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04 11:37:4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編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一、素材的選取。

  本單元我們選取的素材是高速運轉的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和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選取這個素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濟南長途汽車總站,連續多年創下旅客發送量、發送班次和售票收入三項全國第一,被稱為“中華第一站”。 據說濟南長途汽車站占地110畝,日客流量4萬多,客票年收入達到4—5億元。1999年被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華第一站”稱號,這個榮譽一直保持到今天。

  (2)山東的高速公路全國聞名。 說起山東的高速公路來,在全國是的,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據有關經濟專家研究,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與其公路的優劣,成正相關。可見,我省經濟之所以能夠高度發展,尋其原因,不言而喻。

  (3)以比較真實的數據為素材,體現了數學的價值。 本單元提供的數據與第一單元一樣,都是一些真實的數據。旨在說明交通生活中也實實在在存在著數學,數學無處不在。

  二、本單元的情景串。

  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

  依次是: 單元知識分析 單元教材解讀 信息窗1的解讀 已學的知識 乘法的認識 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三下52×47-50×47 用字母表示數(四上1) 加法運算律 (四上1) 一般行程問題 (二下p105,三上p76,p78,三下5)路程、時間、速度三者 數量關系。 本單元新學知識 乘法結合律 乘法交換律(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乘法分配律(相遇問題) 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 后續學習的知識 乘法運算律在小數和分數計算中的推廣 用方程解行程問題 (山東版有關行程問題的學習都安排在簡易方程單元。) 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 高速運轉的濟青高速

  1、情景圖的解讀。

  此信息窗的題目為“高速運轉的長途汽車站”。情景圖上呈現的是一幅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的真實照片。照片的下面附有一張20xx年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大巴車中巴日發送旅客情況統計表。

  2、情景圖中的信息。

  是2組數據:

  (1)平均每天發車的數量

  (2)平均每車次的乘客人數。

  3、例題的設置與功能。

  本信息窗一共有3個例題,包含的知識點分別是:

  (1)乘法結合律。

  (2)乘法交換律。

  (3)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 乘除法各部分的關系。(第六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課題:用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二位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40頁的例3、例4和“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十中的第1—3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張物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法則,會計算一位數除三位數商兩位書的筆算除法。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用第39頁例3的掛圖,復習用口算卡片,學生用計數板(學生學具卡片第5頁)。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教師出事下面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算。

  430+50 700×6 9000-4000 640÷2

  510-30 3000×3 420÷2 420÷6

  指名說一說在口算“420÷2”和“420÷6”時,各是怎樣想的。

  2、 讓兩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4)56”“7)56”,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并讓學生說說這兩道題商寫的位置為什么不同。

  二。、新課

  1、 教學例3

  出示例3“計算128÷4”及演示圖。

  教師讓學生拿出像例3演示圖那樣已經剪好的計數板,并動手將128個方塊平均分成四份。

  教師:誰能說一說求128除以4的商是怎樣想的?

  教師:例3中被除數最高位是1個百,1個百除以4,不夠商1個百,怎么辦?

  由于學生在口算除法中,學過一位數除幾百幾十的數商是整十數的除法,可以啟發學生想出:把1個百看成10個十,與十位上的2個十合并,一共是12個十,12個十除以4得3個十。

  教師:誰能說一說商3個十的3寫在商的什么位置?為什么?

  因為12個十除儀4得3個十,所以應在商的十位上寫3。

  教師邊板演邊說明:用除數4去乘3個十,積是12個十,表示被除數中已經分掉的數,寫在12下面。12減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數已經分完了,個位上還有8,要落下來繼續除。

  教師:誰能說一說各位上落下來的8怎么繼續除?商應寫在什么位置上?為什么?

  因為8除儀4得2個,所以要把2寫在商的個位上。

  2、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習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商的第一位數的書寫位置和豎式的寫法是否正確。然后共同訂正,最后總結一下豎式的寫法。

  3、 教學例4。

  教師出示“185÷5”讓學生做。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訂正之后,將185÷5改寫成184÷5,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給予輔導。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并想學生說明在橫式中余數的書寫格式。

  4、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先從哪一位除起?如果被除數的最高位數比除數小,怎么辦?

  教師:每次除得的商寫在什么位置上?

