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
教學目標:
1、鞏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培養學生創造想象以及動手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培養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建立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概念,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并能用平面圖形拼圖。
教學難點:
感受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關鍵:
弄清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本質上的區別 課前準備 水彩筆及各種立體圖形的積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基礎知識
1、復習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你知道哪些立體圖形?哪些平面圖形?
二、完成書中相關習題
1、36頁1說說這圖中有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請你按書上的顏色圖色。
2、36頁2說說你看到了哪些圖形?填上個數。四人小組自由用立體圖形搭積木,交流自己用了幾個什么立體圖形?
3、3 6頁3數一數各平面圖形有幾個?你是怎么數的?教學生要按一定順序數,才不會漏數。
4、3 7頁4自由拼平面圖形,看誰拼得漂亮,向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幾個平面圖形拼成的。
5、3 7頁5一組一組出示圖形,圈出哪個物體可以畫出左邊的圖形?先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出示實物來驗證。
提問式復習學過的知識,勾起回憶。
辨認及操作中進一步鞏固知識。
交流中學會數的方法。
加深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聯系的認識。
三、出示實物,動手操作。
1、出示立體圖形,說說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圖形?
2、同桌自己擺各種圖形,請對方數數各有幾個什么圖形?
3、做習題冊中練習。
四、小結
拼擺中加深。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2
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
2、一方面鞏固鐘表中整時和半時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
教學重點:認識圖形,并能夠形成對這些圖形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圖形
二、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學生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1)問: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各有幾個?學生再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2)教師分別指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學生舉起對應的幾何圖形。
(3)教師出示實物,讓學生說出每種物品是什么形狀?
(4)指名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1)學生回答有哪幾種圖形,教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2)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各有幾個?學生再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3.對比
(1)教師拿出一個正方體的盒子,和盒子一個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說出名稱。
(2)問:誰能說一說他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觀察:正方體的每一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3)用同樣的方法觀察長方體、圓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狀?
(4)完成第7、8題,集體訂正。
二.認識鐘表
1、撥鐘,分組活動,讓學生利用鐘表的學具撥出每個整時和半時,小組中同學相互檢查。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在撥表時,時針和分針一定要撥到準確的位置上。
2、認鐘,教師撥鐘,學生認;指名撥鐘,學生認。
(1)引導學生觀察整時:時針和分針沒有正對著鐘面上的數,而是稍稍偏了一點。告訴學生:像這種差一點不到幾時,或是幾時剛剛過一點,我們就不能說正好是幾時,應該說“大約是幾時”。
(2)完成第9題。
同座相互說一說,指名說,并說一說為什么?
3、數字表示法
(1)問:你們認識電子表上的時間嗎?請學生說一說怎么認的?如果我們要把鐘上的時間跟電子表一樣表示,你會嗎?
(2)第6題,學生完成,點四人板演,集體訂正。
三、游戲:
在盒子里摸圖形,學生摸出來后,告訴大家這是什么?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復習了哪些知識?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3
《認識圖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內容。本單元第一課時是初步認識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教材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教學,讓學生感知兩者之間的關系,從立體圖形中分離中平面圖形,從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面從體上來”,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圖形的一般特征。
教學目標:
1.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學習過程中,體驗“面在體上”實現對平面圖形的進一步認識,發展形象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發展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建立空間觀念。
4.通過設計拼組圖形的動手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對圖形產生好奇心,使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學生用:四種立體圖形、四種平面圖形、剪刀、紙。
教師用:四種平面圖形、課件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感知“面在體上”
1.導入新課。
(出示由各種平面圖形拼成的小汽車。)
師:小朋友,你知道這輛漂亮的小汽車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嗎?請你來認一認、指一指。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教師將學生回答后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師:今天我們就是要來認識這四個圖形。
據了解,雖然沒有正式的學習過平面圖形,但是學生們在生活中都已經認識了這四個平面圖形。因此在設計時,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并考慮到他們現有的起點,出示了一輛由各種平面圖形拼成的汽車,讓學生找出自己認識的圖形。引入新課。
2.感知“面在體上”。
A、分給每組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
師:小朋友,現在這四個圖形就藏在你們桌上的那些物體里,請你把它們都找出來好不好?并說給你組里的小朋友聽一聽,你從哪里找到了這些圖形?
