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5-29 19:23:3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十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8×01250.9×0.9

  0.35×30.4×0.57×06

  5.5÷58.4÷43.6÷3

  2、引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除以整數的除法式題。

  二、學習新課

  1、引入提問:“廣場上每天早晨有許多人在干什么?”(晨練

  “王朋和爺爺也在堅持晨練。

  2、出示例2:王朋計劃每周跑5.6千米,他每天應跑多少千米?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題意,列豎式筆算:5.6÷7

  0.8

  ——

  7)5.6

  56

  ——

  (3)、觀察:被除數和除數有什么特點?

  (4)、想一想:在整數除法中,除到哪一位不夠商1時是怎么處理的?

  (5)、學習筆算方法

  (6)、同桌互相說計算過程

  (7)、小結:當除數的整數部分比除數小時,不夠商1該怎么辦?要注意什么問題?(商的小數點位置與被除數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理解后回答。

  “因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說,被除數和商的相

  同數位要對齊,只有把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才對齊了,所以商的小數點要對著被除數的小數點”

  3、練習:

  6.23÷70.54÷614.21÷71.56÷12

  4、學習例3:

  王朋和爺爺每天堅持晨練,爺爺每天用12分鐘跑1.8千米,王朋每天跑5分鐘,爺爺的慢跑速度是多少千米?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列式。

  (3)、嘗試練習(列豎式筆算)

  (4)、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5)、集體訂正

  (6)、明確: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仍有余數,在余數后面添0繼續除,

  (7)、思考:看看百分位上還有余數嗎?

  講解:當小數除法除到最后沒有余數了就叫除盡。

  5、練習:

  7.56÷86.3÷1472÷15

  質疑:在什么情況下小數除法中商的最高位上商0?

  討論總結。

  三、鞏固練習;

  1、下面各題中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

  4.03÷536.4÷270.84÷26

  2、解決問題。

  (1)6個蘋果1.26千克,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千克?

  (2)小紅買了6個蘋果共用3.12元錢,平均每個蘋果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教材19頁4、5、6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0.1與1之間的進率是10。

  2.使學生理解1.1只能是1+0.1,也即1+ 1/10。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討論,再一次加深對0.1、0.01、0.001之間的進率認識,加強學生十進制的`觀念。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階段:

  1.用小數表示數射線中的分數(p18/2)

  我們已經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0.1,0.01,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師直接告訴學生“0.1,0.01,0.001,……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開門見山地講授知識。]

  中心階段:

  利用導入階段的數射線。

  (一)出示p18圖1:提出疑問

  學生討論匯總

  10個0.1是——“零點拾”

  10個0.1是1

  請學生說說各自的理由。

  0.1就是1/10,10個1/10就是10/10,也就是“1”

  出示p18圖2,引導學生理解。

  出示,提出下一個問題

  學生討論匯總

  11個0.1就是10個0.1再加上1個0.1,就是1.1。

  (三)出示p18圖3,引導學生理解

  [通過學生看圖,同桌討論,自己得出結論,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練習階段

  1.P18試一試

  [在練習中,鞏固知識點,幫助學習困難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鐘面和電子表面,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地讀、寫整時時刻和大約幾時。

  2.經歷操作、討論、交流等實踐活動,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建立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從小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發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時間問題。

  對策:讓學生通過撥一撥、畫一畫、說一說等活動進一步建立時間觀念,認識整時數和大約幾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引入: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正好有一段動畫片,想不想看?

