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3-02-17 15:04:3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5篇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52~53頁小數的讀寫法,完成做一做題目和練習九的第6~7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會讀、寫小數,并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讀、寫小數。

  教具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0.2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2、0.4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0.07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0.138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二、新課

  1、教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小數,誰能舉出一些小數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小數點左邊的數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其他的小數嗎?誰能舉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這些小數的小數點的左邊還是0嗎?

  觀察一下:小數可以分為幾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數都比1小?

  誰還記得整數的數位順序?每個數位的計數單位是什么?相鄰的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邊回答邊在黑板上板書整數數位順序表。

  接著提問:0.2表示什么?(表示兩個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個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個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等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這些小數的計數單位那個?

  多少個十分之一是整數1?

  多少個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個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22頁例3和做一做及練習四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3、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

  重點難點: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用具: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生成問題

  1、師:老師站在大家的正東方向上,那么你們站在老師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對,我們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

  2、分別指兩名學生,讓大家根據方向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先弄清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再根據兩名學生的位置分別說一說誰站在誰的方向上,使學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對關系。)

  3、師: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兩個物體位置的相對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對上兩節課學習內容有一個大體的回顧,為本節課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22頁例3主題圖。

  (1)讓生觀察地圖

  師:北京和上海兩地相距大約 1000千米,說一說,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組織學生用直尺,量角器測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②討論: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組織學生觀察上圖,在小組中討論,然后交流說一說。

  出示提示

  1.確定以誰為觀測點,并建立方向標。

  2.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討論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匯報。

  生匯報。

  可能會說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師對照圖示指一指,肯定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

  師小結: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觀測點不同,物體的相對位置就會發生變化。這就是今天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初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讀、會寫一位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知道自然數和整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理解小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他們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識別小數,正確讀寫小數

  2 、知道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表示。

  教學難點:

  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去過超市購物嗎?(去過)。大家看看這些物品的標價,

  (多媒體展示)

  像48、25、0、6、1、5、這樣的數你們見過嗎?(見過)。它們有個什么特點呢?(數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像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小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小數。(板書:認識小數)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些小數與我們學過的整數有什么不一樣?

  生:都有個小圓點。

  師:真聰明,這個小圓點叫小數點,來,一起說說它的名字。(生齊讀)你們別看小數點它小小的,圓圓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它把小數點分成了兩部分。

  師: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小數點就寫在整數部分個位的右下角的位置。

  二、聯系實際,探究新知

  1、試讀小數師:你們見過小數,那你們會讀嗎?(同桌試讀)

  7。56 11。11 129。29

  9。05 500。50 1005。007

  2、總結小數的讀法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由老師總結讀小數的方法。讀小數的時候,整數部分按照整數部分讀法來讀,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部分通常要順次讀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小數的讀法學生可能讀得不準確,學生在試讀的過程中,老師了解情況,反饋時及時加以糾正,最后小結,給學生以準確的讀法)

  3、寫小數

  師:我們已經會讀這些小數了,那這些小數是怎么寫的呢?讓我們動手來試一試。

  板書:六點七八、零點四九、一百五十點六零

  4、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現實意義建構

  師:同學已經會讀寫小數了,那么誰知道,這些以“元”為單位的小數分別表示多少錢?

  師放課件,學生回答。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這里不要求學生盡全盡美地回答,只要學生能提到點自上,就說明他對于小數價格的實際含義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學生表達的邏輯性,培養準確完整的表述能力。)

  小結:這些以元為單位的小數,小數點的左邊表示幾元,小數點右邊第一位表示幾角,小數點右邊第二位表示幾分。

  5、同學們現在翻開書本第88頁,把表填一填,填完后,師指名學生想報一報哪種商品的價格。

  6、練習價格之間的轉換:

  (5。36)元=()元()角()分(109。06)元=()元()角()分

  (10)元(8)角(2)分=()元(79)元(9)角(9)分=()元

  7.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個同學在干什么?(生答:量身高)

  二、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只用米作單位怎么表示?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你們知道一米有多長嗎?用手比畫一下,一分米呢?

  1.感知“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

  師:這是一張1米長的尺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每份是1米的幾分之幾?

  師: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也就是幾分之幾米?(請學生回答)

  師:對了,1分米是1米的,也就是米。米寫成小數是0。1米。

  板書:1分米=米=0。1米

  師:這一段是3分米,那3分米等于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呢?

