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九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2頁練習十二的第69題。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體積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填空。
(1)一個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
(2)圓柱的體積相當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的( )倍。
(3)把一個圓柱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削去部分的體積相當于圓柱的 ,相當 于圓錐的( )倍。
二、課堂練習
1.做練習十二的第6題。
教師出示一個圓錐形物體,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測量才能計算出它的體積:
讓學生分組討論一下,然后各自讓一名學生說說討論的結果,最后歸納出幾種行之有效的測量方法。例如,要求一個圓錐物體的體積,可以先用軟尺量出底面圓的周長,再求出底面的半徑,進而求出底面積,然后用書上介紹的方法,用直尺和三角板
測量出圓錐的高,這樣就可以求出圓錐的體積。
2.做練習十二的第7題。
讀題后,教師可以先后提問: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這堆沙的重量,應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指名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二的第8題。
讀題后,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
這道題要求的是什么?
要求這段鋼材重多少千克,應該先求什么?怎樣求?
能直接利用題目中的數值進行計算嗎?為什么?
題目中的單位不統一,應該怎樣統一?
分別指名學生回答后,要使學生明白這里要先將2米改寫成200厘米,再利用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算出鋼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然后再求出它的重量。最后計算出的結果還應把克改寫成千克。
4.做練習十二的第9題。
讀題后,教師提問:這道題要求糧倉裝小麥多少噸,應該先求什么?
要使學生明白,應該先求2.5米高的小麥的體積,而不是求糧倉的體積。
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選做題
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練習十二的第10*、11*、12*題。
1.練習十二的第10*題。
教師:這道題要求圓錐的體積.但是題目中沒有告訴底面積,而只是已知底面周長和高。請大家想一想,應該怎樣求出底面積?
引導學生利用C=2r可以得到r= 。再利用SR,就可以求得S=( )。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就可以求出其體積。
2.練習十二的第11*題。
這是一道有關圓柱、圓錐體積的比例應用題。
可以用列方程來解答。利用題目中圓錐和圓柱的體積之比,可以建立一個比例式。
設圓柱的高為x厘米。
=
X=9。6
(注意:由于圓錐和圓柱的底面積S都相等,所以計算中可以先把S約去。)
3.練習十二的第12題。
這道題是拆分組合圖形,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圖形,不難看出它是由等底的圓柱和圓錐組合而成的:從圖中可以看出,圓柱和圓錐的底面直徑都是16厘米,而圓柱的高是4厘米,圓錐的高是17厘米。然后再根據圓的面積公式及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就可以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體積了。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也,知道xxxx年全年有365天。
2、使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年歷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年是xxxx年,說一說這一年我們中國有什么重大的活動?
生集體說:奧運會。
師追問:那你們知道奧運會是幾幾年的幾月幾日嗎?
生xxx年8月8日。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板書:認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師:你覺得這一年還有哪些日子對你來說是重要的?
生回答(3~4人)
問:是幾月幾日,假如不是特殊的,問:為什么?
師:你能快速在xxxx的年歷上找出這個日子嗎?(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師巡視,找一個同學完整說說。
你找的是幾月幾日?為什么這么快?
生:只要找準那個月,在其中找那一天就行了。
再找兩個同學找一找。
2、在這張xxxx年的年歷上你有什么發現?告訴你的同桌。(認識大月、小月)
生1:一年有12個月。(師板書)
生2:(31天):1、3、5、7、8、10、12。(師板書)
生3:(30天):4、6、9、11。(師板書)
生4:(xxxx年)二月:29天。(師板書)
師明確:我們把31天的這些月稱為大月。(板書)
我們把30天的這些月稱為小月。(板書)
因為這年二月只有29天稱為特殊月。(板書)
師:全班齊說大月有哪幾個月,小月有哪幾個月。
3、師迅速擦掉大月、小月的月份(記憶大月、小月)
指名問:你能馬上說出大月、小月分別有幾個月嗎?(大月有哪些,小月呢?)
