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生成:
作為一線教師,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常規工作。到了大班后,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通過統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于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范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
二、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后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系,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三、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計圖范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五、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愿意嗎?
幼兒:愿意。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平時老師請一兩個孩子幫忙數玩具就已經讓多數孩子羨慕不已了,所以,我的這個求助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強烈回應,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后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請小朋友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了解幼兒的前經驗及當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兒探究學習的基礎。這個環節中讓幼兒嘗試記錄玩具的數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正確判斷幼兒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兒在原有經驗和想法上發展和建構的新經驗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表現就有很大差別,有的幼兒可以較為完整地記錄出玩具的數量,如:畫出一個套筒,在它的后面點了7個點或7個對勾,這是來自中班時一節統計圖形數量的活動的經驗。也有的孩子將數學的記錄概念表現為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如:在一張紙上滿滿地畫了12個穿線板、9個機器人、7個套筒。也有的幼兒沒有完成記錄任務。陳鶴琴先生的教育觀認為:兒童也可成為傳授者,即“兒童教兒童”。在接下來的交流環節中,這些孩子從同伴那里獲取到了新的經驗,為下一個環節打下了基礎。)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么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么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么不一樣嗎?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計圖。
(在師幼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核心問題的明確和支解,將其放大拋給幼兒,聚攏幼兒的探究視點,把握幼兒活動的方向,引發幼兒進行新的探究。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由于孩子沒有書寫數字的經驗和能力,對記錄出的玩具數量還要再通過點數來比較數量,這時我的一個問題“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讓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將孩子的視點引入到條形統計圖上。通過問題的步步深入,引導幼兒自己感受到條形統計圖的優點。通過討論兩種記錄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讓孩子將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說出自己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以促進幼兒養成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的良好習慣。)
4、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制作成條形統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主動學習,進一步感知、體驗了條形統計,使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下輕松獲得簡單的數學經驗。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游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5、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嗎?統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墻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幼兒園的延伸活動作為教育活動的一種延續,為孩子更好地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提供了可持續性發展的契機。數學來源于生活實踐,也應用于生活實踐,幼兒的思維是感性的、具體的,只有應用于生活的數學教育活動,才能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感受自然數列中每一個數都比它前面一個數大1,比它后面一個數小1。
2.探索發現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中1~10的數卡,教學掛圖(二)中1~10的豎長條子點卡。
2.新房圖(10間相連的房子),實物卡,鉛筆。
3.第24頁《空缺處填什么》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數字娃娃住新房。
★教師將1~10的數卡散放在絨板上。
教師:數字寶寶都出來散步了,看看它們都躲在哪?
★引導幼兒觀察新房圖。
教師:這里一共有幾間房間?第一間房間在哪里呢?
★請幼兒按順序給房間貼上數字,確定每一間房在序列中的位置。
2.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
★請幼兒給豎長條點卡匹配數卡。
★引導幼兒觀察、體驗相鄰三數之間的關系。
★教師:數字5有鄰居嗎?它的鄰居是誰?和5靠得最近的是幾和幾?5比4怎樣?5比6又怎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后總結:與一個數相鄰的兩個數,后一個數比它大1,前一個數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鄰數。
★引導幼兒尋找2~9的相鄰數,明確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即比它大1或小1的數。
4.幼兒操作活動。
★找朋友(將自己的好朋友找到)
★填空缺(將空缺處補充完整)
★尋鄰居(根據題版數字,貼上相鄰數)
★印標記(通過提示,印相鄰標記)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測量工具來測量周圍物體,在探索比較中發現測量工具和測量結果的關系。
2、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幼兒參與測量的興趣。
3、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
2、尺子、繩子、軟尺、吸管、小棒、短積木、鉛筆、筷子、紙卡段、盒子、書等物品。
3、記錄表、水彩筆、磁性板。
活動過程:
一、引題:提出任務
今天小朋友來當“小小測量員”,用三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相同的一條邊,并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二、探索:分組測量并記錄
1、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協商、自主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測量物體同一條邊。
2、教師巡回觀察、傾聽、了解幼兒測量的情況。
3、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并把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三、分享: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1、將各組幼兒的測量記錄表張貼在磁性板上,幼兒邊看邊交流,討論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2、引導幼兒分析記錄結果,說說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并在分析比較中獲得用不同測量工具測量同一條邊測量結果不同的經驗。
四、游戲:問答競賽小游戲,啟發幼兒再次測量。
1、測量黑板的長邊,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數最少(或最多)?為什么?試一試。
2、測量活動室長度有三種長短不同的工具,選取什么工具測量速度最快?為什么?試一試。
3、如果沒有這些工具,我們還能用什么辦法來測量活動室的長度?試一試。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各種不同的工具來測量物體的高度、遠近等。
活動反思:
由于選擇的教學內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節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節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并根據自己的測量經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于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問題:
1、如何選擇幼兒的探索對象、教師應發出怎樣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環節中欠缺充分的考慮。
2、教師是否必須選擇和幼兒同等的測量對象進行示范講解呢?怎樣選擇才能更好地考慮到每個孩子的視線呢?
