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教科書第24——26頁。
設計理念:
注意以生活中豐富的例子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體會,以課件的形式呈現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讓學生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再安排說一說、畫一畫,比劃比劃等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平移的特點。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觀察討論,在觀察討論的過程掌握正確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最后通過動手畫一畫,掌握圖形平移的方法。
教學方法:在教師的適時引導啟發提示下,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實際操作、想象合作交流等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
1、通過結合實際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的運動,使學生認識、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并初步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教學重點:
1、認識平移和旋轉;
2、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將圖形平移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片
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火車在軌道上直線運動。
電梯在上下運動。
小朋友玩電纜車。
[在這兒,以學生最感興趣的形式,激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師:同學們見過這些物體的運動嗎?你能描述一下嗎?
生:見過。
生:火車在向前開,電梯在上下移動,電纜車在向前開。
生:它們都是平著走的。
二、認識平移和旋轉。
1、認識平移。
師:像剛才看到的火車、電梯、纜車的運動都是平移。
板書:平移
[在這兒教師直接說明這種運動方式是平移,使學生對平移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2、認識旋轉。
課件繼續出示:風扇的轉動。
飛機螺旋槳的轉動。
鐘擺的擺動。
師:你能描述一下它們是怎樣運動的嗎?
生:它們都在轉。
師:對,說得很好,這幾個物體的運動方式和剛才那幾個物體的運動方式一樣嗎?
學生討論。
生:它們的運動不一樣。
生:火車、電梯、電纜是平著走的,風扇、飛機的螺旋槳,它們都是旋轉的。
[通過比較討論,使學生充分體會平移和旋轉是兩種不同的運動現象]
師:像風扇的轉動、收音機螺旋槳的轉動和鐘擺的擺動都是旋轉。
板書:旋轉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物體的兩種不同運動方式:平移和旋轉(板書課題)。
3、練一練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的第一題。
推拉窗的運動。
國旗的升降。
擰水龍頭。
撥算盤。
旋轉門的轉動。
拉開抽屜。
轉轉盤。
VCD光盤的進出倉。
汽車方向盤的轉動。
分別出示各個物體的運動,讓學生獨立判斷,說判斷結果,并描述它們是怎樣運動的。
[學生通過觀察、判斷、描述,進一步認識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現象]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
師:生活中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生在小組里說一說。
[通過讓學生說進一步加深體會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并用語言描述出平移和旋轉]
指名說。
生:自行車輪是旋轉。
師:應該說成是自行車輪的轉動是旋轉。
生:小朋友滑滑梯是平移。
生:跑步是平移。
師:在跑道上直線跑是平移,轉著圈跑是旋轉。
(3)師:你能用手勢表示平移或旋轉嗎?
學生先獨立比劃,教師再比劃讓學生判斷。平移可以是橫著移、豎著移、斜著移,只要在直線上運動都是平移。
[通過用手勢比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的認識]
三、學習方格紙上的平移
1、投影出示例2
小房圖向右平移了(6)格。
金魚圖向( )平移了( )格。
火箭圖向( )平移了( )格。
2、確定平移方向。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小房圖是向右平移的,這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從箭頭可以看出是向右平移的。
[讓學生獨立觀察后說一說。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等能力]
3、確定平移距離。
師指著箭頭說明:從箭頭可以看出小房圖是向右平移的。那平移了6格是怎樣看出來的呢?
小組內討論。
在學生討論的時候,教師參與到其中:兩個小房圖中間空著兩個小格,怎么說是平移了6格呢?
指名說討論結果。
沒有生舉手。
師:誰愿意來說一說,說錯了也沒有關系。
生:(不說話)
生:可以看小房頂的點平移了6格。
師:說得真棒!圖形平移了幾格,不是看平移前后兩個圖形之間有幾個空格,而是看圖形中每個點的平移距離。
[通過學生的討論、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索欲,讓學生通過理性的思考來獲取知識]
然后師生共同找一找小房中的有代表性的點來看一看。
4、生試著判斷金魚圖和火箭圖的平移,把答案填在書上,教師巡視,發現問題給予及時點撥。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如何判斷的。
[讓學生說,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圖形平移方法的認識]
師強調要根據圖形中有代表性的點來判斷。
四、試一試。
投影出示“試一試”。
讓學生先說畫法,教師再提出建議,如:三角形有三個頂點,可分別把三個頂點平移后再連接起來。
指名到前面畫一畫,其余生在書上畫,集體訂正。
再讓學生說畫法,在學生畫的時候,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畫的情況,對于個別學生及時給予幫助。
[在這兒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讓學生既不能被困難嚇倒,又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
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的第4題(投影出示)。
2、做“想想做做”的第5題(投影出示)。
讓學生獨立畫。
指名到前面畫一畫,集體訂正。
六、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你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觀點是平移,哪些是旋轉?
