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熱門】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歷史悠久,師資隊伍強大,辦學條件優秀的現代化城鎮小學,我班學生大部分來自于本市,家長對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視。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們時刻以成功從這里開始為理念,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主動學習的愿望也就隨之增強,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課堂實錄片斷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請同學們聽一支歌,大家可以隨歌曲做喜歡的動作,同時想這支歌的名字是什么?
生:健康歌。
師:那么要想身體健康,應該怎樣做呢?
師:剛才同學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說得很好,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還要有充足的睡眠。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小調查,統計我們二(3)班同學的睡眠情況。
師:要統計同學們的睡眠情況,應先知道什么呢?
生:睡眠時間。
師:老師每天晚上9:00睡覺,早晨5:00起床,那么老師每天的睡眠時間是多長呢?你能算出來嗎?
(以教師的睡眠時間為例,小組討論計算睡眠時間的方法。)
師:下面就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自己每天睡眠的時間,然后,同桌互相檢查一下。
(二)統計分析二(3)班同學的睡眠情況
師:每個人的睡眠時間知道了,那么,要統計全班同學的睡眠時間,怎樣統計呢?請你們幫老師出個主意好嗎?
生:先在小組內統計本組成員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分時間段記錄,再在全班匯總。
生:分時間段統計,并進行記錄。
生:用畫的方法統計4個大組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并進行記錄,再在全班匯總。
生:用畫正字的.方法統計全班同學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并進行記錄。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這么多合理的方案,那誰的方法最好呢?
經過討論,選用全班同學到前面畫正字記號的方法進行統計。
師:(出示二(3)班同學睡眠時間統計表)在開始統計前,請同學們看統計表,假如你睡眠時間是11時,你認為它是在10~11時這個時段,還是在11時這個時間段?那么,按照這種算法9~10時里含不含9時呢?(對時間段做統一規定。)
全班同學到前面在睡眠統計表空格的下面(用正字記錄)每人寫一畫,然后匯總,把統計結果填入統計表。
〖教學反思
由于班級有學生70多人,在教學中,怎樣才能用又好又快的方法統計出全班同學睡眠的時間呢?于是,我放手讓學生幫老師出主意、想辦法。我發現學生想出的辦法很多,最后從學生提出的方法中,選出大家一致認為最好的畫正字的方法,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加強了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所以我想教師只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環境,學生的潛能就能得到充分發揮。
〖案例點評
《標準》中指出,學生在本學段應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本案例中,教師在組織此次活動時,首先注意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教師的談話要想身體好,必須有充足的睡眠,說出了統計的必要,讓學生樂于參與。其次是注重全員參與,讓學生充分地體驗統計的過程,從中學會收集數據、描述數據的方法。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統計數據,使學生體驗隨機出現的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1格代表2個單位),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興趣的.事例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和回答問題。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的每格代表2個單位。 教學準備:統計表,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統計圖.
同學們,在一年級,我們已經學習統計的一些知識,今天農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記得最好?
二、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2.農老師也喜歡看動畫片,今天給你們帶來幾位你們喜歡的朋友,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出示)你們喜歡它們嗎?現在農老師非常想了解,在這四個動畫人物里面,咱們班喜歡哪個動畫人物最多?喜歡哪個動畫人物最少?你們想不想知道?
師:那我們就來統計一下,咱們班喜歡這幾個動畫人物的情況。(板書課題)
三、自主探究,體驗統計。
1.引導學生收集。整理數據。
在一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統計的一些知識,知道了收集、記錄數據的一些方法。誰能說說都有些什么方法呢?(可以用畫圓形、正方形、打勾,或是用畫“正”字的方法統計……)
現在我們要統計全班同學喜歡動畫人物的情況,選用哪種方法最快,哪種方法最好?老師給同學們提供一種方法,統計到哪個動畫人物,你喜歡你就站起來,坐著的同學數數一共有多少?一定要細心,不要多數、漏數。(全班討論)
師:剛才記錄喜歡畫人物情況的程就叫“統計”(板書課題)我們把統計的數據填到表格中,這張表格就叫統計表,從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知道喜歡各種動畫人物的人數,如果想一眼看出喜歡哪個動畫人物的人數多,喜歡哪個動畫人物的人數少,還可以整理成什么?
生:……統計圖
2.引導學生通過生成的數據,讓學生動手畫統計圖。
①請同學們先觀察手上的表格,想一想,每格代表幾?先標上數據。
②學生動手作統計圖。
3.小結:當統計的數據較大時,我們可以用1格表示2個單位。
4.根據畫好的統計圖回答問題。
①從這個統計,我們知道了什么?
②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③假如下次我們班要放動畫片,我們應該選擇放什么動畫片?
四、應用實踐,鞏固新知。
①從這個統計圖你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超市的經理,你打算怎樣進貨?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經歷獨立探究,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8乘法口訣的來源。
(二)過程與方法
1.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8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2.通過編制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借助數軸這個直觀模型,初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目標分析】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完全能通過知識的遷移、比較和推理,總結并牢記口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發展創造空間。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和來源。
教學難點:掌握8的乘法口訣,會靈活運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編制口訣表格,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趣揭題
1.猜謎語。
(1)課件出示謎語:身穿硬袍,手拿剪刀,口吐泡泡,走路橫跑。(猜一種動物)
(2)課件出示一只螃蟹。
教師:你們知道一只螃蟹有幾條腿嗎?
2.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們用水彩筆在準備好的紙上,用最簡單的方法畫出一只螃蟹,注意畫出螃蟹腿的只數。
(2)收集學生作品,選出最精美的作品,并復制8份,張貼在黑板上。
(3)接下來大家就一起探究8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生熟知的事物激發興趣,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體驗數學。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主動探究。
(1)依次出示:2只螃蟹。
教師:1只螃蟹有8條腿,2只螃蟹有多少條腿呢?(16條)
教師:那么,3只、4只、5只、6只、7只、8只螃蟹又有多少條腿呢?