師:誰有好方法能快速地記住大月、小月呢?(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介紹拳頭記憶法。
指名上臺演示。
師:大家一起來學一學。(生可以邊模仿,邊一起念)
師:會了嗎?好,和老師一起來練一練。
師:念給你的同桌聽聽。
生:1~7月中單數是大月,8~12月中雙數是大月。(這也是一個好方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首兒歌,也能協助同學們來記住大月、小月。
補:師略介紹平年、閏年。
師:老師來考考大家記的牢嗎?介紹游戲。
報大、小月:報到大月的男生站起來;報到小月的女生站起來。(最后一個報二月)
師:那下面我們一起來說說大月有哪幾個月?小月有哪幾個月?(板書)
4、計算全年的天數
師:你們能快速計算出xxxx年有多少天嗎?(那我們計算一下)
生1: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生2:317+304+29=366(天)
生3:365+1=366(天)
師:二月有29天,閏年時全年有366天,二月有28天時,平年全年有365年。(提問生答)
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年、月、日的知識?(論述知識要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49~50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二1~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并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明確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探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經歷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探究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探究,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學難點:
理解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它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把一根鐵絲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長度是這根鐵絲的幾分之幾,把誰看作單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
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
二、新課講授
1.教學例1:出示題目
(1)列出算式。(板書:13=)
(2)討論:1除以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教師畫出示意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應是這個蛋糕的 ,就是 個1。
板書:13= 1/3(個)
2.教學例2:出示題目
(1)動手操作。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把它看作3塊餅,用剪刀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結果,教師總結幾種不同的分法。
(3)歸納:從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塊餅平均分成4份,無論怎樣分,每一份都是3塊餅的 ,即3個 塊,把3個 塊餅合起來就是1個餅的 ,即 塊,因此,34=3/4 (塊)。
由此可見, 不僅可以理解為把1塊餅(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的數,也可以看作把3塊餅組成的整體(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
學生相互說說 表示的意義。
3.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冊54頁“能被2、5整除的數”及相關內容。
二、教學目標:
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能正確地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或5整除。
2、認識奇數和偶數,能判斷一個自然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3、研究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
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偶數及奇數。
四、教學難點:
正確地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或5整除。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預設伏筆
師:我聽說四年四班的同學們很聰明,特別能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我想和四年四班的同學們交個朋友,我們在這里共同上一節數學課,同學們歡迎不歡迎?
生:……
師:好,現在我們是朋友了,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吉,同學們叫我吉老師好了。我希望同學們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讓大家認識你,在課堂上,看誰表現的最好,看誰發現的問題最多,看誰回答問題最響亮,好不好?
生:……
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游戲,同學們會報數嗎?
生:……
師:好,現在我們從第一排這位同學開始報數,第一排最后一位同學報完后,第二排的第一位同學要接著第一排最后一位同學的數接著往下報,第二排最后一位同學報完后,第三排的第一位同學要接著第二排最后一位同學的數接著往下報,這樣一直報到最后,聽懂了嗎?
生:……
師:別的同學報數的時候其他同學要注意聽,并且要記住自己的號碼。現在聽我口令:報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復習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和運算方法、技巧,提高計算能力。
2.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復習過程:
一、復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1.口算。
(1)讓學生口算出結果。
(2)指名說說是怎樣算的。
2.課本第101頁整理和復習的.第1題。
先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否相同?再計算下面各題。
(1)指名說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讓學生獨立計算。
(3)教師巡視、輔導
二、復習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1.課本第101頁整理和復習的第2題。
說一說下面哪道題用分數計算比較簡便,哪道題用小數計算比較簡便,再計算:
(1)學生獨立思考。指名說說哪道題怎么計算簡便。
(2)學生自己計算。
(3)小結:當分數和小數混合乘除時,一般是把小數化成分數再計算比較簡便。
2.課本第101頁整理和復習的第3題。
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1)讓學生自己完成。
(2)指名說說是怎樣進行簡便運算的。
(3)小結:應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考慮怎樣計算才簡便。
三、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四的第3題。
(1)揭示學生應注意檢驗答案是不是方程的解。
(2)axbx=c的方程,可利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axbx。
(3)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用語言準確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的思想,我精心設計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心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始終在我設計的具體情境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體驗上下空間位置關系。
引入課題
通過摸一摸自己身體的上下器官,讓學生充分體會自身的上下,以便揭示課題。
新授課
我創設生動活潑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很快融入到數學情境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小動物們為大樹爺爺過生日,讓學生說出:從上到下的順序。以培養學生的按順序觀察的習慣。當學生說到誰在上面,誰在下面時,我給與糾正:在表達位置與順序時,要注意不能單純地說誰在上,誰在下,應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以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嚴密性,緊接著通過抓住孩子的個性,也在掌握上下位置關系的情況下,幫小動物找家這一活動,特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孩子學習勁正濃時,讓孩子愿意且樂于動手擺的環節,“我說你擺”這一環節。能勾起孩子的思維,也有效地鍛煉孩子的動手動腦,以便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隨之以游戲的形式來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我說 “上”,學生在下面拍,我說“下”,學生在上面拍。這一環扣一環的情節,讓學生在玩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順序,在具體情境中獲得感性信息,體會上下的相對性。由于以上環節扣得比較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為了不失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更好的對上下有所掌握,讓學生欣賞南京長江大橋,先讓小組之間互相說說大橋上下物體的位置關系,以便學生更好地對上下的掌握。以上幾個環節我認為條理比較清晰,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在有聲有色的教學中,抓住學生平時愛畫畫的特點,最后一個環節,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拿出筆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的環節。這幅畫且能表示上下位置關系,然后拿好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說說自己的構思。整節課接近尾聲時,給孩子布置作業:下課后觀察我們的教室,看看教室里哪些東西也可以用上下位置關系表示。這一環節更好地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
本節課我認為還比較成功,但是還存在著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以創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113頁上的例1~例5,練習二十七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和學生都準備長方形紙條若干張,圓形紙片1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分梨。
提問:把12個梨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幾個?可用幾表示?(板書3)
2.分繩子。
提問: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可用幾表示?(板書2)
3.分鉛筆。
提問:把 3枝鉛筆平均分給 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幾枝?可用幾表示?(板書1)
二、新課
1.教學例1。
(1)教師提問: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幾表示?教師演示:把一個餅(實物圖)平均分成兩塊,把分后的兩塊重合起來,讓學生看到它們的大小完全一樣。告訴學生這樣就把餅平均分成了兩塊。
(2)把一個餅(實物圖)分成大小不等的兩塊。提問:可不可以說是平均分成了兩塊?為什么?
