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1
教學過程
一、邊練習邊復習
學生在課本上自己完成,并根據題目體會:
1.分段對數據整理的方法
2.怎樣從復式統計表中獲取信息。
3.求平均數應用題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1.統計的步驟是什么?對應的方法是什么?
2.求平均數應用題的思路是什么?(分什么;按什么分)
三、課堂實踐
練習四的1~3題。
四、課外實踐
練習四的第4題。
課后反思:
學生習慣于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嘗試,用多樣化的方法方式進行探索。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2
教學內容:
p51-p53第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組織學生整理知識要點,體驗自己學習的收獲,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與整理
1、問:這一單元,你們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分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整理
二、練習與應用
1、第51頁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2、第51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評講,可指導在直線上表示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方法。
3、第3題,口答
4、第4題
讓學生結合情境解釋分數的意義。
重點講解第3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1/6小時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時是把1小時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時間相當于其中的一份。
5、獨立完成第5、6題
評講總結方法
6、做第7題
讓學生運用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進行填寫。
指導1.7的填法: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從而得出結果。
7、做第8題
引導:前兩題可直接根據小數意義,改寫成小數,后兩題要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通過計算改寫成小數。
8、做第9題
(1)試做
(2)分析小結:要將分數化成小數再比較
(3)討論怎么樣將帶分數化成小數
三、課堂總結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3
教學內容:p51-p53第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組織學生知識要點,體驗自己學習的收獲,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與
1、問:這一單元,你們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2、分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二、練習與應用
1、第51頁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2、第51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評講,可指導在直線上表示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方法。
3、第3題,口答
4、第4題
讓學生結合情境解釋分數的意義。
重點講解第3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1/6小時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時是把1小時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時間相當于其中的一份。
5、獨立完成第5、6題
評講方法
6、做第7題
讓學生運用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進行填寫。
指導1.7的填法: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從而得出結果。
7、做第8題
引導:前兩題可直接根據小數意義,改寫成小數,后兩題要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通過計算改寫成小數。
8、做第9題
(1)試做(2)分析:要將分數化成小數再比較(3)討論怎么樣將帶分數化成小數
三、課堂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4
教學目標:
1、數學實踐活動,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進一步增強學生數感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通過自我評價,一起學生對本單元學習的反思,激勵學生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重點:
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流程
活動一:
1、觀察今年的年歷,問: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占這個月天數的幾分之幾?
2、釋疑:法定休息日,指按國家的有關規定,五一國際勞動節法定休息3天,而且如果這3天與雙修日重疊,應該把雙修日順延。
3、學生回答前兩個問題
4、你還能提出用分數表示的問題嗎?學生交流
活動二:
拋小正方體,再用分數表示活動的結果。然后小組內交流
活動三:
交流學生收集到的分數,交流這些分數所表達的意義。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5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102、103頁的練習二十。
二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掌握和復習知識的方法。
三重點難點
歸納、本單元的知識點。
四教學過程
(一)習題1-6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更正
(二)課堂作業新設計
1.寫出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數(),其中()是最簡分數。
2.把下面大小相等的分數填人相同的圈中。
3.比較下面每組分數的大小。
和和和和和和
4.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兩位小數。
(三)思維訓練
1.分數是真分數,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數,x最大是幾?
2.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如果分母加上17,這個分數就可以化簡成言,這個分數是()o
3.一個最簡分數,把它的分子擴大2倍,而分母縮小到原來的后,正好等于,這個分數原來是()。
(四)課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時,進一步明確了這些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并能靈活應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6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及時已學過的內容、知識。
2.學會一個單元的'知識,并知道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
簡單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知識的前后銜接和聯系。
教具、學具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知識點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課本P28。幫助他們有條理的所學知識。
二、練一練
1.P29第1、2題。
指導學生找出28的因數和100以內的倍數。以及既是6的倍數又是72的因數的數。
2.Ρ29第3題。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4個圖形之間的關系。
學生根據書上的提示進行知識的簡單。
小組討論你學習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學生運用舉例的方法,根據題目中的要求,羅列符合條件的數,然后逐步進行篩選。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并學會,實際問題為知識體系。
復習因數和倍數的知識。
讓學生深刻的體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的關系。
教師指導與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3.第4題。
組織學生估一估這些圖形的面積
4.第5題。
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引導學生用方程解答這道題。
5.第6、7、8、9題。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盡可能的獨立完成課本上的題目,
先估計這些圖形的面積,在量出數據進行計算。
讓學生理解要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只要知道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長度就可以了。
學生練習。
幫助學生建立圖形大小觀念。
建立等量關系。
板書設計:
與復習
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7
一教學內容
和復習
教材第101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及知識間的聯系。
2.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掌握和復習知識的方法。
3.培養學生自覺復習的習慣。
三重點難點
歸納、本單元的知識點。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個單元的知識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復習一下這個單元的知識。
(二)教學實施
1.引導學生歸納、梳理知識點。
提問:回憶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幾部分知識?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這些概念之間有什么聯系?你能試著歸納出來嗎?
學生自己試著歸納,然后請學生匯報發言,集體補充。
老師隨著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板書如下
2.應用知識練習。
(1)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1題。
先獨立完成填空,集體訂正。
然后討論:分數意義是什么?分數單位是什么?分數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2)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2題。
讓學生先將這7個分數分類,再說一說分類的依據,每一類分別是什么分數,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3)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說說比較分數的大小有幾種情況,怎樣分別比較分數的大小。
(4)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分數化成小數和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再完成題目給出的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練習。
提問:互化時要注意什么?
(四)思維訓練
1.分數是真分數,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數,x最大是幾?
2.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如果分母加上17,這個分數就可以化簡成言,這個分數是()o
3.一個最簡分數,把它的分子擴大2倍,而分母縮小到原來的后,正好等于,這個分數原來是()。
(五)課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時,進一步明確了這些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并能靈活應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8
教學內容:p53第10-13題
教學目標:
1、用分數的有關知識,熟練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能溝通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練習與應用
1第52頁第10題
先做第一題:五一班一共有學生40人,其中女生有21人。女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1)先讓學生聯系分數的意義口頭分析: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0份,女生人數占了其中的21份,所以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1/40。
(2)再讓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列出算式,并寫出得數。
(3)獨立做下面兩題
(4)交流
2做第11題
(1)學生先獨立練習
(2)引導比較A三道題目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選擇的除數有什么不同?
C從中還能想到些什么?
(3)溝通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聯系。
3做第12題練習后加強對比
(1)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算式中選擇的被除數為什么不同?除數為什么相同?
(3)商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4做第13題練習后加強對比
要引導學生區別清楚:一:第一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了這塊布的幾分之幾,需要把5米看做單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數不注明單位名稱。二:第二個問題是求平均每條童褲用布幾分之幾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結果要注明單位名稱“米”。
5思考題
方法一:可以根據每個分數中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關系來判斷。
方法二:通過畫圖幫助思考
二、課堂
完成補充習題上的練習。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07-18
數學教案整理和復習08-25
最新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10-09
整理和復習教案01-20
整理和復習的教案09-22
《整理和復習》教案09-29
整理和復習的教案08-26
數學整理與復習教案10-10
五年級數學整理和復習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