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

時間:2022-12-27 09:44:1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明確組合圖形的意義,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的教學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在探索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利用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些平面圖形面積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根據圖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來分解組合圖形,達到分解的圖形既明確而又準確求出它的面積。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 創設情境,引導探索

  師:生活中有許多圖形,老師今天準備了4幅,大家觀察一下,這些圖形是由哪些簡單圖形組成的?如果求它們的面積可以怎樣求?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課件逐一出示圖一、圖二、圖三,圖四讓學生發表意見。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成的。

  生2:風箏的面是由四個小三角形組成的。

  生3:隊旗的面是由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組成的。

  生4:七巧板是由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組成的。

  師:這幾個都是組合圖形,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什么樣的圖形是組合圖形?

  生1: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形組成的是組合圖形。

  生2:有幾個平面圖形組成的圖形是組合圖形。

  師小結:組合圖形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

  圖一:是由三角形、長方形、加上長方形中間的正方形組成的,

  面積= 三角形面積+長方形面積-正方形面積

  圖二:作輔助線使它分成一個大梯形和一個三角形。

  方法一:分割法:將整體分成幾個基本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是由兩個梯形組成的。

  師:為什么要分成兩個梯形?怎樣分成兩個梯形?

  引導學生說出將它轉化成以學過的簡單圖形以及在圖中作輔助線。

  師:是的,可以用作輔助線的方法將它轉化成以前學過的簡單圖形來計算。

  (板書:轉化)

  大家想想,用輔助線的方法還有不同的作法嗎?

  方法二:添補法:用一個大圖形減去一個小圖形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作輔助線補成一個長方形,使它變成一個大長方形減去一個三角形

  圖三:是由四個三角形組成的。

  面積 = 三角形面積+三角形面積+三角形面積+三角形面積

  2 新知探究

  (一)右圖表示的是一間房子側面墻的形狀,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 三角形+正方形 )

  右圖表示的是一間房子側面墻的形狀,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

  (二)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般是把它們分割成基本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計算它們的面積。

  3 鞏固提升

  (一)這是學校教學樓占地的面積平面圖,你能用幾種方法求出它的面積?

  (二)一張硬紙板剪下4個邊長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個沒有蓋子的盒子。這張硬紙板還剩下多大的面積?

  (三)下面各個圖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學過的圖形?

  (四)學校要油漆60扇教室的門的正面。(單位:米)需要油漆的面積一共是多少?

  (五)求下列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六)求下列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七)如圖,有兩個邊長是200px的正方形放在桌面上,求被蓋住的桌面的面積。

  課后小結

  (一)學生總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組說--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組合圖形,并能將組合圖形分割成已經學習過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面積。

  板書

  組合圖形的面積

  組合圖形是由幾個簡單的圖形組合而成的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2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逐步制定統一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2、學情分析

  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現實情境,增加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讓其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驗創建數對的過程,掌握數對的書寫形式,會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難點:

  觀察者角度的理解,方格線上和方格中位置描述的異同理解。

  4、教學過程

  4.1教學過程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用數對確定位置

  一、探討描述位置兩要素

  師:今天,謝老師的好朋友帶來一份神奇的禮物。有請X先生

  第一關:找地鼠

  師:請描述小地鼠的位置。

  師:還能怎么說?

  生:從右往左數第2個。

  師:這只地鼠的位置呢?

  生:從上往下數第3個,從下往上數第2個。

  師:看來,描述一條線上的位置,我們只需要一個數。

  師:(平面上的一個地鼠)現在還能用一個數字來描述位置嗎?不能。為什么?

  師:我們全班來玩一個小游戲,請一位同學上臺背對屏幕,其他同學描述地鼠的位置幫助他猜?

  師:你來說,誰有不同的說法,還有嗎?

  師:看來同學們都認為,描述平面上某個位置需要兩個數,這個發現很重要。

  師:(面向猜的同學)聽了這么多說法,能猜到位置嗎?

  師:你是怎樣猜的?大家分析分析他為什么會猜錯?(描述位置的方向不一樣)怎樣讓你的描述更加準確些。(說清楚方向:從左往右數第2排,從下往上數第3個)(板書說法)

  師:經過不斷完善,終于能消除誤解,并贏取第一塊拼圖。聽(X先生錄音)

  二、從列和行引出數對確定位置

  師:在第一關,我們發現由于每人所定規則不同,導致描述方法不一致,甚至有可能會出錯。這時,我們就需要統一規定。

  師:(我們進入第二關,確定你的位置)從游戲回到教室里,像同學們的座位有的豎著排,有的橫著排,數學中統一規定,像這樣的豎排,我們稱作列(板書:列),確定第幾列一般是從左往右數,請第一列同學起立。你是怎樣數的?有道理。這位同學,我看出了你的猶豫,有什么想說的?