  在這段動畫片里有一樣物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作用可大了,請你們邊看邊找,比一比,看誰能第一個把它找出來。(課件播放動畫片)

  2.指名匯報,公布正確答案:鐘表。

  3.提問:你知道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處嗎?學生介紹

  4.揭示課題:鐘表在生活中有很多用處,它能告訴我們時間,幫助我們利用好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鐘表”。出示課題。

  【開課伊始,從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動畫片入手,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讓學生說說鐘表在生活中的作用,使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做好了學習新知識的心理及能力上的準備。】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組織探究,認識鐘面。

  (1)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把自己的小鬧鐘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真漂亮!向同學們展示一下吧!(學生之間互相欣賞各種式樣的鐘表)

  (2)師:無論什么式樣的鐘,都有一個鐘面。仔細觀察你的`鐘面,看看有什么發現?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匯報: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用教具鐘演示:12個大格,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板書)

  由學生介紹時針和分針。

  提問:怎樣區分時針和分針呢?

  每人在自己的實物鐘上指出“時針”和“分針”給同桌看。

  (3)師:下面請你們撥動你的小鬧鐘,看看還能發現些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匯報:時針和分針同時在走,而且走的不是一樣快的……

  (4)師:老師這兒也有個鐘面(課件出示一個空白鐘面)。

  提問:這個鐘面完整嗎?再給它加上些什么才算比較完整?

  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上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

  2.認識整時。

  (1)指著剛剛添加完整的鐘面,提問:這個鐘面上的時間你認識嗎?你是怎樣認出是3

  時的?(學生介紹認識整時的方法)

  (2)出示5時的鐘和表,提問:這只鐘和這塊表上表示的是幾時呢?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幾時。

  (3)出示電子鐘,提問:你知道這個是什么鐘?這個電子鐘表示的是幾時呢?怎么看出來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見過這樣表示時間的?

  小結:圓點后面兩個零,前面是幾就幾時。

  (4)師撥鐘面,指名口答。

  (5)請你撥一個你喜歡的整時,讓同桌的小朋友來認一認。同桌活動集體反饋時根據學生撥的整時讓學生說說當時一般在做什么?

  3.認識大約幾時。

  (1)教師撥鐘(5時整),提問:這是幾時?再撥(5時過一點),提問:這又是什么時刻呢?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小組討論最佳答案。再撥(5時不到),提問:這個時刻怎樣說比較合適呢?學生口答并說明理由。

  小結:幾時不到和幾時過一點我們都可以說成“大約幾時”。

  (2)出示“7時不到”“7時剛過”“7時整”三個鐘面,指名認鐘并說明理由。

  (3)交流活動: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小鬧鐘撥出自己最喜歡的時刻(可以是整時或大約幾時)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師,介紹一下自己撥的時間,并說明此時此刻自己一般在干什么。

  【設計這一環節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讓他們通過觀察、撥鐘、小組交流、全班性交流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去獲得新知。】

  三.實踐應用,鞏固內化。

  1.畫一畫。“想想做做”5。

  丁丁聽說我們小朋友今天學習了認鐘表,想出示幾個鐘面考考大家,可沒想到他是個小馬虎,畫出的鐘面不是缺這個就是少那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三個鐘面,依次指名說說缺少什么。

  你能幫幫丁丁,把這幾個鐘面補充完整,并且使鐘面表示的時間正好是丁丁要求的時間嗎?學生完成,集體評議。

  2.議一議。“想想做做”6。

  課件出示:有一天,老師聽到兩個小朋友在爭論一件和時間有關的事,小明說10時的時候他在上第二節課,小麗說10時的時候她在床上已經睡著了,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小結:原來一天之中,上午有個10時,晚上也有個10時。

  3.說一說。課件出示:上午時,中午時,下午時,晚上時。

  讓學生根據這幾句話填上合適的時間,并說說當時自己在干什么。(小組交流)

  【練習的設計力求聯系生活實際,注意加強趣味性,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初步掌

  握一天24小時的概念。】

  四.課堂總結,拓展開放。

  周末的時候你們一般都做些什么呀?

