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12 18:37:3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7頁。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實物風車,學生準備:圖形卡片、做風車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并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么?

  生:風車。

  師: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生:圖釘、小棒、紙……

  生2:我來補充,要用正方形的紙。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 師:你們說得很對,做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面了,是個老朋友了,請你回憶一下,上個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平面圖形?

  生: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長方形。

  師:為什么?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而且很直。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個角。

  [以親切的談話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識,很自然地引出了長方形,找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方便了下面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的教學。]

  2. 師:對,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

  生:兩條長邊,兩條短邊。

  師:好,那我們先來看看兩條長邊,你發現了什么?

  生: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一樣長?

  師:也就是兩條長邊一樣長,你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師動手折)。你說的很正確,兩條長邊一樣長。你們能說說兩條短邊會出現什么現象嗎?

  生:自己動手折一折。

  師:除了用折紙的方法,還可以有什么方法知道兩條長邊、兩條短邊一樣長?(用直尺或繩進行測量……)

  3. 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折痕。

  師:看,這是我們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長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長方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長方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先讓學生觀察圖形的邊,得到一個猜想,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證明他們的猜想,體現了觀察→猜想→證明的認知過程。對于學生可能用的多種方法,教師都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 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發現。

  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師:你們同意嗎?那就用你桌上的白正方形紙折折看吧,可以和旁邊的同學商量商量。同樣我們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學生動手證明,可用不同的方法,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5. 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正方形的折痕。

  師:看,這是我們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這還有一種剛才折紙時留下的痕跡,老師用筆把它描出來。(師動手用紅粉筆描)快看,一個大正方形分成了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換句話說,如果有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就可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

  三、動手實踐,拼組圖形

  師:說了半天了,你們想不想動手拼一拼。快看看你們手里有什么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1. 師:左面4列的同學拿出2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長方形;右面4列的同學拿出四個形狀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要求求你們用手中的圖形拼組出一個大的平面圖形,看誰拼的方法多,還能最先拼好。開始。

  生

  短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長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邊與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長方形。

  邊與邊相接拼組成一個大正方形。

  角與角相接組成的圖案。

  2.選一些形狀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拼出哪些平面圖形?

  [利用圖形卡片的拼組,體會圖形間的聯系及邊的特征。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學生的不同拼法,教師應給以鼓勵,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新理念。]

  四、游戲活動

  師:剛才同學們用各種圖形進行的拼組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圖形的拼組,同學們表現都非常好。(板書課題)

  1. 拼圖案。

  師: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一個忙。老師家買了許多地板磚,一般四塊地板磚就能拼成一個圖案,現在老師這兒就有四塊地板磚的樣本,請你們發揮想象為老師家設計地板圖案,你們愿意嗎?

  [以幫助老師設計地板磚為引子,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以地板磚的樣本拼組,感受圖形的對稱之美。]

  2. 拼熊貓。(第30頁的第6題)

  老師非常感謝你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件小禮物。(出示熊貓圖),你們喜歡嗎?不過這件禮物需要你們進行拼組才能得到。(指導學生進行拼組)

  五、動手操作,體會圖形間的關系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還幫老師設計了地板圖案。你們想不想親手做一個漂亮的小風車?這里有做風車的過程(出示分解圖),你能說說怎樣做嗎?(在正方形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

  怎樣在正方形的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

  可是老師想出個難題來考考你,老師手里有張長方形的紙,你能用它做一個風車嗎?(把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經紙再做。)

  怎樣將長方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

  出示圓形,問:這是什么形狀?用圓形紙做風車,先做什么?(把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再做。)

  怎樣將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的紙?

  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各種圖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注意:在做風車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哪些圖形?

  (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誰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生:我先把一張長方形(或圓形)的紙剪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紙上剪出四個三角形,就做成了風車。當這個風車轉起來時就是一個圓。

  [讓學生在做風車的過程中體會多種圖形間的轉換和聯系。]

  六、總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整理3種水果學具,探索出由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到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能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解決問題:能夠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和符號(“>”、“<”、“=”)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三、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準備了許多水果,邀請了幾個小伙伴一起慶賀自己的生日。小猴子們摘了很多水果,忙壞了。

  2、引導學生思考:這里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多少?怎樣才能一眼看出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

  3、讓學生動手數一數:圖中有幾只猴子?有幾個蘋果、幾個橘子、幾個香蕉?