各組合作操作。
小組匯報。
從長方體上找到上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課件演示──面從體上分離的過程。
教師小結。
課件演示。
師:從長方體上找到上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這一過程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平面圖形”這一抽象的概念,對他們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難度。因此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學習的圖形原來是從已經學過的立體圖形中來的,是立體圖形中的一個面。
B、師:老師想把這四個圖形從這些立體中搬下來放在紙上,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生:沿著表面的邊緣描出圖形。)
師:那就請你們畫一畫,四人小組中,一人畫一個圖形。畫完后,請你把它剪下來。
學生動手操作。
師:那你說這四個你剛剪下的圖形和我們以前學習的立體圖形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生:立體圖形不只一個面,這些圖形只是一個面;立體圖形能站立,平面圖形不能站立。)
這一過程的設計是在前一環節“找”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面從體上來”并且在想辦法搬的思考過程中,在畫的過程中,讓學生具體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之處。
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圖形只是一個薄薄的面,像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數學”不如“做數學”。學生對動手操作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和參與意識,以上設計的操作情境,是為了使學生的思維發端于動作,以動誘思,以思促動,幫助學生在操作中體驗“面在體上”。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面的關系理解得還不透徹,因此我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更好的揭示了體和面的關系,幫助這一環節的教學。
(二)動手操作,認識平面圖形
1.認識長方形。
師:我們先來認識長方形,請你從學具袋中找出長方形。請你看一看、數一數、折一折,組內討論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匯報。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對邊相等,其中兩條邊較長,兩條邊較短。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長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這一過程通過看數、折、看等活動,讓學生自已發現長方形的特征。
老師改就手中長方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了,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長方形。
讓學生認識各種位置上的長方形,讓學生感知具有以上特征的就是長方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長方形,課件演示。
讓學生感知圖形就在身邊,從生活中來。
請你用6根小棒搭一個長方形。
學生展示。
進一步幫助學生感知長方形的特征。會用6根小棒搭長方形的學生一定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師:請你用剛才的方法試一試,然后說一說正方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都相等。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正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老師改就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正方形,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正方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課件演示。
請你隨意用幾根小棒搭一個正方形。
3.認識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師:請你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生:有三條邊,三個角,學生的說明可能不完整,老師進行引導。)
課件演示正方形的這些特征,老師進行小結。
老師改變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請小朋友認一認還是不是三角形,得出無論怎么放都是三角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課件演示。
4.認識圓形。
出示圓形,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圓形。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嗎?(學生說)
看生活中的圓形,課件演示。
出示一個球,這個是不是圓呢?這是一個球,它跟我們今天學的圓有什么不一樣呢?(摸一摸:圓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還可以拍,圓不能拍。)
這一過程設計中的小組活動在本課中非常重要,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觀察、探索、合作、交流,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動手操作在這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很具體形象,只有讓他們自己動手去試,去發現,那樣得到的知識才能被他們所接受和更好的理解。
(三)鞏固深化,進一步加強認識。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的圖形,請你在看見它時,大聲的喊出它的名字。
課件出示各類圖形(平面的與立體的)。
這一過程的設計為了避免練習的枯燥,我采用了這一形式和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熟練認識這四個平面圖形,同時學生在練習時也很有興趣,就好像在喊自己的朋友一樣。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你又認識了哪些圖形?下面我們要和這些圖形朋友說再見了。老師報一個,請你找到它和它再見,把它放回學具袋里。
這一過程是檢驗學生是否已認識了這四個圖形,同時也養成學生整理學具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可愛的小狗貝貝給大家請來了幾個圖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圖形朋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課件)
2、認識這幾個圖形朋友嗎?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呢?
(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三棱柱)
誰知道第四個圖形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三角形)還有不同的看法嗎?(三角體)
其實這個圖形朋友叫三棱柱,誰能把老師的話重復一遍?誰還能再說說?
3、這幾個圖形朋友真調皮,一個個跳到了地上,地上濕濕的,弄得到處都是腳印。你能猜猜他們會留下什么形狀的腳印嗎?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誰來說說這些圖形朋友會留下什么形狀的腳印呢?圓柱體會留下……?為什么?正方體會留下……?長方體會留下……?三棱柱會留下……?這些物體留下的腳印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些有趣的.圖形朋友。板書:有趣的圖形
二、玩中認圖形
認識我手中的圖形朋友嗎?(正方體)你能不能找出正方體呢?舉高,看看都拿對了嗎?從正方體的面上你能找到什么圖形呢?(正方形)板書:正方形。你找到幾個正方形呢?(6個)誰能到前面來摸一摸你找到的正方形呢?我們也一起摸摸,數一數有幾個正方形好嗎?
用剛才的方法,在你喜歡的物體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還能找到什么圖形朋友呢?
生匯報:我在圓柱體上找到圓,我在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
(舉起圓形)知道這是誰的腳印嗎?(圓柱體)誰知道老師是怎么把腳印留到紙上的嗎?你有沒有其他辦法也讓這些圖形朋友在你的紙上留下腳印呢?
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說說還有什么好辦法呢?
生自由匯報說方法
師多媒體展示方法
第一種方法:印一印,第二種方法:畫一畫。誰能說說用第二種方法要注意什么呢?(按住不能移動)
第三種方法剪一剪。
接下來請大家選擇你喜歡的物體,用你喜歡的方法,讓他在你的紙上留下漂亮的腳印吧!(生動手操作)
誰愿意展示一下作品呢?
(下面我們仔細看看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幾個圖形,我說圖形的名字,你舉起手在空中畫一畫好嗎?(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板書:認識圖形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
三、猜中辨圖形
接下來請大家睜開眼睛,老師這里有個魔術袋里面住著老師的圖形朋友和今天認識的新的圖形朋友,誰能只用手摸,不用眼睛看就說出他們的名字呢?(誰來試試?)
誰能把這些圖形朋友分成兩類呢?
你為什么這樣分?
“體”和“形”有什么不同呢?
四、憶中說圖形
同學們真棒,能夠區分各種圖形,下面我們一起做一道有趣的練習好嗎?
其實這些圖形不僅在書上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經常用到呢?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指著其中一個安全標志問:這個標志告訴我們什么呢?(行人走天橋、殘疾人專用設施、學校路口注意行人、停車場)
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安全標志的面是什么圖形呢?
2、你還能說一說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形嗎?四個人一個小組,先在小組中說說吧。
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窗戶、黑板、文具盒、書……)
3、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魔方、正方形盒子……)
4、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的紅旗……)
5、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可樂瓶的面,鉛筆上下的面……)
五、活動五:動中擺圖形
這些圖形不僅可以應用于生活中,如果把他們進行適當的組合還可以拼成美麗的圖案,下面是老師用這些圖形拼的美麗圖案,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好嗎?
1、課件展示圖案
這些圖案漂亮吧!想不想也拼一拼呢?可以用圖形拼一拼,也可以用彩色筆畫一畫。先自己動手試試,然后四人一小組合作拼一拼,比比看哪組作品最精彩。
2、生動手拼組圖案
3、哪個小組來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呢?
