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18 14:20:0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6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和節約愛儲蓄的好習慣。

  內容分析

  1、 重點:使學生明確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難點: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會利用利息計算公式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1、學生上網去查尋或向父母了解有關的儲蓄知識;

  2、銀行定期存款憑條;

  3、教學課件。

  教學策略

  質疑解疑,合作探究,學會搜集整理資料

  教學模式

  導入 依提綱自學 小組交流自學體會 師生補充說明

  教學程序

  一、啟發談話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都做什么用了嗎?剩下的暫時不用的錢呢?把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那么怎樣計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問題。(板書課題:利息) 學生自由談。 檢查學生課前的調查情況。

  二、自學教材 領悟新知

  三、小組討論 解決疑難

  四、排疑解難 學后測查

  A:排疑解難 師:下面請同學們依據自學提綱,獨立自學教材3839頁的內容。屏幕顯示自學提綱:

  1、存款的意義

  2、存款的種類和形式

  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義

  4、存款的利息計算公式

  5、小麗整存整取的年利率為2.25%,年利率2.25%的含義

  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決定的?

  教師巡回指導,并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把重點的地方畫下來。師:大家在自學過程中都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也可能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依據自學提綱把自己自學所獲得的知識及遇到的問題帶到小組進行交流,討論解決。若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暫時保留。(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傾聽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理解有誤的與同學們商討解決。使學生從悟中學。)針對學生在自學中、小組討論中遇到的疑難發現的新問題,師生共學生自己讀書。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生畫。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學生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 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質疑解疑的能力。培養學生會讀書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鍛煉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鍛煉學生通過自己查找

  B:屏幕出示:C:認識存款憑條,填寫定期存款憑條。D:匯報上網查詢到的相關資料。

  五、加強反饋 鞏固新知

  六、總結深入 強化新知

  七、課后作業:

  同商量,研究解決。(也可利用學生上網查找的資料來共同解決)

  師:下面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看屏幕小紅1999年10月1日在銀行定期存了200元錢,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 % ,到20xx年10月1日小紅一共能得到多少元? (讀題,給學生思考時間,誰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學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練習本做)

  1、拿出存款憑條,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2、指導學生填寫并算出你將獲得的利息。(選幾個放展示臺展示)

  師:你還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識或常識?

  1、基本練:選擇題 (略)

  2、提高練:應用題 (略)

  3、思考題 (略)

  依自學提綱進行總結復習,說說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略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自己做。學生觀察。學生自己填。匯報搜集到的資料。學生自由說。 資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自學情況。鍛煉學生把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鍛煉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利息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0xx.92%2(1-20%)+200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毫米的認識(教材第2—3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第1至第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

  教具準備:

  情景圖(課件),照片,蠟筆,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創設讓學生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寬和厚的情境,在測量中發現它們的長度都不是整厘米。從中提出問題:要想精確地表示出測量結果,而測量的長度又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辦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估測數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

  師:請同學們觀察數學書的長、寬、厚,并估一估大約有多長,然后

  把估測的結果填入下表?

  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采用小組(建議4人小組為宜)合作的形式,分別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為了確保人人參與,可選專人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錄表(教師事先準備好,每組發一張)的?估計?一欄中(見下表)。

  (2)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反饋時,學生選擇性的估計課本長、寬、厚,其他同學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補充。將學生估計的結果板書在黑板上,提出問題:?誰估計的結果比較準確呢?怎樣來驗證??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課本的長、寬、厚,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組織全班學生交流測量的結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長:不到21厘米、差2個小格。

  寬:不到15厘米、差2個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個小格。

  小結:當測果不是整厘米時,我們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間的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認識學生尺上的1毫米有多長。

  (2)讓學生看尺子,數一數1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然后匯報小結1厘米里面有多少個1毫米。

  (3).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發現了什么

  生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個小格,長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生2:從學生尺中,我能發現毫米與厘米的關系,1厘米=10毫米。