  請小朋友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一張周末的“作息時間表”,合理的安排好時間,渡過一個“愉快的周末”。

  【讓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設計“作息時間表”,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圓》。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生活中的圓、用圓設計的圖案,發現數學美,提高學習的興趣。

  2、掌握圓規畫圓的正確方法,會畫規定大小的圓。

  3、認識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掌握圓的基本特征,感受圓的特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4、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培養大家科學的探究態度,發展大家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知道圓各部分名稱與關系

  2、學會畫規定大小的圓。

  學具準備: 直尺 圓規 紙片

  教學過程:

  課前欣賞圖片《美麗的圓》:大自然中的圓、建筑設計中的圓、工藝設計中的圓、標志設計中的圓、工業生產中的圓、科技中的圓。

  一、直觀感受-----體會生活中的圓

  1、談話:今天這節課丁老師將帶著大家走進圓的世界,一起來學習《圓的認識》。

  2、課前同學們欣賞了一組圖片《美妙的圓》,現在你能說說哪些地方看到了圓?全班交流。

  指出球是立體圖形,圓是平面圖片,球的一個切面是一個圓形。

  3、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板書:圓是由曲線組成的平面圖形。曲線圖形還有嗎?

  二、動手操作----畫圓中感受圓

  1、想辦法畫一個圓,在小組里交流。說說是怎樣畫的。歸兩類:一類借用物體的圓面描畫,一類用圓規來畫,你覺得哪種更好些?

  2、介紹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畫圓。

  3、用釘繩畫圓。師生比賽,學生用的繩是有彈力的。思考:要畫好一個圓,關鍵是什么?強調:繩的長度不能改變。 那用圓規畫圓呢?關鍵是什么?(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不變。)

  4、思考:我們用圓規畫圓,用釘繩畫圓,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強調畫圓時要定點、定長。

  介紹圓心(o )、半徑( r)、直徑(d )。

  指出:這固定的一點,繩子不變的長度,在數學上還有專門的名稱呢。

  揭示:固定的一點是圓心,用字母“o”表示。問:用圓規畫圓時圓心就是什么?出示定義:圓心:畫圓時,針尖固定的一點是圓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指出這條繩子的長就是半徑,我們可以用線段把它畫下來。用圓規畫圓時半徑在哪里? 出示定義: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是半徑,通常用字母r表示; 你還能找一條半徑嗎?對嗎?你是怎么判斷他對不對呢?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要素:直徑。直徑是一條怎樣的線段?出示定義:直徑: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是直徑,通常用字母d表示。

  思考:半徑和直徑有怎樣的關系?d=2rr= d/2

  那是不是兩條半徑就是一條直徑?

  5、 女生畫一個半徑4厘米的圓。 男生畫一個直徑6厘米的圓。

  指名介紹怎樣畫的,使學生明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直徑6厘米的圓,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3厘米。

  比一比男女同學畫的圓,你有什么想說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三、探索發現----進一步探究圓的特性。

  1、小組合作:自己動手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你們還有什么發現? 提示:

  (1)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

  (3)圓是軸對稱圖形嗎?它有幾條對稱軸?

  2、全班交流,說說你用什么辦法來驗證。

  得出:

  (1)圓上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2)在同一個圓中每個半徑都一樣長,每個直徑也一樣長。

  (3)圓是軸對稱圖形,它有無數條對稱軸。

  還有什么發現?指名說一說。

  介紹:2400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對圓的描述,“圓,一中同長也”,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比西方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圓,一中同長也”,這句話什么意思?

  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練習鞏固----在運用中深化。

  1、 判斷: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在兩個等圓里,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

  (3)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 )

  (4)半徑2厘米的圓比直徑3厘米的圓大 。 ( )

  2、在一個邊長沙厘米的正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直徑是()cm,半徑是( )cm。

  3、思考:汽車輪子的面為什么是圓形?汽車的車軸應裝在哪里?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圓的認識”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十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先借助實物揭示出“圓”,讓學生感受到圓與現實的密切聯系,再引導學生借助“實物”、“圓規”等多種方式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征,并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在畫圓的過程中感受圓的三要素,認識直徑、半徑、圓心等概念,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等活動,進一步探索掌握圓的基本特征。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準確把握概念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在相對獨立的探索空間中提升學力,突顯出主體地位呢?在認真研究教材,認真學習了張齊華、張振宇等老師的課堂實錄后,又大膽進行課堂結構的調整,能夠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合理地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學生在課堂上深深地被吸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1、將“半徑和直徑之間關系”這一環節提前。

