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10-14 09:02:1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38頁例1,練習十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學會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2.初步學會制作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3.能正確地分析條形統計圖,培養學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會制作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出示:某商店6月3日-10日銷售四種礦泉水的統計表: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條形統計圖(一)教案

  教師:我們怎樣表示才能使四種礦泉水的銷售情況一目了然?(畫條形統計圖)

  生動手制作條形統計圖。

  分析:從統計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1、(利用復習題)教師:條形統計還可以用這樣畫。

  比較:這兩張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上一張數據標在縱軸上,礦泉水的品牌在橫軸上,而下一張數據標在橫軸上,礦泉水品牌標在縱軸上,我們把這樣的統計圖稱為橫向統計圖,現在請同學們把橫向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教師:我們在畫縱軸和橫軸時,都畫上了一個箭號,表示縱軸和橫軸都可向上和向右無限延長。

  根據這張條形統計圖,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想了解的內容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2、小結:大家在畫條形統計圖時,想采用縱向條形統計圖還是橫向條形統計圖,可根據大家的需要自由選擇。

  三、鞏固運用

  教科書第40頁練習十的第1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前兩個小題,然后教師講評。

  (2)你還能提出那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制作統計圖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統計表。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學會進行簡單統計。

  【重點難點】

  讓學生系統掌握統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揭示課題

  提問:在小學階段,我們學過哪些統計知識?為什么要做統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就需要進行統計。在進行統計時,又經常要用統計表、統計圖,并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我們開始復習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先復習如何設計調查表,并進行調查統計。

  【整理歸納】

  收集數據,制作統計表。

  教師: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

  學生可能回答:

  (1)身高、體重

  (2)姓名、性別

  (3)興趣愛好

  為了清楚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個個人情況調查表。

  課件展示:

  為了幫助和分析全班的數據,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計表。

  六(2)班學生最喜歡的學科統計表

  組織學生完善調查表,怎樣調查?怎樣記錄數據?調查中要注意什么問題?

  組織學生議一議,相互交流。

  指名學生匯報,再集體評議。

  組織學生在全班范圍內以小組形式展開調查,先由每個小組整理數據,再由每個小組向全班匯報。

  填好統計表。

  【課堂作業】

  教材第96頁例3。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1課時統計與概率(1)

  (1)統計表

  (2)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合理存款”是在教學完百分數的意義與納稅、折扣、利率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活動課。

  活動構成:

  1、明確問題。主要圍繞“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后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這一問題展開,該問題共蘊含著三個關鍵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及資金用途。

  2、收集信息。主要包括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教育儲蓄存款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的利率,國債的購買及其利息的計算等。課前,學生可以通過去銀行咨詢以及查閱相關規定的方式獲得信息。

  3、設計方案。就是從收集到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相關實用信息,設計出具體的、不同的儲蓄存款方案。

  4、選擇方案。即從上述各種可行性方案中選取收益的,化方案合理存款,并計算出到期時的總收入。教材這樣編排,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相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學會與人合作、交流的同時,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活動目標:

  1、使學生鞏固對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

  2、學習綜合運用儲蓄存款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并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活動重、難點:

  使學生能自主探索合理存款的收益問題的方法。

  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臺計算器。

  一、舊知鋪墊,引入活動

  1、復習:楊晨用8000元一年期存款的利息買了一臺復讀機,這臺復讀機的價格是多少?

  8000×2.25%×1×(1—20%)=160元

  問:算式中,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元?2.25%、20%各表示什么?你是通過哪些渠道或方式了解到的?

  2、引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還可以讓本錢增值。存款的方式多種多樣,不同形式的存款,獲得的收益也會不一樣。現在有一個問題:媽媽準備給小靈存1萬元,供六年后上大學用,同學們計算分析一下,應該選擇哪種存款方式收益?為什么?