  教師:每次除得的余數與除數有什么關系?

  然后,師生一起總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

  A、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一位書3,如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B、 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C、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接著讓學生看書上第40頁的法則,并齊讀一遍。

  5、 做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習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訂正十,抽出一道題,讓學生結合計算過程說一說除法法則。

  三、 鞏固練習

  做練習十的第1—3題。

  1、 第一題,讓學生自己做,并請四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訂正時,注意糾正學生書寫格式及計算步驟上出現的錯誤。

  2、 第2題,也讓學生自己做,教師巡視,發現問題,給予輔導。訂正時,結合某一題的計算過程指明說一說除法法則。

  3、 第3題,教師可根據本班的具體情況限定做題時間,教師學時,了解學生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四、 小結

  教師:誰能說一說用一位數除的除法法則?(最好讓學生齊讀書上除法法則。)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了解小數產生及發展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要求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對小數的有關知識進行一次綜合練習。(板書課題)通過練習,希望同學們能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二、分層練習內化提升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第107頁第6題。

  (1)出示例圖,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對。

  (3)師生共同歸納。

  2.完成第107頁第7題。

  (1)自由讀題,獨立思考完成。

  (2)集體校對。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指名提出問題,集體解答。

  (5)。

  3.完成第107頁第8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仔細觀察,說說每組的規律。

  (3)獨立試著往下寫。

  (4)集體反饋并。

  4.完成第107頁第9題。

  (1)引導看圖,理解題意。

  (2)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填的正確。

  (3)全班交流反饋。

  5.完成第107頁思考題。

  (1)嘗試獨立解答,如有困難可請教你的同位或小組成員。

  (2)集體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個條件中的“2倍”在圖上表示出來。

  6.自由閱讀“你知道嗎?”

  (1)自由閱讀文字介紹。

  (2)交流獲得的信息。

  (3)補充介紹課前搜集的信息。

  (4)談談了解這些知識后的體會。

  7.作業(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連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買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貴多少元?

  獨立完成后全班校對。

  三、反饋升華

  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得如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中“吃西瓜”一課,主要內容是“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教材P60-61)。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畫、涂、拼等活動,體會“數形結合”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策略之一。

  4、體驗數學活動充滿創造與探索,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分西瓜的故事,想聽嗎?一對好姐弟,他倆既活潑又可愛,又乖巧懂事,經常幫媽媽做事情,一天兩個好孩子又在幫媽媽打掃衛生了,不一會兒就累的滿頭大汗,媽媽說:“孩子們歇會兒吧,媽媽給你們切西瓜。”我們一起來看看切西瓜的過程吧,如果把這個圓看成一個西瓜,熊媽媽把這個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姐弟倆高興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弟弟就吃了其中的2塊,姐姐吃了其中1塊,那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分別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課件:一個西瓜被分成了8塊,弟弟吃了兩塊,從圓中分出兩個西瓜到弟弟的頭像,再分出一個西瓜到姐姐的頭像上。

  師: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分數的?

  (2/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兩份,就用2/8來表示)最好不說“取”

  (1/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來表示)

  師:那根據剛才的畫面內容,你能提出哪些與分數有關的數學問題呢?

  (剩下的西瓜是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這塊西瓜的幾分之幾?

  姐姐和弟弟誰吃的多?多多少?)用紙蒙住,學生說一個,取一個。

  師:咱們同學真會提問題,這節課咱們就先來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數學問題。(PPT,板書課題:吃西瓜)

  二、解決同分母分數加法

  師:先來看看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PPT展示)你會列算式嗎?

  (2/8+1/8,板書)

  師:為什么要用加法呢?

  (是要把姐姐吃的和弟弟吃的合起來,所以用加法)

  師:請你觀察這兩個分數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加數的分母都是8)

  師:對,我們就把分母相同的分數叫做同分母分數(板書)今天咱們就先來研究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師:那你能試著說說這個算式等于多少嗎?

  生:````````````````````

  師:那看來大家的意見都等于3/8,那這個結果究竟對不對呢?我們想個辦法,你能用圖形來說明2/8加1/8到底等于多少呢?老師給同桌兩人提供了一張被平均分成8份的圓紙片,同桌進行角色分工,一個當弟弟,一個當姐姐,用斜線涂一涂被你吃掉的那一部分,涂完后,根據你們涂的這張紙片和你的同桌說說2/8+1 /8到底等于多少。開始吧。

  生活動并交流

  師:完成的同學馬上坐正,那我們剛才通過驗證,你是不是認為2/8+1/8等于3/8?

