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能初步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在小組活動中能邊做邊講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紅圓片5片,貼絨數字1—10。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認識單、雙數。
“貼絨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幾個紅圓片,誰會用數字表示?”請幼兒在每行圓片下放在相應的數字。“你怎么數得這么快?”“我們一起來說說每排圓片的數目。”帶領幼兒依次說出每排圓片的數目。“小圓片要出去散步了,我們讓每行的圓片兩個兩個手拉手,排好隊。”教師示范兩兩排列。方法是把最上面一個圓片拿下來與最下面的一個配對,如果單數會有一個不能成對。“現在1、2、3、4、5的圓片已經兩個兩個排整齊了,誰來為后面每行的圓片兩兩排隊?”“看看哪些數兩個兩個配對后有一個是單的,哪些數兩個兩個配對后沒有單的?”“兩兩配對后,有一個單的就叫單數,兩兩配對以后沒有單的叫雙數。”
1、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
分別指單數和雙數引導幼兒討論。教師可任指某一數,引導幼兒觀察。“它是幾?排成什么樣子?是單數還是雙數?”
2、小組活動第一組:區別單、雙數。看看每行的圓片是幾,在單數下的格子里打“√”
“做完后講講哪些是單數?”
第二組:區別單、雙數,在雙數下的格子里打“√”。
第三組:小動物住第幾層樓。
教后感:孩子操作,概念較清楚,初步認識了10以內的單雙數。這節課的課堂氣氛很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
生成背景:
在種子分類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了,大的種子占的地面大,小的種子占的地面小,他們來告訴我:“老師,這么大的種子,都放不下了,小的倒是放得下的。”這里蘊涵著數量守恒的數學概念,于是我們一起探究了關于蠶豆種子的數量守恒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種子進行分類,排隊,并作記錄。
2、探索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隊長短的關系。
3、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愛探索、勤動腦及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蠶豆、紅豆、黃豆各10顆)
2、排隊卡片人手一張。
3、道具鋼絲一條。
活動過程:
(一)觀察種子
1、這里有什么?
2、它們有什么不同?
(四)第一次探索: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樣的種子,排隊長短不一樣。
1、觀察分析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2、幼兒操作記錄:要求每顆種子要挨緊,小心灑落地面。
3、討論:為什么都是十顆,排列隊伍不一樣長。
4、師生: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實錄:在這個環節中,我選取了蠶豆、花生和黃豆這三種大小差異很大的種子,認為靠緊排列后蠶豆排列的隊伍一定是最長,花生其次,黃豆最后,但是在幼兒操作過后,我發現情況并不是我預想的一樣,有的幼兒把蠶豆豎著排隊,把花生橫著排隊,結果發現花生排的隊比蠶豆長。講評的時候,我故意把這個現象拿出來,引發孩子討論,發現原來排列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隊伍的長短。因此,承認學習方式的多元性也是教學個性化的體現。
(三)第二次探索:感知大小不同的種子,排列長度相同時,數量不同。
1、觀察分析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2、設疑:請幼兒猜測如果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用不同的種子排隊,他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2、幼兒操作記錄。
3、討論: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顆粒大的用的少,顆粒小的用得多?
