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9-23 12:19:5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匯總八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目的:

  1、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小數點搬家”這一童話故事,使學生探索出小數點向左、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能運用這一規律計算相關的小數乘除法。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能夠應用這一規律計算小數乘除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小數點搬家”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三張卡片(出示三張寫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適當位置添上小數點,使這個數最大嗎?(100.)最小呢?(1.00)還可以是多少?(10.0)小數點位置不一樣,它們的大小也就不一樣了。是呀,小數點真重要,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有關小數點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點搬家)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走進山羊快餐廳。

  二、童話激趣,發現變化。

  1、出示三張情境圖:同學們,請看屏幕,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講述,老師隨機板書:4.00元、0.40元、0.04元。

  2、提問 (1)這些小數的實際價格是多少?生說,師板書。(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4.00、0.40、0.04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變化?它們的大小又有什么變化?請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吧。

  3、小組匯報:

  匯報交流,師適時板書:

  小數點 大小變化

  向左移動一位 縮小10倍(縮小到原來的 )

  向左移動二位 縮小100倍(縮小到原來的 )

  向左移動三位 縮小1000倍(縮小到原來的 )

  ……

  4、來了這么多客人,山羊真開心呀,可月底一算,虧本了,熱心的小數點知道自己闖禍了,趕緊往右搬家,請想一想:小數點向右移動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小組討論后完成課本40頁“試一試”。

  小組合作討論之后,全班交流。

  從而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布貼人像》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布貼畫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布貼人像的工藝技法知識。

  3.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布料人像的裁剪、粘貼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了解布貼畫的工藝技法知識,并感受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教學難點:

  布貼人像的制作。

  作業要求:

  有不同顏色、不同質地的布料,粘貼一幅同學、老師或家長的像。

  課業類別:

  工藝設計制作課。

  學生學習用具準備:

  圖畫紙、彩色布(要顏色不同、質地不同的布料)及人像圖片、膠水。

  教師教具準備:

  范畫、步驟圖、彩色布、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組織教學

  1.鼓勵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踴躍回答問題。

  2.檢查學生帶圖畫紙、布料、人像圖片的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什么是布貼畫?

  :運用布料的不同顏色,不同質地進行組織、粘貼,以表現形象的方法。

  三、上次作業

  (出示6幅優秀的、有代表性的作業講評)

  優點:裁剪、粘貼技巧有提高,注意了巧用布料。

  不足:畫面的組織、疏密、遮擋處理不好。

  四、講授新課:

  (出示范畫。書16頁上三幅學生作品教師課前制成大幅范畫)

  1.分析范畫內容。(意圖:使學生學會分析作品,并引發美感,提高興趣。)

  設問(1)三幅范畫表現了什么內容?

  :作品表現的是人像。有男、有女,有短發、梳辮子的,還有戴頭巾和戴眼鏡的。還表現了不同的相貌特征,有的人臉形是橢圓的,扁圓的。眼睛有大有小,鼻子有窄有寬,嘴也有大有小。還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設問(2)三幅范畫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表現的?

  :是用布貼的方法表現人像的。

  2.出示課題:布貼人像(板書)。

  3.向學生講清本課及本課時的教學任務。

  本課將在前面布貼《一籃水果》、《瓶花》作業的基礎上學習用布貼制作人像的方法。本課時進行設計,并根據畫面需要確定所需的布料。本課學習用布貼為同學、家長或老師制作一幅肖像。

  4.分析范畫的表現形式特點:

  設問(1)選擇布料應注意什么?

  :比如對顏色的選擇,根據表現的人的膚色、頭發顏色、衣服的色彩及圖案來確定布料的顏色,并且可以進行夸張。在選擇布料質地時,根據人體各部位的特點進行質地選擇。比如頭發、眼睛適合選用較厚而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去表現頭發、眼睛的厚重感。皮膚則應選擇薄料去表現皮膚的細嫩、光滑。甚至巧用布料質地與顏色。(出示范圖:書上下面一幅作品。)這幅作品用了一塊小白花的花布做衣服,給人感覺穿了一件藍底印花的衣服,又用了一塊花布做蝴蝶結,與紅頭發的顏色形成對比,花布與一種色的布又是一個對比,使要表現的各部位又清楚、又有變化地表現了出來。

  5.分析作業步驟:

  (1)構思:確定表現的對象(舉起教師已準備好的人像圖片)是同學、老師還是家長。通過認真觀察人像圖片,找出人物最明顯的形象特征。

  (2)畫草圖:用較大的作業紙8開或16開都可以。

  按以下步驟草圖:(示范)定頭的位置,畫頭的基本形,畫出脖子的位置,畫領口及衣服上半部,刻畫頭發及五官的特點。她是一名活潑可愛、關心同學、幫助別人、尊敬老師、家長的優秀少先隊員。

  (3)根據表現的人物的膚色、頭發顏色、衣服的顏色和樣式確定選擇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

  五、課堂練習:

  構思、畫草圖、選擇和確定布料。

  六、課堂:

  選擇設計人物形象特點突出的作業講評。布置下次課準備的學習用具:草圖、選擇好的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剪刀、膠水。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草圖、布料、剪刀、膠水的準備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布貼畫怎樣來選擇布料?

  :要根據表現對象的各部分結構特點來決定。如人的皮膚適合用薄一點的布料,毛發則需要厚而有毛茸茸感覺的布料。

  三、講授新課:(板書課題)

  1.分析布貼人物畫的結構層次。

  用布粘貼人像時,一般是頭發、五官粘在臉的上層,脖子在臉的下層,衣服領口壓在脖子上層,紅領巾在衣服上層,領子下層。

  2.向學生講清本課的任務。

  3.分析作業步驟并示范

  (1)按粘貼的順序進行裁剪。

  A.用已選定的適合表現人物膚色的薄布料,按草圖的位置、大小、臉的基本形狀剪下來,放在一邊。

  B.用已選定的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按照頭發的樣式剪下來。用適合表現衣服的布料,剪出上衣的上半部分形狀。放在一邊。

  C.用已選定的花布剪出蝴蝶結,用較厚,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剪出眼睛,選出比膚色略深的布料剪出鼻子的形狀。用紅布剪出上下嘴唇、紅領巾放在一邊。

  (2)將剪好的的布料,按粘貼的順序放在草圖上,檢查裁剪是否合適,可以進行修改。

  (3)按層次、順序粘貼。

  A.將“臉”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恰當位置上用手撫平貼好。

  B.將“頭發”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臉的上層位置。將“上衣”的背面涂上膠水,粘在頭下部衣服的位置上,高領還可壓住臉的一部分。

  C.將“蝴蝶結”粘貼在頭發一側上層,使其壓在頭發上面。將“眼睛”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鼻子”,上、下嘴唇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紅領巾”粘貼在領口位置上。

  (4)一幅完整的人像制作完成了。

  四、課堂練習:

  剪貼臉、頭發、上衣、剪貼五官、蝴蝶結、紅領巾。

  (教師巡回指導)。

  五、課堂:

  (1)選擇人像特點突出、巧用布料、有層次的作業講評。

  (2)也可把全班作業排列在一起,搞一次小型觀摩會形式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和總價,速度、時間和路程的含義,理解、掌握這兩組數量關系。

  2.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以及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并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答列式。

  (1) 每個文具盒10元,5個文具盒多少錢?

  (2) 50元錢買文具盒,每個10元,可以買多少個?

  (3) 50元錢買了5個同樣的文具盒,每個多少錢?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2.學生列式。

  (1)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50千米,3小時行多少千米?

  (2)一輛汽車行了150千米,每小時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時?

  (3)一輛汽車3小時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學生在練習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對。

  二、教學新課

  1.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過許多應用題,知道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種數量關系,并且已接觸了許多數量關系。像上面做的題里有哪些數量呢,這些數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板書課題)。

  2.教學例1。

  (1)出示例1,學生讀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列式解答。

  學生口答算式和得數,老師板書。

  (2)教學單價、數量和總價的含義。

  提問:這兩道題都是說的哪一方面的事?

  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求怎樣的問題?

  說明:這兩道題都是講的買商品的價錢的事,這里的每枝鉛筆2角、每個排球55元,這樣的每一件商品的價錢是單價,(板書:單價)3枝、4個這樣買的件數是數量,(板書:數量)一共用的錢是總價(板書:總價)。

  提問:你的數學書的單價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單價嗎?