課件出示數軸,指名填寫。
(2)看數軸填寫。
螃蟹歌
1只螃蟹( 8 )條腿,2只螃蟹( )條腿,
3只螃蟹( )條腿,4只螃蟹( )條腿,
5只螃蟹( )條腿,6只螃蟹( )條腿,
7只螃蟹( )條腿,8只螃蟹( )條腿。
(3)說兒歌。
小朋友們面對面坐好,我們一邊拍手,一邊說兒歌。
2.編制口訣。
(1)創編口訣:1個8是8,2個8相加是16。我們除了可以用加法算,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呢?(乘法計算)
(2)小組交流。
學生分組交流匯報,教師總結:
(3)舉例說口訣,例如:“三八二十四”這句口訣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因為有2~7乘法口訣的基礎,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熟悉的螃蟹素材,得出連加結果后呈現在數軸上,并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索編制出8的乘法口訣。再在小組內交流,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收集信息,學習情感也得到了升華。
(三)多種方法,熟記口訣
(1)讀口訣,找規律。
①全班齊聲朗讀8的乘法口訣。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每句口訣之間有什么規律。
③指名背口訣。請記得好的同學介紹自己記憶的小竅門,其他同學可以借鑒他的方法,再來記一記。
④討論:覺得哪一句比較難記?
預設:想某句口訣學生可能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根據8的連加去想;
方法二:根據學生記住的口訣適當的加(或減)一個或幾個8的辦法去想,
⑤根據一句口訣我們可以想到幾個乘法算式?(兩個)
(2)對口令,記口訣。
①游戲:一個同學說口訣的上半句,另一個同學接下半句。
②小結:8的'乘法口訣句數多,積的數目較大,記憶有難度。所以我們要先記住一些容易記住的口訣,再根據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來記憶其他口訣。大家不僅要能按順序背口訣,還要能打亂順序背口訣。只有熟記口訣,才能更好地應用口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對8的乘法口訣的記憶,由于前面已經學過了2~7的乘法口訣,所以教師相信學生有自己記憶口訣的方法,放手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對于記憶有困難的孩子,幫助其尋找規律,借鑒經驗,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總結全課,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混合運算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混合運算題。
3.引導學生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創設小熊購物這個問題情境,通過學生幫助小熊計算買食品花了多少錢,引出混合運算的教學,其中包括乘加與乘減的運算。
教學時,教師應注意要讓學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出來。另外,在計算過程中要讓學生之間進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遼源市第一實驗小學教學條件、師資條件比較先進,學生的素質相對來說也比較高。特別是,我們班的學生經歷了近兩年的課改實驗,由于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現在數學課上已形成了學生樂于學習、善于提問、敢于創新的局面。但由于學生年齡偏小,缺少生活經驗,所以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創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便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課堂實錄
為了吸引學生學習,我將教材中虛擬的小熊購物情境設計為真實的買水果情境,課前布置學生去水果超市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結合學生的調查,我在課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價格,然后,師生間進行真實的購買。通過買水果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而且還增長了實踐經驗。
教學中,我設計了猜一猜活動。先出示購買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讓學生根據該算式猜出是怎么買的水果。讓學生經歷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混合運算知識的理解。
最后,我還設計了一道讓學生設計春游購物預算方案的綜合實踐的課外延伸題,以加強學生應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整節課,我都竭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可參與、可探究,貼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數學活動空間。
(一)為水果貼價格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帶來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么?
生:香蕉、蘋果、金橘
師: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到超市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了一次調查,現在我就要根據同學們的調查為水果貼價格。
(師在一個貨架上為水果貼價格,單位按每千克計算。)
蘋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買水果
1. 教學乘加混合題
師:價格標好了,同學們,下面我們要玩一個買水果的游戲。
(生很高興。)
師:現在你就是一名顧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板。我的小顧客們,你們想買點什么?
生:3千克蘋果;4千克金橘
師:如果你要買兩種水果的話,你想怎么買?
生:我想買3千克蘋果,1千克香瓜。
師:他應付給我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生動筆計算。)
師:現在我們進行小組交流,說說你剛才是怎么算出來的。
(小組交流。)
師:現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學進行匯報。
生1:我是這么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蘋果和香瓜一共的價錢。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兩個算式合起來成為一個算式來計算,這樣簡單些,結果也是13元。
師:大家觀察23+7這個算式,這是把剛才那個同學的兩個算式合起來的,叫綜合算式。這個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應該先算誰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觀察思考。)
生3:應該先算乘法,因為這樣是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然后再加1千克香瓜的價錢,就是它們一共的價錢了。要先算加法就講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師,我知道沒有括號的算式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所以這道題應該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師:他們倆說得都對,這道題我們只有先算3千克蘋果的價錢才能知道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所以像這樣有乘又有加的題,我們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要求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5:我的計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價錢放前面,也可以算出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
生6:老師,我是口算的,兩種水果一共是13元。
師: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兩種水果的價錢。
2.教學乘減混合式題
師:我們繼續來玩買水果的游戲,假如你有20元錢,買了4千克香蕉,我應該找給你多少錢呢?這個問題請同桌合作解決,并把算式列在練習本上。
(同桌間討論并解決此問題。)
師:哪一桌想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生1:我們先計算出4千克香蕉的價錢,列式是34=12元,然后用20減12等于8元,你應該找回8元錢。
生2:我們列的是綜合算式20-34,你要找給我們8元。
師:我們在計算20-34這個算式時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你能說明原因嗎?
