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3-01-19 18:27:0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

  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并根據需要會簡單的計算。

  【數學思想】轉化思想,歸納思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出示主題圖,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揭示單元主題: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課大家先來認識長方體。

  從圖中找一找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

  二、共同探索,總結方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一、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學生了解長方體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長方體的面。

  2、師邊指邊說: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長方體的棱。

  3、指導學生觀察:三條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長方體的頂點。

  4、學生邊說師邊板書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1、獨立觀察、小組合作探究。

  ⑴觀察、交流。提示:同學們在數面、棱、頂點的'數目時拿著長方體的手不要來回轉動,要想一想怎樣數比較好,不重復也不遺漏。(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

  ⑵匯報、展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數面、棱、頂點的個數。

  引導學生認識有特殊情況(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4個面完全相同)

  如果學生不理解相對的棱,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相對的棱。

  (3)引導學生小結。

  三、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學生動手操作,深化認識。提示:在制作中你發現長方體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每一組棱的長度怎么樣?

  2、認識長、寬、高。

  學生討論后指出:像這樣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引導學生歸納公式:長方體棱長總和=(長+寬+高)×4

  3、學生認識不同位置放置的長方體的長、寬、高。

  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找出長方體的棱。

  用手摸摸看。

  小結:說一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拿出長方體的物品,仔細觀察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看看有什么發現?參考課本19頁的表格進行自學,再小組里說一說。

  面:長方體一共有6個面,,每個面是長方形。

  棱: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頂點:長方體有8個頂點。

  按照表格中的問題完整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拿出學具動手插一個長方體框架,想想應該選用哪些小棒,怎樣插比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自己動手。

  匯報發現:長方體12條棱可以分成3組,每一組棱的長度相等。

  討論: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這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

  討論:做這個長方體的框架共需要多長的鐵絲?怎樣求總棱長?

  橫著、豎著、側著擺放長方體框架,分別讓學生指它的長、寬、高。

  三、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課本19頁“做一做”:巡視指導,組織學生交流。

  同桌合作制作、討論,再匯報交流。(重點:最多看到3個面)

  四、反饋鞏固,分層練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基礎練習:練習五1題。

  拓展練習:練習五2、3題。

  如回答困難,可讓學生拿出實物如圖中那樣擺放后再回答。

  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五、課堂總結,提升認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及達成目標

  組織學生總結收獲。

  1、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

  2、長方體的長、寬、高的概念和特征,棱長總和的計算方法。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并能辨別真分數和假分數。

  2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重點 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及特征。

  難點 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教具 主題圖。

  教法 引導探究

  教學設計流程

  (一)導入

  1 .復習:什么叫分數?

  2 .用分數表示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請學生分別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實施

  1 .提問:比較上面三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這些分數比1 大還是比1 小?并說明理由。

  2 .學生觀察后,試著回答。

  學生:(第一個圓)平均分成了3 份,這樣的3 份也就是一個整圓,表示1 ,而陰影部分只有1 份,所以比l 小。

  再請學生分別說出另外兩個分數。

  3 .老師指出:像上面的3 個分數都是真分數。我們過去接觸過的分數,大都是真分數。那么,你能說說什么叫真分數嗎?

  4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同桌交流一下,再指名回答。

  5 .小結: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

  (四)思維訓練

  (五)課堂小結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數小于1 ;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數相等,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

  板書設計: 真分數和假分數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

  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數相等,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

  教學后記:在教學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目標完成的效果不夠好,在“做一做”第2題中,分數用直線上的點不能準確地表示出來,尤其是假分數,齊夢蝶同學的錯誤率,主要原因是直線中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6段,在六分之幾的分數中,一份是一段,在三分之幾的分數中,一份是兩段,學生發生混淆。

  彌補措施:找相關的內容進行練習。

  重新設計需要改進的地方:

  1、加強假分數大于1的教學。

  2、注重平均分的總份數和分母對應,取的份數和分子對應。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比大小的方法,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2.讓學生經歷從具體—表象—抽象的學習過程,獲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并發展遷移能力。

  3、讓學生感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是有價值的。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從具體—表象—抽象的學習過程,獲得小數比大小的方法,并發展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在數射線上放一放下面各數,并選兩個數比一比大小。

  502510055

  2、在○里填上“><=”

  ○○○

  3、揭題:小數的大小比較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數射線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

  這是四(3)班同學在進行跳遠比賽呢?

