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課的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數學課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
設計背景
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不從概念入手,先以游戲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泄情感,感受愉悅。
活動目標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到梯形,學習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準備: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2,教師演示用具:自制動物模型(小猴子的圓形嘴巴,小兔子的三角形嘴巴等等)幾何圖形餅干若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多媒體課件。
3:幼兒學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沒涂色)。
活動過程
1,游戲:給小動物喂餅干
2,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有幾條邊?幾個角?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叫——梯形
(3)各種各樣的梯形。(出示多媒體課件)
(4)兩邊一樣長,只有一邊是滑梯的圖形是梯形嗎?
3,操作
在各種圖形的餅干中找梯形餅干喂小動物吃。要求?想拿一塊,在拿兩塊不同的梯形餅干喂小動物。
4,找梯形
(1)在教室里,院子里找一找,說一說。
(2)出示課件:尋找梯形寶寶。
5,分組活動
(1)給梯形穿衣服(涂色)
(2)拼一拼: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梯形。)
6,小結,結束。
教學反思
對于梯形,大多數孩子對他都郵感性的認識,這節課我結合幼兒這種感性認識設計了:給小動物喂餅干,找一找,涂一涂,看一看,拼一拼等環節,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通過比較,老師的點撥,把這種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多樣的活動形式,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幼兒的個性發展,課件的播放讓幼兒認識到梯形的多樣性,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梯形的特征。
當然,在這節課的設計問題上,我做的還不夠準備比較欠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使小朋友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知識。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并會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五臺電腦,幼兒人手一根藏有數字標記的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以繪本《真正的魔法師》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加魔法師考試的挑戰。
教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師》的書,今天魔法學校的校長說他們的法術柜考試開始了,你們想不想去挑戰一下他們的法術柜考試?如果挑戰成功了,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小魔法師,還能得到魔法學校神奇的魔法棒呢。
2、引導幼兒排隊接受挑戰。
教師:我們來看看,法術柜考試一共要闖幾關呢?
教師:每一組上剛好有四個小朋友,正好每個小朋友可以闖一關,那么你們商量一下,誰來闖第一關,誰來闖第二關,把小凳子上的數字貼到胸口。
二、輪流闖關,準確辨別數序。
(一)第一關:小魔法師排隊。
1.出示第一關題目,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排隊要求: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給10個小魔法師排隊。 2、個別幼兒嘗試示范,小結排隊要點:小魔法師的腳要站在同一線上。 3、幼兒操作:給十個小魔法師排隊,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第二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學習6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明信片在法術柜子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中。 2、幼兒操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正確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第三關:找出法術柜子的鑰匙。學習7以內的序數。
1.出示圖書館書架,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鑰匙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 2、幼兒操作:找出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四)第四關: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學習10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在上往下數第3層的衣柜中,從左邊數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兒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遷移經驗,有序排隊。
1、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按從1-10的數序排隊。
教師:你們想去魔法學校嗎?那怎么去呢?引導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排隊。 2、幼兒隨音樂出發去魔法學校。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數學區中投放相應操作材料。
2、家園配合:在生活中請幼兒按類似的提示幫助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師
——中班數學活動《真正的魔法師》活動反思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律及發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管跟著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兒童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整個活動創設情境以游戲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粗淺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于認識9以內的序數,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次活動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設計了給小魔法師排隊,找明信片,找鑰匙,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四道關,第一關,接觸序數,將9個魔法師從矮到高地排隊。第二關,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從方向和數量這兩個緯度來學習6以內的序數。第三關,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中找出鑰匙,即從大小、方向和序號這三個緯度來學習7以內的序數。第四關,則設置了兩個不同方向、兩個代表不同意義的數來考驗幼兒,完成10以內序數的學習。以及實現了教學重難點的逐層遞進。
