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數學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8的加法。
2、樂意參與活動,并能用清楚的語言講述實物圖所表示的意義。
3、養成認真傾聽口令、遵守活動規則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一組ppt課件。
2、學具:鉛筆、材料紙、幼兒操作圖等。
活動過程:
一、 引出小白兔的困難,復習8的組成。
幫助小白兔過難關。(邊演示ppt(1)邊復習8的組成。)
二、 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加法。
(1)分別出示ppt(2)(3),請幼兒講述ppt上圖示所蘊含的意思,并列出算術題,學習8的加法。
(2)將ppt(4)理解以后,列出3+5=8和5+3=8以及4+4=8
三、游戲:捉蝴蝶,鞏固8的加法
玩法:幼兒分組比賽捉蝴蝶。將得數是8的蝴蝶才捉回來,展示在樹上。
四、小組活動:過難關得紅旗
玩法:幼兒選擇教師的作業紙,做完了小朋友相互查一查全對了到老師這里來拿小紅旗。
難關內容:
(1)給小熊涂色:算一算,算出來以后看一看應該涂什么顏色。(復習8以內的加法)
(2)看圖列算數題:這張看一看圖式該列出怎樣的算術題。(鞏固8的加法)
(3)房子圖:這張房子圖又該怎樣填呢?(復習8的組成)
五、教師展示幼兒作業,講評作業,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幼兒園大班計算活動:比較輕重
溫州三幼得勝園區 潘雪如
活動目標:
1、感知輕重,知道要有兩個或者幾個物體才可以比較重量。
2、學習用自然測量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用工具測量來比較三個物體的重量,并做好記錄。
3、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學具筐:面霜瓶、積木、天平8個。
2、皮球、桶、紙盒、水瓶、鉛筆盒、杯子、積木、瓶子各兩個。
活動過程:
一、提出概念。
1、請一名幼兒上來。
(1) 今天老師想給XXX小朋友比重量,你們覺得一個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辦法呢?你們覺得誰重?
(2) 今天老師帶來了蹺蹺板,看看誰重一點?我給重一點那邊貼上箭頭向下的標記。
(3) 小結:原來比重量要兩個或者幾個物品才可以比較,一個物體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兒探索。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兩樣物品,老師請你們來給他們比一比輕重。
(2)我請兩個孩子一組,站在桌子旁邊去找兩樣物品比輕重,給重的那樣東西貼上朝下的箭頭。
2、小結:原來我們用我們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三、工具測量。
1、出示三樣物品。(三個玩具)
(1) 剛才我們給兩樣東西比了重量,我這里有三樣東西,誰愿意上來給他們比較輕重。誰跟他有不一樣的意見?
(2) 那到底誰排的對呢?我也不知道。當我們用手也沒辦法分出輕重的時候,那我們就需要一個準確的測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們先將兩個物品進行比較,把輕的那個拿下來,重的那個不動。然后再把第三個物品拿來進行比較。那這個比其他兩個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輕的,中間這個叫什么呢?他叫不輕也不重。
(4) 因為他最重的要輕,比最輕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輕也不重。一起來說說看。(貼上箭頭)
(5) 教師示范記錄表。
2、幼兒操作。
(1)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邊,合作一人記錄,一人測量,給三樣物品比輕重。
(2) 教師檢驗: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樣的檢測一次。
(4)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可以比較輕重,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對稱》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通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蝴蝶24,剪刀。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圖片:蝴蝶,感知理解對稱。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
(幼兒互相議論。)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
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
3.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演示圖形對折。
(1)教師:那么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折,會怎么樣呢?對折后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4.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
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里?)
(2)為什么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么樣?
(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
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為什么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
對稱軸在哪里?
(引導幼兒發現對折后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作品(眼鏡)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它對稱嗎?