圖形在方格紙上怎樣平移?
生: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轉。
生:我知道電扇的轉動是旋轉。
生:我知道怎樣平移圖形,要平移圖形中的點。
……
七、作業:
仔細觀察你身邊的物體運動,看看還有哪些是平移或旋轉,并把它記錄下來,告訴你的同位。
蘇教版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第119頁的應用廣角,第27~31題,及自我評價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能綜合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獲取知識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應用廣角
1、問:你在生活中發現過哪些數學問題嗎?
你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嗎?
2、完成第27題
(1)課前預先布置學生按要求去調查
(2)課上,讓學生分組匯報調查得到的數據
學生根據數據計算,完成填空
(3)分析:從這些信息中,你們知道了什么?
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相關的信息有什么好處?
3、完成第28題
收集一些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組里交流
4、完成第29題
根據本校一年級的班級數,讓學生分成相應的小組,讓每個小組調查一個班級的數據。
全班交流,統計分別知道三個應急電話號碼的人數,再讓學生按要求計算。
5、完成第30題
(1)每位學生帶一張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
讀題,思考:剪去的每個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幾厘米?
(2)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這個紙盒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算一算:
制作這個紙盒用了多少硬紙板?
這個紙盒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6、完成第31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自我評價
1、回顧自己本學期學習的表現,對照書上的幾個要求,給自己評一評,看看分別能得幾顆星。
2、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別成功的?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經驗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獲和進步?還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進和努力的?
蘇教版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千的認識。
2.用千數圖表示千以內的數和千。
3.千以內數的讀與寫,并登入數位表。
4.千以內數的分拆。
5.數的多種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千以內數的讀與寫。
難點:
數的多種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廣場上有853人。
2.人民廣場上有50只鴿子。
3.花壇里有1000枝郁金香。
4.803戶家庭搬入了森林新村。
二、新授
㈠
1.用算式表示數的組成853=++
2.350=++1000=+++803=++數的分拆,下列數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
3.314=++728=++990=++461=++700=++
4.這樣分拆行嗎?700=(500)+(100)+(100)
小結:要按計數單位對數進行分拆。
㈡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
1.這兩個數怎樣讀?(出示PPT)990=++讀作:九百九十700=++讀作:七百
2.變一變,怎樣讀909、707(出示PPT)
3.這四個數有什么共同點?在讀數時要注意什么?你能舉些例子來證明你的觀點嗎?990700909707(出示PPT)
4.用怎樣的方法來讀數?(出示PPT)108、180、810、780、20xx、2200
㈢
1.末尾或中間有0的寫法(用算式來幫忙寫數)400+30+7=200+80+1=700+20+2=100+90+1=800+80+0=900+90+9=800+0+8=
2.比較:兩個0分別表示什么含義?800+80+0=800+0+8=寫數時,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3.獨立寫數,練習4。
4.用4,4,0,0組成四位數。最小是,是,讀1個0是1個0也不讀是。
三、總結: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蘇教版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讓學生經歷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數學思考: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和轉化的學習方法。
問題解決:
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
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2、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分析推理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數量關系轉化為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含義。
目的要求:
1、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2、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3、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
教學重點: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主題圖)談話引入:“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同學們為了慶祝自己的節日,他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精心地布置著教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正在做什么準備吧!
提問:
1、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哪些與準備工作有關的數學信息?誰能說一說?
2、我們一起來看這個信息,你們能用手中的學具把結果擺一擺嗎?
二、學習新知,自主探究
1、根據主題圖,引導學生布置教室,提出問題。
2、
(1)有56面小旗,掛呈行,平均每行幾面?可以怎樣列式?
板書:56÷8=( )
討論:怎樣計算?
板書: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掛成7行呢?平均每行幾面?
板書:56÷7=( )應該想哪句口訣呢?
小結:剛才我們在計算這兩道除法算式的時候,先看的是除數,除數是幾,就想幾的口訣。“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看來乘法口訣真的很重要啊!
3、根據主題圖上小朋友的活動,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你能列式計算嗎?四人小組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4、教師出示課件題目,學生自主探究。
問題:
(1)誰能用乘法口訣很快算出它們的得數?
(2)第一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訣?第二組呢?第三組呢?
小結:看來同一句口訣可以幫助我們口算出一道乘法和兩道除法算式,口訣的作用可真大啊!