生3:我們應該先算乘法、后算減法,因為,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錢,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錢。
生4:應該先算乘法、后算減法,算出香蕉的價錢,再用一共的20元錢減去香蕉的價錢,剩下的就是找回的價錢了。
3.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混合運算。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有沒有發現混合運算時,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生:(齊答)先算乘法、后算加減。
4.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提出混合運算的問題嗎?
生1:我買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錢?
(生在練習本上做,并作答:28+7=23(元)。)
生2:媽媽買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錢?
生3:我是這樣算的:45+4=24(元)。
生4:老師有30元錢,買了3斤香瓜,還剩多少錢?
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還剩9元。
(三)猜一猜
師:現在我們換個玩法。我當顧客,我來買東西,但是我先不告訴大家我是怎么買的。我要請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買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我是怎么買的水果。討論的時候小組里的每個人都要積極地參與,踴躍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并且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23+8這個算式。)
生1: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們小組還有一個猜法,就是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觀察25-27。)
生4:我們猜老師拿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還剩11元錢或者用25元錢買了7千克蘋果,我們猜的對嗎?
師:從算式上看同學們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對,現在我宣布我實際購買的答案。我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還用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你們誰猜對了?
(一部分學生因猜中而歡呼。)
四)指導學生看書、質疑
師:我們這節課學的買水果就是課本中小熊購物的內容,大家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請提出來。
(五)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
生1:我學會了買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六)布置作業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運用今天我們所學的混合運算,做一份你們小組春游時的購物預算,填好下表。
預計 花費 剩余(或補上)
()元 ()元 ()元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買水果游戲。教學實踐證明,由于我將教材提供的虛擬小熊購物轉變為真實的買水果,學生更樂于投入到學習中來,而讓學生在課前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市場調查,則更有助于買水果的學習,同時也為學生創造了實踐的機會。
在探究運算順序的過程中,我先是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在不同算法的匯報中,讓學生結合實際情境說明先算乘、后算加的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訴給學生先算乘、后算加。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獲得了知識,對此印象會更為深刻。
愛迪生說過: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學中,我轉變以往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解答。只要學生能夠答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課堂中,學生積極性很高,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的場面令我欣慰。因為,他們活躍的思維及表現源于我平時課上的訓練。我為學生創設寬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展開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種算法解決問題的環節中,學生機敏的反應、多種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驚,也令我感到了教學的成功之處。
課后的延伸作業是為學生設計一個綜合實踐活動,這要發揮小組的團隊作用。學生既可運用所學的混合運算知識幫助解決問題,又增加了社會實踐經驗。因為,這其中包括購買哪些食品、輕重如何、攜帶是否方便、價錢是否合理等問題。
案例點評
本節課的設計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編原教材的情境,使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變以往讓學生死記先乘除、后加減的規律為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運算的規律,特別是課前讓學生親自去市場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更為課上的計算買水果的價錢做了鋪墊。這是這篇教學設計的特色之處,因為它更密切了數學與生活間的聯系。
教師所設計的猜一猜活動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一個算式,學生可以猜出買的不同數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在探索性學習方式上得到培養,并且發展了創新意識。同時,這一活動也有利于學生理解算式的意義。
最后,教師還在課外延伸教學方面下了功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課本第 39-40 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設的情景,體會用正確的方法收集數據很重要。
2、初步學習收集數據,會用劃“正”字等方法進行數據記錄。
3、初步學會使用簡單的統計表呈現統計數據。
過程與方法:
通過經歷數據收集、整理、分類計數、描述和分析等統計過程。
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體會統計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統計是有趣的和有用的。
培養初步統計能力,了解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會用劃“正”字等方法進行記錄,整理數據并填寫統計表。
【教學難點】
對數據的整理、統計和分析。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小調查: [小轎車、公交車和卡車]
師:今天要學習的本領,在生活中十分有用處。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 見,請用自己的方法記錄這三種車分別出現了幾輛。(媒體播放)
交流匯報記錄的方法及數據。
小結:像我們剛才這樣將出現的物品分類進行記錄、整理數量的過程,就叫做統計。
二、感悟統計 學習新知
1、介紹“正”字記錄法。
2、介紹豎杠記錄法。
比較看一看這兩種方法的相同點。
2、學習“正字記錄法”
小丁丁他們班正好在統計女生最喜歡的水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觀看視頻教學)
3、嘗試記錄
第一個小調查用正字記錄法再來統計一次。
交流反饋。引出統計表格。(出示表格)
車輛出現的情況統計表
種 類
輛數(輛)
小轎車
10
公交車
8
卡車
11
師:像這樣把記錄的結果用數來表示,整理在一張表中,就叫統計表。出示課題:統計表初步。
4、嘗試填寫統計表
師:小朋友們已經會初步的收集、整理數據了。小丁丁的班級也完成了一項小調查(出示記錄)。請你們幫他把數據整理填在統計表中。(學生獨立完成書本P40/2。)
最喜歡的水果情況統計表
師:知道哪種水果最受小朋友歡迎?
師:根據這張統計表你能不能再提些數學相關的問題?
示范:喜歡草莓的人數是喜歡橘子人數的幾倍?
