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11 09:10:1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三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三年級數學教案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下鞏固年、月、日的知識,并能靈活動用。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的有序性。

  3、培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制作年歷的方法。

  課時按排:

  整本年歷、單張年歷、臺歷、書歷各一份,硬卡紙,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調查

  (1)提問:你都見過什么樣的年歷?

  (2)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年歷:整本、單張、臺歷、書歷。

  (3)思考:這些年歷都是怎樣做的?

  (4)投問:你們想自己做一個年歷嗎?

  2、討論:

  制作一個年歷,需要有哪些步驟?

  (1)確定一個年歷,需要有哪些步驟?

  (2)一共12個月,每行4個月,排3行。

  (3)可以把休息日、重要節日、紀念日用彩筆標出來。

  二、制作年歷

  1、分組合作

  2、老師進行指導

  三、展示與交流

  1、各組交流制作方法

  2、引導發現各組制作年歷的優點

  四、運用

  想一想,制作后的年歷還能做什么。

  課后反思:

  1、引導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學會交流

  在實踐活動中除了讓學生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學會合作與交流。在小組制作年歷的活動中,教師注意對各個小組進行指導,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分工合作,如教材上展示的“誰設計花邊”“誰寫每一月份的日期”“誰標重要節”等。另外,在制作活動完成之后還進行了制作成果的展示與交流,在展示中,學生既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可以欣賞、借鑒別人的優點,培養了承認他人、向他人學習的意識。

  2、注意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體驗了年歷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通過教師的提問“你們的年歷還能做什么”,引起學生的討論與思考。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分整數和小數,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感受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你們見過嗎?是什么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設計意圖:創設與學生生活和學習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引領學生輕松走進生活,走近小數,初步感受小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喚醒學生的經驗。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

  (一)動手實踐,借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

  1、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據。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數、小數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動手測量教室里課桌的長與寬,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從整數、分數自然過渡到小數,重視知識之間的聯系,初步認識小數和理解小數,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么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么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學生的生活經驗中最常見的小數是商品價格。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比較多的使用人民幣的經歷。因此,這個例題的教學采用了自主探索與交流討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把幾角或者幾元幾角改寫成用元做單位的小數。由于學生大多具有實際體驗,因此都能順利完成換算。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

  1、關于小數,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據,說說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并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設計意圖:小數的認識是學生認數領域上的一次飛躍。關于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整數與自然數的描述性定義等數學事實和規定的學習,其實是屬于知識領域中的所謂“陳述性知識”無法也無必要進行探究式學習。因此,適時地采用有意義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看書自學、互相問答,再配以教師的適度講解,符合知識的類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

  1、配鑰匙。(分數和小數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軸上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系實際,應用小數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師:古代數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游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點的數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游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利用配鑰匙和擺小數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回顧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形成本單元的知識體系。

  2、用面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課件)、學具袋〔內裝小三角形(直角、銳角、鈍角)、小長方形、小正方形、圓形、小平行四邊形各四個〕長方形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玩個數學游戲吧!(投影出示P54圖)

  1、師講明游戲規則

  ①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圖形,并涂色。

  ②描出所畫圖形的邊框。

  ③相同時間內完成多種畫法者為勝。

  2、學生獨自活動、小組交流推選作品。

  3、實物投影展示作品,師生互評。

  4、從這個游戲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面積與周長的含義不同;面積相等,周長不一定相等)

  二、整理概括

  1、在本單元中,你還學會了面積的哪些知識?與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并用你喜歡的方式進行總結。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面積

  單位及進率

  應用

  計算方法

  3、生活中哪些方面會用到這些知識?

  三、實踐應用:

  1、課件出示P55實踐活動的情境圖。(小明家廚房裝飾,如何選用地磚)。

  從中你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能幫助小明解決問題嗎?動動腦,動動手,看誰是數學小能手。

  (1)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發表各自的意見。

  課件出示解題過程。

  四、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用兩個邊長是6cm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一個衛生間用長方形地磚鋪地,每行鋪15塊,鋪了10行。這個衛生間一共鋪了多少塊地磚?

  如果每塊地磚長3分米,寬2分米這個衛生間的面積有多大?

  五、思維訓練

  P55畫一畫的(1)題。

  (1)讓學生先動手在課本上畫一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親身體驗。

  (2)問:你們得出了什么結論?

  (三角形和長方形能鋪滿長方形)

  (3)討論:是不是任意三角形都能鋪滿長方形?

  還有哪些圖形能鋪滿長方形?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動手拼一拼。

  (4)全班交流各自所得。

  2、你能設計一種圖案使它鋪滿這個長方形嗎?