  徐夏豪的成績是:2.90米。

  沈珺的成績是:3.60米。

  夏陳的成績是:3.45米。

  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2、學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

  3、練一練:

  用數射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小數,并比較每組數中兩個數的`大小。

  (二)、腦子里比大小。

  1、出示

  沈佳妮的成績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績是:2.89米。

  顧雨菲的成績是:3.05米。

  (2)、離開數射線,把三張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3)、交流說出她們排列的名次。

  (三)、歸納比較小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1、還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嗎?

  2、小組討論

  3、交流并出示: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再比較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4、小結: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與多位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是相通的。

  三、鞏固運用

  1、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小數的大小。

  3.14○4.130.473○0.46

  5.0192○5.01297.281○8.001

  2、綜合運用。

  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110m欄決賽真激烈!

  加西亞的成績是13.20秒

  劉翔的成績是12.97秒

  特拉梅爾的成績是13.18秒

  (1).提問:劉翔(中國)、加西亞(古巴)、特拉梅爾(美國)跑在前三位,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2).獨立思考:有哪些好辦法能很清楚地比較出這三個小數的大小?

  (3).學生交流。

  思考:跑步比賽與跳遠比賽的成績排名有什么不一樣?

  四、總結: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

  本設計注意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建了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運用大量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的初步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

  2、體現了活動是學習的載體,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3、聯系實際,靈活應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4、通過學生間的合作探索,并將學習成果展現,使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建立學習自信心。

  教材分析:“分數比較大小”這部分內容是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教材改革的新變化之一。數學課程標準在探索規律的內容中明確說明:“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并給出了具體例子。我在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取了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從而培養其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材處理:興趣是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采用了“以情激學、導入新課——引導觀察、探究規律——實踐操作、合作互動——聯系生活、開放應用——評價體驗、暢談收獲”這一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索,通過找一找、擺一擺、涂一涂、演一演等活動去發現事物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4

  教材分析:質數和合數,是在約數和倍數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質數和合數是求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以約分、通分的基礎。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而且能較快地看出常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58頁、第59頁上半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三中的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它們的聯系和區別。

  2、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3、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質數、合數概念,會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關鍵:使學生把握住質數和合數的根本區別在于:質數,只有1和本身二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本身,還有其它約數。

  教具準備:紙片、投影器、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我們學過求過一個數的約數,那么每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又有什么規律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索這個問題。”

  師:“誰能說說什么是約數?”

  生:“如果數a能被數b(b不等于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師:“誰又能說說每個數的約數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紙片)時說:“請兩名學生分別寫出左右兩排數的約數。”點兩名學生上黑板完成例1。

  例1 寫出下面每個數的所有的約數。

  1的約數:1 7的約數:1、7

  2的約數:1、2 8的約數:1、2、4、8

  3的約數:1、3 9的約數:1、3、9

  4的約數:1、2、4 10的約數:1、2、5、10

  5的約數:1、5 11的約數:1、11

  6的約數:1、2、3、6 12的約數:1、2、3、4、 6、12

  師:“誰能根據這些數的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教師在黑板上板書:

  有一個約數的是:(生)1

  有兩個約數的是:(生)2、3、5、7、11

  有兩個以上約數的是:(生)4、6、8、9、10、12

  請一名學生上黑板進行分類,其余學生在書上完成。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質數(或素數)(張貼質數概念)。例如,2、3、5、7、11都是質數。誰能說說,還有哪些數是質數?”

  生:“13、17、19、23……”

  師:“質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數不完,質數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張貼合數概念)。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數。誰能說說,還有哪些數是合數?”

  生:“4、6、8、100……”

  師:“合數的個數數得完嗎?”

