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通過估一估、量一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培養估測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3、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鍛煉,增強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4、在各種游戲中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尺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師:今天,我們到學校新建的這個多媒體教室來上課,你感覺怎么樣呀?
師:這里的課桌、黑板、講臺的長、寬、高都和我們教室里的不一樣,那么,它們到底有多長、多寬、多高呢?誰愿意來估計一下?
師:那我們就來量一量吧!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你們可以測量這個教室里的任何一樣東西。先在小組內討論決定你們組要測量什么,再估計一下有多長,然后說說準備怎么測量,最后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分頭測量。)
師:現在,到了交流匯報的時間了,哪個小組的代表先說?
師: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黑板?和他們組測量的結果一樣嗎?
師:能告訴我,這個一米三應該怎么寫嗎?能讓我看看你們是怎么記錄的嗎?
(投影儀展示學生練習本上記錄的結果:1 m 3 cm,1 m 30 cm,1.3 m。)
師:還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課桌的長?
師:來,把你們組記錄的結果也展示出來好嗎?
(用投影儀展示與上組不同的記錄方法:130 cm,1米3。)
師:有這么多種記錄的方法,誰能簡單評價一下嗎?
師:其實,在這幾種表示方法中,除了1 m 3 cm是不正確的,其他的幾種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選擇。
師:那我們一起再來測量一次,看這扇門究竟是多高!誰能出個主意,怎樣才能看清多出來的是多少厘米?我們應該怎么測量?
(師生一起測量。)
師:看來,你們估計得還比較準確,這扇門的高度是2 m 10 cm。那我站在門的旁邊,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有多高呢?
師:你真善于觀察,連我剛才測量的動作你都沒有放過。
師:比較是估測時常用的一種方法,你以媽媽的身高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也是一種好辦法。
師:剛才,我們在測量的時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軟尺、小尺子等測量工具,它們能幫助我們迅速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
(二)活動二: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師:當你需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的時候,你的身邊沒有現成的測量工具,你準備怎么辦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許多這樣的工具呢?它們雖然沒有尺子測量得準確,但是在很多時候也能幫我們的忙呢!
師:你身上還有別的尺子嗎?剛才那個同學把媽媽的身高作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其實,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個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師:現在我來布置任務,請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學合作。
(學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將量的結果填在書上。)
師:測量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驗一下看你們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請我們班的2位同學到前面來,請你估計他們的身高。
(2名學生同時上臺。)
師: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圍、頭圍嗎?
師: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為標準進行比較,說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覺你估計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現在我想知道你們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學生測量。)
師:你們測量的結果和你們剛才估計的結果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么?
師:看來,我們身上的這些尺子還真管用。我們再來試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師: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師: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師: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知識和能力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練習積累起來的。希望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多做練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動三:練習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有關這方面的小練習。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9頁,看第3題,你能看懂嗎?誰能說說看?
師:那就自己完成吧!
(學生獨立完成。)
(四)活動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1-2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小棒數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各數的組成,知道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幾十幾,幾個十是幾十,10個十是一百;了解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感受100以內數的順序,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個數,初步學會幾個幾個地數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和技術黨委“百”;積累數數、認數的學習經驗,并形成相應的`數感。
3、感受生活里的數及數在生活里應用;在與同學交流數數經驗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的.組成,理解幾十九添上1是多少
教學準備:
20根小棒,十捆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激活舊知,引入新課
1、復習十和二十
談話:請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數出10根小棒。數完后,提問:數滿10根小棒可以怎樣呢?(數滿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
)那么一捆小棒是幾根?它表示一個什么?
