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3-02-04 14:44:4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集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集合15篇)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2、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學王國旅游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學王國,圖,小精靈說:歡迎聰明同學來數學王國游玩!)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后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這里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說說為什么?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里有4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么嗎?

  小結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xx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讓學生先選后說想法。

  二、鞏固、運用(出示數學王國里的數學景象)

  師:嘩!數學王國多美呀!有樹,有花,還有。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學奧宮去玩,數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200千米。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三、全課總結

  讓學生說說你游數學王國你的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減法,會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減法的計算法則。

  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舊知回顧溫故知新

  1.直接講出得數。(課件出示):

  80—7 35—8 42—5 32—9

  63—4 43—6 26—7 65—9

  2.豎式計算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筆算時應當注意什么?(回顧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例1

  1.談話:同學們,喜歡去旅游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云南旅游去,好嗎?

  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課件播放飛機飛到昆明機場動畫)

  2.提出問題(課件出示主題圖片):①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已經走了348千米,

  (1)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從大理到麗江有多少千米?從昆明到麗江有多少千米?

  從昆明到麗江比從大理到麗江多多少千米?問我們還要走多遠?

  師:(指導學生看線段圖)旅游圖彎彎的,不大好看,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現在老師把它用線段來表示這三個城市之間的里程

  (2)指導學生列式計算。問:要求大理到麗江有多遠?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517—348=

  3.今天我們一起繼續學習減法(板書:減法)

  三、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學習例1

  讓生先估估看大約是幾千米?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不同的估算方法與結果。

  方法一:把517看作是50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結果是150。

  方法二:把517看做是500,348看做300,估算的結果是200。

  方法三:把517看作是520,348看作是350,估算的結果是170。

  (1)哪個同學估得準呢,下面請同學們用筆算算一下,會算嗎?試試看。

  (讓學生先自己算算,然后再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計算過程和結果,并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演。

  517—348=169(千米)

  5 1 7

  —3 4 8

  1 6 9

  (3)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4)提出問題(出示豎式):聰聰也算了517—348=179(千米)誰對?為什么?

  5 1 7

  — 3 4 8

  1 7 9

  學生指導錯誤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給個位,還剩“0”,

  “0—4”不夠減,從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用豎式計算三位數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生: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減起

  哪一位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再進行計算。

  (6)引導學生與估算比較,哪個估算最接近準確答案?為什么?

  把每個數看得越接近準確數,估算的.結果也越接近準確值。

  (7)比較準備題與例題,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說說相同點:都是退位減法不同點:例題是連續退位

  根據學生發現補充課題:連續退位減法

  例2

  師:現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被減數個位不夠減,需從十位退1,而十位是0,無1可退,需再從百位退1.)

  學生自由發言

  指學生到黑板前來,邊講邊板書。把講解權交給學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學生沒講清楚,可再找兩名學生說明計算方法,或有其它意見的學生發言)

  問:改了數字之后我們所用的三條法則還用遵守嗎?

  師:任何減法的筆算都要按照法則來計算。中間有零也可以借。

  教師小結:

  1.在連續退位減法中,必須把握計算法則,夠減直接減,不夠減的退位減,從前一位退1當10加上本位上的數再減。

  2.當被減數中間某一位是0時,退位后,直接用9減。

  四、鞏固應用,拓展思維

  出示歌訣:計算遇到退位減,本位不夠向前點。前位退1變成10,再和本位加后減,哪位上有退位點,先退1后再來減。

  例3

  師:接下來我們看這樣一道題:500—185=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匯報

  方法一:185分成100和85 500—100=400

  400—85=315

  方法二:185看成200—15 500—200=300

  300+15=315

  方法三:500看成485+15 485—185=300

  300+15=315

  方法四:筆算

  師:誰能口述豎式計算的過程(生口述,師板書)

  集體交流:整百數減三位數時應注意什么?

