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約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教學準備:
卡紙、彩筆。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美味蛋糕店”的師傅招收學員時考了這樣一道題目:請你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塊蛋糕的8/24,要求切得比較均勻。今天老師也想拿這道題目考考你們,看看哪些同學們能被選上。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引導發現,明確概念。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卡紙。表示出這張卡紙的8/24,想一想怎樣做?
(學生動手操作,展示成果并解說)
師:從上面這些學生的發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讓生通過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找出一組相等的分數:
8/24=4/12=2/6=1/3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有選擇地板書。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
(1)它們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時除以了一個相同的數,所以這些分數的大小都不變。
(2)是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師:說得非常準確,這里的除數都是什么數?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引導學生歸納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作約分。
師:還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約分后這些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越來越小,但分數值都相等。最后一個式子的得數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師肯定:準確地說1/3不能再約分了。誰知道,為什么不能“再約分了”?
引生答出:因為1和3沒有公因數。所以不能“再約分了”。
總結并揭示:像1/3這樣的分數,當分子和分母沒有公因數的分數,我們把它叫做最簡分數。約分的最后結果應該是:最簡分數。
師:誰能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最簡分數?
生:(舉例說明)。
2.探索約分的方法。
請兩個同學來介紹一下約分的過程。
師:誰能完整的說一說約分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3.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個蛋糕的8/24,其實也就是切出這塊蛋糕的1/3,這樣也就順利地完成了題目要求!
三、課堂練習,鞏固應用。
教材第48頁“練一練”。
(1)學生試做。(2)集體交流。
四、暢談收獲,全課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在學習約分之前,學生已經探索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了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因此合理的知識遷移,較好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使知識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3.為學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發現的時間與空間,從約分含義的理解到約分方法的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在學生的發現、探究、交流中解決,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2
設計思路:
本冊書的相遇問題是在學生初步學習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數量關系以及會解答某一單個物體運動的問題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本教學內容與以往不同的是有兩個物體在運動,教材上只介紹了其中一種,即”兩個物體同時相對運動結果相遇“的情況。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相向運動中求路程的解題方法以及理解速度和,同時也為后繼學習更復雜的應用題做好準備。根據以上對教材的簡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
(1)把握好教學要求。教學時要通過學生們認真的觀察思考,以及自己動手嘗試去做理解相遇問題提中所提概念和掌握求路程的方法。
(2)大量使用多媒體,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演示使學生直觀了解相遇問題的基本概念,并真正理解:兩人、兩地、同時、相向、相遇、速度和等難以理解的概念。
(3)另外本此設計還以圖表、圖文結合及線段圖等多種呈現方式,使原本枯燥的內容變得鮮活、生動。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演示,理解“相向運動”“相遇”及“速度和”。
2.掌握相向運動中求路程的解題方法:速度和×時間=路程。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會解決與此有關的含兩、三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分析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相向運動中求路程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速度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亮亮每分鐘走60米,走了4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口答)?
師問:為什么這樣求?誰會用一個數量關系式表示?
2.芳芳每分鐘走70米,走了4分鐘,_____________?
由學生補充問題并進行計算。
二、新知探索
1.導入新課
以前我們學習的是一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兩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
板書:兩人
2.對“兩地、同時出發、相對而行,相遇”含義的領會
師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兩個人行走這段路程有什么特點?提示(1)出發地點(2)出發時間(3)運動方向(4)運動結果
板書:兩地、同時、相向、相遇。
師說:正像我們觀察到的,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們稱它為相遇問題。現在我們就學習解答相遇求路程的方法。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3.出示例題
A.集體讀題,補充問題。
B.指明提取數學信息
板書:相遇時間
C.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試做。得出兩種不同的解法,板演。
D.學生自己分析解題思路
①請用第一種方法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提問:題中只有一個4,為什么算式中出現了兩個4?
師:經過4分兩人相遇,說明相遇時兩人都行了4分,相遇時間在這種解法中要用到兩次。
②請用第二種方法的同學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又是什么?
師:根據這種解法你發現在相遇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追問: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時間又指的是什么時間?