  4、引入新課:這些物體的個數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體個數的多少的數字也有大小,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數的大小。(引出課題:比大小)。

  (二)引導觀察,理解新知

  1、同桌互相找找說說對方身上有哪些東西的個數可用數字來表示的。比一比誰最棒,找得又快又多!請愿意向全班同學匯報的同學來說說。(1個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腳,1條辮子,3個兜,衣服上有4朵花,4個字,5個手指頭......)找了之后,你有什么發現嗎?或有什么話要說嗎?學生討論引出新內容。

  2、認識等號。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較。

  師:把水蜜桃分給小猴,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將學生引導到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3)、認識“=”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們就說小猴和水蜜桃的數量同樣多,3和3同樣多,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出示3=3讀作:3等于3

  (4)找找課室里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幾等于幾?

  (5)舉例:除了3=3,4=4以外,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來嗎?根據匯報,師板書。(1=1,5=5......)看黑板上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等號兩邊的數一樣)“兩邊相同用等號”

  3、認識“>”、“<”

  (1)認識“>”。

  ①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引出大于號。

  師:3比2多,在3和2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等號行嗎?出示大于號。

  ③這個式子3>2怎么讀?(3大于2)。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于號,課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撐開,形成一個大于號,“大口朝左大于號”。

  (2)認識小于號。

  ①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應用什么符號表示?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這個式子怎么讀?3<4(3小于4)。課件:我們用左手表示小于號,撐開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號”。

  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左邊大,大于號;右邊大,小于號”或“大于號開口朝左邊,小于號開口朝右邊”等。

  (4)以游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①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

  ②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

  (三)深入觀察,靈活運用

  1、繼續觀察主題圖,問大家還能說些什么?

  如:(1)猴子的只數比香蕉多,不夠分,主人應先讓客人吃。得到:3大于2

  2小于3

  3>2

  2<3

  (2)同理,還可以得到:4>2,2<4等。

  2、創設情境:在草地上放著4個蘿卜,跑來5只小白兔,如果一只兔子吃一個蘿卜,夠不夠?

  四、課堂小結,深化鞏固

  1、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2、教師概括: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大口朝較大數,尖尖朝較小數,大口朝左邊大于號,大口朝右邊小于號”。

  3、開放練習:讓學生用1、2、3、4、5及“>”、“<”、“=”符號組成不同的式子,然后交流。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計圖。

  (1)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統計,制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電影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相同數位對齊和從個位加起的算理,掌握豎式的寫法。

  2、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筆算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3、會用豎式正確地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教學重點

  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豎式的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0+4050+20——+20——+1647+285+3

  (二)探究新知

  1、導入:34+5怎樣口算?

  引導學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師明確:這道題我們也可以寫成豎式,用筆算。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學習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首先學習不進位加。(板書課題)

  2、教學例1

  (1)教學豎式的寫法。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橫式:34+5=_________

  教師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擺出3個整捆的和4根單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單根的小棒下面擺5根單根的`小棒。

  學生討論: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應該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來?引導學生得出:5根單根的小棒要和4根單根的小棒合起來。

  教師講解:寫豎式時一位數5要與兩位數的個位數4對齊,也就是個位和個位對齊。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空出十位的位置寫上加號,然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表示等號。

  邊講邊板書:

  教師提問:寫堅式時一位數和兩位數的哪一位對齊?為什么?

  (2)教學計算方法。

  教師演示:把單根的小棒合起來,一共是9根單根的,3個整捆的

  教師講解:把單根的小棒合起來,也就是把個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數寫在橫線下面的個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個十,在橫線下面的十位上寫3。

  在原板書的基礎上繼續板書:

  (3)閱讀教科書例1,填上得數。

  教師說明:書上虛線方框中的式子是為了說明計算過程,以后做題時不用寫出來。

  (4)反饋練習:完成第75頁“做一做”。

  32+6=3+45=

  先讓學生說說怎樣對位,然后寫在書上。訂正時強調:一位數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得數的個位也和個位對齊。

  3、教學例2

  (1)豎式的寫法。

  我們會用豎式計算34加5,那么34加25怎樣算呢?(板書:34+25=)

  教師演示:先擺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擺出25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對齊,單根的和單根的對齊。

  學生討論: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該怎樣算?啟發學生得出:單根的和單根的相加,整相的和整捆的相加。(教師點撥:也就是相同單位的數相加。)

  學生討論:寫豎式時應該怎樣對位?啟發學生得出: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教師點撥: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板書:

  提問:寫豎式時怎樣對位?