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是對稱的嗎?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片折疊對稱圖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認識了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折疊對稱的圖形,
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
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數圖形的方法,測量面積,比較面積大小。
2、培養幼兒主動探索、嘗試的精神,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3、培養幼兒耐心、細致的品質。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1、畫有坐標點和花園的作業紙每人兩份;鉛筆、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圖形若干;小動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出示小豬)小豬在這塊土地上建造了一個大花園,(出示花園)老師要來做回設計師,幫小豬把這個花園打扮的漂亮一些。
二、學習活動小朋友,花園鋪好了,漂亮嗎?那么這個花園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么老師再問你,這個花園有多少個正方形合起來那么大呢?
1、小朋友點數正方形(默數)
2、師幼齊數(老師一個個拿下來數)
3、小結:用什么方法不容易出錯小結:這個花園有18個正方形合起來那么大。
三、引導實踐剛才我們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花園的大小(數正方形)可是這樣一個一個的放上去,再一個一個地拿下來數是不是太麻煩了。你們還有其他更簡單更方便的辦法嗎?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雞、小兔、小猴、還有小羊的花園,我們來試試算算他們的花園都有多大?
1、幼兒嘗試。通過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園的面積有多大?并把結果記錄在()里。
2、討論、交流
a你算的花園有多大?你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b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才不容易出錯?
c你覺得誰的辦法最好?(做標記、標數字)3、再次嘗試:用一邊數一邊做記號或標數字的方法,準確得出花園的大小。
4、總結:原來他們的花園雖然形狀不一樣,可是他們的大小都一樣。
四、比較大小小兔和小公雞看到小動物們都設計了一樣大小的花園,又給自己的花園做了修改,還鋪上了漂亮的顏色,你們想不想看看?(教師出示兩個相同個數三角形、不同個數正方形的花園)可是他們卻吵了起來,小兔說:“我的花園大。”小公雞說:“我的花園才大呢!”小朋友我們來給他們幫幫忙,到底他們倆的花園誰的更大一些呢?
1、說說兩個花園與剛才相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多了三角形)
2、那我們用什么方法呢?(分別數出正方形的個數和三角形的個數填在相應的()里
3、幼兒猜測誰的面積大
4、教師驗證結果。老師將正方形和三角形拿下來,放成上下兩排做對比,得出小公雞的花園要比小兔的花園大。
5、給小公雞的花園打上★★,給小兔的花園打上★。
五、幼兒練習(引導幼兒算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個數都不一樣的花園面積)小公雞得知了這個消息后,可不服氣了,它又悄悄地在自己的花園上加了兩個三角形,它想:小兔只比我多了一個正方形,現在我比你多兩個三角形,這回我的花園肯定比小白兔的大了!小朋友,小公雞的花園真的比小白兔的大嗎?請你們趕緊仔細想一想。
1、幼兒回坐位操作練習后猜測大小
2、教師引導得出結論(引導幼兒得出兩個三角形的大小等于一個正方形的大小)
3、給小兔也加上一個五角星。
六、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知道兩個正方形和四個三角形誰大誰小呢?明天告訴你們自己的老師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學操作活動,能用實踐操作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
2、學習掌握6的組成與分解。
活動重難點:學習掌握6的組成與分解。
活動準備:
1、六條小魚的圖卡和魚缸。
2、幼兒操作的小魚圖片。
3、多媒體展示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看多媒體展示圖片后,向幼兒交代幫小魚找家的任務。提問:小河的水被污染了,爸爸救了六條魚回來,請小朋友分到兩個魚缸里。想一想可以怎樣分?(幼兒討論嘗試)
二、幼兒操作
(一)教師:小朋友請你們數一數自己有幾條小魚?