  筆算整百數減三位數時:當個位不夠減時,要從百位連續退位,然后再減。(課件出示技巧)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3

  三維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 新授

  (一)認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 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 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 體驗1秒鐘

  ① 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 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

  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 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 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二)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三)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 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1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 作業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教學后記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具有一定的空間觀念。

  2、復習鞏固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辦法,能夠準確進行測量并求周長。

  3、利用周長的相關知識,能夠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

  4、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驗。

  5、在交流的過程中回憶求周長的計算方法,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感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如何觀察立體圖形,通過我們自己親自動手搭積木,我們學會了什么?

  2、除了學習觀察立體圖形,我們還學習了求什么圖形的周長?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

  二、鞏固探究

  1、復習觀察立體圖形

  每出示一個,讓學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積木照樣子搭一搭。搭出圖形之后,認真觀察,說一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可以觀察到什么樣的形狀?

  交流,訂正。

  2、復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什么叫周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又該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題,匯報訂正。

  3、完成第13題。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20厘米長的鐵絲,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

  還是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了什么?

  4、剛才我們又是動手操作,又是測量計算,累了吧?我們一起到足球場去輕松一下吧!看!這就是我們將要去的足球場。出示第14題。

  自己看圖、讀題,想一想,在這道題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這道題一共讓你求出幾個問題?會不會解答?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三、拓展實踐

  我們再獨立解決幾個實際問題:

  1、足球場是個長方形,長120米,寬95米。李林繞著足球場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學校北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實驗園,長是30米,寬是20米,如果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墻,籬笆長多少米?

  3、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板書設計:

  總復習

  立體圖形 求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

  總復習(四)

  教學目標:

  1、繼續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歷,回答問題。

  2、復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復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通過復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復習中,我們都復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復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告訴了我們什么?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復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現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環節:

  1.情景引入: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各個角度,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不同。

  2.例題講解:觀察汽車全景照片后,對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狀講解。解決書上的相應練習加上茶壺的上、側、正的觀察。

  3.情景練習:針對空間中3個不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來體會不同角度觀察的不同。(選不同位置的照片)

  4.擴展練習:欣賞風景在空間中的視角變化引起的物體形狀變化。

  本次教學我認為采用計算機網絡自主教學和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形式結合,能夠在實物觀察、空間抽象、轉變視角的3個層次上得到提升。

  教學目標:

  1.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幾何圖形、同一個實物,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夠根據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進行綜合,找到物體完整的表象。

  3.初步了解到空間中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多個物體間的位置關系。

  4.建立空間觀念,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立體的長方體紙箱一個(每一個面粘貼不同的學生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遮蓋布一塊,實物圖片若干,屏風一個,桌子上有的茶葉筒等3種物體,網絡課件,計算機10臺。

  分組:4個學生一組(選出組長、信息員)。分配一臺計算機。

  學具準備:白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觀察長方體物體,初步感知不同位置看到物體不同

  (場地布置:凳子在6個不同的地點,看到一個面的3個,兩個面的3個,看見3個面的一個人)

  1.情景設置:今天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請大家研究。這放置了一個長方體物體在各小組派來的代表中間,請從一號開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你們自由交換位置,再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請回到自己的小組)

  2.同時點擊對應的課件,出示1~6號角度看到的物體。

  3.提問:為什么你們都觀察的是同一個長方體,每個人兩次看到的卻不一樣呢?

  4.小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只能看到物體的一部分。

  二、觀察實物,綜合表象找實物。

  1.提問:那么你們能判斷站在一個物體的不同位置,看到的是什么嗎?

  2.出示:小明、小紅、小東在商店買鞋,他們在不同位置看到了同一只鞋。他們站在鞋的什么位置?(填空)你能把他們看到的鞋和他們對應用連線表示嗎?(連線)

  3.小結:你們真厲害呀!能根據他們站在鞋的正面、側面、后面的位置想象出看到鞋的形狀。

  三、綜合表象,找尋實物

  1.我這里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你有信心解決嗎?

