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4-10-12 08:35:04 詩琳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32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32篇)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

  【教學內容】:

  教材P114第4題及練習二十五第1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熟練地用數對表示位置。

  過程與方法:經歷用數對表示位置的過程,掌握將數對應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數對確定位置。

  難點: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方法】:

  組織練習,質疑引導。練習體驗,小組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練習導入

  1.談話:為了更有利于同學們的學習,老師想調整一下同學們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圖: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麗和小紅的'位置用數對分別可以表示為(,),(,),(,)。

  ⑵老師想把小剛排在(5,3)這個位置上,請你在圖中標出來。

  ⑶從小明的位置向左數2列,再向后數1行就是小強的位置,小強的位置是(,)。

  2.下面是一幅街區平面圖,請看圖回答問題。

  五愛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車站以東200m,再往北700m處。

  ⑴像上面那樣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⑵小剛家在火車站以東600m,再往北400m處小紅家在火車站以東900m,再往北200m處。在圖中標出這兩名同學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剛的活動路線是(6,4)→(2,7)→(4,3)→(5,7)→(7,6)→(9,4)→(11,1)→(11,8)→(6,4)。與一說,他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顧整理

  1.行和列的意義: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2.數對可以表示物體的位置,也可以確定物體的位置。

  3.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號把代表列和行的數字或字母括起來,再用逗號隔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兩個數對,前一個數相同,說明它們所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兩個數對,后一個數相同,說明它們所表示物體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體向左、右平移,行數不變,列數減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數。物體向上、下平移,列數不變,行數加上或減去平移的格數。

  三、鞏固拓展

  1.運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題目。(答案:數對略)

  (1)中點A的位置可用數對(1,1)表示,那么平行四邊形其他各頂點的位置分別怎樣表示?

  (2)寫出平行四邊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圖形,寫出平移后的各頂點的位置。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小結:一個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頂點的位置的列數沒變,行數發生變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頂點的位置的行數沒變,列數發生變化。

  2.教材第114頁第4題。教師:我們都下過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規則。請觀察題中的情境圖,你能用數對來準確地表示出圖上的棋子的具體位置嗎?

  學生觀察圖片,獨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四、課后小結

  位置可以由數對來確定,要注意數對的規范寫法,逗號前面表示列,逗號后面表示行。

  五、作業:

  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1題。

  【板書設計】

  位置復習課

  豎排叫列,橫排叫行。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物體向左、右平移,行數不變,列數減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數。

  物體向上、下平移,列數不變,行數加上或減去平移的格數。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

  教學內容:

  2,5倍數的特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2,5的倍數特征的過程,理解其特征,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知道奇數、偶數的含義,能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2、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觀察、猜測和討論過程中,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3、有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和信心。經歷觀察、歸納、類比等學習數學的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教學重點:

  理解2,5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

  對有關信息如何進行收集、分析、歸納發現數的特征

  一、提示課題

  這節課,老師要帶領全體同學進行探索活動,探索的知識是“2,5的倍數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探索活動

  1、2,5的倍數的特征

  ⑴、給出幾個式子,找找誰是誰的倍數,觀察發現是2或者5的倍數,引出今天的課題2,5的倍數的特征。

  8÷4=2

  6÷3=2

  10÷5=2

  15÷3=5

  20÷4=5

  8,6,10都是2的倍數。10,15,20都是5的倍數

  那我們今天來學習2,5的倍數的特征

  ⑵、游戲

  班上20位同學,老師按照每組5位同學,按順序排列了序號為1-20號。

  1.請序號為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2.請序號為5的倍數的同學舉起手

  3.請序號既是2又是5的倍數的同學舉起你們的雙手

  1.2,4,6,8,10,12,14,16,18,20

  2.5,10,15,20

  3.10,20

  學生總結歸納出2,5的倍數的特征

  學生完成后,展示結果:

  2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

  在學生理解2的倍數的特征的基礎上,師說明偶數和奇數的含義,并板書: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⑵、實踐檢驗

  ①出示1~100的數字表格

  ②在表中找出2的倍數,并做上記號。

  ③在表格中找出5的倍數,師做記號。

  ④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做記號。

  ⑶嘗試判斷

  出示數字:70、90、85、105、120、92、88、104、106

  ①判斷哪些是2的倍數,哪些是5的倍數,哪些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②學生運用乘法或除法計算,來驗證判斷結果。

  (4)歸納總結,并板書。

  三、鞏固練習

  1、找出2、5的倍數。

  1 21 30 35 39 2 40 12 15 60 18 72 85 90

  (1)找出2的倍數、5的倍數。

  (2)哪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2、火眼金睛辨對錯:

  (1)偶數都是2的倍數。 ()

  (2)210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

  (3)兩個奇數的和不一定是偶數。 ()

  3、猜數。

  從左邊起:

  第一個數字最大的一位偶數

  第二個數字5的倍數

  第三個數字最小的奇數

  第四個數字不告訴你

  不過這個四位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4、任選兩個數字組成符合要求的數:6、0、9、5

  (1)奇數

  (2)2的倍數

  (3)5的倍數

  (4)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5、□里能填幾?

  (1)2的倍數:8□

  (2)5的倍數:7□ □□

  四、課堂小結:

  2和5的倍數的特征是我們已經研究過了,3的倍數會有什么特征呢,我們下節課研究。

  五、板書設計:

  2,5的倍數的特征

  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的數

  2的倍數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

  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P83-84頁例1、例2;P85頁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結合圖形,使學生理解旋轉的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旋轉角度。

  (2)借助線段、三角形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對具體圖形旋轉過程的觀察和抽象,認識旋轉的本質,發展概括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賞生活中的旋轉現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多種學習活動溝通聯系,理解旋轉含義,感悟特性及性質。

  難點:用數學語言描述物體的旋轉過程及理解三角形旋轉的特征。

  【教學教具準備】

  1、課件、投影儀、三角尺。

  2、活動材料單,方格紙,(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健身強體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廣場上、公園里無時無刻都會看到人們健身運動的身影,相信同學們也都是健身運動小達人。這節課我們就從運動開始。(板書:運動)請看老師在干什么?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在數學上叫什么?

  生:平移(板書:平移)

  師:再看老師這個動作叫什么?

  生:旋轉(板書:旋轉)

  師;這是物體的平移和旋轉,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圖形的運動—旋轉。(板書:圖形的--)(課題:圖形的運動—旋轉)

  二、初步探究,認識旋轉要素

  師:請看,這是一個點(出示)。這個點在這里不停的旋轉是一個點,如果這個點想同一個方向平移到另一個點,會形成一個什么圖形?你來說:(手勢,A到B)

  生:線段。

  師:請看,點A向同一個方向平移到點B,(邊演示邊說),形成一條線段AB,(板書線段)

  師:A——B線段AB可以?

  生:平移。

  師:也可以?

  生:旋轉。

  師:這節課我們不研究線段的平移,只研究線段的旋轉。

  師:線段AB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AB上的C點,又是怎樣旋轉的呢?你來說?

  生回答

  師:線段AB上的C點也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請看,D點呢?你來說?

  小結:也就是說,線段AB的每一點都繞點A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再看,旋轉前后B點和B’到A點的距離改變了嗎?

  師:線段AB上的每一點旋轉前后到A點的距離都沒有發生改變。

  總結:

  師:同學們請看:線段AB上的每一個點都繞A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并且每一個點旋轉前后到A點的距離都沒有發生改變,像這樣一條線段繞著一個點旋轉的現象,鐘表上也有,請同學們拿出活動材料單

  自主完成,開始。學生展示

  師:旋轉角度是旋轉的三要素,并且知道線段上的每一點旋轉前后到旋轉中心的距離都沒有發生改變。

  三、深化研究,旋轉圖形

  師:如果是幾條線段組成的圖形,旋轉后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線段OA、OB、AB組成的什么圖形?

  生:三角形。

  師:三角形△AOB又是怎樣旋轉的呢?請看,誰來讀要求?生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拿出材料單

  和三角尺按要求轉一轉,并完成下面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小結:三角形繞O點順時針方向旋轉了90度。旋轉前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大小,形狀都不變,每個點到中心的距離不變。只有三角形的位置變了。

  師:(演示180°)請看△AOB又是怎樣旋轉的呢?