再擺一根小棒,繼續提問:現在一共有多少捆帶幾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2、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用書小棒的方法認識更大的數
板書:認數
二、操作數數,認識新知
1、認識幾十幾何幾十
(1)初步感知幾十幾
要求:請小朋友輸出二十三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怎樣擺可以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是二十三根呢?擺好后和同桌說一說。
交流擺法
可以先擺2困是2個十,在擺3根是3個一,合起來就是二十三。
追問: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二十三
指導學生說一說
(2)認識幾十幾和幾十
現在要擺二十四根小棒,你會擺嗎?自己擺一擺,再同桌互相檢查一下。
交流擺法
提問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二十四,反過來二十四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指導學生說一說
接著繼續數到二十九
追問:二十九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擺出二十九根,再添上1根,數出是多少。(師生同時操作,數出三十)
追問:二十九添上1是多少?
指出:二十九添上1是3個十,3個是三十
讓學生說一說
引導: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四十九、五十九添上1呢?
2、認識一百
(1)數出一百
引導:我們已經知道幾個十是幾十,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幾十幾。你能擺出八十五嗎?
要求再從八十五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九十九
引導:九十九再添上1根,數出多少?
強調:九十九再添上1是一百。
讓學生集體說一說
追問:幾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
小結
三、練習鞏固、加深認識
1、做想想做做1
先讓學生數一數教室里面有多少張桌子,多少把椅子
交流結果
2、做想想做做2
5根5根地數,一共有多少根?
3、做想想做做3
從七十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百
再2個2個或5個5個地數
4、做想想做做4
先看圖,再交流各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5、做想想做做5
要求:每數10顆圈一圈,數數一共有多少顆
交流結果
四、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認識了哪些數?
板書設計:認數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3
教學目標
1、用學過的1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養數感。
2、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3、積累活動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 與交流,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電腦動畫,創設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帶到數的王國。
講述:數的王國里住著我們已學過的100以內的數,這些都是我們認識的數。
(板書:我們認識的數)它們經常跑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二、活動探究,解決問題
1、“說一說”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圖,并播放學生說的話,出示相應的場景圖。
講述:這些同學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這些數嗎?跟你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說完后組織學生交流,盡可能地讓學生充分反言。
講述:同學們說得真好,只要細心觀察,你還會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
2、“說一說”的第二部分。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今年幾歲了?自己的年齡都記得很清楚,我看誰能說出家中每個人的年齡?(先告訴我家中有幾口人,再分別說出他們的年齡)先指定兩名學生說,當每個人都很想說的時候,再讓他們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最后再請兩名學生說。
講述: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可見你們平時對自己的家人都很關心。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智力小測試,比比誰最聰明。(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你們看,這是小明一家。他們家有一個人,今年4歲。你們猜這個人可能是誰?還可能是誰?
講述:你們都猜對了!在你們的家庭里,爺爺奶奶的歲數比較大,一般宰0歲左右;爸爸媽媽的年齡中等,大約三十幾歲;而你們的年齡是最小的,今年還沒有超過10歲。
3、“猜一猜”。
講述: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猜一猜的游戲,這個游戲需要小組長和組員合作完成。組員的任務是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小組長則要把組員猜數、數數的`結果記錄下來。
(1)請每個同學抓一把糖,數數有幾粒?
組員數,組長記錄。完成后評出優勝小組,獎勵合作星,再指名說,老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
講述:同學們抓一把糖大約都在10粒左右。
(2)在請同學們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數,先猜猜大約有多少粒?
把你估計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把手中的花生米數一數,數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
小組活動結束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3)講述: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著三位同學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數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數多,其余同學是不是也這樣,這是為什么呢?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小組同學討論,教師指導,教師指導。討論結束后,指定代表發言,其余學生補充。
小結:因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數多一些。
(4)講述:請同學們抓一把黃豆,不要數,你覺得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瘰疬數多還是少?(指名說)你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粒?
(組長記錄)估計好了以后抓一把黃豆數一數,數結果也請組長記錄下來。
小組活動結果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數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5)看表比較:一把黃豆的粒數確實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要多,可見你們的預測是正確的,這是為什么呢
講述:因為一粒黃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計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多得多,這樣估計出的結果就會和實際的記過比較接近。
4、“數一數”
出示第四幅圖。
提問: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地方?圖中的小朋友數了哪些數?如果我們也到校園里去,除了圖畫中的小朋友數的數以外,你還想數什么?