  (2)教學計算方法。

  教師演示:先把單報的小棒合起來一共有9根,再把3個整捆的和2個整相的小棒合起來,是5個整相的,一共是59根,所以34加25得59。

  小組討論:計算時先把哪一位上的數相加?再加哪一位上的數?

  引導學生匯報:先把單根的合在一起是9根,也就是先把個位上的數相加,4加5得9,在橫線下面個位上寫9。再把整捆的合在一起是5個整捆,也就是5個十,在橫線下面的十位上寫5

  教師板書:

  (3)閱讀教科書76頁例2,填上得數。

  回答問題:①在上面的豎式里是怎樣對位的?

  ②在上面的豎式里,是從哪位加起的?

  引導學生得出: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先加個位上的數,再加十位上的數,也就是從個位加起。

  告訴學生:以后做題虛線方框中的式子不用寫。

  (4)反饋練習:完成第76頁“做一做”第1題。

  24+63=52+36=

  先讓學生說說怎樣對位,然后填寫上面的括號,再讓學生說說從哪位加起,然后計算出得數。

  4、看書,質疑

  (三)全課

  筆算兩位數不進位加法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隨堂練習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從哪位加起的

  布置作業

  練習十八第2題。提醒學生:寫豎式畫橫線時要用直尺,書寫要工整,對齊數位,認真計算。

  2筆算下面各題。

  82+7= 70+20= 61+25=

  35+42= 3+44= 30+69=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例134+5=39例234+25=59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預習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頁的“拼一拼”內容,做一做練習一第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的美。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給大家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體播放少兒節目《大風車》的主題歌,播放完時適時提問:你們喜歡風車嗎?)其實,風車是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僅這樣,生活中還有很多由平面圖形組成的干變萬化的圖案呢。你們想當那個把圖形變得很神奇的魔術師嗎?好,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了平面圖形的拼組。下課之后,大家就都會成為魔術師了。(板書課題)

  二、折一折

  (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

  首先,我們來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請看幻燈)同學們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長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發現長方形的對邊怎么樣?(對了,對邊重合,即對邊相等)那么,鄰邊是否也相等呢?(對角折一折,試一下)我們一起來看屏幕演示。再來看看,正方形的邊怎么樣呢?(幻燈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著虛線向對角折,再對邊折,你們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怎么樣?(都相等)好,我們再來看屏幕。

  歸納:同學們有的用觀察法,有的用比較的方法,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對邊相等;長方形鄰邊不相等,正方形鄰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問:你能把長方形的紙變成正方形的紙嗎?這樣折一折、剪一剪就變成正方形了,能說明理由嗎?

  (2)小組合作制作紙風車。

  我們在課前說過,紙風車是由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們會做風車嗎?(幻燈出示風車圖案)接下來,老師就和你們一同來學習。請注意看(播放視頻)。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按如下步驟做:先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根據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我們將長方形的長與寬相等再裁下,(幻燈片演示制作步驟)然后我們將正方形的對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們將出現的八個角每隔一個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鐵絲串好并固定,紙風車就可以在風中轉動了。

  問:風車的制作過程中,你發現了哪些圖形?怎樣讓一張紙變成風車呢?動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風車。

  小組互評,展示學生作品。

  好了,我們先把紙風車放一邊,看看還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擺出來。請看這輛小汽車(幻燈出示),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三、拼一拼

  剛才大家表現得非常好,那你們想玩拼圖嗎?

  (1)下面,就請用你手中的2個長方形拼一拼,看看你們能拼出什么圖形。(學生完成后幻燈展示答案)

  (2)再來用4個同樣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問:至少用幾個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3)大家都這么聰明,那你們能擺出六邊形嗎?

