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周長》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周長》,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周長》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較為熟悉地掌握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會進行單位名稱的填寫。
2、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表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
3、通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在交流中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資源:
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八第1題
1、出示題目,齊讀要求,讓學生實際指一指,摸一摸。
2、你能估計出課桌面的周長和面積嗎?
3、同桌合作完成。
4、反饋交流。
二、做練習八第2題
1、出示題目: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課桌長106()
(2)一張郵票的面積是6()
(3)一座塔高36()
(4)一個房間地面的面積是14()
2、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明確選擇長度單位還是面積單位,再作出判斷。
三、做練習八第3題
1、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填一填。
2、再指名說一說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強調:要求長方形的周長、面積必須知道它的長和寬;要求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必須知道它的邊長。
四、做練習八第4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同桌討論:這題該怎樣計算?
2、全班交流。
3、提問:單位之間是怎樣換算的?
五、做練習八第5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仔細看圖和題目。
2、讓學生判斷要求的是面積還是周長。
3、學生獨立完成。
4、交流時要求說說是怎樣想的。
六、全課。
作業:完成練習冊。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周長》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過自己親身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通過小組合作與探究,用多種適當的方法來求出平面圖形的周長;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采用在教室中擺放大圖形,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中來,通過走一走、看一看、描一描、測一測等方法讓學生來感知周長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話,積極參與知識的探究,提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難點:
知道周長的含義。
教具準備:
各類圖形卡紙及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上課前已在教室中間擺放了一個圖形。)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T:今天小朋友們是不是感到特別奇怪,老師在咱們教室中間圍了一個大大的圖形,請你仔細觀察這個圖形,把你的發現跟大家說一說。
(學生從外形上來說,直線曲線上來說,從對稱性上來說。)
T:觀察得真仔細,小朋友們以后觀察任何東西都要像今天這樣仔細。好啊,那咱們觀察過了,老師接下去就想請一位小朋友來走一走了。(教師示范:請一位小朋友仿照老師的走法,從一點出發,沿著這個圖形的邊線走一圈,請其他小朋友注意觀察。)(學生走)
T:走得棒不棒?(棒!)你們觀察得更棒,老師獎勵大家一個問題:剛才這位小朋友他是沿著這個圖形的什么走了一圈?(邊線或輪廓)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個圖形的邊線或者說是輪廓叫作“周長”(板書:圖形的周長)
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一)教學周長
T:那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嗎?(學生交流。)
教師演示:我們從任一點出發,繞著它的邊線走了一周,又回到這一點,那么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1)教師出示若干平面圖形()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來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圖形來比劃一下它的周長;
(2)觀察一下身邊的事物,你能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嗎?(我們還發現了物體表面的周長,板書:物體表面的)
T:我們發現了不光圖形有它的周長,物體表面也有它的周長。
(3)印一印,描一描:利用你桌上的物體,選取它的一個面,用印一印的方法,描出這表面的圖形的周長。
(①印當中來發現不封閉圖形;
②老師也準備了兩個圖形,請你來描一描它們的周長:這什么這個不描呢?)(我們從一點出發,繞著圖形的邊線走,不能回到這一點,這個圖形叫不封閉的圖形,那你覺得什么樣的圖形才有周長呢?)所以在數學上我們可用一句更加簡潔的話來概括: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請你判斷下面哪些圖形能計算周長(能,請坐好,不能,請舉手。)
(二)探求周長的方法
T:認識了周長,下面請你想想辦法來求求周長吧。
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四人小組了。
小組活動:老師把黑板上展示的基本平面圖形放入每個小組的信封里,請各各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求周長的方法
交流:說說看,你們小組是怎樣來求的?(測量、繩子圍、對稱性……)
小結:我們剛才在求周長方法時,發現一個圖形比較平直就可以用尺子來量,比較彎曲就可以用繩子來量,還發現對稱的圖形只要求一半就行了……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我想知道這片樹葉的周長有幾厘米,怎么辦?
(2)我用兩根同樣長的繩子圍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誰的周長大?
(3)T:那你能這些方法來求一下剛才印下來的物體表面圖形的周長嗎?
(引到地上的教室中的大圖形,以他們在上課時找到的特點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求周長了。)
※(4)小明的書桌面是一個長120厘米,寬50厘米的長方形。如果在它的二個角上分別裁去一個邊長為5厘米的正方形,問你圖形的周長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圖)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T:通過咱們一節課的共同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周長》3
1.電腦出示:三個花壇(圖略),三個小朋友先后繞各自的花壇(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的花壇)走一圈。之后——
師:假如三個小朋友以同樣的速度,同時動身繞各自的花壇走一圈。你猜,誰最先走完一圈?請用1個手指表示選擇繞三角形花壇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點,2個手指示選擇繞四邊形花壇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點,用3個手指表示選擇繞五邊形花壇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點。
在經過觀察和考慮后,大家用打手勢的方法表示出自身的選擇。大多數同學選擇了1,也有選擇2或3的。
師:看來,大家的選擇不盡相同。面,請前后6人為一個小組,說說各自選擇的理由。
生1:三角形花壇雖然只有三條邊,但是,它的每條邊都是很長的,而五邊形花壇雖然有五條邊,但是每條邊都是很短的,所以,我認為繞五邊形花壇走的朋友最先回到起點。
生2:我也覺得繞五邊形花壇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點,因為五邊形花壇的一條邊是三形花壇一條邊的一半,三角形花壇還多出半條邊,所以,繞五邊形花壇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點。師:假如五邊形花壇的邊長真的是三角形花壇邊長的一半,那么,繞五邊形花壇走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點。可是,我看上去好像是超越一半的。
生3:我認為繞四邊形花壇走的小朋友會最先回到起點,因為四邊形花壇的四條邊都比較短的。
大家互相爭執著,誰也不讓誰。這時,教師讓電腦演示,同學們的眼睛注視著屏幕上的三個小朋友。隨著繞四邊形花壇的小朋友最先回到起點的瞬間,同學中發出“耶——,我猜對啦!”的歡呼。
生2:老師,我剛量錯了。
師:你剛才是怎樣量的呢?
該同學重新進行演示。原來,他是舉著一把直尺,手指指著尺上的刻度,按著同一角度,瞇著小眼睛在進行著遠距離的`丈量。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周長》4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通過觀察.交漢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使同學通過觀察.丈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3.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設計理念
一、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同學探索的動機。
在這節課中,通過創設兩只貓比散步路線的長短這樣一個實例,設置懸念,讓同學在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中開始學習,并且讓這個情景貫穿整節課,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巧設數學活動,激勵同學主動探究。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為同學的探究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通過操作.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比方:先說怎樣可以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借助與自身的生活經驗,初步得同長方形周長計算有哪些戰略;通過猜一猜圖形的周長初步感知計算方法,培養了數學直覺;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圖形的周長,讓同學感悟解決問題的戰略多樣化;說說自身比較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等等。
三、和時反饋反思,滲透學習戰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習過程的和時反饋,對解決問題結束的和時反思,使同學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認知過程。比方,通過反饋周長的計算方法,暗示性地讓同學注意戰略的優化;用試一試的方法教學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感受到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全課小結時,通過交流收獲與體會,使同學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周長》】相關文章:
圓的周長數學教案07-11
五年級下冊數學《圓的周長》教案08-26
三年級下冊周長與面積的優秀教案11-27
面積和周長數學教案06-20
周長的數學教案設計06-18
數學圓的周長01-18
三年級數學地磚的周長教案07-24
周長教案05-09
《周長》教案04-11
《什么是周長》數學教案教學設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