  生答。

  師:如果△AOB繞點O順時針方向旋轉360°。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重合。

  師:當△AOB繞點O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60°就會旋轉到原來的位置。

  四、自主練習,應用拓展數學書第85頁第1.2.3題。

  總結:

  師:同學們請看,今天我們學習了圖形的運動--旋轉,知道了旋轉的三要素:中心、方向、角度。還知道了旋轉前后的圖形旋轉中心的位置不變,圖形的大小、形狀不變,每個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不變,只是三角形的位置變了。生活中人們利用旋轉的特點創造了許多美麗的圖案,(請看)(邊演示邊講)旋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美,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幸福。

  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當你為生活的山重水復而愁眉苦臉時,不妨旋轉一個角度看世界,相信你會收獲一個柳暗花明的心情。

  下課!同學們再見。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4

  一、教材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44頁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空間想象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喜歡自己通過動手、動腦去大膽探索問題,可以在活動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所以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后,安排“探索圖形”這個綜合與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小組合作探究大正方體中各種涂色問題,并總結出規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概括推理能力。

  三、教學目標

  1、借助正方體涂色問題,通過實際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動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

  2、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獲得一些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及分類、歸納、推理、模型等數學思想和經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有趣,激發主動探索、勇于實踐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借助正方體涂色問題,通過實際操作、演示、想象等活動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

  教學難點: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獲得一些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及分類、歸納、推理、模型等數學思想和經驗。

  四、教學準備

  魔方、正方體教具(教師)、正方體教具(學生)、學生小組探究卡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同學們玩過魔方嗎?它是一個什么幾何形體?(正方體),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

  學生:有8個頂點、12條長度相等的棱、6個大小相等的面。

  教師隨機板書正方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魔方引入正方體,不僅復習了正方體的特征,為新課的學習做好良好鋪墊,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二)、出示①②③組圖,它們分別是由多少塊小正方體組成的嗎?

  生:圖①2×2×2=8(塊)

  圖②3×3×3=27(塊)

  圖③4×4×4=64(塊)

  師:在它們的表面涂上顏色,那么這些小正方體都會被涂上顏色嗎?

  生:不是,有的會被涂上顏色,有的不會被涂上顏色。

  師:涂色的面數有幾種情況?

  學生觀察分類:3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沒有涂色。

  教師隨機板書:3面兩面一面沒有涂色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正方體表面涂色的問題——探究圖形

  教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三面涂色的問題

  師: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有多少塊呢?

  生觀察回答:圖①有8塊、圖②有8塊、圖③有8塊。

  師:怎么都是8塊?分別在哪里?

  生:都在大正方體的8個頂點上。

  師:那么棱長上有5個、6個或7個小正方體的圖形呢?三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生:也是8塊。

  師:這跟什么有關系?

  生:跟正方體的頂點有關系,因為有8個頂點,頂點上的小正方體是三面涂色的。

  教師隨機板書:頂點

  (二)探究兩面涂色的問題

  師: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又有多少塊呢?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規律呢?請同學們利用學具四人小組進行探究。

  小組合作提示:

  1、四人合作,利用學具探究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

  2、試著將發現的結果用列式的方法表示在小組探究卡的表格中

  小組探究

  小組匯報

  生:一面有4塊,6面一共有12塊。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除以2呢?如果是正方體塊數非常多的話,用這種方法還方便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塊剩下的一塊就是兩面涂色的,而正方體有12條棱,一共就有1×12=12塊.

  師:③號圖形兩面涂色的有多少塊呢?你發現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哪里?

  生:在棱上。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2塊剩下的兩塊就是兩面涂色的,而正方體有12條棱,一共就有2×12=24塊.

  師:那棱長是5塊、6塊的呢?怎樣列式計算?

  生:(5-2)×12=36塊(6-2)×12=48塊

  師:用字母n表示棱長上的小正方體的塊數,怎樣表示出兩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

  生:(n-2)×12

  師板書:在棱上(n-2)×12

  (三)探究一面涂色的問題

  師: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呢?試著借助剛才的經驗進行探究并填表。

  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匯報(使用希沃軟件同屏互傳,讓孩子邊展示列式邊解釋方法)

  生:②號圖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在每個面上,一面有1個一面涂色的,6個面一共就有6塊。③號一面有4個一面涂色的,6個面一共就有24塊。

  師:你是怎么知道一面有1塊、4塊一面涂色的呢?

  生:數的

  師:如果正方體的塊數非常多的時候呢?你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有局限性

  師:是的,不具有一般化,并且還需要一定的計算前提。那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生:②號圖形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塊是一面涂色的這個正方形的棱長數,而這個小正方形的棱長數是(3-2)得到的,6個面就有(3-2)×(3-2)×6=6塊。

  生:③號圖形一條棱上去掉三面涂色的剩下的兩塊是一面涂色的這個正方形的棱長數,而這個小正方形的`棱長數是(4-2)得到的,6個面就有(4-2)×(4-2)×6=24塊。

  師:看來你們發現了一定的規律,棱長是5塊、6塊的圖形呢怎么計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

  生:(5-2)×(5-2)×6=54塊

  (6-2)×(6-2)×6=96塊

  師: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6=(n-2)2×6

  (四)探究沒有涂色的問題

  師: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有多少塊呢?怎么計算?

  生:可以用小正方體的總塊數減去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以及一面涂色的。

  師:這也確實是個辦法。如果我只想知道沒有涂色的塊數是不是還需要算出其他的情況呢?是不是有些麻煩?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在哪里呢?

  生:在里面

  師:有什么辦法知道呢?

  生:拆開看一看

  師用教具給學生演示拆開的過程,觀察里面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

  師:現在你知道有多少塊沒有涂色了嗎?

  生:②號圖形有一塊沒有涂色

  ③號圖形有8塊沒有涂色的

  師:可以用算式計算出來嗎?結合剛才拆的過程我們再看一看動畫演示過程看看你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計算出沒有涂色的塊數。

  組織學生觀看動畫過程。

  生:②號圖形每條棱上有3塊,去掉兩塊三面涂色的剩下的一塊就是中間正方體的棱長數,因此中間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3-2)×(3-2)×(3-2)=1塊。

  生:③號圖形每條棱上有4塊,去掉兩塊三面涂色的剩下的兩塊就是中間正方體的棱長數,因此中間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塊數(4-2)×(4-2)×(4-2)=8塊。

  師:真棒!你能試試棱長是5、6塊的嗎?

  生:(5-2)×(5-2)×(5-2)=27塊

  (6-2)×(6-2)×(6-2)=64塊

  師: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n-2)×(n-2)×(n-2)=(n-2)3

  三、知識應用

  出示棱長由1000塊小正方體拼成的大正方體,請問三面、兩面、一面、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分別有多少塊?

  學生計算匯報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探究,你能說說你用什么方法學會了本節課的知識?

  五、版書設計

  探索圖形

  頂點上棱上面上中心

  正方體的特征: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

  三面兩面一面沒有涂色

  8(n-2)×12(n-2)2×6(n-2)3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5

  學習目標:

  1、我能在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并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我能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探索出長方體的具體特征,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我有信心學會本節所學內容,我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重點:

  掌握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和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難點:

  形成長方體的.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過程

  ☆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同學們從長方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體、圓柱、圓等圖形中,找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然后在立體圖形中找出長方體。

  2、孩子們,你能找出長方體嗎?

  ☆學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長方體有()個面,每個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長方體有()條棱,指一指哪些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個頂點。

  4、你還能發現什么?

  探究二:制作長方體框架圖我發現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

  2、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探究三:借助“產品”我能認

  1、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走進知識大本營填一填

  1、長方體有()個面,都是()形,特殊情況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形,相對的面的面積()。

  2、長方體有()條棱,相對的棱長度()。

  3、長方體有()頂點。

  4、相交于長方體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和()

  辨一辨

  1、長方體的6個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長方體的12條棱中長寬高各有4條。()

  3、一張長方形的紙是一個長方體。()

  4決定長方體的大小是長、寬、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個美觀的長方體玩具箱。

  ☆談收獲、寫反思(梳理成數學日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6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使同學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對稱、平移、旋轉等現象。

  2、欣賞美麗的對稱圖形,并能自身設計圖案。

  3、同學感受圖形的美,進而培養同學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審美意識。

  重點難點:

  1、能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培養同學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利用課件顯示課本第7頁四幅美麗的圖案,配音樂,讓同學欣賞。

  二、學習新課

  (一)圖案欣賞:

  1、伴著動聽的音樂,我們欣賞了這四幅美麗的圖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讓同學盡情發表自身的感受。

  (二)說一說:

  1、上面每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得到的?

  2、上面哪幅圖是對稱的?先讓同學邊觀察討論,再進行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完成第8頁3題。

  1、這個圖案我們應該怎樣畫?

  2、仔細觀察這幾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經過什么變換得到的?

  (二)拓展練習:

  1、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作一個圖案。

  2、交流并欣賞。說一說好在哪里?