  生:“合數的個數數不完,它的個數有無數個。”

  師:“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張貼概念)。”

  2、教學例2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我們可以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請看例題。”

  投影:

  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質數有:(生)17、29、37

  合數有:(生)22、35、87

  師:“根據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合數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約數,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質數,并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

  學生填完后,師:“請你說說是怎樣想的。”

  生1:“17、29、37是質數。因為17只有1和17兩個約數,29只有1和29兩個約數,37只有1和37兩個約數。”

  師:“請某某同學上來找出所有的合數,并把答案填在投影片上。”學生填完后,

  師:“請你說說是怎樣想的。”

  生2:“22、35、87是合數。因為22除了1和22兩個約數外,還有2、11兩個約數,35除了1和35兩個約數外,還有5、7兩個約數,87除了1和87兩個約數外,還有3、29兩個約數。”

  師:“這兩位同學回答得很好,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了。下面請同學在書上第59面完成中間的做一做。”

  投影:

  下面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9 21 43 67

  質數:(生)19、43、67

  合數:(生) 21

  請兩名學生在投影片上分別寫出答案,并請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師:“請同學們做一做,20以內的數中,有哪些數是質數。”

  學生自己動手制出20以內質數表。

  師:“如果給我們一個數,如87,我們怎樣知道這些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是個質數呢?”

  生:“我們可以用2、3、5、7、9……去除這個數,如果這個數不能被2、3、5、7、9……這些數整除,就說明這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那么它就是一個質數。”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我們通常可以用2、3、5、7、9、11……這些數除這個數,如果都不能整除,就說明這個數是質數。”

  三、鞏固練習。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幾個練習,請看屏幕。”

  投影:題一

  檢查下面各數的約數的個數,指出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分別填在指定的圈里。

  27 37 41 51 57 69 83 87

  質數 合數

  投影:題二

  在自然數1~20中:

  奇數有: 偶數有:

  質數有: 合數有:

  投影:題三

  下面的判斷對嗎?說出理由。

  (1)所有的`奇數都是質數。

  (2)所有的偶數都是合數。

  (3)在自然數中,除了質數以外都是合數。

  (4)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四、引導小結,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生:“學習了質數、合數的定義;知道了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學會了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知識的課題就是……(板書課題:質數和合數)。”

  五、布置作業。

  師:“請同學們從課本第62面的第1題中的99數中,先劃掉2的倍數,再依次劃掉3、5、7的倍數(但2、3、5、7本身不劃掉),自己動手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做完以后與第59面中間的質數表對照一下,看誰能夠一氣呵成,制出100以內的質數表。我們今天到此為止,下課!”

  六、簡評。

  這節課的主要特點是:循循善誘,層層深入。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例1中12個數的約數的個數的分類,初步使學生認識到根據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可以把自然數分為三類:質數、合數和1。其次,教師進一步讓學生認識這三個概念。再次,教師讓學生從例2中漸漸熟悉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最后,通過練習使學生完全掌握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同時,讓學生知道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制五年級下冊108-109頁。

  教學目標:

  1.利用已有經驗認識和了解簡單的"排列",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3.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4.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教學難點:

  抽象概括計算規律。

  教學準備:

  計數器,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數學王國里有十個數字,它們是……

  生:0、1、2、3、4、5、6、7、8、9。

  師:就是0-9,用這簡單的十個數字可以提出很多的數學問題。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件:例:用1、2、3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呢?

  師:問題提出來了,敢不敢迎接挑戰?

  生:敢!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的?

  生:舉個例子吧,221不行,因為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2重復了。

  師:看來“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就是指百位、十位、個位三個數位上的數字不能相同。下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把你的答案寫在練習本上,咱比一比,誰寫的又準確,速度又快。

  二、研究問題:

  1、解決問題:

  (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寫完了,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你的答案?

  生:(投影儀展示)123,321,213,132,321。

  師:還有其他的寫法嗎?

  生:(投影儀展示)123,132,213,231,312,321。

  師:兩種寫法,你認為哪一種更好?

  生:第二種更好。

  師:為什么?(學生茫然)同桌討論一下。

  生:第二種更好,因為第一種有遺漏,少了231,而第二名同學是有規律地寫的,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

  師:觀察第二種寫法有重復或遺漏嗎?

  生:沒有!

  師:看來按規律寫是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老師把這種寫法記錄下來。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進一步利用平移、旋轉的知識把七巧板各圖形拼成魚圖。

  教學過程:

  一、 獨學:請觀察下圖,同位說一說第2個三角形是由第1個三角怎樣演變來的?

  再說一說第1個三角形是由第2個三角怎樣演變來的?