  2.提出問題:我弟弟家要購買一輛新車,他有這輛車的正面、側面、后面的圖片資料,可是他不知道這輛車是什么牌子和型號。請你們利用網絡上的汽車資料和圖片幫助他找到這輛車。

  3.出示汽車的不同位置圖,提供網絡資料。

  4.學生自主活動。

  5.判斷和小結:要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從它的每一個部分入手,綜合考慮它的全局。

  四、判斷空間中多個物體之間的關系

  1.有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美術的素描課上有這樣的3樣物體(出示)這是還有一張從空中俯視的平面圖。以及4臺攝像機在不同位置拍到照片。

  2.可是粗心的攝像師助理在連接數據線時出現了錯誤。那么在A、B、C、D這四個點的攝像機分別拍到的畫面是怎樣的呢?請你連接上攝像機的線。

  3.提供幫助:在屏風后邊有這三樣物體的實際情況和4個對應的點。你們可以自由進去觀察找到幫助。

  4.學生自由活動。集體訂正。

  5.提問:為什么4張圖片中茶葉盒一會在杯子的左邊,一會又在右邊呢?這說明了什么?

  6.小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不同位置觀察空間中的物體不僅是形狀不同,而且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也不同。

  五、欣賞空間中角度變換的風景

  1.同學們在這節課上學的非常的好。在這節課結束的時候,我想請你們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

  2.自由欣賞,配背景音樂。

  3.提問:在欣賞中你感覺到什么?

  4.總結:在實際生活中,除了改變位置觀察同一物體,還有一種在定點變化視角的觀察,這就象我們剛才看到風景是從一個點觀察周圍。希望以后同學們能利用這兩種觀察方法觀察你看到的周圍。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6

  課題:

  小數的大小比較第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學推理。

  2.通過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一位小數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談話引入:今天天氣真熱,童童想到冷飲店買些冷飲。請大家觀察價目表,看看這里有哪些品種的冷飲,價錢分別是多少?

  學生看圖,教師指名說說每種冷飲的名稱和價錢。

  教師整理板書: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磚1.5元,蛋筒2.2元。

  提問:通過這些商品的價錢,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談話:童童想買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個貴一些,你能幫她比一比嗎?揭題: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提問:如何比較0.8和0.6的大小?

  課件出示:0.8 ○ 0.6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交流、匯報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 10101010

  出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在正方形中分別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結:兩個小數都是零點幾的,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小數部分,十分位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2.試一試。

  提出問題:比一比雪糕和冰磚的價格,并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出示:0.8 ○ 1.5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匯報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數部分是0,1.5的整數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寫成分數是88,<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 1010

  想法三:因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多,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我們還可以用數軸來表示這兩個數。

  (出示數軸圖)提問:你能在數軸上標出0.8和1.5的位置嗎?

  學生在教材中的數軸上標出兩個小數的位置。

  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兩個小數的整數部分不相同時,可以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

  (3)引導:在數軸上標出0.6,比較0.6、0.8和1.5這三個數哪個,哪個最小。學生獨立標出位置,并比較大小。

  (4)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價格,再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主要比較以下四種情況:

  0.8○2.2 0.6○2.2 1.5○2.2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評。

  比一比:四種飲品,哪種冷飲最貴,哪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結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提問:我們在比較小數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1)采用換算單位法,把較大的單位換算成小的單位。

  (2)數軸比較法,先把這些數依次在數軸上標出,然后比較其大小。

  (3)整體比較法,即位數相同,從位比起,相同數位上的數誰大這個數就大;位數不同,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時候,就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兩條彩帶各長多少厘米嗎?(6厘米和9厘米)

  再問:用分米作單位,這兩條彩帶分別長多少?

  再問:你能比較這兩個小數嗎?(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寫出小數再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說說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根據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小數,然后比較大小。

  指名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回顧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再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匯報。

  4.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在數軸上標出數,然后按順序把三個數填入括號內,最后集體交流,說說比較的過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第75頁上的例1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一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簡單的含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使學生知道分數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3.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認識分數的簡單的含義。

  2.難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教具準備】

  多媒體,長方形紙條、圓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分過東西嗎?分過什么?

  老師這里有6個餅,要分給2位同學,你想怎樣分?