  誰愿意拿著你的作品到前面來說一說你們的想法

  (假設:請兩組來說

  師:你們是怎么得到3/8的呢?

  生:我們是數出來的

  師:你能給大家數數看嗎?

  生數

  師:那你數的這一份是這塊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生:1/8

  師:那兩塊呢?

  生:2個1/8

  師:我們再數數看一共有幾個1/8呢?

  生:3個1/8

  師:那用一句話來總結你們的過程,那就是:2個1/8加1個1/8就是3個1/8就是3/8。

  師:哪一組再拿著你們的作品說說3個1/8是怎么來的?

  師:說的真好,同桌再說說3個1/8是怎么來的?

  師:全班一起來說說

  課件邊展示請學生邊敘述過程

  師:那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剛才的過程(電腦演示)

  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是弟弟吃的2個1/8,1份是姐姐吃的1個1/8,合起來就是3個1/8,也就是3/8)

  師:結果就是3/8,(板書)

  師:解決了問題我們一起來做答(板書)

  師:這個問題解決了,現在老師考考你,你能算算2/7+4/7=?

  說說為什么等于6/7呢?(2個1/7加4個1/7等于6個1/7)闡述算理

  師:同學們這么能干,老師就不信考不到你們,請你口答1/9+5/9等于?2/4+1/4

  學生口答

  師:這么能干啊?你們是怎么算的,怎么會這么快呢?

  (分母不變,把分子加在一起就可以了)

  師:哦~是這樣的嗎?我們再來看看,分母不變,分子加在一起。(板書)

  師:說的真好,那誰來歸納總結一下,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到底該怎么計算呢?

  (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板書

  板書計算過程。

  師:注意加號,等號,分數線要對齊,這樣才好看。

  師:知道了怎么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我們再來解決一道問題?

  師:一張長方形紙,做小旗用取3/5,做紙花用去2/5,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呢?請你自己的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師:3/5+2/5=5/5

  師:有不同的結果嗎?

  生:也等于1

  師:為什么呢?

  (因為5/5的意思也就是整體1)

  師:解決了吃西瓜的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心里怎么樣,美滋滋的,象吃西瓜一樣甜,那我們解決下面的問題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三、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減法

  師:我們現在來看第2個問題:弟弟比姐姐多吃的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為什么用減法呢?

  (求一個數比另外一個數多多少,應該用減法)

  師:那再請你觀察這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也是同分母分數)

  師:那我們今天還要研究同分母分數的減法(板書)

  師:關于這個算式,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用手中的另外一個園片幫助你,想想2/8-1/8等于多少呢?然后在小組內說說你的想法

  請一生板演。

  請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跟黑板上一樣的同學請舉手,那我們再來看看同學們的想法(PPT)請一生說

  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弟弟吃了2個1/8,姐姐吃了1塊,表示1個1/8,從2個1/8里去掉1個1/8,剩下的就是弟弟比姐姐多吃的這個西瓜的1/8

  師:誰再把剛才的過程說一說

  (2個1/8減去1個1/8還剩1個1/8,就是1/8)

  師:2/8-1/8你會算了,那4/7-2/7你會算嗎?

  師出題學生口答

  師:那同分母分數的減法該怎么計算呢?

  (分母不變,分子相減)板書

  總結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知道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做減法是分母不變,分子相減。那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該怎么計算呢?

  全班說。

  四、解決1-幾分之一的減法

  師:那我們已經知道了他們一共吃了這塊西瓜的3/8,這時候小熊說了:我們不要吃了,也給媽媽留點啊?,小熊真是個孝順的孩子,那這個西瓜還剩下幾分之幾呢?(PPT)

  你會列算式嗎?同樣,迅速把你的算式列在本子上,在小組內說說你想法。

  師:你是怎樣列的算式?

  (8/8-3/8=5/8,板書)

  師:8/8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這個西瓜。

  師:還有不同的算式嗎?

  (1-3/8)

  師:那這個1是什么意思?