4.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認識相互間的聯系。
從數量關系上看,思路不同
第一種解法是用亮亮和芳芳的速度分別乘以所用時間,得出兩人各自行的路程,然后再加起來,得到芳芳家到亮亮家的'路程。
第二種解法是根據兩人同時出發,行走時間相同,可以先算出兩人每分鐘所行路程的和,再乘以時間,得到兩地間的路程。
從數學知識上看,兩種解法的聯系
算式之間正好符合乘法分配律。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填空。ppt
甲、乙兩人同時由A、B兩地相向而行。出發1分鐘,兩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65+70)米;出發2分鐘,兩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2個()米;出發3分鐘,兩人所行的路程的和是3個()米;出發4分鐘,兩人相遇了。這時,兩人共走()個(65+70)米,A、B兩地相距()米。
A.獨立理解“相向而行”。板書相向
B.指名回答,集體反饋。
2.甲、乙兩輛汽車從兩地同時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5千米,乙車每小行45千米,經過4小時相遇,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用兩種方法解答下題。
甲軋路機每小時碾壓路面36平方米,乙軋路機每小時碾壓路面44平方米。兩臺軋路機同時工作8小時,一共碾壓路面多少平方米?
4.列式是()
A.80×3+65×3
B.80+65×3
C.(80+65)×6
D.(80-65)×3
5.思考題
救護車和小轎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出,救護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小轎車每小時行駛50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11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3
復習內容:
教材練習十相關題目。
復習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經歷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
3.使學生了解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小數除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明白解決思路和算理。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知識梳理
師提問1:你是怎么進行小數除法計算的?
提問2:我們學習了哪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提問3:舉一個例子,表示循環小數。
學生思考,指名回答,適時指名補充。
小結: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相似,只需要將除數中的小數轉化成整數再除。“四舍五入”“進一法”“去尾法”都是我們學習過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10÷3=3.3333…,商就是循環小數,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就是循環節。
二、針對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2.完成教材練習十第3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學生投影展示計算結果,集體交流訂正。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4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匯報,教師結出規范解答:
9.7+2=11.7(分)
11.7÷1.5=7.8(分)
綜合:(9.7+2)÷1.5=7.8(分)
三、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
(1)16.666是循環小數。()
(2)無限小數比有限小數大。()
(3)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所以無限小數也一定是循環小數。()
(4)0.789789…用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是0.789。()
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說說判斷理由。
2.比一比,哪種小食品最便宜:
巧克力蛋卷:
2千克12.5元
奶油小餅干:
3千克16.9元
五香蠶豆:
0.5千克2.51元
草莓布丁:
4千克20.45元
先獨立思考并解答,再指名匯報,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7題。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題中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2)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3)師生共同訂正。
四、拓展延伸
1.食堂買來7桶同樣的油,如果從每桶油中各取出30.4kg,則剩下的油剛好相當于原來3桶油的質量。原來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30.4×7÷(7-3)=53.2(kg)
2.近似值是3.30的三位小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最大:3.304
最小:3.295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你還有哪些問題?和大家說一說吧。
六、作業布置
教材練習十第1、5、6題。
學生回憶,在頭腦中迅速整理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和表達,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練習中,要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獨立完成和自主交流相結合,不必擔心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最好的學習過程。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學生的練習情況良好,掌握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正確率較高,并能比較靈活地應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對于概念性的問題理解不深刻。
教學建議:注重個別輔導,爭取個別學生在計算方面有所提高。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4
教學內容
解方程:教材P69例4、例5。
教學目標
1.鞏固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知識,學會解ax±b=c與a(x±b)=c類型的方程。
2.進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和寫法。
3.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在解方程過程中,把一個式子看作一個整體。
教學難點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上節課學習了解方程,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4。
師:(出示教材第69頁例4情境圖)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3盒鉛筆和4只鉛筆,一盒鉛筆盒中有x支鉛筆。
師:你能根據圖列一個方程嗎?
生:3x+4=4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盒鉛筆盒有x支鉛筆,3盒鉛筆盒就有3x支鉛筆。據此,可列出方程。
師:說得好,你能解這個方程嗎?
學生在嘗試解方程時,可能會遇到困難,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困惑。學生可能會疑惑:方程的左邊是個二級運算不知識如何解。也有學生可能會想到,把3個未知的鉛筆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沒有,教師可提示學生這樣思考。)
師:假如知道一盒鉛筆盒有幾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鉛筆,你會怎么算?
生:先算出3個鉛筆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師:在這里,我們也是先把3個鉛筆盒的支數看成了一個整體,先求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時,也就是先把誰看成一個整體?我們可以先把“3x”看成一個整體。
讓學生嘗試繼續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解題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再說一說解方程的過程。
2.教學例5。
師:(出示教材第69頁例5)你能夠解這個方程嗎?
