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4頁。練習二十的第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以及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并能根據它們的含義和公式計算所學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教具準備:
教師把教科書第134頁的兩個圖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周長和面積的含義
教師:我們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分別說一說多邊形和圓的周長的含義。然后,教師用教科書上的結語進行概括: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計量周長要用什么計量單位?(要用長度單位。)
教師:我們還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面積?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然后。教師用結語進行概括: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頃、平方千米。)
請你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中間的圖,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較。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左圖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而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長一些(它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那么兩斜邊就要長一些);右圖中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不相等,但是周長是相等的。
二、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下面的圖。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請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它們的計算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先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然后,復習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基礎,正方形的有關公式是在長方形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圓的周長公式是怎樣導出的?(通過實驗導出的。)
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怎樣的關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兩個數量的比值?
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圓轉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教師:從前面的復習中,我們可以發現,哪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最基礎的?(長方形。)
教師還可以把圖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做練習三十的第2題。
題目中沒有給出數據,讓學生先判斷要求面積需要哪些數據,然后自己想辦法量出數據,再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看學生做題有什么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有沒有不同的做法。
3、做練習三十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說一說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明道理。必要時,教師可以畫圖演示。
4、做練習三十的第9題。
先讓學生認真審題,明白題中所說的事情,然后指名說一說題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學生明白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小結
(略)
五、作業
練習三十的第4、5、6、7、8、10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周長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讓學生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進率,并進行簡單的計算和估計。
3、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建立噸的質量觀念,知道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能夠進行時間和質量的簡單計算和估計。
4、讓學生初步認識簡單分數的含義,懂得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時、分、秒”
1、結合實例說說時、分、秒在實際生活中的用法。
(1)一節課的時間是40(),課間一般休息10(),再加上()分鐘就是1小時。
(2)眨一下眼大約是1(),呼吸一次約需3()。
(3)時針從數字2走到數字5是()時,分針呢?
2、時間的計算。
(1)3時=()分4分=()秒
(2)一列火車7:52停靠站臺,8:05駛出,在站臺停留()分鐘。
3、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9題。
二、復習長度單位和噸
1、說一說你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分別用手勢比劃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
2、舉例說說身邊常見物體(或常用到的單位)的長度。
3、進率換算。
(1)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
1千米=()米1噸=()千克
(2)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10題。
三、復習四邊形
1、完成教科書第121頁的第7題。
(1)、先讓學生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2)、歸納,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
(3)、任選一個圖形說說什么是周長,并估算出它的`周長。
2、完成教科書第122頁的第8題。
先引導學生找一找哪些線段屬于周長,并用鉛筆描一描,再計算出各自的周長,在全班交流訂正。
四、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1、完成教科書第123頁的第11題。
(1)數一數,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了幾個小正方形。
(2)涂一個小正方形,并說說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涂兩個小正方形,并說說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有幾種分數表示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結合題目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含義。
(4)讓學生接著涂完,填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如何計算。
五、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六的第7—11題。
第7題,先引導學生看圖觀察,彩帶的長度與哪些數據有關,待學生理解題意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第8題,先讓學生從情境中提煉信息,敘述提意,然后解答交流。
第11題,屬于排列,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石頭、剪子、布,共有9種可能。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別和聯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基礎訓練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師: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進位加。
板書課題:連續進位加
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2+3=13)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著圖問:這一捆小棒哪里來的?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怎樣寫呢?