  四、全課總結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廣泛地應用于平面、立體的建筑藝術和幾何圖像上,而且還涉和到其它領域,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都成為杰出的設計師。

  五、安排作業

  教材第9頁第5題。

  板書設計:

  欣賞和設計

  圖案1圖案2

  圖案3圖案4

  對稱、平移和旋轉知識有廣泛的應用。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學情分析

  學生在掌握整數加法的基礎上,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法的過程,理解同分母分數的計算法則。

  重點難點

  1、分數加法的意義。

  2、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1、(錄音內容)我是妮妮,今天想請哥哥、姐姐幫我一個忙。我媽媽烙了一張餅,爸爸把它平均分成八份,爸爸吃了八分之三張餅,媽媽吃了八分之一張餅,我想知道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張餅呢?誰要是能幫我,就獎給大家一個贊,我先謝謝哥哥、姐姐了。

  2、師:同學們,能幫助小妹妹嗎?那怎么列式(板書式子),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學習同分母分數加法。

  活動2【講授】學習目標

  1、理解、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

  活動3【活動】提示預習內容,學生自主學習

  1、自主探究、小組討論:

  (一)師: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四個人的智慧,一定是很大的,下面就讓我們小組合作來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

  (二)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小組討論

  (三)學生討論,師個別指導

  (討論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個人見解,提示可以借助輔助工具來解題。)

  2、匯報交流

  生1:同學們,下面由我來代表我們組跟大家分享我們組的做法,大家請看,我是把這張長方形紙當成媽媽烙的餅,我也把它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份,我把它折回去,媽媽吃了1份,我也把它折回去,還剩4份,吃了也就是4份,占整張餅的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老師,我想對趙紅俐的講解做下點評,你的想法真奇特,能想到加法的逆運算減法來解決問題,你真棒,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你能繼續發揮你的聰明才智。

  生2:大家請看,我們組是用折紙法,我把這張圓看作是媽媽烙的餅,我把它對折三次,平均分成8塊,這3塊是爸爸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三,這1塊是媽媽吃的也就是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3:我來為大家講解說意義的方法,大家請看,我是把這張餅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8塊,爸爸吃了3塊,相當于吃了這張餅的八分之三,媽媽吃了1塊,相當于吃了這張餅的八分之一,兩個人共吃了4塊,也就是這張餅的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4:我們組是用畫線段的`方法來解答的,我是把一條8厘米長的線段看成是媽媽烙的餅,把它平均分成8份,這3份是爸爸吃的,用來表示八分之三,這1份是媽媽吃的,用來表示八分之一,一共吃了4份,也就是八分之四,請大家注意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5:我們組是用畫圖法來解決的,我是把一張正方形紙看作是媽媽烙的那張餅,把它平均分成8塊,爸爸吃的3塊,我是用藍色表示的,媽媽吃的1塊,我是用紅色表示的,爸爸、媽媽一共吃了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6:我們組是用切割法來解決的,請八位同學來幫我完成,請大家手拉手緊密的圍成一個圓,我把這個圓平均切成8塊,這3塊是爸爸吃的,這1塊是媽媽吃的,一共是4塊,也就是八分之四,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我想對陶夢如的做法做一下點評,你的想法很新穎,但在日常的應用中不實用,我建議你可以用小棒來代替人。

  生:我覺得小棒易丟,也不實用,可以用手指來代替小棒,因為手指不會離開我們的身體。

  生:我覺得手指算小數可以,假如就沒法算了,我覺得還是畫圖比較好。

  生7:大家請看表示3個,表示1個,它們兩的分數單位都是,所以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也就是二分之一。

  生:剛才大家用這么多方法來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法,那到底該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呢?

  生: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師:同桌互記計算法則。

  活動4【練習】能力提升

  師:在阿拉伯流傳這樣一句話:“無論你有多少知識,假如不用便是一無所知”,誰能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出幾道題考考大家?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學生在生活中進一步積累探索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維。

  3、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其價值,增強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長方體的特征。

  難點:理解長方體面、棱、頂點之間的關系,建立空間想象。

  教學準備:

  每生準備一個長方體,長方體框架;師準備教學道具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很多圖形了,大家回想一下我們都學過哪些?現在老師在黑板上畫出兩個最簡單的圖形,請你們快速說出它們的名字。

  (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點,一條直線)

  生:點、線

  師:我的這個點和線都畫在一個什么上?

  生:黑板、面

  師:對,都畫在一個面上。現在請你們拿出身邊的長方體,找一找長方體中的點、線、面。

  師生摸一摸,指一指,說一說。

  二、新授

  師:長方體中的線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叫做“棱”,長方體中的點也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叫做“頂點”。

  師:我們現在初步了解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長方體,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師:大家提出的既有關于面、棱、頂點數量的問題,又有關于它們之間關系的問題。下面就請大家小組合作學習,解決課件中給出的這些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以下問題:

  面1、長方體有幾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1、長方體有幾條棱?

  2、哪些棱長度相等?

  頂點1、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棱是怎么形成的?頂點是怎么形成的?

  師:我們先來解決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生:8個

  師:怎樣有序地數?

  生:可以先依次數上面的四個,再依次數下面的四個。

  師:長方體有幾個面呢?

  生:6個

  師:誰能有次序地數出這些面?

  師:誰能用具體的方位名詞有次序地數出來?

  師:長方體有6個面,依次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師:還可以怎么數?

  師:我們在第一單元學習了觀察物體,現在試著從一個角度觀察我手中的長方體,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生:3個

  師:這三個面的對面都看不到,所以用3乘2就是總數。用這樣的方法也能數出長方體的面數。

  師: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有的長方體中也有正方形。

  師: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長方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生: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

  師:你們說的前與后,左與右,上與下都是相對的關系,所以簡單說就是相對的面完全相同。你們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

  生:我們是看出來的。

  師:生活中我們經常有看錯人的時候,所以用眼睛看出來的不一定正確,你們有什么方法能證明自己的結論是正確的嗎?

  生:可以把長方體拆開,拿相對的面對比,如果完全重合,就說明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師:你的方法真棒,那我們就一起來操作和證明一下。

  師:相對的兩個面放在一起完全重合了,說明大家的結論是正確的。

  師:我們來理解一下什么是完全相同?完全相同的兩個面,它們的面積相等,周長相等,長相等,寬也相等。

  師:關于長方體的棱,你們知道有幾條嗎?

  生:12條

  師:誰能有次序地、不重不漏地數出來?

  請學生來數

  師:剛剛那位同學的數法我再來展示一下,同學們仔細觀察,他是分成幾組來數的?每組有幾條?

  生:三組,每組有4條。

  師:為什么要這樣數?

  生:因為每一組中的`棱長度是相等的。

  師:哪些位置的棱長度相等呢?

  生:位置相對的棱

  師:我們用尺子量一量是否相等。

  師:確實,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

  師展示長方體框架:假如這個框架中缺少了一條棱,你能想象出缺的這條棱的樣子嗎?為什么?

  生:因為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可以通過相對的棱想象缺的那條棱的樣子。

  師:如果在一組相對的棱中去掉三根,剩一根,你能想象出去完整的長方體的樣子嗎?為什么?

  生:能,可以通過剩下的那根,想象出跟它相對的其他三條棱的樣子。

  師:按這樣的道理,我們在每一組棱中都去掉三根,依然可以想象出完整的長方體的樣子。我來試試去掉這些棱后,會是什么樣子。

  生:只剩下三根棱。

  師:這三根棱有什么特殊?

  生:它們相交于一個頂點。

  師:對。這是三條非常特殊的棱,我們把它們分別稱作長方體的“長”“寬”“高”。也就是說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在一個長方體中,我們通常把豎著的這條棱叫做“高”,正對著我們的棱叫做“長”,“長”旁邊的那條是“寬”。大家來指一指我手中的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拿長方體模型橫放、豎放、側放,并讓學生指出在不同擺放的情況下的長、寬、高,體會同一個長方體因擺放位置不同而引起的長寬高的變化。

  師:根據相對的棱相等,所以“長”對面的棱也是“長”,“寬”對面的棱也是“寬”,“高”對面的棱也是“高”,由此可知,長方體有4條長,4條寬,4條高。共計12條。

  師:如果讓大家利用小木棒來制作一個長方體框架,思考一下需要幾組木棒,共幾根?在下面給出的木棒中你可以如何搭配來組建長方體,它們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

  出示例題:

  四根8厘米,八根3厘米,四根6厘米,兩根5厘米。

  生1:長8,寬3,高6

  生2:長8,寬3,高3

  生3:長6,寬3,高3

  師:生2和生3搭建的長方體都是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長方體,想象一下,把長縮短到3厘米,這個長方體會變成什么樣子?

  生:變成了正方體

  師:對,變成了長、寬、高都是3厘米的正方體,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是正方體,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師:關于面、棱、頂點,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棱和面有什么關系?棱和頂點有什么關系?

  生:兩個面相交的位置是棱,兩條棱相交的位置是頂點。

  鞏固練習

  書上例題1、2

  小結

  作業布置

  練習冊《長方體的認識》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找次品的操作活動和分析、歸納的理性思考,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把待測物品平均分3組。

  2、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讓學生體會用縮小范圍逐步逼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嚴密性和口頭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學情分析

  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此前學習過的“沏茶”、“田忌賽馬”、“打電話”等都屬于這一范疇,在這幾節課的學習中,對簡單的優化思想方法、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等都有所滲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學習等式的性質時,學生對天平的結構、用法以及平衡與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經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課程實施以來,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學生所接受,成為學生比較喜愛的主要學習方式,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夠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較好地完成探究任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策略。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認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看視頻,談感受。

  播放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視頻。看后你從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發現次品。

  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產品與合格產品不一樣。有的是外觀瑕疵,有的是成分不過關,還有的是產品的質量與正常的不同……我們把這些不合格的產品稱為“次品”。(板書:次品。)你身邊有哪些次品?和同學交流。

  今天我們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觀一樣,質量不同,或輕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書:找)

  活動2【講授】初步感知、尋找方法

  1、出示例題。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呢?