  師: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真了不起。兩個第一列!這個時候又需要規定,列要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從左往右數,教室里的觀察者就是(老師),那你們就是被觀察者。站在我的角度從左往右請第一列同學起來,第二列,第三列,原來你們是第6列。請記住自己是第幾列了。

  師:豎排是列。像這樣的橫排,我們稱作行(板書: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手勢從前向后點),第一行同學在哪?第二行,第三行……同樣,記住自己是第幾行。

  師:列和行的觀察方向已經確定了,請用列和行表示自己的位置。寫在草稿紙上。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都很準確。

  師:回到大屏幕,當教室中的座位畫在圖上就成了這樣。面對這幅圖,誰是觀察者?站在我們的角度,從左往右數第一列在哪里?第二列,接著……

  師:教室中行是從前往后數,到了這幅圖上就變成了從下往上數了。第一行在哪?第二行……張亮的位置是?還可以怎么說。

  師:發現張亮的位置在從左往右第2列,從下往上數第3行的交點處。圖上,還有兩位同學的位置,誰來說。同意嗎?看來,大家用列和行描述位置的已經比較熟練了。

  師:把座位圖變化一下,用圖形代替了桌子,還能描述張亮的位置嗎?(能)來個小考驗把,能快速記下包括張亮在內的四個位置嗎?拿出草稿紙,準備。怎么了?(太快了)想想有沒有快速記錄的方法,再來一次?準備。這次好些了。以張亮的位置為例,誰來說說你的好方法。(2 3)什么意思?(2表示第2列,3表示第3行)還可以怎么說(3 2)。這個想法很好,更加簡潔了。

  師:這些都是張亮位置的描述方法,你喜歡哪一種?

  (1、列和行的方法,很具體但數學應該追求簡潔明了,2、兩個數字的方法,很簡潔但容易誤解。)都有道理,但是數學家還是選了其中的一種方法來描述位置。你覺得是那種?(手勢上下移動)這種。

  師:數學家也發現了漏洞,怎么辦呢?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來了個規定:以后凡是用兩個數表示位置時,都先說列(板書),再說行。中間用逗號隔開,再用括號把他們括起來,最后給它取個名字,叫做數對,而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用數對確定位置。(板書課題)

  師:所以張亮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指板書對的)讀作數對(2,3)。

  師:剩下的三個位置也用數對表示吧。寫在草稿紙上。

  師:四個數對中有兩個比較特別,誰來說?

  師:歸納的真準確,(3,4)不能表示趙雪的位置(4,3)也不能能表示王艷的位置。我們說一個數對只能確定一個位置,也就是說數對和位置一一對應。以后,一看到這樣表示的形式,就知道是數對,是用來確定位置的。這也是數學符號的獨特性。

  師:回到同學中間(指向同學)請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你的位置是、你的位置是、和張亮同一個位置的是誰?(課件強調張亮)。

  師:你是怎樣判斷的?

  師:其實,從圖上到教室里,觀察者角度轉變了,同學們還能靈活的用數對來確定位置,非常棒。聽。(X先生評價)

  三、點子圖中的位置表示

  師:祝賀大家,回到大屏幕,座位圖再次發生變化,變成了(用點)來表示位置,再把這些點用線連起來,形成了一個方格圖,規范的方格圖會多出這樣一列和一行(課件強調),我們把它們叫做起始列和起始行,他們的交點我們用0來表示,稱作起始點。從起始點開始,我們可以數出列數和行數。在這里你還能確定張亮的位置嗎?數對(2,3)。

  師:X先生又有話說:(第三關找場館。)這是動物園的平面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大門的位置是(數對(3,0))什么意思?

  師:圖上的四個場館,能用數對表示他們的位置嗎?第二題呢?翻開書第20頁,直接寫在圖上。

  師:老師也有感興趣的場館,先給個提示(,4)能確定是哪個場館嗎?為什么?)能確定的只是(在第4行上)。換個提示,這個場館在(1,)上,可能是哪些場館。老師感興趣的場館其實就是(大象館)。也就是第4行和第1列的交點處。

  師:再次請出X先生:第四關擺放花盆(課件出示第四關)確定花盆的位置需要知道什么?(確定行列)

  師:隨意指兩個位置提問。(單擊課件)這四盆草圍成一個長方形,能找出這四盆小草的位置嗎?X表示幾,Y表示幾。請拿出練習紙,用圓圈表示4盆小草的位置。

  師:根據已知數對可以很快確定三個點的位置,根據長方形的特性找到第四個點的位置。同學們都做對了嗎?掌聲送給自己。

  四,數對的日常運用

  師:數對的.運用的確廣泛。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會用到數對呢?像同學們說到的電影票、圍棋棋盤等等。