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4、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一、教學內容: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練習。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鞏固估算方法,熟練地加以應用,并檢驗除法的估算。
2、發展學生的靈活估算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生活情境,引起學生探討的興趣。
2、根據學習的估算方法,探討除法估算的一般情況。
3、從小組合作探討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4、總結估算的方法,并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營造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2、利用估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般簡單問題。
3、通過組織學生合作、討論、交流,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三、教學重點:
1、鞏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2、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估算的意識。
四、教學難點: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估算。
五、教學突破: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靈活估算是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后再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延伸,更突出估算的現實意義。學生先通過自出估算題目,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小組交流探討出靈活估算的方法,在掌握鞏固估算方法的基礎上,再突出估算在檢驗除法中的作用,并利用估算解決生活現實問題。充分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動手做,并大膽說,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意識。
六、教學步驟:
(一)教師活動
1、帶領學生復習鞏固估算方法,并用估算檢驗除法的計算。
2、組織學生課堂活動,鍛煉學生的估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
3、總結課堂活動,鼓勵學生的大膽探究。
4、布置學生完成課堂練習,小結本節內容。
(二)學生活動:
1、加強練習,鞏固估算的一般方法。
2、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加深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掌握。
3、自我小結,積極發言。
4、積極完成練習,對本節進行小結
七、教學具體進程:
(一)復習估算方法,用估算檢驗除法。(約5分鐘)
1、教師活動:
(1)在黑板上出示兩道題目(61÷3 78÷4),讓學生先用豎式計算,再用估算檢驗結果。
(2)請部分學生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引導評價。
2、學生活動:
(1)先利用豎式計算,再用估算檢驗是否正確。(2人板演)
(2)說出計算方法,積極進行講評。
(二)進行課堂活動。(約20分鐘)
1、教師活動:
(1)出示課堂活動情境,讓學生仔細閱讀題目要求,說出活動內容
(2)肯定學生回答,提醒學生注意他們說的'算式是什么算式。
(3)鼓勵學生估算,并和小女孩比較,檢驗她估算對嗎?
(4)組織學生課堂活動:4人一小組,一人說算式,另三人估算出結果,并要求:算式必須是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估算結果應說成大約是多少。如有疑問請告訴老師。
(5)及時表揚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并及時提出問題,小組討論: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廣泛存在,你認為該怎么辦?根據原有經驗,如69÷6,把69看作70后除以6并不能除盡,仍有余數,可以把被除數看作與它最接近的并能被一位數整除的數后再計算,即把69÷6換成66÷6 , 把95÷8換成96÷8,如果換算后口算仍有困難,可一邊估算一邊進行豎式幫助估算出結果。
(6)總結: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數學問題要大膽說、動手做、通過組織討論解決。
(7)讓學生自主說算式,全班估算。
2、學生活動:
(1)閱讀要求,匯報內容:一人說算式,一人說出估算結果。
(2)觀察得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式。
(3)積極估算、比較。
(4)按照老師的要求,每4人一組開展活動,積極估算并及時發現問題,然后匯報給老師。如:99÷6 95÷8 73÷4。
(5)討論,質疑,認真聽取同學意見,教師講解。加深估算的認識和理解。積極發言、練習。大膽運用新學到的靈活估算方法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6)說出你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后有什么想法。
(7)認真聽、爭取快速匯報估算9結果。
(三)完成課堂練習、小結本節內容。(約15分鐘)
1、教師活動:
(1)布置學生完成練習十二中剩下的題,讓學生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引導題中的新知識。
(2)組織學生完成思考題,用集體的智慧討論解決,作必要的指導。
(3)帶領學生總結本節的知識點:估算方法。
2、學生活動:
(1)完成練習十二的6、7題 ,6題為準確計算,并用估算檢驗,7題為估算。
(2)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合作探究,鍛煉思維。
(3)小結本節估算 設計理念: 本課主要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靈活估算,讓學生先自己出題估算。發現了如果把兩位數看作整十數后再除以一位數的方法在許多情況下并不適用,從而明白估算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達到估算目的,發展估算意識。還可以用估算來檢驗除法的計算,提高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能力和準確度。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體會成功的快樂 ,讓學生輕松、快樂學數學,把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與活動結合起來,改變枯燥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喜歡,走近、走進數學。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只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
(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3)匯報;
4、小結: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課你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踐、操作和推算,讓學生體驗、聯想,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三)情感與態度
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1、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2、熟記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并進行初步的應用。
教學難點:建立1千米長的觀念。
課前活動:
1、請學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記錄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數。(一步大約是半米,100米大約走200步)。
2、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學校內從哪兒到哪兒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從學校大門一直到南墻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00米。)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軟尺。
教學過程 :
一、多元復習、 需求導入
(一)多元復習
1、同學們! 你們知道自己的課桌有多高嗎?先估計一下,再用軟尺測量。
2、咱們上課的教室有多高呀?誰來估計一下
3、大家在回答問題時,用到了兩個學過的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米m,厘米cm
(二)需求導入
1、(出示圖片)北京到天津的距離能用米和厘米作單位嗎?用厘米做單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單位是120000米。
2、讀一讀,說說讀這兩個數時的感受。
(預設:不會讀、數太大了)
3、誰能換一個單位表示?讀一讀,說一說感受。
(120千米,數比較小,讀起來容易。)
(預設1:能,可以換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預設2:不能,不知道。引導: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體驗、認識千米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
千米也是國際通用的長度單位,你們知道它還叫什么嗎?會用字母表示嗎?