  課下動手畫,小組內選出作品貼在“數學一角”。大家評出咱班的小設計師,好嗎?

  六、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何感受?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分整數和小數,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感受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你們見過嗎?是什么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

  (一)動手實踐,借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

  1、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數據。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這三個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數、小數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么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么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

  1、關于小數,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數據,說說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并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

  1、配鑰匙。(分數和小數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軸上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系實際,應用小數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師:古代數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游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點的數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游戲。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5

  目標:

  1、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概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3、培養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正確地理解分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教學關鍵:

  使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并形成表象。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

  學生準備:

  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由分月餅不公平,引出“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分成大小的不一樣的2份,不公平,再次強調“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進行表示,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1/2的意義和讀、寫。

  (二)認識1/3的意義。

  (三)概括分數的意義并敘述幾分之一。

  (四)折紙游戲,補充分數的意義。

  (五)引出分數的概念。

  (六)自學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并指生匯報。

  三、鞏固練習(闖關游戲)

  第一關:考查分數的讀法。

  第二關:看圖寫分數,并說理由。

  第三關:判斷涂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嗎?

  四、全課總結

  這一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五、拓展升華

  分數在生活中的運用,以班級人數為例,每個學生是班級人數的幾分之一,培養學生的班級榮譽感。

  六、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下課后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數表示,回家后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6

  一、單元教學目標

  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計算,加強估算,加法和減法都是先估算在精確計算。體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例如:加減法的法則歸納不在給出先成的結論,而是讓學生討論得出。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能力進行計算。

  1、讓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結合情境進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

  3、理解驗算的意義,會進行加減法的驗算,初步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4、通過結合情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法體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5、從實際問題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解決計算問題的欲望,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積極思想。

  二、單元教學重點

  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和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的計

  算。會進行加減法的驗算。

  三、單元教學難點

  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和三位數減三位數連續退位的計算。

  四、單元教學內容

  1、加法,3課時

  2、減法,3課時

  3、加減法的驗算,2課時

  4、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掌握兩個積(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教師出示:

  164+18 18+46

  693-14 50-355

  先說出每題的運算順序,再分組計算,看哪組算得又對又快.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訂正.

  二、創設情境.

  問:同學們都去過商店買東西吧,要算一算買來的東西共花多少錢用什么方法計算?

  師:今天,我就要去商店去買兩樣東西,請你們幫我算一算需要用多少錢?

  出示動畫混合運算,問:看圖誰能先說說我要買些什么,然后列個算式表示要花的錢數?

  學生匯報并列式,引出例1.

  三、自主探索,領悟算理.

  1.嘗試計算:164+63

  (1)學生獨立試算,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3)學生匯報,研究算法.(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164+63 164+63

  =64+63 =64+18

  =64+18 =82

  =82

  (4)比較異同,總結算法.

  分析比較以上兩種計算方法,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算法:求兩個乘積的和,要先算出兩個積后才能相加,所以加號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脫式運算,這樣會更簡便.

  2.改變例題,學習例2.

  (1)將例1 164+63變為:

  164-63 164+63

  164+63 164-63

  (2)學生獨立選做,可任選一題,也可全做.

  (3)匯報交流計算方法.

  3.歸納推理,總結規律.

  討論:觀察比較,例題中的4道題,你發現了什么?

  總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求兩個乘積的和(或差),求兩個商的和(或差)以及一積一商的和(或差)的混合式題,都要先算出積,或商,兩個乘法可以同時脫式,兩個除法也可以同時脫式,一乘一除.

  4.初步練習,深化提高.

  計算:5887-292=?并思考發現了什么.

  三、應用方法,強化知識.

  1.計算下面各題.

  393+486 244-423

  174-124 813+46

  2.小強買3支鉛筆,2本寫字本.看圖算出買鉛筆和寫字本各用了多少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四、質疑,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接龍游戲

  游戲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混合運算順序.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數各部分名稱,會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直觀地認識幾分之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體會分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敘述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準備:

  各種圖形的紙片若干、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帶了一個蛋糕來為他祝賀,他們倆會怎么分這個蛋糕?(對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討論)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認識

  1、(交流,匯報)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呢?(半個)

  2、半個蛋糕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

  3、在數學中,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指導的讀法和寫法。

  4、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個蛋糕。

  5、動手操作

  (1)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紙片中選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動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顏色,并說一說。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圓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圓形紙片的,是(

  )個圓形紙片。

  B、把一個三角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紙片的,是(

  )個三角形紙片。

  C、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們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個正方形、圓……都是一個整體,因為整體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認識

  1、小胖和小丁丁正準備切蛋糕時,小巧和小亞也來祝賀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們決定四個人平分這個蛋糕,那又該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個圓形紙片替代蛋糕,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樣想的?