生1:我們可以參照例4的方法,先把x-16看作一個整體。
學生解方程得x=20。
生2:我們也可以用運算定律來解。
師:2x-32=8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生:運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把2x
看作一個整體。
學生解方程得x=20。
師:你的解法正確嗎?你如何檢驗方程是否正確?
生: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計算,看看方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69頁“做一做”第1、2題。
第1題的形式、內容都與例4基本相同。第2題的4個方程在兩道例題的基礎上略有變化,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這兩道練習要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提醒學生解一題,代入檢驗一題,以促進檢驗習慣的養成。
四、課堂小結
1.在解較復雜的方程時,可以把一個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解。
2.在解方程時,可以運用運算定律來解。
五、布置作業
教材第71頁“練習十五”第6、8、9.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上冊91頁《三角形的面積》,92頁例2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應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索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體會轉化的思想。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及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紅領巾、實驗記錄單。
學生準備:各種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創設情境。
1、復習舊知,做好鋪墊。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復習鋪墊是小學數學重要的環節,對于引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新知的探究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2、猜謎語:一塊布料三角樣,顏色鮮紅真漂亮。少先隊員才能有,每天佩戴不要忘。學生猜謎。
3、創設情境:要想做這樣的一條紅領巾,需要多少布呢?也就是計算什么?
4、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利用學生熟悉的紅領巾實物猜謎,以及做一條紅領巾要用多少布這樣的事例,激起了學生想知道怎樣去求三角形面積的欲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奮點,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發展。】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活動一:小組合作拼一拼、擺一擺。要求:請你用手中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哪種圖形,快來試一試吧!小組動手操作并展示交流。
活動二:觀察討論,完成下面的實驗記錄。實驗記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
1、三角形的底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 )。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 ),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
3、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 )X( ),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 )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小組活動,然后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推理、概括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發現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把自主學習的權力還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順利實現原有數學知識結構的擴充和新知結構的建立,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方法的內在魅力。】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出示例2:學校計劃做的紅領巾的底是100㎝,高是33㎝,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
(1)學生嘗試完成。
(2)交流做法和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既解決了課前的.問題,還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學習能夠方便生活,有效的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鞏固應用,舉一反三。
第一關:辨一辨。
1、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第二關: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說出怎樣計算它的面積。 (單位:厘米)
第三關:制作兩個這樣的交通警示標志,需要多少鐵皮?第四關:求出下圖中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智慧闖關的形式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強化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五)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課件出示:
(1)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你感覺自己今天表現如何?
(4)我還想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我評價,接著讓學生互相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同時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58頁例1。
教學目標:
1、結合圖例,根據等式不變的性質,學會解簡易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并能用代入法進行檢驗。
3、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時滲透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重點: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準備:
可見、平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提問:什么是方程?
2、判斷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4 X =36+1723÷a>43X +843 X +4y=848÷a=9
3、后面括號中哪個x的.值是方程的解?
(1)X +42=98 (X =57,X =135)
(2)5.2- X =0.7 (X =4.5,X =8.8)
4、等式的性質是什么?(方程兩邊同時加減或乘除同一個數(0除外),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5、導入:今天,我們就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
板書課題:解方程
二、新課學習。
1、出示例1的圖
(1)問:你們猜盒子里裝的是什么?(皮球)問: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盒子里有X個皮球和外面3個皮球等于9個皮球)
(2)請學生根據關系列出式子。
板書:X +3=9
(3)問:怎樣解這個方程呢?(出示課件)
(4)師:我們可以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來幫助解方程。
(5)看課件演示
問:要使天平左邊只剩下“X”而還能保持平衡,該怎么辦呢?
(6)學生思考后回答。
(7)演示課件
教師一邊演示一邊在黑板寫出:X +3-3=9-3
(8)師生小結:方程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3)
(9)問:為什么要減3,減2可以嗎?學生回答
(10)天平兩邊同時減去同一個數,天平兩邊還平衡嗎?
出示課件,學生回答:平衡
師板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11)那么天平左邊剩下X右邊剩下6個球,X =6是不是正確的答案呢?我們來驗算一下(師在黑板板演驗算過程)
2、小結:今天,我們利用了什么知識來解方程?(等式的性質)在解方程
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些什么呢?(我們要注意書寫格式,等號要對齊,注意:x=6表示一個數值,后面不能帶單位,解方程要用代入法檢驗一下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3、質疑:看書58頁,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通過練習測試學生的掌握程度)
三、練習。
1、出示課件:第59頁做一做的第一題中的第一個圖:列方程解答并驗算
(1)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2)指名學生板演,并說說如何解答的?