板書: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1)同學們說一說在哪兒見過或聽過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 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方法:展示,講授,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 1克與 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一筐蘋果約重20(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后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互動合作
二、初步認識“噸”
噸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
逐漸展示大約重是1噸的物品,讓學生從常見的物品重量比較中,對1噸的重量的初步認識。
1噸到底有多重呢?其實1噸=1000千克,噸用“t”表示。
板書:1噸= 1000千克,1t= 1000kg。
今天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重量已知的物體,請向大家介紹一下。那有沒有同學帶來以“噸”做單位的物體呢?說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過可以用“噸”做單位的物體,能簡單的說一說嗎?學生舉例
請你仔細觀察這些物體與你所認識的物體,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學生討論后得出:以噸為單位的物體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噸”來做單位。
初步認識了噸之后,老師這里有一些物品,請你們為他們選擇一種合適的單位。
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三、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8000千克=( )噸
讓學生任選一題解答,并說出是怎樣想的。
2.師強調:因為1噸是 1000千克,3噸是3個 1000千克,3個 1000千克就是 3000千克,所以3噸= 3000千克。因為 1000千克是1噸, 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 克,所以 8000千克是8噸。
3.出示一幅電梯照片,上標注限重量1噸,十三個成人,出示問題
a、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幾人?
b、如果全班同學都要乘電梯,至少要坐幾次?(根據本班的人數)
展示交流
用一輛載重6噸的卡車運輸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運輸次數最少,該怎樣運?小組同學合作,看哪一個小組的同學設計的方案最好。
品種 水泥 黃沙 石子 磚頭 鋼材
重量 2500千克 4噸 6噸 9噸 2500千克
四、鞏固拓展
1、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 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系式有兩個,即: l噸= 1000千克,l千克= 1000克。擴展出的關系式有一個,即:1噸= 1000000克。
五、布置作業
練習三:2、3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 1000千克 1t= 1000kg。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呀?(秋季)是啊,秋天到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輕輕地飄落下來,(貼樹葉模型)你們看,老師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一片大樹葉,你們喜歡嗎?(喜歡)一只小螞蟻也非常喜歡這片樹葉,(拿小螞蟻模型)你們瞧,它把這片樹葉當成了運動場,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小螞蟻是怎樣在這片樹葉的邊線上做運動的?通過觀察,你們發現了什么?(小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圈),一圈還可以怎么說?(一周)。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關于一周的問題。(板書:一周)
二、動手實踐,感悟周長
1、摸一摸
(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采集的樹葉,選擇一片你最喜歡的,先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覺?(滑滑的)那你們能不能像小螞蟻爬樹葉那樣摸一摸它的邊線。
(2)學生進行摸樹葉活動。
(3)誰愿意到前面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摸樹葉邊線一周的?
(4)學生展示,(邊說邊摸)。
2、描一描
(1)剛才你們摸了樹葉的一周,那你能不能把樹葉的一周描下來?(能)請同學們拿出彩色筆,描一描吧!
(2)學生進行描樹葉活動。描完之后,同桌互相看看漂亮嗎?