  在試上時發現,如果按教材內容編排,“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這一教學內容被安排在最后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的探索發現環節,而學生在畫圓:女生畫半徑4厘米、男生畫直徑6厘米時,學生就要根據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來明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定為幾厘米,顯然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我大膽進行了調整,在教學半徑直徑概念后就直接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揭示出直徑等于半徑的兩倍,半徑等于直徑的一半,這樣適時引領,完全迎合了學生的學情。事實上學生在學習直徑概念的時候,就有同學提出兩條半徑的長相當于一條直徑的長。

  2、精心準備教具,突破教學重點。

  為了讓學生體會畫圓時要定點、定長,以及讓學生直觀理解圓心和半徑的概念及特征,我精心設計了兩個畫圓用的“釘繩工具”,為了讓這個“釘”既能起到固定的作用,又能讓繩子靈活旋轉,我特意跑到裁縫店取來了兩個有孔的鐵線圈,又買來繩子和牛筋。事實上我的功夫沒有白費,課上當我用“釘繩工具”和同學展開比賽時,我畫的圓和學生畫的歪歪扭扭的圓產生了鮮明的對比,那位聰明的學生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秘,“老師,我們用的繩子是牛筋的,有彈力,怪不得畫不圓呢?”在同學的笑聲中,大家深刻體會到,要畫好一個圓,關鍵繩子的長度不能改變,同樣用圓規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也是固定不變的。從而使學生在做數學中深刻體會了同一個圓中半徑不變的特性。

  3、在生活中學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本節課中,我時刻注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首先,課前我安排了一組圖片欣賞--《美妙的圓》,讓學生欣賞大自然中的圓、建筑設計中的圓、工藝設計中的圓、標志設計中的圓、工業生產中的圓、科技中的圓,讓學生從感官入手,直觀接觸圓,親近圓,接著,我在讓學生找身邊哪些地方看到圓時,突出了球和圓的對比,讓學生認識到球是立體圖形,圓是平面圖形,球體的切面才是圓形。在學生探索發現圓的特征后,我引導學生思考:汽車輪子的面為什么是圓形?汽車的車軸應裝在哪里? 讓學生體會在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4、做一個虔誠的引者。

  課堂上,我始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有意識地把學生置身于探索者、發現者的角色,自主展開對于圓的特征的發現,并在交流對話中完善相應的認知結構,而不是一味注重數學知識的傳遞,盡量避免讓枯燥乏味成為阻礙學生數學學習的絆腳石。

  教并探索著,我會繼續努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類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探索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學生看屏幕上的小區圖,圖上不但有漂亮的樓房、還有美麗的草坪。提問:你們知道小區里為什么種草坪嗎?

  1.師出示例題:

  月星小區有850平方米草坪。這種草坪每平方米每天能釋放氧氣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月星小區的草坪每天大約能釋放氧氣多少克?月星小區的草坪每天大約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學生讀題,師解釋氧氣、二氧化碳的知識

  2.學生列式85015、85020

  二、嘗試計算,探索方法

  1.梳理知識、指導學法

  (1)比較:這兩個乘法算式和前面學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板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

  (2)回憶:計算85015,要用到以前學過的哪些乘法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乘法的筆算、估算

  師幫助大家回憶以前知識。

  口算: 802= 980= 6070=

  3020= 1330= 5040=

  提問:你是怎樣口算的?老師為什么讓大家做這組口算題?(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

  2.提問:你能估算一下85015的結果是多少嗎?