  請你來說一說下面的單價、數量和總價。

  學校買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

  (3)概括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數量關系。

  誰來說一說,第(1)題里鉛筆的單價、數量各是多少,求出了什么?是怎樣求的?第(2)題里的單價、數量各是多少?求的什么?怎樣求的?這兩題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從上面的兩題里,你發現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量關系(板書:單價數量=總價)?

  [評析:讓學生觀察不同的數量,思考求的什么數量,是怎樣求的,既可以鞏固剛學到的量的概念,又是對這兩題計算方法的分析。接著引導尋找共同特點,歸納數量關系,就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綜合、抽象和概括。這樣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對具體問題的感知、分析的基礎上認識抽象的數量關系,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這個關系想一想,如果知道總價和單價,可以求什么?怎樣求(板書:總價單價=數量)?

  追問:為什么求數量用總價除以單價?

  提問:再想一想,如果知道總價和數量,可以求什么?怎樣求?你是怎樣想到的(板書:總價數量=單價)?

  (4)現在請同學們看一看這里一組三個數量關系式,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你覺得只要記住了哪一個,就能記住其他的兩個?根據什么知識來記其他的兩個?

  小結:我們從這里的三個數量關系式可以看出,根據單價、數量和總價三個量的關系,只要知道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我們在記這一組數量關系式時,只要記住單價數量=總價,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想出總價單價=數量和總價數量=單價。

  3.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讀題。提問:例1的數量關系是什么?

  指名學生先口頭舉出例子,說明求總價的問題。

  提問:誰還能舉一個求數量的例子?求單價的呢?

  (2) 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這里應用了哪幾個數量關系式?在單價、數量和總價三個量里,要求一個量,需要知道幾個量?

  指出:在單價、數量和總價里,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

  4.教學例2。

  (1)出示例2,學生讀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列式解答。

  學生口答算式和得數,老師板書。

  (2)提問:這兩道題都是說的哪一方面的事,也就是行程問題,其中每小時45千米、每分鐘行70米這樣在一個單位時間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書:速度)所用的2小時、6分是行走的時間,(板書:時間)求出的90千米、420米這樣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書:路程)

  (3)提問:第(1)題里汽車的速度是多少?行走的時間呢?求出的結果是什么數量?是怎樣求的?

  第(2)題里小東行走的速度和時間各是多少?求出的是什么?怎樣求的?

  這兩題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從這兩題里,你發現了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板書:速度時間=路程)?

  提問: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時間怎樣求?你是怎樣想到的(板書:路程速度=時間)?

  根據數量關系式,求速度需要哪兩個條件?怎樣求?為什么要這樣求(板書:路程時間=速度)?

  (4)這里主要記住哪一個,就能記住其他的兩個?根據什么知識可以從乘法的關系式想出其他的兩個?

  請大家把這三個數量關系式齊讀一遍。

  小結:速度、時間和路程是一組聯系緊密的數量,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記這一組數量關系式時,只要記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以根據乘除法的關系,想出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5.組織練習。

  (1) 下面的條件中各是什么數量關系?

  ①輪船5小時行125千米。

  ②火車從南京到上海每小時行駛61千米,共行駛305千米。

  ③小華從家到學校要走800米,小華要走16分鐘,每分鐘走50米。

  (2)做練一練第3題。

  讀題。讓學生舉例說明求路程的問題。

  哪位同學舉出一個求時間的問題?你能舉出一個求速度的問題嗎?

  (3) 做練一練第4題。

  指名學生說數量關系。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怎樣求路程?怎樣求時間?求速度呢?

  三、課堂小結

  這堂課學習的是哪兩組常見的數量關系?你能具體說一說這兩組數量關系嗎?我們主要記住哪兩個,就能想出其余的數量關系式嗎?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二第1、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第二課時

  你說我擺

  教學目標:

  1、根據現實情境,通過游戲,進一步識別簡單幾何體。

  2、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初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

  4、發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重點:

  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展初步的數學交流能力。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老師為你們同座準備了學具,你知道了四種物體名稱,閉上眼睛,摸一摸,能否辨認出來。

  二、學習新知。

  你說我擺。

  1、老師說,同座合作擺,。

  2、同桌互相進行游戲。第一次,兩個物體。第二次四個物體。

  三、練一練。小組交流。全班驗收。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學了什么?

