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11-01 10:01:4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合集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范文合集10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120+30-60 8×5×10

  20+30÷3 120÷3×5

  12×5-40÷2 150-100÷5×4

  100×(38-31)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潔員,師可問:60位游人需幾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題中數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冀教版第三冊《七的乘法口訣》。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有了1~6的乘法口訣作為基礎,本節課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并能夠運用在生活中,也為后面的口訣的學習做一個更好的鋪墊。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讓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學習,歸納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記住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2、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讓學生在算一算,數一數中,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

  3、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其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并運用口訣。

  四、說教具、學具

  本課我使用的教具、學具主要有多媒體和找朋友卡片

  五、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我將采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算一算,數一數,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從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分如下三個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1、巧設游戲,復習導入。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3、鞏固提高,應用深化。

  六、說總體設計

  下面我就從這三方面談談本節課的總體設計

  (一)巧設游戲,復習導入。

  在這個環節中,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我們玩個開火車背口訣的游戲好嗎?老師叫到哪個同學就從哪個同學往后背誦一至六的乘法口決,每行為一列火車,各列火車比勝負。”二年級學生對游戲、活動充滿了熱情,從游戲中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復習已有的舊知識,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七的乘法口訣的信心。游戲后我進行如下小結,一至六的乘法口訣大家學的都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從而引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這一環節是獲取新知的過程,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這是本節課其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這個重點和解決這個難點,教學中我將以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這一基本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數一數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我將分三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生活情景,引入交流

  在這個步驟中,我首先以學生熟悉的昆蟲為切入點,巧設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在學習之前,老師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昆蟲?有的學生可能回答,我在奶奶家的院子里見過毛毛蟲。有的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在花朵上見過蜻蜓,蝴蝶。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各式各樣,這時,我適時的引入有關七星瓢蟲的知識窗,(出示知識窗)使學生了解昆蟲的有關知識,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同時也為后面觀察主題圖作好鋪墊。

  第二步驟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學生了解了昆蟲的有關知識之后,我出示,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出示主題圖)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見過的昆蟲可真多,老師這里有一副畫,你在圖中發現了什么?”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圖中的昆蟲——小瓢蟲,去發現一個七是七,兩個七是十四……。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也許不會很快能找到,但我不想一開始就給學生某些暗示。因為只有學生經過認真思考的,動手數過的印象才會深刻。如果學生仍然發現不了,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設計了一個爭當一名小考官的環節:利用主題圖讓學生互相提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順著學生的思維走,可能有學生提出,一棵絲瓜秧上有五只七星瓢蟲,另一棵絲瓜秧上有兩只七星瓢蟲,一共有幾只七星瓢蟲?也可能有學生提出:“一只七星瓢蟲身上有七個點兒,兩只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點?”學生的這種提問是自然的,也正是我所需要的。于是我追問:“那三只呢,四只呢?七只呢?你是怎么想的?”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多種多樣,對此,我不打算作任何結論,只是想通過學生的認知沖突引發學生的求知欲。顯然這一目的已經達到,于是待學生回答后我引出學生喜歡的兔博士。(出示兔博士)。通過觀察主題圖,運用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巧妙自然地將七的乘法口訣搬到小組交流中,在小組合作交流,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當小組成員遇到了交流的困難時,教師可及時加以引導(出示瓢蟲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要解決的問題,并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第三步驟是歸納總結,鞏固記憶

  在學生充分交流,討論后,引出學生喜愛的藍靈鼠,(出示藍靈鼠)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發言交流。此時我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這個組是怎么算的?有什么發現?通過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編的乘法口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表述可能不夠準確,于是我借助多媒體小瓢蟲自學結果(出示小瓢蟲的自學結果)加以修正補充。并讓學生議一議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口訣。教學中,我不打算強調各種記憶方法的優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學生用哪種方法簡便,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學生表達清楚意思就應該加以鼓勵,重要的是以此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態度。接著讓學生讀一讀七的乘法口訣。熟記七的乘法口訣,最后,水到渠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鞏固提高,靈活運用。

  這一環節是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靈活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難點,為此,我安排了如下四組練習。

  第一個練習是對口令的小游戲,(出示對口令小游戲)兩人一組,一個人說口訣,一個人說得數。第二個練習是找朋友的小游戲,(出示找朋友的小游戲)每個同學手里拿一張卡片,(出示學具找朋友卡片)有的同學手里拿的是算式,有的同學手里拿的是得數,然后大家自由的下座找朋友。游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課堂上多給學生創造這樣的機會,學生才會樂在其中。