4、師生:隊伍一樣長時,顆粒大的用的少,顆粒小的用得多。
(四)游戲:排隊
請部分幼兒上來排隊,每排數量一樣多,請幼兒思考為什么數量相同,排隊長短也不一樣。
實錄:由給種子排隊到自己來排隊,把教學拉回了生活,這里,沒有用一點教具,就運用孩子的身體,就能發揮孩子多的優勢,而不把它當作一種弊端來看。
(五)電腦游戲:哪種種子多、少、一樣多
1、個別猜測。
2、集體猜測。
反思:把幼兒又拉回到抽象的虛擬世界中,故意了排隊的干擾因素,如大小、間距、位置后,幼兒的數量守恒概念又要混淆了,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體驗,這與平時老師滲透得不多或者幼兒自己的經驗有關,因此課后還要多引導和發現。
活動延伸:
1、利用更多的材料體驗物體大小、排列疏密與隊列長短的關系。
2、到戶外游戲:用腳步(腳尖頂著腳跟走)測量相同路段的線哪種路線最長。(有直線、斜線、曲線等)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3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要求幼兒"應從生活中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和合作能力。"在本學期的前一階段,幼兒已經學習了7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對于數的組成和分解已具備一定的經驗基礎。前一階段幼兒的學習讓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數的組成和分解方法,使數群概念得以發展,能進一步理解數之間的關系,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在《8的組成》的數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經驗,同時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二、教學目標:
1、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7種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8的組成,知道8有7種分法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部分數互換,總數不變的規律。
四、教學準備:
1、小河背景圖一張、活動教具小樹8棵、1-7的數字卡若干張、教師用大記錄紙3份。
2、幼兒每人一份拼板學具、每人8個小釘、記錄紙、鉛筆。
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碰球",復習7的組成。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碰球"的游戲,我要找一個和我的數字合起來是7的數字做朋友。
兒歌: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幼兒個別或集體玩此游戲,可重復進行!
二、幼兒操作:探索8的組成。
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圍除了一條小河其他什么也沒有,每到春天風大的時候大風總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讓屋子里滿是灰塵,沙子總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淚,紅紅的、腫腫的,小熊想了很久,決定在小河的左右兩邊種上一些小樹,朋友們聽說后都給小熊送來了樹,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蘑菇釘和小釘板,請你把小釘當成小樹種在小河的左右兩邊,看看,可以怎么種,把你的種法用分解式記錄在紙上。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記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呈現:
引導幼兒觀察兩張記錄結果,比較哪張更容易記住,為什么?
小朋友,請你看看黑板,說說發現了什么?(一邊的數慢慢變大,另一邊的數慢慢變小,像爬樓梯。)
小結:8一共有7種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組成,引導幼兒學用互換規律找出8的幾種對應的組成。
出示活動教具:請小朋友一起來數數小熊一共要種的樹?(8棵)。
教師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兒根據操作在紙上查找分解式,并說說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樹,種在小河的左邊1棵,種在小河的右邊7棵,8棵樹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樹和7棵樹合起來是8棵樹。8棵樹可以用數字8來表示,1棵樹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7棵樹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8的分解式,并帶幼兒說說: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來是8。
看到這個分解式,小朋友還會想到哪一個分解式。(引導幼兒說說8還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們數字沒變都是1和7,只是數與數交換了一下位置,合起來的總數沒有變,都是8。
以此類推,找出8的另外兩組對應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
小結:小朋友,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找出了8的7種分法,還運用互換規律快速的找出8的3組對應組成。小朋友只要記住這些規律,以后學習數的組成就會更加簡便、快速。
四、結束
出示車票:1-7數卡若干,老師現在給小朋友發火車票,請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數字合起來是8的車票的小朋友牽好,只有找對的才能上車哦!
現在我們就坐上小火車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檢查一遍組合正確與否),出發!