  (3)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會寫嗎?一起來書空一下。

  2、動手操作

  (1)你能從另外一些圖形中找到嗎?(每人再選一個圖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這些圖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沒有它的?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正方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紙片的(

  ),是(

  )個正方形紙片。

  B、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正方形和圓形紙片的涂色部分同樣都是它們的,大小相同嗎?為什么?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9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概念。

  2、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之間的相互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了解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稱物體的輕重。

  4、能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與克、千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進一步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感念。

  2、難點:噸的質量概念的建立。

  課時安排:

  5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1千克的鹽。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被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⑴、稱一稱。

  ⑵、掂一掂。

  ⑶、估一估。

  ⑷、找一找。

  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

  ⑺、說一說。

  ⑻、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4、單位換算。

  ⑴、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 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一個雞蛋重()一個西瓜重()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

  3、實踐活動我的體重、同伴的體重、一土豆,我的書包我的估計稱量結果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中有何收獲?

  2、布置課后實踐活動任務:用秤在家分別稱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課后反思: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

  2、通過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數量關系式的意識;

  3、讓學生認識并掌握一個數與11相乘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口算,小黑板出示:14×10;20×21;40×12;80×30。

  二、筆算,小黑板出示:34×54;67×19;40×87。集體反饋。

  三、完成復習第6題,思考:怎么算總千克數?

  集體反饋時,提問:如果這三題,要你要一句話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會怎么說?

  四、完成復習第7題,然后指點回答:

  1、用35×90,得電腦的價格。

  2、電腦的價格比計算器的價格多多少元?

  3、電腦的價格與計算器的價格一共多少元?等等。

  五、完成復習第8題,集體解答。

  六、研究一個數與11相乘的規律,出示:24×11;35×11;57×11。

  完成后,讓學生思考一個數與11相乘有怎么的規律?最后通過豎式引導得出:一個數與11相乘,只要將這個數兩邊位,中間加,還要注意進位就可以了。然后用比賽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題。

  七、補充作業。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第36頁例3、“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七第6-10題。

  教學目標:理解與表內除法相應的一位數除幾百幾十和幾千幾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和類推等思維能力。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8divide;424divide;212divide;3

  2.填空。

  210里面有()個十,

  1200里面有()個百。

  120里有()個百和()個十,也可以看作()個十。

  二、教學新課。

  1.教學120divide;3。

  (1)學生擺出1大捆和2小捆小棒。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可以怎樣想?

  (2)把12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個十,就是幾十?

  (3)說一說120divide;3你是怎樣想的?

  (4)口算。

  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口算,并說一說想的過程。

  2.教學“試一試”。

  (4)出示1200divide;3。

  說一說,1200divide;3口算要怎樣想?

  (2)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算出得數。

  指名口答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七第6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練習七第7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七第8、10題。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在估一估、稱一稱、掂一掂的實踐活動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閉莆湛擻肭Э說慕率,能進行簡單換算。

  3迸嘌學生對物品質量的估計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你們測量了自己的體重嗎?誰愿意說給大家聽?

  當一個學生說出體重之后,問一問,誰比他重?還有誰更重?咱們班上誰最重?

  教師隨機作記錄: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我們班最重的同學都沒有老師重?看了老師的體重,你有什么感覺?

  為了便于比較,也為了記錄簡便,老師用來表示體重的單位應該與你們的一樣,都用千克作單位。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千克。(板書:認識千克)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1千克

  (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鹽,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請學生讀出包裝上的數據。

  再出示一袋同樣的碘鹽,問學生:兩袋這樣的碘鹽重多少?

  告訴學生1 000克就是1千克。

  教師板書:1 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1 kg=1 000 g

  (2)將這兩袋鹽放在臺秤上,請學生看指針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3)學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幣,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說出自己的感受。

  (4)討論:你認為通常在什么情況下用千克作單位?

  結論:計量較重的物品有多重時,通常用千克作單位。

  (二)操作活動,稱物品

  每組拿出自己準備的秤。

  (1)稱出1千克鹽、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也可以用作業本、數學書等代替)用手掂一掂。

  (2)稱8個蘋果、3個蘿卜,掂一掂,估計一下這些物品有多重,再稱一稱。

  學生交流:你用什么工具稱?怎樣稱的?

  (三)克與千克的換算

  (1)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單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樣想的?

  啟發學生說出:1千克是1 000克,3千克就是3 000克。3 kg=3 000 g(板書)

  這3個蘿卜重2 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單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樣想的?