  數一數,掂一掂,搖一搖等方法,選擇最優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兩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輕的一端上揚。

  3、華羅庚的數學思想。

  讓學生自由猜測稱的次數。

  師:同學們猜的結果不一樣,可能是數量太大了。數學中有種方法叫做“化繁為簡”,這正和華羅庚思想不謀而合,讓我們從數量較小的來研究吧!

  活動3【活動】自主探究、方法多樣

  1.研究2瓶

  師: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需要幾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書做好記錄:2次(1,1)

  2.討論3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找出來呢?生敘述稱球的過程。板書記錄: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個空間可以利用,這樣節省次數。生將探究結果填入導學案中。

  3.研究4-8瓶的問題

  如果利用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2次才能保證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幾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手中的小圓片動手操作,并記錄在導學案中。

  課件出示小組活動要求。

  (1)把待測物品分成了幾份?每份幾個?

  (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點匯報8瓶的設計方案。

  (1)師引導學生:比較3、4種分法,并展開討論:想想為什么方法3的次數是最少的?你覺得它會和什么有關系呢?

  (2)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的次品時,把待測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書:把待測物品分3份。

  (3)師:比較1、2、3種分法,討論為什么同樣分3份,為什么第3種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時,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盡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板書:每份之間的差盡可能少。

  5.研究9瓶

  學生根據總結的方法直接說出次數,小組驗證。

  活動4【練習】拓展提高,優化方案

  1.運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幾次能找到次品?

  2.舉一反三:從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個次品,至少稱幾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導學案上完成。

  3.發散思維:有2187瓶礦泉水,其中2186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年級上冊91頁《三角形的面積》,92頁例2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應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經歷探索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體會轉化的思想。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及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紅領巾、實驗記錄單。

  學生準備:各種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創設情境。

  1、復習舊知,做好鋪墊。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

  【復習鋪墊是小學數學重要的環節,對于引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新知的探究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2、猜謎語:一塊布料三角樣,顏色鮮紅真漂亮。少先隊員才能有,每天佩戴不要忘。學生猜謎。

  3、創設情境:要想做這樣的一條紅領巾,需要多少布呢?也就是計算什么?

  4、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利用學生熟悉的紅領巾實物猜謎,以及做一條紅領巾要用多少布這樣的事例,激起了學生想知道怎樣去求三角形面積的欲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的興奮點,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發展。】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活動一:小組合作拼一拼、擺一擺。要求:請你用手中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哪種圖形,快來試一試吧!小組動手操作并展示交流。

  活動二:觀察討論,完成下面的實驗記錄。實驗記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

  1、三角形的底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3、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X(),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小組活動,然后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推理、概括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發現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把自主學習的權力還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順利實現原有數學知識結構的擴充和新知結構的建立,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方法的內在魅力。】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出示例2:學校計劃做的紅領巾的底是100㎝,高是33㎝,紅領巾的面積是多少?

  (1)學生嘗試完成。

  (2)交流做法和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既解決了課前的問題,還讓學生感知到數學學習能夠方便生活,有效的提高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鞏固應用,舉一反三。

  第一關:辨一辨。

  1、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第二關: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說出怎樣計算它的面積。 (單位:厘米)

  第三關:制作兩個這樣的交通警示標志,需要多少鐵皮?第四關:求出下圖中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采用智慧闖關的形式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強化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五)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課件出示: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2)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你感覺自己今天表現如何?

  (4)我還想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我評價,接著讓學生互相評價,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同時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1

  教學內容

  質數和合數

  教材第14頁的內容及練習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并能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會把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學會準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難點:區分奇數、質數、偶數、合數。

  教具學具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六一”快到了,老師給大家送來了禮物!(出示百寶箱)大家想要嗎?可是這上面有鎖,而且是一個密碼鎖,打不開,怎么辦?

  師:密碼是一個三位數,它既是一個偶數,又是5的倍數;最高位上的數是9的最大因數;十位上的數是最小的質數。你能打開密碼鎖嗎?

  學生質疑:什么是質數。教師引入本節課內容,板書:質數和合數。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認識質數與合數。

  師:找因數--找出1到20的各個數的因數,看一看它們的因數的個數有什么特點?

  學生分組進行,找出之后進行分類。

  生:老師,我發現這些數的因數有的只有1個,有的有2個,有的`有3個,還有的有4個或更多。

  師:很好,我們可以把它們分類,大家把分類結果填在表中。

  投影展示學生的分類結果。

  【設計意圖: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找出1~20的因數后總結出特點,為下文概念的出示做準備,使學生親身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印象深刻】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如2、3、5、7都是質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如4、6、15、49都是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師:再舉出幾個質數和合數的例子,舉得完嗎?說明了什么?(質數和合數都有無數個)

  想一想:最小的質數(合數)是幾?最大的呢?

  師:所以按照因數個數的多少,自然數又可以分為哪幾類呢?

  課件出示:可以把非0自然數分為質數和合數以及1,共三類。

  2.制作質數表。

  投影出示例1。

  師:怎樣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呢?

  生1:可以把每個數都驗證一下,看哪些是質數。

  生2:先把2的倍數劃去,但2除外,劃掉的這些數都不是質數。然后劃掉3的倍數,但3不劃掉……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完成100以內的質數表,使學生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了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在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時,我們要抓住質數與合數的本質特點,從因數的個數入手進行判斷。在對整數進行分類時,要明確分類標準,不能把質數和合數與奇數和偶數混淆。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是數學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課堂上,我盡一切所能為學生創設可觀察、可探索、可發現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以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習數學,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2.學生是知識建構過程的主體。自主探究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已有的知識背景去探索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說,自主探究的目的不單純在于數學知識的掌握,而在于數學方法的掌握和情感體驗的獲得,通過自己探索獲得“再創造”的體驗。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2

  設計說明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的,學習起來并不難,教學時應注意突出以下兩點:

  1、把新知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制造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本設計由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設計練習時,將“做一做”的題目融入到游戲之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鞏固強化的目的。

  2、以人為本,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即學生能學會的,老師決不代替。本設計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出最簡分數的意義。學習約分時,放手讓學生思考怎樣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分數化成最簡分數,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

  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及時反饋,教師予以指導,特別在學習約分的兩種方法時,讓學生在頭腦中感受每一步的過程,形成知識表象。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求下面每組數的公因數。

  42和50 15和5 8和21 18和12

  2、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里面都有哪些人物?誰最厲害?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特別神奇,你們想不想也學一招?好,這節課我們就來“變分數”。

  (2)認識約分

  1、嘗試“變分數”。

  課件出示教材65頁例4: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

  讓學生了解“變化”的要求:

  ①這個分數要與的大小相等。

  ②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約分的概念。

  ①所變出的分數與原分數有什么關系?

  ②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③請學生說一說所變的分數是怎樣得來的。

  觀察后發現分數的大小不變,但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的分子、分母小。

  3、認識最簡分數。

  ①約分后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了?為什么?

  ②小結: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4、說出幾個最簡分數,強化最簡分數的概念。

  (3)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1、討論:你能根據我們化簡的過程找到約分的方法嗎?

  2、小結。

  教師板書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方法:

  ①逐步約分法。

  如約分時,依次用12,18的公因數2和3去除,最后約分成。

  ②一次約分法。

  如約分時,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數6去除,一次約分成。

  3、小結:我們既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去除,一步一步地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因數去除,直接一次約分。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3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2、能正確列式解答“求平均數”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討“求平均數”問題的分析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三個數學小伙伴都想和老師比賽投籃,1分鐘內看誰投中的個數多。小胖1分鐘投中了5個,他認為這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于是要求再給他兩次機會,讓他能充分發揮出水平。第二次,他投中了5個,第三次,還是5個。看來他的水平很穩定,用5來代表他1分鐘投籃的水平合適嗎?

  二、新授

  1、師:小淘氣1分鐘投了3個,他也要求再給兩次機會。第二次投中5個,第三次投中4個。

  剛剛小胖三次都投中5個,那顯然就用5來代表小胖的水平。現在用幾來代表小淘氣1分鐘的水平呢,說說理由。

  生:用4來表示……; 用5來表示……。

  師:用超常發揮的補救發揮失常的,這時候,用4來代表他的水平比較合適。這個方法叫做移多補少。(板書)還有其它想法嗎?

