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六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冀教版六年級上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成數和折扣的含義,以及成數與分數、百分數之間的關系;會解答有關成數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成數和折扣的含義;理解成數與分數、百分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李莊去年種小麥50公頃,今年種小麥60公頃。今年比去年多種小麥百分之幾?
2.小華家承包了一塊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噸,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噸?
師述:農業收成,有時用成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成數的應用題。
板書:百分數應用題
(二)學習新課
1.電腦出示例題:商場里每臺電視機的進價是1800元,售價加兩成,每臺電視機的售價定為多少元?
2、成數的含義。
師述:什么是成數呢?在五年級我們學過“幾成”就是十分之幾,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當于10%。
(1)口答:
“三成”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三成五”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2)七成 二成五 五成相當于百分之多少?
3、售價加兩成是什么意思?求售價應先算出什么?
還可以怎樣算?學生交流解題思路。
4.出示例2。
例2:曹莊鄉去年產棉花37.4萬千克。今年遭受蟲災,減產一成五,今年大約產棉花多少萬千克?
(1)學生讀題,理解題中的數學信息。
(2)減產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學生說解題思路。
師述:在列式計算時,我們可以直接把“成數”化成百分數,用百分數進行列式計算。
板書:
37.4×(1-15%)
=37.4×0.85
=31.79(噸)
答:今年產棉花31.79萬千克。
3.練習。
小麗家承包了一塊地,前年收小麥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產一成半。去年收小麥多少千克?
6.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師述: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成數”的知識,知道了“成數”的含義,以及“成數”與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關系,并且學習了有關“成數”的一些實際的、簡單的應用題。
(三)鞏固反饋
1.填空:
(1)某縣今年棉花產量比去年增產三成。這句話的意思是( )是( )的30%。
(2)一塊麥地,改用新品種后,產量增加了四成五。這句話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種后產量是( )的( )%。
2.把下面的百分數改寫成“成數”。
75% 60% 42% 100% 95%
六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負數的初步認識(2)(教材第3頁例2)。
【教學目標】
通過呈現存折上的明確數據,讓學生體會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會負數的含義。
【重點難點】
體會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負數的含義。
【新課講授】
1.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3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像20xx,500這樣的數表示的是存入的錢數;而前面有“-”號的數,像-500,-132這樣的數表示的是支出的錢數。
(3)教師:上述數據中500和-500意義相同嗎?(500和-500意義相反,一個是存入,一個是支出)。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快速而又準確地表示出向東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后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師把學生的表示結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歸納正數和負數。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果,適時講解。像+8,+4,+20xx,+500,+100,+20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像-8,-4,-500,-20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做負數。
(3)那么0應該歸為哪一類呢?組織學生討論,相互發表意見。師設難:“我認為0應該歸為正數一類。”
歸納: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4)你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教師鼓勵學生注意聯系實際舉出更多的例子。
【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2題。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六年級數學教案3
一、單元分析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的意義、性質,以及分數加、減法的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內容包括分數乘法、利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倒數的認識。這些內容都屬于分數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利用這些知識不僅可以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而且也是后面學習分數除法,以及百分數知識的重要基礎。
二、單元學習目標
1.建立分數乘法的原型,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3.會利用分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三、單元課時總數:9課時
課題:分數乘整數1課時上課時間:年月日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是在已學的整數乘法的意義和分數加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只是這里變成了分數。因此,教材通過人跑一步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問人跑3步的距離是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這一情境來讓學生理解什么樣的問題可以用乘法來解決。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學習。通過分數加法來進一步學習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過整數乘法的意義,約分和分數加法計算。學生可以利用分數加法導出分數乘整數時只需把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學生在剛學習分數乘法時可能會有時想不到先約分。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在這方面還要加以強調。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原型,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熱愛學習數學。
教學過程備注
活動一:創設情境,初步理解分數乘法的原型
教師出示例1: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人跑3步的距離是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審題后獨立試做。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做法:
(1)學生用連加法列式
(2)用乘法列式
借助于分數加法來理解理分數乘法的原型。
活動二:教學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1、師:++和3都是求3步的距離是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你又都是怎樣計算的呢?