(二)引導幼兒用小魚圖片分出不同的方法,試一試共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三)教師巡回指導。
(四)教師對個別有困難的小組進行指導和幫助。
(五)教師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分法,并進行記錄。
例如: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可以組成6。
6可以分成2和4,2和4可以組成6。
6可以分成3和3,3和3可以組成6。
6可以分成4和2,4和2可以組成6。
6可以分成5和1,5和1可以組成6。
三、鞏固練習6的分解組合
(一)朗讀分合式。
(二)教師把6的分解與組成編成兒歌,讓幼兒朗誦,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三)游戲《猜拳》。
四、延伸活動
家長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玩"分糖果"或"分筷子"的游戲鞏固復習6的分解組合。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合,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并記錄結果。
2、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系。
3、會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教具: 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學具:購物券、水果卡片,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復習8以內的加減師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學習9的組成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兔水果店開業了,這個水果店里的水果都賣9元錢。小兔水果店還為我們小朋友每人準備了8張購物券呢。
2、介紹購物券。
師:購物券上有什么圖形?(圓形)一個圓形表示1元錢,兩個圓形表示2元錢。這張購物券是幾元錢?(5元)為什么?(因為上面有5個圓)想一想,哪兩張小圓片合起來是9元錢,正好可以買一樣水果?等一會你能買幾樣水果?
3、分組進行活動。
(1)每組一個營業員(掛牌),其他幼兒去營業員那買水果,營業員一定要嚴格驗證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錢。
師:營業員一定要把好關,看看買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錢,不然會賠錢的。
顧客買了水果后,要將自己用的是哪兩張購物券、買的是什么水果記錄到記錄卡上,記錄好后,再去買,看看誰買的多。
(2)幼兒把自己買的情況記錄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錢和8元錢買了桃子。
4、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卡,發現互換關系。
師:誰來告訴大家,用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種分法。
師:哦,原來9有這么多的分法呢,讓我們一起來按順序說一說吧。
9可以分成1和8…… 9有幾種分法呀?(8種)
6、操作活動。
師:剛才我們玩了水果店游戲,玩的時候我們小朋友了9的八種分法,小朋友真聰明。現在小兔的媽媽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個忙,小兔在幼兒園學了9的組合,可還是不會做,請我們小朋友做給他看,你們愿意嗎?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做法。
(2)幼兒做, 教師指導。
師:做完后請小朋友檢查,檢查對了再交給我,我送給小兔媽媽,讓她的孩子們看看。
課后反思:
一、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幼兒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游戲、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注重幼兒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在數學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把思維過程“融”于情景中,幼兒就會對數學活動產生直接、強烈的興趣,而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了興趣,幼兒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學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幼兒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么喜歡這樣的課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創設教學情景也是激勵、喚醒、鼓舞的一種藝術。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請歌星小企鵝為大家唱歌,但必須學會9的組成”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并將這一情景貫穿著節課的始終)緊緊“拴住了”幼兒的心,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賽為動力,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欲望。(文章出自。幼兒園學習網教案網)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幼兒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兩份,要求兩人一組合作進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記錄,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看一看哪一組完成的最棒。通過操作、合作交流活動,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擺一擺、填一填”這一環節,給了幼兒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的機會,教師引導不夠、組織不到位,沒有向幼兒講明要求,致使有幾組的活動未正常開展,沒有突破難點達成學習目標。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圍在一個屋子里進行的,通向這個屋子的路有許多,而老師不僅是幼兒前進路上的出謀劃策者,更是一個帶幼兒走向這個屋子的引路人。教師只有扮演好這樣的角色,才能讓幼兒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說一說、填一填”這一環節,由于設置的內容較多,用時過長,影響了后面的教學。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能運用相關數經驗積極發現“魔法數字表”中的秘密,嘗試玩數字魔法游戲,體驗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請直接點擊)硬幣、魔術用的數字表、鉛筆和橡皮。
【活動預設】
一、引起興趣,進入活動主題
1.魔術表演“硬幣不見了”?
2.提問:剛才的魔術是真的嗎?