(3)誰愿意到前面來描一描這片大樹葉的一周呢?(找一名學生到前面描樹葉模型的一周)。你能不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描的?(讓學生用手指著,說出從哪里開始,又從哪里結束。)拿下樹葉模型,大家看漂亮嗎?
(4)你們和他描的一樣嗎?有不同方法的同學請舉手?(找一名同學再來描一描,說一說。)
小結:同學們都看到了不管你們怎么描,都是沿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是嗎?
3、找一找
(1)在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象樹葉一樣有一周,你們能不能在我們的周圍找出這些物體的面?
同桌之間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2)小組匯報。(你找的是什么物體的面?請你摸一摸哪里是它的一周?)
4、畫一畫
(1)同學們找的可真不少,為了鼓勵你們,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圖形禮物。想不想要?(想要)但老師有個條件,只有正確的描出它的一周,才能得到這些禮物。請打開桌子上的信封,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圖形用彩筆描出這個圖形的邊線,開始描吧!
(2)師:你們能得到禮物嗎?(能)現在我們就在小組內互相檢查一下,看看你的小伙伴描得對不對,如果他描對了,就得到禮物了,如果他描錯了,請你幫他糾正過來。
(3)都有誰得到禮物了,舉給大家看一看!老師祝賀大家。
(4)剛才我們進行了好多有趣的活動,知道了樹葉有一周,課本的封面有一周,平面圖形也有一周,那么,它們這一周的長叫什么呢?(板書:在“一周”后添寫“的長”)我們給他取個名字好不好?
(周長),你們真聰明,你們的想法和數學家想的一樣,在數學上,數學家把物體有的面或平面圖形一的長度叫作它們的周長。
5、量一量
(1)量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你們想不想知道數學書封面的周長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合適的測量工具,一個人量,一個人當記錄員,剩下的同學當小軍師,為你們的小組出謀劃策,也可以當小助手,幫你們小組完成任務。開始量吧!量后小組匯報測量結果。
(2)量腰圍
不僅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有周長,我們的身體上也有周長,比如要買褲子需要知道腰一周的長度,這叫圍,誰能估一估老師的腰圍是多少?(生自由發言)到底估的準不準呢?要實際量一量,誰來量一量老師的腰圍?找兩生量老師的腰圍。(邊量邊指導測量方法),量完告訴大家測量結果。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腰圍?同桌互相幫助,先估一估,再量一量,量的.結果要記在記錄卡上。量后匯報。
6、辨一辨
(1)剛才,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有周長,你們看這些圖形有周長嗎?(課件出示:幾個封閉圖形和不封閉圖形)指名一一回答。
(2)小結:看來,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
7、說一說
剛才我們又進行了許多有趣的活動,現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呢?(在“周長”的前面板書“什么是”)
三、拓展認識,激發思維。
1、比一比
剛才小螞蟻跟老師說,它遇到了一道難題,你們想幫助它嗎?(想)。(課件出示:45頁第三題)下面個圖形哪個周長長?(學生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看法,然后通過課件操作驗證)
2、量一量,算一算
(1)我們幫小螞蟻解決了難題,小螞蟻非常感謝我們,并且給我們帶來了禮物,(出示智慧寶盒)這些禮物就藏在這個寶盒里。你們想要嗎?(想)可是這個盒子是有密碼鎖的,只有解開密碼,我們才能打開盒子。你們想解密碼嗎?這些密碼就藏在我們書中45頁第二題中,請同學們快快找到吧!(課件出示45頁第二題)
(2)為了快速解開密碼,我們來分分工。(第一、二小組測量并計算三角形的周長,第三、四小組測量并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第五小組測量并計算梯形的周長)開始吧!