全班交流,感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總結分數乘整數是怎樣計算的: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教學例2:6=
讓學生試做,然后教師強調計算時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教師板書。
活動三:反饋練習
1、完成9頁中的做一做。
教師注意強調學生的書寫格式以及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注意體會在什么情況下用分數乘法來解決問題。
2、完成練習二中的1、2題。
活動四:質疑總結。
六年級數學教案4
單元教材分析:
有關統計圖的認識,小學階段主要是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原義務教材是作為選學內容,考慮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標準》把它作為必學內容。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前面學習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教學,主要通過熟悉的事例使學生體會扇形統計圖特點和作用。
教學的目標:
認識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汁圖所反應的情況;
培養學生的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汁圖所反應的情況;
教學過程
題:統計上課時間年月日
教學設計備注
活動(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投影出示主題圖)談話:同學們喜歡什么運動項目?我們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這些情況呢?
2、數據收集和整理:請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
活動(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哪些有用信息?
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活動(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那些合理化建議。
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據給出的條件計算出各項支出金額。
活動(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請同學們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和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六年級數學教案5
學材分析
已經學了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再來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學情分析
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比。重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難點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學習目標
1、理解比的基本性質。2、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導學策略
引導學生發現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準備
習題準備
老師活動:
一、復習引入
(一)復習商不變的性質
1.誰能直接說出6025的商?
2.你是怎么想的?
3.根據是什么?
(二)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根據是什么?內容是什么?
(三)求比值
二、講授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聯想這兩個性質,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樣的規律?
(一)比的基本性質
1、出示8∶4和2∶1這兩個比。
2.教師提問
這兩個比有什么共同點嗎?
這兩個比有什么不同點嗎?你是怎么想的?
(1)教師板書: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
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
(2)教師強調:同時相同0除外幾個關鍵詞
(二)化簡比
1.練習引入
學校有8個籃球,12個排球,籃球和排球個數的比是多少?
(1)籃球和排球的個數比是8∶12
(2)籃球和排球的個數比是2∶3
討論:籃球和排球的個數比是寫成8∶12好,還是寫成2∶3好?
2.最簡單的整數比
最簡單的整數比就是比的前項和后項是互質數,如2∶3就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3.化簡比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1)14∶21=(147)∶(217)=2∶3討論:化簡整數比的方法是什么?
(2)∶=(18)∶(18)=3∶4
(3)1.25∶2=(1.25100)∶(2100)=125∶200=5∶8
1.25∶2=(1.254)∶(24)=5∶8(更好)
討論:怎樣把小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4.小結化簡比的方法
(1)都化成整數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的前、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直到前、后項互質為止.
(三)區別化簡比和求比值
1.練習
化簡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比值:求出商。
25∶100
4.2∶1.4
例如:25∶100化簡比的結果是,讀作1比4,求比值的結果是,讀作四分之
三、鞏固練習
(一)化簡比
(二)選擇
(三)思考題
六一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數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怎樣化簡比?
四、課堂作業:《伴你成長》
學生活動;
口答。
約分:
通分:
3∶28∶47∶2127∶95∶2516∶424∶52∶1
(比值都相等)
(前項和后項都不同)
我們可以說8∶4和2∶1相等嗎?
(1)根據比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的性質)
8∶4=84=(84)(44)=21=2∶1
(2)根據比與分數的關系(分數基本性質)
8∶4=2∶1
3.學生嘗試概括比的基本性質(演示比的基本性質)
討論:分數比怎么化簡?為什么要乘上18?乘上9可以嗎?
2.討論:化簡比和求比值的區別是什么?
區別:化簡比的結果還是一個比,是一個最簡單的整數比;求比值的結果是一個數.
6∶10∶0.3∶0.4
12∶21∶20.25∶1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種零件,甲2小時做7個,乙3小時做10個,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2)21∶20(3)7∶10
教學反思:化簡比中小數與小數的比學生掌握的不夠。
六年級數學教案6
教案點評:
采用游戲引入的形式,寓教于樂,即感知了圓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領悟了畫圓的要領,同時密切了師生情感。根據幾何知識的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規律,通過看、想、說、畫、議等形式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實踐活動。不但從感性到理性認識了圓,同時還發展了空間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教師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圖形
1.教師提問: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
2.教師指出: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線圖形.
(二)教師演示
一個小球,小球上還系著一段繩子,老師用手拽著繩子的一端,將小球甩起來.
1.教師提問:你們看小球畫出了一個什么圖形?(小球畫出了一個圓)
2.小結引入:(出示鐵絲圍成的圓)這就是一個圓.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說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彎曲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來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先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現了什么?(在圓內出現了許多折痕)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圓的中心一點)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現什么?