對策:
1、可以讓孩子們選擇椅子靠背的邊作為對象進行測量,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活動空間不會太窄,又有利于幼兒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線段,通過比較清晰的方法來進行示范講解?
第二個環節
適宜行為:我充分考慮本班幼兒的實際操作特點,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均能遵守規則,并且學習效果較好;老師組織也比較輕松。
不足之處:我設計的小環節比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兒什么都想試一試,操作時間顯得不夠充分。
問題:
1、各個小環節的設計均為了一個目標——繼續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在活動中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個小環節和第二個小環節結合起來,讓幼兒操作起來時間顯得更充足呢?
2、難度會太大了嗎?因為幼兒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況要幼兒初步感受了測量方法后,馬上就步入第二個目標——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進程是否會太快?
對策:
1、考慮將這個教學內容分成三個課時,把此次的目標、重點放在“學習多種自然測量的方法”上。第二個大環節,就改為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操作,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測量方法。當然,我們可以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有圓邊的物體進行測量,學習不同的測量方法。
2、把“嘗試讓孩子們自己發現不同的測量對象適合用不同的測量用具,測量工具的選擇和測量對象是有關系的”這一個目標放在第二個課時來進行。這樣,幼兒學習起來不會那么辛苦,操作的時間也更寬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整體感受:設計活動環節,既要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來設計好環節,又要很充分地考慮各個環節的目的性和可行性,還要考慮好各個小細節的處理。自身的業務水平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的設置、隨機的觀察、引導語的把握均是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小百科: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幫助幼兒認識,并能夠找到舞臺上的相應位置
活動目標
1.認識九宮格,知道九宮格各個方位的命名
2.能運用九宮格在游戲中找出舞臺的不同位置
3.樂于想象,愿意表達、表現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舞臺九宮格的位置:右上,中上,左上,右中,中,左中,右下,中下,左下。
活動難點:理解觀眾和演員的左右不同,舞臺位置的左右是演員的左右。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表演視頻,大的9宮格圖紙1張,筆,黑板,小椅子。
經驗準備:有認識舞臺和當觀眾的經驗。
活動過程
1.觀看表演視頻,發現問題
——師:今天表演區的小朋友在表演《野獸國》的時候,導演發現了他們在舞臺上的位置有些問題。請大家看看他們的表演視頻,看你能不能發現導演發現的這個問題。(教師播放視頻)
——師:小演員在舞臺上的位置有什么問題嗎?
——幼兒自由回答。
——師:導演來說一說吧,你發現的問題是什么?
——師總結:原來小演員的位置不合適,偏臺了。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們嗎?
——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真正的演員在表演的時候,他們會借助一個工具來控制舞臺的方位,這個工具是什么呢?
2.出示九宮格,認識九宮格
——師: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我們來數一數它有幾格,1、2、……它一共有9格,所以它叫九宮格。
——師:大家看這是什么?那么這個九宮格就是……九宮格的九個格子分別代表了舞臺的九個位置,而且每個格子都有自己的名字。九宮格每個格子的名字都是以它的方位來命名的。你們覺得哪兒是上,哪兒是下?
——幼兒自由回答。
——師:那這一排叫什么呢?