  (4)好,接下來就請大家用手中的9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快又好,開始!(幻燈展示答案)

  (5)現在,老師也難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請注意看(幻燈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圖形)。

  ①最少用幾根小棒能拼成兩個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圖形?

  ③你能用老師給的4個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嗎?

  (教師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

  四、拼圖大比賽

  (1)教師指導學生拿出學具袋,讓學生運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發揮想象拼圖,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組員合作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創意。

  (2)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己評價或者互相評價。

  (3)組織學生完成練習一第4題,鼓勵學生積極動手,教師相機指導。

  五、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拼出了很多美麗的圖形,當了一回小魔術師哦!希望同學們回家后,能夠繼續發揮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麗的圖案來。

  板書設計

  平面圖形的拼組

  邊

  長方形對邊相等

  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學課本一年級第二學期12頁《路(前后,左右)》

  二、設計意圖:

  根據二期課改的精神,在設計時以啟發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究知識,重視和強調學生學的過程為重點,教師主要起點撥引導作用。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并在教學中突出教學和實際相結合的特點:不但能在圖上找到最近的路,在生活中也同樣如此。

  三、教學目標:

  1.能在圖中按要求描繪出所走的路徑。

  2.能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正確找到最近的路線。

  3.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4.在多次的分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意識和小組相互協作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能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正確找到最近的路線。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意識。

  五、教學難點:

  能盡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線。能培養學生的小組協作精神。

  六、教學準備:

  電腦、多媒體、實物投影儀、6小組的示意格子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同學們,你們看,誰來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亞和小巧)

  今天他們是和我們一起來學本領的,你們愿意嗎?

  看看他們為我們帶來了什么?一起來讀讀看。(依次出示:前、后、左、右)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前后左右。(出示課題:前后左右)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28頁例2、做一做及練習七4-8題。

  教學目標:

  1.學會分同一類物品,并按照多種標準分類,感知分類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能應用于生活中。

  教學重點:

  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按一個標準進行分類,誰能說說什么是分類?]

  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類。(板書課題:分類)

  二、小組活動,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觀察這些人有什么不同?(有大人和孩子、有男有女)請你們根據觀察到的不同把這些人進行分類。]

  2.小組討論。

  [說出自己是按什么分類的,又是怎樣記錄分類結果的?]

  匯報交流。

  [要求: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再聽聽別人是怎么分的。]

  3.指導看書。

  a.說說書上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按大人和小孩分:大人8人,小孩 4人。

  按性別男和女分:男 6人,女 6人。

  [可以把分類的結果整理在統計表中。突出統計表的簡潔性。]

  b.小結: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分法。體會不同分類標準下分類結果的多樣性。

  三、鞏固練習,體驗根據不同標準分類

  1.完成做一做:把全班同學分成兩組,可以怎樣分?請填在書上的表格中。

  2.分圖形(第30頁第4題)

  [要求:想一想,你會怎么分?你為什么這樣分?先逐步整理完成第(1)小題,然后填在(2)題的表格中。]

  在表格中表示分組結果。

  3.分圖片。(第31頁的第5題。)

  [啟發:現在請你們仔細觀察這組動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們找到了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據每一個不同點都找到一種分法呢?學生自選標準把動物分成兩類,并用簡單的統計表呈現出來。(①按照行進的方式分為飛行的和爬行的;②按繁殖方式分為胎生的和卵生的等)]

  4.小結分類方法。

  師:通過活動,我們發現,每找到一種不同,就能相應地得到一種分法。這就是按不同標準分類。接著就請大家用今天學到的本領來做些練習。

  5.混合練習。(第31頁的第6題)

  [引導學生理解象形統計圖或簡單統計表中數據所表達的意思:①說說圖中呈現的是什么統計結果。②問學生:小烏龜這一項上涂了3個圓圈,表示什么?是學生真正理解象形統計圖的含義。]

  四、應用練習

  1.給公園中的人分類。(第32頁第7題)

  [引導: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現在就讓我們用學到的本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這是公園中的一個場景,請大家把他們分分類。]