  學生估算:把850看作800,15看作10,用80010=8000,結果應該比8000大。把850看作900,15看作20,用90020=18000,結果應該比18000小。(板書80010=8000、90020=18000)

  要求學生試著用豎式算一算,算好之后,在小組之間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教師尋找不同算法。小組內學生交流時,教師巡視,讓不同算法的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85015 =

  850 850 850

  15 15 15

  4250 4250 425

  850 85 85

  12750 12750 12750

  3.全班交流討論:

  (1)比較:這三個豎式有什么共同點?答案和估算的結果比,合理嗎?為什么?

  (2)同一道題黑板上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方法,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

  請第一個同學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用85015 你怎么會想到這種方法的?

  (3)比較:后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請第二個同學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4250是怎么得來的.?85呢?計算第一步看0,得到4250;計算第二步不看0,得到85,一會兒看0,一會兒不看0,這樣做容易出錯。

  請第三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提問:你先不看乘數末尾的0,就是把0前面的數相乘。425是怎么得來的?85呢?0到哪里去了?這里怎么有0出現呢?這是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識?(指黑板上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說一說)

  (4)比較:你更喜歡哪種方法呢?談談你的理由。(板書:簡便方法)

  (5)完整計算,感悟簡便方法

  用簡便方法計算,做的時候,首先要會擺豎式,下面請同學上黑板把豎式擺一擺。

  師帶領學生集體計算。先怎樣?(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最后寫答語。

  剛才通過應用以前所學的估算等知識,算出了草坪釋放的氧氣。計算過程中,我們學會了什么方法?接下來我們用簡便方法算一算草坪吸收的二氧化碳,好嗎?算的時候,仍然通過估算、再算一遍的方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4.再次嘗試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讓不同算法的同學到黑板上板演,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850 850

  20 20

  17000 1700

  (2)討論比較:

  提問做錯的學生:你是怎樣計算的?1700中的第一個0是怎樣得來的?第二個0呢?

  提問:你估算了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850 (板書:80020=16000,90020=18000)

  20

  1700

  提問:1700這個答案合適嗎?你能自己找到錯誤原因嗎

  提問做對的學生:你是怎樣計算的?17000這個結果合理嗎?為什么?他先不看乘數末尾的0和這位同學是一樣的;把85020看作852,和這位同學是一樣的;不同的地方是添一個0和添兩個0。為什么添兩個0?用到了以前的什么知識?

  (3)反饋:請做錯的學生改正錯誤的結果。師寫答語。

  三、分層練習

  1.練習:在練習紙上做38022、17060、50040 60035

  (1)應用所學知識,先將豎式列好,不計算。

  反饋:比較60035的豎式的擺法,你認為哪一種好?為什么?(如果寫成635要乘兩次,寫成356只要乘一次,為了計算簡便,可以把乘數的位置交換一下)

  (2)學生計算:反饋:教師巡視,要求學生規范地說。選取38022、50040說理。

  (3)討論:做這些題,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為什么這四道題都可以用簡便方法計算?

  2.做書P5第四題。

  要求學生先估算一下結果的范圍。再列式計算。最后反饋。

  3.做書P7第三題。

  學生做題,集體反饋。

  4.據調查,每個成人每天大約吸入氧氣750克,呼出二氧化碳950克。17個成人每天大約吸入氧氣多少克?每天呼出二氧化碳多少克?

  比較:談一談想法.

  850平方米的草坪每天大約能釋放氧氣12750克

  850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約能吸收二氧化碳17000克

  17個成人每天大約吸收氧氣12750克

  17個成人每天大約呼出二氧化碳16150克

  四、全課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章《因數和倍數》第1節例1(教材第13頁)及練習二的第2題,第四題的前部分。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是在學生學習掌握了因數和倍數兩個概念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運用乘法算式及除法中的整除自主嘗試、探究“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能熟練找全一個數的因數。另外,通過引導學生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一個數的因數,一方面給學生滲透集合思想,更重要的是為后面教學求兩個數的公因數做準備。

  教學目標:

  1、應用嘗試教學法鼓勵學生自主嘗試探究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及規律特點,并能熟練找全一個數的因數;

  2、逐步培養學生從個別到全體、從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歸納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探究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及規律特點。

  教學難點:

  用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熟練找全一個數的因數。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小黑板、卡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設想:

  運用嘗試教學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學例1,自主嘗試、探究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方法,并能運用所獲得的方法、經驗找全一個數的因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前面學習了因數和倍數的概念,老師很想考考你們學得怎么樣,可以嗎?