請你們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組到校園里去數一數好嗎?10分鐘后我們回教室匯報。
學生分組到室外活動。
數完后組織學生交流。
講述:剛才小朋友都觀察得非常仔細,數得也非常好。
[評:在學生充分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之后,再按批排數一數,是為了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使他們真正學到生活中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另外,這項活動還可以消除學生的疲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再掀起一個小高潮。]
三、全課總結
講述: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最后讓我們看看皮卡丘還有什么話要對我們說。
放配音: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你們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秘,你們愿意嗎?
教學后記:接近生活,學生對此特別感興趣。以后多開展這樣的活動。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4
教學目標:
1.在取幣、換幣、付幣的教學活動中初步認識1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幣。
2.通過模擬購物活動,體驗購物過程,感受購物樂趣,學會簡單購物。
3.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創新性,及初步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1元以上人民幣,會換幣。
教學準備:
竹簍、各式各樣1元以上的人民幣,臺燈、計算器、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1元以上人民幣
1.復習舊知 師:上節課我們已認識了哪些面值人民幣? 生發言。
2.自主探究 師:你還認識哪些面值的人民幣? 請小朋友從面前竹簍里拿出你熟悉的人民幣,進行相互辯認。
3.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1元以上的人民幣”。
二、應用1元以上人民幣
1.基礎練習、加深認識
師:同學們已能認識1元以上的.人民幣,下面請同學們對照物品標出的價格,拿出相應的一張人民幣。 (電腦出示物品,學生示范拿)
師:如果幾張人民幣合到一起,你能說出錢數嗎?
練習一:師隨手拿幾張1元以上的人民幣,讓學生進行口答。
練習二:進一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抽取,相互辯認。
2.模擬購物、嘗試運用
(1)集體購物
臺燈標價52元,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小組付錢的方法。
指名匯報:
生1:一張50元加一張2元。
生2:兩張20元加一張10元加一張2元。
(2)小組購物 組長出示計算器、錄音機,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付錢的方法。
(3)指定錢數購物
師:剛才同學們已能順利的購買臺燈,計算器、錄音機,如給你10元錢,觀察竹簍里的物品,你想買些什么? 放音樂,組織學生自由選購。
說明:選購商品錢數總和應小于或等于10元,不能大于10元,選購商品件數可以是1件,也可以是2件,3件。
(4)選購體育用品
師:剛才同學們用指定錢選購了自己急需的日常生活小用品,下面請同學們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出示P65/6題,指名回答。
補充問題:
A 帶20元行嗎?為什么?
B 在第二問題中,不可能買的是哪兩件商品?
3. 綜合練習,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第7題。
注意:提醒學生看清圖中小朋友手中人民幣幣值、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指名板演。
(2)“想想做做”第8題。
① 指名說圖中男孩、女孩表達意思?
②“正好買一個足球”說明了什么?