  同桌互相說一種分法,然后交流。

  2.給自己小組中的小朋友分類。

  [引導:剛才大家想到了許多分類的方法,通過交流我們也聽到了別的同學的想法。現在就請大家用學到的方法來給小組里的同學分類,你能有幾種分法?]

  a.小組活動。(放背景音樂)

  b.集體反饋交流。

  c.優勝組介紹所有的分法。

  五、總結

  [上節課我們學了用一種方法分類,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了按不同標準分類。分類時的關鍵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要求學生在不同的分類標準下學生自選標準進行分類整理,從而認識和理解了簡單的統計表,并學會了用簡單的統計表呈現分類的結果,最終學生感受到了: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體會到了不同分類標準下分類結果的多樣性 。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教學難點:

  從立體圖形中抽象出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看大屏幕上這張圖片,你能想起來咱們學過的一篇語文課文嗎?

  學生:能。《雪地里的小畫家》。

  老師:是呀,他們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可不就是小畫家嗎?看!小雞畫的是什么?(竹葉)小狗畫的是什么?(梅花)咦?它們畫的畫為什么不一樣呢?

  學生A:因為他們腳的形狀不一樣。

  教師:你真是一雙火眼金睛呀!那除了這些小動物朋友們,咱們之前學的立體圖形它們也能在雪地中印出不同的花型,這就是今天咱們學習的內容。(教師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

  老師展示長方體、正方體、三棱柱和圓柱幾個立體圖形,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

  2.

  引導學生從立體圖形中分離出平面圖形。并且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立體圖形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3.

  引導學生觀察幾個平面圖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加深學生們對這幾個圖形的認識。教師并進行總結:長方形對應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三角形三條邊三個頂點;圓形是曲線無角。

  三、鞏固。

  1.

  呈現一張布滿各種圖形的果樹,讓學生摘果子,把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分別分開。

  2.

  每個人發一張用今天所學圖形拼接成的輪船和火箭圖形,規定好什么形狀的子圖形涂什么顏色,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涂完。

  3.

  讓孩子們做小小設計師。利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組合,設計出一幅美麗的作品(電腦演示:情景激發)。用課前準備好的彩色圓形和三角形教會學生拼接成各種各樣的圖畫并讓學生到講臺前面親子操作,豐富學生的課堂活動,激發他們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用今天學習的幾個平面圖形拼接成不同的圖畫送給每天為自己辛苦付出的爸爸媽媽。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進一步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個100以內的數之間的數量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通過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估計意識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同學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個100以內的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景體會和正確運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談話:森林里,3只小動物正在進行折星星比賽,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分別折了多少個星星?

  二、結合情境,理解含義

  (學生完整說出整幅圖的意思)如果你是裁判,誰會是冠軍呢?(生:小貓是冠軍)

  1、教學“多一些,少一些”

  那我們先讓冠軍小貓和小猴比一比,小貓做的比小猴多很多嗎?

  四人小組交流后匯報

  可能出現:38大于34,34小于38;小貓比小猴做得多,小猴做得比小貓少。

  指出:小貓做38個,小猴做34個。

  師:38比34只是多幾個,多的個數不是很多,我們就可以說,小貓做的比小猴多一些。(板書:多一些)

  指名學生用“多一些”說說上面的比較結果。

  師: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引導學生說出:小猴做的比小貓少一些。(板書:少一些)

  師小結:小貓做的比小猴多一些,反過來就是小猴做的比小貓少一些。現在請小朋友把這句話連起來說一說。指名說一說再齊說。

  追問:剛才我們比較兩個數量38、34相差得大嗎?(不大)

  師:是呀,像這樣當我們比較的兩個數量相差不大時,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來描述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可以說出()比()多一些,或者()比()少一些。

  2、教學“多得多,少得多”

  (1)你覺得小貓做的和小狗比可以怎么說?

  生1:小貓做的比小狗多。師:小貓做的比小狗多一點點嗎?生1:多很多。

  生2:小貓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師:像小貓這樣比小狗多很多,在數學上我們可以說是多得多。(板書:多得多)

  (2)誰能完整地把這句話說一下:小貓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個別說,齊說)

  (3)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呢?