  二、對學、群學

  1. 七巧板經過平移或旋轉后得到了魚圖,請在魚圖中畫出相應的每塊板的輪廓線,標出序號同時說明每塊板是怎樣平移或旋轉的'。

  2.我有多種方法得到的

  三、群學:(鞏固提升)左圖是被打亂的4張圖片,怎樣才能還原成右圖?

  四、檢測:P88第1、3題。 文章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

  質數和合數(課本第14頁例1及第16頁練習四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熟悉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

  難點:掌握判斷質數與合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

  2.自然數分幾類?(奇數和偶數)

  教師:自然數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的因數個數來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二、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

  (1)寫出1~20各數的因數。(學生動手完成)點四位學生上黑板板演,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寫出的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填寫下表)

  (3)教學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只有兩個因數,這兩個因數一定是什么數?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么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如果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那么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板書)

  2.教學質數和合數的判斷。

  判斷下列各數中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師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根據因數的個數來判斷)

  質數:17 29 37

  合數:22 35 87 93 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表?

  (2)匯報:

  ①根據質數的概念逐個判斷。

  ②用篩選法排除。首先排除掉2的倍數,再排除掉3 的倍數。提問:4的倍數還需不需要排除呢?(不用)接下來我們可以排除掉5、7的倍數,剩下的就是質數。

  ③注意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00以內質數表

  三、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16頁練習四的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又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

  學生暢談所得。

  【板書設計】

  質數和合數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么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那么這樣的數叫做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教學反思】

  教學質數與合數時,先復習了因數的概念,然后再讓學生找出1~20各數的所有因數,并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的因數有什么不同,再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引出了質數、合數的概念,學生對一些知識的掌握就會水到渠成,而且還會作出正確判斷。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同學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對稱、平移、旋轉等現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身設計圖案。

  3、同學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同學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重點難點:

  1、能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培養同學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同學欣賞。

  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同學盡情發表自身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讓同學邊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完成第8頁3題。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作一個圖案。

  2、 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四、全課總結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和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五、安排作業

  教材第9頁第5題。

  板書設計:

  欣賞和設計

  圖案1 圖案2

  圖案3 圖案4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求圓的直徑或半徑,正確解決求圓的直徑或半徑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通過圓的周長公式的實際應用,進一步掌握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間的關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已知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什么是圓的.周長?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圓規兩腳尖分開4厘米畫一個圓,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直徑呢?周長呢?

  指名回答,明確計算方法。

  3.知道圓的直徑和半徑,我們能很快算出圓的周長。如果只知道圓的周長,我們能算出它的直徑和半徑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繼續研究圓周長的知識。

  二、自主先學

  出示例6和導學單

  1.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是什么?。

  2.如何準確地測算出這個花壇的直徑?

  3.還有別的方法嗎?

  三、小組討論

  四、交流展示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設花壇的直徑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方法二:算術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五、質疑拓展

  問: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喜歡什么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根據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列方程是順著題意思考,用除法計算是直接利用周長公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計算。

  問:已知圓的周長,如何求圓的半徑或直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①列方程解答。②d=C r=C 2

  六、檢測反饋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提醒學生估算時,可將圓周率看作3,并使學生意識到3比圓周率實際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長也應該適當估小一點。

  2.完成練習十上第6題

  各自填表,說說半徑、直徑和周長的關系

  3.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1)借助圓柱形教具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 樹干橫截面

  (2)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3)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1)理解拱門的高度的含義。

  (2)學生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1)學生獨立思考。

  (2)集體交流,明確:先求出花圃的周長,再求出種的棵數。

  6.作業:練習十四第8、10題。

  七、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0

  教學內容:教科書18-1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我有見解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關注要點

  活動一回顧圓的知識

  圓:曲線圖形

  圓的組成:圓心、半徑、直徑

  圓心決定位置,半徑決定大小。直徑、半徑都有無數條。

  圓的特點:在同一圓里,所有的半徑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小組之間相互交流 是否掌握圓的特征

  活動二、回顧圓周長和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過程

  圓的周長 c=πd

  或c=2πr 回憶圓周長、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活動三:做自主練習6、8題

  6題是利用圓的知識解決自然現象中的數學問題,水波傳送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水波的面積就是圓的面積。

  第8題求組合圖形的面積,體會圖形之間的關系,能熟練地運用不同圖形面積公式計算。 學生口答長方形的.面積,正方形面積,梯形面積的公式。 關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活動四:做自主練習10、11題。