  國際象棋棋盤上也有行和列,這是白王,它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g,2)

  這是南昌的經緯圖,南昌位置可以用數對(116,25)來表示,在這里116表示的是?29表示的是?(經度和緯度)

  師:學到這里我不禁想問:這么簡單準確的數對又是誰發明的呢?數對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百度:笛卡爾和蜘蛛

  五、拓展總結。

  師:同學們我們還差一塊拼圖了,聽聽X先生帶來了什么問題:第五關:確定位置,需要幾個數?)

  生:需要兩個數。

  師:什么情況下用兩個數?(平面上的位置)(課件出圖)一個數不行嗎?(課件出示打地鼠圖片)行。

  師:什么情況下我們用一個數就能確定位置?(直線上的)。

  師:直線上的點用一個數字確定位置,平面上的點用數對確定位置,那有沒有用三個數確定位置的可能?(出現省略號)這個就留到以后學習了。

  師:聽聽X先生對大家的最終評價吧。

  師:其實,老師給大家帶來的神奇的禮物就是一句話?齊讀。學好數學將會是一個讓你終生受益的財富。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五年級下冊教科書第65—66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能正確地用分數表示兩個整數相除的商,會用兩種方法敘述分數的意義。

  2.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等探究的能力。

  3.體會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的需要,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經歷探究過程,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操作,讓學生理解一個分數可以表示的兩種意義。

  教材分析:

  《分數與除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對分數意義有初步認知基礎上的深入理解。在這節數學課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直觀的位置關系,還要從分數意義中理解分數與除法的聯系。所以在本課的的設計中,以分數意義的辨析貫穿始終。因為分數的意義,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這才是分數與除法最根本的聯系。

  本節教學內容重視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究整數除法得不到整數商的情況時,可以用分數表示;在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做分子。教材從“分蛋糕”的實際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結合分數的意義得出結果,然后引導學生比較幾個算式,探索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兩數相除的商或把分數寫成兩數相除的形式。

  教具學具:

  課件,模型。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孩子們,上課之前先考驗下大家,(出示課件)這個謎底是什么?

  生:月餅。

  師:你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你們喜歡吃月餅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在月餅中也含有許多數學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課件),把6塊月餅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塊?怎樣列式計算?

  生:2塊,6÷3=2(塊)。(板書)

  師:說得真棒,要是聲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問題,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塊?怎樣列式計算?

  生:0.5塊,1÷2=0.5(塊)。(板書)

  師:表達得特別清楚,讓大家一聽就懂。老師就繼續考驗大家,如果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塊?怎樣列式計算?

  師:你為你們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來大家已經能夠解決分月餅的問題了,不用學具直接說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師:非常正確。我們再來看這些算式,整數除法得不到整數商的時侯,可以用什么數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數表示。

  師:在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誰作分母?用誰做分子?

  生:用被除數作分子,除數作分母。

  師:那么分數與除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誰能用語言概括下?

  生:被除數除以除數等于除數分之被除數。

  師:你表達得這么清晰流暢,了不起!

  師總結:可以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用除數作為分母,被除數作為分子,除號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數線。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號。所以,分數與除數的關系我們可以用式子來表示為: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板書)。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書)

  師:這個關系式里每個數的范圍要注意什么?

  生:因為在除法里除數不能是零,所以分數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師:想一想分數與除法有哪些聯系和區別?

  教師強調:分數是一種數,但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師:今后我們再看分數時,會有兩種意義。(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也可以是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

  二、鞏固練習

  師:你們知道阿凡提嗎?你有他聰明嗎?敢不敢挑戰他?我們來闖關,大家有信心嗎?

  1.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說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課堂小結

  說說你的收獲是什么?重點說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結束語: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并學會了這么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其實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發現、探索,快做個有新人吧,你會成長得更快!

