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時間:2024-07-12 14:01:04 秀雯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精選10篇)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律和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經歷抽象概括(即符號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師:有一首兒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那么,兩只青蛙幾張嘴?三只呢?

  【課件出示】

  1只青蛙 1張嘴

  2只青蛙 2張嘴

  3只青蛙 3張嘴

  4只青蛙 4張嘴

  …… ……

  師:相信大家還能說下去。但老師現在想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列數有什么特點?

  生1:前面是1,后面也是1;前面是2,后面也是2,……

  生2:前面的數和后面的數一樣的。

  師:前面的數表示什么? (青蛙的只數)

  后面的數表示什么? (有多少嘴)

  生:青蛙的只數等于嘴的.數量。

  師:那n只青蛙有多少張嘴?

  【課件出示】n只青蛙n張嘴

  生:因為嘴的張數和青蛙的只數是相等的。

  師:在這里,n可以表示很多數,可以是1,2,3,也可以是100,1000,等等。看來用字母表示數真的很方便。這里我們很容易就看出青蛙的數量和嘴的數量是相等的。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

  【板書:用字母表示數】

  二、拓展探究

  情境一:擺小棒

  師: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3根)可以這樣列式:1 3

  如果你想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怎樣列式?如果這樣擺3個呢?4個呢?

  生:擺2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2 3

  擺3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3 3

  擺4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4 3

  【板書】三角形的個數 小棒根數

  1 1 3

  2 2 3

  3 3 3   …… ……

  師:仔細觀察,再思考,若擺a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呢?【板書:a】

  生1:三角形的個數 3就是小棒的根數

  生2:擺a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為a 3【板書:a 3】

  師:在這里,字母a可以表示那些數?

  生:a可以是1,2,3,……,100……,1000,……

  師:這些數我們叫做自然數,剛才的1 3,2 3,3 3,……,這么多的算式,只用a 3就把剛才的式子的式子表示清楚了,看來字母用字母表示數真的變簡單了,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把復雜的問題變簡單。

  師:在數學中,我們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表示a 3。請同學翻開書本86頁,看看最上面小博士說的話.【板書】 a 3=3 a=3·a=3a

  師:觀察,能簡便的是哪種運算符號?

  生:乘號。

  情境二:媽媽的年齡

  (1)師:上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我們的朋友淘氣出了一個與媽媽有關的問題給大家。

  課件出示:

  淘氣說:媽媽比我大26歲。那么當我1歲時,媽媽幾歲?2歲時,媽媽幾歲?3歲時?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

  1、一頭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個手指(猜一成語:三長兩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語)——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語)——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8.滅火(打一數字)——一

  9.舌頭(打一數字)——千

  10.添一筆,增百

  倍;減一筆,少九成(打一數字)——十

  11.雙杠(打一數學符號)——等號

  12.你盼著我,我盼著你(打一數學名詞)——相等

  13.不轉彎的路(打一數學名詞)——直線

  (二)、生活中的趣味數學

  14.一根繩子兩個頭,三根半繩子有幾個頭?

  解:8個頭,(半根繩子也是兩個頭)

  15.1根繩子對折,再對折,再第三次對折,然后從中間剪斷,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棟住宅樓,爺爺從一樓走到三樓要6分鐘,現在要到6樓,要走多少分鐘?

  答:15分鐘

  17.桌子上原來有12支點燃的蠟燭,先被風吹滅了3根,不久又一陣風吹滅了2根,最后桌子上還剩幾根蠟燭呢

  解答:5根

  三、課堂小結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3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操作活動中有規律地設計圖案,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律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彩色珠子、彩皮、腰帶、彩帶等。

  3、玩具小熊一個,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律

  1、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發現并講出其中的規律出示玩具小熊,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呀?(小熊)

  師:小熊他今天可開心了,因為他搬新家了,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家的新房子吧!(觀看課件畫面)小熊的新家漂亮嗎?(漂亮)

  師:今天小熊還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做客呢,看看他們是誰呀?(小兔,小貓,小狗)

  師:三位好朋友接到小熊的邀請可高興了,他們要出發啦!