  10題先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11題是實際操作并計算的題目。

  計算后,引導學生觀察計算結果,體會兩圓的半徑比,周長比,直徑比是相等的。 學生口答:要求擴建后圓形花壇的周長與面積,需要先求出擴建后花壇直徑。 關注測量的方法正確。

  活動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4人,學生的學習習慣差,作業馬虎,字跡潦草,成績不理想,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后進生面廣。針對出現的問題,我想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著手,重點抓學生的作業,在作業中找出每個學生的不足,從而進行補差提優。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并進一步加強學習方法的滲透與指導,對學困生實行個別輔導,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與幫助,促使其自覺學習。在書寫上進一步提高要求,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培養其責任感。

  二、教材分析:

  1、全冊教學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展開圖的形狀,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含義并能正確計算。

  (3)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計算。

  (4)認識理解物體體積概念,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掌握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

  (5)掌握分數乘法、除法的數量關系,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6)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并能正確地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7)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懂得中位數,眾數的意義,并能針對具體問題選擇使用。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教學重點:

  (1)理解整數與分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

  (2)理解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重點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認識百分數的意義是重點,探索并掌握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長方體的幾何結構。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6)認識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3、教學難點:

  (1)整數與分數的乘法的兩種意義之間的聯系。

  (2)把被除數的分數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被除數的幾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結合具體情境與操作來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3)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是從被除數中能夠分出多少個除數的角度來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能形象地描述這些體積單位實際有多大。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在本學期中,繼續提高教學質量,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1、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通過表揚、激勵的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開展“爭星榜”、發送小喜報的形式,讓學生們在競賽評比和表揚中獲得進步。

  2、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以自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腔熱情的工作作風,虛心學習各種資料,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培養。

  四、輔導計劃

  1、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提優補差工作。讓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達到手拉手同進步的目的。

  2、上課時對學困生多加注意,有針對性地提問,找到他們學習上的難點,予以解決。

  3、為了做好抓好兩頭,保住中間的工作要點,努力設計讓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學手段。設計提問、設計練習、分析內容注意選擇性問題。同時明確練習題的難度的層次性,使學生有的放矢。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較好的全面的完成練習題。

  4、重視差生的錯題訂正,不厭其煩的反復地幫助差生完成基礎性作業,直至學生真正弄懂為止;對差生的作業保證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強與家長的配合,幫助潛能生從態度到習慣,從上課到家庭作業的指導形成合力。

  五、課時安排:

  (一)分數乘法 ( 8 課時)

  1.分數的乘法(1) 2課時

  2.分數的乘法(2) 2課時

  3.分數的乘法(2) 2課時

  4、整理和練習(1) 2課時

  (二)長方體 (7 課時)

  1.長方體的認識和練習(1) 2課時

  2.長方體的表面積 3課時

  3.整理和練習 2課時

  (三)分數除法 (9 課時)

  1.倒數 1課時

  2、分數除法(1) 1課時

  3、分數除法(2) 2課時

  4、分數除法(3) 2課時

  5.復習 1課時

  6、數學生活 1課時

  7.折疊 1課時

  (四)長方體(二) ( 10 課時)

  1.體積與容積(1) 2課時

  2.體積單位 2課時

  3、長方體的體積、練一練 2課時

  4.體積單位的換算 2課時

  5、練習四 1課時

  6、有趣的測量 1課時

  (五)分數混合運算 ( 10課時)

  1.分數混合運算(一) 2課時

  2.分數混合運算(二) 2課時

  3.分數混合運算(三) 2課時

  4、數學萬花筒 2課時

  5.練習五 2課時

  (六)百分數 (14課時)

  1.百分數的認識 2課時

  2.合格率 2課時

  3、蛋白質含量 2課時

  4、這月我當家 2課時

  5、練習

  6 、整理與復習 2課時

  7、數學與購物 2課時

  8、購物策略 1課時

  9、包裝的學問 1課時

  (七)統計與總復習 (10課時)

  1.扇形統計圖 1課時

  2.奧運會 1課時

  3、中位數和眾數 1課時

  4、練習七 2課時

  5、了解同學 1課時

  6、總復習 3課時

  7、本學期你學到了什么、問題銀行 1課時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熟悉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質數、合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

  2、自然數分幾類?(奇數和偶數)

  教師:自然數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的因數個數來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

  (1)寫出1~20各數的'因數。(學生動手完成)

  點四位學生上黑板寫,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寫出的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3)教學質數和合數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只有兩個因數,這兩個因數一定是什么數?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如果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板書)

  2、教學質數和合數的判斷。

  判斷下列各數中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22、29、35、37、87、93、96

  教師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根據因數的個數來判斷)

  質數:1、7、29、37

  合數:22、35、87、93、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表?