  4、認識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思考:現在你覺得毫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匯報交流

  1厘米=10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5、舉例說明1毫米的長度

  手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療保險卡等?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數學課本第3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又長了什么本領?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材說明

  綜合應用“量一量找規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單元“簡易方程”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測量、統計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動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量一量找規律”活動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自制實驗工具。

  學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義的基礎上,利用皮筋、木棒、盤子和細繩等材料小組合作制作一個簡易秤。具體的做法是用細繩將盤子拴住做成一個托盤,然后用皮筋分別將托盤和木棒拴住。

  2.收集實驗數據。

  學生利用自制的簡易秤,依次稱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數量的課本,在統計表中記錄稱量的課本數和相應的皮筋總長度,并計算出每增加一本書皮筋伸長的長度。

  3.分析數據。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表中的信息,并根據表中的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啟發學生討論從統計圖表中能夠獲得哪些信息。

  4.根據統計結果歸納推理。

  根據統計圖表的結果小組合作探究皮筋長度和課本數二者之間存在的規律及此規律適用的范圍。

  整個活動不僅使學生經歷從收集實驗數據、數據、制成統計圖表到根據統計結果推理事物之間內在本質關系的全過程,而且促使學生進一步體驗運用所學知識探究未知事物的樂趣。

  教學建議

  1. 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

  2. 這個活動是一個操作性很強的活動,教學時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放手讓學生嘗試,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積極性,教師只在關鍵處予以一定的引導和點撥。

  3.在制作實驗工具部分,教師可提前布置學生準備制作材料,并引導學生思考:對制作簡易秤使用的橡皮筋和木棒有什么具體要求,啟發學生選擇彈性較好的橡皮筋,至少在稱量6本數學書時不會超出彈性限度或發生永久變形;選擇的木棒要盡量做到長度適中、粗細均勻,在稱量時不會彎曲、變形。此外,拴盤子時要注意拴的角度和拴繩的長度,使托盤在稱量時保持水平、穩定。當然,教師也可根據情況靈活安排,如可用彈簧來代替橡皮筋,在制作時用鐵鉤等代替木棒達到稱量的目的。

  4.在收集實驗數據部分,教師可在實驗之前要求學生先明確書本第77頁中統計表中要求采集的信息,并引導學生討論測量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例如,要明確測量的起點和終點;測量皮筋長度時要等橡皮筋和秤盤均處于穩定狀態時再測;稱量時要設法使木棒保持水平……這樣得到的數據誤差較小。具體實驗的實施可采取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

  5.在分析數據部分,教師根據統計表繪制出折線統計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統計圖表,想一想統計圖表呈現的特點,并討論它們傳達出的信息。然后,對應統計圖表,請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如果要稱量7本書,皮筋會伸長多少?8本呢?10本呢?”

  6.在根據統計結果歸納推理部分,老師引導學生思考皮筋長度和課本數二者之間存在的規律,向學生初步滲透函數的。如果有的小組實驗數據與理論上y=a+bx(a代表皮筋原長,b代表每增加一本書皮筋伸張的長度)的關系存在一定誤差,老師可引導學生分析原因,也可向學生客觀說明。

  7.在學生出二者之間存在的規律后,老師還可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如果要稱量的課本越來越多的話,皮筋會發生什么變化”,幫助學生理解上述二者的關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彈性限度之內的,反之,二者的關系不存在。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通過直觀的實物圖和乘法的含義,在老師的引導下,編出6的乘法口訣.

  (二)找出6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初步熟記6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三)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

  難點:用6的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教具和學具

  教具:例11的實物圖,6根小棒.

  學具:6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復習2~5的乘法口訣

  我們已經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全體同學一起背一遍,相鄰兩個同學互相背一遍.