3.小結:魔術表演并不都是真實的,每個魔術都有背后的秘密,揭密之后我們也會成為魔術師。
二、觀看魔術,常識揭密
1.出示數字表和撲克牌,表演魔術
1)提問:今天的魔術和什么有關?
2)魔術表演:請一位小朋友抽取一張撲克牌,不要說出撲克牌上的數字。魔術師提問:表格的第一行有這個數字嗎?第二行有嗎......答案揭曉:你手中的撲克牌是......
2.再次表演,常識揭密
1)提問:
看完表演,你有什么感受?這是真的嗎?
說說看你的想法,這個魔術的秘密在哪里?
一起記錄,找規律揭密:出現目標數字的那一行中的頭一個數字相加就是目標數字。
3.自由游戲,獨自表演
1)同捉的四人進行這個游戲,看看誰能最先成為魔法師?
2)請幾位小朋友上臺來為大家表演。
三、魔術的升級版
1)找規律,讓卡片變得神奇—要求:根據每一行的規律將表格填完整。
2)驗證規律。
3)用新表格再來玩一玩變魔術。
四、小結
1.說說今天變魔術的感受。(雖然還有其它揭密的辦法,但是計算的辦法讓我們感覺最快。)
2.今天的魔術用了怎樣的教學方法,減法可以怎么玩?
附:現場教研實錄
執教教師活動反思:
此次教學活動定位在快樂學習數活動,孩子們上個星期已參觀了小學,對入小學很感興趣,通過調動孩子加、減法運算的經驗來嘗試玩魔術游戲,同時分享有價值的細節,孩子總體還是比較有興趣的。
不足:活動預設孩子會興趣高漲,可以自己較快找到規律,層層遞進,不斷擴展。但在活動開始后感覺進展有點拖沓,交代不夠清晰,應該簡單明了;活動中數字引出時,應加強方法上的提醒,同時強調規則意識,注意引導孩子進行規律性的探索,還要善于調整(如孩子有2張表格填寫不正確時應讓孩子再嘗試),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中心組教師評價及建議】
1、此次活動中教師將數字與魔術結合,思維開闊,有別于“幼小銜接”主題中普遍開展的課間十分鐘等活動。通過層層遞進的活動設置,非常有趣,使孩子愿意嘗試探索;男教師授課機智幽默,思路清晰,整合了思維、找規律等多重具有挑戰性的內容,過程設計巧妙,體現了集體教學活動的合作性和價值。
2、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注意及時點撥,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用更易于尋找規律的方法引導孩子;注重通過細節凸顯活動重點,如強調數字的變化,注重PPT顏色的變化等,這對全班孩子來說都會得到經驗的提升;活動過渡還需要更自然些,通過一些方法開闊孩子思維,如在變魔術時,可通過比賽的便捷方式引出,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同時注意總結,及時調整。
3、每個孩子在入小學前,其特點和發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和家長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正確診斷出孩子的問題,通過注重方法和習慣的培養,才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本次教學活動重點可以在“猜的方法”與“嘗試表達”中選取一個重點,抓住孩子的特點去表達,或許會更有效。
4、首先肯定教師活動設計的原創精神,通過不斷探索和自我挑戰,將孩子感興趣但教材上沒有的內容演繹成幼兒園教學活動,這種追求超越的精神值得學習。活動中教師重興趣和探索,重層次和挑戰,重孩子的嘗試和實踐,用做中學的精神把握住怎樣發展會對孩子更有效,并逐步形成自己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
【建議】
1)在選取教材后還要更深入的分析教材,研究游戲的方法和規律,如用什么,用多少,怎樣用(有的可以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有的則可以放在區角活動中。)
2)細節的考慮可以更周到些,心中始終放著“每一個孩子”,關乎到孩子發展的到需要關注到,并通過這一標準來取舍衡量難易程度;如今天的教學目標中運用到了相關的數經驗,就要重點明晰,PPT的設計也要更周到些,同時還要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問題;
3)可以加強互動性、注意重點問題的提問和及時到位的小結。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探索6的組成,知道6有5種不同的分法。
2、樂于探索,并能邊操作邊記錄講述。
活動準備:
1、課件6的分合圖。
2、人手6個硬幣、6的分合記錄紙和筆。
3、超市各種商品各6個(蘋果、檸檬、香蕉、玉米等)。
活動重難點:
探索6的組成,知道6有5種不同的分法。并能邊操作邊記錄講述。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今天小超市開業了, 你們想去逛逛嗎?