本活動充分利用游戲的動力性、趣味性,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強化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制作的課件操作性強,注重動靜結合;在關注幼兒數學概念建立的同時,做到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活動過程中,電腦與課件可以說是我唯一的教學具,課件的特點是突出了操作性與交互性。其中,我使用拖曳功能讓幼兒為小魔術師排隊,尋找明信片這一關,可以在大家驗證是否正確以后,以形象的關上抽屜重新尋找的方式進行改正,非常的貼近幼兒生活經驗。課件還幫助我設下了牢牢抓住幼兒注意力的玄機,“根據提示到底會找到什么”,讓幼兒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發,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充滿斗志。幼兒始終沉浸在過關游戲情境中,充分體驗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3
教學目的:
知道數字0表示沒有,理解數字0的意義。
能用合適的數量詞來表示物體的數量。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10,乒乓球、小棒鉛筆等物品若干。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
二 、游戲,“看物計數”。
隨機出示不同數量的物品,讓幼兒說出對應的數字。如,出示三根小棒,幼兒說出“兩根小棒”,并用手勢表示出同一數量。多做幾遍。練習了數的認識還練習了說話。
三、游戲;“看數取物”
1、教師隨機出示1—10,讓幼兒從計數袋中取出對應的數量的小棒。如,出示6,幼兒取出6根小棒。多做幾遍,進一步熟悉1---10的數。
2、教師出示數字0,同時觀察幼兒表示數字0的方式。
四、這時分組討論:0表示什么?讓幼兒互相講述自己對0的看法。
五、綜合幼兒的理解,教師向幼兒講解數字0的意義:
0和1、2、3等數字一樣,也是一個數,強調0表示沒有的意思。
六、集體大討論;
1、0像什么?像雞蛋、乒乓球等。
2、盤子里有三個蘋果,媽媽吃了一個,爸爸吃了一個,你也吃了一個,盤子里還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3、池塘里有鴨子六只,往東游走了三只,往西游走了三只,還有幾只了?
七、指導幼兒完成數學中的練習。
請幼兒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字。
八、小結今天的課。
讓幼兒說說他通過今天的學習所認識的零。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4
活動要求: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
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
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
1、出示小棒
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
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
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
(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
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教學反思:
比較的物體比較少,還沒能更好激發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整體還不錯。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5
教學設計思路:
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因此,中班幼兒認識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應的圖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兒用語言描述梯形的特征。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我就不從概念入手,而讓幼兒通過各種操作活動,(如:找圖形、拼圖形。)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幼兒認識梯形的另外一個難點是梯形的多樣性。幼兒認識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容易形成定勢。所以活動開始時就要讓幼兒接觸各種梯形,每個環節中幼兒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種各樣的。
教學背景分析:
中班的幼兒已經學習了關于圖形的有關知識,并且也非常的喜歡圖形,他們對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及長方形等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來認識梯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對以前所學相關知識鞏固的過程,又是一個提高過程。所以本課時在本單元中非常重要,起著承接前文的作用。幼兒接受學習知識都是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具體到抽象,所以本課時安排在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及長方形等圖形之后,幼兒比較容易理解接受。我班幼兒記憶力很強,但是動手能力很差,所以我盡可能的給幼兒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難點:認識不同的梯形。
教學目標設計:
1、知到梯形的基本特征;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學習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板書設計
活動準備:
①環境創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②準備好相應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各種梯形的塑料模板。
③彩筆、剪刀、白紙若干、梯形娃娃圖片若干(包含普通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教學活動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①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塑料模板(幼兒回答,教師給予鼓勵)。
②師:今天呀,有一個新的朋友想要認識大家,大家喜歡它和我們做朋友嗎?(喜歡)③先出示普通的梯形娃娃圖片,讓大家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它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④然后出示直角梯形娃娃圖片,讓大家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它和第一個梯形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⑤最后出示等腰梯形娃娃圖片,讓大家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它和第一個梯形娃娃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⑥幼兒相互探討,師請幼兒上臺說說他們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第一個梯形娃娃圖片叫梯形,第二個梯形娃娃圖片叫直角梯形,第三個梯形娃娃圖片叫等腰梯形。梯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樣,都有四條邊,但是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而且平行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二)找一找:
在活動室找梯形娃娃,你找到了幾個梯形娃娃?它們都是什么樣的梯形娃娃?把你找到的梯形娃娃告訴你的好朋友,比比誰找的多。師從旁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給予鼓勵。