  四、作業布置

  練習十二第1,3題。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

  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

  a÷b= a/b(b≠0)

  教學反思

  這節課在引入課題之前,先利用謎語激發學生興趣,引進分數,復習舊知。在探索新知時,從想象中每人2個餅,到一張餅,把一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得到幾塊?有了剛才的復習知識進行鋪墊、遷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來計算,學生很快會說出1/4,這時我會再提問: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學生用準備的圓片分一分;接著出示:學生一步步經歷了分得過程,對分數的意義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是3/4。當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可以理解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的意義的拓展同步的。教學之后,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發現就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存儲于學生腦海里的狀態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應當是抽象與具體可以轉換的數學知識。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中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

  2、通過列表舉例、作圖分析等方法,解決雞與兔的數量問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列表舉例、作圖分析等方法,解決雞與兔的數量問題。

  [教學過程]

  一、呈現雞兔同籠問題。組織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1、小組活動

  2、交流方法

  3、

  二、做一做

  獨立完成第1—3題,并交流解決的方法。

  第4題的答案有多種,啟發學生找出不同的答案。

  討論第4題與前3題所給條件的不同,從而讓學生知道哪些題的答案是唯一的,哪些題是有多種答案的。

  [板書設計]

  雞兔同籠問題

  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的知識基礎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方法的過程,體驗“等積變形”的轉化過程。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培養小組合作的精神、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過程中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經驗和具體方法。

  三、教學準備

  量杯、水、梨、土豆、石塊、橡皮泥、A4紙。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關于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會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嗎?如果要求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我們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師:(出示一張A4紙)嚴格來說,一張A4紙也是一個薄薄的長方體,那么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

  引導學生思考,悟出一張紙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紙來測量,再進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張來測量更便于計算。

  板書:V1張=V100張÷100。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A4紙的體積,即復習了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同時又有所超越,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為后面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埋下伏筆。

  (二)探究合作,測量體積

  1.明確任務,思考方案。

  教師:剛才我們是直接測量一張A4紙的體積嗎?我們是把1張A4紙的體積轉化為100張,然后再求出一張。這里同學們很聰明地利用了轉化思想,從而想出了測量方法。規則物體的體積測量過了,那大屏幕上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你想測量嗎?今天我們就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板書課題并出示課件)

  教師: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你會測量嗎?先互相說說打算怎么測量?(給時間讓學生小組討論測量方案。)

  設計意圖在動手實驗之前,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能使學生明確實驗的任務和養成先制定實驗方案,再根據方案實驗的科學態度。

  2.合作交流,匯報方案。

  學生1:橡皮泥容易變形,我們可以把橡皮泥壓制成規則的長方體或者正方體,再測量長、寬、高從而計算出橡皮泥的體積。

  學生2:可以把梨放到裝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就是梨的體積。

  教師指出,這種方法可以稱為“排水法”。

  設計意圖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學生一定能夠想到許多不同的方案,再通過這些方案的比較,使學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熱情。

  3.小組合作,操作實踐。

  (1)學生分組操作,并把測量數據填寫在記錄單里。

  (2)請小組代表上臺重點介紹排水法測量梨的體積,一個同學匯報,組內同伴演示實驗過程。

  (3)教師適時板書:V物體=V上升部分。

  教師:想一想,遇到下面這兩種情況,你還能計算出這些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嗎?

  4.再次實驗,深化認識。

  實驗一:請同學將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觀察量杯中的水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實驗二:把一塊石頭放入裝滿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變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完善結論。

  V物體=V下降部分;

  V物體=V溢出部分。

  教師:我們現在懂得了利用轉化思想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誰來說一說,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需要記錄哪些數據?可以利用剛才的方法測出乒乓球和冰塊的體積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親身體驗,引導學生感悟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時轉化思想的應用,并且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不同的轉化方法,使學生對利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有一個豐富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體會到“做中學”的樂趣。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并能進行正確的判斷。

  2、過程與方法:采用探究式學習法,通過操作、觀察自主學習、提出猜想、合作、交流驗證、分類、比較、抽象、歸納總結、鞏固提高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和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體驗與探究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新,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的方法,明確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可分為三類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一張學號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介紹學號數字9和12,引出整數的第一次分類:偶數、奇數。

  2、學生介紹數字時出現質數,教師借機引入本節課學習內容:質數和合數。

  3、學生匯報預習結果,同時提出學習目標。

  (二)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1.課前預習。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學號,課前大家已經在自己的學號牌上寫出1—20的所有因數。(課前完成)

  2、交流:課件出示1—12所有的因數,現在請所有同學一起來觀察屏幕,看看你把1—12依據什么標準進行分類的?你又是如何理解質數與合數的?課前大家在預習的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現在在組內互相說一說。(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根據給定的標準觀察、分析,突出了有關概念的本質特征,又能使學生體會到分類標準的合理性。通過對“1”的研究,完善對非0自然數的認識,促進學生對質數和合數概念的理解。】

  3、教師提問:我們班有29個人,誰的學號是質數?誰的學號是合數?1號同學呢?引出整數的第二次分類(板書)

  4、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學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組討論,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三)動手實踐,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

  1、51是質數還是合數?要想馬上知道一個數是什么數還真不容易。(過渡)如果有質數表可查就方便了。我們一起制作一個質數表,拿出100以內的數表,想想怎樣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制成質數表。

  2、剛才,我們有些同學接受任務后,有的馬上就去找,有人在思考。要是我,我可不及于去找,而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去找。說說你們是怎樣找的?