2、加法會解了,那么減法又怎樣做呢?我們來挑戰一下。
(1)課件出示:x-2=15 小組討論完成
(2)投影學生的計算結果,讓學生說出解題思路。
3、我最棒
(1)我是小法官
A:x+1.2=5.7 B:x-1.8=4 x+1.2-1.2=5.7-1.2 解:x-1.8+1.8=4+4 x=4.5 x=8
4、找朋友
8+ X =16 X =3
X -6=17 X =9.6
X +2.1=5.1 X =8
X -3.2=6.4 X =23
5、拓展
X -0.5=3+1.9
四、作業
數學課本63頁練習十一的第5題中的前四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7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約分的方法。
2、掌握最簡分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約數,并能夠準確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互質數。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填空
2、求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
1、最簡分數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分子和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做一做
1、下面的分數哪些是最簡分數?
2、把上下兩行相等的兩個分數用線連起來。
(二)教學2、
分組討論:結合分數的基本性質,怎樣24/30化簡?
(1)分母30、分子24有公約數2,先用公約數2去除分子、分母
(板書:)
(2)15和12還有公約數3
(板書:)
教師明確:分子和分母是互質數就不能再化簡了,這種過程叫約分。
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約分的意義。
板書: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反饋練習。
(1)、把下面各分數化為最簡分數。
(2)、下面哪些分數沒有化成最簡分數?請把它們化成最簡分數。
(3)把桃子放入相應的籃子里
三、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談談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四、隨堂練習。
1、回答。
(1)判斷下面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并說出為什么?
(2)觀察下面每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約數2?哪些有公約數5?哪些有公
約數3?
2、下面哪些分數沒有約成最簡分數?
五、布置作業。
把下面各分數約分。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5頁例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歸納、概括出最簡分數的概念及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對分數進行約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嗎?
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
2、提問:你是怎樣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有幾種情況?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小結: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時,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兩個數成倍數關系,較小的數就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另一種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
4:把2430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
(1)學生先嘗試,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630÷6=45
(2)教師:怎樣進行約分?
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1除外)去除。
(3)指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板書)
約分時還可以怎樣寫呢?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第65頁的例4、試著自己寫一寫。學生匯報約分的寫法,教師板書。
2、教師:
45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關系?(學生觀察后匯報: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
教師指出: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強調約分時,要約成最簡分數)
三、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叫最簡分數和怎樣約分。在約分時,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約成最簡分數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用第二種方法比較簡便,但是,必須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板書設計】
約分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2430=24÷630÷6=45
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是約分,它是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直接運用,與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等概念密切相關。在本課教學中,我關注學生探究活動的空間,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比較計算結果的過程中認識最簡分數,理解最簡分數的含義,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判斷、比較、歸納等方式,經歷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9
【教學內容】:
教材P113第1題及練習二十五第2、3、13、14、2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幫助學生建構小數乘法的知識網絡,并能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能熟練、正確地進行筆算小數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積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關的小數乘法應用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題組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概括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數學交流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正確率及速度,更深刻了解積與因數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合作題組練習,使學生自我意識中建立小數乘法的知識網絡,并能準確地用數學語言表達各個知識點,在思維中理清各知識之間的聯系。
難點:深刻理清積與因數的聯系及培養合作意識和數學交流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復習歸納,質疑引導;練習體驗,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學生獨立做一做
師生交流小數點的移動的規律。
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第113頁第1題(1)。
二、整理和復習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師:元旦節,老師家搞了一次小活動,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的購物清單吧!
出示購物清單:蘋果每千克2.5元,買了4.8千克;
買了3件同樣的玩具,共用73.5元;糖果每千克1.2元,共用22.32元;
師:從清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據信息你可以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算一算蘋果的總價和玩具的單價吧!教師巡視,算完后
師:誰來說說蘋果的總價你是怎么解決的?
(先讓一個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下展示,并讓他說說2.5×4.8是怎樣算的,師:那也就是說,計算小數乘法的方法是先,再,最后。板書:計算方法
師:玩具的單價你又怎么解決的?(再讓一個學生說73.5÷3是怎么算的,一起回憶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師:算算糖果的單價吧。教師巡視,算完后匯報方法。22.32÷1.2
師:也就是說在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必須先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就像這里的22.32÷1.2就要轉化為223.2÷12,再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出示:5.98÷0.23 19.76÷5.2 8.84÷1.7 21÷1.4
師:這幾道題在計算時該怎么轉化呢?
