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01 14:49:4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9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系統地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培養概括能力與計算能力。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數學問題。

  學習過程:

  一、四則運算的意義。

  1、閱讀以下信息: A、我們折了36顆紅星,還折了28顆藍星。

  B、我們買了40瓶礦泉水,每瓶0.9元。

  C、我們有24m彩帶,用 做蝴蝶結,用做中國結。

  (1)你能提出哪些用計算解決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算式說明每一種運算的含義。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數加法、分數加法的意義相同嗎?

  ②什么叫做減法?小數減法,分數減法意義相同嗎?

  ③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小數、分數乘法的意義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數除法、分數除法的意義相同嗎?

  ☆友情小提示:整數、小數、分數的加法意義、減法意義與除法意義都分別相同。只有小數、分數乘法(第二個因數小于1時)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四則運算的方法

  1、整數、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點?

  ☆友情小提示:

  ①整數加減時,數位對齊;

  ②小數加減時,小數點對齊;計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③分數加減時,分數單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數、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友情小提示: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乘數中有幾位小數,然后在積中點上小數點。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負數的初步認識,教科書第2~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標 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感目標 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承前啟后

  1、出示主題圖。教材第2頁主題圖。

  2、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圖中內容。(教師:觀察上圖,你能發現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 2℃ 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課題并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二、學習引領

  1、教學例1 。

  (1)教師板書關鍵數據:0℃ 。

  (2)教師講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2℃表示零下2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

  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2℃表示零上2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2℃,讀作:三攝氏度。

  (2)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氣溫,下面我想請同學告訴我哈爾濱的氣溫,它與上海氣溫比較又怎樣呢?用手勢告訴大家好嗎?

  2、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1)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2)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3、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2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2、2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能夠說出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關系。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說出一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體會到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有所不同。

  評價方案設計:

  1、目標1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想一想,連一連”的做題情況進行評價。

  2、目標2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3×6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和區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邊敘述美麗的童話故事邊出示主題圖:秋天到了,勤勞的小動物們都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慶祝共同的豐收,它們喜氣洋洋地歡聚在一起。(板書:動物聚會)

  二、問題探究

  1、教師啟發:你能提出什么乘法問題?

  要求

  A、獨立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

  B、小組內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解釋算式的意義。

  2、小組匯報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表示: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3根樹枝上有3個3只。

  要求

  A、求加數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確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義:2表示每架飛機上有2個人,4表示有四架飛機;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數、乘數和積。會讀、寫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調換位置,積不變。

  活動(一):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二):劃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質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嗎?為什么?(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調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張椅子,每張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張椅子坐2人]

  三、鞏固應用

  完成“試一試”中的第1、2題。

  要求

  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的意義;

  3、匯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結題: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簡;學會了乘法算式的讀寫法。認識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的例題和“試一試”,第43~44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學習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學會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2.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發現你們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褲子是誰買的嗎?你知道它們的價格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一個有關買衣服的問題。(板書: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媽媽帶著玲玲去買衣服的情境。出示褲子標價“28元”,營業員阿姨說:“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玲玲的媽媽問營業員:“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提問:從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買一套衣服的意思嗎?

  談話: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數學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線段圖。我們可以先用一條線段表示出褲子的價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表示褲子價錢的線段圖)

  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該畫多長呢?(學生討論)

  為什么要畫這樣的3份長?讓學生在書上畫出表示上衣價錢的線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畫。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錢,也就是求褲子和上衣的價格一共是多少,我們可以這樣表示問題(畫出括號,寫上問號)。

  這樣線段圖就畫完了,誰能指著線段圖的每一部分說說表示的意思?

  談話:這個問題需要幾步計算來解決?你會解答嗎?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會解答,可與同桌討論后再解答。

  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指名說,教師板書)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計學生一般先求上衣的價錢,再求一套衣服的價錢)

  提問:有沒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沒有不同的算法,教科書上的第二種解法不再教學。如果有學生說到第二種解法,先讓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再讓學生指著線段圖說一說“1+3”表示的意思,即褲子的價錢是1個38元,上衣的價錢是3個28元,一套衣服的價錢是4個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價錢。

  2.教學“試一試”。

  (1)談話:媽媽想考考玲玲,她把問題改了改。(出示問題: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元?)指名讀問題。

  (2)談話:我們先看線段圖,問題改了,線段圖要不要改?怎樣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改線段圖。

  會解答嗎?做在練習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問:有用第二種方法解答的嗎?如果沒有,不再教學這種解法,如果有第二種解法解答的,讓學生板演,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比較。

  提問:這兩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學生回答時,把課題板書完整。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帶子圖,說說問題是求什么。

  獨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樣解決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說線段圖所表示的意思。獨立解答。

  交流并訂正。說說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題目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做什么?