(三)拼一拼:
讓幼兒自己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模板中自由的選擇,然后用所選擇的圖形拼一拼,拼出梯形來。幼兒相互之間可以討論,師從旁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給予鼓勵。請幼兒上臺回答自己的發現,他們都是用了什么樣的圖形拼出了怎樣的梯形,師和幼兒一起評價幼兒的作品,并給予鼓勵。
(四)畫一畫、剪一剪:
給幼兒提供白紙、彩筆、剪刀和各種梯形的模板,讓幼兒把梯形放在白紙上,先拿彩筆按照梯形模板畫好梯形,然后再拿剪刀把白紙上畫好的梯形剪下來。等幼兒們剪下來幾個梯形后,試著讓幼兒們不用梯形模板,只用彩筆在白紙上畫梯形,畫好之后再剪下來。同樣的,過會兒試著要求幼兒不用彩筆畫梯形,直接用剪刀剪出各種提醒的形狀來。師和幼兒一起評價幼兒的作品,并給予鼓勵。
(五)玩一玩:
師:小朋友們知道嗎?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師給幼兒師范一兩個樣式,然后請幼兒們用自己剪下來的梯形玩一玩,把他們按照自己想的方式放置梯形。
師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今天呀,我們通過動手動腦對梯形娃娃有了一定的了解,你們也和梯形娃娃成為了好朋友,大家開心嗎?(開心)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梯形娃娃,我們一起去尋找好不好?(好)帶領幼兒去活動室外面尋找梯形。
教學案例反思:
1、活動環節流暢,過渡自然本次活動我設置了五個環節:初步認識梯形→尋找梯形→拼一拼→畫一畫、剪一剪→玩一玩。在環節的設計上,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發展規律。每一環節都讓幼兒充分的動手,動腦,使幼兒的思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認識水平得到了不斷地提升。
2、教學方法運用豐富本次活動關鍵在于讓幼兒初步的了解梯形的特征,認識不同的梯形,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正確的找出梯形。所以在活動中教師采用了豐富而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示范、講解、幼兒觀察、操作等方法進行教學。從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看,這些方法的運用是比較合理的。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思維活躍,能夠跟隨情境的深入和發展而作出相應的反應。
3、活動準備充分,順利開展。
本次活動教師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要求,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并將游戲貫穿與活動中。在活動中,教師不僅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而且教師在自身的語言組織上簡練且具有指示性,讓幼兒清楚的了解到該做什么。活動中幼兒大膽發揮、積極參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活動氛圍,從而更好的習得有關梯形的知識。
整個活動氛圍輕松,幼兒在這樣一個寬松、自在的環境中探索的興趣也非常濃厚,本次活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們從各方面去學習、探究。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6
設計意圖:
數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幼兒雖然會說數字1、2、3、4、5……但他們卻對數字表示的意義表現的模糊不清,為了讓幼兒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真正理解數字的意義,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認識數字4、5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4、5,理解數字與物體的數量關系。
2、能夠積極愉快地參加操作活動。
3、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數字2、3、4、5的圓點衣服卡片各一張。4和5的數字卡片各一張。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雪花片每人若干,不少于5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數卡,引導幼兒說說卡片上是數字幾?(由于本班幼兒對數字4、5的字形有一定的了解,此環節的設計幫助幼兒復習認識4、5數字。
二、學習按數字匹配實物
(1)、復習認識數字寶寶1、2、3.
(2)、引導幼兒觀察ppt上的圖片,說說那些實物的數量為4,哪些數字數量為5。
(3)、出示4、5的數卡,引導幼兒根據數字進行匹配拿出雪花片積木等。
(4)、教師小結:有幾個實物可以用數字進行表示,數字幾表示有幾個實物(圖片)(此環節讓幼兒通過觀察和操作的方式進行感知數量,從而真正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
三、游戲:找朋友師:現在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操作材料,幫助這兩個小朋友穿上花衣服,讓她們更加漂亮。(此環節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自主地學習氛圍,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知識。)
四、評價活動引導幼兒相互好朋友是不是把衣服穿正確了。
延伸活動區域學習
(1)、小貓釣魚
(2)、拼龍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數字1——5。大多數的幼兒能把數字和圖卡相對應。但游戲部分不是很精彩,沒有做游戲的幼兒積極性不高。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7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數字1、2、3,聽懂別人談話的內容。
教具準備: 皮球1個,紅花3朵,口杯3個,圖片若干張,掛鉤,數字卡,手機,錄音 等。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幼兒加深對數字1、2、3的識別。
情感目標:讓幼兒喜歡識數,并對身邊的數字充滿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能力目標:通過點數或心數判斷物體的個數(1、2、3個)并能將實物或圖片與等值的數字連線做朋友
活動過程:
一、齊唱歌曲《找朋友》,并讓小朋友說說你的朋友是誰?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二、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識數興趣。
1、教師接聽電話,要求小朋友們安靜聽一聽,是誰給老師打電話來了
(“喂,你好!請問你是誰?”“什么?你是數字媽媽呀,找我有什么事?”“數字寶寶要到我們幼兒園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讓我們班的小朋友幫他們找朋友,可以呀!”“那他們什么時候來?”“現在就來了,在我們教室門口,還帶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現在就去迎接他們。”)
2、提問小朋友:剛才誰給來老師打電話了?誰要到我們教師來?他們要來干什么?那小朋友們敢不敢幫數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勵幼兒)
3、迎接數字娃娃的到來。
(1)、數字“1”娃娃進教室,放錄音聽他的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數字娃娃‘1’,很高興見到各位,今天我想請中班的小朋友幫我找朋友,因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個’的東東做朋友,記住了喲。”
(2)、迎接數字娃娃“2”,聽錄音:“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將和你們一起玩游戲,大家喜歡嗎?你們幫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個’物體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嗎?”