除法法則:一看:看看除數是幾位小數。二移: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相同的數位(把除數轉換成整數)。三對齊: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師:同學們剛才算的三道題到底對不對呢?你有什么好辦法?(說驗算的方法)
師:小數乘除法的驗算與整數乘除法的驗算方法是相通的。
即時練習:指名板演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2題。
三、整理和復習小數乘除法的簡算
師:剛才我們用豎式算出了蘋果的總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數的特征,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試試吧!
(巡視,選有代表性的作業展示,指名說簡算依據。)
師:看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也適用于小數。(板書:運算定律)
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練習二十五第3、13題。
四、復習取近似數
師:既然是元旦節就要有節日的氣氛,老師準備用彩帶布置家。我們一起看看吧!
用40米彩帶做花環,彩帶每卷長7.5米。
(1)需要買幾卷彩帶?40÷7.5=5.333…(卷)≈6(卷)
師:5.333…是循環小數,而且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板:循環小數—無限小數)
師:這里要用進一法取商的近似數。(板書:取近似數:進一法)
(2)一卷彩帶3.18元,一共需要多少錢?(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3.18×6=19.08(元)≈19.1(元)(板書:四舍五入法)
(3)每1.5米做一個花環,40米彩帶可以做多少個花環?
40÷1.5=26.666…(個)≈26(個)(板書:去尾法)
師:取近似數就有三種方法,同學們可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喲!
即時練習:完成教材第117頁練習二十五第14題。
五、混合運算
師:同學們的表現可真棒!這么快就把清單中的一些問題解決了。老師這也有兩道題目想請你們幫忙算一下,好嗎?比比看誰算的快。
4.6+5.4÷0.27 3.2×25 ÷8
(學生匯報時要說運算順序。)
師: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再算
師:看來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
(板書: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六、拓展提高:教材第118頁練習二十五第21×題。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
分析:領先的運動員與最后的運動員相遇時,兩人跑完了2個3km即6km,所以兩人的相遇時間可以用兩人跑的總路程6km除以兩人的速度和求得。相遇時離返回點的距離可以3km減去最后的運動員跑的路程,也可以用領運動員跑的路程減去3km求得。(10分鐘,100m)
七、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對小數乘除法進行了整理與復習。誰來說說我們主要復習了哪些知識?這節課你收獲最大的是什么?
八、作業:
(1)教材第113頁第1題
(2),練習二十五第3、5、6、16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除法復習課
因數→整數計算方法先,再,最后
除數→整數一看、二移、三對齊
運算定律
小數乘除法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循環小數——無限小數
四舍五入法
近似數進一法
去尾法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10
教材分析:
1.“找最小公倍數”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材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冊教材對找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與約分、通分的知識進行了整合。
2.根據課標要求,本冊教材對“找最小公倍數”的要求適當地限制,求最小公倍數把兩個數限制在100以等。
3.“找最小公倍數”是學習通分的基礎,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四則計算,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是分數教學的重點。
學情分析:
學生情況分析:在學習“找最小公倍數”之前,學生已掌握“找公因數”的方法和“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為學習“找最小公倍數”作好了鋪墊。
學生認知發展分析:注意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遷移類推,培養學生遷移、分析、推理的數學能力。
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對認知“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還停留在膚淺、模糊的狀態,本節課的學習將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會利用列舉等方法找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2.過程和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和應用,在原有的基礎上比較類推,探索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和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培養學生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幾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最小公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復習鋪墊
(1)找出18和24的公因數。
(2)歸納整理找公因數的方法。
2.情境引入,進行找倍數活動。
出示題目:暑假其間,-每隔2天上網,蘇老師每隔4天上網,7月31號 她們都同時上了網,8月份兩個老師哪幾天上網的?分別用不同的顏色圈出來。
2.讓學生觀察日歷之后回答:-上網和蘇老師同時上網的日子是( )。它們都是()和()共同的倍數,也就是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公倍數是(),這也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板書:最小公倍數
二、探討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讓學生用符號標出4的倍數、6的倍數
問: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有哪些?