  生:(預設)可以!

  師:出示小黑板。

  1、利用因數和倍數的相互依存關系說一說下面各組數的相互關系。

  21和7 2×7=14 30÷6=5

  2、判斷。

  (1)12是倍數,2是因數。 ( )

  (2)1是14的因數,14是1的倍數。 ( )

  (3)因為6×0.5=3,所以,6和0.5是3的因數,3是6和0.5的倍數。( )

  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激勵,同時進入新課教學:……

  二、新課教學

  過程一:嘗試訓練。

  (一)出示問題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新問題,想請大家幫助解決,行嗎?

  生:行!(預設)

  嘗試題:14的因數有哪幾個?

  (二)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巡視并根據實際適時輔導學困生。

  (三)信息反饋。

  板書:

  1×14

  14 2×7

  14÷2

  14的因數有:1,2,7,14

  過程二:自學課本(P13例1)。

  (一)學生自學例1。

  教師提出自學要求(投影):

  1、18有哪些因數?

  2、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找出18的因數的?他們找完了嗎?如果沒有,請幫助他們完成。

  3、你還有別的找法嗎?請試一試,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出18所有的因數。

  (二)信息反饋

  1、反饋自學要求情況;

  板書:

  1×18

  18 2×9

  3×6

  18的因數有1,2,3,6,9,18。

  還可以這樣表示: 18的因數

  2、知識對比,探索發現規律。

  (1)師:同學們,根據求14和18的因數時獲得的體驗,再思考下面問題:

  投影出示問題:

  思考一:你用什么方法找出?

  (2)學生思考,教師適時引導。

  (3)同桌交流思考結果。

  (4)師生互動。總結方法、點出課題。

  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整除)

  過程三:嘗試練習

  (一)用小黑板出示練習題

  1、找出30的'因數有哪些?36的因數有哪些?

  2、結合14、18、30、36的因數個數,請你談談一個數的因數有什么特點?〖提示: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 ),的因數是( )。〗

  (二)信息反饋:師生互動總結特點。

  板書: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它的最小因數是1,的因數是它本身。

  三、課堂作業

  練習二第2題和第4題前半部分。

  四、課堂延伸

  猜一猜:(卡片)只有一個因數的數是誰?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你學會了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嗎?你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特點嗎?

  生:……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1×14

  14 2×7 方法: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整除)

  14÷2

  14的因數有:1,2,7,14

  1×18

  18 2×9

  3×6

  18的因數有:1,2,3,6,9,18 特點: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還可以表示為:

  它的最小因數是1,的因數是它本身。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進行分數小數的互化。

  2.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3通過分數小數互化知識,滲透辯證法的觀點即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什么樣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什么樣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自學預設

  自學內容教材第97一98頁的內容

  指導方法

  1、自學P97一98的例1、2

  主題圖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你會互化嗎?練習做一做。

  嘗試練習1.看圖寫出分數和小數。(投影出示)

  小數________

  分數________

  2.填空:(小黑板出示)

  0.3里面有()個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17里面有()個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007里面有()個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教學過程

  一、自學反饋

  1.看圖寫出分數和小數。(投影出示)

  小數________

  分數________

  2.填空:(小黑板出示)

  0.3里面有()個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17里面有()個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007里面有()個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二、探究新知

  教師引入: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實際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的另一種形式,因此,小數可以直接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

  (一)教學把小數化成分數。

  1.教學例1(1)出示0.9

  ①看到0.9,你知道什么?