  3分米=米=0。3米

  學生練習分米和米的轉換。(口述)

  2、感知“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

  師:同學們,1厘米有多長呢,筆畫一下,面對同樣的事物,我們只要換個角度,就會有新的發現。

  多媒體展示:標有1—100的米尺

  師:現在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的長度是多少?(1厘米)

  師:1厘米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0。01米)

  多媒體展示:1厘米=米=0。01米

  師:3厘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數表示呢?(0。03米)

  多媒體展示:3厘米=米=0。03米

  師:我們出個有點難度的,那18厘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呢?(0。18米)

  板書:18厘米=0。18米

  學生練習米和厘米的轉化。(口述)

  3、學生交流,探索規律。

  像0、1、0、3中的小數部分只有一個數字(小數點后面含有一位數),這樣的小數是一位小數。

  像0、03、0、18小數點后面含有兩個數字,這樣的小數是兩位小數。

  想一想:什么樣的分數能用一位小數來表示?什么樣的分數能用兩位小數來表示?(同桌討論)

  回答前問。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是對的,(因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完成89頁做一做。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①76、42讀作七十六點()

  ②7厘米用小數表示為0。7米()

  ③5角用小數表示為0。5()

  2、填單位名稱。

  8.47元=8()4()7()2.39米=2()3()9()

  20.06元=20()0()6()0.84米=0()8()4()

  2、把日記里的數據改成用小數表示

  叮鈴鈴!我要遲到了!我趕緊從2米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用2分米長的牙刷刷完牙,迅速洗把臉。到校門口商店買了一個6角錢的雞蛋和1元5角的面包后,飛奔到教室。

  4、仔細看圖,說說哪個圖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3表示,為什么?

  (四)、知識拓展

  1、除了在價格多少,長度多少上,我們可以用到小數,你們還是什么哪里見過小數?(生答)播放多媒體小數的用述。

  你們知道在什么地方不能用小數嗎?

  表示人的數量,植物、動物,物品等的數量時不能用小數。

  2、我國古代用小棒表示數,為了表示小數,就把小數點后面的數放低一格。

  在西方,小數出現很晚,最早使用小圓點作為小數點的是德國數學家克拉維斯。

  現在,有一部分國家用小圓點“ 。”表示小數點,還有一部分國家用逗號“,”表示小數點。

  總結:

  1、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小數,你有什么收獲?

  師:其實,關于小數還有很多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讓我們在生活中多觀察,挖掘更多關于小數的奧秘吧!

  板書設計

  認識小數

  48、25、 0、6、 1、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48 、 25

  整數部分o(小數點)小數部分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手拉手”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不小數乘法里同樣適用,培養學生比較、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能把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類推到小數乘法中,并能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教學重點: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地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地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聽說過“希望工程”嗎?誰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你們知道嗎!每人每天節約1元錢,1年節約的錢就能資助一名西部失學兒童重新返回校園學習一年的學費呢。

  我剛看到這組數據的時候,心底為之一顫,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就會有許多和你們同齡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師計劃我們班也將參與一次援助失學兒童的手拉手活動。(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1、請同學們看老師的計劃(貼計劃),在老師的計劃中還隱藏著一些數學信息呢,根據這些信息你想向老師提出什么問題?

  生提問題,教師適時板書:一共要花多少錢?

  2、請同學們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錢?

  生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方法。

  師:老師發現我這個計劃做的有點不切合實際,錢太多了,我修改一下,加上個小數點,這回請同學們再來估算一下,現在一共要花多少錢?

  3、生估算,說明估算的方法。

  總結:小數估算的方法與整數估算的'方法相似,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4、師:這幾名同學估算的到底準不準呢?與正確結果究竟相差多些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在座位上用計算的方法,獨立驗證正確結果是多少?注意提倡算法多樣化,看誰用的方法多!(生筆算)

  5、指生到黑板板演算式,并說明算式的含義。

  6、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四個算式,其中有兩個分步,兩個綜合,你發現了什么?結論:從運算順序看: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相同的。

  從運算過程看,整數的運算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

  7、出示各種運算律的統計表。

  三、強化練習、拓展提高。

  1、把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用線連起來。

  (5+8)×0.49×5+9×1.6

  4.6×19+5.4×195×0.4+8×0.4

  9×(5+1.6) (4.6+5.4) ×19

  3.6×4×2.5 3.6×(4×2.5)

  2、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在 ---- 上填上運算符號。59×2.5×0.4=×(×) 7.8×15+2.2×15=( + )×15

  0.2×1.25×5×8=(×)×(× )

  9.63×2.5+9.63×7.5=( )

  ( )×0.8+5× ( )=(+39.2)×5

  0.63×99+0.63=()×( )

  3、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2.5×(3.8×0.4) 7.69×101

  8.36-2.48-3.52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4、選一選:24.6× 4.6+246× 0.44+24.6用簡便方法計算應該是( )。

  (1)24.6×(4.6+0.44+1) (2)24.6×(4.6+4.4+1)

  (3)24.6×(4.6+4.4)

  四:知識整理。

  師:你們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本節課知識的梳理嗎?誰愿來試一試。

  教學反思:

  1、沒有單一地把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直接出示給學生,而是把一種靜態的數學知識變為一種讓學生在一種大問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的探索過程中自己發現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體會科學的學習方法。

  2、在探究活動中,能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鼓勵學生想出多種研究方法,盡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5

  一、 創景引新,促進遷移

  1、 談話:這幾年,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很多小區最近新建了一些樓房,可漂亮了,我們來看一看我們住的小區好嗎?