  (2)匯報:

  ①根據質數的概念逐個判斷。

  ②用篩選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3

  教學 目標

  1.使學生認識約分和最簡分數的意義,理解和掌握約分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歸納等思維能力。

  教學 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

  教學 難點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約數,并能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教學 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作業紙。

  3.分數卡片、信封袋。 4.記號筆、白紙。

  板書 設計

  約 分

  例1:把化簡。 例2:把約分。 == 板書約分的兩種形式 == 板書分母是9的 == 所有最簡真分數。

  教學 過程 教師邊導邊教

  學生邊學邊練

  評 析

  一、情境導入, 復習鞏固, 激發興趣。

  1.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孫悟空比本領。 2.指出下面每組數中的公約數(1除外)。 42和50、15和5、8和21、18和12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選擇第三道題問:你是怎么想的? = = == 利用該知識,把分數化成同它相等的另一個分數。

  快速口答

  突出回答8和21只有公約數1,所以8和21是互質數。

  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達到回顧知識的效果。

  有簡潔的導入:孩子們對孫悟空這一神話人物充滿好奇,以和悟空比本領談話導入,引發大家的學習興趣,緊接著回顧求公約數和分數的基本性質,明確又簡單,為理解最簡分數和掌握約分的方法作好準備。用一句簡短而富有神秘挑戰性的話語“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特神奇,你們想不想也學一招?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創造第73變,變分數!”來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激情。

  二、理解 最簡 分數 及約 分的 意義。

  1.嘗試“變”分數。 例1:把化簡。 活動要求:

  (1)這個分數要和大小相等。

  (2)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約分的概念。

  (1)觀察所變出的分數與有什么關系?

  (2)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舉例:把化成就是約分。

  要求學生變出一個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把變出的分數寫在自己的作業紙上,能變幾個就變幾個。

  與四人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變的分數是怎樣得來的。

  觀察后發現分數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的分子、分母小。

  學生找還有哪些過程也是約分。

  有明確的學生自學內容:在提出了學生變分數的小組合作的要求后,老師參與其中,予以適當的點撥,讓學生明確活動的要求,促使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的良好狀態,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學習,并學會觀察,相互提點,發現約分的實際概念。

  有精要的重難點講解:讓學生在老師例舉中找到約分的概念,嘗試著進行概括,并從觀察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提出了最簡分數的概念,通過舉例、練習達到鞏固的效果,這樣本課的重、難點就迎刃而解了。

  3.認識最簡分數。

  (1)觀察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了?為什么?

  (2)像這樣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3)找出最簡分數練習。

  分子、分母為互質數。

  舉例說出幾個最簡分數。

  強化最簡分數的概念.

  有及時有效的學習反饋:及時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檢測,通過不同類型的習題,讓學生在比較中進行小結,概括適當的方法。

  三、自主 探索, 合作 交流, 總結 方法。

  1.你能根據我們化簡的過程找到約分的方法嗎? 打開書p100,看看書上是如何說的?

  2.自主探索約分的形式。把一個分數進行約分? 教師板書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形式。 a、逐次約分法。 b、一次約分法。

  如果能很快看出18和42的最大公約數,也可直接用6去除,一次約分得。

  3.小結:我們既可以用它們分子、分母的公約數去除,一步一步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約數去除,直接約分。

  四人小組討論發現約分的方法是什么?(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約數同時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 注意到約分的方法中關鍵的地方。 嘗試練習。例2:把約分。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板書過程。

  在書寫的時候,提醒大家注意各個數位對齊。最后都要約成最簡分數。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對下面各分數進行約分。寫在作業紙上。(視頻展示)

  有恰當的學生自學引導: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們從書本上形成知識表象,對自學部分,及時進行反饋,并予以指導,特別在學習約分的兩種形式時,教師的一步步板書,清晰明了,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每一步的過程,形成的'影象。

  四、鞏固 練習。

  和悟空打擂臺。 1.判斷:

  2.說出分母是4的所 有最簡真分數。 3.