前后兩個學生進行一問一答。交流反饋。
師:通過統計可以了解許多需要的信息。
三、經歷過程 鞏固新知
統計最愛吃的食物。
開小火車進行匯報,整理數據,將結果填入統計表中。(學習單)
反饋交流。
師:根據這張統計表,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四、課堂總結
師:除了統計表可以反映出一些信息外,還有一種圖也可以反映出同樣的信息,我們一起來看看。利用excel生成最喜歡的食物統計圖。(機動)
師:這樣的統計圖看上去比統計表怎么樣?(更直觀、數據更明顯)想不想一起學習怎么畫?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本領?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材分析: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的知識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
教材的例1通過2個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表示不同的兩位數,屬于排列知識,例1給出了一幅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圖,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小組交流擺卡片的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教材以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場景為依托,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將學習活動置于模擬情景中,給學生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為學生今后學習組合數學和學習概率統計奠定基礎。
學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賽場次,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等等,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注意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來進行學習,經歷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的數學知識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使學生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經歷簡單的排列和組合規律的探索過程;
2.使學生初步學會排列組合的簡單方法,鍛煉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設計理念:
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實物投影、動手操作、游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做到:
a、創設情境 活用教材
我對教材進行了靈活的處理,創設了六一參觀體育館這樣一個情境,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情境中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和組合規律的過程,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發現規律。
b、關注合作 促進交流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了,你們打算怎么度過這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呢?
學生自由回答。
師:老師決定今天這節課帶大家去體育館玩一玩,你們愿意嗎?
(課件出示體育館的場景,學生興趣盎然。)
[創設參觀體育館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抓住了童心,為新課的順利進行作好了鋪墊。]
二、合作學習,構建模型
1.初步感知。
師:瞧!有這么多運動員在這兒參加比賽,現在想請大家給運動員試著編一個號。
課件顯示:
學生同桌討論,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師:(課件在原基礎上加一個3)如果是1、2、3三個數字呢?能編出幾個號?能組成幾個兩位數?請大家拿出數字卡片動手擺一擺,組長把大家的討論結果記錄在答題卡上。比比看,哪個組找的最多。
(活動開始,教師巡視。)
以組為單位派代表上臺匯報,將答題紙展示在投影儀上。
師:有的組擺出了4個不同的兩位數,有的組擺出了6個不同的兩位數,你們是怎么擺的?有什么好辦法?
(鼓勵方法的多樣化,對各組的不同方法進行肯定和表揚。)
結合發言,引導學生進行評價,選出優勝組。
師生共同歸納:用數字排列組成數,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確定十位上的數,然后考慮個位上有哪些數可以與其搭配。
板書:不重復、不遺漏、有順序
[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讓小學生經歷了簡單的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由2個數過渡到3個數的排列,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探索交流空間,這樣做,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樂于合作的習慣。]
3.握一握。
師:剛才各組同學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優勝組旁邊,伸手和優勝組的4名同學握手)向你們表示祝賀!
師:握手是我們見面時表示禮貌的一種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師要考考你們了,如果組內的4名同學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幾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學生進行猜測。)
師:究竟是幾次呢?請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請一個組的同學上臺演示,其他同學一起數數。
[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意識,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根本上體現了課堂的發展按學生的思維發展進行。]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乒乓球賽。
師:這里在干什么?
(課件播放錄像片段:乒乓球比賽。)
師:三個運動員每兩位只打一場,他們要決出冠軍需要進行幾場比賽?
如果老師也參加進去呢?
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言。
2.搭配服裝。
師:激烈的比賽結束了,馬上就要進行頒獎典禮了,這里有兩件衣服和兩條褲子,同學們,獲獎選手可以怎樣搭配衣服呢?
(課件出示圖片。)
學生拿出學具卡片,獨立解決問題。
匯報交流,投影展示,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設計。
師:你想讓他們穿哪套呢?你是怎么想的?
3.付錢問題。
師:為了獎勵獲獎運動員,組委會決定給他們買一份特別的獎品。
(課件出示獎品盒以及標價:5元。)
現在有一張5元,2張2元、5張一元,可以有幾種拿法?
學生擺學具,上臺匯報,教師及時進行表揚。
[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新知識,三個層次的情境安排,給學生留有充足的空間,讓他們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四、暢談收獲,全課小結
師:今天大家玩的開心嗎?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學習收獲。
評析: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始終以小組合作為主,改變了重教師講知識、輕學生構知識的教學模式,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和兒童的認知特點,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將學生的學習活動置于參觀體育館這樣一個模擬情境中,凸現了數學學習的生活化。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給了學生很大的學習空間,創設了給運動員編號、搭配衣服、買獎品等活動情境,使得學生始終在玩中感受數學,在玩中體會排列的知識,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使學生完全在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學習。
總之,這節課教師注重把數學和生活相溝通,讓學生在知識的活動中得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習得知識,整個課堂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生命活力!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撥一撥(書24頁)
教學目的:
1、在活動中激發讀、寫數的興趣。
2、在數學活動中對大數有具體感受,發展數感 。
3、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的活動“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
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萬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準備:
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數位順序表: 你知道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嗎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二、新課
引入:今天我們繼續來撥一撥、數一數生活中的大數。
㈠教學撥數
第(1)題,教師板書“二千九百三十二”
① 教師讓學生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撥出這個數學,撥好的同學請舉手。
② 學生舉手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撥的,為什么是這樣撥?然后提問學生怎樣讀這個數。
③ 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數到三十二。整百整百的數數到九百 接著整千的數數到二千
④說一說2392中有幾個千,幾個百 幾個十 幾個一
⑤要求學生先4人一組一起數,一起撥。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⑹ 教師讓學生打開書本第24頁自學撥數,(九千零四十)(一千零一)自習后,教師請學生到教壇前當小老師指導大家撥。
㈡。教學讀數、寫數
學生試著讀撥出的數。然后將這些數進行分類。
1、第一類:不帶0的數。
(1)學生再讀讀數,然后將數出示在計數器上。
(2)抽學生代表說說數的讀法,該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
(3)每人寫一個不帶0的數,請同桌讀一讀。然后抽幾桌匯報。
2、第二類:中間帶0的數
(1)老師將這兩個數先后出示在計數器上,要求學生先讀數,再說說這個數的組成,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結:讀中間帶0的數的方法;不管中間是幾個0,都只讀一個0。
(3)出示只有中間帶0的數,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讀。
3、第三類:只有末尾帶0的數
(1)派代表說說這類數的讀法,老師歸納。
(2)出示你所寫的數,讓其他學生讀。
4、第四類: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
(1)讀一讀、說說方法,老師小結。
(2)出示一個代表所寫的數,看誰讀得快,學生自己讀后,抽生讀。
(三)你撥我寫
⑴撥出書上 看一看上的數 并試著寫一寫
⑵寫數時要注意什么?