  2、 媒體出示情景圖,并出示文字:彩田村有14棟樓,平均每棟樓住154戶,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戶?

  3、 提問:從題目里你知道哪些信息?求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戶,你會列式計算嗎?這道算式和我們學過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樣的?那前面學過的乘法你還記得怎么算嗎?(筆算:24×13 45×67 15×47)

  二、 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那這道算式你試一下看,會不會算?

  2、集體反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全班交流并集體反饋,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算式。

  4、讓學生口述答句,教師板書。

  5、總結算法

  三、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指名板演,完成后及時反饋。

  (2)指名說說中間一題的計算過程,明確乘數中間有0時應怎樣計算?

  2、找錯改錯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在書上獨立找錯改錯。

  (2)小組交流,找出錯誤的原因,并認真訂正。

  3、列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4、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默讀題目,分析題中所給的信息,并獨立在書上填寫結果

  (2)組織交流,你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計算總價的?

  (3)全班反饋計算有無錯誤,如有錯誤共同訂正。

  四、課堂總結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內容:

  教材第63、第64頁的內容及第65頁練習十五的第4、第5、第9、第10題。 課型 新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標準及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分類記錄等活動,折、剪等操作,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3、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同時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別從三角形的角和邊兩個方面的特征,對三角形準確的地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能夠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圖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如果讓你把班里某一個小組的同學分成兩組,你將如何分組呢?

  (學生回答)

  師:既然如此,如果把三角形進行分類,你覺得應該按什么樣的標準來分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兩種方法,按邊分或者按角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

  (板書:三角形的分類)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課件出示例5.

  師:用量角器量出每組中每一個三角形的.每一個角的大小,看看三角形中每個角是多少度?各是什么角》

  生1: 通過測量發現,有些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銳角。

  生2:有些三角形有一個直角、兩個銳角。

  生3:有些三角形有一個鈍角、兩個銳角。

  師: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鈍角三角形。

  2、把三角形按照角進行分類。

  師: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個整體,那么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別看作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的關系你會畫圖表示嗎?

  (課件出示三種三角形的關系圖)

  3、認識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

  (課件出示直角三角形圖)

  師:在直角三角形中,夾直角的兩條邊叫直角邊,直角所對的邊叫斜邊。你能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嗎?測量后你會發現什么?

  生:通過測量發現,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中,斜邊最長。

  4、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課件出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圖)

  師:觀察三角形的三條邊會發現什么?

  生:有的三角形的三條邊都不想等,有的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

  師:在數學上,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有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各個部分的名稱。

  師: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兩條邊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條邊叫等腰三角形的底,兩腰的夾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腰和底邊的夾角是三角形的底角。在等邊三角形中,三條都相等的邊都叫三角形的邊。

  6、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師:你能說說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的關系嗎?

  生:兩腰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師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自角的特征以及認識等腰直角三角形。

  通過測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角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

  有些直角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有兩個角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在數學上叫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常用的直角三角板中的一種。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為大家展示一下按角分類的成果呢?

  (老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板書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師:按邊分呢?

  生: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生:三角形可以按邊分類,也可以按角分類。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數學方法?

  生:分類。

  師:分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重要,因為運用了分類方法,我們的生活才變得井井有條,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舒心,更加精彩。

  五、板書設計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學生通過實例觀察,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以及了解它們的表示方法。

  2、能正確區分直線、射線和線段,掌握它們的聯系和區別。

  二、過程方法

  1。引導學生利用觀察和實踐活動,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概括的能力。

  2、通過觀察,操作學習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直線、射線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關于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空間概念。

  三、情感態度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手電筒、線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喜歡這部動畫片嗎?(課件出示熊大和熊二)

  熊二在森林呆的太久了,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熊大就帶著熊二一起去小鎮看看。

  從森林出發有三條路到達小鎮,你認為聰明的熊大會選擇哪條路線呢?

  突出:(1)線段的特點

  (2)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這條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

  反問:另外兩條路線的的長度是否是兩點間的距離?

  二、探索新知

  1、進一步學習線段

  課件出示一條線段

  師:線段有幾個端點?(生:兩個)

  師:我們現在給這兩個端點做上記號,標出A、B兩點。

  板書:線段AB

  師介紹:在數學上為了表示方便,可以用端點的字母來表示這條線段。例如:線段AB。你能用不同的字母表示這條線段嗎?

  學生嘗試并交流

  2、認識射線

  (1)談話:它們就沿著這條直直的線段路線一路走到了美麗的小鎮,看到了美麗的夜景。觀察這些美麗的光線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課件展示美麗的.夜景,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小結

  (它們都由一點出發,直直的射向遠方,無限延伸。)

  師:像這樣只有一個端點,筆直的向一端無限延長的線,我們把它叫做射線。

  板書:射線。

  這些燈射出的光線都可以看作射線。

  (2)電腦演示同時口述把線段的一段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

  你會畫射線嗎?試著畫一下。

  學生試著畫射線。

  學生展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師簡單介紹射線的表示方法并小結射線的特點。

  (3)舉生活中射線的例子。

  學生舉例教師小結。

  3、認識直線

  現在仔細看屏幕我們繼續學習,剛才我們把線段一端無限延長是射線

  師:那如果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你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樣的嗎?