2、逛超市買東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裝有硬幣的小包, 請幼兒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
3、今天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一些硬幣,請幼兒在小椅子下面的拿出來數數看有幾個?
二、游戲“猜硬幣”
1、看看硬幣是什么樣的嗎?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
2、正面是什么樣的?反面有是什么樣的?
3、你們知道一個硬幣是多少錢嗎?那你們手里有多少錢呢?
4、現在時間還早,超市還沒開門呢,我們來玩個猜硬幣的游戲吧!5、老師示范:我手里有6個硬幣,我將他們藏在兩只手上,你們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幾個?并出示相應的課件圖片(6的分合式)。
6、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玩一玩,并記錄操作結果。
7、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玩法和記錄情況,老師出示相應的課件(6的分合式)。
8、請幼兒數數說說,6有5種分法,并讓幼兒一起來念一念6的分合式。
三、游戲“撒硬幣”
1、老師示范撒硬幣,讓幼兒看看有幾個正面?有幾個反面?然后把它記下來。
2、幼兒游戲,并記錄操作結果。
3、展示幼兒作業。
四、購物
1、小超市開門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們的價錢是不一樣的,請小朋友用6元錢買兩樣東西,每個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錢用完。
2、幼兒自由購物。教師做營業員檢查幼兒活動結果。
3、送禮物。跟客人老師講講6元錢買了幾元和幾元的東西。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蠶豆的不同特征學習6的組成。
2.能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活動鞏固新知識。
3.在活動中能細心作業,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蠶豆種子人手6粒;兩種難度的作業卡,蠟筆;數卡每人一張;含有6以內分合式的迷宮圖兩人一張,投影儀一臺;事先和幼兒一起種植一些蠶豆。
[活動過程]
一、合作猜豆
過渡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蠶豆,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猜豆的游戲。
游戲規則:幼兒兩人一組,每人從盤子里拿5粒蠶豆,分放在兩只手里。一幼兒伸出兩只手,請另一幼兒選擇一只手,猜里面藏了幾粒蠶豆。兩人各猜3次,看誰猜得對。
評析:用“猜豆”的游戲開始本次活動,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還復習了5的組成。兩兩合作的形式可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互當老師的角色可以激發幼兒的自信心,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非常濃郁。
二、蠶豆分家
過渡語:蠶豆種子擠在一起,非常不舒服,它們想請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家呢!它們喜歡和長得一樣的豆寶寶住在一起。
1.比較觀察:蠶豆寶寶有什么不一樣。
2.分類記錄:幫助蠶豆寶寶分家。
(1)請幼兒介紹和猜測作業紙的做法。
(2)幼兒自選作業:
難度一:按標記分類統計。(作業卡如圖,房頂做標記,房子里寫數字)
難度二:分類統計并做標記。
3.講評作業。
評析:蠶豆有各種不同之處,如大小不一、顏色有紅有綠、有洞沒洞等,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幼兒嘗試分豆,正好可以學習數的組成。在這里,老師提供了難度不一的作業卡,適合各種水平的幼兒,以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來基礎上獲得成功。田字格的設計還可以讓幼兒復習書寫數字,把數字寫好。
三、蠶豆發芽
過渡語:小蠶豆種到泥土里會怎樣呢?