(1)每位是幾就寫幾。
(2)哪個位上什么也沒有,就用零補足
(四)總結讀、寫數的方法。
三、強化訓練
1.書24頁認一認 撥一撥 簡單介紹算盤
2.書26頁 第3題
(1)指導學生觀察圖,讓學生發現這里有100塊糖一袋,有10塊糖一袋。
(2)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
(3)說說自己是怎樣算出來的。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檢測
975、( )、995、1005、( )、1025
997、( )、( )、1000、1001、( )
3800、( )、4000、4100、( )、( )
板書設計:
讀數時
(1)每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讀幾,并跟上計數單位。
(2)中間有一個或兩個、三個零,只讀一個零
(3)不管末尾有幾個零都不讀
寫數時
(1)每位是幾就寫幾。
(2)哪個位上什么也沒有,就用零補足。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數學教案-認識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與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與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認識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與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與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與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一數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與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困難,所以課堂節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效果不錯。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數學廣角
教學內容:教材99~10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能力目標: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教學媒體:乒乓球、套餐組合圖片、紙箱、每組三張數字卡片、吹塑紙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今天我們學習的題目是《數學廣角》,這里邊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想知道嗎?跟老師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孩子們,我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課件出示明明的自我介紹。)那咱們快去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排數:
(1)(情景創設)提出問題:
師:看,明明的好朋友也來了。他們在一起快樂的玩。(課件:情景創設。明明說:我們來做一個數學排數游戲吧。用1、2這兩個數字可以組成幾個兩位數?)
師:孩子們,你們會嗎?用1、2可以組成哪些兩位數?指名回答。(課件:明明說:如果是1、2、3這三個數字,選其中的兩個而組成的兩位數,有多少個呢?)
師:從這三個數字選其中的兩個而組成的兩位數,有哪些呢?(2)自主探究:師:小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也可以拿出數字卡片擺一擺,然后把你們排出的數記錄在紙上。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3)匯報結果。
2.你們小組排出了哪些數?怎樣排的`?指名學生一邊操作一邊匯報。其他學生一起說數。
3、檢查一下,有沒有重復的?還有嗎(有沒有漏掉的)
4、誰發現了他們小組排數的規律?(可以讓排數的學生說,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學說。)
(4)觀察、比較、分析、小結。
5.孩子們,看看,這幾個組排出的都是哪些數?
6、看來呀,每個組的方法雖然不完全一樣,但都只能排出這6個數。7、你喜歡哪個小組的方法?
8、教師小結:看來,這種先固定最前面一個數,再用這個數,與其他兩個數分別組合在一起,這種方法最快最準,不容易重復,也不容易漏掉。
9.抽獎孩子們,你們學習非常認真,我們來做個抽獎游戲,想參加嗎?每個小朋友都有中獎的機會哦。
(1)教師出示4個號球:這里有四個號球:2、5、7、8。
(2)什么樣的號碼能中獎呢?我給你們透露點信息:中獎號碼就是從這4個數中選出的兩個數組成的兩位數。猜猜,什么號碼可能中獎?這個號碼肯定能中嗎?再猜?看來,可能中獎的號碼有很多個。有什么好辦法肯定能中獎?(把你認為能中獎的號碼都寫出來吧)(把用這四個數能組成的所有兩位數都寫出來,教師巡視,“有孩子寫出來8個兩位數,她還在繼續寫,看來不止8個”“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數?”)
(3)寫好了嗎?大家推舉一個人來摸獎吧。學生先摸出一個球。中獎號碼的最前面一位數出來了,是2,那中獎號碼可能是?25、27、28。再摸一個球。中獎號碼是?
(4)你中獎了嗎?把你寫出的這個數圈出來。同桌互相看看,如果你同著中獎了,請你給他畫一個蘋果。(
(5)出示所有結果:孩子們,你剛才一共寫出了多少個兩位數?用2、5、7、8能組成的兩位數究竟有多少個呢?咱們用剛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數的辦法把這些數都排出來吧!老師寫,你們說好嗎?
10.握手
(1)師:孩子們,你們也是一群善于動腦的好孩子。這么多同學中獎了,來,咱們握握手,祝賀祝賀!加油!
(2)提出問題:三個小朋友,每兩個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猜猜看!生1:6次!生2:4次!
師:究竟幾次,小組長作裁判,小組內的三個同學握一握,試一試,到底幾次?
(3)學生匯報表演。小組長指揮說明。他們握手,咱們一起來數吧!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數握手的次數。(注意握過小朋友一邊休息)
(4)師問:A和B握手了嗎?B和A握手了嗎?這算一次還是兩次呀?
(5)小結:看來,兩個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順序無關。剛才排數,交換數的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了,這和順序有關。
三、拓展應用,深入探究
1.菜肴搭配。
課件:情景創設: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好吃的菜肴。媽媽說:孩子們,菜的營養要合理搭配,又不浪費,每個小朋友從這六個菜選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
(1)師:該吃午飯咯,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自助餐。老師都流口水了拉。這么多好吃的菜,你選那些菜肴呢?聽聽媽媽怎么說:(課件出示)
(2)師:哪些是葷菜,哪些是素菜?在這六種菜里選兩種,還要注意只能選一種葷菜和一種素菜,可以怎樣搭配呢?指明學生說一、二個,還有嗎?看來有很多種搭配,究竟一共有多少種搭配呢?