三、運用口訣,鞏固練習
1、做一做。
7÷7= 32÷8= 48÷8= 56÷7= 64÷8= 21÷7= 49÷7= 40÷8=
2、算一算。
5×( )=35 6×( )=42 49÷7=( )
32÷8=( ) 24÷8=( ) 6×( )=42
3、拔河比賽(出示圖)。
(1).獲勝隊員平均每人可得幾本書?
(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4、猜一猜。
20xx年2月有28天,合( )個星期。
四、布置作業。
1、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2、第40頁練習八,第3題。
五、板書設計: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六、教學反思:
為了達到此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時沒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學,而是根據本班情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親身體驗,使他們感到自主、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蘇教版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課本第98頁例8,“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4-6題。
教學目標:
1、了解儲蓄的含義。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
3、掌握利息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存款利息。
教學重點: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公式進行利息計算。
課前準備:
存款單、有關利率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從師生談話中引出“壓歲錢”的話題。
師:老師與你們一樣大的時候,過年最開心的也是能拿壓歲錢,那么你們現在過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壓歲錢?
師: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有壓歲錢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長輩對我們的關心。你們拿了那么多的壓歲錢,是不是都買鞭炮放了?那么你們是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呢?(引導學生存入銀行)
2、聯系生活,理解有關利息的知識。
師:壓歲錢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費外,多余的存銀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儲蓄的知識?(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時間要用身份證才能拿。……)
師:儲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儲蓄的利率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較多?(生齊答:利息。師板書)
師:那么誰來舉例說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師: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師板書)
師:看來定期儲蓄的利率比較高,定期儲蓄中又分了一些類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們來看下這張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儲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學生讀題后說說題目的意思
教師提問:應該選擇哪種年利率來計算?為什么?
學生獨立嘗試后交流。
讓學生把計算利息的公式補充完整。補充問題:兩年后他從銀行拿回的錢一共是多少?
2、完成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對。
3、完成練一練。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十六第4題。
四、課堂總結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決定?你還知道什么?如何計算利息?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六第5、6題。
蘇教版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記數單位千。
2、會用千數圖表示千與千以內的數。
3、會讀千以內的數并登入數位表。
教學重點:
1、點圖、簡圖等多種方式表達數。
2、千以內數的讀與寫。
教學準備:
千數圖,數位表、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體育館里正在進行激烈的比賽,A看臺上的觀眾們已再為運動員們“加油”看書P10-11
主題圖:
(1)你估計一下,A看臺上坐了多少人?
(2)你是怎么數的?
(3)有10個小區,每個小區的座位有什么安排的?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千”(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千數圖
1、把每個人看作一點,每個小區就變成了一張?(百數圖)
2、有幾個百數圖?板書:10個百數圖就組成了千數圖。
3、千數圖是由幾張百數圖組成的?共有幾個點?
4、小結:一百一百地數,十個百就是一千100、200、300——1000指著千數圖,一百一百的數數看。
(二)千數圖簡圖
1、如果每次畫那么多點,你感覺如何?千數圖我們可以用簡圖來表示。
2、介紹簡圖:一百用“□”表示、十用“—”表示、一用“.”表示。例:342我們書上的頁碼也都是用數圖表來表示的。
3、試一試(用簡圖表示)
235457
4、根據簡圖我們能很明確地知道一個數的組成,有幾個□就表示幾個百,有幾個—就表示有幾個十等等。
(三)數位表
1、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數位,說一說它們的位置
板書:百十個
2、每一位分別表示什么?
3、今天我們認識了“千”、依次從右向左第四位“千”位,表示幾個千。
出示板書:千百十個
4、看表讀數說一說幾,表示什么?
千百十個
342
567
460
406
(四)讀寫法
1、上面各題對應板書:這就是寫數,讀做什么呢?板書:三百四十
2、下面請你們自己來把上面題的讀法寫出來,406、460發現了什么?末尾的0不讀,而中間的0要讀。
3、游戲:同桌合作,一人讀數、一人寫數。
4、小結:根據讀數位表,我們很容易說出數的組成,它是由多少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5、聽組成說數:一個百,二個十、二個一,五個十,六個百、二個千。
6、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千數圖、簡圖、數位表、讀寫法。
蘇教版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課本第22頁~第23頁例題、試一試、練一練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能力目標:通過借助認識路線的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難點:
根據路線圖說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教學準備:
掛圖、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告訴學生班級所面向的方向,開展師生互動活動,教師說一個方向,學生馬上伸手指向相應的方向,要求學生指得又對又快。
如教師說:“東南方向。”學生馬上伸手指向東南方向。
進行方向練習后,教師讓同桌一名學生用學過的方向詞描述擺的位置,另一名學生用學具擺。
同桌活動后,教師讓學生上臺示范。
二、新授
1、引入。
上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辨認了方向,同學們認識了方向后就可以利用方向來認識路線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路線吧!