說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4、35頁做一做,練習五1、3、4、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并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具、學具準備:
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探究新知:
1.小朋友們上節課你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長方體 正方體 球 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
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3. 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
小組小結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學生小結
不同點 共同點
長方形 對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邊相等 4個角都是直直的 不斷開的
圓 沒有角 (即封閉的)
三角形 有三條邊 三個角
二、鞏固發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五第一題
請小朋友涂一涂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顏色嗎?
小組討論合作
反饋匯報哪些涂成黃色,哪些涂成藍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數一數由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個 ( )個 ( )個 ( )個
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結方法。
三、提高練習:
1.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1.獨立完成練習五第五題
用哪個物體可以畫出左邊的圖形?請把它圈起來。
小組交流,全班反饋。
小結:如果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畫出什么形狀來。
四、小結: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個有什么特點?
你有什么想問的?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6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工具
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百寶袋中有什么?誰能按照形狀分分類。
二、新授課:
1、根據學生分類,板書形狀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我們來看一看、摸一摸、來感受一下這些不同的形狀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學具中有沒有和這些形狀一樣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點:
方法:
1、看一看每個面什么樣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覺,平的還是鼓鼓的;
3、輕輕的推一推、滾一滾,那些能推動,那些能滾動,滾動的方向是怎樣的。
長方體,每個面什么樣的(長長方方的,每個面平平的)
正方體,每個面什么樣的(正正方方的,每個面平平的)
圓柱,面什么樣的(兩個面是平平的,一個面是鼓鼓的,可以滾動)
球,什么樣子,(圓乎乎的,可以滾動)
3、玩游戲,小組比賽
教師說名稱,學生分三組,每組一次拍一個代表來比賽,教師先說名稱,學生在實物袋子中,找出相應的形狀的.物體展示,然后教師說特點,讓學生拿出來相應形狀展示,分小組評比,對的畫五角星展示評比結果。(小黑板粘貼展示評比結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概念
演示各種圖形實物和相應的畫出來的圖形
5、小組拼一拼擺一擺,
問題一:兩個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能擺成什么形狀?
問題二:4個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能擺成什么形狀?
問題三:書上35頁做一做。
6、課堂練習:書上37頁1、2題
7、作業,下課和同學們找一找教師中哪些是我們今天學到的形狀。
回家和父母說一說,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們今天學到的形狀。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學習興趣的目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四種圖形的過程中,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種圖形的本質特點;
教學重點:
1、能用自己的話初步概括各圖形的本質特點;
2、能利用所學知識拼擺圖案。
學具準備:
1、積木各小組一套;
2、供折疊用的正方形、長方形紙片每人一張;
3、供學生拼圖用的色卡紙及各種圖形每小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猜謎語(課前):讓小朋友把自己帶來的謎語給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師提出“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小家伙,木腦袋,要說他的本領可不小,造房、造橋樣樣行,小朋友們喜歡他。”(積木)
2、導入:你們喜歡玩積木嗎?喜歡的小朋友請舉手?但是今天這節課我們不是來玩積木,而是看積木;現在請每個小朋友挑選你最喜歡的一塊積木。挑好的請舉手?
(設計意圖:從學生比較喜歡的積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能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
二、實踐活動,激發興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動:請你把手中積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筆描在這張白紙上嗎?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
(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圖形給大家看一看嗎?抽學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問:“有沒有和這些圖形不一樣的?”帖出不同形狀的
(3)認識揭題:請看這些圖形都是我們小朋友們描下來的,你們看的清楚嗎?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把他們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認識嗎?一邊認識,一邊出示:正方形 長方形 三角形 圓。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認識這些圖形。出示課題:認識圖形
(4)聯系實際: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形狀的?學生自由說。
2、認識特點
(1)觀察交流:剛才小朋友們舉了許多生活中的例子,現在請你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圖形。想一想,他們有什么特點?請每個小朋友挑選你最喜歡的圖形,找一找他的特點,先在小組里說給大家聽一聽,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匯報:a:哪個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選擇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b:哪個小朋友選擇的圖形和他不一樣?自由說,適當表揚。(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長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圓形圓圓的。)
(3)比一比
a:你覺得在這些圖形里面,有哪些圖形長得比較相似?(長方形和正方形)
b:它倆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條邊和4個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條邊相等與否)
(4)折紙驗證
a:你真聰明,發現了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長方形上面的邊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那哪個小朋友有好辦法來驗證xxx的想法?(折紙)
b:那我們就用這個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師一起把這張正方形的紙再折一折。(對折)這樣折你發現了什么?(變成了長方形)你還發現了什么?(兩條邊疊在一起,這兩條邊相等。)這樣折你又發現了什么?(變成三角形,這兩條邊相等。)
c:小結:所以正方形的4條邊相等。
d: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來驗證長方形上面和下面的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的邊相等嗎?請你折一折,學生活動。
e:抽生上臺邊折邊講,集體表揚。
(5)擺一擺
a:你能根據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 ,用牙簽來擺一擺嗎?學生活動,教師適當指導。
b:抽生實物投影較對,有不同擺法的舉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學生的認知;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想象這些圖形的形狀,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小結回顧
小朋友們都能說能找能擺,真厲害!現在請你回憶一下,今天這節課一共認識了幾種圖形?是哪幾種?
四、深化練習
1、課件出示
提問:(1)圖上畫的是什么?
(2)有哪幾種圖形?請你數一數,正方形有幾個?有哪3個,你能上來指給大家看一看嗎?課件閃爍。長方形呢?三角形有幾個?一起數一數。圓形呢?