  (把質數留下,其他的數去掉,古代數學家就是用這種篩選的方法制作質數表的。我們都來篩吧!)

  3、怎樣篩選的更快?……同學們自己發現了規律制成了100以內的質數表。你們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完成100以內的質數表,使學生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你能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嗎?

  6= 、、、 28 = 、、、、

  2、判斷下面這段話中的數字是質數還是合數。

  2月8日,13名河北唐山農民自費來到遭受最嚴重冰雪災害的湖南郴州抗冰救災,他們每天凌晨5點準時起床,忙到晚上12時才能休息,每天工作近20小時,16天時間他們幫助災區重建了10座電塔。

  3、猜一猜:小紅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最小的合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3,既不是合數也不是質數,10以內最大的偶數它的最大的因數是8,10以內3的倍數同時又是偶數,10以內最大的合數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一組有層次的練習,既鞏固了新知,又聯系了以前的知識。通過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強化探究學習的效果,取長補短,達到共同進步。】

  4、課堂反饋:

  (五)歸納總結,師生評價

  1、總結:本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2、回到課始情境,你能打開密碼鎖了嗎?里面是什么?屏顯示:“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八個大字。

  3、師:這就是老師送給你們的禮物。你們快樂嗎?說說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與反思,及時反饋,學生內化知識。通過評價,使學生體驗成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和要求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

  2、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3、能正確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教科書第10頁第3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講評。

  2、教科書第11頁第11題。

  先讓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進行判斷,再計算確認。

  二、基本練習

  1、教科書第10頁第1、2、4、5、6、7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說說解題思路,集體講評。

  2、教科書第11頁第8題。

  如果有時間,可以把剩下用品的現價全部算出來。

  3、教科書第12頁第12、13、14題。

  同桌互相討論完成,集體講評。

  三、拓展練習

  教科書第11頁第9題。

  每人提三個問題后嘗試解決。同桌交流。有異議提出來讓全班評議。

  四、嘗試練習

  教科書第12頁“你知道嗎?”。

  鼓勵學生回家查找資料,把問題求出來。比一比,誰完成得最快。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借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和分數乘以分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等過程,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

  3.培養邏輯推理能力,滲透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出示我國古代哲學著作的情景。

  2.出示復習題

  3×2/54/5×2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畫圖引導學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導學生驗證上面的計算方法,巖石推理過程。

  3.出示2/31/5,5/62/3寫出計算過程,

  小結計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第8頁試一試1-3題。

  2.引導學生發現規律。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2.布置預習:教材10-11頁練習一。

  板書

  意義: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計算法則: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9

  課型:新授

  教學內容:教材P5~6例3、例4及練習二第1、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筆算,并且會運用該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小組討論中探究、發現、感悟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在理解小數乘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方法: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0.7×5 9×0.8 1.2×6 0. 23×3 14×3 1.4×3

  口算后提問:從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2.列豎式計算。26×7 1.36×12 30.8×25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引入新課。我們已經掌握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那么小數乘小數又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二、自主探究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出示教材第5頁例3的主題情境圖。

  師:觀察圖片,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學校有一個長2.4米、寬0.8米的宣傳欄。現在學校要給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師:給宣傳欄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該怎樣計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傳欄的面積。

  師:那么怎樣求宣傳欄的面積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師:這個式子中,兩個因數都是小數,該如何計算呢?

  生1可以用豎式計算:×0.8

  生2:也可以把它們可作整數來計算(下左)。

  師: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樣的方法計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師:同學們能說說我們在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嗎?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加以總結。

  小結:所有小數右邊的數一律對齊,其他小數位從右往左依次對齊。

  師:看一看算式的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呢?

  生:兩個因數中一共有2位小數,積也有2位小數。

  2.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組織學生嘗試完成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2)學生獨立計算后,指名板演并匯報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然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4。 0.56×0.04

  師:這個算式中的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通過列豎式計算,我們能發現一個問題,即這個算式中,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那么如何點小數點呢?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

  師: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師:觀察黑板上各題,小組討論。(出示討論提綱。)

  討論提綱:①小數乘小數,我們首先怎樣想?

  (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去掉,轉化為整數乘法。)

  ②怎樣得到正確的積?(因數擴大到它的幾倍,積就縮小到它的幾分之一。)

  ③積的小數位數和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能舉例說明嗎?