③ 指名學生口答。
三、總結評價
師:小朋友們今天表現都非常棒,誰來說說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2、能力訓練點:能準確判斷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準確地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加強數學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地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小括號及其作用。
教具學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直接說得數。
15-6=
17-8=
5+4=
8+4=
5+6=
11-4=
2、說說14-8-3、8+6-7、15-7+5的計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加、減兩步式題。
2、教學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圖
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學們拿出圓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擺一擺。
想一想:怎樣算出還剩幾個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間可以討論一下。
⑶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解題思路
① 從10個里面去掉2個,再去掉3個,剩下5個。
② 把2個和3個合起來一共是5個,再從10個里面一起去掉5個,還剩5個。
③ 樣列算式呢?板書:10-2-3=10-(2+3)=
第一種算法:先算10減2,再減3。
第二種算法:計算中要先計算2+3,但這一步在后面,這就需要改變運算順序,因此要在先計算的這一步加上一個小括號。板書課題:小括號
師生共同根據小括號的作用,列出兩種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導學生計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書結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書結果)
三、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明確:我們學習了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板書)
教師指出:這個括號與前面的填括號的題不同,如5+( )=11是要在括號里填一個數6,而10-(2+3)括號里給出了數和加號,是要先算2+3=5。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2、熟練掌握100以內不進、不退位加減法。
二、教學重難點:
鞏固100以內不進(退)位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整理所學知識,系統掌握所學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在計算時我們強調得最多的'是什么?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整理與復習”的第一題。
學生口算后,抽一個學生匯報答案,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改錯。
出示題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個地方算錯了,并說說口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三)拓展練習
1、復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用豎式計算34+43時,該怎樣寫豎式呢?同學們試一試。
2、完成教材第50頁第4題。
檢查這些小朋友寫的豎式對不對,如果有錯誤,錯在什么地方。
3、及時練習。
(1)P50第5題。
(2)P50-51第6—7題。
(四)小結概括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說說怎樣才能提高自己計算的正確率。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數學》P34-35
教學目標:
能正確讀寫100以內的數,初步掌握數位的概念,加深對數位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課件演示:甲、乙兩位學生爭論:在記數器上撥12要用幾顆珠子?(甲:12顆乙:3顆)
學生獨立思考誰說得有理?并說明理由。
引導得出:個位上的一顆珠子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一顆表示1個十。
二、讀數、寫數:
1、送禮物:每組學生提供鉛筆。(有整十支、有幾十幾支)
小組合作:
(1)怎樣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鉛筆的支數,并說說是怎么撥的?
(2)計數器上的數怎樣用數字表示?怎樣讀?并說明理由。
小組操作。
小組匯報,引導得出:
例如:
(1)2捆鉛筆和4根鉛筆:
生邊撥邊敘述:2捆就是2個十,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4根就是4個一,4個一在個位上撥4顆珠。
計數器上表示的數表示出來就是24。在十位下面寫上2,個位下面寫上4。
讀作:二十四,因為24的十位是2,讀作二十,個位是4,讀作四所以就是二十四。
(2)2捆鉛筆:
生邊撥邊敘述:2捆就是2個十,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個位沒有不用撥。
計數器上表示的數表示出來就是20。在十位下面寫上2,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個位下面寫上0。
讀作:二十,因為20的十位是2,讀作二十,20的個位是零,表示沒有,個位上的0就不讀。
2、針對學生匯報出現的`比較整十與幾十幾的讀法與寫法的異同。
3、讀一讀,寫一寫。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怎么想的?
三、100的.讀法和寫法,數位順序
1、剛才同學完成得很好,如果你們給自己打分,你們會給自己打多少分?那么這個一百分怎么寫呢?你們會嗎?(書空)100表示幾個十?
2、怎樣用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樣讀寫?
學生嘗試撥。
引導得出:個位上的一個珠子表示的1個一,十上的一個珠子表示的1個十,百位上的一個珠子表示的1個百,1個百就是100。
3、出示數位順序表(填寫)并說說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
說明:我們記數位順序時,要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以后我們還要學習更多數位。
四、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同桌的兩人進行。課前讓學生準備好數位表和數字卡片0--9共10張,然后按教材提供的方式練習讀數。
每讀完一個數,讓學生說一說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幾個幾。
2、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獨立在橫線空白處寫數,一方面提高寫數的熟練程度,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一個數的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一定要用0占位。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2、了解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的意識,培養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點:
1、理解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資源:
教學掛圖、計數器、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自主學習
1、師:今天,小猴的桃園豐收啦!它請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去吃桃。(出示掛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問:根據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怎樣列式?
(1)一共有多少個桃?30+4=34 4+30=3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
②數:30、31、32、33、34(可借助計數器或小棒)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個數也有各自的`名稱。教師介紹“加數”、“和”。
引導學生說說“4+30=34”中各部分的名稱。
(2)一共有34個桃,筐里有30個,外面有幾個?