  (學生說出想法后,板書3 3)

  有4個餅,分給2位同學,你想怎樣分?(板書:2 2)

  有2個餅,分給2位同學,你又想怎樣分?(板書:1 1)

  同學們在分得時候,注意到了要公平,這種分東西的方法,我們就叫做怎樣分?(板書:平均分)

  誰愿來說說,你怎樣理解平均分?

  現在只有一個餅,平均分給兩位同學,你們會分呢?

  假設這個圓形紙片就是一個餅,同位合作試一試?(學生操作)

  舉起來,互相看看是怎樣分的?

  同學們,我們怎樣證明這樣分就是平均分?

  二、動手操作,獲取新知

  (一)認識二分之一

  1、引入二分之一

  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這樣的一份,能不能想個辦法來表示一下?

  還有其它表示方法嗎?

  二分之一,在數學上叫分數。

  2、指導讀、寫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么寫呢?

  (老師板書)看黑板,一起拿出手寫一寫。

  3、認識二分之一

  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另一份呢?

  師: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的二分之一。

  誰愿來說說,什么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

  下面,同學們指著剛才分的圓形紙片說說,什么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

  (同位互說)

  誰想再來說說,什么是這張圓形紙的二分之一?

  4、涂一涂

  同學們,給你一張紙片,你能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嗎?

  拿出你的紙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顏色。(學生操作)

  誰愿把你涂的展示給大家?

  正方形還有不同涂法嗎?

  觀察,這幾張正方形紙,涂色部分都能用哪個分數來表示?

  師:對,雖然涂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表示這張紙的二分之一。

  還有涂其它圖形的嗎?

  5、小練習

  老師也表示了幾個圖形的'二分之一,同學們當小老師判斷一下,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嗎?為什么?

  師:看來,平均分是產生分數的重要前提,沒有平均分,分得結果就不能用分數來表示?(二)認識四分之一

  同學們,把剛才分圓形紙片,再對折一次,你發現了什么?誰是誰的四分之一?

  這一份呢?

  每份都是這張圓形紙的四分之一。

  誰來說說,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三)認識三分之一

  這張紙片,陰影部分能用分數來表示?

  你怎么知道能用三分之一來表示?

  怎么證明這樣分是平均分?(剪開)

  大家的眼真銳利。

  能說說,什么是三分之一?

  (四)認識幾分之一

  1、獨立探索

  我們已經認識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出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嗎?

  同位合作,利用手中的學具,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誰創造的分數最好?

  誰愿把你創造的分數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可能出現幾分之幾的分數,不要回避,讓學生說說怎么想的。)

  老師剛才搜集了一些同學們創作的分數,一起來判斷一下?

  同學們,真聰明,創造了那么多分數,你還能說出其它分數來嗎?

  能不能都寫出來?

  分數有多少個?

  觀察一下,這些分數有什么共同特點?

  像這樣的分數,叫幾分之一。(板書:幾分之一)

  2、學習分數各部分名稱

  今天,學習內容在課本75-76頁,請同學們看書。

  通過看書,你還知道了什么?

  同位兩個,舉個分數,互相說說,分數各部分名稱。

  3、小資料

  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幾分之一這樣的分數,那么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想知道嗎?

  一起來看個小資料,自己讀一讀。

  你有什么感想?

  三、練習應用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上課都積極努力,下面,考考大家。

  78頁1、2、 3

  同學們,老師這里還有一道較靈活的題目,看誰能想出來?

  咱們班同學真聰明,這節課上到這里。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教學難點:

  商中間、商末尾有0的處理方法及筆算的簡便寫法格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你們估一估商是幾位數。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633=答案

  6033=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導入

  師:這天孫大圣來到花果山,看到滿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帶回去給猴子猴孫們嘗嘗,于是大圣手一揮,所有的桃子都進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數是0的除法。

  師:現在,樹上有多少個桃子?(0)

  師:這時,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來摘桃吃,你們說說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0)你是怎樣做出來的?(02=0)

  師:又來了兩只小猴子,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個桃子呢?