(3)、數字娃娃“3”來了。聽錄音(不耐煩的語氣)“真倒霉,數字1和數字2硬是拉我來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戲,他們那么小,誰會幫我數字3找朋友啊!不該來,真是不該來!”
4、鼓勵幼兒,聽數字3說我們小,不能幫他找到朋友,小朋友們你敢不敢幫數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數字1要找什么樣的朋友?數字2呢?數字3呢?(再次明確目標)
三、玩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
1、通過出示數字娃娃帶的玩具(一些實物),比如:2個口杯、3朵紅花、1個皮球等讓數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導幼兒把找朋友的結果說下來,如:1和1個皮球做朋友,2和2個口杯做朋友,3和3朵紅花做朋友等。以此激發幼兒:看,剛才數字3小看我們說我們不能幫他找到朋友,這不,現在我們不是幫他找到朋友了嘛,看來我們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圖片幫數字娃娃找朋友。(盡可能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展示的機會)
3、連線找朋友。
(1)、在黑板上擺三張圖片,分別表示1、2、3,在圖片的下面擺上與之不對應的數字娃娃,引導幼兒觀察:現在數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這一幅圖片做朋友?為什么?那他們的朋友分別在哪里?這是我們可以用一條線線把數字娃娃和他的朋友連起來,表示他們手拉手做朋友。(教師做示范)
(2)、將圖片換一換,指名幼兒嘗試給他們數字娃娃找朋友。
4、夸獎表現好的幼兒,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幫數字娃娃找了這么多的朋友,我代數字娃娃給你們說一聲:謝謝小朋友!
四、拓展練習
出示圖片(上面畫有4條小魚)讓小朋友們幫他找朋友,說一說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誰會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數字4沒來,說不定明天我們還要給數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們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見啦!拜拜!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8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的方式,幼兒認識圓形(圓面和圓圈)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圓鏡,圓盤子,臉盆;圓形紙片若干,大、中、小圓圈各1只,幼兒每人一套大、中、小圓
活動過程:
一、實物演示
1、(出示圓鏡)這是什么?這面鏡子是什么形狀的?
2、(出示圓盤)這是什么?這只盤子是什么形狀的?盤子的口實什么形狀的?
出示臉盆(提問同上)
3、教師:小朋友,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是圓形的,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平時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圓形的東西很多,在家里,在馬路上,在幼兒園里,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
二、圖片演示
1、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各種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圓形紙片。
教師: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紙片,又紅的,藍的,綠的,黃的,小朋友看看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圓形有大的,有小的,還有最小的呢。(教師用手逐一指出)你們看看這些圓形像什么?