六、活動延伸:
結合幼兒用書完成練習
5、大班社會活動歡歡喜喜去種樹教案反思
目標:
1、指導樹木對環境的益處。
2、嘗試與父母一同進行種植活動,了解粗淺的種植知識。
3、感受大自然、周圍環境的美好。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準備:
1、與本地區的公園、綠化部門聯系,確定種植地點、種植內容。
2、與園林部門的專業人員聯系,請他們在種植過程中指導幼兒及家長。
3、幼兒設計好種植樹牌(參照幼兒用書)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及家長來到種樹地點。
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種樹活動和注意事項。
幼兒交流、討論。
2、幼兒與家長共同進行種樹的準備。
引導幼兒集體念一首關于種樹的詩歌。
家長和幼兒與專業人員進行交流,了解種植知識和注意事項。
幼兒與家長一同領取樹苗、工具。
3、幼兒與家長一起種樹。
幼兒與家長互相配合種樹:擺放樹苗-填土-澆水。
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植樹牌在小樹上。
幼兒和家長與小樹合影留念。
幼兒相互參觀同伴種植的小樹。
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就是考慮小班孩子對小動物會非常感興趣,仿變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難。只要孩子們感興趣、愛說就可以成功。因此我想盡量形式多樣化一些、有趣一些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這點我想做到了。課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我把:“歡歡喜喜”臨時給改成了“樂呵呵”,更易于孩子接受,讓我知道了其實沒必要非讓老師的來,叫聲如果改成孩子們喜歡的三次,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課:
優點:
1,形式多樣化,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圖片準備充分,吸引幼兒。
2,層次性不錯,由易到難。結尾運用歌曲孩子們喜歡,而且新穎結束自然。
缺點:
1,孩子們說的過少,應讓孩子們仿編的時間應多一些,多給他們說的機會。
2,仿編時形式單一,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如把孩子們感興趣的歌曲錄下來邊唱邊學習孩子們更加感興趣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客觀世界的各種事物眾彩紛呈、千變萬化,但它們都有內在的規律。大班的孩子雖然處于前運算思維階段,可是在他們的生活空間里,常常了解或發現一些規律。在節日里,他們看到街上按紅、黃、綠得規律排列著一串串氣球或一排排彩旗,在晚上看到月亮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有規律地變化。這些都是他們的直覺感受,還沒有真正認識事物規律,更談不上掌握這些規律和運用規律。所以,找規律有利于幼兒的學習。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并運用事物排列規律。
2、能仔細觀察物品排列規律,發展幼兒觀察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有規律的意識,發現規律
活動準備
1、布置活動室,在室內掛有各種規律排列的物品(氣球、小旗、各種圖形)
2、三個大小不一的魔術盒、幼兒每人一套圖形
3、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尋找活動:如何挑
1、孩子們聽音樂以有規律的踏點步進入活動室
2、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我們的教師真美麗,你能發現有什么?”
(幼兒找出
①按顏色排列的規律:氣球是按紅黃順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紅藍得順序排列的……
②按圖形排列的規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長短等規律)
二、采用變魔術的形式,學習掌握事物的規律
1、師:“我這里有三個魔術盒,看看他們有什么規律。”(一個比一個小或一個比一個大)
師:“我們打開其中一個魔術盒,看看里面會變成什么?”從第一個魔術盒里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送個孩子們一個動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兩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師和幼兒一起練習動作,幼兒說一說其中的規律。
2、打開第二個魔術盒。里面“變”出來的是兩張圖片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一:四個盤子,盤子里裝著糖果分別是2個、3個、4個、5個。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盤子里的糖果比另一個盤子里的糖果多一個。
帶領幼兒觀察圖片二:四個魚缸,魚缸里游的金魚分別是2條、4條、6條、8條。請幼兒找出其中的規律: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比另一個魚缸里游得金魚多兩條。
3、打開第三個魔術盒
送給每個幼兒一盒幾何圖形。幼兒自由擺一擺,要求有一定的規律。排列好以后可以告訴老師和好朋友說一說自己是按什么樣的規律排列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復習對規律的認識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印章、珠子、蠟筆、粘貼圖片等,要求操作中體現一定的規律特點。
四、活動延伸:在街上、家里找一找那些東西是有一定規律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我以規律的廣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點而設計的。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展開活動,在活動中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寓教于樂。孩子們通過拍手拍腳的動作找出規律,通過觀察圖片找出遞增、遞減的規律,通過用擺圖形找出顏色、形狀的規律。最后幼兒在穿珠子、粘貼圖片等操作過程中去掌握規律的普遍存在,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2、在教法上我采用多層次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活動開始讓幼兒觀察活動室的物體,幼兒按顏色、形狀、大小、長短、高矮觀察其中的規律存在,逐漸過渡到永動作拍出的規律,用圖發現數的遞增、遞減規律,用圖形擺出規律等層層深入,為幼兒認識規律加深了難度。
3、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發現生活中的數字,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2、認識10以內的相鄰數,探索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有關數字的物品、移動電話
活動過程:
1、引題。
教師出示電話撥號,進行談話引題。
2、引導幼兒說說父母的電話號碼,并示范撥電話。
幼兒邊說邊撥號碼,其他朋友看看是否撥對了。
3、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的數字。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觀察活動室中哪些地方有數字。
2)請幼兒說說哪些地方有數字,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引導幼兒交流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數字,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5、引導幼兒討論:必須記住哪些數字為什么?(如父母及家里的電話號碼,門牌號等。)
6、分組討論:如果生活中沒有數字會怎么樣?