  (0、04=0)

  師:要是再來一只呢?(0、05=0)剛剛是4只,那要是再來4只呢?(0、08=0)

  師:看到這兩個算式,你還能說出類似的算式嗎? 同桌互說一個。

  師:好,看到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師: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這個結論你又補充嗎?(0除以任何不是0數都得0)

  3、商中間有0的除法、

  師:這四個小猴子沒吃到桃子悶悶不樂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們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個桃子,誰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幾個桃子?)

  師:瞧,你提的問題和大圣的一樣,真了不起!這道題你會做嗎?你是怎樣列式的?(4084=)結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點引導學生用列豎式方法解答。

  獨立解決后,同教師板書對照,比較兩個豎式不同之處,說說自己的'觀點。

  師:咱們看看結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數都一樣嗎? 看來估算是可以檢驗我們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的!

  [師:你們都太了不起了,老師這有兩道題你們有信心做對嗎?

  6033=答案

  8022=答案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學說計算過程。

  師:那看看結果和我們剛才估算的位數是不是一樣。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師:剛剛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開心的走了,聽說大王在分桃子,又來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個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個桃子?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獨立計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師:我們計算的結果和估算的位數也一樣。

  三、鞏固練習

  師:小朋友都知道孫悟空的絕招是七十二變,幾個小猴子想學一學,咱們看看他們變得對嗎?

  6802=34

  3093=13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老師這還有一道思考題,看看你們會不會,不過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樣的錯誤。

  思考題:哪題的商最接近150?

  9066=答案

  7455=答案

  4804=答案

  4473=答案

  四、本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9

  單元內容:教材第2—8頁的內容。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②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③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現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①課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②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

  ③課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⑤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①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⑥感受幾秒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0

  第1課時

  一天的時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

  2、程與方法:借助鐘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同一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

  3、感態度與價值觀:逐步養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某一時刻。

  教學難點:

  知道晚上12時既是24時又是0時。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自學法

  教學準備:

  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 導入新課

  1、師:上個星期六,我有個外地來的朋友來咱們這兒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經買來了車票,第二天9點到西安我聽了很高興。第二天我一大早起來,9點以前趕到火車站,結果等到很久也沒等到這位朋友,這是怎么回事?你們猜猜看。

  2、正如同學們所猜,我這位朋友買的是晚上9時到西安,鬧了個小誤會,那么,一天中究竟有幾個9時?你有辦法避免這種誤會嗎?

  3、教師板書:晚上9時 上午9時

  4、師:我知道了,大部分同學都是在時間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這些表示時間的'方法來區分兩個不同的

  學生說說晚上9時是怎樣變成21時的?

  時刻。這種方法教普通記時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記時法,他比普通記時法更簡單,它叫24時記時法。

  二、 探究新知

  1、關于24時記時法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2、看書。

  3、自學反饋。

  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時?

  在一天里時針要轉幾天?

  新的一天是從什么什么時候開始的?

  4、接下來我們看看一天時間是怎樣過去的?

  三、課堂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怎樣計算經過時間?

  在書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從書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認識重要的句子畫下來。

  學生自由反饋。

  四、作業設計

  完成數學書71頁的2、3題。

  板書設計:

  一天的時間(24時記時法)

  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過的時間

  開始時間+經過的時間=結束的時間

  結束的時間-經過的時間=開始的時間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1

  第三單元 測量

 第1課時毫米的認識

  板書設計: 分米的認識

  第5課時噸的認識和換算

  教學反思: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的簡單換算。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猜測、推理及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第6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33頁例9、做一做及練習七第5-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重點: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種可能的方案。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完成下列填空

  2×( )+3×( )=18

  (1)括號里可以填哪些數?其中一個括號的數確定了,是否另一個括號里的數就能確定?

  (2)如果前面括號里填3,后面括號里填幾?

  (3)如果后面括號里填2,前面的括號里填幾?

  2、導入。

  談話: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常常需要運用各種策略。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運用策略來解決一些問題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

  (1)從圖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談話:求怎樣派車恰好把8噸煤運完就是求載質量2噸的車、載質量3噸的車各安排運幾次,使得這兩輛車運載煤的`總質量等于8噸。實際上可以用式子2×( )+3×( )=18表示。要求出滿足這個條件的所有情況該怎么辦呢?