(3)把你們想到的搭配用線連起來,比賽哪個小組的最快,方案最全:不重復,不遺漏。
(4)學生連線。學生小組匯報,有和他們想法不一樣的嗎?
(5)一共有多少種搭配?你這么快就知道啦,是不是有什么發現呀?(點數或者加法:3+3+3=9)
2.合影:
課件:情景創設:媽媽說:孩子們,給你們三個合個影作紀念。你們三個排成一排趕緊站好了。
(1)師:明明和紅紅、東東站成一排,可以怎樣排呢?一共有多少種排法?(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可以畫一畫,擺一擺,同學一起排一排)
(2)誰來說說,他們三個可以怎樣排?你是怎么想的?(固定左邊的小朋友;固定右邊的小朋友;固定中間的小朋友)(師:所有的方案他說完了嗎?還有補充嗎?誰能夠把所有的方案都能說一說?有這么多排法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說得這么全面一個都沒漏掉也沒重復?)
(3)還有跟他不一樣的想法嗎?其實,還可以固定最左邊(右邊、中間)小朋友,交換其他位置小朋友的辦法,甚至還有其他的辦法,你愿意動腦筋去想嗎?不管用什么辦法,這里三個小朋友排成一排,都只有6種排法,你能把這6種排法畫出來嗎?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重點: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難點: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紅領巾、三角板、紙、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制作嗎?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似的叫了起來:“快來看啊,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
學生:觀察剪好的五角星。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你們觀察的真仔細。
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小組討論提出問題)
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哪里還有角?
(2)、什么是角?……
二、學習新知:
師:在圖中你發現那里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學生:同為交流觀察到的角,再到前臺指給全班同學看。
師:你能說說觀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狀的嗎?
學生:學生通過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演示角從實物(鐘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來的過程。結合剛抽出來的圖形講述什么樣的圖形是角。
學生:理解角,認識角。
師:你能給角的各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學生給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師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一個角嗎?
學生:學生獨立做角,可能會根據情景圖的提示剪一剪、擺一擺,也可能用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認識直角:
出示情景圖
師: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
學生:到情景圖上找角。
出示:
顯示在實物中抽象出來的角。
學生:觀察并再一次認識角。
師:觀察這些角,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學生可能發現:
(1)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圖中的角形狀一樣……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看,直角符號像什么?你還在哪見過直角?
學生:在直角上標上直角符號。學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再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說畫面中的角,然后讓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對角的認識和學習。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27頁的內容。
教材簡析:
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這是本節課的學習的支撐點。本課教材緊密聯系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先把已經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按邊的數量統一命名為四邊形,并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主動關注圖形邊的數量,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形成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數一數它有幾條邊的認識,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作準備。
在想想做做教材安排了折、剪、拼、搭等多種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充分感知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特點,讓他們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圖形之間的聯系和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圖形的折、剪、拼、搭等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和聯系,發展空間觀念。
3、初步激發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意識,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交往的意識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比較、歸納等活動,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在折、拼、剪、搭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和聯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每人若干根小棒、一個信封,內裝一套四、五、六邊形紙片(地磚紋樣)、一張正方形紙,一把剪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情景圖:小朋友,新年里小狗史努比蓋了一座新房子,看多漂亮!可惜還沒鋪地磚,史努比正為該鋪什么地磚發愁呢!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它去挑選一下嗎?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一)認識四邊形
1、引導觀察:
⑴讓我們先來看看地磚樣品吧(多媒體出示)請小朋友把自己信封中的地磚樣品拿出來放在桌上。
看,這些地磚的形狀可真多。你認識其中的哪幾種圖形呢?把它們找出來放在一邊。
⑵學生獨立操作。
⑶指名匯報:你找的是哪些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
⑷引導發現:觀察一下,這幾種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四個角,四條邊)
(評:巧妙設計貼近生活的情境,使抽象的幾何圖形的認識建立在已有的經驗上,使新知的展開顯得十分自然。)
2、建立概念
⑴認識邊:真不錯,你們已經認識邊了!誰來把正方形的邊指給大家看看?(指名板演)
⑵揭示邊:象這樣直直的一條,我們就叫它邊(板書:邊)
⑶數邊:
①先拿起自己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邊,再數一數正方形有幾條邊?(教師根據學生數的方法強調:數的時候要按一定的順序,注意首尾相連)
②小結:正方形有四條邊,我們就說正方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演示:圍成)
③那么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是由幾條邊圍成的呢?先自己數一數,再告訴同桌。
⑷小結:通過數一數這些形狀的邊,我們發現它們都是由四條邊圍成的,(板書:4)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歸為一類,給他們取個共同的名字,叫四邊形(板書:四邊形)
(評: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找一找,數一數,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并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圖形邊的數量,并體會到可以根據圖形的邊的數量來命名,為后面學習五、六邊形巧設伏筆。)
3、鞏固認識:
⑴再找一找,你們桌上還有四邊形地磚嗎?(指名展示)
其他同學判斷:你們認為他找得對嗎?為什么?
⑵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四邊形?是的在( )里畫。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并說說剩下的圖形為什么不是四邊形?
(評:抓聯系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這里讓學生繼續找出其他的四邊形,使學生能用聯系的眼光來認識四邊形有四條邊的共性,并通過使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更進了一步。)
(二)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1、分類、探究
⑴提出要求:觀察桌上剩下的地磚,你能把它們按照形狀分一分嗎?