  2、前后的關系在生活中應用。

  3、自選一場景,進行位置關系的描述。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第71頁《求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目標:

  1.借助已有經驗,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近似數的方法,能夠正確地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步學習用猜想、比較、歸納等數學方法學習數學知識。

  3.通過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解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談話:同學們,本單元前面幾個信息窗我們學習了形形色色的鳥蛋和龜蛋帶給我們的數學知識。本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本單元最后一個信息窗綠毛龜蛋帶給我們的數學知識。

  出示情境圖,仔細觀察畫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合作交流。

  2.談話:這節課重點解決他們說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和綠毛龜蛋的寬徑約是多少這兩個問題。其他問題放在問題口袋里以后解決,可以嗎?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通過清晰生動的情境圖中出現的兩位同學不同的測量結果讓學生觀察討論,學生意見不一,于是需要尋找正確的判斷方法,由此激起學生探尋新知的強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1.學生獨立思考他們說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

  談話:觀察兩位同學說的結果,你能發現什么?

  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發現:小華讀出的結果是一個一位小數,小明讀出的結果是一個整數。

  談話:對,求3.94的近似數,根據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數,也可以保留整數。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情況,根據我們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學生獨立研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

  談話:哪位同學愿意說說你是怎樣求3.94的近似數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

  談話:你的方法很正確,還有哪位同學與他求得的近似數不同?

  談話:你的方法也很正確。因此,我們在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依然運用了四舍五入法,關鍵是看精確到哪一位。

  2.學生獨立思考綠毛龜蛋的寬徑約是多少?這一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引導學生討論什么時候小數的近似數的2,什么時候小數的近似數的2.0。

  討論得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保留小數的數位不同,精確程度也不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在觀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觀察討論過程中教談話為學生創設自由選擇的空間,讓學生體會自由選擇的輕松和快樂。

  三、鞏固應用

  1.黃河的流域面積是75.14萬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數)

  2.把1.463保留整數、把1.463保留一位小數和把1.463保留兩位小數這三種說法的結果是否是一樣的?

  3.小華的體重保留整數是45千克,他的體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設計意圖]練習中讓學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勵學生思維的創新,方法的簡潔,但也照顧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

  四、感悟收獲

  談話:今天大家學得愉快嗎?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自由說說說本課的收獲及體驗)

  課后反思: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僅僅是解題的指導者。本節的教學我通過幾個問題,幾句話做適當的引導,而留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讓他們去觀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觀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自由選擇的空間,引導學生敞開思維,多角度探索,實現高效率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有關10的加減法,初步理解得數是10的加法和減法,發展學生的數感。

  2、初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有關10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小圓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分蘋果

  1、用小圓片代替蘋果,動手分一分,并說出相應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組交流。

  2、分組發言,整理板書

  在發言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

  3、完成書上10的組成練習。

  二、練一練

  1、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連一連

  先指導讀懂題意,再連一連,生獨立完成,同桌檢查。

  2、口算。生獨立練習。

  3、爬臺階。

  (1) 出示小狗爬臺階的圖,談話引入。

  (2)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小老鼠用一根骨頭引小狗上樓去,總共有幾級臺階,小狗爬到了第2級,還有幾級?

  (3) 移動小狗的位置,它現在又爬到了第幾級,還有幾級?

  4、說一說,填一填。

  (1)先讓學生獨立填寫表格。

  (2)把算式與圖結合起來說一說。如10-8=2表示有10條魚小貓釣上8條,河里剩2條,也可以表示河里還有8條魚釣上來2條魚。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2)采取小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

  2.情感目標:

  (1)采用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和審美觀。

  (2)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處處有數學,并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學具準備:

  各種水果卡片(每組9張),各種鉛筆(每組各8支)。

  教具準備:

  各種文具盒、各種玩具、各類書、若干個瓶子。

  教學策略選擇:

  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教材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分別安排了單一標準的分類和不同標準的分類兩部分內容。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我認為學生對單一標準分類生活中接觸的較多,不必教學一課時,可把這兩部分內容合并為一節課來上,重點放在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這塊內容上。同時,我認為學生分類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兒童能夠自己提出分類依據。因此,教學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孩子怎么分,孩子就怎么分的幼兒分類水平上,而應重點觀察兒童能否獨立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不同的分類,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根據這一要求,我從學生熟悉的事物中取材,讓學生能較快的從事物的大小、形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標準。有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中提出不同的標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他的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學習單一分類)