2、認識路線。
教師出示書中例圖。教師向學生介紹這是1路車的行車路線圖。教師請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學生打開書讀一讀淘氣和笑笑都說了些什么呢?學生讀懂后,教師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淘氣從廣場出發到動物園的行車路線,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請學生上臺邊講邊指路線圖,重點強調行車路線的方向。
學生回答后.教師請學生在課本第22頁填一填,填后再讓學讀一讀。
再看圖,4人一組說一說笑笑從動物園出發到廣場的行車路線。
學生討論時,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指名讓學生上臺當小小解說員,說出行車方向和路線。
教師讓學生想一想這兩條路線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學生討論后,教師指名讓學生說一說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教師讓學生想一想如果自己要坐車,想從哪一站上車到哪一站下車呢?行車的路線是怎樣的?
4人一組討論,每個同學輪流說,其他同學幫忙將行車路線寫下來。再請學生上臺指圖說自己是怎么坐車的。
3、試一試。
學生小組交流第(1)題和第(2)題后,教師指名讓學生上臺回答第(1)題。教師指導學生一起數4站,找出在哪站下車。
第(2)題,教師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學生向前數3站,認為是從光明街上車的,有的學生向后數3站,認為是在育才路上車的。
三、練一練
1、做第1題。
教師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教師讓學生觀察路線圖,說一說從圖中看到了什么?還可以讓學生在圖中標出小紅行走的路線方向。
教師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小紅是如何上學、放學的?可以說說小故事。比一比,看誰說得好。
學生小組討論后,教師讓學生上臺說一說小紅上學、放學的路線,書在說時,教師應注意學生所說的行走路線是否正確,還可以讓學生結合沿途景物說故事。
學生說后,教師讓學生說一說上學、放學兩條路線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討論后,教師指名回答。
2、做第2題。
教師指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教師出示掛圖。
首先,教師讓學生觀察這張圖,并且讓學生說一說在圖中都看到什么?獲得了什么信息?
學生仔細觀察圖后,教師指名讓學生上臺說一說。
第(1)小題,教師讓學生讀題后,懂得要把自己放在“中心公園”觀察海底世界、海上樂園、居民區、果樹林。觀察它們分別在中心公園的什么方向。教師先讓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后,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得好,教師應該給予鼓勵。
第(2)小題,居民區的居民怎樣走可以到達海底世界?教師讓利小組內進行討論,每個同學都說說自己的想法。
可以在圖中標出路當方向,也可以將路線方向寫在紙上。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活動后,教師讓學生當回島上的居民,說一說自己要去海底世界該怎么走。
3、做第3題
讓學生畫出自己回家的路線圖
四、小結
說一說今天你學習到哪些數學知識?
蘇教版數學教案8
第一單元:認識負數
教學內容:
1、認識負數:教材第1—6頁例1—例4以及練習一
2、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第10—1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2、讓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中的簡單聯系。
3、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初步體會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為后面學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做些準備。
教學重點:正數、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課時安排:3課時
(1)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p.1、2,完成第3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一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
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準備:溫度計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復習,你知道這節課要學什么么?(板書:負數)
說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自然數、小數、分數)
分別舉例。指出:最常見的是自然數,小數有個特殊的標記“小數點”,分數有個特殊標記是“分數線”,你知道負數有什么特殊標記么?(負號,類似于減法)
二、學習例1:
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溫度么?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到這個溫度么?
介紹溫度計:(1)℃、℉,我們中國人用攝氏度為單位,即℃;℉是華士度,是歐美國家用的。(2)以0為界,0上面的溫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溫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別表示多少度?
在溫度計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時候是0℃嗎?(水和冰的混合物)
你知道太倉一年中的最低溫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溫度計上找到它嗎?
分別寫出這三個溫度:0℃,為了強調這個溫度在零上,35℃還可以寫成+35℃,而這個零下5度,應該寫成—5℃。
讀一讀:正35,負5
分別說說在這3個不同的溫度你的感受。
2、完成試一試:
寫出下面溫度計上顯示的氣溫各是多少攝氏度,并讀一讀。
對零下幾度,可能學生會不能正確地看,注意指導。
3、完成第3頁第2題的看圖寫一寫,再讀一讀。
簡單介紹有關赤道、北極、南極的知識。
4、完成第6頁第4題:
先指名說說這三條魚分別所處的地方,再選擇合適的溫度。也可選擇幾個讓學生說說選擇的理由。
5、讀第7頁第5題。,讓學生說說體會。
6、完成第6題,分別在溫度計上表示4個季節的溫度。加強指導與檢查。
三、學習例2:
1、出示例2圖片,介紹“海平面”“海拔”的基本知識。
讓學生指一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從哪里到哪里。補充:最新的測量,這個數據有所變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一查。
再指一指吐魯番盆地的海拔。
指出:這兩個地方,一個是高于海平面的,可以用“+8848米”來表示,另一個是低于海平面的,可以用“-155米”表示。
用你自己的理解來說說這樣記錄有什么好處?