  第三個練習是孔雀開屏。二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難點之后,通過多媒體,展示色彩鮮艷的孔雀圖,(出示孔雀圖)然后,將7乘幾和6乘幾的算式展示出來,(出示孔雀習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結果及口訣,出現錯誤及時引導,回答正確給予鼓勵和贊揚。(播放孔雀開屏)這樣,既調節了學生的注意力,又鞏固了七的乘法口訣的知識。

  第四個練習是身邊的數學,(出示身邊的數學)1個星期有7天,2個星期有多少天?3個星期、4個星期……7個星期呢?設計這組練習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并把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知識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我教學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師只是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而讓學生在算一算,數一數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我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靈活把握。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并在練習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也經常要用到。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附板書設計

  七的乘法口決

  1個7 7×1=7 一七得七

  2個7 7×2=14 二七十四

  3個7 7×3=21 三七二十一

  4個7 7×4=28 四七二十八

  5個7 7×5=35 五七三十五

  6個7 7×6=42 六七四十二

  7個7 7×7=49 七七四十九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分數及面積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知識,培養學生系統地、有條理地梳理知識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合理的數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數學、用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1、復習”面積“和”認識分數“兩個單元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教學難點:看圖想象提問題,能交流、合作、梳理、概括地學數學。

  教具準備:課件、彩筆、智慧星(獎品)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復習

  師: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大蛋糕,笑笑請好朋友來吃蛋糕。他們又唱歌又跳舞可熱鬧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一)好一個又香又甜的蛋糕呀!

  猜一猜笑笑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塊?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們想到了曾經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知識。

  (評析創設”笑笑過生日“的情境,引出復習內容(分數的認識),啟發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二、分數知識,探求問題

  1.小組交流(教材第67頁1題、2題)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闖關

  看誰碩果累累,每闖一關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第一關:獨立完成教材67頁第3題,互相講解、互相檢查、互相。

  第二關:完成教材67-68頁第4題、第6題,講解計算方法,自我。

  (2)問題接龍

  ①創設情境。

  (繼續播放課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塊,自己吃了一塊,冰冰吃了3塊,永全吃了2塊。

  ②小組內自編問題。要求根據情境編出有關分數的問題。

  ③由小組輪流報題,全班搶答,答對一題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3)清查獲獎個數,同桌互說收獲與不足。

  三、面積知識,實際應用

  1.繼續創設情境,引入復習

  今天笑笑過生日,俊偉怎么沒來?他在忙什么呢?我們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二:俊偉鋪地磚。)原來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看到俊偉鋪地磚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識?

  2.知識,加深理解(教材68頁第5題)

  (1)小組合作出有關面積的知識。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3.應用知識,提高能力

  (1)粗心的俊偉

  俊偉收集了一些面積數據,可是忘了寫單位。

  ①請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②與同桌交流,。

  (2)灑水車(教材68頁第7題)

  今天天氣比較熱,看,開過來一輛灑水車,路面變得濕潤了。(播放課件)這里面還有許多數學問題呢!

  (3)幫助俊偉解決問題

  ①播放俊偉鋪地磚,猜測可能遇到什么問題。

  A.俊偉房間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B.需要鋪多少塊邊長為20厘米的地磚?

  C.如果一塊地磚3元錢,需要多少錢?

  ②挑戰問題,巧妙解答。

  (4)發散思維、擺火柴棍(教材68頁第9題)

  四、回顧自查,自我

  師:這節課復習了有關分數和面積的知識,復習應用中,你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情況如何?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

  2.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6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6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6+4= 6+5= 6+6= 6+7=

  6+8= 6+9= 6+10=

  2.( )里應填幾(出示投影)?

  6+( )=10 6+( )=11 6+( )=12

  6+( )=13 6+( )=14 6+( )=15

  6+(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減9、減8和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

  學生說出得數后再指名一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13-6=□.【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計算13-6怎樣想?

  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括號和□中填上適當的數,再指名中下生說一遍想的過程.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是多少?

  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可手指例題示范),那么想出來的這個數(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

  三、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6的口算.

  隨堂練習【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做一做第1題,出示投影.

  (1)引導學生看圖說意,列式計算.

  (2)學生填書.

  2.做一做第2題,加減法對比練習.分組進行.