⑵學生操作:先分一分,再告訴你的同桌,你是根據什么分的?指名板演。
⑶匯報分法:你是怎樣分的?(五條邊的分在一起,六條邊的分在一起)為什么要這樣分?你能分別給他們取個名字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五邊形、六邊形)
⑷驗證:他說得對嗎?讓我們一起拿起自己的地磚數數看。
⑸小結:由五條邊圍成的圖形叫什么名字?由六條邊圍成的'呢?
2、鞏固認識:(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①提問:你會用小棒搭一個五邊形嗎?
②嘗試操作:每人獨立搭一個五邊形
③交流匯報:搭一個 五邊形,你用了幾根小棒?(指名板演)
思考:搭一個五邊形最少需要幾根小棒?為什么?
搭一個六邊形最少需要幾根小棒呢?請你搭搭看。
(評:通過組織分類、取名活動,使學生利用認識四邊形的經驗自主遷移,從而建立五、六邊形的概念,并形成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數一數它有幾條邊的認識,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課堂小結,揭示課題:
剛才,我們把這些地磚按形狀分成了幾類?在分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真了不起,今天我們要認識的圖形,你們都已經認識啦!(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①提出要求:先數一數這些圖形各有幾條邊,照樣子寫在圖形上,再填表。
②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①先電腦演示折法,讓學生說說折出的是幾邊形。
②讓學生照樣子折,邊折邊自己填空。
③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①嘗試練習:先自己試著動手分一分。
②匯報交流:(指名展示)你是怎樣分的?
③小結:分的時候可以從一個頂點開始,每次分出一個三角形,就能使分到的三角形個數最少。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拓展思維(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⑴提出問題: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剪下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一個什么圖形?
⑵小組交流、合作:先動手剪一剪,看看和你猜的一樣嗎?再互相交流。
⑶全班交流,互相展示
(評:在鞏固環節,教師通過組織各種折、剪、拼、搭等實踐操作活動,不僅使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識更深刻、更清晰,而且也使學生對圖形間的聯系和變換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學生在動態中認識事物。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富有個性的探索和嘗試,激活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和數學能力。)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并學會根據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過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觀念,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趣激學
1、師:孩子們,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來聽我們的課,你們緊張嗎?(緊張;不緊張),那請轉過身去,舉起你們的右手,向老師們打個招呼:(老師們好!)再舉起你們的左手向老師們問好;(老師們好)舉起你們的雙手,高呼(歡迎你們!)。好,孩子們真乖!請轉過身來,坐下。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大象嗎?是在哪見過的。
有四個盲人,他們也想知道大象長得什么樣子,讓我們來聽一聽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小朋友們,他們摸到的是幾只大象嗎?那為什么得出的結論不一樣呢?他們分別是從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
請看大屏幕(課件展示大象圖),請同學們分別說出這是從大象的哪一個位置所看到的圖形?
(板書:前面-后面-側面。)
2、掲題:雖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師:四個盲人因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說成了蘿卜,扇子、柱子和繩子。那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二、 觀察物體,順思導學
1、 確定方位。
師:下面我給每個小組分發一位新成員——儲錢罐,你們喜歡嗎?那就請它們分別坐在你們位置的中央。下面請坐在儲錢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揮揮手;請坐在儲錢罐后面的小朋友揮揮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讓學生分清前后左右。)
師:我知道了,你們就分別坐在儲錢罐的前后左右。
2、 觀察儲錢罐。
(1) 在自己座位上觀察。
師:從你這個位置上看到了儲錢罐的什么?
學生匯報
師:其他同學觀察的結果也是這樣嗎?有補充嗎?
(2) 交換位置再觀察
師:剛才你們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可愛的儲錢罐,現在咱們換換位置再觀察。好嗎?儲錢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學換換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學也換換位。準備好,輕輕地換。(學生起身換位。)
師:現在你又在儲錢罐的哪邊?仔細觀察,你看到的儲錢罐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匯報
師:我想采訪坐在儲錢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學,現在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和你剛才看到的一樣嗎?
學生匯報
師:哪兒不一樣呢?
師:哦,從前面和后面看儲錢罐是不一樣的。請問儲錢罐左邊和右邊的同學,你們可要仔細看了,你剛才看到的和現在看到的相同嗎?
學生匯報
預設:有的同學會說一樣,有的同學會說完全不一樣
出現矛盾沖突時,學生再次觀察儲錢罐左右兩邊,并在組內討論。
小結:從左邊和右邊觀察儲錢罐是不是一樣呢?(學生齊聲:不一樣!)你們從細節觀察并解決了問題,好樣的!從儲錢罐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樣的,從左邊和右邊看也是不一樣的。
從前后左右觀察小豬
師:咱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儲錢罐的一個面,要是能看到儲錢罐的前后左右四個面,那才過癮呢!有什么好辦法嗎?在小組里討論后,試一試
方案一:到其他幾個同學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辦法太麻煩。我們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我們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學生嘗試操作
師:好的,每轉一個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嗎?這兩種方法都很好,可以圍著儲錢罐轉一圈,也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小組商量定下一種,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始觀察。
(伴隨著輕柔的音樂,學生進行觀察活動。)
師:同學們從前后左右再次觀察了儲錢罐,你們看到的一樣嗎?(不一樣。)為什么?
學生匯報
師: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是不一樣的。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
三、 分層練習,應用促學
1、 剛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老師特別高興。老師也給趙亮、王麗、江鈴、丁一四位同學一個禮物,大家看。(課件展示茶壺圖)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說說理由。(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匯報交流)
2.小游戲:考考大家,比比誰的反應快。我說動作你來做。
①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
②老師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師的怎么和大家不一樣?老師做錯了嗎?那大家做錯了?那為什么我們不一樣?那你知道老師的右邊是那邊嗎?左邊呢?前面呢?后面呢?