  師:(觀看課件畫面)哦,這三位好朋友每人都走了一條小路,哇小路上還有好看的小石頭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走的小路上的'小石頭是怎樣的。

  師:先來看小兔,他走的小路上的石頭是怎樣的呢?(一塊紅色一塊綠色一塊紅色一塊綠色……)

  師:小兔走的小路是一格一排列的石頭小路。小貓走的小路呢?(一塊綠色兩塊藍色一塊綠色兩塊藍色……)

  師:小貓走的路是一格二排列的石頭小路。小狗呢?(一塊紅色一塊藍色一塊黑色一塊紅色一塊藍色一塊黑色……)

  師:小狗走的小路是一、一、一排列的石頭小路。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三條小路看上去漂亮嗎?(漂亮)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小石頭的排列有規律)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按規律排列

  (1)引導幼兒發現并嘗試接著規律排列師:到了小熊家,小熊請三位好朋友吃點心啦!咦?怎么是個空盤子呀?原來這是個神奇的盤子哦,盤子上有一些花紋,只要將盤子上的花紋按一定的規律說下去,好吃的點心就會出現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呀?(想)師:看看小兔拿到的盤子是什么花紋?(一塊紅色一塊黃色一塊紅色一塊黃色)接下來應該怎么排呢?(與老師一起講述)(一塊紅色一塊黃色一塊紅色一塊黃色……)看看對不對?哇,是什么好吃的點心呀?(蘿卜)師:小貓的盤子呢?(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接下來應該怎樣呢?(請幼兒講述)(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是什么點心呀?(小魚)幼兒與老師一起吃美味的"小魚"。

  師:我們也來幫幫小狗吧!誰愿意來說一說?(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接下來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骨頭出現)

  (2)拓展幼兒思維師:小朋友,除了這些排列,你們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排列?(兩個高人兩個矮人……三個大碗兩個小碗……)

  二、應用創作師:吃完了點心,小熊要請大家唱歌跳舞啦,你們看,小熊打扮的漂亮嗎?(漂亮)那讓我們也把自己打扮一下和小熊一起跳舞吧!

  1.簡單介紹各小組的活動內容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材料:花環和大小彩色花;彩色珠子和線;腰帶和彩色絲帶。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動吧!

  2.幼兒自選小組活動

  (1)裝飾花環

  (2)串項鏈

  (3)裝飾彩帶裙

  三、評價活動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呢?

  互相觀賞,評價個別作品,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四、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把自己打扮起來吧!(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歡樂起舞)

  師:時間不早啦,我們該和小熊說再見了,小熊再見!(揮手離開小熊家)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4

  教學目標:

  1、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探索在五入法試商的基礎上,學會調商的方法。并能運用這種方法進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計算。

  2、讓學生在不斷調商的過程中,養成主動探索、互動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克服困難的意志。

  3、在對自己和他人計算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4、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進一步體會、感受計算的餓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能學會用五入法的方法試商后進行調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指名板演1923227234,其他學生同時計算。

  讓板演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相機板書:初商太大,需要調小。

  2、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呈現情境圖,提問:怎樣求四2班平均每人借書的本數?

  2、學生口答算式,教師板書。

  3、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如果有困難,可以和同桌商量。

  4、讓學生在黑板上邊寫邊說說你在試商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教師相機強調:余數等于除數,說明了初商太小了。原因是在被除數不變的情況下,除數用五入法看大了,商就小了。所以需要把商調大。(板書:初商太小,需要調大)

  5、比較:今天學習的例題和復習的.題目,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你對試商這個詞有什么新的認識?

  教師說明:試商,顧名思義是用試驗的方法找商,我們采用的是把除數看作整十數的辦法找商,這樣找到的商有時正好,一次試驗成功,有時不合適(太大或太小),就需要對找到的商進行調整,一般一次可以完成,有時還需要調整兩次。像這種試驗、調整的辦法也是人們解決復雜問題常采用的辦法。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先獨立找出錯誤的地方,再交流,然后訂正,校對。

  3、筆算并且演算

  1982854067

  四、課堂總結

  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一般怎樣試商?試商后會出現哪些情況?你怎樣解決?