  6+5= 6+8= 6+6=

  11-6= 14-6= 12-6=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怎樣的.

  6+□=13 6+□=15 6+□=16

  13-6=□ 15-6=□ 16-6=□

  布置作業

  練習四第3~5題.

  3.11-6= 17-8= 18-9=

  14-7= 15-6= 16-7=

  4.9+4= 12-6= 7+5=

  11-7= 6+8= 16-9=

  5.學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了解計算器的基本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的一兩步連續運算,并通過計算探索發現一些簡單數學規律。

  2、讓學生體驗計算器計算的方便與快捷,進一步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計算發現一些簡單的數學規律。

  【教學準備】:課件、練習紙、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 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你們玩過快樂聯想的游戲嗎?還想玩嗎?

  課件依次出示四個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醫院

  三三兩兩

  師: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對的同學,給予肯定。

  師:還想玩嗎?

  課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錯能改

  小巧

  學習用品

  計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認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計算器。

  表揚答對的同學。

  今天我們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課件出示課題,并板書。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認識計算器。

  同學們,你們在哪里見過計算器?(根據同學回答,依次出示課件中的圖片)

  表述:看來計算器已經深入我們生活中。瞧,老師手中就有一個計算器,你們觀察過計算器嗎?看老師手中的計算器,你們看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板書數字鍵、符號鍵、功能鍵、鍵盤、顯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鍵由于我們所學知識有限,現在還不需要用,今后我們可以再慢慢認識它們。

  2、認識開機鍵、關機鍵。

  用計算器前,先按什么鍵?(ON鍵,根據學生回答指出開機鍵)

  用完后呢?(OFF鍵,指出關機鍵)

  3、嘗試用計算器計算。

  有多少同學會用計算器?真會?那我們來試著瞧瞧。

  (課件出示 38 + 27 = 3018 = )

  指名說第一題計算過程。

  師:你是怎么輸入的?

  (先輸入3和8,再輸入加號鍵,輸入3和7和等號鍵,等于65。)

  追問:想知道得數,需要輸入什么鍵?(等號鍵)

  指出:算完后,我們可以口算或者筆算驗算計算結果。

  4、用計算器計算試一試。

  看來同學們都會使用計算器計算了,讓我們再顯身手,拿出計算器和學習工具。把得數寫在練習紙上。

  (課件出示書上第101頁的試一試)

  交流得數

  師:你有什么感受?(計算器計算的便捷,是我們的好幫手)

  重點講解816 68 27 是怎樣輸入的 ?

  5、比一比用計算器計算

  (課件出示題目)

  師:剛才同學們表現的都非常出色,我們來一次計算比賽如何?

  問:你為什么這么快?(因為有幾題可以口算的)

  師:其它同學看出來了嗎? 是哪幾題呢?(25 4 128 8 6180625)

  小結:是啊,能口算的就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了。

  6、解決實際問題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

  課件出示:一個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每天大約滴水12千克,按照一年365天計算,這個水龍頭一年會 浪費( )千克的水。

  師:你知道一年要浪費多少水嗎?(36512 =4380 千克)

  讀完這則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說

  小結: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節約用水的習慣。

  三、 探究規律,靈活運用

  1、(課件出示教材第101頁第3題。)

  師:想不想繼續接受挑戰?

  問:觀察式子有什么特點?(都有一個相同的乘數)

  問:那么它們的積和乘數142857有什么關系呢,先計算,再交流。

  全班交流得:積都是由乘數142857里的數字組成。而且還有回文的特征。

  2、教學11111111111111=

  師:數字1也給大家帶了一道難題,愿意繼續接受挑戰嗎?

  學生計算

  師:從同學們的表情中,老師發現同學們遇到了困難,是嗎?

  指名說遇到的困難。

  指出:顯示器上顯示了錯誤的標志,即使顯示了一部分數字,也是不準確的。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呢?

  交流得出:找規律

  課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指名說得數,觀察這些算式得出規律。

  師:現在同學們知道11111111111111=的積怎么填了嗎?

  指名說。

  師:你有沒有想說的 ? (計算器也有不足的地方,人腦更勝一籌)

  3、課件出示

  99=81

  9999=9801

  999999=998001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有什么規律?

  學生交流得出規律

  師:再讓你用9寫幾個這樣的等式,你會嗎?

  展示兩位學生的式子。

  小結:同學真棒,已經會用規律來解決問題了。

  四、了解計算工具的歷史

  師:同學想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歷史嗎?