2、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兩個圓圈,紅的大,黃的小。問:這里有幾個圓?那個大?那個小?(再出示最小的1個綠色的圓)現在這里有幾個圓/?哪一個是最小的圓?(和幼兒一起說出大圓,小圓,最小的圓。)
教師:小朋友說得真好,這是大圓,我們就叫她大圓媽媽。這是小圓,我們叫她小圓寶寶。最小的圓呢,我們就叫她最小的圓寶寶。(幼兒復述一遍)
教師:大圓媽媽說話了,她說:“小圓小圓,我的好寶寶,我們來做游戲好嗎?請到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小圓就滾呀滾,滾到大圓身邊和大院并排站好。
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快來呀,請你也打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請一個小朋友幫小圓寶寶滾到媽媽身邊去。現在,3個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師:圓媽媽又說話了:小圓寶寶,你再過來一點,讓我們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圓寶寶你也來與媽媽拉著手一起跳舞吧!請一位幼兒幫忙。現在三個圓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師:大圓媽媽非常喜歡圓寶寶,她又說:小圓寶寶你們全部進來,坐到媽媽身上來。小圓寶寶滾呀滾,全部滾到大圓里。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你也全部進來吧!最小的圓寶寶也滾呀滾,全部滾進大圓里了。
教師:圓媽媽心里真高興,她說:小圓寶寶請你到媽媽懷中來吧,媽媽抱你睡覺。小圓寶寶就滾到了媽媽身體的當中去了。小圓寶寶說話了:最小的圓弟弟,請你到我懷中來,讓我來抱你睡覺。那個小朋友會幫小圓寶寶的忙。好,現在大圓抱著小圓,小圓抱著最小的圓,3個圓真高興。
三、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每人一套學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圓圈
教師:小朋友,你們沒人有幾個圓?請你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好嗎?(幼兒自己拼放、游戲)。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9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自主的探索活動認識高矮、高矮的相對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形、時空和空間等現象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高矮不一的:木棒、積木、瓶子、杯子、盒子、筆等等。
2、長頸鹿、小猴子的圖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長頸鹿高些)
3、紅、黃、藍三塊積木。
4、氣球2個、音樂《找朋友》、錄音機。
指導要點:
1、游戲《排氣球》引入高矮話題
請一高一矮2名幼兒拍氣球,提問“他們都拍到氣球了嗎?為什么?”
2、游戲《找朋友》
音樂《找朋友》幼兒兩兩找朋友進行比高矮,引導幼兒學會比較高、矮、一樣高。
3、探究活動
①師: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為什么你跟xx小朋友比高了跟xx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問題,討論一下為什么?
②幼兒自主探究
教師重點就高矮的相對性、高矮的排序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并啟發幼兒解決問題。
4、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①利用紅、黃、藍三塊大積木的演示引導幼兒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②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高矮的排序。
5、活動的延伸
通過長頸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導幼兒理解比高矮必須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
6、戶外活動
幼兒到戶外尋找物體比較高矮。
評析:
本次活動重在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究欲望,盡量提供幼兒熟悉的材料,創造條件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引導幼兒用適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是一次較為成功的教學活動。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2、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黑貓警長》、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
㈠游戲捕魚
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啊?(小河)
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⒉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⒊集體送魚。
㈡認識數字7
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⒉教師:數字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戲貓捉
⒈教師:聽,誰的聲音?教室里有許多的,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
⒉幼兒操作
㈣聽音樂玩游戲(貓捉)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孩子們對7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能正確表述7所表示的物體。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放慢語速,幼兒操作時減少量,用三個數字,這樣能縮短幼兒操作時間,讓幼兒在評價環節多說一說,平衡語言表述能力與觀察能力。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1
教學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激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魔術袋一個。
2、幼兒學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圖畫若干張(沒涂色)。
3、包含梯形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游戲:《摸一摸》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請幼兒從魔術袋摸出一張圖形卡,大聲說出圖形名稱,當摸出梯形時,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你們看,它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
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這個圖形像什么?
2)教師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名叫——梯形。
3)感知不同方位的梯形
梯形寶寶可調皮呢,它一會兒翻跟頭,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睡著放,它們都是梯形。)
4)了解梯形的多樣性。分別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讓幼兒了解它們也是梯形。
2、引導幼兒嘗試用圖形組合的方式拼出梯形。
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組合成梯形。
3、幼兒操作: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讓幼兒找出圖中的梯形并涂上顏色。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尋找生活中常見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特征的認識。
讓幼兒在圖片中尋找梯形寶寶,先請一名幼兒找找、說說。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2
目標:
1、在與正方形的比較中認識長方形及它的特征;
2、誘發學習圖形的興趣,進入數學世界。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準備:
幼兒每人正方形紙、長方形紙各1張,各種長方形組成的物體。
流程:
感知長方形——比較正、長方形——尋找長方形。
過程:
感知長方形:說說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輪船、寄信)這些東西都是由長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的用處很大。
比較正、長方形:讓幼兒從我手中的兩張紙中找出已認識的正方形的紙,用折線的方法對正方形的四條邊的長短,四個角的大小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用折紙方法對這張紙的兩邊進行比較,使幼兒發現長方形的特征。用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說說他們不同的地方。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是正方形,而這張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是長方形。(幼兒學會說)
尋找識別長方形:窗和門都是長方形的,還有什么是長方形的?(、樓梯......)