2、完成第6頁第1題: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讀一讀第2題的海拔高度,它們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海平面。
三、認識正負數的意義:
1、像溫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黑板上這些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怎樣的數是正數?怎樣的數是負數?
0呢?為什么?
2、完成第3頁第1題,先讀一讀,再把這些數填入相應的圈內。
3、完成第6頁第3題:分別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
四、全課小結:(略)
蘇教版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幾個幾相加”表述相同數連加的算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探索新知。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把相同數連加的算式表述為“幾個幾相加”。
2、難點: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課本第1頁放大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圖上畫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發現圖上畫的是雞和免。
師:根據這幅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指名回答,不同的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只要學生能提出合理的數學問題,教師都應給予肯定,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免一共有多少只?雞一共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
1、列出算式,說明依據。
師:怎樣列式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免的只數:2+2+2=6(只) 雞的只數:3+3+3+3=12(只)
師:你能說一說為什么可以這樣列式的依據:圖中免子都是2只一組,有3組,雞都是3只一組,有4組。
2、觀察算式,發現特點。
讓學生觀察上面的兩個算式。
師:誰能說說這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發現:每個算式的加數都相同。
3、學習用“幾個幾相加”表述相同數連加的算式。
師:“2+2+2”這個算式可以用3個2相加來表述。誰能說一說“3+3+3+3”可以怎樣表述?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說出“3+3+3+3”可以用4個3相加來表述。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2+2+2表示3個2相加是多少;
3+3+3+3表示4個3相加是多少。
讓全班同學把上面的兩句話齊讀一遍。
4、質疑。
師:“3+3+3+3+3+4”這個算式能用“幾個幾相加”來表述嗎?為什么?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小組內交流想法。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通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發現,只有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才能用“幾個幾相加”來表述。
三、鞏固應用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1頁“試一試”中的練習題。
1、“試一試”第(1)題。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小棒按題意要求擺一擺,再填一填。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2、“試一試”第(2)題。讓學生按題意要求擺一擺,并填一填,再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練習
五、全課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第二課時:認識乘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3、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知道它的各部分的名稱、讀法,并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4、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探索新知,感受加法和乘法間的聯防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探究引新
1、出示課本第2頁例題教學情境圖。隱去圖中的問題。
師:看到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并有意識地追問:怎樣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呢?
2、列出算式,說明算法。
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列式計算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如下:
2+2+2+2=8(臺)
接著,讓學生表述上面的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
3、引入課題。
師:求4個2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計算,還可以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計算,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一種新的運算----乘法。
蘇教版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目標,引入本課。
二、探究新知,意義建構
1、看一看
下面幾幅地圖的比例尺分別是多少。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慶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圖按照一定的比例畫在紙上,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說一說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圖上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xx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xx)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圖上,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40000)倍。
3、議一議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樣表示呢?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或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個比,不帶計量單位;②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統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項,一般應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圖】數學概念不是老師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之后,自己總結和概括出來的,自己發現特征的,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只有經歷知識和概念的形成過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鞏固新知
1、有時,比例尺的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大。一個精密零件的長度只有3.5毫米,畫在一張圖紙上是70毫米,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圖上的比例尺用線段來表示。小明家在學校的正西方,到學校的實際距離是900米。你有辦法找到小明家在圖上的位置嗎?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300米。(在學校正西方向900米。)
3、這位老師從廣州坐飛機到北京開會,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廣州到北京實際距離是1920千米。
五、總結新課,整理知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蘇教版數學教案11
先乘除后加減,小括號最優先
2630—867+133 33×(225÷15)
581—31×18 944÷(105—89)
(158+125)×2 1210÷(89+21)
196÷(712—698)2112÷(16×3)
456÷19×83 134×16÷67
1300×(700÷10)
反思與重建
經過一個寒假,學生的口算能力有所下降,速度較慢,必須通過強化訓練得到改善。期間要重視學生的書寫和計算習慣的培養,注重草稿與驗算。
作業布置
基礎練習(A套、B套)
A套:P5的遞等式計算
B套:補充計算
每日一題
在6+36÷3-2×4-1=47
這個算式中添上括號,使等式成立。
二年級數學下冊《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教案
二年級數學下冊《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教案
教學內容:帶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進行復雜運算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利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回顧,情境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想一想:在一個算式中,有加減、有乘除,要按什么順序計算?