(3)誰來解第一個密碼?(先來匯報三角形的每條邊的長度,再說說它的周長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解第二、三個密碼方法同上。
3、剪一剪,比一比
(1)、密碼解開了,智慧寶盒為我們打開了,你們看,小螞蟻又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智慧題,只有解開智慧題,才能得到小螞蟻的禮物。(課件出示智慧題),請同學們快速讀題,誰最先知道答案誰舉手。
(一個長方形,沿著對角的曲線剪開,變成兩個圖形,這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
(2)、送禮物。(每人一顆智慧星)
四、總結收獲,體驗成功。
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你們快樂嗎?老師也為你們的成功感到快樂,今后你們還會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希望你們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五、布置作業:
課后畫一片樹葉,想辦法量出它的周長。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使學生在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以及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
2、會解決有余數的除法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教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兩位數除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的方法;除法驗算。
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關鍵: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課時:
9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25分鐘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
2、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和平共處算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的書寫。。
教學準備:
小棒,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知鋪墊
1、口算練習。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個十( )個一。
95里面有( )個十( )個一。
84里面有( )個十( )個一。
73里面有( )個十( )個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揭示課題)
2、教學口算。
? 理解圖意,學生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 討論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小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討論第二個問題:平均和每個女孩子買多少枝?結合實際操作讓學生形成思維。也可以先讓學生模仿提問。
? 歸納: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
402=20 62=3
20+3=23
3、即時訓練,口答。(讓學生說說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學豎式計算。
? 教師結合462說明豎式的寫法,邊說邊板演。
? 探索算理。(步驟:除、乘、減、移)
? 思考: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 小結:用豎式計算,要從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再用個位上的數除,除到哪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三、實際運用。
1、 完成第2頁第1題。(注意區別與聯系)
2、 完成第2題。
讓學生試做前兩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兩題。注意筆算注意什么?以及聯系與區別。
3、 完成第3題和第4題。
4、 第5題,先獨立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許學生不同的策略解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
1.認識四邊形。
(1)師:(板書課題)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為它是什么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為什么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二)尋找四邊形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干,經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邊形,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四)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師:雖然這些都是四邊形,可它們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的,你們看,這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是任意四邊形(在黑板上邊指邊說)。接下來請你們拿出練習紙,你能按一定的標準給這些特殊的四邊形分分類嗎?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分?需要什么工具嗎?
練習紙:
根據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小(板書:比),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推薦一名同學發言。
3.反饋、交流。
各組派代表發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到底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五)畫四邊形(書第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么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邊形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里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信封里的四邊形:
交流、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課里,你們認識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后再學。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經驗,認識24時記時法,使學生發現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夠對兩種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換算。并能結合具體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過的時間。
2、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逐步養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24時記時法,發現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轉化。
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有所悟,在問題情境中學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學有所樂。