  (2)出示0.03

  ①看到0.03你知道什么?

  (3)出示1.21

  ①引導學生知道,這個小數有整數部分,即為帶小數,帶小數化成的分數是帶分數,帶小數整數部分就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小數部分是分數部分。

  ②議論1.21怎樣用分數表示。

  (4)出示0.405

  ①看到0.405你想到什么?

  2.從上面的例題,你發現小數化分數有什么簡便方法?

  引導學生得出:小數化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后面寫幾個0作分母,把原來的小數點去掉,小數作分子;化成分數后,能約分的要約分。

  3.反饋練習

  把小數化成分數

  0.76.130.080.651.075

  (1)迅速完成

  (2)匯報結果,并說明怎么想的。

  (二)教學把分數化成小數。

  1.談話引入:小數可以化成分數形式,分數也可以化成小數形式。

  2.出示例2

  (1)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分數的分母有什么特點?使學生明確:根據小數的意義,也可以把這些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直接寫成小數。

  (2)觀察3組數

  (3)分組議論知道了什么?

  (4)分組匯報結果,使學生知道:分

  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化成小數,去掉分母,看

  分數中1后面有幾個0,就在分子中從最后一位起向左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三)教學例3。

  1.教師引入:并不是所有分數的分母都是整十、整百、整千……,下面情況應怎樣處理呢?

  2.出示例3

  (2)匯報思考結果: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把分數轉化成除法算式,然后計算就可以得到小數。

  (3)按照同學們匯報方法完成例3其余幾道題。(指名板演,其它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①說出思路。

  ②提示:除不盡的按要求保留三位小數。

  (4)引導學生歸納: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數化成小數,要用分母去除分子,除不

  盡的可以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幾位小數。

  (5)教師提示:這樣得到的小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限小數,另一種是無限小數。

  (6)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分母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什么樣分母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7)教師提示:先把每個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

  4=2×29=3×325=5×514=2×740=2×2×2×5

  你發現什么規律了?可議論。

  (8)啟發學生明確: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質數,這個

  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這個分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9)反饋練習:完成146頁“做一做”

  要求:口頭判斷,說明判斷理由。

  三、鞏固發展

  1.第1、2題生填在書中。

  (1)填空力求準確。

  (2)集體訂正,并說說填空根據。

  2.判斷下列小數化成分數是否正確。

  (1)判斷并說明理由。

  (2)將錯的題改正。

  3.練習三十三第4題

  比賽形式:看誰連線既快又對。

  4.練習三十三第5題。

  分組競賽:共分3組,每組兩道題,看哪組為優勝組。

  5.練習三十三第6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

  (3)看誰先記住結果。(2分鐘)

  (4)同桌互相檢查,一個說分數,一個說小數。

  四、全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學生發言)

  那就是說,小數、分數可以互相轉化。(板書:分數和小數互化)這是分數、小數混合運算中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的問題,是以后繼續學習分數、小數混合運算的基礎。所以互化方法一定要牢記。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復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復習要求:

  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能熟練解答百分數三種應用題。

  復習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百分數應用題。

  三、復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1、根據條件與問題的關系,選擇正確的算式。

  學校九月份辦公費開支是1200元。

  (1)十月份辦工費用是九月份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

  (2)是十月份辦公費用的80%,十月份是多少元?

  (3)九月份比十月份多開支80%,十月份多少元?

  (4)十月份比九月份節約開支80%元?

  (5)九月份比十月份節約開支,十月份多少元?

  (6)十月份比九月份多開支80%,十月份多少元?

  (要求學生選擇算式后說明選擇的理由。)

  2、提問:

  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一樣嗎?它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3、小結:

  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一樣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是一樣的,都要用乘法計算。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一個數,可以直接用乘法計算。也可以用方程解答。解答時要先判斷誰是單位“1”是量,單位“1”的量是已知數,還是未知數,再確定解題方法。

  4、練習。

  一本書,第一天看了全書了 ,第二天看了全書的25%。

  (1)兩天共看了如指掌50頁,全書共有多少?