  二、合作學習,探究方案

  1、小組合作探究

  2、匯報交流

  預設:

  生1:選擇存款期限長的,這樣利息會高一些。

  生2:定期存款要考慮利息稅。

  生3:國債和教育儲蓄免征利息稅,都可以考慮。

  生4:國債的利率比教育儲蓄的利率相對低一些,可以優先考慮教育儲蓄。

  師:課本第111頁有兩個表格,請同學們再次發揮小組成員各自的聰明才智,按照你們的思路設計存款方案,看看哪些方案的存款利息較高。

  3、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4、每組交流一種方案,說說這種方案為什么取得的利息高而且合理。

  師:(根據匯報)看來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合理獲得利息的存款方式。根據大家的匯報,老師把各小組化的方案整理了一下,我們一起來看看。

  問:對比后,你有哪些想法?如何存款算是合理的?定期存款方案為什么不考慮了?

  學生各抒己見。

  師:通過探討,我們知道了存款有許多方式。在生活中,只要我們仔細研究,認真發現,就能獲取的方案,讓存款合理的獲利。

  三、活學活用,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所設計的方案是六年后才取這筆錢的。現在,老師這里也有1萬元錢,這1萬元四年內不使用,四年后可能會隨時取出。請同學們為老師設計一個存款方案,使方案獲益。

  1、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方案。

  2、學生匯報,學生評述。

  四、活動結束,暢談收獲

  1、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2、你還有哪些需要?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相遇時間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并能正確解答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2.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找到與求路程應用題的內在聯系.

  2.正確分析解答求相遇時間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掌握求相遇時間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出示復習題

  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小東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經過3分鐘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遠?

  1.畫圖,列式解答.

  2.訂正答案

  3.小組討論:試著改編一道求相遇時間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例4.兩地相距270米.小東和小英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小東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經過幾分兩人相遇?

  1.討論:復習題的線段圖該怎樣改一改.并試著畫一畫.

  2.聯系復習題的解法,嘗試解答

  3.訂正思路

  想法一:兩人相遇時,所走的路程是270米.幾分走270米,就是幾分相遇.

  270(50+40).

  想法二:根據復習題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依據乘法的因積關系可得:

  相遇時間=路程速度和.

  三、反饋調節

  兩人同時從相距6400米的`兩地相向而行.一個人騎摩托車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騎自行車每分行200米,經過幾分兩人相遇?

  1.學生獨立分析解答.

  2.訂正答案.

  3.質疑:對于求相遇時間應用題還有什么問題?

  4.教師提問

  (1)要求相遇時間題目中需告訴我們哪些條件?

  (2)例4與復習題之間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四、鞏固練習

  (一)從北京到沈陽的鐵路長738千米.兩列火車從兩地同時相對開出,北京開出的火車,平均每小時行59千米;沈陽開出的火車,平均每小時行64千米.兩車開出后幾小時相遇?

  (二)兩艘軍艦同時從相距948千米的兩個港口對開.一艘軍艦每小時行38千米.另一艘軍艦每小時行41千米.經過幾小時兩艘軍艦可以相遇?

  教師提問:怎樣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三)兩個工程隊合開一條670米的隧道,同時各從一端開鑿.第一隊每天開12.6米,

  第二隊每天開14.2米.這個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時兩隊各開鑿多少米?

  (四)長沙到廣州的鐵路長726千米.一列貨車從長沙開往廣州,每小時行69千米.這

  列貨車開出后開往廣州,每小時行69千米.這列貨車開出后1小時,一列客車從廣州出發開往長沙,每小時行77千米.再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五、課后小結

  我們今天所學的相遇問題與以前學習的行程問題有什么主要聯系和區別?通過學習你有什么體會?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一些圖形紙制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么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游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一數。

  看,數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數這些有趣的圖形吧!(課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表示什么?每個圖形里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駛。)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口算。

  教材分析:

  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算法多樣化,對于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學生分析:

  我所執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56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愿意發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導學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里,看到這些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請同學們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幫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們愿意嗎?(出示課件)

  (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 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后和小組交流。

  (5)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意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完成練一練的3題。(開火車形式練習)

  3.練一練4題

  4.練一練第5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意圖: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

  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意圖: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頁的例3、例4,第3頁做一做,練習一第10~1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會用0補足;

  使學生初步掌握“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積中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如何用“0”補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7×0.84.2×0.31.3×0.5

  口算并說說怎樣想的?