2、直觀教學法。“百聞不如一見”。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豐富的表象信息,激發學習,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實踐操作法。學生利用學具鐘對鐘面進行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在一天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面外圈與內圈的數的關系,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
4、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張揚個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資源共享,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鏈接生活,初步感知
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即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課始,播放學生熟悉的“新聞聯播”片頭音樂,讓學生說說這個節目播出的時刻,學生可能說晚上7時或19時,隨機板書在黑板上,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再播放“新聞聯播”,在屏幕右上角會出現的“19:00”,讓學生知道19時就是晚上7時,接著詢問學生像19時這樣的記時法你知道叫什么記時法嗎,知道的學生可以回答是24時記時法(板書),那晚上7時呢,12時記時法(板書),初步感知兩種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然后聯系生活經驗,說說生活中還在哪見過24時記時法,通過老師的收集演示,了解在一些公共場合,一般都要用24時記時法,使學生認識到24時記時法簡捷明了。從而導入新課,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探索,自主建構
1、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
首先讓學生討論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出現爭議后,課件出示央視春晚倒計時的場面,當我們倒數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一天開始了。讓學生了解一天的開始,在24時記時法里記作0時,12時記時法里記做夜里12時。
2、學生動手撥鐘感受一天的作息時間,知道在一天里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有24小時。
3、課件演示,感受一天的24時
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隨著鐘面的變化,周圍環境的變化,讓學生整體感受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探索24時記時法的記時規律,強化對0時的理解,知道今天的開始0時就是昨天的結束24時。
4、觀察鐘面上第一圈、第二圈分別從幾時走到幾時,把鐘面變成兩種記時法的時間軸,直觀比較,引導學生發現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三、深入學習,記時轉化
通過利用剛才發現的兩種記時法的區別與聯系,首先讓學生試著把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刻,很快的用12時記時法表示出來。然后尋找規律,發現24時記時法轉化成12時記時法需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考慮,12時以前的不減12,直接加時間詞;12時以后的要減12,再加時間詞。
再學習12時記時法轉化成24時記時法,讓學生自己舉例體會轉化的方法,加深對兩種記時法之間區別與聯系的認識。
最后練習兩種記時法的轉化,從把24時計時法記錄的電視節目預告改寫成12時計時法,到生活中的不同計時法互換,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突破重點,體驗成功。
四、理解應用,推算經過的時間
1、閱覽時間
9:00—12:00,14:00—16:30觀察圖書館中的閱覽時間。看到這些,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自己試著算一算:圖書館全天開放多長時間嗎?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撥鐘,結合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變化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經過了多長時間。
2、確定乘火車時刻
(課件出示:車票)從車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明從家到火車站要20分,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小組討論:他最晚在下午幾時幾分從家里出發才不會誤火車?這時一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火車發車時刻、加到車站所需時間和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五、課堂小結,回歸生活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建構,用自己的語言理解為什么叫24時記時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掌握。并在課后用24時記時法做一份作息時間表,教育學生要合理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爭做時間的小主人。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認識,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通過實踐活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積極地數學學習情感,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 導入:認識千米
(課件出示二年級小朋友的數學日記)
20xx年9月1日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學校報到。我很高興,因為爸爸給我買了一個長2分米,寬6厘米,高3厘米的鉛筆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為我們來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二年級小朋友寫的.一篇數學日記,我們大家來讀一讀。(齊讀)
師:他們來回只走這么長的路程會累嗎?
師:生活中你在哪見過千米?(高速路牌、表盤等)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看!
(出示課件:千米 km 公里的圖標)
師;這是同學們說的高速路牌,說說什么意思?
指著“限速”標志 你認識嗎?說說什么意思?(學生說不出,老師解釋)
師:仔細觀察你還發現了什么?(千米可以用km表示,又叫公里)(板書:km 公里)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看來千米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而且我們還發現了千米用字母km表示,又時還把它叫做公里。
二、 感受千米
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我們就從100米來研究。(出示千米) 師:你熟悉這個地方嗎?猜一猜從新西巷路口到學校的什么位置大約100米?(學生討論 交流)
師:想知道100米到底在哪嗎?看!(播放錄像:老師做適當的解釋)
師:哦,原來從新西巷口出發,經過操場,還要路過校門口,一直走到體育器材那大約100米
師:想知道走100米大約花多長時間嗎?大約花1分半,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體會一下100米有多長。(閉眼睛體會)
師:如果走10個這樣的長度,你知道走了多少米嗎?(1000米) 師:你是怎么想的?(10個100米就是1000米)大約多長時間?(十幾分鐘)
師:原來我們步行1000米要用十幾分鐘。現在你們對千米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你估一估:從天龍到迎澤橋東走,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學生討論)
師:老師也做了調查,發現從天龍到迎澤橋東加油站大約1千米,你想說什么?
(1千米很遠,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師:如果老師站在天龍,你在加油站,我大聲喊你的名字,你能聽見嗎?