  比較這兩個式子:3 kg=3 000 g2 000 g=2 kg,你發現了什么?

  (3)老師的體重是50 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嗎?

  50 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師比全班的同學都重。

  三、課堂活動

  (1)對口令。

  (2)填一填。

  (3)分組活動,稱一稱。

  選擇一件你想稱的物品(例如書包、椅子、桌子、學生……),估計一下有多重。

  全班交流

  四、全課小結(略)

  五、課后延伸

  小豬重30千克,小貓重5千克,大公雞重3千克,母雞重2千克,兩只小雞分別重500克。它們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規定不能超過33千克,小木船規定不能超過9千克。它們怎樣坐船?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

  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完成第4頁“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1)時、分、秒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2)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回歸評價: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計算,用家到學生經過的時間來組織教學。一方面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得出計算的時間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細致引導,通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總結和實際應用鞏固所學。通過不斷地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正確進行計算,掌握筆算方法。

  2、培養學生遷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重點:

  1、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及計算的能力。教學難點:

  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53+6=

  85-5=

  67+9=

  20+40+3000=

  900-700+80= +60= 80-60+200=

  100+400+50= 300-200=

  2、口答。

  (1)6個百和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6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2)540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

  540是由多少個十組成的?

  3、拆數游戲。

  (1)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整十數。

  72-6= 300+20 900-

  360

  480

  520

  790

  210(2)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一百幾十的數。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2)列式計算:380+550(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算法3:因為38個十加55個十等于93個十,所以380+550=930。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計算方法,很厲害,實際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計算之外,還有一種筆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簡便地計算出結果,我們一起來看看。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

  十個

  3 8 0

  + 5 1 5 0

  9 3 0在豎式計算加法時各數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一。提問:A、豎式中的十位為什么寫3呢?

  B、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還要加上從十位進上來的1,所以是9)

  注意:為了不遺漏加上滿十進上來的一,通常情況下會在相應的數位上標上一個小一點的“1”,如十位相加為13,十位上寫3,向百位進一,在百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百位相加為8,再加上進上來的1,百位寫9。

  2、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2)列式:550-380(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算法2:55個十減38個十等于17個十。

  師:同樣的,這樣的問題除了口算外還可以列豎式進行計算。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

  十個

  5 5 0

  - 380

  1 7 0師介紹,豎式計算減法,從個位減起,遇到不夠減的從上一位退一當十繼續減。如550-380,個位相減為0,十位不夠減,從百位上借1,則十位上多了10個十,加上原來的5個十,是15個十,減去8個十,十位上為7,同時百位上退1后剩下4,減3,為1。追問: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為了不遺漏從某數位上推掉的1,通常會在此數位上寫上一個退位點。

  3、總結算法。

  小結:用豎式計算加法時,需要注意相同數位必須對齊,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算到這位時,不要忘了加上進上來的“1”。豎式計算減法時,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向上一位借一當十,合起來再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1題。請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三”第2題。(1)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教師指名回答,說說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三”第3題。

  小組內以開火車的方式說答案,看誰說的又快又準。

  4、完成“練習三”第4題。先說說解題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在筆算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使學生在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以及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

  2、會解決有余數的除法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教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兩位數除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的方法;除法驗算。

  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關鍵: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課時:

  9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25分鐘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

  2、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和平共處算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的書寫。。

  教學準備:

  小棒,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知鋪墊

  1、口算練習。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個十( )個一。

  95里面有( )個十( )個一。

  84里面有( )個十( )個一。

  73里面有( )個十( )個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揭示課題)

  2、教學口算。

  ? 理解圖意,學生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 討論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小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討論第二個問題:平均和每個女孩子買多少枝?結合實際操作讓學生形成思維。也可以先讓學生模仿提問。

  ? 歸納: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

  402=20 62=3

  20+3=23

  3、即時訓練,口答。(讓學生說說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學豎式計算。

  ? 教師結合462說明豎式的寫法,邊說邊板演。

  ? 探索算理。(步驟:除、乘、減、移)

  ? 思考: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 小結:用豎式計算,要從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再用個位上的數除,除到哪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三、實際運用。

  1、 完成第2頁第1題。(注意區別與聯系)

  2、 完成第2題。

  讓學生試做前兩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兩題。注意筆算注意什么?以及聯系與區別。

  3、 完成第3題和第4題。

  4、 第5題,先獨立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許學生不同的策略解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的數學教案09-20

數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8-26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1-14

三年級趣味數學教案12-27

三年級數學教案07-01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1-14

三年級數學教案12-27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02-24

小學三年級的優秀數學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