  4.用最簡分數表示出小明每一項內容占一天總時間的幾分之幾?之后看表提問題。 5.每人從信封袋中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分數卡片。 (1)最簡分數上臺。

  和最簡分數相同的分數起立。

  (2)從剩下的同學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幫最后兩名同學找最簡分數作朋友。

  判斷并說明理由。

  寫出分母是9的所有最簡真分數。

  先判斷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進行約分。

  上學8小時 睡眠10小時 勞動1小時

  做家庭作業2小時(含課外閱讀時間) 餐飲休閑3小時

  按要求參加活動,綜合考核學生判斷最簡分數和對分數進行約分的能力。 (用記號筆現場寫)

  有實效的對重、難點的檢測和練習:創設生活情景,提供了一些現實的學習材料,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自生活,并不抽象;學好數學,為生活、生產服務,學數學真有價值。題目充滿趣味性。在引導學生積極觀察、思考、聯想、誘發學生的創新因素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克服固定的思維模式,鼓勵獨創性地發現知識的規律和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五、總結 提升

  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了解了什么是約分、最簡分數、怎樣約分

  有簡要的課堂小結:及時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小結和梳理,加深學習的印象。 課后 延伸

  尋找相關的練習進行訓練。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牢固的掌握知識。 總評:

  新課標指出,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必須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一種能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正確評價中,得到肯定,增強信心,提高學習興趣,使自己在各方面都不斷進步。本課即選取了孫悟空這一形象貫穿全課,讓學生與孫悟空比試、學習72變、打擂臺等,很容易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

  讓學生多種感官協同參與活動,眼口手腦密切配合,為學生提供觀察演示練習的機會,真正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在理解約分的意義后,繼續通過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口頭表達自然形成最簡分數的概念。概括地總結本課內容是學生參與學習程度的集中體現,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抓住重點精練概括的能力。

  之后,又提供一定數量針對性強、難易適度、聯系生活實際的練習,既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又促進學生發展能力形成技能,還結合練習有機進行學習習慣的教育。

  只要照著新課標進行教學,勢必對學生的將來產生積極影響,讓學生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能很自信地說出:“我能行”!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4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方法,發展空間觀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直觀依賴性,而圖形的外顯性屬性特征比較容易感知,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觸摸、測量、類比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并建立1厘米3、1分米3、1米3的實際大小的體積觀念,從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積累經驗,有助于以后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另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三個體積單位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并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活動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注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在認識三個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新知教學中,采用分層推進的教學策略。首先引導學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舉例子,認識并學習1厘米3。然后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認識1厘米3的方法在小組內自主活動,認識1分米3,最后認識1米3。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嘗試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一個骰子、一粒花生、三根米尺、量杯、紙杯、酒瓶、飲料瓶

  學生準備 若干個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收集的幾種瓶子、針筒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體積單位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復習舊知。

  師:我們以前學過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回答,師板書)

  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米

  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將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放在講臺上。

  師:請按體積的大小將它們排列起來。

  (生匯報)

  2.引入新課。

  師:物體有大有小,如果要測量它們的體積,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像計量長度有長度單位,計量面積有面積單位,計量體積就需要有體積單位。(板書:課題體積單位)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復習已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然后引出體積單位,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區別,同時讓學生明確統一體積單位的重要性。

  ⊙操作感知,獲取新知

  1.認識體積單位。

  (1)認識1厘米3。

  ①出示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讓學生動手量一量棱長,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厘米3。

  ②得出結論: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記作1厘米3(cm3)。

  ③摸一摸: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下1厘米3的大小。

  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個1厘米3的正方體。

  看一看:小組內拼一拼2厘米3、4厘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

  ④舉例:找找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厘米3?

  (反饋:一個骰子、一粒花生等物體的體積接近1厘米3)

  (2)認識1分米3。

  師:剛才我們通過摸一摸、量一量、舉例子等方法認識了1厘米3,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認識1分米3呢?