  2、指名說說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3、把下面各數縮小1000倍

  12.5256103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0.056×0.15

  (1)啟發提問:①怎樣列豎式?要不要小數點對齊?為什么?

  ②怎樣把0.056×0.15轉化成整數乘法?

  ③按整數乘法乘出來的積,比原題的結果擴大了多少倍?

  ④要得到原來的積,該怎么辦?

  ⑤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么辦?

  (2)強調:計算小數乘法在點小數點時,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就要在小數的前面補零。

  注意:先點小數點,再去掉小數末尾的零

  (3)驗算:交換因數位置后讓學生說說0.056×0.15、

  0.15×0.056各求的是什么?然后進行檢驗。

  (4)練一練

  1.3×0.050.025×1.8

  2、教學例4

  (1)指名讀題

  (2)列出算式:這題該用什么方法計算?

  (3)說說18.5×2.4表示什么意義?

  (4)指出:以前表示兩個數的位數關系的都是整數,現在倍數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就象這里,18.5的2.4倍就是求18.5的2倍和18.5的十分之四合起來是多少?

  求18.5的2倍用乘法,求18.5的十分之四用乘法,因而求

  18.5的2.4倍也用乘法。

  (5)算出得數(學生自練后填在書上)

  集體訂正

  3、觀察例3,例4,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

  (1)小組討論并填表:當積小于被乘數時,乘數有了什么特點?(與1比較是怎樣的關系)

  當積大于被乘數時,乘數有了什么特點?

  為什么有這種規律?

  (2)做一做

  先判斷一下,積比被乘數大還是小,再計算

  指名板演,其余自練

  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三、鞏固練習

  1、P5第10題小組形式,小組長報題,組員搶答

  匯報情況,共同糾正易錯題,擇題說說口算步驟

  2、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為什么?

  0.2812.2

  ×0.5×0.5

  ───────────

  0.014061.0

  3、P5第12題做在書上后集體訂正,指名說出每道題對錯的理由

  4、P5第13題自練后評講

  四、全課

  今天學習的小數乘法,在點小數點時碰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大還是小?反過來呢?

  五、布置作業

  P5第11題

  六、板書

  一個數乘以小數

  例3注意點

  計算過程表格

  例4

  計算過程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設計說明

  1.加強動手操作訓練,促進學生的思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設計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強對用天平稱物和畫圖的動手操作訓練。使學生經歷稱物、分輕重的過程,了解和思考稱物的不同情況,逐步把思維條理化、邏輯化,并想辦法用圖示表示出來,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2.自主探索,體會優化思想。

  本設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通過試驗、匯報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如何分份是優化“找次品”方法的關鍵,從而總結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圖示方法,滲透優化思想。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藥瓶

  學生準備 天平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每天上學通常要走哪條路?為什么要選擇這條路?

  (生自主回答)

  2.你們真聰明,在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能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常都有一種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我們把它叫最優化的方法。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優化的思想走進課堂。(師出示2瓶鈣片)

  師:老師這里有2瓶鈣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幫我把它找出來呢?(生回答想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里放上質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會平衡;如果一邊重一邊輕,那重的一邊就會沉下去,輕的一邊就會翹起來。今天我們就借助天平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現用天平“稱”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情況對托盤兩端的物品進行判斷就可以了。

  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師:同學們很容易就從2瓶鈣片中把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鈣片,你還能從中找到這瓶次品嗎?同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試一試。

  2.動手操作,匯報方法。

  學生動手試驗后匯報。(先在天平的兩端分別放上1瓶鈣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輕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總結歸納記錄的方法。

  組織學生把用天平稱的過程用圖表記錄下來。

  合作交流,研究探討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容易就從3瓶鈣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實你們已經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例2又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理解題意,動手操作。

  (1)先讓學生讀題,說說“至少”的含義。

  (2)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并嘗試用圖示和表格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1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1名同學填表)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