——師:那么哪邊是左?哪邊是右呢?
請所有小朋友舉起右手,請幾個小朋友舉著右手到舞臺上先背對觀眾,再面向觀眾。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演員的右邊和觀眾的右邊相反。
——師小結:演員和觀眾的左右不一樣,他們正好相反。
——師:舞臺九宮格在命名左右時,為了方便演員辨別左右,是以演員的.左右為準。
——總結:現在每個格子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它們是……
3.九宮格游戲
——師:魔法棒要來看看小朋友們有沒有記住舞臺九宮格的位置,魔法棒點到的小朋友要找到相應的位置,其他小朋友要檢查舞臺上的小朋友位置是否正確哦!
請佟老師配合游戲。
隨機請幼兒到舞臺找位置,并擺造型定格畫面,每次都以“叮咚”的口令讓幼兒回到座位。
4.舞臺方位游戲,分組體驗舞臺位置
——師:現在想像舞臺是一片平靜的海面,小朋友們都是岸邊的樹。微風吹來,樹枝輕輕搖擺。風越來越大,發出呼呼的聲音。開始有雨點落了下來,啪嗒啪塔……雨越下越大……MAX號開了過來,停在了舞臺中間,老師魔法棒點到的小朋友,請你們到舞臺中間登上MAX號。風越來越大,雨越來越大,狂風是什么聲音?MAX號碰到了礁石上,我們都摔倒在右上的甲板上,這時候船長發現MAX號左上的甲板上有很多水,大家快點去擦地,把水擦干凈。原來是左下的甲板漏水了,我們要拿東西把左下的洞堵住,終于暴風雨過去了,一切都安靜了,(引導聲勢配合的小朋友安靜)我們坐在右下的甲板上休息一下,哇,野獸國到了。
活動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九宮格,它是幫助我們確定演員、道具在舞臺上方位的好幫手。小朋友們在以后的表演中,可以嘗試用九宮格來協調演員和道具的位置。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使學生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找規律教學設計。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體驗數學應用于生活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小動物等學具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數學王國的小精靈--明明,剛剛搬了新家,心里可高興了。今天邀請我們去參觀他的新家呢,你們想去嗎?(課件展示主題圖)
2、看,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們覺得漂亮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墻面、地面的圖案,都是有規律的。)
3、揭示課題:是啊!小精靈明明設計的房間,最大的特點就是很有數學的味道。在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學會了找比較簡單的排列規律,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找規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情境,讓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在參觀欣賞的同時,很自然的進入了觀察、發現階段,體現了數學內容的生活化,學生學習的是身邊的數學,既形象又具體。
二、尋找規律,探索新知。
(一)構建新知,探索交流。
1、談話:那么,如果用數學的眼光觀察這些漂亮的設計,你有什么發現呢?
2、小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們先來觀察墻面的圖案,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在小組活動中,可以用四種圖案移一移、擺一擺,找出上下兩組圖案的按一定順序呈循環排列的規律。(教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匯報。(引導學生說出觀察的順序。)
4、請學生說一說圖案的規律。
(1)斜著看:顏色和圖形一樣,只是數量有變化。
(2)橫著看:第一橫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橫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橫行照樣。(板書:順序,前后)
(3)豎著看:第一豎行第一個顏色和圖形移到第二豎行第四個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豎行照樣。(上、下)
(4)整體看:第一橫行和第一豎行的顏色和圖形都一樣,而且順序也一樣。其它橫(豎)行顏色和圖形都一樣,只是順序有所改變。
5、全班交流時,請同學上來移一移圖案,展示它動態的規律。(課件顯示:圖案動態的循環規律。)
教師小結:不同的觀察角度,有不同的發現。
[設計意圖]: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觀察角度發現不同的排列規律。這樣就完成了前后、上下四種基本的順序,循環排列規律的教學。同時,教師及時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于豐富、有趣的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規律、拓展思維。
1、師:你們看,這是明明家的地板,里面隱藏著一些什么規律呢?你能找出來嗎?