  課件演示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

  (同時想象一下兩邊無限延長,想象著向兩邊無限延長,延長出練習本,延長出學校,一直向宇宙中延長。)

  教師小結: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長。我們把這樣的線叫做直線。

  你會畫直線嗎?

  學生試著畫直線并展示。

  師將學生所畫的直線變換位置,請學生思考它們是否還是直線?

  師:你們準備怎么表示直線?

  學生相互交流表示的方法。

  師小結:只要具備了直線的特點,不管位置、角度怎么變動,都是直線。直線可以像線段一樣表示,還可以用小寫字母表示。例如直線AB或直線l。

  大家畫一畫。

  4、大家認識了射線、直線和我們以前學的線段,直線、射線與線段相比有異同點呢?

  集體交流,教師小結。

  課件展示:

  三者聯系: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8

  學習目標:

  1、理解和掌握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方法。

  2、會運用這個除法運算性質,使一些計算簡便。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560÷8÷7 1800÷3÷6 480÷6÷8 720÷9÷8

  560÷56 1800÷18 480÷(6×8) 720÷(9×8)

  2、簡便方法計算

  609-51-49 846-121-279

  3、動手做

  24個圓片平均分成2組,再把每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體會連續等分:可以分了再分,也可以先求出兩次一共分成多少份,然后一次分完。)

  4、引入新課:除法的運算性質。

  5、出示目標(見學習目標)

  二、自互學習:(出示例3)

  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

  1、指名讀題。

  2、(出示學習指導)

  (1)根據題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計算。

  (2)試一試,你還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嗎?如果有困難,可以與書進行交流。

  (3)對比一下,兩種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4)能用語言概括一下你發現的規律嗎?

  (5)試著用字母表示出這個規律。

  自學時間5分鐘。

  3、學生自學(學生對照學習指導,自學,并完成學習指導的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4、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三、精講要點

  1、小組匯報。

  2、解決各小組中在自學中遇到的不會的問題。

  3、小結:除法的運算性質。

  4、練習:教材P43做一做,指名板演。

  四、當堂檢測

  1、判斷

  (1)1456-(324+456)=1456-456-324

  (2)100÷(25×4)=100÷25×4

  (3)400÷(40×25)=400÷40÷25

  2、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3200÷25÷4 20xx÷25÷8 350÷14

  3、有1440個玩具,每24個裝一盒,每6盒裝一箱,一共要裝多少箱?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58、59頁的內容:小數的性質

  【學情分析】

  小數的性質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58、59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掌握小數的性質,不但可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而且為后面的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四則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對于整數的知識已經有了較多的了解,對于整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會引起整數大小的變化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小數的性質卻與整數不一樣,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因此,整數的這部分知識,會對小數性質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知道化簡小數和改寫小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難點:小數基本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法與學法】

  1、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通過直觀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2、讓學生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3、培養學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自作課件

  學生:收集的標簽彩筆直尺和紙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回憶生活,觀察商品的標價簽,并記錄1—2種商品的價格,請誰來匯報一下?

  生:2、00元,師:是多少錢呢?生:2元。

  生:3、50元。師:是多少錢?生:3元5角

  師:夏天的時候同學們都愛吃冷飲,老師了解到校門口左邊的商店三色標價是2、5元,右邊一家則是2、50元,那你們去買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家呢?為什么?

  師:為什么2、5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究竟可以添幾個零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

  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達到知識的遷移。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下面請同學們利用直尺和桌面上的三張紙條分別量出0、1米,0、10米和0、100米長的紙條,各打上記號。各小組合作共同完成。

  老師巡視并引導學生觀察米尺圖

  2、各小組匯報: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教師小結:這三個數量雖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從“0、l米、0、10米、0、100米”出發研究問題。在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中,學生鍛煉了運用已有知識解答新問題的能力,培養了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3、觀察比較:教師指著“0、l米=0、10米=0、100米”這個等式,標出思考箭頭先讓學生從左往右觀察、比較,你們發現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再標出思考箭頭,讓學生從右往左觀察,又發現什么規律,補充板書:小數的末尾去掉“0”。

  教師強調:我們如果遇到小數末尾有“0”的時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小數中間的0不能去掉、

  師質疑:那整數有這個性質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舉例證明得出結論。

  (師強調出小數與整數的區別)

  設計意圖:把靜態的知識結論轉化為動態的求知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所學的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培養了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4、練一練:

  (1)多媒體出示58頁做一做:比較0、30與0、3的大小

  師:你認為這兩個數的大小怎樣?(讓學生先應用結論猜一猜)