  五、作業

  第10頁想想做做第3后四題、第4題。

  課前思考:

  1.學生因為有了前一節課的試商和調商的經驗,所以這節課中的例題我準備在探索和表達的過程中能夠放手,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當然針對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給予更多的提醒。

  2.在試賞一次不成功時,讓學生討論商是過小了,為什么?怎樣調更快?

  3.練習時一定讓學生說出你是如何看出商小了?在板演中盡量發現同學的問題,共同探討,及時糾正。讓學生盡量多的積累試商、調商的經驗。

  教后反思:

  本節課是在昨天的基礎上,繼續學習除法的調商(五入調商).由于有昨天的基礎,今天學生學習起來較為輕松.我讓學生通過比較與昨天四舍調商的區別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除法的調商.從作業中可以看出學生本部分內容掌握的基本到

  授后小結1:

  本節課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基礎,今天的嘗試練習,困難不大,大多數學生明白商小了要調大,學習起來較為順利,通過前后的比較學生能明白,為什么需要調商,什么時候調大?什么時候調小?從作業里看出計算的正確率有所進步。

  授后小結2:

  用五入法調商解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正如兩位老師所說,有了前面的四舍法調商為基礎,學生都能基本掌握調商的方法,教學效果很好.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XX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觀察比較,初步感知三角形邊的關系,體驗學數學的樂趣。

  (2)運用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踐操作、猜想驗證、合作探究,經歷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這一性質的活動過程,發展空間觀念,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體驗做數學的成功。

  3、情感與態度

  (1)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美,會從美觀和實用的角度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學會從全面、周到的角度考慮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難點:

  引導探索三角形的邊的關系,并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袋。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今天很高興能認識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來自綠影小學的包老師。來之前,我就聽說某某學校的小朋友,聰明伶俐,愛動腦筋,是不是這樣啊?為了表揚同學們在課堂的表現,老師還特地帶來了一些小獎品,瞧,都貼黑板上了。(三張不同顏色的小笑臉)你們喜歡嗎?

  如果你能答出老師的問題,老師就讓你上來任意選一個小獎品。你們想選哪一個?有幾種選法?(三種)

  如果某個小朋友回答問題特別棒,老師就讓你任意選兩個。有幾種選法?(三種)

  教師:真不錯,不知不覺中,同學們已經回答出老師的兩個問題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厲,在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

  一、動手游戲,提出問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你的1號學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嗎?

  學生先猜。

  教師:光猜可不行,知識是科學,我們來動手圍一圍。

  學生動手圍,集體交流:有的能圍成,有的不能圍成。

  教師請能圍成和不能圍成的同學分別上來展示一下。

  同時板貼:能圍成三角形 不能圍成三角形

  教師小結:隨意的給你三根小棒,有的時候能圍成一個三角形,有的時候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看來呀,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問題:那么,能圍還是不能圍,跟三角形的什么有關系呢?

  引導學生明白:跟三角形的邊有關系。

  教師:對,三角形的邊有什么樣的關系呢?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探究這個問題呀?

  板書課題:三角形邊的關系(讓學生收拾好一號學具袋)

  設計意圖:隨意的給學生三根小棒,讓學生先猜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再通過動手圍,發現有的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這不僅激活了學生的舊知,刺激了學生的思維,更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跟什么有關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二、實踐操作,探究學習

  1、動手操作。

  電腦出示:現有兩根小棒,一根長3厘米,一根長6厘米,再配一根多長的小棒,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教師說明操作要求:

  (1)從2號學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兩根小棒、作業紙和實踐操作表格);

  (2)在作業紙上有不同的線段,請你用兩根小棒去圍一圍,看看是否能圍成一個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條不同的線段圍一圍);

  (3)將數據和結果填寫在表格中,能圍成的用表示,不能圍成的用表示。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交流。

  教師: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匯報一下你的操作結果。

  請不同的學生匯報,教師在課件中輸入數據和結果。如下圖:

  設計意圖:既然已經知道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與三角形的邊有關系,所以教師先給出學生兩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到,當第三邊是幾厘米的時候能圍成三角形,直觀明了,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礎。

  3、集體探究。

  第一層次:發現不能圍成的原因。

  (1)教師:同學們通過動手實踐,發現1厘米的小棒不能圍,確定嗎?我們再來驗證一下。

  課件演示:當三根小棒分別是1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時候,圍不成三角形。

  教師:為什么圍不成?你會用一個數學關系式表示出它們的關系嗎?