看下面的算式,說說運算順序。
86—6×810×30÷545+35÷593+26–40
學生說一說。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混合運算。
二、學習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提出問題
觀察,說說發現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蘋果圖)3籃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2、解決問題:3籃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1)根據信息想一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第一步求什么?
列式:60—38=22(個)
22×3=66(個)
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你能把上面的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綜合算式嗎?
(2)綜合算式:60—38×3
這樣可以嗎?說說理由。
觀察算式發現:根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可知,要先算乘再算減,不符合題目的意思,怎么辦呢?怎么才能讓別人知道要先算減呢?
學生想辦法。
口答。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要想改變運算順序,可以加上小括號。(60—38)×3,這樣在計算時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3)先說出各題運算順序,再計算
(86-56)×89×(260+40)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
3。解決問題:爸爸摘的梨能裝幾盒?
(1)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問題,想一想怎么解答,獨立完成。
學生交流算法
(43+21)÷8
說說怎么想的,括號里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加上小括號?再訂正結果。
(2)先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48+24)÷6(72—24)÷8
獨立完成,訂正
4。試一試:你會計算下面各題嗎?
84÷(8—4)56÷(5+3)
學生試做,交流訂正。
5。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不計算。
240—(180+20)360÷(2×3)(52+12)×7
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總結:混合運算算式中有小括號的,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三、自主練習,鞏固提升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
240-180+20xx+11×7
240-(180+20)(59+11)×7
學生計算,說說有什么發現。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引入:是不是只要加上小括號,運算順序改變,得數就一定改變呢?再出示下面的題目:
360-74-26466-(65+35)
360-(74+26)466-65-35
做一做,比一比,說說有什么發現?
2、學校有6間微機室,每間有35臺電腦。現在每間增加了10臺電腦。現在有多少臺電腦?
3、媽媽給了小蘭80元錢。小蘭買書花了56元,剩下的錢正好買了3支鋼筆。每支鋼筆多少錢?
學生獨立解答上面的兩道題目,訂正時說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思考題:你會計算(55—50)×(6+3)嗎?
學生說說想法。像這樣有兩個小括號的題目,可以同時計算兩個小括號里面的。
四、總結評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數學教案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數學教案
第七單元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第4課時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74、7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中括號,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使學生經歷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學習數學的經驗,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復習:
1、學生練習:525÷(81—56)×3
強調混合運算順序。
二、添上中括號,引入新課
1、計算525÷【(81—56)×3】
提問: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
介紹:“【】”叫做中括號,和小括號一樣,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變運算順序的作用。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的,其他不變。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名板演。指名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回顧本單元學習的計算,說說三步混合運算要按怎樣的順進行計算。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小結。
3、完成“練一練”。
先讓學生說說算式的運算順序,再獨立完成計算。
反饋評價。
三、學習“你知道嗎”。
閱讀教科書第74頁的“你知道嗎”,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二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
找出典型錯誤,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及時改正。
2、練習十二第2題。
比較每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是否相同。
3、練習十二第3題。
學生讀題。
說說題中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的問題是什么。要求張紅平均每小時比王莉多采蓮蓬多少個,要先求出什么?
列式解答。組織交流。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年月日、簡單的統計和四則混合運算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材第142~143頁第6~8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年、月、日等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進一步認識24時計時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經過時間。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的數據分類、整理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年、月、日
1、年、月、日的進率。
我們本學期學習了時間單位年、月、日。這節課先復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板書:復習年、月、日)
請同學們在下面表中括號里填上進率。(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提問:怎樣根據公歷年份來判斷閏年?
2、年、月、日的練習。 ·
請同學們把期末復習第6題填在書上。
小黑板出示第6題,學生口答練習中填的數,老師板書。結合提問是怎樣想的。
二、復習簡單的統計
1、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
提問:簡單的數據整理分哪幾個步驟?指名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如下:
簡單的數據整理
(1)找出數據范圍。
(2)把數據合理分段整理。
(3)繪制成簡單的統計表。
提問:簡單的數據整理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何作用呢?