2、拼圖
(1)出示范品:你們看,這幅圖像什么?找一找在這幅圖里有哪些圖形?你也能用信封中的這些圖形拼一幅漂亮的圖畫嗎?聽音樂,比一比,看一看哪個小組拼的圖畫最漂亮。
(2)小組合作活動。
(3)全班交流匯報,教師小結。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種立體圖形的實物及圖形卡片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再出示相應的實物。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辨認,再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l
(1) 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動。
(2) 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
2. 游戲:“看誰摸得準”。
(1) 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看誰摸得準(做一做2)。
(2) 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
(3) 數圖形。
五、小結。
六、游戲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折紙、剪紙、拼圖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2、知道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4、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一張正方形紙,一張長方形紙,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兩個任意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小朋友,你們玩過走迷宮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張迷宮圖,大家一起來玩一玩。請你把這只小白兔安全送回幾何城堡,不過在送回的路上還要過白菜老師一關和茄子老師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闖過去?現在就讓我們出發。(出示兔子舞的音樂)學生跟著音樂做動作。
二、認識三角形
1、走著走著,從幾何城堡中飄出了一張正方形的紙。提問:你能用正方形的紙對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請小朋友拿出你們桌上的正方形紙試試看。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2、反饋:哪一個小朋友愿意上來說說你是怎樣折的?電腦逐一演示
3、電腦演示正方形紙對折成三角形,提問: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呢?演示另一個三角形,這一個是不是三角形?老師手里這張紙的形狀是什么樣的?這些其實都是三角形。(板書:三角形)
4、誰能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三角形?
5、小結:在我們生活中,(電腦演示)像紅領巾、三筒形小旗、三角板、馬路上的路標的形狀都是三角形。三角形有這樣的,還有這樣的(配合實物演示),這些都可以叫三角形。電腦演示不同的三角形。
6、小朋友們剛才自信、響亮的回答把我們的老朋友釘子板給叫醒了。釘子板說:你能在我的身上圍出一個三角形來嗎?試著用橡皮筋圍圍看。學生操作。圍完以后可以給你小組內的小朋友看一看,讓小朋友自己來評一評。
7、反饋:誰愿意把你圍的`三角形給大家看一看。指名評價。
8、小朋友們用靈巧的小手在釘子板上圍出了各種各樣的三角形,還能用彩筆在格子紙上畫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三角形嗎?請把你畫好的三角形高高舉起來,讓大家看看。你能再畫一個和剛才不一樣的三角形嗎?畫好了也讓大家看看。
9、白菜老師又拿出了一張長方形的紙說:小朋友,你能用這張長方形的紙折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嗎?如果能折出就能闖過我這一關了。學生操作,指名演示。
三、認識平行四邊形
1、我們過了第一關,跟著小白兔跳啊跳啊,不小心撞到了茄子老師,把茄子老師的兩個三角形給撞飛了。小朋友找一找有沒有飛到你的桌上?請小朋友拿出來比一比,看看這兩個三角形怎么樣?你能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出這種圖形嗎(指平行四邊形)試試看。在大部分小朋友拼出平行四邊形后,提問:有人知道它們的名稱嗎?(若學生說不出,教師講述名稱)
2、跟在小老鼠尾巴后面的這一個是平行四邊形嗎?第二只小老鼠推來的是個什么圖形呢?老師手中的這一個是不錯,它們都是平行四邊形。(板書:平行四邊形)
3、走著走著,小白兔又頑皮起來了,瞧它跳過籬笆,滑下樓梯,鉆迸鐵門。它玩的籬笆、樓梯、鐵門上有我們剛才認識的平行四邊形嗎?指名上來找一找。
4、除了這些物體上有平行四邊形以外,小朋友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平行四邊形呢?能不能說一說在哪兒見過的呢?老師這兒也藏著一個平行四邊形,拿出一個玩具演示,看看平行四邊形藏在哪兒呢?指名上來找一找。
5、可老師一不小心,把小白兔撞人了平行四邊形迷宮,看看這個迷宮里哪兒個圖形是平行四邊形。你能說出其他圖形的名稱嗎?
6、釘子板老爺爺又發話了小朋友會用橡皮筋在我身上圍三角形,那你能不能用橡皮筋再圍一個平行四邊形呢?小組里的小朋友互相檢查一下,如果沒有圍對,咱們就幫他改正過來。
7、剛才我們圍了平行四邊形,在格子紙上能畫一個與剛才圍的不一樣的平行四邊形嗎?學生操作。
四、鞏固練習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又闖過了第二關,繼續向前出發,終于把小白兔安全送回了幾何城堡。在送回的路上我們不僅認識了三角形,還認識了平行四邊形。
1、小白兔要感謝大家,帶我們到拼圖室去玩一玩。你們玩過拼圖嗎?請拿出小白兔為你們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個平行四邊形,看哪一小組拼出的平行四邊形多?(小組合作)指名說說是怎樣拼的。(電腦演示)
2、小朋友們還想來拼一拼嗎?現在請小組長拿出你們桌上的1號信封,把小白兔送給我們的禮物拿出來,你能用這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個長方形嗎?試試看。用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來嗎?請小組長拿出你們的2號信封里的東西拼拼看。互相檢查。用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除了可以拼成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以外,還能拼出什么圖形來呢?請各組把拼出的圖形拿出來交流一下,看看哪些是我們認識的,哪些我們還不認識。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P.32頁認識物體和圖形。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通過將圖形送回家以及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征。
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間觀念,發展應用意識。
3. 初步認識幾何知識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創造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辨別。
教學過程:
一、 引入從立體圖形引入。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哪幾個新朋友?(長方體、正方形體、球和圓柱等)。這些圖形都來自圖形王國。教師分別出示各種立體圖形讓學生辨別。可是,圖形王國里啊,發生了一件搶劫案,警察叔叔馬上去尋找線索,結果他們找到了一串腳印,你們知道他們分別是誰的腳印嗎?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能幫警察叔叔破案?