  剛才老師說過多得多就是多很多,那么反過來就是少很多,少很多在數學上我們應該說少得多。(板書:少得多)

  (4)能把這句話完整地說一遍嗎?(個別說,齊說)

  師小結: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不僅要比較兩個數的大小,還要表示兩個數相差得程度時,可以用這4個詞語(指板書)來描述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剛剛我們已經把小貓和小猴,小貓和小狗比了,那你們能自己把小猴和小狗比一比嗎?學生相互說一說,再指名說。

  3、小結

  同學們,在剛剛的學習中你們有沒有發現,當兩個數比較時,什么時候用多一些,少一些?(兩數相差較小時)什么時候用多得多,少得多?(兩數相差很大時)

  三、運用解釋,深化認識

  1、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看圖,比一比,說一說。

  引導:要比一比每兩個魚缸里的金魚條數的多少,可以怎樣說?自己先想想說說。

  交流:你是怎樣比的、怎樣說的?(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要求說說理由)

  能不能先說一說紅金魚和黃金魚

  2、想想做做第二題:

  (1)小熊和小兔來到了一片果園,他們看到了什么?聽,他們在說什么?

  課件播放)誰能把小熊的話讀一讀,小熊說:“蘋果有40個。”小兔說:“梨的個數比蘋果少得多。”

  那么,聽了小熊的話,小兔想:梨可能有多少個呢,書上提供了三個答案,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就在它后面畫“√”。

  先獨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選擇。(教師巡視)

  展臺展示交流。(為什么選18呢?)

  有沒有不一樣的?

  (2)剛才我們跟小動物逛了逛果園,現在老師帶大家去學校看一看。體育課上,小芳和小明比賽拍球,你知道他們拍了多少下嗎?小芳說:“我拍了50下。”小明說:“我拍得比你少一些。”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選擇,在你認為合適的答案后面打勾,并想想為什么要選這個?

  學生獨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交流。

  3、想想做做3、4、5

  4、想想做做6

  四、課堂總結

  小朋友,今天你有哪些收獲?請回家后說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五、板書設計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小貓)比(小猴)做的多一些

  (小猴)比(小貓)做的少一些

  (小貓)比(小狗)做的多得多

  (小狗)比(小貓)做的少得多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

  教材內容:

  本節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學信息,借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最后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并能自己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想等學習方式,經歷游戲過程,并從中收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親近數學,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捉迷藏游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布的信息,產生聯想,并由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問題

  (1)什么是用數學?

  (2)為什么要學習用數學?

  (3)學習用數學這節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么?

  (2)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說呢?

  (3)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 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并回答。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學生自愿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的方法用總人數減捉住的人數。

  3、出示丟手拍游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學信息,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并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后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伙伴。重點在于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后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還剩幾只?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里有13條小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提出來。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后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么?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后匯報、交流。

  4、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師:本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里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樂于探究、

  2、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3、通過整理算式,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準備

  彩筆、白紙、小棒、圖片等、

  教學過程

  激發學習熱情

  活動一: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請同學們欣賞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圖片:飛行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飛行員在表演,有紅色隊和黃色隊;

  我想到了紅色隊比黃色隊多多少人?

  黃色隊比紅色隊少多少人?

  紅色隊和黃色隊共有多少人?

  我還想到了長大后要像他們一樣學習飛行表演、

  ……

  二、探究解題策略、

  (一)活動二:尋找生活中數學問題、

  1、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上、

  2、學生匯報,說明算式的含義,并對算式進行分類、整理、

  (二)活動三:重點研究11減幾的算式、

  1、學生匯報,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出示圖片:圓片

  從11個當中去掉7個,從圖中看出結果是4、

  方法2:出示圖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減,從11根當中減去7根,還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連續減、

  11—1—6=10—6=4

  方法5:把減數7湊成10,多減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得出結果、

  因為:4+7=11

  所以:11—7=4

  課間游戲:小朋友們,累了吧?咱們一起說個歌謠吧、

  歌謠: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二只青蛙,二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四只青蛙,四張嘴,八只眼睛十六條腿;

  (三)活動四:培養思維有序性

  思考: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養數學技能、

  (一)看圖列式(出示圖片:小鳥和小鴨子)

  (二)看圖列式(出示圖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圖片:小貓釣魚

  教師談話:周末了,小貓歡歡和笑笑到池塘去釣魚,它們倆在為誰釣的魚多,誰釣的魚少爭吵呢?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它們呀!