  課件出示圖片和配音文字。

  師:了解了這些資料,你想說什么?

  學生發言。

  五、總結全課

  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最想對計算器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教學設計 :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

  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

  再讓6人到前面來。

  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經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4.編口訣。

  (1)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

  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2)整理口訣。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記口訣。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5.用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開碰碰車。

  2.練射擊。

  3.打電話。

  小動物們聽說兒童樂園這么好玩,于是它們各自打電話約朋友去玩。

  你能找出它們和誰在打電話嗎?(友情提示:得數相等,電話接通)

  讓小組內6名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小動物,輪流打電話。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一.教材依據

  本節課所講的《圓錐的體積》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實驗版,第十二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

  二.設計思想

  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新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甘做學生的朋友,引導其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小組活動”、“合作探究”全面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自主探究所學的內容,完全改變過去被動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率。

  本節教材我想通過向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中倒水或沙的實驗,得到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V=1/3sh.即就是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例2是已知圓錐形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沙子的體積。這是一個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這個例子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解決一些與計算圓錐形物體的體積有關的實際問題。前面學生對圓錐、圓柱立體圖形的特征已進行了學習,對其特征也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可以熟練地計算圓柱的體積、表面積、側面積。這是學習本節課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 識 技能: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公式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實踐操作中掌握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情 感 態度:培養學生樂于學習,熱愛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圓錐的體積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能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教學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六、教法選擇

  利用多媒體、觀察法、實驗法、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

  七、學法指導

  觀察實驗 —合作探究—達標反饋— 歸納總結

  八.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同樣的圓柱形容器若干、與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形容器若干、水和沙土。

  九.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 課件展示圓柱和圓錐的立體圖形,并請學生說出圖形各部分的名稱。

  2. 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創設情境,引發猜想】

  1.多媒體課件呈現出動畫情景故事(配音樂):

  盛夏的一天,森林里悶熱極了,小動物們熱得喘不過氣來,都想吃點解暑的東西。漂亮的小白兔去冷飲店買了一塊圓柱形的冰麒麟,聰明的狐貍拿著一塊圓錐形的冰麒麟想和它交換…… (多媒體課件展示兩塊冰麒麟等底等高)

  2.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問題一:小白兔上當了嗎?

  問題二:狐貍和小白兔怎樣交換才算公平?

  3.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同學們,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體積》這一節課,然后幫幫小白兔好嗎?

  【自主探索,動手實驗】

  出示思考題:通過實驗,你們發現圓柱的體積和圓錐的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你們小組是怎樣實驗的?

  1. 小組實驗。按照實驗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項(多媒體課件展示)

  每四人為一小組,各小組長帶領三個成員動手操作實驗,教師在教室巡回指導。

  2. 全班交流。

  組織收集信息 —— 引導整理信息 —— 參與處理信息

  3. 引導反思。實驗過程讓學生積極發散思維,各抒己見。

  4. 公式推導。

  全班同學集體觀看多媒體課件的實驗過程,并結合自己的實驗活動試著推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圓柱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3倍;或者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1/3。

  用字母表示為: V=1/3sh

  5.思考:如果要計算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那些條件?

  6.問題解決。

  故事中的小白兔和狐貍怎樣交換才公平合理呢?它需要什么前提條件?(課件出示:等底等高)

  【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例2:建筑工地上有許多沙子,堆起來近似一個圓錐,這堆沙子大約

  有多少立方米?(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具體解題過程讓同學們自己大顯身手,個別學生可以上講臺板演,然后教師作最后講評。

  【練習鞏固】課件出示,師生共同完成。

  一.判斷。

  1、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的體積大。 ( )

  2、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 ( ) 3、正方體、長方體、圓錐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 ) 。

  4、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如果圓柱體的體積是27立方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9立方米。( )

  二.填表。

  已 知 條 件 體積

  圓錐底面半徑2厘米,高9厘米

  圓錐底面直徑6厘米,高3厘米

  圓錐底面周長6.28分米,高6分米

  【拓展延伸】:

  有一根底面直徑是6厘米,長是15厘米的圓柱形鋼材,要把它削成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形零件。要削去鋼材多少立方厘米?