2、請你仔細觀察,同桌互相說一說其中的規律。
3、全班交流,同時操作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在這一活動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再次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三、知識應用,體驗成功。
(一)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師:同學們,我們再來參觀明明家的窗簾,還沒設計好呢!你們能用自己的所學幫它完成嗎?(課件出示三行小動物排列的圖片。
2、說一說它的排列規律,并繼續排下去。窗簾會是什么樣呢?(課件繼續展示,窗簾全景。)
[設計意圖]: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學會數學的樂趣。欣賞窗簾設計--逆時針的排列規律,作為練習出現,即分散了教學難點,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拓寬了思維容量,增強了課堂實效性。
(二)、.擺水果圖。
過渡:好客的明明很高興大家來參觀他的房子,所以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
可是,他只擺了三組,你能根據規律擺出第四組水果圖嗎?
四、欣賞有規律的圖片
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你能找出來嗎?誰來說說。
(衣服的花紋,地板上的瓷磚,窗簾、斑馬線、交通紅綠燈…也是有規律的。)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優秀的設計師的作品,請欣賞。課件顯示:自然界的規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規律,小數民族服飾上的規律等。
這些作品美嗎?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相信你們也一定會設計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設計意圖]:再一次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欣賞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激勵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實踐操作,體驗快樂。
1、通過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我想請你們也當一回設計師,設計一塊手帕的有規律的漂亮的圖案。喜歡嗎?活動要求:
A、請你們小組合作先規劃出設計方案,再用貼或畫的方式合作完成。B、設計的圖案一定要有規律。
2、小組合作設計。(課件:播放音樂。)
3、展示學生作品。說一說其中的規律。比一比哪小組設計的圖案最有規律、最漂亮、美觀。
同學們,你對自己的作品表現滿意嗎?是啊!能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是最快樂的事情。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鞏固了新知,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面對自己設計的作品,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充分到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體現了"玩中學""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六、總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結語: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環境打扮得更美麗!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基礎階段的數學教育要求幼兒能解決問題,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在利用和運用數學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數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而對于有一定數概念的大班孩子有必要探索、學習群數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數數問題。本次活動根據孩子對糖果很喜愛這一特點,并充分利用現有的糖果資源,以讓幼兒當"小工人"幫忙數、裝糖果的方式,積極踐行《指南》精神,在輕松的氛圍中引導幼兒快樂、自主地學習群數,并引導幼兒在操作中探索群數的方法,找出自己喜歡的群數方法,以便應用到生活中。
活動目標:
1、用糖果探索和發現按群數數的方法。
2、嘗試用不同的數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樂于參加數數活動,體驗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已有按數取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
PPT課件糖果圖片、糖果實物、盤子若干;操作材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有吃過糖果嗎?糖果廠的老板找不到工人來幫忙裝糖果,他很著急,想邀請小朋友當小工人把糖果裝進盒子里。
(二)提出要求,初次探索
1、教師PPT出示糖果圖片(10個)引導幼兒觀察點數。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糖果?你是怎么數的?
2、引導幼兒猜想兩種不同的數數方法哪種較快。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一個一個數比較快,還是兩個兩個數比較快呢?通過欣賞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變化的美、趣。
為什么?我們動手試一試就知道了。
3、提出實物操作要求
師:糖果廠的老板幫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糖果和一個小盤子,等等請用你想嘗試的數數方法把糖果裝進盤子里。
(1)在數糖果時,要注意控制你的音量,不要打擾到旁邊的小朋友。
(2)要積極開動腦筋,用多種辦法來裝糖果。
4、幼兒集體操作驗證,教師分別觀察指導。
(1)幼兒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數數的方法并進行個別指導。
師:你是怎么數的?那這樣數快嗎?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2)集中分享數數方法,教師記錄并歸納小結。
師:老師準備了一張記錄表要把你們分裝糖果的方法記錄下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數數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結:因為一個一個數要數10次,兩個兩個數只要數5次,所以用兩個兩個數比一個一個數的方法來得快一些。
大班數學課教案及反思《按群數數》含PPT課件
3、幼兒嘗試記錄,教師全面觀察指導。
師:你們看,每個小朋友的位置上已經準備操作材料和筆。等會裝糖果的時候,請小朋友控制好自己的聲量,并在記錄紙上記錄盡量多的辦法。
4、集體分享記錄的方法和結果。
師:請已經完成的小朋友帶著你的操作材料回到位置上與同伴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四)活動延伸,遷移運用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的方法來數數。以后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朋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來繼續數數量更多的數。比如100、200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來數會更快呢?小朋友可以把這個問題帶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來想一想!