  (教師以豎式中的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為例,說明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O補足。)

  3.根據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數乘法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討論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回答上面的問題,歸納出計算小數乘小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生:小數乘小數,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歸納,進一步得出“1看、2算、3數、4點”。

  三、鞏固練習

  1.不計算,說一說下列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

  2.3×0.4 0.08×0.9 7.3×0.06

  9.1×0. 03 0.25×0.23 45.9×3.5

  提問:怎樣判斷積有幾位小數?

  2.用豎式計算。(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0.29×0.07的?

  3.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2題。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師: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現什么?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總結。

  師: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O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四、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應注意什么?(學生發言,說說自己的收獲,并回答問題,教師予以點評。)

  作業:教材第8~10頁練習二第1、9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

  2.4×0.8=1.92 0.56×0.04=0.0224

  1看、2算、3數、4點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0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方程的定義,方程的性質和利用方程性質解方程。

  從知識結構上看: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數及其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關鍵。這為過渡到下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從認知結構上看:本節課在初等代數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學生在學習代數的整個過程中,幾乎都要接觸這方面的知識。

  二、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依據教學大綱,以及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根據等式的性質,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檢驗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滲透代數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這三個目標將為后面的教學起到一個導向作用。

  三、重點與難點:

  那么根據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解簡易方程》這節課在整個教材中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利用方程性質解未知數,它是后續知識發展的起點,學生對未知數的理解對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起著決定作用,所以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是:

  (1)重點: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正確設未知數,找出等量關系是很困難的,所以我認為這節課的難點是:

  (2)難點: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下面,對于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擬定計劃進行如下操作:(1、復習鋪墊;2、探究新知;3、例題解析;4、鞏固練習;5、歸納小結;6、布置作業。)六個步驟

  1.復習鋪墊:

  (1)拋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了方程的意義,你還記得什么叫方程嗎?

  生: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提問的目的:讓學生回憶舊知識,鞏固舊知識,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義。結合引導復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

  師:你能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嗎?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師:你為什么說這三個是方程呢?

  生:因為它含有未知數,而且是等式)

  這樣做的目的: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式教法,課堂討論法。鞏固方程的性質,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質解方程的應用。

  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采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2、探究新知

  (1)、看圖寫方程

  師:同學們真厲害把學過的知識全都記得,請同學觀察這幅圖(看書上57頁天平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來是250克。

  師:你能根據這幅圖列出方程嗎?

  生:100+X=250.

  這樣做的目的:運用知識遷移,結合直觀圖例,應用方程的性

  質,讓學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數

  師: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請同學們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匯報)

  生1: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據數的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目的:這樣的提問,有多種回答,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驗證方程中的未知數,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對不對呢?

  生:對,因為X=150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師:這時我們說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剛才我們求X的過程叫解方程。這兩個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翻到課本57頁,(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勾上這兩句話并齊讀三遍。

  這樣做的目的:學生齊讀的時候,我可以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書在黑板上,并且,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方程的解是未知數的值,它是一個數,怎樣判斷一個數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這個數能不能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師: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數的過程,是一個計算過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學們要注意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3、例題解析

  師: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請根據等式的性質完成填空嗎?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師:你是根據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質。

  師:等式有什么性質呢?我們齊來說一遍。

  2、理解方程與等式的聯系,引出課題。

  師:(3)(4)題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們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質對方程同樣適用,今天我們將應用等式的性質來幫我們解方程。(板書課題:解簡易方程)

  3、出示例1圖,列出方程。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嗎?

  生:X+3=9

  師:這個方程用天平怎么表示呢?

  生:天平左邊放X個和3個球,右邊放9個球。(電腦顯示)

  4、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解方程。

  師:我們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怎樣使天平一邊只剩x呢?

  生:天平兩邊同時減去3個球。(電腦顯示)

  師:天平兩邊還平衡嗎?怎樣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師:為什么同時減3而不是其它數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就可以使方程一邊只剩X。

  5、檢驗方程的解。

  師: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為X=6是方程左邊是6+3=9,右邊是9,左右兩邊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6、強調解方程的格式步驟

  電腦顯示:解方程要注意:

  (1)先寫“解”,等號要對齊。

  (2)做完后要注意檢驗。

  2.學情分析:

  (1)學生特點分析: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知識障礙上: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知識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老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動機和興趣上: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三、教學程序及設想:

  (1)引入: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期待錄找理由和證明過程。拋出問題,什么叫方程?什么是方程的性質?讓學生回憶上節課內容,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義。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簡易方程。

  (2)由例題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

  解方程:X+6=7.8;X-6=7.8;6X=7.8;X÷6=7.8。

  講解例題。說明在方程的兩邊什么情況應該同時加,什么情況該同時減,什么情況該同時乘,什么情況該同時除?在講例題時,不僅在于怎樣解,更在于為什么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接下來,我們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情景圖:

  X元X元X元

  18元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會列方程嗎?然后說出圖意并列出方程。

  (4)能力訓練。課后練習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①列出方程并解答:每個福娃X元,買5個共花80元。

  ②看題回答:1.6X=6.4(要解這個方程,方程兩邊應同時?)