(學生抓到可疑的圖形,然后全班一起驗證,一起破案,教師印上印泥,在投影下和學生一起辨別兇手。若學生說錯,教師也印到紙上,加以驗證。)
【設計意圖:學生知道了立體圖形,但對它與平面圖形的聯系難以理解。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知道了通過立體圖形可以畫出平面圖形,從而對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幫助學生區分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
二、解決問題,學習新知。
1. 認識這些腳印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這么多腳印,我們給他們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他們。
2. 老師這里啊,還有幾個平面圖形。(出示平面圖形)讓我們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
a. 學生將每個圖形送回各自的家。
b. 評一評,送對了嗎?
c. 說一說,根據什么來送的?同一家的圖形分別有什么特征?
長方形:有四條邊,而且是方方正正的
正方形:有四條邊,也是方方正正的,并且四條邊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條邊
圓:沒有尖尖的地方,非常圓
【設計意圖:通過將這些圖形送回家的環節,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會積極主動的探索每個圖形的特征,并且滲透了分類的數學思想。】
三、應用拓展,鞏固新知。
1. 用圖形進行創作。
a. 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種立體圖形,在紙上畫各種圖形,使他們組合成一幅漂亮的圖畫。比一比,哪一組的畫最漂亮。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舞臺,讓學生通過合作,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創作屬于自己的作品,體會合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b. 統計圖形個數。將每個小組的作品分別展示出來,并統計每幅圖中圖形的個數。
2. 先依次說出圖形的名稱,再觀察每行中哪個物體可以畫出左邊的圖形,請把它圈起來。
3. 找一找,說一說,在我們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今天我們學過的圖形。
四、暢談收獲,自我評價
學了今天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感受?填一填。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1
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形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探討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是重點;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是難點。
教學方法:
實物演示法。
課前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激情導入,初步掌握認識物體的方法.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小朋友,一只小貓和一只小狗,你們歡迎他們嗎?
1.出示圖片:小貓和小狗
2.小狗說:“謝謝大家.”小貓說:“在學習前我想提一個問題,你們能記住我們嗎?
請快想想,怎樣才能記住我們.”
(二)學生討論
1.如何記住一只小貓?又如何記住一只小狗?
2.學生反饋:小貓矮矮的、胖胖的、黃色的貓.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結:要記住它們的.特點.
二、活動二:練習分類
小狗說: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想請你們幫個忙,給它們分類.
(一)出示圖片:物體分類
(二)分組討論
1.四人分小組討論,邊發表意見邊演示課桌上的物品.
2.學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類方法.出示圖片:分類方法一、分類方法二
三、活動三: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小狗說: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物品好嗎?
教師板書:
認識物體
(一)認識長方體
1.出示圖片:長方體
2.小狗問:它是什么樣子?
3.每一名同學從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數一數有幾個面,摸一摸每個面一樣大嗎?每一個面是什么形的?起個什么名字?
4.學生反饋長方體的形狀特點
(1)有六個面;
(2)有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個面是長方形,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四個面是一樣大的,還有兩個面一樣大.(教師板書:長方體)
(二)認識正方體
1.出示圖片:正方體
2.小貓問:這個物體是長方體嗎?
有什么特點?
與長方體有什么不同.起個什么名字?
3.學生分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正方體的特點
正方體六個面,六個面都是正方形.(教師板書:正方體)
5.你是怎么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哪些東西是正方體的呢?
四、活動四:認識圓柱體和球
(一)認識圓柱體和球
1.出示圖片:圓柱體、球
2.小狗問:你的桌面上還有什么物體呀?它們有什么特點?
3.學生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
圓柱體有兩個面是圓形的,球上沒有一個平面.
教師板書:圓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體的?那些物體是球體的?
(二)小結
今天我們和小貓和小狗一起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我們一起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教師指圖形,學生舉物體,說名字.)
(三)出示圖片:找朋友
五、活動五:做游戲 “摸一摸、 猜一猜”
游戲介紹:將所有的物體全部放在課桌上,小組中的每個人輪流用圍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體并猜出是什么物體,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六、活動六:小小建筑師
1、用桌上的物體搭建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2、學生反饋.
七、總結
今天你們認識了哪些物體?怎么記住它們?我們在生活中見過這些物體嗎?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能根據它們的特征,并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出這四種圖形,初步運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2、培養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學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關鍵:
觀察比較中認清各種圖形的特征。
課前準備:
各種平面圖形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摸物體,說形狀。
(將各種大小不一的平面圖形放在一個袋子里)
摸一摸,說說你手里拿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覺
全班交流。
揭示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二、活動二:感知“面”是從“體”得到的。
出示長方體,訃學生試試能從長方體上找出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課件演示、再讓學生從桌面上的物體找出長力形、師問:“你還能找到其他的圖形嗎?請大家4人一組,找找看。“讓學生自主活動,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從其他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結合學生匯報小組活動結果進行課件演示
(a)方體上分離出正方形,揭示名稱。
(b)柱上分離出圓,揭示名稱。
(c)從三棱柱上分離出三角形,揭示名稱。
一起出示四種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并板書。
三、活動三:用“體”描“形”。
小熊貓說:“小朋友真能干,已經能從不同的物體找到不同的圖形了,那我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用桌上的物體來描這些圖形呢?小朋友試試看。”放手讓學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尋找用“體”描“形”的方法。展示學生作品,并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物體描出來的,描的是什么。學生評價結果。
觀察與交流中初步認識。
從實物圖中直觀地抽象出各種平面圖,
用實物體描畫出各種平面圖形,加深認識。
四、活動四:實踐運用。
出示3 6頁l,說:“這些美麗的圖形來到花園捉迷藏。小朋友找找這里有我們認識的哪些圖形?”學生自由發言。 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平面圖形,想起來的就站起來說。
五、活動五:圖形拼組。
放手讓學生分小組用圖形進行拼組。拼好后,學生自由參觀,進行評價。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用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東西。展示部分優秀作品。
六、小結作業。
辨認中鞏固新知。
玩樂中鞏固新知
七、作業設計
尋找生活中的圖形。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3
單元教學內容
通過實物和模型辯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立體圖形。
課題
我說你做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你說我擺”的游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發展他們的數學交流能力。
能力目標: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想象、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具準備
積木、機器人。新 課 標 第 一 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位置與順序:前后、上下、左右。
2、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
師:正方體有什么特征?(長方體,圓柱、球)
二、發揮想象,練習拼排
1、我說你做:搭積木游戲
師:你們玩過積木嗎?你能按老師的要求擺圖形嗎?愿意接受挑戰嗎?