效果記錄:對學習長方形很感興趣,教師一拿出范例,幼兒就能準確的說出這是什么物體,由什么圖形組成?對教室里由長方形組成的物體能描繪出來,能明顯的區分長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點和不同點。
反思: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說說、折折中認識梯形,觀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2、能給形狀、顏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類,并能數出每一類有幾個。
3、啟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不同形狀的梯形若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紙各一張。
學具:幼兒兩張大小不同的梯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講講、折折認識梯形,觀察感知梯形的特征。
二、幼兒通過猜測圖形的變化,感知梯形的特征。
三、師出示長方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后,說出梯形特點。
師:“這是什么圖形?猜猜我會把它變成什么?”
通過折一個角的形式,教師結合手勢,幫助幼兒明確長方形變梯形的方法。
小結梯形的特征:由四條邊組成,還有斜邊把這兩條平行的邊連起來。
四、嘗試在長方形的紙的基礎上折出梯形,進一步感知梯形是有兩條平行的邊和斜邊組成。
交待要求,明確折法。
師:“在我們的桌上,老師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長方形的白紙,請你也用折一折的方法,把他變成梯形。
五、幼兒操作,動手折梯形。教師提示幼兒把折好的梯形及時放入籃中。
六、鼓勵幼兒交流介紹折梯形的方法和過程。
師:“你是怎樣折梯形的?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在觀察、比較多種圖形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梯形的形狀特征。師:老師這里有許多圖形,請你把梯形找出來,說出理由?
七、幼兒操作,能給形狀、顏色、大小不同的梯形分類。
幼兒通過抓抓、分分,感知圖形可以按形狀、顏色、大小分類。
師:請你從籃中抓一把圖形,數一數一共抓了多少圖形。
八、自定圖形特征分類。
師:這些圖形形狀、顏色、大小都不同,請你幫它們分一分。
九、游戲“跳格子”。根據教師口令選擇不同圖形,快速分辨梯形。
師:“在圈里有許多大小,顏色不一樣的圖形,請你聽口令跳到相應圖形的格子里。”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4
活動背景
生活中到處都是圓形,但是幼兒對于圓形的概念可能不太清楚,教師們通過特殊的教學方式讓幼兒牢記圓形,然后讓幼兒運用到生活中去,幼兒應該會很有成就感吧。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的方式,幼兒認識圓形(圓面和圓圈)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圓鏡,圓盤子,臉盆;圓形紙片若干,、中、小圓圈各1只, 幼兒每人一套、中、小圓
活動過程:
一、實物演示
1、(出示圓鏡)這是什么?這面鏡子是什么形狀的?
2、(出示圓盤)這是什么?這只盤子是什么形狀的?盤子的口實什么形狀的?
出示臉盆(提問同上)3、教師:小朋友,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是圓形的,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平時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圓形的東西很多,在家里,在馬路上,在幼兒園里,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
二、圖片演示
1、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各種小不同的彩色的圓形紙片。
教師: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紙片,又紅的,藍的,綠的,黃的,小朋友看看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圓形有的,有小的,還有最小的呢。(教師用手逐一指出)你們看看這些圓形像什么?