平均分的這半個餅可不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表示?
教師講解:過去我們學過的0、1、2、3都是整數。遇到不夠1個的情況,就不能用整數表示,比如這半個餅。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數分數。
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塊,我們就說每塊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用分數表示就是(板書)。
(3)指導學生讀。
(4)指導學生寫。
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塊,在橫線下面寫
2,表示其中的1塊,在橫線上面寫1,寫作。(教師在兩塊半個餅上分別寫上。)
(5)涂色練習。
讓學生拿出一張圓形紙片,試折出它的,涂上顏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寫上。
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條,試折出它的,涂上顏色,并標出。
(6)指導練習。
教師拿出畫有下面幾個圖形的掛圖,讓學生判斷圖中哪些陰影部分是原圖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說明理由。
2.教學例2。
(1)先出示一個整圓,再把它平均分成三份。
提問:這個圓被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
想一想:是不是只要把一個圓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導學生寫出。
(3)讓學生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折出它的,并標上。
3.教學例3。
學生自己拿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
提問: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一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把這個分數寫出來。(一人板書,全班齊練。)
數一數這張長方形紙上有幾個。
4.教學例4。
先讓學生看教科書上的圖: ,再填空:
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寫作。
5.教學例5。
(1)指導學生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對著尺子上的刻度,把線段平均分成10份。
提問: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份是1分米的幾分之幾?
(2)讓學生在自己畫的圖上標出。
(3)數一數這條線段一上有幾個。
6.教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教師指出上面我們學習的、、、、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結合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讓學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么?(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分子表示什么?(其中的1份。)
三、課堂練習
1.做一做中的第1題。
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可以讓一些先折出來的同學示范怎么折。分數的折法很多,只要學生能折出最常見的幾種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題。
這道題是判斷題,學生判斷后要說一說為什么。
3.做練習二十七的第1~5題。(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第5題)
四、課外作業
用正方形紙片分別折出它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通過主動發現的討論式學習,激發合作意識,培養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支紅粉筆、五支筆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意義
1、師: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國慶節,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國幾周歲的生日嗎?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廣場上冉冉升起,讓每一位中國人為之自豪。但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國旗中還隱藏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呢!
出示出一面國旗:
3、判斷:小強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確:同類量相比單位名稱要相同。
四、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1、去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在首場比賽中以3∶0擊敗了美國隊,打出了我國的女排風采。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比相同嗎?為什么?
強調:這里的3∶0是表示兩個隊各贏了幾局,不是相除關系,而今天學的比是指兩個數的相除關系。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你知道嗎?公元4世紀希臘數學家歐多克斯,利用線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幾何比——黃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約是0.618,比大約為2∶3。
介紹:黃金割應用非常廣泛,國旗的寬與長的比是2比3,接近黃金分割,現在你們知道五星紅旗為什么這么美觀了吧!
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用到黃金分割:
T型臺上選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長與腿長的比符合黃金分割。
理發師也將黃金分割運用到發型設計中去。
課后同學們還可以去調查。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練習二十五的第14~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4÷2 55÷5
2、計算。
(1)20×30×7 (2)50×6×12 (3)400÷8÷5
(4)450÷6÷3
要求:
(1)學生獨立計算。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計算的步驟、方法。
(3)全班交流評價。
二、要點復習
1、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圖書館里有16個書架,每個書架有5層,每層放8本,書架一共可以放幾本書?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出示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
(2)根據題中數量關系,正確列式計算。
(3)在學生解答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有目標地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4)鼓勵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學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組織交流。
①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2、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某送奶站共有3個送奶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個送奶員要送多少份?
(1)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并列式計算。
(2)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
(3)組織交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達解決問題過程和結果的學習活動。
②各小組推出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說明每-步解決了什么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15頁的第11、12題。
讓學生了解題意,根據題目中繪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
四、課堂作業
課本第120頁的第14、15、16題。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學教案06-26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