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5-06 09:19:4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 通過買書這一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胡計算方法。

  2、 使學生初步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3、 培養學生胡估算能力與求異思維。

  教學準備:

  CAI課件,學生自備學具。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 師: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書店嗎?今天啊,淘氣在動物王國的快樂書店開開張了,老板淘氣進了不少的新書,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掛圖課本主題畫:書架上層依此放好28本《汪汪樂園》,4本《海底世界》。)

  2、 提問:快樂書店都進了什么新書呢?你能向老板淘氣提出問題嗎?

  3、 學生討論,互相提問。指名學生就剛才的主題畫提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棒,老師能提出一個問題嗎?《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2、 學生列出算式,老師在黑板上板書:28+4=

  3、 師:這個算式可真難,是我們以前都沒有看見過的,你們有信心把算式的答案給算出來嗎?現在就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小棒,紙,還有筆開動我們的腦筋來打敗這個難題。

  4、 分小組討論,研究算法。

  5、 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老師有選擇性地板書。比如:

  (1) 擺小棒

  (2) 28+2=3030+2=32

  (3) 8+4=1220+12=

  (4) 用豎式計算:

  28

  +4

  32

  (當學生想出辦法用豎式計算時,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師:這個小組可真棒,想出了用我們剛學過的新知識:列豎式來進行計算,誰來說一說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數位要對齊)。剛才我們發現寫算式的時候個位上加起來等于12,那那個十位上的1我們把它寫到哪里去呢?我們把它先寫到橫線的上面,算十位的時候再把它給加進去。

  6、 嘗試練習。

  師:小朋友們聰明了,為了難住大家,淘氣又買來了好多書(繼續圖片出示7本《淘氣歷險記》,16本《咪咪學校》。)

  提問:你能算出下層共有多少本書嗎?你是怎么計算的呢?

  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三、鞏固應用

  1、 找書游戲。

  (1)把剪好的書模型貼在黑板上,書上寫有得數。

  (2)發計算卡片給部分學生,自己上臺找書。

  (3)其余小朋友觀察他們的書找對了嗎?

  (4)講評。

  2、 師:淘氣看小朋友們這么聰明,很喜歡同學們,于是他請來了他的小牛售書員。(CAI出示課件,圖片出示四種書的價錢。)你們想買書嗎?看看小牛怎么說。

  動畫小牛提問:你最想買哪兩種書?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在本子上列出算式算出答案。指名告訴老師你用了多少錢。

  3、 師:同學們買書買得可真好,啊?那邊有個小男孩碰到難題了,我們去幫幫他好嗎?

  動畫小男孩提問:我有30元錢,可以買哪些書?

  讓學生先估算,再列算式計算,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

  4、 套圈游戲:

  淘氣套中了42分,你能說說他都套中了哪些小動物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角的大小、角的計量單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課文第37-38頁的內容,“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會用量角器量角。

  2、 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通過聯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4、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5、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準備: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根據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開的大小,*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然后驗證。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基礎上教學1—6的乘法口訣。這些口訣分為三段教學:第一段教學1—4的乘法口訣,第二段教學5的乘法口訣,第三段教學6的乘法口訣。

  本單元的教材編排要注意了以下幾點。

  1、教給學生編口訣的方法。教材不是把編好的乘法口訣教給學生,也不是向學生展示口訣是怎樣編的,而是讓學生參加編口訣的活動,體會編口訣的方法,逐步學會編乘法口訣。2和3的乘法口訣是教材編給學生看,4和5的乘法口訣有少數留給學生模仿著編,6的乘法口訣基本上由學生自己獨立編出。這樣編排,一是把乘法口訣與乘法的意義有機聯系,有利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乘法口訣:二是讓學生能感受相鄰口訣間的關系,有利于他們利用乘加、乘減記憶乘法口訣:三是學生能學到一些探索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積極性。

  2、把記憶乘法口訣和應用乘法口訣緊密結合。教材在編出乘法口訣后,把記口訣和用口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用”中“記”,在“記”中“用”。在用口訣時,又把口訣算乘法和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避免了大量的'機械重復訓練,使學生充滿情趣地練習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1—6的乘法口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應用1—6的乘法口訣過程中,熟記這些口訣。

  3、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情景中初步認識乘加、乘減算式,知道在乘加、乘減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減計算幫助記憶乘法口訣。

  4、使學生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喜悅。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訣以及其他一些練習中,初步培養學生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

  教學重點:

  掌握1—6的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讓學生主動參與的編寫口訣的全過程。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投影、掛圖。

  課時安排:

  1.2、3、4的乘法口訣2課時

  2.乘加、乘減1課時

  3.5的乘法口訣3課時

  4.6的乘法口訣3課時

  5.復習2課時

  6.快樂的隊日活動1課時

  2、3、4的乘法口訣

  第一課

  主備教師:董洪發使用教師:

  備課時間20xx.9.1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9頁

  教學目標:

  1、在教師的幫助下,經歷2、3、4和1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理解這些口訣的意義和結構,初步掌握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記憶這些乘法口訣并會用它們來諸有關的乘法題。

  2、進一步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編寫乘法口訣的方法及語言表達能力。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投影儀、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星期日老師帶小朋友去公園,她帶4組小朋友(每組4人),問小朋友一共去了多少人?交流:4+4=88+4=1212+4=16

  4+4+4+4=16

  揭示課題:2、3、4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學習2的乘法口訣。

  問: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引導討論,一個蹺板共坐了2人,1個2是幾,你會列出乘法算式嗎?

  還可以怎樣列?那么兩個蹺蹺板呢?2個2是幾,怎樣列乘法算式?

  師隨著學生的發言,寫出1×2=2編口訣:一二得二

  引導學生根據2×2=4編一句口訣呢?交流得出二二得四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說出:2×1=用什么口訣。

  2、學習3的乘法口訣。

  投影出示小朋友蕩秋千的場景。

  分小組討論交流圖畫的意義,并說出怎樣列出算式?

  1×3=32×3=63×3=9啟發小朋友說出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說出:3×1=3×2=3×3=用什么口訣。

  3、學習4的乘法口訣。

  出示表格:

  車廂的個數:1234

  人數481216

  小組交流探索乘法算式及口訣。

  4、獨立自主學習1×1=并編口訣

  三、深化探究。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明確題意,先擺出小棒,再寫出算式后填口訣。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小組討論交流后連線,互相檢查。

  四、反思評價。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還有什么疑問嗎?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一)

  一二得二;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二四得八

  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二三得六;四四十六

  三三得九

  作業設計:

  1、4×12×23×24×2

  2、一二得二二三得六

  ()×()()×()

  ()×()()×()

  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

  ()×()()×()

  1~4的乘法口訣

  第2課時

  主備教師:董洪發使用教師:

  備課時間:20xx.9.2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想想做做”第5-10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熟記1~4的乘法口訣,能正確運用1~4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應用學過的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熟記1~4的乘法口訣,能正確運用1~4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教學難點:提高學生應用學過的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本第10頁第10題的主題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談話:小朋友,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今天我們就要用所學的乘法口訣去解決一些問題,看誰表現得最出色,好嗎?

  二、復習鞏固

  1、背一背:采取游戲形式,背1~4的乘法口訣。

  小組背男、女生背獨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樣記住的?

  2、說一說:這句口訣所表示的意義。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2×3=4×1=2×2=

  1×4=4×3=2×4=3×3=

  三、拓展深化

  1、第8題,學生獨立填寫。

  2、第9題

  3×□=□□×4=□□×□=4

  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答案不止一種,鼓勵學生想出不同填法。

  3、投影顯示第10題圖片。

  (1)觀察圖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樂場玩)

  (2)玩碰碰車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乘法算式嗎?

  (3)小組交流你還能提出問題讓同學們列出乘法算式嗎?

  引導學生提出:3架飛機共坐幾個小朋友?2架吊橋共有多少人?等問題,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據所提問題,學生在書上寫答案。

  四、自我評價

  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還有什么疑問需要大家幫解決?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第一課時:有余數除法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1、2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談話:小朋友,新年好!今天是新學期第一節數學課,是老師第一次幫小朋友們上課,我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能相互合作,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好不好?

  2.口算:16÷4= 48÷8= 30÷6= 56÷7=

  24÷3= 45÷9= 25÷5= 64÷8=

  問:你想到哪句口訣?

  二、導入新課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計算,但是,有時候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時候,有時候可以正好分完,有時侯卻不能正好分完。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三、教學新課

  1.提出問題。

  (1)新年里,小朋友們來小紅家作客,媽媽拿出10枝鉛筆,她要考考小紅,媽媽要小紅把10枝鉛筆平均分給分給客人們。請小朋友們幫小紅參謀下,怎么分才合理。

  (2)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引導學生統一認識:每人分得同樣多。

  (3)談話: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呢?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幾人呢?每人分4枝,可以分給幾人呢?…… 同桌同學拿出10根小棒代表十枝鉛筆一起來分分,并把分得的結果填在書本第一頁的表格中。

  2.探究新知。

  (1)分一分(出示紀錄表)

  每人分幾枝分給幾枝還剩幾枝,學生自主活動,教師巡視。

  集體交流: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別分給幾個人呢?教師一邊演示一邊交流答案。

  (2)說一說

  ①談話:觀察分法,把它們分類,并說說怎么想的?