(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半徑,并板書:半徑 )
教師提問:根據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3)同學繼續觀察:剛才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
教師指出:我們把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 來表示.(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直徑,并板書:直徑 )
教師提問:根據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么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
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么關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六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會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紙依據兩個數據確定物體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教學重點:了解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標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導學(導學)
課前兩分鐘
一、舊知鋪墊、導入復習課
1、說一說自己的家在學校的什么位置?
出示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會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紙依據兩個數據確定物體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與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前置學習(自學)
(1)教師肯定以上學生描述的方式。
(2)明確說明本節課我們要進一步復習確定位置的有關知識。
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還有什么不足,一起討論。
小組合作
學習
(互學)
1、教學例1實物投影出示主題圖:
(1)說一說主圖中所說的含義:
臺風中位于A市東偏南30度方向,距離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沿著直線向A市移動,
(2)學生觀察座位圖,想說誰的位置就跟同伴說一說。
(3)理解題意,確定觀測點,建立方向圖。
(4)臺風在A市的東偏南30度距離600千米的地方。
(5)圖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數據表示位置的方法。
臺風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用數據表示物體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
展示學習
(展示)
2、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
3、復習教學例2
投影出示課本中主題圖
(1)觀察示意圖,說一說那看到了什么。
(2)說一說本題的含義。
(3)互相討論方法。
4、完成21頁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樣做的?
2)集體訂正。
5、學生自學教材第22頁例題3.
(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2)、同坐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完成教材22頁的“做一做”。P23第2,4,6,7題
集體訂正。
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數的題目進行練習,如求平均速度;復習一下畫角的過程,會描述小林家在小強家什么位置,小強家在小林家什么位置?
拓展檢測
學習
(測評)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剛才,我們是怎樣探究出表示物體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畫平面圖的方法: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確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標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的距離。
六年級數學教案8
稍復雜的分數除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理解分數除法意義及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
題思路的基礎上,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稍復雜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教學,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還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學生口述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其他學生畫出線段圖。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訂正。提問學生說一說兩種方法解題的過程。
4、小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如果單位“1”的具體數量是已知的,要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可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直接用乘法計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學補充例題: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吃了,還剩15千克。買來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
(3)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式:
買來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設買來大米X千克。
x-x=15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比航模組多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是把航模組的人數看作單位“1”,美術組少的人數占航模組的
(3)學生試畫出線段圖。
(4)根據線段圖,結合題中的分率句,列出數量關系式:
航模小組人數+美術小組比航模小組多的人數=美術小組人數
(5)根據等量關系式解答問題。
(6)解:設航模小組有χ人。
χ+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組有20人。
三、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它們有什么共同點?(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題里的單位“1”都是未知的數量,都可以列方程來解,這樣順著題意列出方程思考起來比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找準單位“1”,再按照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四、當堂測評
練習十第4、12、1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請教優秀學生,做到“一幫一、兵強兵”。
設計意圖:
繼續發揮線段圖的作用,以方便學生理解,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后記
六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正確的愛美觀。
2、讓學生知道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各種心理特征,以及如何處理好這個階段的種種問題。
教學重難點:
知道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各種心理特征,以及如何處理好這個階段的種種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知道什么才是美嗎?
2、揭題:愛美與健康
二:讀課文
1、自讀課文
思考:熱怎樣才是美?
2、齊讀課文,回答
(1)學生回答
(2)讀重點段
3、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1)相互討論、交流
(2)指名回答
4、思考課后練習,進一步提高真正美的認識。
三、總結課文
四、作業練習
1、什么是真正的美?
2、完成課后作業。
板書設計:
愛美與健康
美:形體美風度美儀表美心靈美
六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整理有關代數的初步知識,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使認知水平有所提高。
2、通過對知識的梳理,培養學生整理、概括知識的能力。
3、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自主的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進行一定的學習方法的滲透。
4、在整理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初步意識到整理知識的重要性,并逐漸養成邊學習邊整理知識的習慣。
教學重點:梳理知識,形成網絡。
教學難點:綜合動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借助一個有趣的知識導入對代數知識的整理。
(1)師:在某地,蟋蟀的叫的次數除以7再加上3就等于當地的氣溫。
(2)提問:①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出它們的關系嗎?
②這涉及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
(3)出示課題。
二、小組合作,自主梳理有關代數的知識。
1、回憶知識點:提問:自已看書,看代數的初步知識,可以分為幾部分?