  (2)還剩下140頁未看,全書共有多少?

  (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30頁,全書共多少?

  (5)940未看的比已看的多60頁,全書共多少頁?

  (6)第二天看了90頁,第一天看了多少頁?

  練習后比較這5道題為什么用除法計算?為什么列式又不同?

  四、 作業

  1、119頁6、7題。

  2、124頁13---15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用數學

  教學目的:

  1、親歷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知識的過程

  2、熟練地進行計算

  3、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樂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思維訓練:

  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早上的太陽出來了,瞧,郊外的鮮花景色可真美啊,看遠處還有幾只可愛的猴子呢。

  課件出示猴子圖

  左圖有5只猴,右 有2只猴,分步出示。

  請你看圖說出圖意,你是怎樣算出圖上的猴子的?

  你能獨立列出算式嗎?評價,你們認為誰說的好?

  走過猴林又來到小河邊,看,河里有幾只鴨子呢?

  課件出示鴨子圖

  生說圖意

  全班交流

  獨立列式計算

  評價:你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嗎?

  三、課中操

  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圖和蘑菇圖

  說出圖意后獨立列式

  編題

  小組內試著互相編題讓其他同學們來解答。

  P62 13 14

  口算比賽或撲克牌游戲

  五、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課本第16頁的內容及第17頁練一練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中掌握3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與掌握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

  小棒。

  學具準備

  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幫助小熊一起解決“需要幾個輪子”這一數學問題,大家打開課本16頁,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個小朋友在給三輪車安裝輪子。

  師:大家發現圖中的數學問題了嗎?

  生:一輛三輪車3個輪子,9輛車需要幾個輪子?

  二、探討新知

  1、數一數,填一填。

  師:一輛車3個輪子,2輛車幾個輪子?

  生:2輛車6個輪子。

  師: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圓片代替輪子擺一擺、數一數,看看3輛、4輛……9輛車分別需要幾個輪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學生獨立擺、數、填,老師個別輔導。)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師:好辦法,就是每多一輛就多了3個輪子。用連續加3的辦法可以算出9輛車需要27個輪子。

  2、合作學習,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

  教師用三根小棒圍成一個三角形,問: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生:擺一個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師:一個三角形是幾個3?能列一個乘法算式嗎?

  生:1個3,1×3=3或3×1=3。

  師:很好,同學們的乘法知識掌握得很不錯。大家能編句口訣記住1×3=3嗎?

  生:一三得三。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自己編出乘法口訣。接下去,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兩人一邊擺三角形,一邊說算式,編口訣,并把算式和口訣填寫在課本16頁試一試的第2小題中。

  (學生同桌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編寫情況。)

  3、集體交流反饋。

  師: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間合作得非常認真。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獲呢?

  (引導學生說了算式和相對應的乘法口訣,老師可以多讓一些孩子反饋,加深他們對乘法口訣的印象。)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自己編出了有關3的乘法口訣。下面,每個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訣讀一讀。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4、找規律,記憶口訣。

  (1)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中交流。

  (2)全班反饋。

  師: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

  生1:我想,如果忘記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師: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轉化成加法算式來記的。其他小朋友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我發現上下兩句口訣得數相差3,我背誦的時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師:你的發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發現這個規律了嗎?大家試試,用××同學的方法是不是能較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給學生再次用規律記憶口訣的時間)

  師: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要善于觀察、思考。這樣,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三、鞏固練習

  1、口訣接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訣接龍比賽,接得又對又快的小組獲勝。

  2、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用口訣的情況和認真觀察題目的習慣。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學習形式進行反饋)

  3、練一練的第2題。

  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后填數,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規律。

  四、總結

  師:最后我們用今天學的3的乘法口訣,計算有關3的表內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訣求積最棒。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計算并說出所用的口訣。)

  五、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03-10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