7、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包《生活中的數字調查記錄單》。
活動延伸:
1.請家長經常帶幼兒一起購物,引導幼兒發現數字及其作用。
2.請家長指導幼兒完成親子手冊《尋找生活中的數字》。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
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量為1―3不等)。
2.每組兩盒彩筆、兩只空盆、記錄紙數張。
過程
1.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等)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嗎?
――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顆數,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討論記錄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記記花生的顆數。
――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數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數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交流分享。
――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品嘗自己剝的花生。
建議
1.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記錄,并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記錄結果。
2.可在區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鏈”、“七彩小路”等。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面積的幾種比較方法。
2、學習用正方形畫格子,數格子的方法測量面積,比較面積的大小。
3、知道面積一樣的圖形,形狀不一定一樣,初步感知守恒。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小正方形
活動過程:
一、梳理已有的經驗,運用各種方式比較面積大小,引出“面積”概念。
1、目測法比面積大小
老師出示兩張大小差異較大的圖形(綠、藍)
師:“兩個圖形哪張大?”(幼兒:“……”)師:“噢,眼睛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2、重疊法比面積大小,(教師出示兩張大小差異小的紙)
師:現在哪個大?有不同意見嗎?(幼兒:“桔黃色的大,白的大……),師:“看著差不多,怎么比大小?”(幼兒:“重疊起來”)
請幼兒上來嘗試。
師:我看他是一邊的邊角都對齊的,你是用了什么辦法?這個叫重疊法。
師:哪個大?大了那么一點用重疊法一下子就知道了。
總結:當兩個圖形看著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好辦法。
(教師:對,當兩樣東西看不出面積誰大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不錯的辦法)
3、引出“面積”概念
師:通過剛才兩組的比較,我們知道圖形的(的表面)有大有小,圖形的大小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圖形的面積。
通過比較,可以說綠色紙的面積比藍色紙的面積大,教師指著另一組問:這組可以怎么說呢?。,(幼兒說:“黃色紙的面積比白色紙的面積大)。
4、數格子法比面積
教師出示兩張不規則圖形,(面積一樣)
師:這里又有兩個圖形,可形狀很奇怪,那個面積大?有(什么)辦法比出來嗎?重疊法可以用嗎?
教師:“別擔心,我今天帶來了一樣工具,是什么?它能幫助兩個圖形測量面積、比較大小。
怎么量呢?(教師將圖形貼在黑板上)將正方形角與1號圖形邊角都對齊。畫下輪廓線,再將邊去和剛才的輪廓線邊角重疊,畫出輪廓線,從左到右按順序一個接一個,一行畫好了,在畫下一行,邊量邊畫,將整個圖形都量好、畫滿。之后用這個小正方形用同樣辦法,將②號圖形量好畫滿。
師:量好后,你知道它們的面積誰大誰小了吧嗎?(幼兒:一樣大)怎么知道?量一號圖形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量②號圖形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所以它們的面積是一樣的。
教師:那我們數數1號圖形用了幾個正方形,(教師邊數邊記下),數數2號圖形用了幾個正方形。所以他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
(教師總結:看來雖然圖形不一樣,但面積也會有一樣大的時候。)
剛才比面積大小時用了什么方法?(幼兒:畫正形方法),對,我們是用正方形畫格子,每一格格地數出來,所以可以叫它數格子法。
(教師小結:給兩個形狀不一樣的圖形比不出面積大小的時候,數格子法真是個好辦法。)
二、幼兒操作:
師:數格子法那么好你想不想試試?