2、全班交流:教師課件演示。(用字母表示數、簡易方程、運算定律、比和比例、方程的解、解方程、數量關系、計算公式、列方程解應用題、求積公式)
3、整理知識點:
提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看哪個小組整理得簡潔、清晰、與眾不同。
4、學生匯報整理的情況:
數量關系
用字母表示數運算定律
計算公式(或使用樹狀結構的方式等)
方程
簡易方程方程的解
解方程
5、組織評價:提問:①你更喜歡哪種方式?②他們都是根據什么進行整理的?
6、師:這節課我們重點復習用字母表示數和簡易方程。
三、在實踐活動中鞏固提高
1、出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數量關系。
(1)學校去年種桔樹a棵,今年比去年的2倍多6棵。今年種()棵
(2)商店原有洗衣機a臺,現在又運進30臺,現在共有洗衣機()臺
(3)甲乙兩人共同制造一批零件。甲制造a個,乙每小時制造b個,乙工作了4.5小時,兩人就完成了任務。這批零件共()個。
(4)李紅a天看了60頁書,照這樣計算,看完這本書需要b天,這本書共()頁。
想一想,書寫含有字母的式子要注意什么?
2、復習簡易方程,小組同學互相說說: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三個概念有什么不同?
3、判斷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1)X-42=783(2)4X﹤9(3)5X-2X=150(4)2X-16
監控:
(1)(2)、(4)為什么不是方程?
(2)動手解(1)、(3)兩個方程
(3)解方程時要注意點什么呢?
4、解決實際問題(選擇其中之一)
①再多一些梯形,周長可以用什么表示?
②用字母表示梯形的數量和周長之間的關系?
③周長是299個,這個圖形是由多少個梯形組成的?
(2)課件演示:由重慶到淄博,乘火車要花400元,用餐2天;到了淄博后,住5天,用餐5天。
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淄博一行的人武部開支。(每天用餐a元,住宿b元)
整理后:800+9a+5b
②你覺得每天用餐、住宿開支多少元合適?請你設計一下?
③評價設計方案
六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
2.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重點
理解求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表面積、側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口答下列各題(只列式不計算).
1.圓的半徑是5厘米,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圓的直徑是3分米,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憶圓柱體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圓柱的側面積.
1.學生討論: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的長、寬和圓柱底面周長、高的關系.
2.小結: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而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側面積,所以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底面周長乘高.
(二)教學例1.
例1.一個圓柱,底面的直徑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學生獨立解答
教師板書: 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側面積約是2.83平方米.
3.反饋練習:一個圓柱,底面周長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側面積.
(三)圓柱的表面積.
1.教師說明: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
2.比較圓柱體的表面積和側面積的區別.
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而側面積是指圓柱側面的面積;表面積包含著側面積.
(四)教學例2.
1.出示例2
例2.一個圓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徑是5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
2.學生獨立解答
側面積: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積:3.14 =78.5(平方厘米)
表面積: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積是628平方厘米.
3.反饋練習:一個圓柱,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積.
(五)教學例3.
1.出示例3
例3.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徑是20厘米,做這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數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師提問:解答這道題應注意什么?
這道題是求做這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實際上是求這個圓柱形水桶的表面積.題里告訴我們的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計算時就是用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
3.學生解答,教師板書.
水桶的側面積: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積: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鐵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這個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4.教師說明: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5.四舍五入法與進一法有什么不同.
(1)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值時,看要保留位數的后一位,是5或比5大的舍去尾數后向前一位進一,是4或比4小的舍去.
(2)進一法看要保留位數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數后都向前一位進一.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所研究的例1、例2、例3都是有關圓柱表面積的計算問題.圓柱的表面積在實際應用時要注意什么呢?
歸納:圓柱的表面積,在實際應用時,要根據實際需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必須靈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積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無蓋的水桶的表面積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煙筒的表面積只求側面積.另外,在生產中備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就是為了保證原材料夠用.