師:通過剛才我們了解到了10個100米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約花十幾分鐘,而且還發現千米是比米大的單位。
師:我們感受了生活中的1千米,現在回到學校里。(出示課件:操場)
師:一圈200米,幾圈是1000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寫?(板書:1千米=1000米)
師: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單位不同,數字也不同)
師:雖然單位、數字不同,但他們表示的距離?(出示課件:操場250米、400米)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4個250米是1000米,也是1千米)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1000米,你能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出示課件:想想做做1題)
師: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讀一讀,找找關鍵字
三、 鞏固練習
師:小花參加跑步比賽,體育老師讓他繞400米的操場跑5圈,小花一聽,5圈?是多少米,多少千米?你知道嗎?打開課本45頁,你來寫寫。(匯報)
師:20xx米=2千米,那么(出示課件)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師:現在我們對千米和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師考考大家的判斷力,認為對的站起來,認為不對坐著不動。(出示課件) 汽車每小時行60米
1千米又叫1公里
跑道長400千米
5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師:你們真了不起,那老師到想問問你們,什么時候用千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長度時用千米)
師:說得好,(老師做手勢)
(出示課件:天安門城樓高、南京長江大橋、長江) 師:你會填嗎?追問:為什么?
師:你們太聰明了。(老師表情)
師:這又是什么圖呢?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呢?
師: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師:第二個問題你要怎么解決?(同桌討論)
師:你們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四、 欣賞
(鳥類飛行速度、長江長度、地球半徑等自然界有關千米這一單位的知識)
五、 小結
今天我們有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它是?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千米 (km)
1千米=1000米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2、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學王國旅游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學王國,圖,小精靈說:歡迎聰明同學來數學王國游玩!)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后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這里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說說為什么?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里有4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么嗎?
小結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xx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讓學生先選后說想法。
二、鞏固、運用(出示數學王國里的數學景象)
師:嘩!數學王國多美呀!有樹,有花,還有。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學奧宮去玩,數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200千米。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三、全課總結
讓學生說說你游數學王國你的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借助“森林旅游”的購物情境,進一步讓學生熟練掌握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2、通過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認真傾聽、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善于評價、友好合作,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品質。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小數、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綜合應用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機會,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市中心,學生大多數來自城市,家庭環境較好,購物的生活經驗較多。因此,很適宜在本節課里開展由學生扮演顧客和售貨員的“購物”游戲活動。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里?(輕松自然的談話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新課
1、創設情境。
師:我們的老朋友智慧老人、淘氣、笑笑、還有機靈狗也趁休息的時間出去旅游了,想知道他們去哪里旅游了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題情境圖)
2、學生觀察情境圖,開展數學游戲。
師:你們瞧,他們到了哪里?在干什么?
(讓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說說森林食品店里食品的名稱及相應的價格,并說說笑笑、機靈狗想買什么。)
師:哦,笑笑、淘氣他們玩累了,也餓了,想買東西吃。哪位同學自愿來當這個森林食品店里的服務員,為他們來服務呢?請另一個同學來扮演顧客,買東西。
(請兩個同學上臺表演。)
師:下面,我要請我們班上的每個同學都來參加這個游戲。同桌兩個人,一人扮演顧客,另外一人扮演服務員。聽清游戲規則:每人都有5分的基礎分;“服務員”每解決一個問題并且令“顧客”滿意,可加1分;“顧客”能發現并指出“服務員”的一個失誤,并被對方認可,可加1分;“服務員”每失誤一次扣一分;如果“服務員”能發現并指出“顧客”對自己失誤的指控是錯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務員”加1分,“顧客”扣1分;在事先規定到第一家商店“森林食品店”購物10分的時間內,積分達到10分以上者,可榮獲“優秀服務員”或“精明顧客”的榮譽稱號;在第二家商店“紀念品商店”里,同桌兩人可交換角色,重新按游戲規則計分、評比。
(課堂總結,評選“優秀服務員”或“精明顧客”,并讓獲獎的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把較為生硬的問題情境設計成學生之間互動的數學游戲,把課堂變成商店,把學生變成顧客或售貨員,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相當高。學生在游戲中既獲得知識與能力的提高,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案例點評
教師能根據教材的內容重新組織數學活動,采取兒童喜歡的游戲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在熟悉的購物活動中復習小數的加減法、比較小數的大小,不但達到了知識領域的教學目標,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但整節課僅有一個數學活動,略顯單調和乏味,另外,活動的規則也過于繁瑣。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2-24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9-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20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19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09-27
數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8-26
三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2-09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優秀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