A、(一組4個圖形、4個方塊、勾線筆)
①、我在后面的桌上的籃子里面給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個圖形,一個小正方形,用畫格子數格子法知道圖形的面積并記錄下來,請你們不拿椅子,4個人用一張桌子。(記錄下來后將小正方形放回原處,拿圖形回到位置上,看誰第一個坐下來。
②、去找你的好朋友比一比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跟另外一邊比一比。
請幼兒上來:“你剛才跟誰比,那××上來吧,你們倆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為什么(面積占幾格)哪有沒有跟你好朋友的圖形面積是一樣大的呢?為什么?形狀一樣嗎?看來面積一樣大的圖形,形狀可以不一樣啊。誰跟他們的面積是一樣的舉起你的圖形吧。
②、現在這些圖形要回家了,面積一樣大的圖形他們都是一家人。(教師出示圖形的家。這這是誰的家?這個家的圖形面積都是幾啊?請三個人驗證。
B、教師出示圖示已作好。
請你比一比這3個圖形幾號面積最大,幾號小,我們一起從一號開始數吧?(邊說教師做記錄)。
按照面積大小,它們三個怎么排隊?(教師指著記錄表)排好后,師:“你是用什么順序排的,還有別的排法嗎?兩種方法你會了嗎?排好后,將每個圖形面積用了幾格記錄下來。
②、我的記錄表做好了,我給你們每組也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請你四個人一組,每個人拿一個圖形,一個小正方形工具,將圖形量好畫滿之后,4個人將面積大小按順序排列起來。(教師字有幼兒工具),并記錄每個圖形面積,再請組長上來講一講。
驗證:你們最大圖形面積數了幾格,最小圖形數了幾格,你是用什么順序排的。
結束:我們用了正方形量一量、數格子給圖形面積比大小,我們到教室看看有哪些東西可以了著用這個辦法來比面積大小。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能按群目測數群。
2、能把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看,學習按群測數。
3、敢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5、6、7、8、9、10的實物卡片共6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目測數群,感知10以內的數。
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帶領幼兒一一點數,并說出物體的總是。
(2)學習按群測數。
教師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個x x?說一說:你們覺得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快?為什么?組織幼兒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帶領幼兒看5的實物卡片,啟發幼兒用“合起來”的方法說出總數。教師引導幼兒觀察6——7的實物卡片,鼓勵幼兒自己用這種辦法說出總數。教師借助手勢,啟發幼兒用手畫圈表示總數。
2、操作活動。
(1)看實物和圓點連線。(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和圓點的數量,說一說,圖上有什么?每張卡片上的數量是多少?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法,連接數字和相應的卡片。
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再寫上數字。
(2)統計活動。
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請你將同類的動物圈在一起。啟發幼兒按標記在格子里寫上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1)重點評價:“看圖連線”和“按標記寫數字”,請幼兒自己講述操作過程。
(2)對操作正確以及能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給予表揚。
2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共7頁,當前第1頁1234567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9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在年齡層次上有一定的差異,在前面的數學教育中幼兒學習了數的合成,建立了數名、數量、數字統一的概念,根據《規程》提出的“幼兒的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的要求,結合蒙臺梭利遵循兒童成長的原則,為幼兒提供有準備的環境,在活動中積累的知識經驗。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依據是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引導幼兒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游戲中加強對10以內數的合成練習,激發幼兒對加、減運算的興趣,同時在游戲中逐步掌握人民幣中元、角之間的單位換算。
活動名稱:《逛超市》
活動目的:
(直接):
1、利用游戲的形式培養幼兒對10以內數加、減運算的興趣。
2、認識人民幣中的元、角;初步學會簡單的換算關系,并能運用心算或利用數學教具進行加減法運算。
(間接):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運用禮貌用語,遵守規則。
2、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創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人民幣若干張;存折若干張。
2、創設小超市,超市分三個區:生活用品區、玩具區,食品區商品上分別貼上不同價格的標簽,收銀臺。
3、輔助材料—蒙氏數學教具:加法板、減法板、郵票游戲、計算架、數棒。
4、幼兒計算紙若干張、筆若干支。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超市,看看有什么好東西。
※師:超市里的商品種類真多呀!你們準備買些什么呢?