  (2)師:想一下你用什么辦法來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呢?(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合作)

  (3)在兩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較。

  匯報結論:0、3=0、30

  師質疑:小數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你從中發現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數變了,即小數的計數單位變了,而陰影部分的大小沒有變,得出0、3=0、30。)

  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放手讓學生探索、驗證,適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5、小數性質應用、【繼續演示課件“小數的性質”】

  (1)教學例3:把0、70和105、0900化簡、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05、0900中“9”前面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教師強調:末尾和后面不同。

  (2)教學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寫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共同訂正。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數點行嗎?為什么?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小數末尾添0的數?(商場的標價上)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完成59頁的做一做。

  重點指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和

  說一說為什么有些數的末尾添上“0”,原數就發生了變化、

  2、挑戰自我。

  (1)誰能只動三筆,讓下面三個數之間劃上等號?

  6020 = 602 =60200

  (2)每人寫幾個和3、200相等的數、

  設計意圖:挑戰自我的習題留給學生課后去完成,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課堂延伸到課后。

  四、全課小結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對自己或同學有什么評價?

  五、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十1—3題。

  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例1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從右往左從左往右

  0、1米= 0、10米= 0、100米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0、3= 0、30 =0、300

  例2化簡小數。

  0、70= 0、7 105、0900=105、09

  例3不改變數的大小,把下面各數寫成三位小數。

  0、2=0、200 4、08=4、080 3=3、000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0

  設計說明

  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利于學生的體驗和理解、思考與探究。在實際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選取了學生熟悉的、具有一定聯系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生活素材來開展教學活動。

  1.結合情境進行有效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呈現兩名同學在書店購買圖書的全過程,引入小數的加減法。通過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自主探究,實現知識遷移。

  上課伊始,通過情境的創設,有目的地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當學生在對所提的問題進行解決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算法。在學生的匯報中追問:“怎樣才能保證相同的數位對齊呢?”學生馬上就會說出只要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自然是水到渠成,并且印象深刻。由于有了之前對整數加減法的認識和探究中適時的點撥,學生很自然地實現了從整數加減法到小數加減法的知識遷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出示教材71頁主題圖。

  師:星期天,小麗和小林相約到書店買書。小林買了一本詞典,小麗買了一本《數學家的故事》和一本《童話選》。

  師: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陶冶情操。在小麗和小林買書的情境中,還蘊涵著許多的數學知識,讓我們一起去探究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主題圖,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及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

  ⊙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根據主題圖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小麗買這兩本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2.探究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兩本書的價錢:《數學家的故事》6.45元,《童話選》4.29元。

  (2)列式:6.45+4.29。

  (3)比較這道題和以前學習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師:整數加減法在列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呢?

  預設

  生1: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

  生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當10,然后再算。

  師: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否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減法呢?請同學們按照課堂活動卡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4)學生匯報。

  生1:通過討論,我們小組發現: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應該是一樣的,要保證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在列豎式計算時,百分位上的5要和9對齊,十分位上的4要和2對齊,個位上的6要和4對齊,計算結果是10.74元。

  生2:通過討論,我們小組發現:在計算小數加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實際上就是小數點要對齊,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也就對齊了。

  師:同學們的發現很有道理,能夠通過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類推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真了不起!的確是這樣,在計算小數加法時一定要注意小數點要對齊,也就保證了相同數位對齊。

  3.探究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1)根據這兩本書的價錢再提出一個減法問題。

  預設

  生:《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

  (2)獨立列式解決這道題。

  (3)學生匯報。

  生1:我列的算式是6.45-4.29=2.16(元)。

  生2:計算小數減法時,相同數位相減,不夠減的時候要向前一位借1當10,然后再算。

  師: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

  (4)教師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自主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升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特點。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從不同方向觀察由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并能描述看到的形狀。

  2、能辨認從同一方向觀察不同的物體得到的形狀。

  教學重點:

  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拼擺的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能辨認從前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正方體木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遷移,預習新課。(課件出示)

  1、由兩個小正方體組成以下圖形,畫出從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圖形。

  第二單元第1課時觀察物體(一)導學案

  問,從這三面看到的圖形的形狀一樣嗎?也就是說從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引入課題,這節課學習“觀察物體”。

  2、課堂預習。

  請同學們仔細看課本13頁,請你拿出自帶的4個小正方體木塊,進行拼組,然后帶著以下問題進行觀察學習。

  1、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2、在觀察物體的時候,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每個面的形狀一樣嗎?

  3、請你把能觀察到的面的形狀畫在格子圖上,并注明看的位置。

  4、我們分別不同的位置觀察了拼成的立體圖形,對于你畫出的觀察結果,你有什么發現嗎?

  二、自我檢測。(課件出示)

  1、填一填。

  從前面、左面和上面觀察由小正方體組成的不同的圖形,結果可能( ),也可能( )。

  2、連一連。

  第二單元第1課時觀察物體(一)導學案

  三、預估問題。

  1、觀察我們擺放的組合立體圖形,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一樣嗎?分別是什么圖形?