  (四)出示圖片:小熊射門

  教師談話:森林運動會上,其中一項比賽是足球射門、看圖回答問題,看誰填的數最多,時間3分鐘、

  教案點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獲取學習資源。

  入課時,通過觀察空中飛行表演,讓學生大膽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現實問題,并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列出相關算式。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同時用事實印證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及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本節課在解決11減幾的問題上,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平臺,準備了圖片、小棒等等。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學習材料和充裕的學習時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通過畫一畫、擺一擺以及邏輯推理,從不同角度通過多種方法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整理歸納,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通過讓學生整理11減幾的算式,并討論從中發現了什么。既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四、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喜歡數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設計一節課時,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圖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節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節課注重情境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課伊始,以精彩的飛行表演入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結尾,變“書本中”的作業為“情境中”的作業,使學生興趣濃厚,樂于探究。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

  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 經歷探究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全過程,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 培養同學們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會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筆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84頁單元主題圖。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這是哪兒嗎?從這幅情景圖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主要引導學生回答出圖中的文字信息。

  教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讓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出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教師:這些算式你會計算嗎?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復習舊知引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改編的例1情景圖:把其中的有8輛客車改為有2輛客車。

  教師: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從圖中可以知道這個停車場貨車有27輛,客車有2輛。

  教師:一共有多少輛車呢?解決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

  學生:27+2。

  教師:為什么這么列式?

  學生:求一共有多少輛車就是要把客車的輛數和貨車的輛數合起來。

  教師:27+2又該怎么算呢?

  學生: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個位上的7和個位上的2加起來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學例1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

  教師:看來小朋友對以前學習的知識掌握得不錯!下面我們再看看這個停車場,你發現有變化沒有?哪些變了,哪些沒有變?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后回答出:這幅情景圖中的問題和小男孩說的話都沒有變,只是小女孩說的話由原來有2輛客車變成了8輛客車。

  教師:現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輛車,又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27+8。

  教師:27+8和27+2在計算方法上一樣的嗎?

  引導學生猜想:它們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我想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教師追問:同學們這個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們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所以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都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都要從個位加起。但是同學們在用這個方法計算27+8時會遇到新的問題,究竟會遇到什么問題呢?你們試著算一算就知道了。

  學生試著計算后,引導學生回答出在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現在算27+8時,個位上的7+8得15,這個結果比10大,不知結果該怎么處理?此處如果學生知道結果該怎么處理可請學生來講,他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如果學生不知道結果該怎么處理教師則作如下引導:

  教師:是呀,這個比10還大的結果該怎么處理呢?我們可不可以用學具小棒來幫助我們呢?現在請你用小棒擺出27+8,然后算一算它們合起來是多少?

  學生擺小棒,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誰來匯報一下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根小棒?

  學生:合起來有35根小棒。

  教師追問:能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嗎?如果你能邊演示邊說那就更好了。

  學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滿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來的兩捆合起來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教師多抽兩個學生說一說這個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你們通過擺小棒解決了我們這節課上遇到的新問題。

  教師:剛才我們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決了進位的問題,在計算過程中,我們又該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可以配合操作過程想一想,先可以把這兩個加數寫在豎式上。然后從哪一位加起呢?

  引導學生發現:從個位加起,7+8=15。

  教師:剛才在擺小棒的時候你是怎樣解決7+8=15這個問題的呢?

  引導學生回答: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個一變成了1個十。

  教師:也就是說7+8=15時,要向十位上進1,在個位上寫5。在豎式上怎樣表示這個變化呢?我們在十位上寫上一個小1,表示剛才7+8=15中的1個十,再把剩下的5寫在個位上。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教師:在這里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兒為什么不把1個十直接寫在結果的十位上呢?