  生:因為4在3和5的中間;把超常發揮和發揮失常的去掉,他們不具備代表性;因為4是3、4、5的平均數……

  師:不管超常發揮還是發揮失常,都是他自己投的,就先求和再均分,(板書)能使每一次的個數一樣多。移多補少的目的也是將每一次的個數變成一樣多(板書)。用一樣多的這個數來代表他的水平合適嗎?

  遇到這樣數據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過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數。

  2、師: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機會,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第一次投了3個,第二次投了7個,第三次2個,看來水平很不穩定,一起用手勢高低來表示他的三次投籃結果。

  師:你覺得用幾來代表他1分鐘的水平呢?

  生:計算,是4。

  師:4是從哪里來的?前面的小淘氣是3個、4個、5個,好歹還有個4出現,這里一個4都沒有,怎么會用4來代表呢?和同桌說說道理。

  生:3+7+2=12個 12÷3=4個(板書算式)

  生:還可以用移多補少的方法,把7拿出1給3,再拿出2給2。(媒體)

  師:現在用4來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適嗎?不管是求和均分還是移多補少,這兩個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像這樣通過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補少,使得數據變得同樣多,就是在求原來這些數據的平均數。(板書)

  我們說,4是3、7、2這3個三個數的平均數。

  那么小淘氣的投籃水平也是4,這個4又是哪些數的平均數呢?

  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數。

  師:這個4能代表小丁丁第一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二次的'投籃水平嗎?能代表他第三次的投籃水平嗎?我們辛苦了那么久,結果這個4既不能代表第一次的水平,又不能代表第二次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第三次的水平,那它到底代表的什么呢?

  師:平均數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這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整體水平。(板書)

  3、師:終于輪到老師投籃了,老師想要4次投籃機會,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么?

  師:小丁丁笑了,老師,我們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總數,你投好了,還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我們就同意你投4次。

  老師第一次1分鐘投進了4個,第二次6個,第三次5個。到這里老師心里十分后悔,如果只投三次就好了。老師想就此收手,你們猜3個小朋友會同意嗎?為什么?老師如果投第四次,可能贏嗎?也可能輸。

  老師第四次投中了1個。我贏了還是輸了?算一算。

  如果我第四次投中了5個,我的水平是多少?如果第四次投中了9個呢?

  三、練習

  1、姚明比平均身高高,既然有人比平均身高高一點,就有人的身高……

  不然移多補少補給誰去呢?

  2、平均身高160,但不是人人都160,排在中間的人一定是160嗎?

  3、平均水深才110,所以以他140的身高肯定淹不死,是嗎?

  生:這是平均水深,是移多補少的結果,是求和均分的結果,也許有的地方比140深得多。

  出示水下圖片。

  師:掌握了平均數以后,回到生活中再來看在這些數據還會上當嗎?

  4、有一則調查新聞,說先在的男性平均壽命是71歲。30年過去了,男性平均壽命從68上升到了71,該高興還是難過?可是一個老爺爺看到新聞都難過得哭出來了,他今天剛過了70歲生日,你覺得他為什么會難過?他有必要去難過嗎?說明他不懂平均數。你懂不懂平均數?你能用今天學的本領來勸勸他,讓他喜笑顏開嗎?

  5、想不想猜一猜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還是短?出示。《2010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71歲,女性的平均壽命大約是74歲。

  四、總結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4

  教學內容:

  教材第27~2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

  小數的簡便記法。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判斷商是否為循環小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請注意聽下面的聲音。

  師:同學們,如果老師一直播放下去會怎么樣?

  生:永遠放不完。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放不完。

  師:同學們說得好,那么為什么會放不完呢?

  生:因為都是不斷重復那幾句話。

  板書:不斷重復

  師:我們生活當中有這樣的現象嗎

  生:有啊,白天到黑夜,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星期一到星期天,一年十二個月等等

  師:說得非常好,像這樣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現象我們就叫它循環。那么在我們的數學王國中有沒有這樣的.循環現象呢。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新的朋友—循環小數。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27頁王鵬賽跑的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圖意后,列出算式400÷75。

  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這個算式,看計算過程中你能發現什么?

  生:可能發現。

  1、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

  2、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

  師:那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商的小數部分不斷重復3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黑板上寫出計算過程,邊寫邊說)繼續除看看,無論除到哪一位,當余數重復出現時,商就要重復出現;商是隨余數重復出現才重復出現的。

  師:后面還有很多個3,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表示商呢?我們這時就可以用個省略符號表示它了。下面同學們再試著再列豎式算一道題目,看跟這道有什么區別。

  生:商是從小數點第二位開始出現的,并且重復出現兩個數字。

  二,認識循環小數

  (出示課件,像這樣的數叫做循環小數)

  引出循環小數的定義。(在黑板上板出還可以這樣簡寫)

  師:請同學們計算再15÷16和1.5÷7。

  學生計算后,問:從中你發現什么?

  生:15÷16=0.9375,1.5÷7=0.2142857?

  師:像這樣兩個數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數商,所得的商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你知道是哪兩種情況嗎?

  引導學生說出一種是繼續除下去能夠除盡,像15÷16一樣;另一種情況是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像1.5÷7一樣。

  師:能夠除盡的商的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我們把它叫做有限小數;永遠也除不完的商的小數部分是無限的,我們把它叫做無限小數。循環小數的小數位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生:無限的。

  師:所以循環小數是無限小數。

  四、課堂練習

  五、課堂小結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5

  教學內容:

  第10頁例6及后做一做、練習二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應用遷移的方法來求積的近似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學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數精確到百分位。

  0.256≈ 12.889≈ 40.00001≈

  二、新授

  1.教學教材第10頁例題6.

  (1)出示例題6:

  (2)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3)生嘗試練習。

  (4)抽生板演:0.049×45≈2.2(億個)

  0.049

  ×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訂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學生質疑或師提問:)

  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根據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計算。)

  ②結果2.205保留一位小數約是2.2是怎么來的?(根據四舍五入法:看小數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從第二位開始省略掉。)

  (6)小結:當我們求出的積的小數位數比較多,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三、練習

  1、完成第10頁“做一做”。

  生完成在練習本上,抽生板演,并說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課堂作業:第13頁練習二1、2、3題。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6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用于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2.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全過程,理解算理,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系,發展運算、分析、推理能力,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3.加強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細心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本節課關鍵性問題:

  1、如何引導學生發現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2、如何引導學生將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進行聯系溝通。

  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單、實物投影

  過程設計教學過程:

  一.錯題引入

  師: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學什么?(出示課題)

  師: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所以昨天我做了一次課前調查,這是同學們列的兩道豎式:

  師:你認為哪道是對的?

  師追問:為什么這個2不與5相加,而要與6相加呢?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錯例引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為自主探究作好鋪墊。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關鍵問題1】如何引導學生發現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

  出示學習單

  小組合作要求:

  (1)組長合理分工,在最短時間內讓組員將討論結果內記錄在學習單上。

  (2)小組匯報時按順序依次發言。

  (3)其他組員可以進行補充和評價。

  (預設生):百分位與百分位加,十分位與十分位加,個位與個位加。

  (預設生):用計數器來表示算法的。

  (預設生):2個一加3個一,6個0.1加2個0.1,5個0.01加0個0.01。

  (預設生):用格子圖來解釋。

  師:現在你知道為什么這個2不與這個5相加,而要與6相加了嗎?

  (預設生):2表示2個0.1,5表示5個0.01.(同時板書)他們的計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師追問: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個2不與5相加,而要與6相加嗎?

  小結:是的,只有相同數位的數才能相加,也就是計算小數加法的時候我們要做到相同數位對齊。(板書)

  練習:判斷一下下面哪道豎式是正確的?

  師:你怎么這么快就判斷出來啊!

  (預設生):看看小數點對齊了沒有。

  小結:在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只要把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

  師:那么以后再算小數加法時我們要做到什么?

  (預設生):計算小數加法時,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自主發現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體驗自主探究學習的快樂。

  與整數加法進行比較

  1.【關鍵問題2】如何引導學生將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進行聯系溝通。

  師:相同數位對齊你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在哪里聽過。

  出示課件

  小結:在做整數加減法的時候就是要把相同數位對齊才能相加減。原來小數加減法與整數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2.回到課前調查引出小數減法

  師:看來同學們,小數加法的問題已經解決了,請再來看看課前調查中的那一道算式:

  師:現在你知道哪道是正確的嗎?為什么?

  師:百分位上沒有數怎么減?

  師:計算小數減法時有什么好竅門?

  小結:所以以后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相同數位對齊了,就與整數加減法的運算規則是一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把舊的'知識經驗遷移到小數加減法上,讓學生獨立解決小數減法的計算問題。

  練習鞏固

  1.校對時借助課件用計數器演示退位過程。

  設計意圖:借助開小卡車,調節學習氛圍,同時讓學生鞏固小數點對齊的重要性,通過演示計數器讓學生形象地感知退位過程。

  2.你覺得生活中有沒有用到小數加減的地方?