2、簡單的數據整理練習。
用投影出示第142頁第7題,男同學的體重記錄單。
(1)讓學生看著記錄單說一說數據整理的三個步驟。
指名學生說數據的分段,教師板書。
體重(千克)25以下25~29 30~34 34以上
(2)讓學生統計各段的人數。指名口答各段的人數并集體校對。
(3)繪制統計表。
(4)看表分析第143頁的兩個問題。
指名學生口答,并接著讓學生說說還想到了什么。
三、復習四則混合運算
l,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提問:在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要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如果有括號,該怎么樣呢?學生口答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老師歸納、板書。
2、四則混合運算練習。
做第8題第一行兩題。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指出:第1題可以把乘法、除法同時計算、脫式比較簡便,第2題可以把兩個小括號里的同時計算、脫式比較簡便。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哪幾方面的內容?說一說各個方面的知識要點。
五、課堂作業
期末復習第8題余下4題。要求先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在課堂上,我們先一起做了幾個簡單的兩步計算的題目,孩子們先嘗試,然后讓學生起來講解怎么做,確定“順序”是最重要的。雖然沒有給他們分類,但是第一層的練習題是同級運算的,在做題時讓學生慢慢體會這種類型的題目該怎么去做,先學會方法再去追求正確率。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節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
1、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動情境,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形成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計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使解題的步驟與運算的順序結合起來。當學生列出綜合算式后,還要追問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據及表示的實際意義,促進學生正確地概括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給予學生發展思維的空間,交給學生思考的主動權。
在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把思考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心地讓學生去想、去做。讓學生有進行深入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使每個人的思維能力都得到發展。當然,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有些學生會得出錯誤的答案,但這些“錯誤答案”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學生們最樸實的思想、經驗最真實的暴露,是學生真實的思維過程,反映出學生建構知識時的障礙。面對錯誤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獲得新的啟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識體系。
蘇教版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4頁的例2和“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納稅和稅率,理解和掌握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的納稅意識,繼續感知數學就在身邊,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2.培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進一步體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運用百分數的知識進行納稅的計算。
預習題:弄清什么是納稅?怎樣納稅?納稅的意義是什么?(課前布置學生上網查詢相關信息)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納稅的一些資料;教學光盤及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了解納稅
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用于發展經濟、國防、科學、文化、衛生、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以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保衛國家安全。因此,任何集體和個人,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稅收的種類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和所得稅等幾種。我國的稅收逐年增長,到20xx年,全年稅收收入已達到30866億元。(進行納稅意識教育)
提問:你知道生活中到稅務部門納稅的事嗎?那么究竟什么是納稅,納稅額應該怎樣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納稅的有關知識。板書:納稅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例2:星光書店去年十二月份的營業額約為5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 6%繳納營業稅,這個書店去年十二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多少萬元?學生讀題。
提問:想一想,題里的營業額的6%繳納營業稅,實際上就是求什么?怎樣列式計算?你們會做嗎?試試看!
學生嘗試練習,集體訂正,教師板書算式。
強調:求應納稅額實際上就是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也就是把應該納稅部分的總收入乘以稅率百分之幾,就求出了應納稅額。
2.我們怎樣計算呢?
方法1:引導學生將百分數化成分數來計算。
方法2:引導學生將百分數化成小數來計算。
3.做“試一試”
提問:這道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買摩托車共付的錢。
學生板演與齊練同時進行,集體訂正。
4.學生在課本上完成練一練。
三、同步練習
1.練習二的第1、2題。
指名學生讀題,讓學生說明算式里的每個數據的意思。
學生獨立思考后練習,交流時請學生說說解題思路,教師及時了解學生解答情況。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讀題后,教師簡單介紹個人所得稅的知識。
學生獨立思考并列算式計算,然后交流。
四、拓展提高
1.練習二的第4題。
我國20xx年10月公布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個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稅。月收入超過1600元,超過部分按下面的標準征稅。
不超過500元的 5%
超過500元~20xx元的 10%
超過20xx元~5000元的 15%
------
李明的媽媽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們各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在這道題中,李明的媽媽應納稅的收入是1800元嗎?為什么?全班展開討論李明媽媽的納稅的收入應為多少元?稅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應納稅額為多少?他的稅率又是多少呢?
介紹分段納稅,最后讓學生分別求出李明的爸爸媽媽各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將三段不同的收稅看作三個檔次,先用總收入減去1600,看超過的部分是屬于哪個檔次,如果超過的部分少于500,屬第一檔次,用超出的部分乘以5%;如果超過的部分大于500小于20xx就屬第二檔次,第一檔次的稅肯定要交,用500乘5%,再用(超出部分-500)乘10%,然后相加;如果超過的部分大于20xx小于5000就屬第三檔次,第一、二檔次的稅肯定要交,用500乘5%,1500乘10%,(超出部分-20xx)乘15%,再相加。
關鍵是這里第一、二檔次的,要全額交稅。
五、課堂回顧
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內容?認識到什么?如果沒有納稅,國家就籌集不到必要的資金為大家辦事。因此,我國憲法規定每個集體和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希望同學們長大了爭當納稅先鋒,為祖國的繁榮貢獻力量!