  2.卡片口算,并說出用哪句口訣

  23=14=21=52=

  44=55=35=43=

  3.卡片口算,直接記得數

  25=22=51=34=

  15=53=24=54=

  我們已經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下面應該學習幾的乘法口訣,引入新課,板書課題:6的乘法口訣.

  (二)學習新課

  1.準備練習

  每次加6,把得數填在空格里.

  讓學生口算,6個6個地加,把每次加的結果,教師填在空格里,一直加到36.提問:12是幾個6相加得來的?(2個6相加是12)

  3個6相加是多少?(18)

  5個6呢?(30)6個6呢?(36)

  2.出示例11教師出示蟬圖(圖上共畫6只蟬,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蟬先用紙蓋起來).

  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1只蟬)

  (2)仔細數一數,一只蟬有幾條腿?(1只蟬有6條腿)

  (3)1個6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學生回答后,教師在圖的下面板書:61=6)

  (4)61=6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一個六是六)

  (5)誰能結合乘法算式編一句乘法口訣?(一六得六)

  教師在61=6的算式旁邊,板書:一六得六.

  教師移動遮蓋紙,又露出1只蟬,一共露出了2只蟬.

  提問:

  (1)2只蟬共有多少條腿?怎樣列式?(待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62=12)

  (2)62=12

  這個算式什么意思,誰能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在62=12算式旁邊板書:二六十二)

  6的乘法口訣前兩句咱們已經編出來了,后面幾句,同學們試著自己編好嗎?

  教師陸續露出3只、4只、、6只蟬,每增加1只,讓學生試著把書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填完全.訂正后,教師把乘法算式和相應的乘法口訣板書出來,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每句乘法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3.觀察口訣,發現規律

  提問:

  (1)6的乘法口訣有幾句?(有6句)

  (2)怎樣看出是6的乘法口訣?(每句口訣第二個字是六)

  (3)每句口訣第一個字表示什么?(幾個6)

  (4)6的乘法口訣的得數,后一句與前一句有什么關系?(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訣,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數?(小組討論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4.熟記口訣

  (1)熟讀口訣,自己試背口訣.

  (2)指名背,兩人互相背.

  (3)師生對口令.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課本第37頁做一做的第1題

  教師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擺了一個六邊形,學生動手也擺1個.

  提問:

  (1)你擺的六邊形用了幾根小棒?(6根)

  (2)擺1個六邊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擺圖了,你能知道擺2個六邊形用幾根小棒嗎?擺3個,擺5個,擺6個呢?

  學生口答:教師逐一板書:61=6

  ,62=12,63=18,65=30,66=36.你為什么能很快說出它的得數?(用6的乘法口訣得出來的)

  教師出示做一做的`第2題.

  教師任意指一道題,由學生很快說出得數.

  2.發展性練習

  (1)先算出每道題的得數,再說一說每組兩道題之間的關系.

  從上面練習,你得到什么啟發?(不知道66=?我可以用65+6得出)

  (3)讀一句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五六三十四六二十四

  3.綜合性練習

  直接寫出得數.

  64=16=46=35=

  26=36=63=43=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由于學生已學了2~5的乘法口訣,對乘法口訣的含義,怎樣編乘法口訣,有了初步了解.因此,6的乘法口訣就采用老師引導學生編前兩句,其余四句由學生獨立在書上填寫的方法,并進行互相交流.

  在引導學生發現6的乘法口訣規律時,首先使學生對6的乘法口訣有一個整體把握,再發現6的乘法口訣的特點,即相鄰的口訣的積相差6.這樣為學習后面的乘法口訣由學生獨立發現規律打下基礎.

  在組織練習時,除了在理解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熟記口訣外,更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擺一擺,喚起學生的表象、相關聯的題組等,指導學生用口訣計算乘法算式.

  由于學生在前面已經遇到過一句口訣可以計算兩道乘法算式,因此有關幾乘以6的題目,沒有設例講解,而在鞏固練習中,通過對比的形式,由學生獨立解決,最后進行混合練習,使練習內容有坡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通過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探究解決計算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要進行約分。

  教學難點:

  把分母不同的分數通過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計算1/4+1/5 2/15+1/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相加減,那么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同學們要注意什么呢?