(1)先放2個圓柱
(2)在兩個圓柱上放一個長方體;
(3)在長方體上放一個正方體。
說一說:你的球能從圖形下通過嗎?
2、自由想象:小小設計師
師:用自己帶來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形物體擺一個造型?試試看吧!
3、摸一摸,擺一擺
(1)學生同桌玩“摸物體,擺造型”游戲
(2)要求:一人發指令,另一人蒙眼聽指令摸出物體并按指令要求拼搭。
(3)角色互換多玩幾次
和老師一起做: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
生:同桌互相說,全班匯報。
生:按要求擺放圖形,同桌比一比,誰擺得又快又好。
生:自由拼圖,邊拼邊說,同桌交流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學生學習活動過程設計意圖和修改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73 第一題“你說我擺”
(1)一人發指令,一人擺積木
(2)角色交換
2、P73第2題
師:你能說出哪些物體的'形狀?這些物體是按怎樣的方位和順序擺放的?
3、數一數,填一填
完成P73第3題
(1)圖中各有幾個小正方體?
(2)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思考:用同樣大的4個小正方形,擺長方體,可以怎樣擺?擺正方體呢?
五、總結:你學會了什么?
生:同桌說一說,擺一擺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4
第一課時:
認識物體和立體圖形
教學內容:
教科書32頁、33頁做一做,練習五第2題。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 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 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計算機軟件、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情 :
小朋友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智慧爺爺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把袋子里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智慧爺爺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并隨機板書名稱。
2. 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說出:
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球:是圓圓的。
(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 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投影出示實物圖“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
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抽象出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
2. 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辯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2)學生閉眼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學生閉眼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教師給出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讓學生進行辯認。
3. 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 做一做1題。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轱轆”,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
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穩。
2. 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參照做一做第2題)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3. 數圖形。
投影出示練習五第2題,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
五、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六、游戲 :
先讓學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狀的實物能搭出什么來?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5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在周圍環境中找出正方形、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正方形、長方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分正方形、長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點。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顏色各異)
2、正方形卡紙兩張(一張四條邊畫有四種不同的顏色,另一張對邊畫同一顏色);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彩色小卡紙幼兒每人一套(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邊一樣長)。
3、“小客人”兩個:一個嘴巴是正方形、一個嘴巴是長方形的寶寶
4、用卡紙做成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餅干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活動引入:猜一猜。
A、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這個寶寶它有四條邊、有四個角,而且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小朋友想一想它是誰?(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形,加深幼兒對它們的認識
老師:請小朋友把你們的小眼睛閉上,寶寶請出來了!(出示正方形)原來是正方形呀,小朋友歡迎它(拍手歡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寶寶,我有四條邊,四條邊都是一樣長,我還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
老師:小朋友,正方形說它有四條邊,四條邊一樣長,還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我們一塊來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2、通過量一量,感知圖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一樣大的正方形,讓幼兒通過用和它邊一樣長的紙條進行量一量,從而感知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一樣長,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引導幼兒說出正方形的.特征)
3、出示長方形寶寶,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
老師:正方形寶寶請來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誰?(長方形)大家看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講述)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通過量一量,知道長方形有四條邊,但只有對邊一樣長,(引導幼兒講述長方形的特征)
老師小結:長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有四條邊,只有對邊一樣長
4、幼兒操作,加深認識
老師:老師給每一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正方形和一個小長方形,現在請你自己動手去量一量,看一看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樣的?它們那些地方不一樣?
5、 總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點。(引導幼兒先說,老師后說)
相同點:都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一樣大,都有四條邊。
不同點: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
6、鞏固
給小客人送食物。(正方形嘴巴的小客人吃正方形餅干,長方形客人吃長方形餅干)
活動延伸:啟發幼兒找出教室里那些物品像正方形和長方形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6
設計意圖:
在平日的區角活動中,我發現我們班小朋友對周圍事物比較感興趣,總會有小朋友叫老師,老師你看這像朵小花,這就像餅干,這就像電視機......基于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對圖形的探討欲望所以選擇了這次活動。
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我采取了觀察法,比較法,討論法,游戲法等方法和幼兒一起來進行本次活動。
學法: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幼兒應該是活動的主人而不應該是接收東西的機器,因此在本次活動中能更好的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幼兒的能動性,幼兒使用了觀察法,游戲法,比較法,探討法等方法進行了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
2.通過游戲和操作活動,對圓形、方形、三角形正確認識。
3.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并將圖形分類。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重點:
正確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活動難點:
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并將圖形分類活動準備:
1.光碟、三角形積木或面包、方形抱枕2.用紙盒做一個"魔術盒"(里面有不同的關于三角形、方形、圓形的物品)。
3.不同顏色、形狀和大小的三角形、方形;圓形卡片活動過程:
一、導入,做客引出話題1、師: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班來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師你們高興嗎?現在我們站起來轉過去給她們打個招呼吧!
2.今天呀咱們班還來了其他的客人呢,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現在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們吧!
二、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找一找初步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
1.教師出示光碟師:看看第一個客人是誰呀?(光碟)它是什么形狀的呀?(圓圓的)小朋友們說的很對,那讓我們來摸一摸圓形是什么感覺?