  2、探索方法。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匯報交流。

  師:如果用“載質量2噸”的車子裝煤,最多運幾次?

  生:在不用“載質量3噸”的車子裝煤時,次數最多,最多8÷2=4(次),剛好裝完。

  師:通過這個計算,我們知道“載質量2噸”的車子只可能運0-4次,運4次時符合條件,如果安排這樣的車運3次,那么,“載質量3噸的車”應該運幾次才能把煤運完呢?

  生:“載質量2噸”的車運2次,能運煤2×2=4(噸),剩余4噸需要“載質量3噸”的車運2次才能運完,但是同樣的它們的總運量不能恰好等于8噸。

  師:如果1次呢?0次呢? 學生獨立完成。

  (3)列表法解決問題。

  師介紹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種方案列舉出來,這樣更好的簡便、直觀。列表如下:

  派車方案 載質量2噸 載質量3噸 運煤噸數

  1 4次 0次 8噸√

  2 3次 1次 9噸

  3 2次 2次 10噸

  4 1次 2次 8噸√

  5 0次 3次 9噸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條件。

  3、回顧與反思。

  (1)我們在列舉的時候應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順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無限多,適合用列舉的方案嗎?(不適合,在能列舉出所有方案的情況下選擇用列表法列舉)

  (3)檢驗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運完8噸煤。 學生自我探究。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33頁“做一做”。

  (1)由題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師明確要求怎么付錢,就是求30元里面有幾個5元和幾個2元,同時需考慮到5元和2元的張數各自只有6張,即最多只能取6張5元或2元。試問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怎么做,加上這個條件后怎么做?這樣有什么區別?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用列表法把各種可能的方案列出來然后選擇合適的方案。

  (3)匯報交流結果,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七”第7題。

  (1)求“每條船都坐滿,怎樣租船?”就是求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2)求“哪個租船方案最省錢”怎么做?(學生把每一種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別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計算價格,然后比較大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哪些收獲?在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來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選擇符合條件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對于這堂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第1、4兩種方案正好運完8噸煤。

  1、“載重量2噸”:4次 “載重量3噸”:0次

  2、“載重量2噸”:1次 “載重量3噸”:2次

  教學反思:、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信息的作用。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認識角的名稱、大小,會折角、畫角。(課本第56 -58頁)

  學習目標:

  1、 通過操作,使學生經歷直觀認識叫的過程。

  2、 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畫大小不同的角。

  3、 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重、難點: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2、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 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舉行一場有意義的比賽,有信心嗎?比賽的題目是:《角的認識》。

  二、揭示目標

  過渡語: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學習目標(小黑板出示),有信心完成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三、自學指導

  第一次先學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第56頁,我們請自學指導來引領我們達到目標。請看自學指導(課件出示:師讀)。

  認真看課本56頁的例1,認真看圖、看文字。

  1、先看第一部分,用2根小棒拼成的這四種圖形都是( )?

  2、觀察例題2:觀察角,你發現角是由( )條邊和( )個頂點組成的。

  3、說一說,所有的角的大小都是一樣的嗎?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沒有關系?

  5、用一張紙,你能折出多少種角?你能指出他們的頂點和邊嗎?

  6、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那些物品上有角?

  第二次先學

  1、 打開課本第58頁例3,看圖、看文字,想一想,怎樣畫角?