  引導學生得出:1+36,所以圍不成。

  (2)教師:下面我們再來驗證一下2厘米。課件演示。

  教師:你發現了什么?會用一個數學關系式表示出它們的關系嗎?

  引導學生得出:2+36,所以圍不成。

  (3)教師:3厘米也不能圍成,是什么原因呢?課件演示。

  提問:它為什么也圍不成?你會用一個數學關系式表示出它們的'關系嗎?

  引導學生說出:3+3=6,所以不能圍。

  (4)提出: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圍不成。大家觀察這三道算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什么情況下不能圍成三角形阿?

  板書(補上小于等于號):兩邊之和第三邊 不能圍成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有了操作的初步體驗,但是不能圍成的原因是什么,卻還沒有發現。這里,通過課件直觀、生動的演示和教師及時的啟發、點撥,學生便會很快的發現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個層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邊的性質。

  教師:兩邊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邊,不能圍成三角形。同學們猜想一下,什么情況下能圍成三角形呢?

  學生猜出: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板貼:兩邊之和>第三邊 能圍成三角形?

  同時,教師在旁邊畫上?

  初步驗證猜想:

  教師:這個猜想對不對呢?這需要進行驗證。看看這些能圍成三角形的邊,是不是具備這樣的關系?

  教師指著4厘米,問:當第三根小棒是4厘米的時候,誰能來說一說?

  同時課件進行演示,得出:4+36。 課件演示。

  教師指著5厘米,問:那5厘米? 得出:5+36

  教師點擊:那么下面就依次類推了。課件依次出現算式:6+3 7+3 8+3 9+36

  設計意圖:由于有了兩邊之和第三邊,不能圍成三角形這個結論作基礎,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當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時候就能圍成三角形。這時教師及時說明,這只是猜想,要經過驗證才能判斷它是否正確。

  第三個層次:引發矛盾,突破難點。

  教師指著表格,質疑:你們有沒有發現問題啊?我們在動手操作的時候得出9厘米不能圍,可是9+36呀,這符合我們剛剛得出的結論啊?

  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進行課件演示。

  教師:9和3這組的兩邊之和是大于6,可是它能圍成嗎?(不能)(課件演示確實不能圍成。)

  教師:我們再換一組看看,3和6這組的兩邊之和第三邊9比,什么關系?(相等)

  教師:那還要看哪一組?(6和9的和與3比)

  引導學生明確:只通過一組來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全面嗎?那應該怎么說?

  引導學生得出任意兩字。

  設計意圖:9+36卻圍不成三角形,這一下就給學生制造出了矛盾沖突,學生就會立刻思索這三邊到底還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從而發現只通過一組兩邊的和來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須要看三組,這樣任意在這里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個層次:再次驗證,明確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教師:下面我們利用這個結論再來驗證一下,這些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是不是都具備這樣的關系?每個同學選一個你喜歡的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交流,集體匯報。

  教師:在同學們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兩字,通過再次驗證后,發現它就是一條正確的結論。(教師擦掉?)我們來一起讀一遍。

  設計意圖:加上任意兩字以后,結論是不是就正確了呢?這時,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驗證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是不是具備這樣的關系,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邊的關系的理解,也讓學生充分經歷了猜想驗證結論這一科學的學習過程。

  第五個層次:找出判斷不能圍成的簡捷方法。

  教師:在這些不能圍成三角形的三邊中,它們也應該有幾組算式?(3組)

  那我們在判斷它能不能圍成的時候,是不是要把三組算式都找出來啊?

  引導學生明確:只要找到一組不符合能圍成的條件就可以了。

  教師:誰能快速地說出10不能圍成的原因?