  1.【設計意圖:學生6人一組,教師在上課前兩分鐘在講臺上倒出各種雜物(瓶子、文具盒、玩具、書各若干件),讓學生感受到教室講臺的雜亂,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

  2.引出分類的必要性。

  師:同學們,你看現在在我們的講臺上堆放了許多東西,你們瞧都有什么呀?(學生回答。)

  師:這些東西放在這里,好不好?為什么?(生:亂七八糟、不舒服等。)

  師:那你說該怎么辦好呢?(生:把東西分類堆放好;文具一類、玩具一類、書一類、瓶子一類。)

  師:誰愿意上來把這堆東西分類擺放好?(請四位學生上來整理。)

  師:現在的講臺與剛才的講臺比有什么不同?(生:舒服了,整齊了、美觀了。)

  師:是呀,這樣一分,看過去就非常得整齊。剛才,我們把一大堆的雜物按照同一類物品為標準對他們進行了分類。其實我們還可以給同一類物品進行分類,比如說這堆瓶子,我們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板書課題:分類)

  二、主動探索,實踐操作(學習不同標準分類)

  1.【設計意圖:預先把第39頁的“做一做”進行了改編,并用彩色卡紙做成水果卡片。把原來同一形狀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綠色的),改為同一形狀,底色卻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綠色、紅色和黃色,另兩種形狀也各有三種顏色)。并把制作的9張卡片放在1個大信封里,讓6人小組的小組長保管。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把水果卡片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多次分類,從而使分類過程不斷地細化,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同一類物品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然后再通過分鉛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2.動手分水果卡片,初步體會到不同標準分類。

  師:現在請組長拿出(1)號信封,倒在桌面上,看看是什么呀?(學生倒時,請上來整理的四位學生把講臺上的物品裝進袋子。)

  (生看好后,答:水果卡片。)

  師: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把這些水果卡片來分一分,分類前我先提幾點要求:

  (1)分類前,每位同學先自己獨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將怎樣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組動手交流。

  (2)當一個同學在發表他的想法時,其他同學要靜靜地聽,等他講完后再講講自己的想法或對他的話進行補充。

  (3)分好后,你們小組也可以商量一下,如果上來給大家匯報,誰做介紹員,誰配合拿卡片。

  聽口令開始操作,教師巡視。等學生操作完后,請學生匯報。

  師: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

  (請一組學生上來匯報,教師指導:按什么分,分了幾堆。)

  師:下面哪個小組也是這樣分的?(請不同分法的小組繼續上來匯報。)

  (出現的分類標準有:按顏色分,按形狀分,按水果種類分,后來學生又指出可按水果有沒有葉子分,卡片有沒有角分,水果有沒有柄分等多種分類方法是我課前所沒預料到的,所以這個環節由于學生的出色表現上得很精彩。)

  師:同樣是這9張卡片,我們剛才按照形狀、顏色、種類等多種方法來進行了分類,得出了許多不同的結果。現在我們再動手把自己小組沒分過的方法再來分一分。

  師小結:經過大家的合作交流,你有沒有發現原來同一類物品分類時,按照不同的標準去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

  3.再次實踐,鞏固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

  師:現在我們再來動手分一分,請大家把(2)號信封倒出來,現在大家的桌面上有很多鉛筆對嗎?請繼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按照不同的標準分一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方法多?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操作完后,教師統計分的方法有幾種?請分的方法最多的小組上來匯報,匯報前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仔細看,看看他們分的是否合理。如有什么疑問可以舉手向他們小組提問。(學生匯報,教師根據教學中出現的情況進行靈活操作。)

  4.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分類,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了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三、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分類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處處接觸到分類,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或接觸過分類?(學生自己匯報,教師適當追問: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處。)

  四、活動,充分利用教室資源,讓學生把全班同學按不同的標準把人進行分類,以達到鞏固的目的。

  師:是呀,生活中處處有分類,最后,請同學們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來把我們一(4)班全班同學分分類,好嗎?(學生自由分類,分完后匯報交流,交流過程中,可請其余學生按匯報學生要求進行配合。)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模版07-13

實用的小學數學教案07-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7-20

小學數學教案【薦】07-20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