六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一)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1.比例的意義。
教學比例的意義。教材提供了含有國旗的四個情境圖,由每面國旗長與寬的比值是相等的,引出比例意義的教學。
2.比例的基本性質。
先介紹組成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項、內項、外項;分別計算比例中兩個內項之積與兩個外項之積,發現兩個乘積的關系;再把比例改寫為分數形式,把等號兩邊的分子與分母交叉相乘,發現積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比例的基本性質。
3.解比例。
教材首先介紹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據是什么。
教學解比例,讓學生體會解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
解用分數形式表示的比例。教材只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為方程,解方程則由學生自己完成。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正比例的意義。通過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引出正比例的意義,說明體積和高度成正比例關系,體積和高度叫做成正比例的量。接著把正比例的關系進一步抽象概括成(一定)。
教學正比例圖像。教材直接呈現例1中體積與高度的正比例關系圖像,再讓學生體會正比例圖像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反比例的意義。編排思路與例1類似。
(三)比例的應用
1.比例尺。
教材通過主題圖教學比例尺的認識。首先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然后,教材通過一張機器零件放大的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
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根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應用方程求實際距離。
綜合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要求學生根據學校操場的實際長度,畫出操場平面圖。
2.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教材呈現了照像、用放大鏡看書、投影儀放大圖表、人和影子等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現象。
教學圖形放大與縮小的特點。
3.用比例解決問題。
教學應用正比例的意義解決問題。
用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問題。編排思路與例5相似。
【單元教材分析】
1.體現比例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首先知識由實際問題引入,例如由大小不同的國旗引入比例的意義,從“世界公園”的埃菲爾鐵塔模型引入解比例,從生活中的放大、縮小現象引入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其次練習中安排了較多的根據比例意義解比例的實際問題。
第三安排了“比例的應用”一節內容,其中既有正、反比例的實際問題,還有比例尺和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體會比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滲透函數思想。
函數是數學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小學,主要是通過一些知識的學習,滲透函數思想。本單元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是滲透函數思想的重要內容。因為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實際上反映的是兩個變量之間的依存關系。教材通過實例,用列表的形式,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并用、的式子表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在認識正比例關系時,教材通過圖像表示兩個變量的關系,加深學生對正比例關系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能運用比例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正比例關系的圖像,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出圖像,會根據其中一個量在圖像中找出或估計出另一個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5.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
6.滲透函數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難點: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正確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教學建議】
1.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是本單元學習的幾個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學習比例的相關知識以及比例的應用都有賴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解答含正反比例關系的實際問題,首先要對兩個量成何比例做出判斷,然后依據正比例或反比例數量關系的特點解答教學中要通過觀察、比較、判斷、歸納等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內涵。同時通過應用,不斷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本單元的知識綜合性比較強。所以學習中既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又要注意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教材的編寫也注意體現知識的綜合應用,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練習,不僅限于計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而且涉及到測量、圖形、方向與位置的知識以及根據實際設計比例尺。
【課時數】
比例(11課時)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4課時左右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4課時左右
比例的應用------------------------------------5課時左右
六年級數學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根據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自學教材等活動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并能用字母表示對應的名稱。
(二)過程與方法
了解可以應用不同的工具畫圓,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會用圓規正確地畫圓。運用畫、折、量等多種手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特征和關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了解,進一步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征,用圓規正確地畫圓。
教學難點:歸納并理解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圓規、尺子、剪刀、繩、釘子、各種物體表面有圓形的實物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教師: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
(1)學生回憶交流: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
(2)今天我們要更深入地來認識“圓”。(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2.列舉生活實例。
教師:在生活中,圓形的物體隨處可見。
(1)展示教材圖片:從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類社會,從手工藝品到各種建筑……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圓。
(2)教師:你能說說自己所見過的圓嗎?(學生列舉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簡短的“平面圖形有哪些”的談話直接引出課題,簡潔明了,同時無形中也鞏固了“圓是平面圖形”這一知識點;學生對圓已有一定的認識,因此通過主題圖欣賞生活中的圓,讓學生找找自己生活中見過的圓,使學生對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發了進一步學習圓的興趣。
(二)利用素材,嘗試畫圓
1.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畫圓。
教師:如果請你在紙上畫出一個圓,你會怎樣畫?
預設:
(1)利用圓形的實物模型的外框畫圓;
(2)用線繞釘子旋轉畫圓;
(3)用三角尺;
(4)用圓規……
2.運用圓規畫圓。
(1)認識圓規。
課件出示圓規圖片,幫助學生認識圓規。
圓規的組成:一只“帶有針尖的腳”,一只“裝有鉛筆的腳”。
(2)用圓規畫圓。
學生自己嘗試畫圓,邊嘗試邊小結方法:定好兩腳間的距離——把帶有針尖的腳固定在一點上——把裝有鉛筆的腳旋轉一周,就畫出一個圓。
教師:說說用圓規畫圓要注意什么?
