶有空格的圓點聯系紙及數字練習紙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說一說身邊的朋友是誰?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第一組:投骰子,骰子上的數字是幾,就先在練習紙的中間蓋幾個實物印章,然后在這個數的上下根據相鄰的.兩個數的數目再分別蓋實物印章。
(2)第二組:拿一張練習紙,根據相鄰數的關系在空白處畫圓點。
(3)第三組:根據相鄰數的關系在空白處填數字。
3、游戲《接牌》。
三名幼兒一組,各取10張牌,由一名幼兒任意出一張牌,其他兩名幼兒依次根據相鄰數接牌。
4、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包《找鄰居》。
活動延伸:
請家長指導幼兒完成親子手冊《拍手歌》。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孩子們一直比較喜歡的電視中“闖關”類節目,為了讓孩子們更積極地掌握“分合、排序、統計”等知識,我就模擬電視節目,用找任務紙來按指令完成的形式,以答對一題加10分和答錯一題扣10分的規則,引導他們對這些知識再來一次頭腦風暴。
一、活動目標:
1.復習分合、排序、統計等知識,能解讀任務卡并按要求操作學具。
2.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活動準備:每組放若干黑白圍棋,任務紙四條,記錄用白紙人手一張,教師用學具一套。
三、活動過程:
·智慧老人的果園。
—出示果園里的果樹,引導孩子說說、數數有什么?各有多少?怎么記錄?(幼兒出招,教師在邊上記錄。)
·智慧老人的'任務。
—師:智慧老人要考一考我們小朋友的本領。
—出示任務紙一,引導孩子解讀任務ababb 和abbabb的意思,并請個別孩子說一說并上前操作。
—出示任務紙二,5的分合
引導孩子解讀任務,并請個別孩子上前操作并記錄每次分合結果。
—師幼一起驗證結果。
·智力大沖關。
—師提出操作要求,請每組以自己的方式選出一個小朋友隨機抽取一張任務紙,引導孩子們一起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里操作并記錄每一次的結果。
—師巡視作個別指導,請客人老師一起檢查作業情況。(對一題加10分,錯一題扣10分)
—集中幼兒,引導孩子分分數坐到相應的位置上,進行加時賽。
—師出題或任務紙,引導孩子以搶答形式回答題目決出勝負。答題多的可晉級。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數數以及序數、單雙數。
2、能夠區分上下。
活動準備:
1、《給寵物喂食》大圖。
2、幼兒用書《給寵物喂食》。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1、出示《給寵物喂食》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分別住在哪層樓哪間房?引導幼兒說出第幾層第幾間房等序數。
2、復習單雙數:
這些寵物各有幾只?(1、3、5、7……)它們都是什么數?(單數)這些寵物分別喜歡吃什么?這些食物分別有多少?(2、4、6……)2、4、6、8是什么數?(雙數)
3、數的比較。
引導語:你覺得喂小動物的食物夠了嗎?(夠,食物比動物多1。)
二、游戲:這是什么。
1、教師用手遮住《給寵物喂食》大圖中的一幅畫面,如遮住第二行的第四幅,讓幼兒猜出遮住的是什么,有幾個。(通過動物下邊是食物,食物比動物多1的'線索回答)
2、引導幼兒敘述遮住的圖案上面是什么,有多少;或者遮住的圖案下面是什么,有多少。
3、幼兒兩兩組合,采用幼兒用書《給寵物喂食》,玩游戲。
一個幼兒遮住一幅畫面,另一位幼兒猜:遮住的是什么,有多少。然后再互換角色玩。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生成:
作為一線教師,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常規工作。到了大班后,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通過統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于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范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
二、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后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系,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三、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五、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愿意嗎?
幼兒:愿意。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平時老師請一兩個孩子幫忙數玩具就已經讓多數孩子羨慕不已了,所以,我的這個求助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強烈回應,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后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請小朋友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了解幼兒的前經驗及當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兒探究學習的基礎。這個環節中讓幼兒嘗試記錄玩具的數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正確判斷幼兒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兒在原有經驗和想法上發展和建構的新經驗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表現就有很大差別,有的幼兒可以較為完整地記錄出玩具的數量,如:畫出一個套筒,在它的后面點了7個點或7個對勾,這是來自中班時一節統計圖形數量的活動的經驗。也有的孩子將數學的記錄概念表現為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如:在一張紙上滿滿地畫了12個穿線板、9個機器人、7個套筒。也有的幼兒沒有完成記錄任務。陳鶴琴先生的教育觀認為:兒童也可成為傳授者,即“兒童教兒童”。在接下來的交流環節中,這些孩子從同伴那里獲取到了新的經驗,為下一個環節打下了基礎。)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么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么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么不一樣嗎?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計圖。
(在師幼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核心問題的明確和支解,將其放大拋給幼兒,聚攏幼兒的探究視點,把握幼兒活動的方向,引發幼兒進行新的探究。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由于孩子沒有書寫數字的經驗和能力,對記錄出的玩具數量還要再通過點數來比較數量,這時我的一個問題“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讓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將孩子的視點引入到條形統計圖上。通過問題的步步深入,引導幼兒自己感受到條形統計圖的優點。通過討論兩種記錄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讓孩子將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說出自己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以促進幼兒養成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的良好習慣。)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制作成條形統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主動學習,進一步感知、體驗了條形統計,使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下輕松獲得簡單的數學經驗。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5、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嗎?統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墻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幼兒園的延伸活動作為教育活動的一種延續,為孩子更好地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提供了可持續性發展的契機。數學來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幼兒的思維是感性的、具體的,只有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育活動,才能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根據生日的年月日比較年齡的大小,按出生日期排序。
2. 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生日,了解自己與同伴的.年齡差異。
3.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 幼兒人手一張自制生日卡,上面貼著幼兒的照片,記錄著生日的年月日。
2. 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一頁《生日卡》
活動過程:
一、大一歲了
1.過新年,大家都大一歲了。請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今年幾歲了。
2.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是七歲,有的是六歲呢?
3.要想知道班里哪位小朋友的年齡最大,哪位最小,有什么辦法?
4.幼兒交流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二、給生日卡分類
1.請不同年齡的兩位幼兒介紹自己的生日卡:我是何年何月何日生的。
2.幫助幼兒了解前一年出生的就大一歲。
三、 為生日卡排序
1.根據出生月份的分類結果,數一數哪個月過生日的人最多,哪個月過生日的人最少。
2.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按什么依據排列的,為什么這樣排。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小魚游游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數學教案12-31
大班數學教案10-25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