  (看來解法掌握得不錯,下面看誰的反應最快。)

  ①選擇正確答案,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X+8=30的解是()A.X=22B.X=38

  0.3X=0.21的解是()A.X=7B.X=0.7

  X=5是方程()的解。A.15X=3B.6X=30

  X=30是方程()的解。A.0.2X=6B.2X=15

  (5)總結結論:知識性的內容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并且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這節課學習了什么?解簡易方程的依據和方法是什么?)

  *(6)變式延伸: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進行重構,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教學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優等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有能力接受的學生)

  (7)板書:略

  (8)布置作業。P66第5—7題。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把分母不同的分數通過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具、學具

  學生準備幾張用來折紙的紙張。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1、復習引題

  1.在三年級時我們就已經學過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大家還記得怎么計算嗎?

  2、先看書上的折紙活動

  師:要知道他們兩個人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要怎樣列式

  3、新授

  1.估一估他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再算一算他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3.重點教學加的計算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計算的算理。

  口算。

  2/7+3/7=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兩個同學也像那兩個同學一樣折一折紙,并列出算式:

  1/2+1/4=

  通過折紙來估計

  小組討論書上兩幅圖的計算方法,理解通過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就是解決異分母分數不能相加減的辦法。

  回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通過折紙學生直觀的認識到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學習必要性。

  通過折紙活動讓學生理解不是簡單分母與分母,分子與分子的相加。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4.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5.自學異分母分數減法

  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4、鞏固練習

  Ρ65練一練

  5、全課總結

  學生討論剛才的計算方法,并總結: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把它們相加。

  學生自己看書學習

  第(2)題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根據加法的法則自己總結法則。

  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教師指名回答說說是怎么想的

  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

  在獨立探索中掌握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知識的歸納總結

  板書設計:折紙

  異分母減法的計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減。

  練習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2、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教學重點:會找一個數的因數。

  教學難點: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做拼圖的游戲嗎?

  請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在你們的小組里用你們準備的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拼擺或涂畫的方式獨立操作,邊擺邊做好記錄. 然后,把你拼擺的過程和你的伙伴說說。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學生:用12個小正方形自由拼(畫)長方形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問題的學生,搜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

  師:剛才老師在觀察同學們學習時,發現了很多同學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下面,把我們的學習成果在小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學的學習成果,總結一下能拼出幾種長方形?參與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總結學法.

  師:你是怎樣拼的,說說好嗎?

  學生代表一邊匯報,一邊將所拼的圖在黑板上進行演示

  注意讓學生指圖說明。

  2、思考:請同學們在合作交流中總結出找一個數的因數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兩個數相乘得12?然后一對一對找出來 。) 全班交流

  師:我發現同學們真的很聰明,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每個小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匯報思考的過程,再次體會“想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形擺出了各種各樣的長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

  共擺了多少個嗎?

  學生回答,老師同時板演:

  師:看得出來,同學們很用心思考,現在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嗎?這6個算式最少能用幾種算式表示出來?

  (3種,算式一樣的可選擇其中的一種說出來。)

  及時板書: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師: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見,12的因數有哪些呢?

  (1、12 、2、6、3、4)

  引導思考:找一個數的因數怎樣做到即不重復又不遺漏呢?

  (通過以上的拼、畫、小組交流,學生已經有所發現。)

  學生的答案:

  (1)我發現積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們的因數都是12的因數。

  (2)我發現可以利用乘法口訣一對對的找12的因數。

  師:誰能按順序說出來?

  (1、2、3、4、6、12)

  3、小結:找一個數的因數,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對一對的找。這樣有順序的給一個倍數找因數,好處就是不重復、不漏找。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第38頁“練一練”第1題,注意關注學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師: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找因數的方法,現在看看誰找得快,請同學們做課本第38頁的練一練的第2題。

  四、總結與評價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呢?用學到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做些什么?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上下來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觸也很深。回顧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只有不斷地進行反思,才能不斷地完善教學思路,才能更好達到教學目標。下面我就說說我對本課在教學設計上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找一個數的因數,在學生已掌握了因數、倍數的概念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對學生而言,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難度并不算大,因此教學例題“找出12的因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拼長方形,讓學生們直接感知兩個自然數的積等于12的幾種情況,使他們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會結合自己對因數概念的理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對已有知識的運用意識),然后在交流中不難發現可用乘法或除法來求一個數的因數(列出積是12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數是12的除法算式)。在這個學習活動環節中,我留給了學生較充分的思維活動的空間,有了自由活動的空間,才會有思維創造的火花,才能體現教育活動的終極目標。特別是用除法找因數的學生,正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因數與倍數之間的整除關系的本質,才會想到用除法來解決問題。