六、布置作業
課內作業: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納稅問題
營業額×5%=營業稅
60×5%=3(萬元)
答:應繳納營業稅3萬元。
爸爸月收入2500元,應分兩段來納稅:
2500-1600=900元
500×5%=25元
(900-500)×10%=40元
25+40=65元
答:爸爸應繳納個人所得稅65元
蘇教版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發現簡單搭配現象中的規律,能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初步的符號感和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難點:
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買衣服與如何搭配褲或鞋??現在請學生看圖。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小明要買一個木偶娃娃,并給所買的木偶娃娃配上一頂帽子,要從3個木偶娃娃和2頂帽子中選擇??)
2.提示課題:小明買一個木偶娃娃,再配上一櫻唇帽子,可以有多少種選配方法呢?這其中存在什么規律呢?(板書:找規律)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自主活動。
談話:你有辦法知道小明可以有多少種選配方法嗎?請同學們先自己想辦法試一試。可以用自己小組準備的木偶娃娃和帽子動手配一配;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并注意了解學生所采用的方法。
交流:你是怎樣選配的?你認為一共有幾種不同的選配方法?
小結:小明一共有6種不同的選配方法。可以先選木偶娃娃,國為每個木偶娃娃可以配兩種不同的帽子,所以一共有6種不同的選配方法,也可以先選帽子,1
因為每頂帽子都可以配3個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種不同的選配方法。帽子,因為每頂帽子都可以配3個木偶娃娃,所以一共有6種不同的選配方法。
2.有序探究。
談話:如果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梯形表示木偶娃娃,你能用連線的方法很快找到答案嗎?
學生動手操作,并組織交流。
提問:你認為用畫圖的方法找答案有什么好處?(便于操作;便于有條理地思考;能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選配方法)
3.引導發現規律。
(1)提出問題:如果有2個木偶娃娃和3頂帽子,你能用畫圖連線的方法很快找出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配方法嗎?動手操作,并交流過程和結果。
(2)出示教材中的討論題
問:聯系解決上面兩個問題的過程,你能發現木偶個數和帽子頂數與搭配方法種數的關系?
(3)小結。
三、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里依次說出每條不同的路線;再通過交流幫助學生明確有序思考的方法;最后引導學生總結一共的路線條數與每段路線條數的關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1)要求觀察插圖,啟發思考:這里有一些襯衣、褲子和裙子,你認為可以怎樣搭配?
(2)出示前面兩問題,提問:你能解決這里的兩個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可以怎樣選配,再把思考的過程、結果與小組的同學交流。
(3)出示最后一個問題,啟發思考:這個問題與前面已經解決的兩個問題有什么關系?你會列一道加法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嗎?
啟發進一步思考:有位同學用3×5這道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你認為這個方法對不對?你知道他是怎樣想的嗎?
四、 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懂的地方?
蘇教版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借助千數圖認識千。正確讀、寫千以內的數,并在數位表中表示出來。
2、能力目標:將數進行分拆,培養學生對數的多種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喜歡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并能將數學運用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1、用點圖、簡圖等多種方式表達數。
2、千以內數的讀與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練習。
2.復習前一教時。
師:上節課學習了什么?
生:匯報。
二、鞏固練習
1.讀讀寫寫看簡圖再寫數、讀數(PPT)
2.拆一拆,合一合(PPT)
458=++700+7=901=+800+80+8=700+30+9=6+60+400=
3.看計數器在數位表上寫數。
4.比較有零的三位數的讀法。
560和307
5.填空。
⑴我國野生大熊貓的數量不超過一千只A一千只寫作:只B它是由個千組成的我國野生金絲猴的數量在七百六十只左右A七百六十只只B它是由個百、個十組成的
⑵數的組成(PPT)404的里面有4個和4個;7個一和8個百是;2個百和5個十是;10個是1000;是由3個百組成的。一個數個位是6,百位上是8,這個數是。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上是3,第二位上是8,第三位上是5,這個數是。一個三位數的十位上的數是百位上數的3倍,個位上數是百位上數的2倍,這個數可能是。
6.判斷(PPT)
⑴505百位上的5表示5個百。
⑵3個百和4個一組成341。
⑶個位上的8和十位上的8、百位上的8是一樣的。
⑷一個數末尾的零是不讀出來的。
⑸603讀作六百零三。
三、拓展練習
卡片游戲(PPT)用3、7、0、1可以組成哪些三位數?你能試一試嗎?至少5種。學生匯報。
四、小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
蘇教版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數學教案02-22
數學教案09-13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分類的數學教案11-16
關于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初中數學教案06-29
分類數學教案08-29
數學教案-菱形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