34-30=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4是3個十和4個一,去掉3個十,剩下4個一(借助學具)
②想加法。
(3)一共有34個桃,外面有4個,筐里有幾個?列式并說說算法。
介紹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觀察四個算式的特點,揭題: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二、鞏固練習,深化應用
1、計算,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80+5 56-50 62-2 96-90
3+50 2+80 20+6 28-8
選擇幾題說說各部分名稱
2、“想想做做”第1、2題
(1)出示圖,讓學生說圖意。
(2)根據圖意,列出四個算式。
(3)反饋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題
(1)同桌合作練習,說出得數。
(2)反饋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3)根據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個算式嗎?
①3+70 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題
(1)讓學生根據表中第一行的名稱說說左表用什么方法計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計算。
(2)算一算兩張表中的得數。
(3)反饋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題
(1)要求學生在兩分鐘內完成。
(2)交流并請做得快的學生介紹經驗:怎樣才能做得既對又快。
6、“想想做做”第6、7題
(1)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2)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反思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本領?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初步認識稍復雜的圖形的變化規律,并能根據規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經歷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過程,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初步認識稍復雜的圖形的變化規律,并能根據規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教學難點: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完成規律,揭示課題。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圖。
小紅遇到了這個難題,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問題嗎?
生觀察,擺一擺,指名說一說。
你知道了什么?這是一條怎樣的手鏈呢?
問題是什么?
2、要幫助小紅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怎么辦呢?應該要先做什么?
讓學生獨立思考,擺一擺,再討論。
這條手鏈中珠子的.規律有哪些?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顆黃色的,說明少了什么顏色的呢?掉了哪2顆珠子呢?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這兩顆,怎樣檢驗呢?
4、完成第4題。
讓學生自行填寫在書上,并把規律標出來,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88頁做一做。
獨立完成。
2、課本第89頁第4題。
哪種顏色的珠子的數量是沒有變的?
3、課本第90頁第9題。
四、課堂小結。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初步感知數位、數序及數量多少的含義。
2、經歷運用數的知識進行達和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
3、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培養合作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估計豆子的數量。
教學難點:
1、數位、基數、序數概念的滲透。
2、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一: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
(給每組發一袋豆子)今天的數學課就是在數豆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看誰會觀察、會思考。在數豆子的時候,同學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謙讓,還要小心,千萬不要讓豆子掉在地上。數出30粒豆子。
活動規則:
①請你數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數?
②把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覺一下,然后輕輕地放在盒子的右邊。
③用剛才的`感覺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覺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間,看看和右邊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數一數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剛才的感覺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邊,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教師小評。剛才大家在數豆子的時候,都數得非常開心,同學之間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還記得我們的活動規則,非常好!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心中有了一桿秤,像那樣抓的一把豆子大約是30粒,你們可要記住了。
二、師生互動。
活動二: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估數。
(1)師生互動。你們數得真開心,老師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師順手在一個小組內抓了一把豆子)。怎樣才能知道這一把豆子大約多少粒?(可以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這是個辦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2)教師給每個小組都抓了同樣多的豆子,要求學生選用剛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進行估數。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
(3)在計數器上撥數并寫數。請在計數器上撥出你們小組數出的數,撥好后小組間互相看看撥得是否一樣,各小組的組長進行監督,不一樣的就調整一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教師在小組中間活動,指導個別小組撥數。怎么寫這個數呢?請你試著寫一寫。學生在紙上寫數,教師巡視,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在黑板上寫數。教師給予評價。練習撥數、寫數。我們一起來看22這個數,誰來撥出這個數?誰來試著解釋一下這個數?學生匯報:左邊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右邊的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寫一寫“22”。問:計數器上右邊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27頁的“練一練”。
(1)做一做,填一填。
(“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根據計數器寫數。
(“練一練”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想一想,試一試。
(“練一練”第4題)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集體交流。
(4)找找生活中的100。(“練一練”第5題)指名學生說一說。
四、小結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07-20
2022數學一年級下冊全冊教案09-28
一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最新10-11
數學全冊備課教案05-18
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03-23
一年級數學全冊教案07-22
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02-24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04-06
四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精選17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