  設計意圖:怎樣最快的找到不能圍成的原因,在這里也應該讓學生明確。方法最優化應隨時有效地滲透在教學環節中。

  第六個層次:再次驗證任意,將結論從特殊擴大到一般;同時發現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簡單方法。

  (1)教師:剛剛我們是給3厘米和6厘米尋找能圍成三角形的第三邊,得到這樣的結論的。那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都具備這樣的關系呢?

  教師演示課件,隨意拖拉兩次,讓學生用估算的方法說出三邊的關系。

  設計意圖:一開始的研究,是從給定的3厘米和6厘米的兩邊著手的。在這里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將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讓學生明白任意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都有這樣的性質。

  (2)提出:在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時候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計算三組啊?

  讓學生先充分地進行交流。

  引導學生發現:因為較小的兩邊的和都大于最長的邊了,那么用最長的邊加一條較短的邊,就一定大于另一條短邊了。所以呢,這要把只要把較小的兩條邊加起來這一組進行判斷,就可以代表三組了。還需要每組都判斷嗎?

  設計意圖:我以為,在全體學生都已經掌握的基礎上,肯定會有少數學生發現判斷能圍成三角形的訣竅。教師的設計應當顧及到這樣的學生。所以,在這里可以及時地引導全體學生都掌握簡單方法。

  三、深化認知,聯系實際,拓展應用

  1、輕松小游戲

  教師:同學們的表現真是棒極了,老師為了表揚大家,給你做個小游戲,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說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兩米多,你相信嗎?為什么?

  請兩個學生上來跨一步。

  先讓學生充分的交流。

  教師: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釋一下嗎?

  課件演示:兩腿和地面跨出的距離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教師:可是有個人說,我可以。你們知道是誰嗎?

  出示姚明圖片,身高:226厘米;腿長131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形式解決問題,使學生主動地把本課的知識內容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同時熏陶學生逐步達到會學數學的境界,并再次向學生滲透看問題要全面的原則。

  2、判斷:下面哪組的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單位:厘米)(有圖)

  (1)3、4、5

  (2)3、3、3

  (3)3、3、5

  (4)2、6、2

  設計意圖:這道基礎題的練習,既是對前面所學內容的鞏固,同時引導學生利用簡單方法快速地進行判斷。

  3、兒童樂園要建一個涼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現在已經準備了兩根三米長的木料,假如你是設計師,第三根木料會準備多長?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從問題中來,到問題中去,讓學生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并從美觀和講究實用的角度出發,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全課小結,從考慮問題要全面,引出第三邊的取值范圍

  設計意圖: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而言,范圍的建立的確是有一定困難的。再次呈現前面的研究表格,這些數據是具體的,教師提出:3.5厘米行嗎?3.2呢?3.1呢?3.01呢?不斷地向3逼近,學生自然會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該怎樣表述呢?比3厘米長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學生不難得出又必須比9厘米短。這樣層層遞進的啟發引導,發散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有機地滲透了無限逼近的數學思想,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頁練習二(3—8)

  教學目標:

  1、在加強筆算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正確的試商的方法,增強計算能力。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使得計算由正確向熟練推進。

  3、在對自己和他人計算分析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4、在計算的過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口算練習。

  1、第7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校對。

  2、口算比賽。

  24×3 72÷3 90×5 24÷4

  240×3 720÷3 450÷90 240÷40

  12×3 270×3 54÷2 960÷4

  13×4 150×4 75÷5 450÷3

  3、估算:第7頁第4題

  先獨立連線,再交流是怎樣想的?

  三、筆算練習。

  1、復習筆算方法。

  提問:昨天學習除數是幾位數的除法?我們把除數看作什么數來試商?

  2、第7頁第5題:

  先說出下面每題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

  比較上下兩題除數的區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別。

  3、第7頁第6題:

  說出各題的商是幾位數,你是怎樣想的?

  4、第7頁第7題:

  讀題分析:怎樣求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是除以14,而不是除以2?如果除以2表示什么意思?