總結:哦,圓形只有一條邊沒有角。好現在我們先讓圓形寶寶休息一下吧!讓我們請出第二位小客人,掌聲歡迎
2.教師出示抱枕師: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呀?(抱枕)你們家里有嗎?他又是什么形狀的呀?讓我們也來摸一摸吧,一會兒請小朋友說說方形和圓形的感覺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師:正方形有幾條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它有幾個角呢?一起來數數吧!
總結:小朋友們說的很正確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
3.教師出示三角形面包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個小客人是誰呀?(面包)你們想吃嗎?請小朋友看看老師這塊面包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樣的呀?我們一起來摸一摸,看一看吧!
總結: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我們先讓小面包休息一會兒吧,等游戲結束后我們一起吃面包好不好?
4.出示圖片,提問師: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好多好看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是些什么形狀的吧!教師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圓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
師:哦!你們說得太好了,這些圖形寶寶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你們看它們還會變魔術呢!
師:出示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圖形。方形和圓形組成的圖形。三角形和圓形組成的圖形等等。這些都是圖形寶寶變出來的圖案。你們來看一看它像什么啊?由哪幾個圖形寶寶拼成的呢?(多媒體演示:用方形、三角形、圓形拼成的各種圖案讓幼兒欣賞。)幼:樹,是由三個三角形和方形組成的。
幼:小雞是有三個圓形和四個三角形組成的幼:房子,是由一個三角形和兩個方形組成的。
三、游戲--找家。
師:圖形寶寶變了這么多魔術,我們也一起來變魔術吧!
教師出示魔術盒,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從魔術盒里變東西出來,看看你們都變出什么呢?(幼兒一次從盒子里抽卡片)拿出來以后把它舉高讓小朋友一起說出它是什么形狀的
師:剛才小朋友們表現的太好了,老師想獎勵你們一下;想和你們做一個游戲。好不好?游戲的名字叫說找朋友。老師拿圖形你們說圖形名字,誰的圖形和老師手里的圖形是一樣的說明我們是好朋友你們就站起來。看誰又快,又準!(師依次拿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幼說圖形,對表現好的組或個人及時加以表揚。)師:噓,聽(老師做聽聲音狀)剛剛游戲中!剛剛老師聽到了一個聲音,圖形寶寶不開心了,因為圖形寶寶累了,想回家了。想讓我們小十三班的小朋友送它回家。那讓我們一起送他們回家吧!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手里的是哪個圖形寶寶,老師這里呀前面是圓形的框子呢就是圓形寶寶的家,前面是正方形的呢那就是正方形寶寶的家,那前面是三角形的呢肯定就是三角形寶寶的家了,所以一會兒你們要看清楚哦,別把圖形寶寶送錯家了。(事先準備好的籃子,上面貼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片;讓幼兒按上面圖案分別放好。)活動結束:
到教室外面去找一找玩一玩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好玩的東西。
師:小朋友們干得真漂亮!圖形寶寶已經回到家了,你們也累了吧?來我們一起出去找一找、玩一玩有這些圖形寶寶組成的好玩的吧!
課后反思:
在緊緊張張的幾天籌備中,反復的修改中,這節課上完了,心里輕松了很多,可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課中的幾個環節中最大突出的就是語言的'不完整,例如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候,我問的問題的不完整導致孩子說話的不完整性,這個我以后要需要注意,還有我沒有好好地把握時間,復習的時間有點長,雖然這么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覺得我對孩子的掌握還有上課的語氣,以及對孩子的吸引力還是挺好的,孩子們對于知識的掌握還是很好的,以及班上的一位孩子拼合的魚骨頭讓我驚奇了一次,讓我不敢忽視我們的孩子。所以我要更優秀,就要改掉我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讓自己的授課技巧更完美。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7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方形。
2、愿意為圖形寶寶找朋友,并按規則要求操作。
3、喜歡參加數學活動,從中體驗與同伴共同操作、游戲的快樂。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張。
2、貼有圓形、三角形、方形標記的房子三間。
3、音樂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聽音樂進場。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圖形王國玩一玩,開心嗎?那我們現在就出發了。(音樂:郊游)
二、對圓形、三角形、方形的認識(一)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征。
1、師:哇,圖形王國里有這么多圖形寶寶,大家想認識他們嗎?那我們一起來互相打個招呼吧。教師分別出示三個形狀卡片,以形狀寶寶的口吻來自我介紹。
(1)圓形。大家好,我是圓形,我的身體呀胖乎乎的,一個棱角也沒有。你們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圓形的呢。
(2)方形。師:嗨,我是方形,我的身體有四條邊和四個角。
(3)三角形。師: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條邊,三個角。
2、 師:剛才三個形狀寶寶介紹了自己,現在,你們認識它們了嗎?能說出它們長什么樣嗎?你們愿意和圖形寶寶做朋友嗎?(請幼兒分別講述三種形狀的特征。如講述有困難,教師可作適當的補充講述)。
(二)游戲:找朋友(1)先說說自己拿的是什么圖形寶寶。
師: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圖形寶寶,它們藏在了你們的小椅子下面,快去把他們請出來吧!接下來我請幾個小朋友說說自己取得什么圖形寶寶。
(2)師幼找朋友。
A:圓形寶寶找朋友 師:我這兒也有一些圖形寶寶,它們想找朋友。(出示圓形)我是圓形寶寶,誰和我長的一樣我就和他做朋友。請圓形寶寶站起來。好朋友揮揮手。
B:方形寶寶找朋友 師:我是方形寶寶,是方形的寶寶快過來,親親。
C:三角形找朋友 師:我是三角形寶寶 ,是三角形的寶寶快過來和我抱一抱。
(3)同伴間找朋友。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聽到音樂就去找跟自己圖形寶寶一樣的好朋友。你找到好朋友了嗎?我來瞧一瞧。
(三)圖形寶寶找家1、師:圖形寶寶累了,想要回家睡覺了。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家吧!