根據我們剛學過的知識它們是4和6的( ),它們的最小公數是( ) 。
2.明確給出定義。
3.自主探索: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數,總結找兩個數的公倍數的方法
4.總結常用的求最小公倍數方法是:短除法
三、鞏固提高
1.教材做一做
2.用短除法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四、思維訓練
16和24 5和8 18和36
有一袋果,3個3個分余1個,5個5個分還余1個,這袋果至少有多少個?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板書設計:
找最小公倍數
定義: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其中最小的公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方法:1.列舉法;2.短除法;3.分解質因數法
評價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 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給予表揚肯定。
2. 學生有比較類推的能力及時鼓勵和加以培養。
3. 課堂中學生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對典型的合作學習給予肯定性評價。
4. 學困生要適宜鼓勵。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11
教學過程:
1.通過回顧與整理,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建立關于圓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進一步熟練運用圓的有關知識及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建立關于圓的認知結構。
教學難點:
運用圓的有關知識及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1.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具體的知識?將你學到的圓的知識有條理地整理出來。
2.學生在小組中整理。
3.小組匯報,教師板書
(1)圓的基本特征。
(2)圓的周長計算。
(3)圓的面積計算。
(4)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4.根據整理的知識點,指名說說每個知識點具體的.內容。
5.小結:學是為了用,我們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一些相關的問題。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題。
(l)學生獨立在本子上完成。
(2)說說畫圓的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說說是怎樣算的。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4題。
(1)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交流。
(3)追問: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5題。
(1)理解題意。
(2)獨立計算。
(3)集體交流。
(4)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與圓有關的自然現象?
5.完成練習與應用第6題。
(1)理解題意。
(2)獨立計算。
(3)集體交流。
6.完成練習與應用第7題。
(1)提問:要求“從小方家到學校大約有多少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據題中的信息,怎樣求有多少米呢?
(2)學生獨立計算。
(3)集體交流,提問: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7.作業:練習與應用第7~13題。
三、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整理與復習,你有什么體會或感受?圓的有關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多不多?
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與感受,然后教師點評。
板書設計:
整理與練習
圓的基本特征
圓的周長計算
圓的面積計算
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根據除法中的商不變性質,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使學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2、通過學生的自主探討,掌握化簡比的方法并會化簡比。
3、初步滲透事物是普遍聯系和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應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孕伏新知。
2、提問:比和除法,比和分數之間有那些聯系?
3、出示三個分數:3/4、6/8、9/12. 問
(1)這三個分數相等嗎?為什么?
(2)可寫成比的形式分別是什么?
(3)這三個比相等嗎?為什么?
(3:4=6:8=9 :12)
(4)這三個比是怎樣變化的?有什么規律?
(5)回憶:除法有什么性質?分數有什么性質?他們的內容是什么?
引導學生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猜想:比有什么性質?小組交流。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指名回答小組交流的結果.引導學生用語言表述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叫做比的基本性質。
2、說明:利用商不變的規律可以進行除法的簡算;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進行分數的約分、通分。同樣,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3、討論.你怎樣理解最簡單的整數比這個概念?
學生充分討論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識:最簡單的整數比必須是一個比,它的前項和后項必須是整數,而且前后項應該是互質數.
4、請個別學生舉一個最簡單的整數比。
5、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強調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互質)
(1)問:怎樣把一個整數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14:21 54:18
(2)引導學生總結整數比的化簡方法:用比的前后項分別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使比的前后項是互質數。
6、化簡下列各比
(1)問:這兩題比的前項、后項是什么樣的數?怎么把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呢?
1/10:3/83/5:5/8
(2)引導學生小結分數比的化簡方法:比的前項后項分別乘以它們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就化簡成最簡整數比。
7、化簡下列各比
(1)這兩題比的前項、后項是什么樣的數?怎么把小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呢?
1.25:4 2.7:18
(2)由學生小結小數比的化簡方法:先將小數化成整數,再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師生共同總結化簡比的'方法:先要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把不是整數比的化成整數比,再把不是最簡整數比的化成最簡整數比。
8、練習:化簡比
60:24 5/8:7/245/4:0.75
三、鞏固練習
1、把1小時:45分鐘化簡后是1:45。
2、鞋廠生產的皮鞋,十月份生產的雙數與九月份生產的雙數的比是5:4。十月份生產了2000雙,九月份生產了多少雙?
四、課堂總結
比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它是根據什么來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干什么?化簡比的方法是什么?
六、布置作業
自主練習5、7、8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13
認識負數的意義
p.1、2,完成第3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掌握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讀、寫。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獲得一些成功的經驗,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方法與手段、探索、討論、交流。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復習,你知道這節課要學什么么?(板書:負數)
說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自然數、小數、分數)
分別舉例。指出:最常見的是自然數,小數有個特殊的標記“小數點”,分數有個特殊標記是“分數線”,你知道負數有什么特殊標記么?(負號,類似于減法)
二、學習例1:
1、談話:你知道今天的溫度么?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到這個溫度么?