  師:那么也就是說這個整體你也可以用“1”來表示。(劃等號)

  師:那8/8-3/8你會算嗎?

  板書結果5/8

  師:我們再來看看整個思考的過程

  師:(PPT)把這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8份,也可以用1來表示,從中去掉姐姐和弟弟一共吃的3/8,果然還剩下了這個西瓜的5/8

  (1就是8個1/8,先把1劃成8/8,8個1/8去掉3個1/8,還剩5個1/8就是5/8)

  做答

  師:那如果這道題不是1-3/8而是1-4/7又是多少呢?

  師:那為什么這里把1劃成7/7而沒有象剛才一樣劃成8/8或者是6/6呢?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算式跟前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師:那象這種1減幾分之幾的減法我們該怎樣計算呢?

  師:那么也就是說要把1劃成跟減數分母相同的一個分子分母都一樣的分數來計算。這樣其實就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同分母分數的減法。

  師:其實如果孩子們計算熟練了,中間的步驟可以省略不寫。

  五、練習

  師:看到同學們學的這么開心,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試一試同學們的實力,敢不敢接受挑戰?

  A.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組口算題,看算式直接寫得數,(打開書完成)

  選其中一道題請學生說想法

  注意:3/4-3/4(用圖解釋)

  B. 師:這是一條線段圖,認真觀察,現在發生了什么?(PPT線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

  接著又怎么樣了?(閃現紅色部分,紅色部分是這段的3/10,閃現蘭色部分,蘭色部分是這段的4/10)

  求的是什么?(閃現“?”,算一算一共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呢?)

  生:在本子上列算式解決,并口答。

  師:接下來看下一個線段圖,

  師:那你會列算式嗎?

  8/9-2/9=6/9

  C. 再來看一個線段圖,請生解釋。列算式解決

  六、總結

  同學們,吃西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事情,但是我們卻從中學會了很多知識,也發現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同學們真是好樣的,看來只要我們用一雙充滿智慧的,善于發現的研究去細心觀察生活,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教材說明;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人教版]第十一冊《圓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直徑;理解并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能正確熟練地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操作步驟。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自主發現、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1)學生活動(邊玩邊觀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線系小球旋轉玩具表演。

  [教師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形狀告訴大家,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圓形。這里,教師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玩具表演活動,既直觀形象,又易于發現,進而抽象出“圓”。學生從“玩”入手,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學習興趣濃厚,樂于參與,利于學習。]

  (2)師生對話(學生可相互討論后回答)。

  教師:日常生活中或周圍的物體上哪里有圓?

  學生:在鐘面、圓桌、人民幣硬幣上……都有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

  學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覺:……閉封的、彎曲的。

  教師(多媒體演示:圓形物體→圓):這(指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線段圍成的直線圖形。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指圓)這種圖形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教師(鼓勵表揚學生):對,這個圖形就是圓,你能說說什么是圓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這時,教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在腦子里想圓的形狀,睜開眼睛再看一看,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記住它。)

  教師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并請學生回答:你還想認識圓的什么?學生說:還想認識圓的圓心、直徑、半徑……

  [這里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圓心

  ① 徒手畫圓。

  教師請兩個學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畫圓,然后請同學們評一評(3個人)誰畫的圓好呢?……師生認為用工具畫圓才能畫得好。[師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評說、其樂融融。]

  ②用工具畫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工具畫圓。學生畫圓:a.用圓規畫圓;b.用圓形物體畫圓。[畫圓方法任學生自選,既體現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體現尊重學生(個性)、教學民主。]

  ③找圓心。

  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議一議、找一找……自我探索發現圓的“圓心”。[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新知,培養探究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圓心用字母“O”表示。(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點出圓心,標出字母。)

  ④游戲趣味題。

  在操場上,體育老師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給同學們做游戲。老師說,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會派上用場。你喜歡站在什么位置呢?請你點出來。

  [教師請學生邊點邊說明這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同時給予評說。如學生點到“圓心”,師評說:“你很有雄心,喜歡別人圍著你轉,將來必成大器。”如學生點到“圓內”,師評說:“你比較守規矩,喜歡在一定的范圍內活動,將來不容易犯錯誤。”如學生點到“圓上”,師評說:“你做事很有規律,能夠遵循原則,同時與‘上司’相處喜歡保持一定距離。”如學生點到“圓外”,師評說:“你很了不起,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做事不愿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喜歡創新,有開拓精神,將來定會大有作為。”……這樣教學,生動有趣,其樂無窮,激勵性強,學生樂學,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學生對圓、圓心、圓內、圓上、圓外等基本概念能夠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系。