※可是買東西需要錢,我們沒錢怎么辦?(去銀行取錢)
二、取錢
引導幼兒觀察銀行取款處,并請幼兒拿著自己的存折到銀行取出需要的錢數。(提醒幼兒使用禮貌用語,相互謙讓,知道遵守規則。)
三、購物
師:拿了錢我們可以去買東西了。
1.交待購物要求。
師:這么多的商品,每樣商品是多少錢呢?我們可以看什么?(標簽)
※今天我們每人只有十元。請選好商品后,自覺的在收銀臺按商品價格交款、找錢。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注意人民幣元、角的兌換關系)
※引導幼兒利用蒙氏教具,進行物品價格統計。
3.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四、分享購物的快樂
1、你們都買到了什么東西?
2、買這些東西你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五、小結
師:今天我們自己去超市買了東西,知道人民幣元、角的兌換關系,會用加減運算的方法計算自己購物的價格,真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對稱》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通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蝴蝶24,剪刀。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圖片:蝴蝶,感知理解對稱。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
(幼兒互相議論。)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
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
3.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演示圖形對折。
(1)教師:那么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折,會怎么樣呢?對折后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4.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
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里?)
(2)為什么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么樣?
(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
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為什么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
對稱軸在哪里?
(引導幼兒發現對折后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作品(眼鏡)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它對稱嗎?
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是對稱的嗎?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片折疊對稱圖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認識了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折疊對稱的圖形,
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
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10以內的單雙數
設計思路: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綱要》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相互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交流、對話,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系,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學習經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結束活動。
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了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培養幼兒的運算能力。
2.激發幼兒學習10以內數字加法的興趣。
3.練習加法和組成,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10以內各數的組成,理解加法。
難點:練習加法和組成,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活動準備