2、出示貼有圖形標記的房子,介紹:這是圖形寶寶的家,看看圖形寶寶的家里有幾間房間?每間房間各住著什么圖形?
師:這是誰的家(圓形的家)請一個小朋友幫忙把圓形寶寶送到他家里 ,送的時候要對他說:"我把圓形寶寶送到圓形的家"。(方形、三角形)(四)結束分別請三種形狀的孩子排隊:我們一起開著小火車去郊游吧。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的語言還不夠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將圖形標志做成有顏色的圖形,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幼兒的思維。我會將這次一課伸延的教研活動,作為對自己的磨練。日常教學中,我會對小班幼兒的常規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在教具的選擇中,盡量考慮周到,排除不應該有的干擾因素。通過游戲和操作活動,使更多的幼兒融入到我的教學中,讓孩子喜歡學習、愛學習、會學習。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8
一、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觀察周圍環境,繼續加深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2、初步培養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1、日常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找找周圍環境中的幾何圖形。
2、幼兒人手一只小包,內裝各種幾何圖形的“餅干”。幼兒人手動物卡片一份。
3、在戶外草地上布置各種幾何形大門,再用彩繩圍成各種幾何形狀的湖。室內墻飾增添幾何形圖案的形象。
三、活動過程:
(一)、以“郊游”為活動情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太陽公公咪咪笑,花兒草兒彎彎腰。今天天氣真正好,小朋友,我們到公園去郊游好不好?”
(二)、利用戶外環境,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1、“先讓我們來看一看,小包里帶了哪些好吃的點心?”
①(邊出示邊提問。)“老師包里有許多餅干呢!瞧,這是什么形狀的.餅干?”
②“你們有什么樣的餅干?”(互相講+個別講。)
2、“背好小包出發了!”邊走邊唱歌曲《郊游》。
3、鉆過幾何形大門。“看,公園的大門多神氣!這些門形狀一樣嗎?分別是什么形狀的?”“選自己喜歡的大門進公園。走過兩道門,來到公園的草地上。”“說一說自己是從什么形狀的大門走進來的?”
4、辨認幾何圖形的湖。“這個公園真大呀!瞧,公園里還有好幾個漂亮的湖。可以找個朋友一起去劃船。”邊劃邊唱歌曲《劃船》。“你在什么形狀的湖里劃船?”“可以和朋友換一條船,到其它形狀的湖里去玩一玩。”“我們玩得真高興!小船靠岸了,小朋友上岸來吧!”
(三)、找找室內環境中的幾何圖形。“大家玩累了,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進教室。)
1、引導幼兒觀察墻飾。“這里有花、有草、有樹,真好看!讓我們和朋友一起走走、看看、講講。”(放舒緩的音樂。)“有幾位圖形娃娃也想和大家一起來郊游,它們是圓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三角形娃娃,它們調皮地跟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快快找,它們躲在哪里?”
2、分辨動物卡片上的幾何圖形。“圖形娃娃表揚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就找到了它們。它們還想再玩一次‘捉迷藏’的游戲。這回它們請來了動物園的小動物們幫忙,想躲在小動物身上。我們先去找找小動物躲在哪兒,每人找一個小動物。”“你找到的小動物是誰?”“有哪個圖形娃娃躲在它身上?”(互相說+個別說。)“大家都來和小動物、圖形娃娃交朋友,把我們帶來的餅干請它們吃好嗎?”一邊喂“餅干”,一邊還要學說一句話“我請你吻xx形狀的餅干。”
教學反思:
為了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同時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我特別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三種圖形比作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交朋友,還特別設計了一個故事情境作為導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19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
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3、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5、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6、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1、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2、小結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3、游戲:我說你想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 (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 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
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認識圖形長方形 正方形 圓 三角形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 20
[教材簡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二冊《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本節教編排體現以下特點:
1、以動手操作作為主線。注重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材設計了大量操作的活動,以使學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2、在實際情境中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教材設計了一些活動,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圖形,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發展應用意識。
[目標預設]:
知識目標:
通過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并結合相關的情境,讓學生經歷“摸一摸”、“描一描”等學習過程,體驗“面在體上”、“面從體來”, 感知 “體、面”之間的關系,經歷從“體”抽象出“面”的`過程,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
1、讓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及圓的特征,并通過猜一猜等活動,讓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辨認出這三種圖形。
2、滲透分類統計的思想;
3、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標:
1、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等活動中培養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處處有用,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通過摸一摸、畫一畫、分一分、說一說等操作活動,使學生感知長方
形、正方形、圓形,經歷從“體”抽象出“面”的過程,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難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設計理念]:
本節課我主要以“讓學生在快樂中求知,在操作中學習數學,在實踐中應用數學”為指導思想,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能夠正確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深刻地體會“面在體上”。
[設計思路]:
本節課通過學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說一說、議一議、找一找、畫一畫、涂一涂、數一數,在具體的操作情境中經歷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過程。體驗面在體上,體驗長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悟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感悟面和體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到圖形樂園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嗎?
(生:愿意。)
師:瞧,圖形樂園到了。(出示:由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球等物體拼成的圖形樂園)
師:圖形樂園漂亮嗎?她是用我們熟悉的圖形朋友搭成的,誰愿意介紹介紹?(生:有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球。)
師:對,圓柱、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咱們的老朋友,它們呀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樂園里還有許多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生:想﹗)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01-16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08-30
數學認識圖形教案03-05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范文08-25
一年級上冊數學《認識圖形》教案設計08-25
中班數學圖形的認識教案01-31
數學認識平面圖形教案04-26
一年級上冊數學認識圖形說課稿11-30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教案15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