教學反思:
能將物體以2、5、10單位進行按群數數。讓幼兒當糖果廠的小工人,在數糖果的過程中,幼兒也初步了解了按群數數的含義,本次活動我以設計糖果廠的場景切入主題,幼兒都能積極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游戲形式幼兒很感興趣,提供的讓幼兒操作的糖果幼兒都很感興趣,在操作探索的時候積極性都比較高,但是在讓幼兒操作環節前提的要求不夠詳細,常規的要求也是要提,比如我沒有說操作完的糖果要排整齊放框框里,個別幼兒就開始玩,雖然是大班但是我發現常規的要求還是要求,有時就因為小小的環節,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常規又慢慢的松散掉,本節課還存在著一點不足是:我沒有把握整個環節的重點,讓幼兒的知識經驗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這也是數學活動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接下去我會觀摩平行班的數學活動,思考我設計的合理嗎,考慮周全了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掌握5的加法。
2、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重點: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動難點: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4個、動物卡片:獅子、老虎、大象、斑馬各5張。
活動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師: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出示3個蘋果)師:再出示一個蘋果問:3個添上1個,一共是幾個?
師:引導幼兒說出加法的含義以及4以內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師:獅子王要給所有的獅子開會,先來了1只獅子(出示1只獅子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4只獅子(出示4只獅子圖片)1只獅子再添上4只獅子是幾頭?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1+4=5)師:老虎媽媽要給所有的小老虎開會,先來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圖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幾只?
師:誰來說出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2+3=5)師:大象爸爸要給所有的小象開會,先來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圖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幾只?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3+2=5)師:斑馬老師要給所有的斑馬開會,先來了4只斑馬(出示4只斑馬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1只斑馬(出示1只斑馬圖片)4只斑馬再添上1只斑馬是幾只?
師:請大家一起說說這道題的算式?(教師邊寫出算式3+2=5)師:小結,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題:4+1=5,1+4=5,3+2=5,2+3=5。
師:引導幼兒觀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發現他們的秘密。
師:你們看4+1=5和1+4=5,3+2=5,2+3=5。這些算式有什么變化?
師:小結,它們數的位置交換,結果不變。
師:大家把算式讀兩遍。
三、玩“誰最快”游戲。
1、每組做一道必答題(5的加法)
2、教師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快哪組勝利。
四、書寫算式。
1、讓幼兒書寫加法算式。
2、教師檢查,對書寫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幫助指導。
五、教師進行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 感知8的數量,能從許多物體中找出8個物體。
● 認識數字8,能夠將數字與相應數量的物體匹配。
活動準備:
● 教具:8支鉛筆,8的數卡,1-8的實物卡(分別置于活動室的不同地方)。
● 學具:1-8的數卡,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練習目測數群。請個別幼兒說說你不用一個一個數一眼先看出那幾個,然后是怎樣接著往下數的?
● 探究活動:筆有幾支。
(1) 初步感知數量8。老師拿出7支筆逐一放在桌子上,讓幼兒數,說出一共是幾支筆,再放1支,問幼兒發現了什么,說出7添上1是8。
(2) 認識數字8。請幼兒說說8支筆可以用幾表示?出示數字8,說出8像什么?8還可以表示什么?
● 幼兒操作練習。
請幼兒把8條魚圈畫在一起送給小貓。
● 游戲活動:數字找家。
玩法:幼兒每人拿一張數卡聽音樂活動,音樂聽,幼兒快速跑到與數卡數量相同的實物卡跟前。幼兒互換卡片重新開始游戲。
活動拓展:
● 戶外活動時間,幼兒兩人一組玩猜拳游戲。
玩法:兩人同時念"叮叮當當×","×"用1-8的任意一個數字代替,每人念的數字不得重復,說出數字大的幼兒拍一下另一個幼兒的手。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紙的力量》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6-12
大班數學教案07-31
大班數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