撲克牌5-6副,并將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動過程:
導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兒分成5人一組玩石頭,剪子,布游戲,確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來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師指導幼兒游戲。
1.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次輪流摸牌,每人摸5張。
2.從桌上的牌中再翻開5張擺放好。
3.確定出要湊的數目(如湊10)
4.幼兒觀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尋找是否有可以湊成“10”的牌(用兩張或三張牌湊成“10”均可)。
5.由能湊成“10”的幼兒出牌,并將湊成“10”的牌收為已有;不能湊“10”的小朋友可隨意出一張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輪流摸牌,將手中的牌補齊始終保持5張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張牌。
7.根據以上規則繼續玩游戲,最后得牌多的為勝。
結束部分:
小朋友分組按以上玩法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在家庭或活動區中繼續玩此游戲。
教學反思
這一活動屬于游戲型活動。這一游戲,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定出要湊的數目,按對幼兒年齡特點,一般從5開始比較合適,以后逐漸增大到10;在游戲中可啟發幼兒用多張牌湊出規定的數目如,3和2湊成5,也可用兩個2和1湊成5,以培養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兒的運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過這節課也可以做減法游戲,方法與其相反,另外,把這節課用別的教材來講也可以,如;用各種水果模型來玩也可以,反正,無論用哪種方法來講,幼兒理解而實際生活中運用每節課所學的內容,才能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清楚面積的幾種比較方式。
2、學習用正方形畫格子,數格子的方式測面積,比較面積的大小。
3、明白面積一樣的圖案,外形不見得一樣,初步了解守恒。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預備:
種種圖案、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理順已經具備的經驗,使用種種方法比較面積大小,導出“面積”觀念。
1、用眼睛觀測法比面積大小
教師展示兩張大小差別比較大的圖案(綠、藍)
師:“2個圖案哪張大?”(孩子:“……”)教師:“噢,雙眼一瞬間就發現啦。”
2、疊加法比面積大小,(幼兒教師展示兩張大小差別小的紙)
師:此刻哪一個大?有不贊同見嗎?(孩子:“桔黃的大,白的大……),教師:“望著相當,怎樣比大小?”(孩子:“疊加起來”)
請孩子上來嘗試。
師:我看他是一邊的邊角都一一對齊的,你是用了啥方法?這一個叫疊加法。
師:哪一個大?大了如此一點用疊加法一瞬間就明白啦。
匯總:當2個圖案望著基本上比不出大小時,疊加法實在是個好方法。
(幼兒教師:對,當兩樣物品看不出面積誰大時,疊加法實在是個挺好的方法)
3、導出“面積”觀念
師:通過剛剛2組的比較,我們明白圖案的(的表面)大大小小,圖案的大小另外還有一個名稱,叫圖案的面積。
通過比較,可講綠色紙的面積比藍色紙的面積大,幼兒教師指著另1組問:這組可怎樣講哩?(孩子講:“黃色紙的面積比白色紙的面積大)。
4、數格子法比面積
幼兒教師展示兩張無序圖案,(面積一樣)
師:這兒又有2個圖案,可外形非常奇怪,那一個面積大?有(啥)方法比出來嗎?疊加法能用嗎?
幼兒教師:“別擔憂,我今日帶來了一樣工具,是啥?它能協助2個圖案測面積、較大小。
怎樣量哩?(幼兒教師將圖案貼于小黑板上)將正方形角與1號圖案邊角都一一對齊。畫下外型線,再把邊去與剛剛的外型線邊角疊加,畫出外型線,從左到右按次序一個接一個,一行畫好啦,在畫下一行,邊量邊畫,將整個圖案都量好、畫滿。以后用這一個小正方形用一樣方法,將②號圖案量好畫滿。
師:量好后,你明白它們的面積誰大誰小了吧嗎?(孩子:一樣大)怎樣明白?量1號圖案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量②號圖案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因此它們的面積是相同的。
幼兒教師:那我們點數1號圖案用了幾個正方形,(幼兒教師邊數邊記下),點數2號圖案用了幾個正方形。因此他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
(幼兒教師匯總:看起來盡管圖案不同,可是面積亦會有一樣大時。)
剛剛比面積大小時用了何種方式?(孩子:畫正形方式),對,我們是用正方形畫格子,每一格格地數出來,因此可叫它數格子法。
(幼兒教師總結:給2個外形不同的圖案比不出面積大小時,數格子法實在是個好方法。)
二、孩子動手操作
師:數格子法如此好你是否想試一試?