  教師: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還想知道圓的直徑、半徑,直徑與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認識物體的輕重。學習簡單的比較物體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游戲、實物的操作,學習比較的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游戲的過程,激發兒童對輕重比較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或體驗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通過親身體驗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猜物體的輕與重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帶來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讓老師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車、變形金剛等。

  師:那現在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玩具哪個重?哪個輕呢?(隨機拿取學生手中的兩樣玩具)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輕與重的關系。

  板書: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觀察(眼睛)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師:現在讓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蹺蹺板。

  師:你們看一下,誰重誰輕呢?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你們這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得出的?

  生:看。

  師:你們真聰明,有些物體可以仔細觀察比較,用眼睛就可以觀察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出示小亞手拿氣球和蘋果的圖片。

  師:你現在能告訴我們小亞手中的物體,哪個重、哪個輕嗎?

  生:氣球輕,蘋果重。

  師:好,現在老師拿來了這兩樣玩具,你們能告訴我哪個重,哪個輕嗎?(從學生帶的玩具中拿兩樣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輕。

  師:到底是不是呢?你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師:好,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試一試。

  師:拿出兩樣不同大小的玩具,請學生猜一猜、試一試,哪個重、哪個輕?(注意老師拿的時候,大的輕、小的重)。

  師:你們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樣嗎? 師:現在,你想告訴我們一些有關比較輕重的知識了嗎?

  小結:比較物體的輕與重,有些物體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體可以通過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來判斷誰重誰輕。

  三、鞏固練習

  (一)比一比

  1. 請學生看物體,告訴同桌的好朋友,誰重誰輕?

  2. 老師出示一些比較容易看得出輕與重的物體,例如一本書和一個骰子等。

  (二)猜一猜

  1. 請學生相互之間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進行比較輕與重。

  2. 教師巡視,指導。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1. 出示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你們看一看,那樣物體最重、最輕?

  師:你們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較的嗎?出示課件。

  小丁丁用同樣的橡皮筋將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等掛起來。

  師:你們說這個方法怎樣啊?你們現在看著這幅圖,能告訴我們誰最重誰最輕了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小組合作。

  生:吸鐵石最重,夾子最輕。因為物體越重,橡皮筋就會拉的越長,所以吸鐵石最重。

  師:請你們根據這幅圖,把這些物體從最輕到最重排一下,填寫表格。

  2. 小結: 生活中,我們比較物體的輕重時,可以借助一些物體,達到比較物體輕與重的目的。

  (二)小練習

  1. 師:請你們現在也學一學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帶的玩具進行比較,看看這個方法怎樣?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掛在橡皮筋上,進行比較。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整千數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和類推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口算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數相乘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2.填空:

  (1)6個十是( ),12個十是( ),12個百是( ).

  (2)40是( )個十,800是( )個百.

  (3) 表示( ),結果得( ).

  3.師列式 , ,同時問:這幾個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整十、整百數同一位數相乘)師明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數相乘的乘法口算.(出示課題)

  二、學習新知.

  1.主動參與學習例1.

  (1)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書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猜猜得多少?說說你怎樣想的?

  問:我們用小棒來驗證一下,這個答案是否正確.

  教師出示1捆小棒,說:這是10根小棒扎成的一捆,表示幾個十?(1個十)

  師:怎樣表示 呢?請你們動手試一試.

  學生分組,動手擺小棒,然后匯報: 表示3個20是多少,用小棒表示就是兩捆小棒為一份,擺這樣的3份,共6捆.

  隨著學生的匯報,教師出示動畫“口算乘法(例1)”.

  問:看圖說說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還可以怎樣列式?(板書: )

  說明: 表示把3個20合并在一起,就是6個十,所以得60.

  師板書:2個十 個十

  齊讀算式及結果:20乘3等于60.

  (2)嘗試討論,掌握算法.