  師:這是小馬虎的媽媽去超市購物的清單,可是清單的右下角被油漬弄臟了看不清了,你們能幫忙算一算嗎?先估一估大約是幾元?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小數加減法問題,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計算的必要性,體會加減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在方框上填上運算符號,然后添上小數點,使豎式成立。

  設計意圖:進一步讓學生感知小數點對齊的本質就是讓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

  三、課堂總結

  談談你的收獲?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7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材P5~6例3、例4及練習二第1、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筆算,并且會運用該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在小組討論中探究、發現、感悟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在理解小數乘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0.7×5 9×0.8 1.2×6 0. 23×3 14×3 1.4×3

  口算后提問:從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2.列豎式計算。26×7 1.36×12 30.8×25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引入新課。我們已經掌握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那么小數乘小數又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二、自主探究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出示教材第5頁例3的主題情境圖。

  師:觀察圖片,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學校有一個長2.4米、寬0.8米的宣傳欄。現在學校要給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師:給宣傳欄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該怎樣計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傳欄的面積。

  師:那么怎樣求宣傳欄的面積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師:這個式子中,兩個因數都是小數,該如何計算呢?

  生1可以用豎式計算:×0.8

  生2:也可以把它們可作整數來計算(下左)。

  師: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樣的方法計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師:同學們能說說我們在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嗎?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加以總結。

  小結:所有小數右邊的數一律對齊,其他小數位從右往左依次對齊。

  師:看一看算式的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呢?

  生:兩個因數中一共有2位小數,積也有2位小數。

  2.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1)組織學生嘗試完成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2)學生獨立計算后,指名板演并匯報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然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4。 0.56×0.04

  師:這個算式中的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通過列豎式計算,我們能發現一個問題,即這個算式中,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那么如何點小數點呢?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

  師: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師:觀察黑板上各題,小組討論。(出示討論提綱。)

  討論提綱:

  ①小數乘小數,我們首先怎樣想?

  (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去掉,轉化為整數乘法。)

  ②怎樣得到正確的積?(因數擴大到它的幾倍,積就縮小到它的幾分之一。)

  ③積的小數位數和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能舉例說明嗎?

  (教師以豎式中的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為例,說明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O補足。)

  3.根據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數乘法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討論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回答上面的問題,歸納出計算小數乘小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生:小數乘小數,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歸納,進一步得出“1看、2算、3數、4點”。

  三、鞏固練習

  1.不計算,說一說下列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

  2.3×0.4 0.08×0.9 7.3×0.06

  9.1×0. 03 0.25×0.23 45.9×3.5

  提問:怎樣判斷積有幾位小數?

  2.用豎式計算。(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0.29×0.07的?

  3.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2題。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師: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現什么?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總結。

  師: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O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四、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應注意什么?(學生發言,說說自己的收獲,并回答問題,教師予以點評。)

  作業:教材第8~10頁練習二第1、9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

  2.4×0.8=1.92 0.56×0.04=0.0224

  1看、2算、3數、4點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教、學具:

  長正方形紙片若干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分數。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意思?生:小明和小紅要喝一杯水,小明說:“我一口能喝這杯水的。”小紅說“我一口能喝這杯水的。”師:兩個人到底誰喝得多?生:(①分子相同時,分母越小,分數越大。②把一杯水平均分成2份,和平均分成3份,其中平均分成2份的,每一份多,所以小明喝得多。)

  出圖:

  師:你們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嗎?生:小麗和小凱也要進行喝水比賽,兩人都說:“我一口能喝這杯水的。”師:他們倆喝得一樣多嗎?生:(可能是一樣多的,也可能是不一樣多的)

  出示圖片中的兩個杯子。

  師:現在你能回答嗎?生:小凱喝得多。雖然都是,因為小凱的杯子大,所以小凱喝得多。

  師:原來相同的分數還表示不同的大小,你對分數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

  二、分數的再認識

  1、出圖(書)

  師:你們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生:林林和明明各拿一本書,林林說:“我看了這本書的。”明明說:“我也看了這本書的。”師:他們看的頁數一樣多嗎?(學生討論)

  生:不一樣多,因為兩個人看的書的頁數不同,所以它們的也不同。

  2、看圖講故事出圖:

  師:你們愛吃蛋糕嗎?笑笑就特別喜歡吃蛋糕,她對媽媽說:“我一次能吃塊蛋糕。”結果媽媽笑了笑,給她拿來塊蛋糕,笑笑怎么樣了?這是為什么?生:(笑笑想的蛋糕是一個小蛋糕,媽媽拿來的是一個大蛋糕)

  3、捐款:

  師:淘氣和笑笑為希望工程捐款,兩個人商量好把自己零用錢的拿出來,這兩個人捐款的錢數一樣嗎?為什么?生:可能一樣,因為兩個人的零用錢是一樣的。可能不一樣,因為兩個人的零用錢是不一樣的'。

  師:現在知道了淘氣捐了10元,笑笑捐了8元,你知道了什么?生:淘氣的零用錢有20元,笑笑的零用錢有16元。

  三、畫一畫。

  1、畫一畫。

  分別畫出下列各個圖形的。

  它們的大小一樣嗎?為什么?

  2、擺一擺。

  一個圖形的是□,畫出這個圖形。(生擺)

  我的圖形的是□□,擺出這個圖形。(生擺)

  3、圈一圈。

  圈出下面圖形的,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四、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分數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19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材P7及練習二第3、5、6、7、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運用這一知識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

  理解倍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學會解答有關倍數是小數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認真計算與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

  正確點出積的小數點;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1小時,積都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都比被乘數大。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學生口算,然后集體訂正。

  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數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2)如果積的小數位數不夠,你知道該怎么辦嗎?如:0.02×0.4。

  3、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乘法。(板書課題)

  二、情景引入

  1、教學例5。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鴕鳥嗎?知道鴕鳥是一種跑得比較快的動物嗎?有一只鴕鳥正在幫助2個小朋友解難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鴕鳥正馱著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兇猛的非洲野狗緊緊追上來了!小朋友說:“哎呀,它追上來了!”鴕鳥說:“別擔心,它追不上我!”

  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取信息:

  所求問題:(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所需條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時,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導學生理解小數倍數的含義:誰來說一說“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洲野狗那么快,還要快。)

  (2)追問提高學習新知的興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們嗎?(非洲野狗追不上鴕鳥。)

  ②“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該怎樣列式計算呢?(生回答:56×1.3)

  ③為什么這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小結:倍數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

  讓學生獨立計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并集體訂正。

  (4)指導學生用估算進行驗算:請同學們看這個算式及結果,你認為對嗎?你是怎么驗證的?(板書驗算,完善課題)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驗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計算一遍。

  ②把這個算式的因數交換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對與否。

  ③觀察法:觀察小數位數或第二個因數比1大還是比1小。

  ④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師小結:不管用哪一種方法來檢驗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喜歡用那一種就用那一種來驗算。

  (5)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書上的小朋友算得對嗎?為什么?

  生:因為兩個因數中,56是整數,因數1.3中只有1個小數,所以積中小數點的位置點錯了,應該點在2與8之間,即積應為72.8。

  師:很好!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每個小朋友都要養成認真做題、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計算、驗算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時,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樣?非洲野狗能追上鴕鳥嗎?說明剛才我們的想法怎樣?(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由代表發言,教師點評。)

  2、看乘數,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剛才有同學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個因數比l大,所以積就比被乘數大,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做一做”。先讓學生觀察兩道算式中的因數和積,進行判斷,說出理由;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并用自己喜歡的驗算方法進行驗算。最后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題錯在什么地方。

  四、課堂小結。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這種關系初步判斷小數乘法的正誤。

  作業:5、6、7

  課外作業:教材第9頁練習二第10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的小數倍數是多少及驗算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

  2、掌握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目標:能夠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感受小數除法的異同,能夠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三)情感目標: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計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引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1、淘氣打算去買牛奶,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2、根據圖上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1.5÷5 12.6÷6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與以往我們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師:兩個商店牛奶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呢?我們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單價。

  2、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匯總的各種方法,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

  引導出“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4、理解算理。

  5、引導歸納總結,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6、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

  集體訂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小數除以兩位數與除以一位數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4題。

  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錢?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錢?

  11.5÷5=2.3(元)12.6÷6=2.1(元)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1

  教學目標

  1、了解小數的產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初步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系,掌握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過程和方法

  經歷小數的發現、認識過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識與生活以及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體驗探究發現和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學習的習慣

  重點

  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性質,并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難點

  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他們之間的進率

  課前準備

  課件、電子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游戲:測一測(師生測)

  (1)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看到過小數?

  (2)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找的小數。(出示課件1、2)

  2、揭示小數的產生:

  師:像這些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時我們通常用小數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數的性質。(板書)

  師: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下以前學過的東西。(課件展示第3張幻燈片)

  二、探索新知

  (一)教授新知:認識小數表示的性質

  1、 師出示三個正方體,現在老師想把它平均分成若干分。請看一看,想一想有多少等分?