1、1組4個圖案、4個方塊、勾線筆
①我在后方的桌子上的籃內面給你們人人預備了個圖案,一個小正方形,用畫格子數格子法明白圖案的面積并記錄下來,請你們不拿小凳子,4個人用一張桌子。(記錄下來后將小正方形放回原處,拿圖案回到位置上,看誰1、個坐下來。
②去找你的好伙伴比比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小,跟此外一邊比比。
請孩子上來:“你剛剛跟誰比,那××上來吧,你倆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小。為何(面積占幾格)哪有沒同你好伙伴的圖案面積是一樣大的啊?為何?外形一樣嗎?看起來面積一樣大的圖案,外形可不同啊。誰同他們的面積是一樣的抬起你的圖案吧。
③此刻這一些圖案要回家啦,面積一樣大的圖案他們均是一家里的親人。(幼兒教師展示圖案的家。這這就是哪個的家?這一個家的圖案面積均是幾啊?請三個人驗證。
2、幼兒教師展示圖示已作好。
①請你比比這3個圖案幾號面積最大,,幾號小,我們一塊兒從1號開始數吧?(邊說教師做記錄)。
依照面積大小,它們三個怎樣排隊?(幼兒教師指著記錄表)排好后,教師:“你是用何次序排的,另外還有其它的排法嗎?兩種方式你會了么?排好后,將每一個圖案面積用了幾格記錄下來。
②我的記錄表完成啦,我給你們每一組也預備了張記錄表,請你四個人1組,人人拿一個圖案,一個小正方形工具,將圖案量好畫滿以后,4個人將面積大小按次序擺放起來。(幼兒教師字有孩子工具),并記錄每一個圖案面積,再請小組負責人上來說說。
驗證:你們最大圖案面積數了幾格,最小圖案數了幾格,你是用何次序排的。
完結:我們用了正方形量一量、數格子給圖案面積比大小,我們到教室瞅瞅有哪一些物品可了著用這一個方法來比面積大小。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主要是引導孩子認識“〉”和“〈”,能準確區分“〉”符號和“〈”符號。整個活動的層次比較清晰,孩子通過觀察、比較認識了“〉”和“〈”,通過老師的引導以及操作的過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確區分符號,并能準確的在兩個數字中選擇符號,雖然孩子能進行區分,但在表達上有些孩子會出現讀錯現象,主要是對符號的認識還不夠,我將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個別輔導及幫助,讓孩子在正確區分的基礎上并能掌握正確的讀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并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么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并記錄分類結果。
3.匯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么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并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并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著、性別、頭發等特征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游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4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就能自發的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為了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設計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征,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已經學過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認識。
2、在了解這幾種圖形基本特征的基礎上,能創造性地進行圖形的組合拼搭。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圖片、膠棒、白紙、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對圖形的認識
出示各種圖形,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小朋友回答后,貼到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把出示的圖形組合成一副畫面,讓幼兒觀察。現在老師變成了一個魔術師,把圖形組合在一起,發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二)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⒈點擊烏龜。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⒉點擊狐貍。方法同上
(三)運用圖形拼搭物體
1、提供圖形和圖片,讓幼兒嘗試拼搭
2、擴散幼兒的思維與想象力,激發幼兒拼搭的興趣
師:圖形不僅可以拼搭成一個個物體,而且還可以變成不同的數字。你們覺得好不好玩?
3、幼兒嘗試運用多種圖片組合拼搭物體
(四)動手操作,自由想象拼搭
幼兒自由拼物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老師拼的不一樣。
師:你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也做一名魔術師,用圖形組合成各種各樣的物品呢?
(五)活動評價與延伸
1、請個別有代表性的幼兒拿作品到前面,讓他說出他拼的圖片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講給大家聽。
2、教師積極評價。
3、老師鼓勵幼兒用手中的圖形自由組合畫面,幼兒用自己的理解把這幅畫編成故事講述。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越多。
3、初步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2、記錄測量次數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并做好測量次數的記錄,最后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
(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目為什么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尺子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了解其用途,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2、幼兒每人一把尺子。
過程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1)請幼兒將自己認識的尺子給小朋友介紹。
要求說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教師講解各種尺的特征。
2、討論交流
請幼兒說一說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么樣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較尺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1、找出尺的不同點。
(1)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2)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2、找出尺的共同點。
尺有這么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小結: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三、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1)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
(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
(2)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3)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
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
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
也不能多計,最后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實際測量:測量課桌的長度(120厘米)。
(1)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
(可讓幼兒反復測量,說出測量距離。)
(2)討論:為什么你們測量的課桌長度會出現不同的數字?
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3)教師幫助幼兒測量課桌的長度(120厘米)。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域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模板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模板11-28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9-29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9-29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9-29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