  ①讀算式,寫得數,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②出示:

  要求全班動筆把得數填在書上.再觀察討論:分別觀察每組題中因數和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幫助學生歸納口算算法:當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相乘時,只要用一位數乘“0”前面的數,再看因數中國共產黨有幾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師:請你用這一方法,口算 , , .

  2.遷移類推學習例2.

  (1)看圖列式并口算得數.

  出示動畫“口算乘法(例2)”.問:這幅圖表示什么?該怎樣列式?(表示4個300是多少,列式為 ).板書:

  問:你是怎樣想的?板書:3個百×4=12個百=1200

  追問:還有更快的方法算出得數嗎?(先算出 的積,因為300的3后有兩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兩個“0”.

  (2)鞏固算法.

  ①讀算式說得數.

  ②出示:

  討論:怎樣做題迅速而準確地寫出得數?(每組都先算好第一題的得數,后兩道題的積添上相應的數的“0”;

  ③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要求學生獨立填寫)

  三、鞏固練習:

  1.看卡片寫得數,比比誰最棒.

  2.填空:

  (1) 讀作( )乘( ),想:( )個( )乘7是( )個( ),是( ).

  (2)3乘600得( )個百,就是( ).

  3.列式解答下面各題.

  (1)幼兒園買來6箱水果,每箱30千克.一共買來水果多少千克?

  (2)果園里栽了40棵蘋果樹,梨樹的棵數是蘋果樹的在8倍.梨樹有多少棵?

  4.游戲:小猴摘桃(詳見探究活動).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怎樣口算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數相乘?還有什么問題?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課是在表內乘法和萬以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學時,先讓學生通過實物演示、動手操作、觀察討論來理解算式的含義和算理,再通過鞏固練習來使學生領悟算法.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并發現規律,探索得出簡便算法并加以運用.

  教師注意以基本概念為核心,抓住新舊知識聯系、運用知識的遷移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遷移類推掌握新知識.

  教學中,還注意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尤其是口算算理的推導過程.為學生探求問題創設了寬松愉悅的氛圍.

  探究活動

  放爆竹

  活動目的

  使學生熟練口算乘法,進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準確率.

  活動準備

  教師將口算卡片制作成爆竹形狀.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搶答或指名說出得數.

  2.全班同學做裁判,答對了就發出“叮、嘡——”的爆竹聲,答錯了就發出“喇”的聲音,然后一起修改答案.

  小小郵遞員

  活動目的

  使學生熟練口算乘法,進一步提高口算速度和準確率.

  活動準備

  1.用紙盒做成信箱模樣,前后兩面都標上數字即算式的結果.

  2.制作若干卡片(信),上面寫著一些算式.

  活動過程

  1.請4至6名同學到前邊,每人手里拿一個信箱.其它同學每人各拿一封或幾封信.

  2.游戲開始,學生找算式所對應的得數投入收信箱,雙方互查互動.

  3.教師可結合學生出現的問題或錯誤加以點撥,指導他們討論,辨析,交流.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課本40-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掌握利用連乘、連除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 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列式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說出算列算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我們來到了美麗的生態園,在這里,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板書學生梳理出的數學信息)

  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2、每個花架擺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二、你說我講

  1.教學“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1)師:要解決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啊?怎樣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適時出示課件5×8=40(盆)、3×40=120(盆),追問:你能說一下你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含義嗎?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通過分步列式,先求出1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分布計算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兩個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師:你能不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

  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操作的信息。

  組內交流,討論綜合算式的列法,并講解出該綜合算式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綜合算式的含義,加深學生的理解。

  2,教學“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再看情境圖,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導學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學生自主學習、列式的基礎上,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學生板演自主學習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96÷2=48(盆),表示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個花架有四層,每層有12盆。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先算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層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演示講解。

  師:誰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小組內可以進行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板演展示。

  學生板演:96÷2÷4。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個花架上,每個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個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層,每層有多少盆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講解。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做一張這樣的畫需要多少個貝殼?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每箱8個什么?每盒6個什么?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獲?(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節最積極?學生可能說:擺一擺,操作方面。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么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么問題了?)

  ……

  師:讓我們滿載著收獲,下課休息一下吧。

  學生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回答

  學生選擇學具,利用擺一擺,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操作,利用小紙板擺一擺,

  學生組內討論交流,小組內列出綜合算式。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