  今天,我們進一步探討異分母分數的相加減。

  二、試一試

  1.比較兩種計算方法,笑笑的方法是找公倍數,最后進行約分,淘氣的方法是找最小公倍數。比較后發現,找最小公倍數,計算起來比較簡單,計算的正確率會高一點。其次,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成最簡分數。

  2.算一算,并與同伴交流你的做法。

  生獨立完成,反饋。第一題結果要進行約分。

  3.森林醫生。

  先觀察,說一說三道題目錯在哪里?再進行獨立計算,改正。

  4.應用題。

  讀題找到數學信息,并提出問題。

  5.解方程。

  根據數量關系:加數+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 這兩個數量關系,找到X在題目中所表示的量,再進行解方程計算。

  6.拓展題,第8題。

  重點交流學生估計的方法,再計算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知道埃及人怎樣表示分數的嗎?自己讀一讀你知道嗎?

  四、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工程問題的數量關系,掌握工程問題的特征,分析思路及解題的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工程問題的數量關系和題目特點,掌握分析、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工程問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舊知.

  (一)解答下面應用題

  1.挖一條水渠100米,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列式:100÷5=20(米)

  2.挖一條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全長的幾分之幾?

  列式:

  教師提問:上面這兩道題研究的是哪三種的關系?已知什么,求什么?

  學生回答:上面兩道題研究的是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的三量關系,已知工作總量和工程時間,求工作效率.

  3.挖一條水渠100米,平均每天挖20米,幾天可以挖完?

  列式:100÷20=5(天)

  4.挖一條水渠,每天挖全長的 ,幾天可以挖完?

  列式: (天)

  師生小結:上面3、4兩題研究的是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問題.已知工作總量,工作效率求工作時間.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9.

  例9.一段公路長30千米,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

  1.教師提問:

  (1)用我們學過的方法怎樣分析?怎樣解答?

  30÷(30÷10+30÷15)=6(天)

  (2)把上題的一段公路完成60千米、90千米、30千米、24千米等如何分析解答?

  60÷(60÷10+60÷15)=6(天)

  90÷(90÷10+90÷15)=6(天)

  24÷(24÷10+24÷15)=6(天)

  (3)通過計算,你發現了什么?(結果都相同)

  (4)為什么結果都相同呢?

  工作總量的具體數量變了,但數量關系沒有變;工作效率是用“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得到的,所以工作效率是隨著工作總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它們的商也就是工作時間不變.)

  (5)去掉具體的數量,你還能解答嗎?

  把這段公路的長看作單位“1”,甲隊每天修這段公路的 ,乙隊每天修這段公路的 .兩隊合修,每天可以修這段公路的( )

  列式:

  2.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工程問題)

  3.歸納總結.

  4.小組討論:工程問題有什么特點?

  工作總量用單位“1”表示,工作效率用 來表示數量關系: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

  5.練習.

  (1)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2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要30天完成,如果兩隊合作,每天完成這項工程的幾分之幾?幾天可以完成?

  (2)加工一批零件,甲單獨用12小時,乙單獨做用10小時,丙單獨做用15小時.甲、丙兩人合作,多少小時完成?甲、乙、丙三人合作多少小時可以完成?

  三、鞏固練習.

  (一)選擇正確的算式.

  一堆貨物,甲車單獨運4小時可以完成,乙車單獨運6小時可以完成,現在由甲、乙兩車合運這批貨物的 ,需要多少小時?正確列式是( )

  四、歸納總結.

  今天我們這節課學習了新的分數應用題—工程應用題.其解答特點是什么?(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時間)工程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是什么?(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工作效率用“ ”表示.)工程應用題還有很多變化,以后我們繼續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數學教案10-18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