預設:
①固定住針尖;
②兩只腳之間的距離不隨意改變。
【設計意圖】學習畫圓的過程讓學生充分經歷了自主嘗試的過程,從最初的利用實物外框、三角尺等工具畫圓,讓學生經歷了從實物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運用圓規畫圓,重點說說畫圓時的注意事項,更是培養了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數學素養。
六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學六年級小學數學教科書(蘇教版)第九冊第48~49頁。
【教材簡析】
循環小數是學生教難準確地理解和表述的一個概念,特別是在表述其意義的一些抽象說法,學生難以理解。教材通過除法的實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使學生掌握循環小數的特征,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認識循環節、純循環小數和混循環小數,并學習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
【教學過程】
一、做好鋪墊
1、拍節奏游戲
師:(板書:︱×××︱這個節拍你們能拍出來嗎?
(學生一起齊拍掌,中斷后提問)
師:你們的節奏為什么這么整齊呢?
生:我們全班同學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兩下,這樣相同的節奏拍的。
師:如果老師讓你們按照這樣的節奏,不斷重復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
想一想,你們要拍多少次?
生:要拍很多很多次。
生:要拍無數次。
師:象這樣拍的次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生:是無限的。
師:你們剛才拍的次數呢?
生::是有限的。
【用游戲的方法導入新課,一是直觀,二是引人入勝,使學生一下子便進入學習的境地。另外,已使學生初步感知“循環”、“無限”等概念】
2、找規律,猜圖形。
運用抽拉教具,一次出現兩個圓和一個三角形的圖形。
⑴ 當逐個出現至第七個圖形,即第三組的第一個圓圈后,提問:
師:誰能猜到下面一個是什么圖形嗎?
生:下面一個圖形是“○”。
師:你是怎樣想出來的的呢?
生:因為這幅圖形的排列順序是有規律的,每組都有三個圖形,前面兩個是圓,后面一個是三角,而且是按照這樣的規律重復地出項的,所以這個圖形應該是第三組的第二個圖形,當然是“圓形”。
師:×××同學回答得非常好。
(教師接著演示,讓學生猜出圖形)
⑵ 出示完第12個圖形,當學生猜出下面一個是“圓”時,出現了“……”。
師:這個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后面有很多組前面兩個圓,后面一個三角,這樣的圖形。
師:對的。也就是說,這幅圖形是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圖形。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幅圖形中有多少組這樣的圖象呢?
生:很多組,無數組。
(板書: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無限)
【采用從直觀到半抽象的方法去認識新的概念,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這一環節的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推理性邏輯思維能力。】
二、進行新課
㈠ 循環小數
1、組織學生用豎式計算一道題(出示32÷6),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商有什么
特點?
生:我發現這道除法題除不盡,商總是重復出現“3”。
師:為什么會重復出現“3”呢?
生:因為余數重復出現“2”了,所以……。
師:這么說,32÷6的商里有多少個“3”呢?
生:有無數個“3”。
師:既然是有無數個,可以怎樣表示呢?
生:我認為可以用省略號表示無數個“3”。
(板書:32÷3=5.33 ……)
2、出示2.7÷11,讓學生除到商是五位小數時停筆。
師:想一想,如果繼續除下去,商會怎樣?
生:商里會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4”和“5”。
師:你是怎么想出來的呢?
生:因為余數重復出現“5”和“6”,所以商就會重復出現“4”和“5”。
師: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呢?繼續除除看。
師:誰能說出這道題的商。
生:2.7÷11等于0.24545等等。
師:“等等”用什么符號表示?能不能不寫省略號?為什么?
生:不能不寫省略號。因為只有寫上省略號,才能表示商后面還有很多45。
師:(出示下面一組題)能說出省略號表示的意思嗎?
2÷9=0.222 ……
5÷12=0.4166 ……
9÷55=0.16363 ……
【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認識循環小數,引導學生發現當兩個數相除出現循環小數時商和余數的規律。這就重視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再學習。】
3、概括。
師:象這些小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循環小數”(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循環小數”?
生:一個小數,幾個數字重復出現。
生:一個小數,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
生:一個小數,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
【注:畫橫線部分,是教師逐步板書內容】
師:你們認為哪些同學說的最好?最請同學們看看書上寫的與×××同學剛才說的還有什么不同?
生:書上多了“小數部分”這幾個字。
師:書上為什么要強調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呢?
生:這就是說循環小數是從“小數部分”而不是從整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段地重復出現。
4、判斷。
師:請同學們判斷下面哪幾個數是循環小數?為什么?(小黑板出示)
0.999 ……
5.02727 ……
6.416416 ……
3.21212121
3.1415926 ……
0.547745 ……
學生判斷后,教師組織討論。
⑴ 師:3.21212121師循環小數嗎?