  【質疑問難,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對圓錐的體積有哪些新的認識?請談談自己的感想和收獲。

  【作業布置】

  課本25頁第3、5、8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根據兩個未知量之間的關系,列方程解答求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應用題。

  2.使學生能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解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3.使學生學會用檢驗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條件的方法,提高學生求解驗證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列方程解答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三步應用題。

  教學難點

  形如:ax+bx=c的數量關系

  教學理念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檢驗能力。

  教師活動過程

  學生活動過程 備注

  一、復習鋪墊

  1練習二十一T1

  學生回答

  2根據條件說出數量關系式:

  果園里的桃樹和梨樹一共有168棵。

  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數多84棵。

  桃樹棵數是梨樹的3倍。

  學生回答數量關系式

  3你能選擇其中兩個條件,提出問題,編成一道應用題嗎?試試看!

  學生自主編題,口頭說題

  4依據學生回答,教師出示題目。

  A.根據條件(1)、(2)編題: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棵,桃樹比梨樹多84棵。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

  B.根據條件(1)、(3)編題: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例1)

  C.根據條件(2)、(3)編題: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樹多84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想一想)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嘗試例1

  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集中反饋:生說師畫圖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

  學生介紹算術解法時,教師引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數量間的關系。

  學生介紹方程解法時,注重讓學生說出怎樣找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3.小組討論。

  解這道題,你認為算術方法和列方程解哪一種比較容易找到解題的數量關系,為什么?

  用方程解,設哪個數量為X比較合適?用什么數量關系式來列式呢?

  4.學生獨立完成想一想。

  這一題與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確三點:1、一般設一倍數為X 。2、把幾倍數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3、通過列式計算,可以檢驗兩個得數的和(差)及倍數關系是否符合已知條件。

  5完成課本94頁練一練

  指名板演,其余集體練習,評講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怎樣檢驗?

  三、小結

  本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四、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第4課時

  教學內容:

  筆算小數的減法, P9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對比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的相同點以加深學生對小數減法的理解。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的減法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小數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點復習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二、新課:

  1、組織學生自學P96頁例4。從例4中你學到了什么?從1.2-0.6=0.6的豎式計算中你發現了什么秘密?它與小數加法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說一說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嗎?(留時間讓學生議論。)

  2、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略)

  3、設計情景,提出問題,鞏固小數減法的計算。

  出數據信息

  尺子 鉛筆 作文本 圖畫本 筆盒 彩色筆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師:根據以上的商品價格,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它。

  4、回顧對比:

  小數減法計算與整數減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小數減法計算與小數加法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什么不同點?

  三、小組活動,鞏固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說明:1、兩人一組。每人說出一個小數。兩人同時寫豎式計算,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在規定的時間內,計算題目多者為勝。

  四、練習作業。

  1、完成課本P97頁第1、2題

  2、課后實踐作業:P97頁第3題。

  五、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讓學生知道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第5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混合練習,課本P97~~P98第4~~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會計算比較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2、使學生能形成比較 正確、熟練的計算技能。

  教學重點:

  熟練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的技能技巧。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師小結口算情況。

  二、練習筆算小數加、減法。

  1、完成P97 第4題 和 P98 第6題。

  2、評講時突出兩個帶小數相減,且小數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整數部分的個位退一的計算方法,作為重點評講。(學生如出現錯誤,結合評講)

  三、練習有關小數加減法的文字題。

  1、討論:以下兩題應該怎樣列式計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數是7.4,它比乙數多1.3,乙數是幾?

  學生列式計算后,老師進行簡單小結:第(1)小題是比較兩數大小,相差多少?可用減法計算,列式計算 0.95 - 0.58 = 0.37 ;第(2)小題已知甲數是7.4,它比乙數多1.3,乙數是多少?(也就是乙數比甲數少1.3,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是多少?)用減法計算:即7.4 – 1.3 = 6.1,做這類文字題一定要弄清楚誰與誰比,誰大誰小,求大數還是求小數,要分析題中兩數關系,然后選擇正確的算法進行解答。

  四、練習有關小數加減法的應用題。(根據學生情況適當加深練習,補充題略)

  教學反思

  遵循知識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原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系實際,注意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選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是直觀演示為主,引導學生親自操作、觀察思維、自學討論,多種方法有機配合使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知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2.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厘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導入談話:看來,大家厘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拋出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厘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并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么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厘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初步質疑.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厘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制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5)教師出示卷尺.說: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高90( ).

  2.操作性練習.

  (1)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

  四、歸納質疑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厘米長的線段

  1米長的線段

  1米=100厘米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10-18

小學數學教案模版07-13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07-29

《左右》小學數學教案04-01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