2、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兩個圓圈,紅的,黃的小。問:這里有幾個圓?那個?那個小?(再出示最小的1個綠色的圓)現在這里有幾個圓/?哪一個是最小的圓?(和幼兒一起說出圓,小圓,最小的圓。)教師:小朋友說得真好,這是圓,我們就叫她圓媽媽。這是小圓,我們叫她小圓寶寶。最小的圓呢,我們就叫她最小的圓寶寶。(幼兒復述一遍)教師:圓媽媽說話了,她說:"小圓小圓,我的好寶寶,我們來做游戲好嗎?請到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小圓就滾呀滾,滾到圓身邊和院并排站好。
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快來呀,請你也打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請一個小朋友小圓寶寶滾到媽媽身邊去。現在,3個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師:圓媽媽又說話了:小圓寶寶,你再過來一點,讓我們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圓寶寶你也來與媽媽拉著手一起跳舞吧!請一位幼兒忙。現在三個圓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師:圓媽媽非常喜歡圓寶寶,她又說:小圓寶寶你們全部進來,坐到媽媽身上來。小圓寶寶滾呀滾,全部滾到圓里。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你也全部進來吧!最小的圓寶寶也滾呀滾,全部滾進圓里了。
教師:圓媽媽心里真高興,她說:小圓寶寶請你到媽媽懷中來吧,媽媽抱你睡覺。小圓寶寶就滾到了媽媽身體的當中去了。小圓寶寶說話了:最小的圓弟弟,請你到我懷中來,讓我來抱你睡覺。那個小朋友會小圓寶寶的忙。好,現在圓抱著小圓,小圓抱著最小的圓,3個圓真高興。
三、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每人一套學具,4只小不同的彩色圓圈教師:小朋友,你們沒人有幾個圓?請你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好嗎?(幼兒自己拼放、游戲)。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5
設計意圖
以《指南》為依歸,在圖形主題活動中我根據4-5歲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設計了《梯形》活動課,從知識、技能、情感三個維度設置了活動目標。在課程游戲化的大環境下,以游戲貫穿活動始終,充分調動幼兒參與度和參與積極性,游戲形式有一定挑戰性,但是“跳一跳,夠得到”,適合中班的孩子進行。內容直觀形象,
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發展規律,讓幼兒在多次游戲中獲得成就感并獲取經驗。
活動目標
1、認識梯形,能在生活中辨認含有梯形的物品。
2、在操作中感知幾種不同的梯形。
3、激發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和感知梯形,熟悉梯形的特征難點:辨識不同角度、不同狀態下的梯形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三種不同形態的梯形圖片各一;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圖片各一;白紙2.學具準備:梯形拼圖;作業單;圖形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游戲導入:你說我猜,一幼兒猜,其他幼兒輪流提示圖形特征(出示圖形圖片,幼兒游戲)
過渡語:(出示梯形)有這樣一個圖形,它也是圖形家族的一員,它的名字叫:梯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二、新授內容
(1)感知梯形的特征,幼兒自主探索
幼兒自由觀察手中的梯形,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梯形特征,首先感知邊與角的關系,幼兒自由闡述;
小結:梯形有四條邊四個角!
操作延長線,感知平行與不平行,平行對邊長度是否一樣。
小結:梯形有一組面對面的邊是平平的而且不一樣長,另外兩條邊不是平平的!
(2)感知不同位置的梯形
活動一:找找圖形中藏起來的梯形小結:不同位置擺放的梯形也是梯形
活動二:找找生活中的物品哪里藏著梯形小結:不同形狀的圖形也可以拼成梯形
(3)感知不同種類的梯形
情境串聯:圖形王國里還有兩個圖形寶寶,它們說自己也是梯形,小朋友來看看,比較一下,它們是不是梯形寶寶呢?
引導語: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一個圖形叫:梯形!它給小朋友也準備了四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捉迷藏——梯形寶寶和其他圖形一起玩捉迷藏,小朋友去找一找梯形寶寶藏到哪里了?
第二個任務:有些梯形寶寶比較調皮,它們藏在這些圖形之中,請你找一找,數一數,梯形有幾個就把對應的數字圈出來!
第三個任務:梯形迷宮——小紅帽找外婆,小紅帽要沿著梯形的路走才能到外婆家,請你將她的路找出來并涂上顏色,送她回家
第四個任務:拼一拼——這邊有幾個圖形寶寶想變成梯形寶寶,誰來給它們拼一拼擺一擺?
小結:你們的任務完成得很出色,不管是什么位置擺放的梯形還是它的兄弟們,你們都可以很快地找到它們。
五、回歸生活,留白結束
結束語:生活中梯形都藏在哪里呢?放學后走出教室去找一找,下一次我們再看一看,聊一聊。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分為導入、新授和延伸三個板塊,導入采用游戲的形式導入,在復習之前所認識的圖形中形成愉快的活動氛圍,同時引出新的圖形——梯形。在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形態特征之后,由淺入深,在圖片中尋找不同位置擺放的梯形,進一步鞏固對梯形的認知。在此基礎之上,再出示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讓幼兒感知不同種類的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知。延伸活動采取任務卡的形式,分成四組。最后,活動結束采取留白式,在幼兒感知梯形的圖形特征后,找一找生活中的梯形,并在第二天的晨間談話中與幼兒交流發現,實現經驗轉化。這次活動以《指南》為依據,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將游戲融入數學活動,幼兒可以在享受游戲的同時獲得經驗!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課教案11-16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5篇11-28
中班數學課教案15篇11-16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15篇)11-28
中班數學課3的組成教案04-06
中班數學課優秀教案設計11-29
中班數學課件03-02
中班數學課的教案集合15篇11-28
數學課件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