  集體計算,得出平均每天生產水泥11噸。

  再獨立完成第2小題,將結果填寫在表中。

  提問:觀察上表,你有什么發現呢?

  得到:要生產水泥的噸數越多,需要的天數也就越多。

  四、補充實際問題:

  1、甲乙兩港之間的水路長是384千米。小明上午7:00從甲地上船,晚上7:00到達乙地。這艘客船平均每小時航行多少千米?

  2、一個修路隊要修路726米。已經修了285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3米,還要用多少天?

  五、作業。

  第7頁第6、8題

  課前思考:

  通過練習,進一步讓學生熟練而正確地掌握試商的方法和能正確計算出結果,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打下基礎。

  說出每題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以及比較上下兩題除數的'區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別。這些大量的練習都是為以下的試商調商作準備。

  練習中要注意學生的表述,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并對自己和他人的計算分析的過程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教后反思:

  今天的練習主要是鞏固除數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除法。從學生的練習中感到基本的計算方法學生都會了,但在計算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問題。比如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能力差,退位減的方法還掌握的不牢固。今天我主要從這些方面來讓學生練習,幫助學生提高正確率。

  授后小結1:

  本節課是四舍五入法試商的練習課,正如小宋老師所說,從練習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試商方法基本掌握,但是計算中的錯誤很多,尤其商是兩位數,學生要經過兩次試商才能完成。另外學生計算的速度也沒有我料想的那樣快。

  授后小結2:

  本節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來試商,試商的方法比較單一,學生掌握教快。但是,學生計算時不關你上課如何強調,還是有一部分同學用商去乘整十數,同樣也有商是兩位數的,不知道十位的商與除數相乘末尾與商的哪位對齊。總之作業的速度和正確率不夠理想。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活動,讓學生深入掌握倍數和因數的概念,進一步認識2、5、3的倍數的特征。

  2、能較快地按要求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和一個數的所有因數,并能按要求組成合適的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對倍數和因數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按要求組成2、5、3的倍數。

  設計理念:

  通過不斷變幻練習的形式,提高學生對倍數和因數的理解,以及學生對2、5、3的倍數的特征的認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一、第1題

  在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倍數和因數,能舉例說一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一個數的倍數有多少個?最小的倍數有什么特點?一個數的因數呢?

  完成書上第1題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學生練習并回答

  二、第2題

  通常我們是怎樣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

  用圓圈圈出5的倍數,用三角圈出2的倍數,用方框圈出3的倍數。

  你是怎樣圈出5的倍數的,5的倍數有什么特征?2的.倍數呢,3的倍數呢?

  學生回答

  學生完成練習

  學生討論

  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條件和問題?

  想一想,要想能正好裝完,需要滿足什么要求?

  怎樣可以知道2、3、5是不是75的因數?

  方法一:用除法

  方法二:根據2、3、5的倍數的特征

  方法三:寫出75的所有因數,和2、3、5對照

  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

  學生討論后回答

  四、第4題

  是5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要滿足什么要求?在方框里填一填。

  獨立完成第(2)(3),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操作

  學生練習后交流方法

  五、第5題

  怎樣找出6的倍數?

  先在表格里圈出6的倍數,再判斷6的倍數都是2的倍數嗎?也都是3的倍數嗎?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

  學生回答

  學生討論交流

  六、全課總結

  談話:這節課我們練習了哪些數學知識?掌握了哪些數學方法?

  七、作業設計

  補充習題

  教后反思: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問題情境中鞏固第一單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和混合運算,使學生能養成正確計算的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活動中能充分合作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情感與態度:在活動情境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更加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應用所學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活動一:我會做

  通過開火車或全班搶答的形式完成:

  0.7+0.231-0.560.17+0.33

  0.9-0.60.75+0.251.9+8.1

  5-0.424.3+2.315.9-3.7

  集體訂正。

  活動二:我能行

  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3.8+3.549.5+4.85-6.36

  3.05-2.95.6+2.7+4.4

  85-34.74.6-(1.75+2.08)

  4.02-3.5+0.9870.8-1.25-1.75

  5-4.19+2.83

  活動三:我最棒

  1、地理知識題。

  培養學生口算小數加減法的能力。

  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這是對小數混合運算的`檢驗和鞏固,從學生的喜好出發,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從中滲透小數的簡便算法,養成正確的計算方法。

  (1)地球表面的總面積是多少?