  2、課件展示把正方體分別平均分成10份、100份和1000份。(課件上要展示出分的過程), 邊分邊問: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3、現在老師再將每個正方體其中的某些部分涂上顏色。請討論可以用哪三個小數表示這三幅圖中的陰影部分,他們都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4、剛才我們總結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那你認為什么是小數呢?

  5、師總結小數的性質。

  (二)認識計數單位

  (三)整理數位順序表:

  整數部分最小的計數單位是( ),小數部分最大的計數單位是( ),這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

  三、課堂活動 (口答)

  完成課堂活動第1、4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學生談本節課收獲)

  五、結束語:

  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希望與大家共勉: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2

  教材類型:

  蘇教版所屬學科: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4.增長學生的自然知識,產生熱愛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

  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放在課前)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式度(零下10攝式度)。

  2.談話:李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⑴(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這里有個溫度計。

  那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問:好,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式度嗎?

  學生交流:是0℃。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式度)。

  沒錯。(結合圖說)這是零刻度線,表示0℃。(教師板書0)。

  誰來溫度計上表示出0℃。

  ⑵我們再來看上海的氣溫。(課件:點擊上海出現溫度計和上海的圖片)

  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式度呢?(學生回答4攝式度后,教師板書4)在溫度計上撥一撥。問: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式度。(教師結合圖,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⑶接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課件點擊北京的圖片和溫度計)

  北京又是多少攝式度呢?

  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式度)

  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⑷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對,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⑸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師: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其他幾個城市的最低氣溫,注意觀察溫度計,把這些溫度記錄在卡片上,并讀一讀。準備好了嗎?

  香港:(19℃或+19℃)。寫好了請舉起你們的卡片。提問:你是怎么想到用+19℃來表示的?這位同學是用19℃來表示的?行嗎?為什么?(對,正號可以省略不寫)。

  哈爾濱:(-10℃)。老師寫了10℃后舉起來:“和老師的記錄一樣的請舉牌。為什么沒人和我的一樣啊?(對,零下10攝式度,我們用-10℃來表示,10攝式度是表示零上10攝式度的)。

  西寧:你們記錄好了,同桌互相校對一下再來交流。問:為什么這樣用這個數來表示?

  ⒊我們再來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播放中央臺播音員播報的天氣預報(天津 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

  指名一位學生上前交流。師:你們覺得他記錄怎樣?這位同學的前面的正號沒寫,可以嗎?老師把-1的負號去掉,你們同意嗎?

  誰能在溫度計上撥出11℃?誰來撥-1℃?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自主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3

  【教學內容】:

  教材P93~94練習二十第3~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靈活應用學過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使學生逐步加深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提高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逐步加深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提高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難點:利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學練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三角形的面積的練習。通過這節課的練習,第一要讓你們進一步熟練掌握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第二能運用已掌握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要看一看,比一比,哪些同學積極動腦,踴躍發言,學得扎實,學得靈活?

  二、指導練習

  1.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積嗎?(練習二十第3題)

  動手操作:畫出已知底的高。

  指名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請其余學生作點評。

  教師在以上圖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數據,學生口答三角形面積。

  2.教材第93頁練習二十第4題。

  (1)引導分析:要求種這片草坪需要多少錢,必須先求什么?

  (2)學生討論后交流。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訂正。

  2.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6題。

  (1)組織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自計算,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3.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8題。

  (1)學生用尺量一量這兩條虛線間的距離,理清這兩條虛線是什么關系。

  (2)看看圖中哪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3)分組討論如何在圖中畫出一個與它們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并試著畫出來。

  三、鞏固拓展

  1.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12厘米和l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1)讀題,弄清題意。要求三角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底和對應的高。

  (2)觀察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猜測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底和對應的高分別是多少。

  (3)學生討論、交流,共同解答問題,然后組織匯報。

  2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9*題。

  (1)教師出示題目。

  引導觀察,要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必須知道相鄰兩邊的.長度。

  (2)學生獨立解題。

  (3)教師組織匯報交流。

  3.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10*題。

  (1)引導學生觀察:A點是中點,把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平均分成兩部分,即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兩部分。

  (2)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陰影部分面積和大三角形面積有什么關系?大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組內交流解題方法,指名匯報,集體訂正。

  4.通過抓不變量解決圖形面積問題

  下圖中三角形ABD的面積是20cm2,BD的長為5 cm,DC的長為3 cm。求三角形ADC的面積。

  學生看圖讀題,理解題目意思,嘗試解答。

  思路導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求三角形ABD的高,也就是三角形ADC的高。

  三角形ABD的面積

  BD邊上的高→這個高也是三角形ADC的高

  BD的長三角形ADC的面積

  DC的長

  規范解答:h=2S÷a S=ah÷2

  =2×20÷5 =3×8÷2

  =8(cm) =12(cm2)

  答:三角形ADC的面積是12 cm2。

  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教材第93~94頁練習二十第5、7題。

  【板書設計】:

  練習課

  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4

  教學內容:

  教材第6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提高除法的計算能力。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題不同類型的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練習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練習九)

  二、基礎知識訓練

  1、完成練習九第1題

  先說說商是幾位數,再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提醒學生思考:第2小題十位上為什么是0?第4小題個位上為什么是0?

  2、練習九第2題

  分組討論比較。

  第一組:這兩題商里的2個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不同?

  第二組:這兩題的末尾為什么都是0?為什么第2小題有余數?

  第三組:這兩題商里的`0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三、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九第3題

  讀題,說說題意。題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你準備怎么做?

  2、完成練習九第4題

  觀察表格,你發現挖的天數和每天挖的米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它們的乘積相等,挖的天數越多,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挖的天數越少,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

  3、完成練習九第5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怎樣求有多少個合格的節能燈?怎樣求需要多少包裝盒?

  4、完成練習九思考題

  (1)題目中對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2)題目要求什么?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希望大家在課后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板書設計:

  1.商是兩位數80……2商是三位數102……4

  商是三位數150商是兩位數40……6

  2. 120 102 290

  290……2 102……3 100……3

  3.420÷4=105(下) 321÷3=107(下)

  540÷6=90(下) 505÷5=101(下)

  90

  吳小娟拍得最快,金陽陽拍得最慢。

  4.840÷8=105(米) 840÷7=120(米)

  840÷6=140(米) 840÷5=168(米)

  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商越大。

  5.640-10=630(個) 630÷6=105(個)

  教學反思:

  1.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注意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并交流解決的方法和結果,及時作出合理的評價。

  2.學生對根據條件提問題還有困難,在教學時,要注重鍛煉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5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分數的認識、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將為后面的分數的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原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引導學生從現實體驗出發,激發學生興趣,學會合作,與人分享收獲,并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原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教法學法:

  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課制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學法上談一談。

  教學教法:

  我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采用參與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讓學生探究體驗、參與合作、互動討論。

  教學學法:

  引導學生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出示課本上的情境圖(小明和小紅在手工課上折紙鶴)讓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

  結合學生提問,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引出算式1/2+1/4(板書算式)

  此環節抓住切入點生成本節課的問題,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相加怎樣計算讓學生體會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確實需要。從而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因猜想而緊張的沉思,從而達到風起云生的效果。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法

  1、獨立思考——投石問路

  在提出1/2+1/4得多少后,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全體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自己的通過畫圖、折紙、探索計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曲徑通幽

  算完后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

  3、匯報交流——水到渠成

  小組說完后,哪組的同學起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其他還有別的想法嗎

  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法,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請況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這種想法,我都不會急于表態,而是把問題拋回去:請同學們想想,你同意那種意見為什么

  重點引導學生不僅說出得多少,更應結合圖形、畫圖說明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進一步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二)異分母分數減法

  出示提出的問題:你能計算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嗎學生獨立探索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然后出示試一試兩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三)小結計算方法

  觀察算式,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思考、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小結優化,重點引導學生說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加減。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嗎引導學生總結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項。

  此環節抓住問題的的著力點討論,讓學生探究有實效,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匯報交流抓住知識的突破點,以求達到由“投石問路——曲徑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我會設計基本練習(課本練一練1—3題)、提高練習(練一練第4題)、綜合練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先看清題意,再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完成后集體訂正,訂正時關注有什么不一樣的或是不對的

  此環節抓住盲點練習,讓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說出學到的知識,還有情感體驗。

  此環節抓住新知識增長點,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質,更深刻地運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6

  教學內容:

  課本第52頁。

  教學目標:

  1.掌握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正確率達到90%以上。

  2.體會使用計算器工具進行計算更簡單,更快捷,初步學會使用計算器探索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3.體會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教學重點:

  用計算器正確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計算器上暗處純小數的簡便方法,利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3分鐘左右)

  算一組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進位、不退位),共8題。

  0.2+0.8= 0.76-0.36=

  5+4.8= 6.9-0.5=

  5.4+3.6= 7.72-6.52=

  3.6+2.1= 9.1-1.1=

  二、自學例3。(15分鐘左右)

  1.明確例3中的數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出示:教材例3情境圖。

  導入: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

  2.自學。

  導學單(時間:5分鐘)

  1.根據所求的問題列出算式,估算結果。

  2.嘗試用計算器計算。(你遇到什么問題?)