  2、 畫角時,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3、 你能畫出一個角嗎? 師: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認真,自學效果好。 (6分鐘后比誰能做對檢測題。 )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的自學。

  2、做一做: 過渡語:(5分鐘后)師問:“看完的請舉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果全部放下,下面老師就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自學效果。請看檢測題:(1)課件出示檢測題(2)58頁第一題

  3、教師巡視,關注后進生,了解學情,收集錯例,在頭腦中進行第二次備課。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全班都做完后),請大家一起觀察黑板上的學生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補充。

  2、討論(議一議): (1)、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你是怎樣判斷的?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4、同桌交換互改還要改例題中的題,有誤訂正,統計正確率及時表揚。

  六、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七、當堂訓練(課件出示)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時間的計算

  教科書第4頁例1,第5頁例2。

  【設計說明】

  1、本節課通過創設情境,利用猜謎語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2、重視直觀教學,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通過數格、撥鐘面等實踐活動把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化,讓學生了解計算經過的時間是生活中會經常遇到的問題,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單位的轉換及經過時間的計算。

  2、培養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讓同學們充分利用時間。

  【重點難點】

  1、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2、求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時鐘模型、課件。

  一、引入新課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跑不停。

  出示謎底:時鐘

  2、教師拿出鐘面并提問。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2)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1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1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1圈的時間是多少?

  (3)1時=( )分? 1分=( )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如:9時15分 、7時3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計算經過的`時間”。(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體驗新知

  1、教師課件展示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說說圖意,找出數學信息和問題。

  2、老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呢?

  3、同桌互相交流。

  4、小組匯報:

  (1)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2)兩個時間在同一個小時內,所以45-30=15,是15分鐘。

  5、做一做:出示超市情境圖,營業時間 早9:00開門,晚8:00關門,現在是早上8:40,還要等多久才開門呢?

  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匯報

  6、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方法。

  老師總結方法,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計算經過的時間的方法:(1)看鐘面,數格后計算;

  (2)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的時間。

  三、鞏固練習

  1、達標測評: 星期六小紅9:10做作業,到9:40完成。算一算他寫作業用了多長時間?

  鞏固深化:

  (1)50分比1時少( )分,1時比45分多( )分。

  (2)一節課是( )分,課間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時。

  2、 算一算,填一填。

  3. 想一想,說一說。

  一列火車本應 9﹕15到達,現在要晚點25分鐘,什么時候才能到達?

  生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四、課堂總結

  1、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

  2、學習寄語。

  五、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

  1.看鐘面,數格后計算。

  2.結束時間-開始時間=經過的時間。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里程表(一)

  教學目標:

  1.會看里程表,能從里程表中獲取數學信息。

  2.對照路線圖,能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重點:

  從里程表中獲取信息。

  教學難點:

  對照路線圖,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482-167+456863-(285+578)428+(547-398)

  【探究展示】

  下圖是“北京—西安”沿線各大站的.火車里程表 。

  二、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任務。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完成,教師適當點撥。

  三、達標訓練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你覺得

  這節課哪個組表現得最棒?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教師抽查。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P58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因不夠商1而在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

  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中間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內容是學習比較復雜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者末尾有0的除法。上一節課中的兩個題目是被除數的某一位上是0而商0,本節課是因為除到被除數的某一位時不夠商1而商0,這部分內容是學習的一個難點。通過6123要讓學生明白算理和算式的簡便寫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嘗試探索

  1、創設情景:本月輪到你當家庭主管,負責分配零用錢,零用錢一共612元,平均分配給家里3個人,每人該分配幾元?

  (1)你能完成這項任務嗎?請你試試看。

  (2)小組討論,比一比誰完成得好。

  (3)匯報,注意表達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2、情況分析

  (1)在計算過程中,碰到什么問題?

  (2)說一說你是怎樣解決每個問題的。

  二、引導歸納,提煉方法

  1、提問:除到被除數的十位時,不夠商1怎么辦?接下去的豎式該怎樣寫?(這是重要環節,讓學生充分討論,充分發言;教師準確引導,方向明確)

  2、提煉:用被除數十位的'1除以3,不夠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寫0;3和0相乘得0,在1的下面寫0,1減0得1,再把個位的2寫下來,12除以3商4。(教師在演示的時候,每一步都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促進學生養成好的計算習慣)

  3、介紹簡便的寫法。

  三、獨立嘗試,鞏固提高

  1、嘗試寫豎式計算:5224在嘗試解題過程中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強調在計算過程中的每個步驟和注意事項)

  2、歸納總結。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8-26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20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6-19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09-27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1-26

新課標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7-22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16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31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5篇06-21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2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