  (2)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多多少?

  2、體育題:強強跳了多少米?

  3、比一比:

  (1)哪輛小汽車的車身高?

  (2)哪輛小汽車的車身長?

  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

  4、生活題:

  (1)買1份雞翅和1份蔬菜湯,大約需要多少錢?

  (2)我有5元,買1份冰激凌和1份爆米花,夠嗎?

  (3)買1份粟米棒和1份薯條,付了10元,找回3.25元,對嗎?

  (4)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

  5、實際題:

  我能摘下這頂帽子嗎?

  提醒學生在計算時注意單位。

  解決時引導學生找到關鍵性詞,幫助審清題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估計,再進行計算。

  注意聯系實際來想,還要考慮臂長。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鞏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形成計算的技能。

  3、使學生經歷鞏固筆算乘法計算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4、培養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鞏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具準備:

  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28×3=16`×8=36×2=46×20=4×160=3×150=15×6=

  150×6=26×7=20×19=200×73=900×24=430×8=190×5=

  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筆算

  322×24=145×27=679×13=286×35=

  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練習

  二、練習內容:

  1、判斷并改錯。

  134152246

  ×16×23×34

  -------------

  804156964

  134104638

  ------------

  93811967344

  說一說找到的錯處和糾正的結果、錯的原因和怎樣避免。

  筆算時應注意什么?

  2、筆算

  124×73=46×215=224×36=28×153=27×142=182×47=

  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決問題

  1)學校準備發練習本,發給15個班,每班144本,還需要留40本作為備用。學校應買多少本?

  2)一場電影有觀眾806人,照這樣計算,放映32場共有觀眾多少人?

  3)有8個班做體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4)學校要為圖書館增添兩種新書,每種3套,兒童百科每套125元,數學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錢?

  5)書上練習七第8題

  三、思維訓練

  探究一下正確的.積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題,他把乘數18看成了15,結果得到的積比正確的積少609,那么正確的積是多少?

  2、練習七第12、13思考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練習七第10、11題。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0

  教學目的:

  通過解答應用題的綜合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口答。

  2.7+1.54.5×2005.2×80

  7.1-5.162÷l004.8-0.5

  l0.4-6.41.5×402.8×0.5

  31.5-9.590.6÷378+97

  2.做練習三十五的第9題。(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最后集體訂正。)

  二、解答應用題練習

  1.做第149頁第12題。

  讓全體學生看書,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我們學過,解答應用題一般經過哪幾個步驟?”(請學生簡要回答。)誰來說一說怎樣用線段圖來表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請一名學生說,教師畫圖。)

  請一名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著重說明,這雖不是相遇問題,但是通過線段圖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數量關系與相遇問題相似,也是用速度乘以時間,解答的方法有兩種。)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三十五的第13題。

  先讓全體學生看書,并在練習本,試著畫出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

  然后,請一、兩名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圖。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來。

  教師:“從這幅圖中可以看出,因為兩船是同時同向開出,由于乙船的速度比甲船快,所以經過8小時,乙船要比甲船多行一段路程。這段路程就是這時兩船之間的距離。請大家想一想,這段路程應該怎樣求?自己在本上列式解答。”

  學生解答完后,請一、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三、小結和布置作業

  1.教師小結:“今天我們進行了解答應用題的.練習。大家要注意,無論是解答什么樣的應用題,-定要在弄清題意、認真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解答。當題目比較復雜時,可以畫出線段圖來幫助思考。”

  2.作業:練習三十五的第11、14、15題。

【四年級趣味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趣味數學教案03-07

趣味數學教案07-13

趣味數學教案02-13

小學趣味數學教案06-09

初中趣味數學教案03-04

小學趣味數學教案02-24

幼兒大班趣味數學教案04-01

初中趣味數學教案(精選11篇)04-03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范文(精選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