  引導學生說出:因為十位上的數還沒有加,現在進上去的1就把十位占了,一會兒十位上加起來的數就不知寫在哪兒了。因此這個進到十位上的1只能記在心里,為了不至于忘記,在十位上寫一個小1作記號。

  教師: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

  引導學生說出:接下來要把十位上的2和進上來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寫3。

  教師:通過剛才的探討,你發現這節課學習的加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嗎?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加法個位相加沒有滿十,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個位上的數相加時滿十要向十位進1。

  教師小結:這樣看來,我們還應該在我們掌握的計算方法上面補充一句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這樣加法的計算方法才全面。

  教師板書: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三、自主練習,深化理解

  教師:27+8小朋友們已經會算了,請看大屏幕上這道算式,你會算嗎?

  多媒體課件顯示:8+27=。

  教師:這道算式和27+8相比較,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說出:相加的兩個數完全相同,只是交換了兩個加數的位置,計算方法應該也是完全相同的。

  學生自主練習計算后匯報結果。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9+75=。

  學生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計算過程再全班匯報,匯報時重點要求學生說一說進位的過程。

  四、鞏固練習

  課堂活動1,2,3題。

  五、全課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在筆算進位加法時要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0~3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探究數的相對大小關系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這么多概念的含義。

  難點: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數學城堡可美麗了(屏幕顯示),里面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學題呢,你們想進去看看嗎?不過想要進入數學城堡,必須闖過三關,大家有信心嗎?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第一關。

  出示準備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藍水,一杯紅水。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比……多一些”說一句話。教師巡視指導。誰來按老師的要求說一說?反過來還可以怎樣說?

  2、第二關。

  ①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養殖場里都養了些什么呀?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認真想一想,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現,然后告訴你的同桌。

  ②合作交流,匯報成果。

  誰先來把他們的發現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他同學注意聽,別的同學說完之后可以進行補充。

  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發現:n養殖場有92只鴨子,22只鵝,還有100只雞。養殖場雞最多,有100只。鵝最少,有22只。鴨子有92只,比雞少,比鵝多。雞比鴨多一些,鴨比雞少一些。雞比鵝多得多,鵝比雞少得多。

  比較兩個數的關系時,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等來描述。

  3、第三關。

  (猜一猜:根據描述來猜一猜兔子的只數)18,26,90,97這四個數中,有一個是兔子的只數,猜一猜。兔子的只數比18多得多。

  想一想,你猜出了嗎?是多少?

  【鞏固練習】

  出示課本第31頁第1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答,最后集體交流,教師進行評價。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得愉快嗎?和小組里的同學說書哦你這節課的收獲吧!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

  一.獨立填寫。

  數學游戲

  課題閱覽室第二課時備課人

  教 學

  二、數字游戲:

  1、課題跳繩

  教 學

  2、出示圖片:

  小松鼠撿了一大籃子松果,它吃了25個,籃子里還剩17個,誰知道小松鼠原來有幾個松果?25+17=42(個)

  3、告別了小松鼠,來到湖邊,湖里的荷花粉紅粉紅的,一只只蜻蜓在空中飛舞,它們在找自己最喜歡的花朵,咱們幫它們找一找。獨立連線P64看圖連線。

  4、快來看那邊,大象媽媽正在考小象呢?

  小象:我今年3歲。 象媽媽:你出生時我29歲。

  你們知道象媽媽今年多少歲嗎? 29+3=32(歲)

  5、看那只淘氣的小猴在干什么?給小鹿量身高。

  小花:92厘米 小點:73厘米 小黃:比小花矮,比小點高

  小黃可能多高?請選擇:(56厘米 73厘米 80厘米 95厘米)

  6、幾只笨熊想玩蹺蹺板,快來算一算,算好后幫它們把蹺蹺板畫好。

  7、數學活動:

  淘氣哥哥拿著20元錢去買玩具,他可以買什么?

  出示圖片:玩具槍:11元 玩具汽車:21元 洋娃娃:18元

  玩具熊:13元 拼圖:7元 積木:9元 球:5元

  小組討論:有幾種買法,每種買法花多少錢?找回多少錢?

  8、數學游戲:

  猜猜我是多少?

  (1)我比38大17。 38+17=55

  (2)我減13就是60。 60+13=73

  (3)我加上20就是52。52-20=32

  三、把得數排隊:

  68+17 94-48 62-18

  82-35 38+25 49+27

  ( )<( )<( )<( )<( )<( )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31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6-20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29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22

2022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9-28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5篇07-1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29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30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