  學生在找一個數的因數時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漏找,重復。學生怎樣按一定順序找全因數這也正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以在學生交流匯報時,我結合學生所敘思維過程進行對比,引導并形成有條理的板書,這樣的板書幫助學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題思路的作用。書寫格式這一細節的教學,既避免了教師羅嗦的講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我相信像這樣潤物無聲的細節,無論于學生、于課堂都是有利無弊的

  新課標實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探究、研究和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認真反思、獨立思考、交流探討,學習研究,與學生平等對話,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前進。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及它們的關系,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能根據指定的要求,設計公平的游戲方案。能對簡單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預測。

  3、培養概率素養,增強對隨機思想的理解。培養公正、公平的意識,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

  4、在游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節有趣的活動課,學生非常感興趣,在游戲中探索可能性。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

  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對隨機思想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出課題:

  1.師: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踢足球)如果要開始一場足球賽大家覺得用拋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開球,這樣公平嗎?為什么?(課件)

  2.揭題:硬幣拋出后可能是那些面?(正反面),所以這是一個不確定的事件,今天我們就進一步研究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用分數表示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1.猜測:

  (1)既然認為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那擲出反面的可能性是多少?為什么?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嗎?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4

  (一)導入

  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什么叫真分數?什么叫假分數?

  學生回憶并回答。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3中的插圖。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分數信息?其中一個同學說:“我吃了一個半”,怎樣用分數表示一個半?

  老師隨著提問,出示下圖。

  學生觀察圖,先獨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一個半”是l+的和。

  老師提示:1+的和可以寫成1。(板書:1)

  2.再讓學生觀察插圖中其他幾個同學吃了多少個橙子?怎樣用分數表示?

  學生試著說一說,老師分另“板書:1,2,。

  3.老師指出:像1,1,...這樣的分數,叫帶分數。觀察這些帶分數都是怎樣組成的?你會讀出這幾個帶分數嗎?4,請學生獨立舉出一兩個帶分數,讓學生讀一讀。

  5.老師小結:帶分數都是由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組成的,帶分數都比1大。

  6.指出:有時根據需要,要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三)思維訓練

  做同一種零件,王師傅2小時做15個,李師傅3小時做20個。誰做得快一些?(化成帶分數再比較)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什么是帶分數,并會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推導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空間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運用公式計算。

  教學用具:1立方厘米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

  3、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二、導入新課:

  1、導入:

  我們知道了每個物體都有一定的體積,我們也知道可以利用數體積單位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體積。

  要知道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你有什么辦法?(用將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體后數一數的方法。)

  說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是切不開或不能切的,如:冰箱,電視機等,怎樣計算它的體積呢?他們的體積會和什么有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2、新課:

  (!)、請同學們任意取出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在小組里合作擺出一個長方體,邊擺邊想:你們是怎么擺的?你們擺出的長方體體積是多少?

  (2)、板書學生的:(設想舉例)

  體積 每排個數排數 排數 層數

  4 4 1 1

  8 4 2 1

  24 4 3 2

  (3)、觀察:每排個數、排數、層數與體積有什么關系?

  板書:體積=每排個數排數排數×層數

  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相當于長方體的什么?

  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所以,每排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米;擺幾排,寬正好是幾厘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米。

  (4)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板書: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字母公式:V=abh

  三、練習:

  1、一個長方體,長7厘米,寬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2、導出正方體體積公式:

  根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讀作a的立方

  3、一塊正方體的石料,棱長是6分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4、看表計算:

  長

  寬

  高

  體積

  12m

  5m

  4m

  1.5dm

  0.8dm

  0.5dm

  8cm

  4.5m

  3cm

  正方體

  棱長

  體積

  0.9m

  2.4dm

  1.6cm

  請同學們擺一個體積是24立方厘米的長方體,擺后說一說長、寬、高各是幾厘米?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提問:長方體的長、寬、高不同,體積相同這是為什么?

  四、小結:這節課學會了什么?

  怎樣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這個問題我們下節課研究。

  四、作業:

【五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折紙數學教案五年級06-12

五年級數學教案06-23

小學數學教案五年級12-13

五年級數學教案08-10

經典數學教案02-22

數學教案09-13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06

五年級認識圓數學教案06-23

五年級的總復習數學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