生:不是。
師:小數部分的“21”這兩個數字不是依次重復出現三次嗎?為什么不是循環小數呢?
生:雖然“21”重復地出現了三次,但沒有“不斷地”重復出現,所以它不是循環小數,它是有限小數。
⑵ 師:3.1415926 ……是無限小數嗎?
生:是。
師:是循環小數嗎?為什么?
生:因為小數部分沒有出現一個或幾個相同的數字,所以……。
⑶ 師:在0.547745 ……這個小數中,“5”、“4”、“7”這三個數字已重復出現兩次,它是不是循環小數呢?為什么?
生:雖然“5”、“4”、“7”這三個數字重復地出現,但沒有依次地重復出現,所以它也不是循環小數。
【結合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加深學生認識循環小數。這種抽象的文字概念,學生并不能靠讀幾遍就理解的,要聯系實際,逐字逐句地討論它的意義。】
㈡ 循環節
師:(指板)“5.333 ……”中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是哪一個?(3)
在“0.24545 ……”中依次不斷出現的數字是哪幾個?”(4、5)在循環小數中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有個名字:我們把它叫做循環節。
師:想一想,什么叫做循環節呢?請你找出以上判斷題中循環小數的循環節。(教師指數,學生回答)
(當教師指第⑷小題時)
生:這個數的循環節是“21”。
師:對嗎?
生:不對,因為這個數不是循環小數,所以它沒有循環節。
師:對的,循環節只有在循環小數里才出現,如果不是循環小數也就沒有循環節。
㈢ 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1、講解。
師:循環小數一般的寫法是把循環節寫出兩邊或者三遍,然后寫上省略號。
不過這樣寫比較麻煩,簡便寫法是只寫出一個循環節,然后在循環節的首位和末位數字上各記一個小圓點,這個點叫做循環點。例如:0.245。讀作:零點二四五,四五循環。
2、練習。
⑴ 寫出 5.33 ……的簡便寫法。
⑵ 寫出判斷題中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
㈣ 純循環小數和混循環小數
1、引導
師:比較一下:“3.67”和“3.267”這兩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的位置有什么不
同?
生:“3.67”的循環節是從小數部分的第一位就開始的;而“3.267”的循環節不是從小數部分第一位開始的。
師:這是兩種不同的循環小數,我們給它們分別起上名字,請看課本。
六年級數學教案15
《早餐的學問》(3課時)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類,知道科學營養早餐有利于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
2.培養學生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會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并對結果做出一定的解釋。
3.學會配置一些科學、合理、有營養的早餐菜譜,做一名“小營養師”。
二、活動準備
1.調查一下自己家或學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車
2.跟家長買一次早餐
3.教師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選題與確立主題
(一)制定活動方案
一、創設問題情境,確定研究課題。
1、師生交流。
同學們好。早上吃飯了嗎?(交流)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張統計圖,是小關我們小學生早餐情況的,想看嗎?
2、分析柱形統計圖(早餐內容)。
課件出示統計圖。
師生觀察,師可以相機指導學生看圖。
師: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些什么?
預設:(生1)都是我們平常早上會吃的東西。
(生2)早上吃雞蛋的人最多。
(生3)吃雞蛋餅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幾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漿,喝粥的人比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東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漿吃雞蛋餅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加面包,像麥片粥啊、面條啊、蛋炒飯、糕點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還發現一個問題,早上幾乎沒有人吃炒菜。
關于這個發現,師應相機鼓勵,并適當引出“炒菜一般來說會是什么?”也就是說,早上一般沒有人會吃蔬菜和肉。
……
師小結:大家的觀察能力真強。我們平時的早餐內容是怎么樣的?(交流)有這張圖里沒有出現的嗎?(交流:沒有或很少)這說明,我們的早餐內容,豐盛嗎?(不)對,很單一。(課件強調:單一)
3、信息分享。
師:這兒還有一則官方消息:(課件出示)中山醫科大學營養系曾對兩所小學10歲左右的學生做了早餐的一個對比試驗。第一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組吃的早餐則是中國營養家協會推薦的營養早餐。一周之后對兩組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大家會看到,在數學運算、創造力和耐力的對比,第二組明顯好于第一組。
4、現場統計饑餓時間。
師:說到現在吃的,你餓嗎?(交流)這么早就餓了呀?現在是第三節課,已經有這么多同學感覺到餓了,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說他第二節課就已經餓了。
5、引導學生發現早餐的重要性。
這則消息,對比那張統計圖,再加上我們剛剛交流的內容,有沒有什么發現?師生交流:(預設)
(生1)早上吃不好早飯,很快就會餓。
(生2)我們的早餐幾乎總是那幾樣,內容很單一。
(生3)吃有營養的早餐很重要,對我們頭腦的發育有好處。
師相機評價:大家不僅觀察能力強,發現問題的能力也很棒哦。還有什么發現?