2、講解:介紹溫度計:(1)℃、℉,我們中國人用攝氏度為單位,即℃;℉是華士度,是歐美國家用的。(2)以0為界,0上面的溫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溫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別表示多少度?
3、學生認一認:在溫度計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4、談話:你知道什么時候是0℃嗎?(水和冰的混合物)
5、談話:你知道江都一年中的最低溫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到它嗎?
6、認識課本中三個城市的溫度。
7、議一議:分別說說在這3個不同城市的溫度你的感受。
8、嘗試讀一讀、寫一寫。
9、提問:+20與-20相同嗎?
三、學習例2:
1、談話:介紹課本中的情境圖。
2、在小組內說說:知道些什么。
3、全班匯報交流。
4、小結談話:關于海拔通常以海平面為標準,比海平面高多少米就是海拔正多少米;比海平面低多少米就是海拔負多少米。
四、歸納:
1、談話:通過例1和例2大家應該知道了正是和負數在生活中的用法了,你能舉例嗎?
2、匯報交流。
五、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第二衣蛾的“練一練”。(強調0)
2、完成練習第一題。(強調負數包括整數、小數和分數)
3、完成練習第二題。(順便介紹一下這兩個湖的相關情況)。
3、完成練習第三題。
4、完成練習第四題。
六、全課總結: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呢?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14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專用,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1、出示例3的主題圖
談話:四年級的男、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你想了解他們的比賽情況嗎?
第一輪:
課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績統計圖,談話:我們來看這兩個小組同學的套圈情況,第一個出場的男生是小剛,女生是小燕(分別出示表示兩位同學套中個數的直條),他們各套中多少個?(6、4)誰套的準些?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談話:這數字6可以代表男生組的水平,那么女生組的水平可以用?來代替。
第二輪:
談話:第二個出場的男生分別是小明(課件出示直條6),女生是小娟課件出示直條4),(結合手勢,表示整體)比較每組中同學的比賽成績,你認為是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些?你是怎樣比較出來的?(預設:生1,比總數,生2,比每個人套中的個數)
提問:這時,你能用哪個數來表示男女生的水平嗎?(預設:生1,6、4,生2,12、8)讓學生說說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第三輪:
談話:第三、四個出場的男生是小宇和小杰(7、9),第三、四、五個出場的女生分別是小敏、小蕓和小芳(7、5、10)(完整出示條形圖),現在,你能比較是男生套的準些還是女生啊?你想怎樣來比較呢?學生討論
提問:我們先來想想,你能用哪個數來表示男女生的一般水平?
生交流,總結出(28、30)來表示不合適,也就是比較總數不合適。
那你認為要找哪個數,才能代表男生組的一般水平呢?(這個數要基本反映一組數的一般水平,在數學上,我們把這種數叫做平均數)(板書課題)
二、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
1、探究男生求平均數的方法
談話:我們先來仔細找一找男生組的這個數,男生的得分各不相同。我們怎么來找這個數呢?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能代表整體水平嗎?那你覺得這個數應該在什么范圍呢?
給大家3分鐘,在練習紙上想辦法找到男生組的那個數。(練習紙)
交流:
方法一:移多補少(課件演示)
方法二:先合后分(說說各數表示的意思)
預設:
如果只答出方法一:除了像這樣局部調整,得出平均數,還有其它調整方法了嗎?給大家一個小提示:可以把所有男生的個數先看成一個整體,然后再把這些個數平均分配給他們。
如果只答出方法二:除了像這樣,把他們的得分先加起來,再重新平均分配給他們。還有其它調整方法了嗎?給大家一個小提示:能否只移動其中一小部分個數,使得男生的個數一樣多。
交流。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能表示男生組的這個數7,我們來回顧一下。
一種方法,通過移動來局部調整,把多的一部分,移給少的,從而得到男生的平均個數,你想幫它取個名字嗎?(板書“移多補少”);
另一種方法,通過整體重新分配,先把所有的個數先加起來,再平均分給他們,也得到了男生的平均個數,你也能取個名字嗎?(板書“求和平分”)。
2、揭示課題
談話:兩種方法都得到了一個新的、能夠反映男生組整體情況的數據,就是7個。沒錯,這個數就是男生組(6、6、7、9)的平均數。
用課件顯示圖中平均數畫線,直觀感知平均數的范圍。
讓學生也在練習紙上畫線。請你用一條線把這個數7表示到圖上來
提問:得到的這個數7表示什么含義?你覺得這個數是一個怎樣的數?能不能說男生組中每人都套中了7個?這個數7與小宇套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平均數比最厲害的個數?比最差的呢?