  2、同樣都是用相同的4塊小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圖形,為什么你們從前面、上面、側面畫出的形狀不同呢?

  3、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怎么樣?

  四、預設解惑。

  請同學們拿出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擺立體圖形畫出的格子圖,我們共同交流。

  1、同學們在實物圖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出示從前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圖形,

  2、師把同學們的作品進行總結:(課件演示)

  第二單元第1課時觀察物體(一)導學案

  3、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作品,我們是如何畫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圖形呢?有什么方法嗎?同桌討論一下。

  (1)集體交流

  (3)方法提煉

  先確定集合體的長、寬、高,

  從正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高這兩個要素;

  從上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寬這兩個要素;

  從左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寬和高這兩個要素。

  五、引導小結。

  1、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嗎?

  2、師:宋代大詩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你會背嗎?

  3、師:這首詩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釋一下嗎?

  4、問:請你結合這首詩,再想一想今天學習的內容,有什么想法?

  六、針對性作業。

  1、課本13頁做一做,練習四1至3題。

  2、《配練》上的1至3題。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計算這類方程的'道理。

  3.培養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這一類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這一類方程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解下列方程。

  二、教學新授

  (一)教學例5

  例4.有東北虎和白虎16只,東北虎是白虎的七倍,東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

  1.讀題,理解題意。

  2.教師提問:通過觀察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3.教師板書:

  東北虎 白虎 總數

  7x16

  4.教師說明:這個式子中含有兩個未知數,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解簡易方程。

  板書課題:解簡易方程。

  5.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

  7x 表示7個,x 表示1個,7x+x 一共是8個x ,也就是8x 。

  教師提示:1個

  6.教師小結

  一個式子中如果含有兩個的加減法,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義,將前面的因數相加或相減,再乘,計算出結果。

  7.練習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解這類方程時要注意什么?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數學好玩之《密鋪》。

  教材分析:這是一節 根據有關平面圖形特點進行觀察、操作、思考和簡單設計的實踐活動。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用磚鋪成的地面或墻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圖形的密鋪。第二部分通過動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邊形能否進行密鋪。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知道有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而有些則不能;從而在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密鋪的含義,更多地了解有關平面圖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過欣賞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 進一步感受圖形密鋪的奇妙,獲得美的體驗。并能夠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學情分析:

  (1)知識水平:學生已經學習了圖形的平移、旋轉及多邊形的內角和等知識;具有了相關的知識經驗;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運用“猜想--驗證--歸納”的數學思想方法來探究問題;

  (3)心理水平:該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但是還是有較強的好奇心,也有較強的表現欲;

  (4)思維水平:學生的思維以直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相對較少。在學習過簡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對平面圖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準確的認識各種簡單平面圖形。對于密鋪,學生已經有了較為直觀的生活體驗,只是還未形成系統的理論知識。

  在此基礎上進行密鋪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活動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是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提煉和再加工,從而形成較為系統的初步抽象的理論知識。在這個知識系統的幫助下 ,可以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頭腦風暴,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很大的幫助。基于以上認識,本課的設計重 點放在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小組長作用,小組內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通過經歷與組內同伴動手拼圖以及設計密鋪圖形等活動過程,知道三角形、四邊形、正六邊形可以密鋪,并知道有些圖形是不能密鋪的。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參與到組內討論,并指導。最后在學生活動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自我評價和反思,內化知識經驗與知識體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密鋪現象,使學生初步理解圖形的密鋪;通過拼擺各種圖形,探索并了解能夠進行密鋪的平面圖形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在探究多邊形密鋪條件的過程中學生經歷觀察、猜測、推理、驗證和交流等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欣賞密鋪圖案和設計簡單的密鋪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圖形的轉換,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欣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同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享受由合作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密鋪,了解有一些圖形(如三角形,四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可以密鋪的。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密鋪的原理

  教學手段:

  基于以上幾點的認識,本節課采用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重點突出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課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能夠自主的`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自學或者是進行各種探究實驗,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師在課中擔任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個孩子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掌握層次不盡相同,所以為孩子們提供了多種渠道來探究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動,并在活動中有不同的體驗。

  課前準備:

  1、 信息技術準備:廣播教學的教學系統,可以用來廣播教學,也可以用來展示學生的電腦上的操作。信息技術的簡單應用基礎,學生能在計算機上實現對基本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同時學生能在多媒體設備上完成對他人作品的欣賞與評價,同時也能對自己整個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反思。

  2、 道具準備:剪刀、卡紙若干。

  3、 素材準備:某客廳地面的照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教師與學生談話,想了解學生家里的客廳地面是由什么鋪成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客廳地面是由什么鋪成的。

  2、教師請學生用一個字或者是兩個字來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廳的地面。學生單獨匯報。(如:大/密/美麗/漂亮/寬敞/平整……)