(生4)我們不僅要吃飽早餐,還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時一直以為,早上時間特別緊張,隨便吃點兒什么,只要吃飽就行了,沒想到,吃個小小的早飯,還挺有學問的呢。
師抓住時機引導:嗯,說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經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頓早飯,居然也大有學問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學問,那么,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早餐的學問,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確立主題:早餐的學問。
師:那好!我們就以“早餐的學問”為主題進行本期的綜合實踐活動。
第二課時:確定研究內容,組建活動小組,制定活動計劃。
1、交流研究內容。
師:關于早餐的學問,你們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內容展示到“小問號收集站”上來吧。
(事先讓學生準備卡紙,在卡紙背面貼雙面膠,用大大的字寫下來,便于粘貼)
預設:早餐吃什么、幾點吃、吃多長時間、怎么樣等等。
2、確立研究小課題,組建活動小組。
師:同學們的思維可真開闊,一下子,我們的小問號收集站就收集了這么多的問題。如果我們把這些問題全部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好像太繁雜和瑣碎了,我們能不能把它們歸納一下呢?(能)關于歸納問題的方法,上節課我們已經實踐過了,只需要?(生:把類似的問題圈在一起,再簡煉結合一下。)
學生歸納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歸納出了幾個問題?
(1)不吃早餐的危害
(2)早餐吃什么最好
(3)各國吃早餐的講究
(4)早餐的起源
(5)
……
師:為了更好的完成我們的活動,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最想要研究的問題進行研究,選擇同一個問題的同學,可以組合成一個小組合作研究。
學生自由組合,確定子課題。
(擬寫活動計劃)師:確定好了研究課題,我們可以制定一份活動計劃。
你們看老師這里有一個共享欄,一個是一份現成寫好的方案可參照,一個是白紙可自己設計,一個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開展活動時也可以進行方案的修改。
(學生自由選擇設計方案。)
(預設情況一)師: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同學可能沒寫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結合我們剛才說研究問題的初步打算,你們還有什么問題需要我的幫助嗎?
學生針對自己的想法提問,教師給予回答,補充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簡單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網絡,書籍,報紙,電視,廣播以及詢問專業人士等。
學生在指導后繼續完成自己的活動方案。
(預設情況二)師:設計完成,交流一下所設計好的活動計劃。
學生評價:你認為他們小組這個活動計劃,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適合于實施的地方在哪里?
三、小結
教師總結,研究的問題要小一點,要多方面獲得問題的答案,比較總結得出正確結論。
第三課時:調查整理
1、各小組根據各自的研究課題,在一星期內在社區、家庭、學校進行調查訪問。
2、分組整理調查結果。
學生根據自己一星期對早餐用餐情況的調查,進行整理、統計,制成統計表或統計圖。
例如:
a.調查早餐價格定位問題。
《學生早餐價格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b.調查早餐營養問題。
《學生早餐營養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c.調查早餐用餐時間問題。
《學生早餐用餐時間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d.調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銷售情況。
《“放心早餐”銷售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有可能可制成條形或扇形統計圖)
(三)討論思考
1、分組討論統計結果。
學生對他們各自統計的結果(百分比)進行討論,思考為什么會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學合理?
例如:早餐時間一般起床后半小時吃比較科學,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門口吃不衛生。
早餐營養方面D類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較少,營養搭配上不合理科學,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發展。
2、分組提出科學合理意見。
各小組根據討論結果,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可參閱有關的資料,寫成一份富有建設意見的報告。
(四)交流報告
1、匯報成果。(可選)
每組根據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設意見的報告,在班上進行匯報。
2、學生答辯。
每組匯報后,全班學生對每組的研究課題,可進行提問,小組派代表進行答辯。
(五)做一名“小小營養師”
根據前面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對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經常不吃早餐對生長發育、學習工作、營養攝入、身體耐力有一定影響。另外還知道理想早餐的條件依次為營養均衡、口味口感好、衛生和方便。
【六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數學教案01-04
六年級數學教案08-27
六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案12-02
六年級小學數學教案10-11
六年級數學教案12-12
六年級數學教案08-27
六年級數學教案01-05
六年級數學教案分享04-10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11-16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