1.每組出示3盤發芽的蠶豆,介紹記錄紙的記錄方式。
2.每盤共種了6粒蠶豆,幼兒根據已發芽的數量,猜測沒有發芽的數量。
評析:幼兒學習數學就是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蠶豆發芽記錄就是緊密地聯系了幼兒的生活實際,讓幼兒在生活中復習運用數學知識的一個例子。
四、蠶豆開花
過渡語:蠶豆發芽以后還會怎樣呢?(開花)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蠶豆開花的游戲。
游戲規則:教師出示6的組成的分合式并念兒歌“蠶豆花,蠶豆花開開,開了幾片花瓣?”幼兒根據得數迅速組合在一起,并做一個花的造型。
評析:蠶豆開花的游戲不僅復習了6的組成,并且順應了蠶豆發芽到開花的過程,合作游戲使大家非常開心。
五、炒蠶豆
過渡語:蠶豆可有營養了,它可以怎么吃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個炒蠶豆的游戲吧,讓蠶豆在鍋子里翻跟頭。
1.游戲玩法:每人先把數卡貼在胸前,然后隨音樂找朋友(兩人卡片上的數字合起來是6),再一起玩炒蠶豆的娛樂游戲:“炒,炒,炒蠶豆,炒好蠶豆翻跟頭。”
2.交換數卡再進行游戲。
評析:炒蠶豆的游戲又是一次形式更活潑的復習鞏固過程,還能將民間游戲和本次游戲的環節、情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顯得非常自然、真實。
[活動延伸]
1.幼兒分享好吃的蠶豆。交代規則:每人拿6粒,看看你吃掉了一粒還有幾粒?吃掉兩粒呢?以此類推,幫助幼兒鞏固6以內數的組成。
2.在迷宮圖中鞏固對6以內組成的學習。以“送小蠶豆回家”的情節,將分合式穿插在迷宮中,讓幼兒在分合式得數大的路上走,以避免小蠶豆被動物吃掉。
活動建議
本活動可根據每個環節幼兒活動的時間和掌握情況,分1~2教時進行。
活動評析
(1)材料選擇“活”。本次活動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蠶豆種子,幼兒在與蠶豆種子的互動中,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
(2)領域整合“好”。本次活動以數學為主線,巧妙地將民間游戲、歌曲、體育游戲等融合在一起,顯得自然真實,而不是牽強附會,生拉硬扯。我想,學科整合就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既要重點突出,又要形式多樣。
(3)情節貫穿“巧”。本次活動圍繞著生活中常見的蠶豆,巧妙地將“合作猜豆———蠶豆分家———蠶豆發芽———蠶豆開花———炒蠶豆”的情節貫穿起來,并且把蠶豆生成的過程融合在了一起,過渡自然,渾然一體,融會貫通,幼兒興趣濃郁,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
(4)合作精神“強”。本活動中幾個復習6的組成的練習,如猜豆、找豆、炒豆等,都是采用兩兩合作的形式進行的,活動中大量的合作空間和時間有效地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解組成,知道7的多種分法。
2、提高對7以內數加法的理解和運算能力。
3、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雪花片、數字卡、PPT。
活動過程:
1、利用多媒體,玩“碰球”游戲,鞏固復習6的分解組成。
“小朋友,我問你,我的1球碰幾球?”
“王老師,我告訴你,你的1球碰5球。”
2、出示7個正反面不同顏色的雪花片,撒地面上,根據顏色引導幼兒說出7的6種分解。
3、湊數游戲“我的朋友在那里”,7個幼兒拿著1-7其中一個數的數字卡,根據音樂兩人找朋友組成7,以理解7的多種組成。
4、利用多媒體,出示“森林音樂會邀請卡”,想參加音樂會就得破譯密碼,根據7的組成完成加法算式獲取密碼。
5、播放音樂會樂曲,帶領幼兒參加音樂會,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分類_大班數學教案07-07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紙的力量》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數的守恒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幼兒數學教案06-12
大班數學教案08-20
大班數學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