  3、教師出示從朋友家拍來的客廳的地面(兩幅圖),請學生欣賞。并問學生分別是由什么形狀的地磚鋪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師問學生覺得這兩家的客廳鋪的怎么樣。(如果學生說鋪的好或者是鋪的很平,就追問: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勢提醒學生發現每塊地磚之間是一塊挨著一塊的,也就是沒有空隙的。如果沒有說出沒有重疊,就追問:有沒有把兩塊地磚疊在一起?引導孩子發現沒有重疊。)

  5、揭示課題:我們把像這樣,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的鋪法稱為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談話方式引入 ,從學生的身邊去發現和感受密鋪的存在,從而引出課題。

  二、實驗探究,領悟新知

  (一)動手操作、感受密鋪

  1、教師請學生們觀察“密鋪”這一個詞,問學生哪個字更重要。(學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師及時追問:“密”怎么體現?引導學生發現“密”體現在沒有空隙,不重疊。)

  2、教師拿出幾個長方形,請一個學生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鋪。(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3、學生操作完以后,教師請學生觀察有沒有做到密鋪,并追問是如何判斷的。(學生會說出,是密鋪,因為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4、教師對學生們的善于觀察和一學就會的寶貴品質進行肯定。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再認“密鋪”一詞和請學生動手鋪長方形,來幫助學生初步感受密鋪。為后面的動手實驗探究做鋪墊。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之初步判定

  1、教師追問學生:除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們還學過什么圖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梯形……)

  2、教師繼續問學生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并先讓學生猜測。

  3、教師提示學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鋪,可以怎么做。

  4、學生說一說要驗證三角形能不能密鋪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師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來操作:

  (學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師追問,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們該怎么辦呢?學生會說試一試或者是鋪一鋪,師再追問:拿什么試?拿什么鋪?學生應該會回答:要準備幾個三角形,然后再鋪一鋪。師再追問,準備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樣嗎?師:那我們就來按照這兩個步驟實驗一下:第一、取出①號信封里面的卡紙(如下圖),沿著上面的線剪開,得到幾個三角形;第二、把剪下來的較大的三角形(銳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鋪一鋪。(以上步驟由小組合作完成))

  6、學生按照剛才所說的步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并用IPad拍一組已經完成好的圖片。

  7、先請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并追問學生是如何判斷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討論如何判斷三角形能否密鋪到初步實驗發現三角形可以密鋪,為學生建立初步的表現。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之研究密鋪原理

  1、教師提出:如果把這些三角形隨便的鋪在一起,能密鋪嗎?如果不能,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關呢 ?(學生發現和三角形的角有關)教師接著追問和三角形哪個角有關(學生進一步發現和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有關系)。

  2、師生共同提出:為了更好的區分這三個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個角分別標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鋪一鋪,看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在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標出來,并且相同的角標上相同的序號)

  3、學生再次鋪一鋪。在鋪的 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觀察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分別是哪幾個。

  4、教師展示一組學生完成的密鋪作品。并請學生認真觀察一下,這個小組標完角以后,在拼接點處有幾個角呢?

  【(6個角),哪6個角??這個角1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這個角2就是老師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這個角3就是老師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這個∠1、∠2、∠3也是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師再問,在這個拼接點處有幾個角1?幾個角2?幾個角3?】

  教師小結:看來三角形真的可以實現密鋪,而且和三角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討論、探究,發現三角形能密鋪是和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有關系的。讓學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夠密鋪并非偶然,這其中隱藏著一定的必然性。而這種必然性就是密鋪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實現密鋪之再次驗證

  1、教師問學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種三角形來鋪一鋪,學生們想要怎么做。

  2、學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標出角,再鋪一鋪。

  3、教師請學生把剛才剪下來的較小的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標一標,鋪一鋪。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師用IPAd拍一組完成好的。

  4、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種三角形能不能密鋪。再展示其中一組學生的作品。問學生這一次實驗和之前的實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發現。

  5、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進行總結。

  小結:這樣看來這一種三角形和前面一種三角形一樣,也可以密鋪,而且也和它的三個內角有著密切的關系。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再一次的鋪一鋪的活動,讓學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鋪 的,而且再次領悟三角形能密鋪是和它的三個角有關的。

  (五)探究四邊形能不能密鋪

  1、教師引導學生:既然三角形能夠實現密鋪,那如果是這樣的四邊形能實現密鋪嗎?(師拿出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貼到黑板上)

  2、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鋪,動手實驗一下就行了。

  3、教師請學生打開②號信封,取出里面的四邊形動手鋪一鋪,并提醒學生思考動手鋪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標角)

  4、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和提示動手實驗,教師觀察每一組完成的情況,并用IPAd記錄其中一組完成的情況。對于已經鋪完的小組,請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看看有什么發現。

  5、反饋:教師先請學生判斷這樣的四邊形是否可以密鋪。然后請學生說說有什么發現。

  6、學生先判斷是可以密鋪的,因為這幾個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并且發現拼接點處有4個角,而且這4個角分別是這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如果有學生能發現這四個角加起來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結: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這種四邊形也是可以密鋪的,而且也與四邊形的內角有關。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前面幾次實驗的基礎上,大膽讓學生自己猜測、驗證。通過實驗發現四邊形是可以密鋪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樣,也和四邊形的四個內角有密切的關系。

  三、小結及拓展延伸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研究了密鋪,知道了長方形可以密鋪,正方形可以密鋪,三角形可以密鋪,四邊形可以密鋪。并提問學生: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呢?