③那我換個方向站,你還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嗎?這樣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樣我該怎么站呢?
3、孩子們,你能說出你的位置前后左右的同學嗎?你看到的又是同學的哪一面呢?(指名回答)
師:孩子們真聰明!那現在翻開你們的課本第48頁,做一做課堂活動吧。請認真觀察,并連線。
學生匯報交流。(課件展示)
四、總結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觀察物體)我們主要從哪些位置觀察的?(前面、后面和側面)還可以從其他的位置觀察物體嗎?(上面、下面。。.)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一定不一樣嗎?(不一定)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鏡像對稱》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教科書98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借鑒排列問題的學習經驗,通過擺一擺、寫一寫、畫一畫等活動找出組合數。
2.在排列問題與組合問題的對比中,感悟兩類問題的聯系與區別,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的思考。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最簡單事物的組合數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排列與組合的區別。
教學準備:課件,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師:這是誰?出示課件懶羊羊圖片。大家看懶羊羊怎么了?大哭。他為什么哭?饞哭了。原來慢羊羊村長做了一個大蛋糕,但是想吃到蛋糕人呢必須要做出慢羊羊村長出的這道題。看懶羊羊哭得那么可憐,我們還是幫幫他吧!
二、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蛋糕上面放著一張紙條謎語如下:用三個數5、7、9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1.明確問題,交流思路師:自己讀一讀,和小組成員交流一下
2.獨立完成此題。師:同學們,你可以擺一擺,畫一畫,列表等方法找到自己的問題的答案。
3.匯報交流解題思路。
師:你是怎么想的?
師:你能做到不重不漏嗎?(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回顧解題策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經驗。)
三、親歷探索感受新知
師:大家做得很好!我們幫懶羊羊解決了困難,可是調皮的沸羊羊把懶羊羊的蛋糕藏了起來,非要懶羊羊幫他做作業,不然沸羊羊就吃掉蛋糕,懶羊羊又哭了起來,我們怎么辦?好人做到底吧!
1.明確問題
教師出示題目:有三個數579,任意選取其中2個數求和,得數有幾種可能?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題,你知道了什么?
師:求和是?得數有幾種可能是什么意思?生答。
2.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猜一猜,有幾種可能?
師:有不同意見了,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請大家動起手來驗證一下。
擺一擺,畫一畫,利用表格都可以,你喜歡怎么做就怎么做。
3.交流分享
(1)同桌交流組內交流,師:得數有幾種可能呢?同桌先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他聽。然后組內的同學互相交流想法。(2)全班展示交流師:現在,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讓大家分享你的精彩!學生代表到臺前講解,教師配合板書。有不同思路的學生到臺前交流,教師引導歸納。
(3)對比分析
師:剛才我們成功做對了兩道難題。但是現在老師糊涂了,為什么排數字卡片時用3個數可以擺6個數,而兩數求和時3個數卻只有3個和呢?都是3,為什么出現的結果不同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進而梳理知識,總結歸納)結論:擺數與順序有關,求和與順序無關。擺數可以交換位置,而求和交換位置沒意義
四、拓展思維深化體驗
1.師:今天,咱們合作的真是太愉快了!讓老師握握你的小手吧!2.老師隨意與學生握手,使秩序亂了起來。
師:哎呀!老師剛才和幾位小朋友握了手?我記不清了。還是你們來表演一下吧!
3.設置情景表演
三個小朋友,每兩個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師:一人做裁判,小組的其他三個同學握一握,試一試,到底幾次?學生匯報表演。
師:他們握手,咱們一起來數吧!(注意:握過小朋友一邊休息)
師:A和B握手了嗎?B和A握手了嗎?這算一次還是兩次呀?師:三個小朋友握手只有三次,那剛才三個數卻擺了六個數,是怎么回事呢?
小結:看來,兩個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剛才排數,交換數的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了。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兩節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五、作業
回到家,你和爸爸媽媽拍全家福,交換位置再拍(咔嚓),再來一張,試試看能拍幾張不同的全家福?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學習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一課時(第67、70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學學生活動,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物體。
3、培養學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學習重難點:使學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學學生喜歡的玩具、小黑板等。
學習過程
一、用學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創設情境
1、播放有多種動物叫聲的vcd,請學學生猜一猜都有動物(如孔雀、恐龍、獅子等),同時問:“你是怎樣猜出這些可愛的動物的?”(學學生回答說是根據動物的聲音。)
2、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又請學學生是什么動物?
3、根據學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學生是怎樣猜出來的?
4、學生:我看見大象的長鼻子;我看見老鼠的尾巴;我看見駱駝的駝峰……
老師: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形狀,有正面的、側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們就玩一玩,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體驗不同位置觀察到的不同的物體形狀
1、老師:請同學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組內的同學互相玩耍,并說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小組匯報:看到的是什么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
2、畫學學生看到的汽車形狀。老師:咱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汽車的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的.畫出來。(小組活動)
3、展示圖畫。請每組小組長把本組的畫收集到一起,并貼在黑板上。
老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講講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為什么汽車有這么多不同形狀?
學生:因為我是從側面看的;因為我是從正面看的;因為我是從后面看的……
老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車形狀也不同。
4、老師:請學學生交換位置,再觀察,說說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車的形狀。
××學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燈;我看到的是它的車尾。(讓學學生回原位。)
5、請學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玩具(每組一個)放在桌上,坐在現在的位置上觀察玩具的形狀并把它畫出來。(全班交流,介紹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應用拓展
1、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老師同時出示圖片請學學生判斷。
2、連線游戲。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四、小結評價
我們的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里面有我們許多數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學生活。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25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蘇教版數學廣角一二年級上冊教案08-24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22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3-30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6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范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