  3.對照書本第52頁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樣按鍵更簡便?

  4.模仿練習:用計算器計算下面各題。

  4.75+12.63=

  7.03-0.895=

  0.268+3.87=

  導學要點:

  在計算器上輸入小數,可以按照順序依次按鍵。

  用計算器再算一遍,進行檢驗。

  3.小組交流。

  交流內容

  1.你是怎樣在計算器上輸入買鉛筆的錢數的?

  2.小數部分是0的`小數還可以怎樣按鍵?

  4.全班交流。

  分析學生在自學中出現的各種情況,給予適當點評。

  三、練習。(15分鐘左右)

  (一)適應練習。

  1.第52頁試一試,用計算器計算并驗算。

  點撥: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數來列式計算,也可以用100一次減去每種商品的金額。

  2.第52頁練一練,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同桌互相核對計算結果。

  提醒:

  要按照運算順序連貫地進行計算。

  (二)比較練習。

  1.完成第53頁練習九第1題。

  每桌南邊的學生用筆算或口算進行計算;

  每桌北邊的學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完成第53頁練習九第2題。

  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額減去9月2日買米、油等的金額等于9月2日的余額。

  點撥:

  用上次余額減去本次用去的金額就等于本次余額。將兩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計

  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計支出。

  (三)探索練習。

  第53頁練習九第3題。

  用計算器計算上面三題

  思考:這三題有什么規律嗎?

  用計算器完成第四題

  (四)應用練習。

  第53頁練習九第四題

  先列式,再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五)創編練習。

  1.小馬虎在計算1.86加上一個一位小數時,由于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2.19,你能幫他算出正確答案嗎?

  2.用計算器計算,探索規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7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操作和圖形語言,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意義。

  2、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復習。

  1.說出下列各分數的分數單位,每個分數中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再說出每個分數的倒數。

  2.口算下面各題。

  問:怎樣計算分數除以整數?(用分數乘以整數的倒數)

  3.解答應用題。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90千米,1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問:這道題求的是哪個數量?(求速度)根據已學過的數量關系怎樣求速度?

  (板書:速度=路程÷時間)指名一學生解答,集體訂正。

  二、新授。

  導語:今天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分數除法。

  1.出示

  每張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2.幫助理解題意。

  (1)誰能說說張一份是什么意思?(張紙就是把1張紙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2)每張紙里有幾個張?

  (3)用圖表示:

  3、進行類比推理,分析以下問題:

  你發現了什么?對這類問題,應該如何解答?

  4.算法指導:4÷這道算式怎樣計算呢?(邊看圖,邊討論。)

  觀察算式左右的變化,引導學生小結:整數除以分數,等于整數乘以這個分數的倒數。

  三、小組合作,討論探索以下問題。

  請在下圖上標出分法:

  組織反饋,匯報。

  四、課堂練習,在練習中總結規律。

  你發現了什么問題?總結出了什么規律?

  小結本課所學知識:

  五、反饋性板演,練習,當堂批改,巡視指導。

  六、布置課后作業。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9~110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建立關于圓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能運用圓的有關知識及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建立關于圓的認知結構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運用圓的有關知識及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與整理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具體的知識?將你學到的圓的知識有條理地整理在自己的本子上。

  小結:學是為了用,我們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題。說說畫圓的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2題。完成后說說是怎樣算的。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3題。師問: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4題。師問: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與圓有關的自然現象?

  5.完成練習與應用第5、6題。讓學生說說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

  6.完成練習與應用第7題。

  師問:要求“從家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分”,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據題中的信息,怎樣求每分行多少米呢?

  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整理與復習,你有什么體會或感受?圓的有關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多不多?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29

  教學內容:

  第10頁例6及后做一做、練習二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應用遷移的方法來求積的近似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

  學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學生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數精確到百分位。

  0.256≈ 12.889≈ 40.00001≈

  二、新授

  1.教學教材第10頁例題6.

  (1)出示例題6:

  (2)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3)生嘗試練習。

  (4)抽生板演:0.049×45≈2.2(億個)

  0.049

  ×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訂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學生質疑或師提問:)

  ①為什么用乘法計算?(根據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計算。)

  ②結果2.205保留一位小數約是2.2是怎么來的?(根據四舍五入法:看小數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從第二位開始省略掉。)

  (6)小結:當我們求出的積的小數位數比較多,我們可以根據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三、練習

  1、完成第10頁“做一做”。

  生完成在練習本上,抽生板演,并說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課堂作業:第13頁練習二1、2、3題。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30

  備課時間:

  xxx年12月11日。

  教學內容:

  復習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完成“練習與應用”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和認識復式統計表,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學習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具準備:

  統計圖與統計表

  教學進程:

  一、復習。

  小組討論:

  這一單元,你學習了那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數據獨立填表,再進行適當交流。

  要重點指導計算“人均耕地面積”的計算方法。知道根據問題,應該用全果耕地的總公頃數除以總人口數。

  總結,得數大約是0.11公頃。

  2、你知道嗎。

  先讓學生自由閱讀,再交流體會。

  3、完成第2題。

  學生觀察后,可以要求說說這里的復式條形圖與此前認識的復式條形圖有什么不同,體會復式條形圖的具體形式是可以變化的。

  學生填表后,適當可以組織交流,使學生體會我國城鄉社會經濟正在不斷發展、進步。

  4、完成第3題。

  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再組織對統計圖的.觀察與分析。

  要啟發學生根據對條形統計圖的直觀觀察從整體上評價這兩只球隊,看出紅隊的狀態不夠穩定,而藍隊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又收獲了什么?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31

  【教學目標】

  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會用簡便的方法計算小數乘法;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簡便的方法計算小數乘法。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0.7×0.71.1×100.24×0.2

  3.5×0.10.2×0.40.6×5

  二、計算練習。

  1、計算,再把每題的積和第一個因數比一比,有什么發現?

  4.9×0.015.8×1.23.15×1.4

  4.9×15.8×13.15×1

  4.9×0.995.8×0.83.15×0.6

  2、先說出每次乘的積比第一個因數大還是小,再計算。

  0.5=8.2=

  2.4×2.6=0.97×0.84=

  1.02=1.3=

  0.98=0.06=

  3、你能直接在里填上“<”或“>”嗎?

  1.4×2.82.8

  0.63×0.90.63

  0.85×1.30.85

  0.8×1.31.3

  思考:積與劃線的乘數比大小,有什么規律?

  當一個數乘比1小的數,積比這個數小。

  當一個數乘比1大的數,積比這個數大。

  三、用簡便方法計算。

  0.25×8.5×42.4×13.02

  1.28×8.6+0.72×8.612.5×0.96×0.8

  思考:用的什么運算律?獨立解答.

  四、實際應用。

  1、一種鋪鐵路用的鋼軌,每根長12.5米,每米重44千克。80根這樣的鋼軌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噸?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

  我們班種了400課

  向日葵估計每棵大約可收葵花籽0.25千克

  如果每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0.18千克,他們收的葵花籽

  大約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作業設計:

  練習十五13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法

  0.25×8.5×4

  =0.25x4x8.5

  =1x8.5

  =8.5

  [課后反思]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3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況,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2、鞏固所學知識,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利用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復習舊知

  1、計算練習

  2/7×4/5÷1/2

  5/9×6/15÷4/9

  (1+1/15)×10

  98÷(1/15÷2/7)

  二、練習五.2

  本題是求長方體的體積

  1、練習五、3

  本題難點是長方形的寬沒有直接給出,因此需要借助題中的信息求出長方形的寬學生進行分析題意。

  獨立解決。

  2、練習五、4

  ○1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鼓勵學生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學生獨立練習

  集體反饋

  學生獨立計算

  學生需要借助題中的'信息求出長方形的寬學生進行分析題意。

  獨立解決。

  通過練習

  鞏固混算的計算法則。

  通過練習,復習長方體體積的計算。

  通過教師的引導,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3列出算式:45-45×3/5

  或:45×(1-3/5)

  3、練習五、5

  ○1說一說本題:題意

  ○2說一說你調查和收集到的一些資料

  ○3通過計算,感到環保的重要性。

  4、練習五、6

  ○1畫圖分析數量關系

  ○2找到數量關系,等量關系

  ○3獨立進行解答

  ○4集體訂正

  二、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8、9、10題。

  集體訂正

  找出題目中的重難點,幫助學生分析題意,掌握分析題意的方法,找出解題方法,學習解題方法,并且利用這些方法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2-27

【精】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6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薦】01-21

【熱門】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4

【推薦】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4

【薦】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9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09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門】01-16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