  2、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如梯形能不能密鋪?五邊形能不能密鋪?六邊形能不能密鋪?……

  3、教師清學生借助計算機操作來驗證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是否能密鋪。

  4、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和幫助。

  5、學生操作完后,進行反饋,通過廣播教學體系請其中的幾組學生展示自己的實驗結果。并請其他學生幫助判斷。通過實驗、討論發現,正五邊形不可以密鋪,而正六邊形可以密鋪。

  小結:這樣看來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密鋪,有的不可以密鋪。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計算機實現人機交互操作,體現出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在計算機上操作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可以密鋪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實踐作業

  用上今天所學的密鋪的知識為你自己的家設計一款漂亮的地磚。

  五:板書設計

  密鋪

  圖形之間,沒有空隙,也不重疊。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4

  設計說明

  四邊形分類是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的基礎。在本課時的設計上,既重視知識本身的構建,又重視課堂結構的構建,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1.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

  學生學習知識是發現和創造的過程,通過“分一分”“想一想”“填一填”“畫一畫”“拼一拼”“剪一剪”等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悟、悟中創。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這樣多層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邊形分類,概括其特征,讓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得到同步發展。

  2.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

  學生學習數學既是一個主動探究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也是一個經驗共享、相互啟發的過程。本課時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創設了多次合作、討論與交流的機會,努力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學習興趣盎然,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 不同類型的四邊形圖片 剪刀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下面一組圖形。

  師:你們認識這些圖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導學生觀察,明確這是一組四邊形)

  師:這節課我們就根據四邊形的特征給它們分分類。(板書課題:四邊形分類)

  設計意圖:通過指認學過的四邊形,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分類探究

  1.簡單四邊形分類。

  (1)讓學生說說如何將上面的6個圖形進行分類,可以分成幾類?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①學生分類后交流、匯報分類過程和結果。

  這些圖形可以分成兩類:①③⑤為一類,它們都有兩組互相平行的邊;②④⑥為一類,它們都只有一組互相平行的邊。

  ②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明確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2)請學生說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各有哪些。

  學生分別指認6個圖形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復雜四邊形分類。

  (1)在上圖的基礎上增加兩個四邊形⑦和⑧。(課件出示下圖)

  師:你們能把這些圖形分類嗎?

  (2)自主探究,嘗試分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把上面的8個圖形分類。

  (3)匯報、展示分類的結果。

  分類完成后,請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本小組的分類結果。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沒有平行的邊:

  (4)為什么這樣分類?這樣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匯報是根據四邊形的對邊是否互相平行和有幾組對邊互相平行進行分類的。

  師: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和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分別是什么圖形?

  學生匯報分別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教師小結:

  通過觀察、比較,根據邊的特點,可以把四邊形分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任意四邊形。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p104

  教學目標:

  1、通過擺圖形,嘗試找出圖形中的規律,并用字母表示

  2、通過擺圖形,找規律的活動,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擺圖形,找規律的活動,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展新知

  通過用小棒擺三角形,尋找所擺三角形個數與所需小棒根數之間的關系。

  二,探索方法

  1、鼓勵學生從圖形、數等多種角度尋找關系,并加以對應,引導學生發現每多擺一個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并將這一關系用算式表達出來,最后用字母表示出來:2n+1。

  (1)2×26+1=53(根)

  (2)2n+1=63,2n=62,n=31,能擺31個三角形

  2、通過列表、觀察圖形找出正方形的個數與小棒根數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發現每多擺一個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列出算式來表示需要小棒的`根數,從中發現規律。在每個算式中,都有加1,一個正方形3×1再加1;2個正方形3×2再加1;3個正方形3×3再加1,從而推出n個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數是:3n+1。

  (1)3×12+1=37(根)

  (2)3n+1=46,3n=45,n=15。能擺15個正方形。

  三、解決問題

  利用上面用小棒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方法,找出擺八邊形的規律

  (1)、擺一個八邊形,需要7×1+1=8根小棒,擺2個需要7×2+1=15根小棒,擺3個需要22根小棒

  (2)擺n個八邊形需要7n+1根小棒。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教案數學07-27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28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6-17

四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7-20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案01-31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8-25

四年級下冊數學優秀教案09-28

四年級的數學人教版下冊教案07-14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03-16

數學四年級下冊優秀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