  ①出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分米3。

  ②用硬紙板做一個1分米3的正方體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1分米3的大小。

  ③舉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分米3?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5

  教材理解

  按照全套教科書的安排,本課時學生開始學習第三種圖形變換——旋轉。此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平移與軸對稱兩種圖形變換,對圖形變換具備一定的認識。在學生對平移、軸對稱、旋轉概念及其性質都有一定的了解后,課本又綜合運用這些圖形變換的性質進行圖案設計。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此在本節課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與教師啟發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學情簡介

  學生已經學習了平移與軸對稱,對于圖形的變換已經有所認識。從平移與軸對稱的學習來看,學習一種圖形變換大致包括以下內容:⑴通過具體實例認識這種圖形變換;⑵探索這種圖形變換的性質;⑶作出一個圖形經過這種變換后的圖形;⑷利用這種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⑸用坐標表示這種圖形變換。本章“旋轉”的教學也是從以上幾個方面展開。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旋轉90

  2.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3.讓學生體會圖形變換在生活中的應用,利用圖形變換進行圖案設計,感受圖案帶來的美感和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在方格紙上旋轉90°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在方格紙上旋轉90°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討、點撥式教學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要想把旋轉現象描述清楚,應該怎么說?

  2.鐘表上分針從12轉到6,轉了多少度?這時時針轉了多少度?

  二、新課講授

  1.探索旋轉圖形的特征和性質。

  (1)教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84頁例2三角形繞點O順時針旋轉90°的圖形。

  教師:剛才觀察三角形的旋轉過程你發現了什么?你怎樣判斷三角形是繞點O順時針旋轉了90°?

  組織學生觀察,并在小組中交流討論。

  (2)三角形旋轉后,三角形有什么變化?

  教師再次演示風車旋轉的過程,讓學生觀察。然后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并匯報。(教師注意引導)

  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不僅是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順時針旋轉了90°,而且,每條線段,每個頂點,都繞點O順時針旋轉了90°。

  (3)揭示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師:從畫面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轉后,位置都發生了變化,那什么是沒有變化的呢?

  ①三角形的形狀沒有變;

  ②點O的位置沒有變;

  ③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

  ④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如果我們將三角形在旋轉后的基礎上,繼續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那么三角形應該轉到什么位置?

  2.學習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1)教師出示教材第84頁例3。

  教師:怎樣畫出三角形繞O點順時針旋轉90°后的圖形呢?

  組織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交流:是怎樣旋轉的?應該怎樣畫出旋轉后的圖形?

  學生匯報時可能會說出:

  ①先畫出點A′,OA′垂直于OA,點A′與O的距離是6格;

  ②再用同樣的方法畫出點B′;

  ③然后把點OA′,OB′,A′B′連接起來。

  (2)組織學生在課本上畫一畫,然后相互交流檢查。

  3.完成第83頁“做一做”。

  4.完成課本第84頁下面的“做一做”。

  先放手讓學生獨立畫。再全班匯報交流,最后教師小結。結合生活中的數學介紹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課堂作業

  1.完成第85~86頁練習二十一第4~6題

  (1)第3題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有關對稱、平移和旋轉變換的知識進行判斷,注意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體會圖形變換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2)第4題練習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設計,再進行交流,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一步理解旋轉的特點和性質,體會旋轉所創造的美。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教學反思

  日常生活中的圖形豐富多彩,圖形的變換千姿百態,如何在一堂課的時間里讓學生透過各種紛繁的.現象理解數學的本質,課堂如何發揮它的最佳效益,怎樣讓學生理清知識發生的脈絡成為課堂知識的主動接收者,這是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想突破的。

  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遵循以下教學原理:

  1、活動原理。即整堂課都是由師生的共同活動組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學習嘗試,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休,課堂成為學生思維發生、發展的平臺。

  2、序進原理。即教學過程既符合知識的發生進程,又符合兒童認知規律。根據這個原理,我設計了從“具體”→“抽象”→“具體”→“抽象”的思維發展過程。先從生活中的實例中來,再到頭腦中的模糊感知,再實踐操作,再抽象出數學模型,再用作具體練習。

  3、反饋原理。通過探索和練習的設置,及時讓學生理解知識并起到矯正的作用。

  在這堂課上,鼓勵探索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教給學生學習的興趣遠遠大于教給他知識。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2-20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7-07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6-11

五年級人教版數學下冊教案12-23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28

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1-08

五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教案01-12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16

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