  ②小結:10枝鉛筆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

  (3)寫算式

  ①觀察表(1)

  提問: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2=5(人)

  10枝鉛筆每人分5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5=2(人)

  提問:你能說出這兩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像這種正好分完的還有其他分法嗎?

  ②觀察表(2)

  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3)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個?這1枝還能分嗎?

  強調:這1枝鉛筆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們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圓點,把它記錄下來!板書: 10÷3=3……1

  ③認識與數。在除法算式里,每個數都有自己的`名稱,在10÷3=3……1中,10、3、3分別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趕快看書,看哪個小朋友先找到。

  反饋交流,全班齊讀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④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4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4)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個?這2枝還能分嗎?

  ⑤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6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6)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個?這4枝還能分嗎?

  強調:每次剩下的枝數不夠分的情況下才有余數,所以余數必須要比除數小。

  (4)概括: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平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余數表示什么?

  四、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學生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擺的結果填空。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3.觀察比較這兩題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五、總結全課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告訴你的伙伴!

  2.你認為今天的新課要注意些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平均份后有余數的情況?

  3.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課外延伸

  回家拿出12顆糖平均分給幾個人,每人分得同樣多,有幾種分法?每種分法寫一個除法算式,看看有幾個算式是有余數的除法。明天來告訴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夠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2、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正比例的簡單問題。

  3、通過觀察、實驗、計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4、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判斷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5、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6、感受數學的魅力,體會數學知識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正比例的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商店里有兩種包裝的手套,一種是5雙一包的,售價為25元,一種是8雙一包的,售價為32元,哪種手套更便宜?

  學生獨立完成后,老師提問:你們是怎么比較的?(求出手套的單價再進行比較)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式進行計算的?(單價=總價÷數量)如果單價不變,商品的總價和數量的變化有什么規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正比例。老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學習正比例的意義。

  ⑴出示例1表格,讓學生觀察表中的數據,思考表中有哪兩種量?總價是怎樣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表中有數量和總價兩種量,數量增加,總價增加;數量減少,總價減少。數量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總價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數量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總價也隨著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⑵認識相關聯的量。

  像這樣,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叫做“相關聯的量”。

  2、計算表中的數據,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⑴計算相應的總價與數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規律。

  0.5/1=1.0/2=1.5/3=2.0/4=2.5/5=3.0/6=3.5/7=4.0/8,比值相等。

  ⑵說一說,每一組數據的比值表示什么?(圓珠筆的單價)

  ⑶讓學生用公式把圓珠筆的總價、數量、單價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

  總價/數量=單價(一定)

  ⑷明確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正比例關系。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y/x=k(一定)(老師板書)

  3、列舉并討論成正比例的量。

  ⑴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讓學生說一說。(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⑵小結:成正比例的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哪個條件是關鍵?(兩種量是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它們的比值不變,這是關鍵。)

  4、認識正比例圖像。

  ⑴課件出示例1表格及正比例圖像,讓學生觀察統計表和圖像,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個數量和相對應的總價組成的一組數在圖像上都體現為一個點,這些點連起來是一條直線;正比例圖像是一條直線。)

  ⑵把數對(10,5.0)和(12,6.0)所在的點描出來,再和上面的圖像連起來并延長,你還能發現什么?讓學生操作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兩個點與上面的圖像仍能連成一條直線。無論怎樣延長,得到的都是直線。)

  ⑶從正比例圖像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由一個量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可以直觀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變化情況)

  ⑷利用正比例圖像解決問題。

  買7只圓珠筆總價是多少元?20元能買多少只圓珠筆?(3.5元;40只)

  小明買的圓珠筆的數量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是小麗的幾倍?(在單價一定的情況下,數量和總價成正比例關系,小明買的圓珠筆的數量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也應是小麗的2倍。)

  三、鞏固應用

  1、P46 做一做,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交流。

  2、P49 2、師生共同完成。

  3、P49 4、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并集體訂正。

  四、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03-02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02-10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03-10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2-22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