3、遷移類推,感悟意義
談話:現在,請你們也來找一找女生組的平均數吧。(學生在練習紙上操作并交流)
說說“6”的意義
交流,提問:現在可以比較出哪組套的準了嗎?(完整板書)
提問:仔細觀察這兩組的平均數,你想說些什么?原來的數據和平均數的大小,有什么發現?高于、低于平均數的有幾個?(其中的個數有的比平均數高,有的比平均數低,初步感受平均數的范圍)
感受平均數的優勢:老師啊覺得平均數真厲害,因為它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也能公平的比較出男生和女生哪組的水平高,老師說的對嗎?
三、鞏固練習,應用平均數
1、書本練一練。(課件逐個出示筆筒)
第1個筆筒有( )枝,第2個有( )枝,第3個筆筒有( )枝。
怎樣移動筆筒中的鉛筆,找到平均每個筆筒有多少枝鉛筆。(課件動態顯示移多補少的過程,然后逐步變化為條形圖)我們也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這樣更直觀。(顯示移的過程)
交流:當然,你還可以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求和平分)
如果用求和平分,怎么計算?綜合算式?
2、第一題
出示絲帶圖,提問:這時你能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一下子找出它們的平均數嗎?
估一估,平均長度到哪兒?
想一想,應該在多少厘米到多少厘米之間?(平均數在最小數和最大數之間)
算一算,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再交流
提問:如果每條絲帶都增加1厘米,平均長度會有什么變化?(相當于每條絲帶的長度增加了1厘米,也就是平均長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1厘米)
如果把其中一條絲帶的長增加3厘米,3條絲帶的平均長度是多少厘米?如果減少3厘米呢?(剛剛每條絲帶增加1厘米,總體增加了3厘米,那么現在呢?)
指出:一組數中有一個數據變化了,這組數據的平均數也會發生變化,平均數很敏感。
3、第4題(假如我當經理)
先估計一下蘋果和橘子平均每天賣出的箱數,再同桌分工計算,然后畫出表示平均數的那條線。
提問:如果你是水果店的經理,看到這樣的數據和平均數的情況,你會有什么想法?
4、第3題(籃球隊員的身高)
提問:李強是學習籃球隊隊員,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嗎?學校籃球隊可能有身高超過160厘米的隊員嗎?
(出示籃球隊5名隊員的身高統計表)
小結:同學們,平均數是反映一組數據整體情況的數,如果只知道平均數,要去推測其中一個數據是多少,這個數據會有很多種可能性,這就體現了依據平均去推測其中一個數據的(不確定性)。
但是,知道了一組數據的每一個數據,可以用“移多補少”或者“先合后分”明確地得到平均數是多少,體現了求平均數的(確定性)
思考:如果姚明加入學校籃球隊,平均身高會如何變化呢?(圖片顯示)
出示現在的平均身高,提問:這時得到的平均身高,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為什么增加了姚明,小隊員的身高都在平均數一下了?(太高的人,對平均數的影響很大,所以姚明的身高在這組數據中屬于極端數據,具有極端數據的話,平均數就變得不一樣了)
介紹: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像這種不一樣的平均數,你想知道嗎?課件出示“你知道嗎?”(生讀)
談話:通過xx的介紹,我們對平均數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那么我們就帶這這個新認識去看看吳萌的詩朗誦比賽吧。
完成練習八第9題。(口答綜合算式)
四、總結經驗,感悟平均數。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平均數有那些認識?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平均數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愿大家能帶上今天的學習內容,更好地認識生活中與平均數有關的各種問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15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
2、掌握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目標:能夠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感受小數除法的異同,能夠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三)情感目標: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計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引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1、淘氣打算去買牛奶,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2、根據圖上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1.5÷5 12.6÷6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與以往我們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師:兩個商店牛奶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呢?我們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單價。
2、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匯總的各種方法,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
引導出“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4、理解算理。
5、引導歸納總結,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6、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
集體訂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小數除以兩位數與除以一位數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4題。
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錢?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錢?
11.5÷5=2.3(元)12.6÷6=2.1(元)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五年級教案11-03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模板02-16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5-15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數學五年級上冊總復習教案12-13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優秀教案09-28
五年級上冊數學的單元教案01-06
數學上冊五年級教案優秀11-03
五年級蘇教版數學上冊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