  學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對。

  4.補上合適的條件。

  養牛場里有黃牛25頭,________,奶牛和黃牛一共有多少頭?

  (1)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一步計算的問題。

  (2)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一道兩步計算的問題。

  先獨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圖。

  編一道用今天學習的兩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這學期通過趣味數學校本課程的學習,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通過學習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趣味數學》為孩子們提供了一系列數學故事、益智問題和數學游戲。這些問題和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數學奧秘的機會,學生在參與這些數學游戲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價值,鍛煉數學智慧,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在探索解法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到了數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數學方法的創造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了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向往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

  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于質疑,樂于討論探究生活中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樹立攀登科學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知道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并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活動措施:

  1.選好人才

  先初步設定趣味數學興趣小組人數,各班主任利用班會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學生自由報名,再根據各班的報名人數從中選出具有一定愛好數學的學生作為學員。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是學好一門課的內驅動力。學好數學,掌握數學的思維方式,是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活動中,通過

  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題目,逐步培養大家的“數感”,引導大家喜愛數學,以至于達到自覺學習數學的目的,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注重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設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給學生“主動發展”的空間,大力推行“發現式”教學,同時要保證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4.發揮“小老師”的作用。

  學生當“小老師”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間單向傳遞知識的方式,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傳授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動,使學生能根據圖形之間的排列認識物體的一些簡單規律。

  2. 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規律,掌握尋找規律的方法,并能運用找到的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尋找規律的習慣,感受數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利用所學知識能自己創造規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會找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并能用語言簡單描述規律。

  教學難點:找出事物的簡單規律的方法,并學會創造規律。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1.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先和老師做個游戲,仔細觀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師一起玩。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應該做什么動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

  評價:你們真會觀察。

  2.誰能像老師這樣領著大家也做一個這樣有趣的游戲?(2個)

  好玩嗎?一會課上會有更有趣的游戲等著你們呢。準備好了嗎?上課。

  一、比賽中感知規律

  (這樣的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正確把握學生的起點,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游戲中感知規律存在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規律的價值。)

  激趣導入,感知規律:

  1.同學們,我們先來男女生比賽,比比誰的記憶力好,老師這里有兩組圖片,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順序都記下來,男生記第一組,女生記第二組,開始。

  預設:女生記得快。

  問:女生記得這么快?為什么男生記不下來?

  生1:女生記得是重復的或者有規律的。

  生2:女生記得簡單。男生記得亂。

  小結:奧,原來不是男生的記憶差,是女生總是記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規律的。

  2.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規律排列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找規律。(補充板書:找規律)

  二、情境中發現規律

  1、創設情境:再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看(出示主題圖),這些孩子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呀,他們都是用什么布置的?在漂亮的彩旗、燈籠、小花中還藏著數學秘密呢。請大家仔細觀察,把你發現的秘密說給同桌同學聽。

  (“六一”兒童節是孩子最快樂的時刻,在此創設情境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

  2、觀察,同桌交流

  3、發現規律,匯報:

  那誰來說說你的發現?

  學生匯報發現的規律:

  (1)彩旗:一黃一紅

  ①充分讓學生說,(學生肯定回答較為哆嗦如:是一個…一個…一個…一個…)。

  ②誰和他發現的一樣,再說說。

  老師把你看到的貼出來,一黃一紅、一黃一紅、一黃,問:下邊貼什么?貼個藍的'行嗎?為什么?接著說下去,一黃一紅,一黃一紅……評價:他們觀察的可真仔細。

  ③把老師貼出的一齊說說,師打節拍生讀。

  ④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老是這樣)問:哪樣?什么意思?總是這樣,就是重復。

  ⑤追問:誰在重復?老師圈圈,畫豎虛線,用手指黑板,一組一組出現,就是重復。

  師小結:彩旗是按照一黃一紅為一組重復排列的,你們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規律。誰來完整的說說彩旗是按什么重復排列的。

  (訓練學生用數學的語言來敘述完整的話語)

  (2)燈籠、小花方法同彩旗教學方法一樣。(每說出一個規律課件跟上)

  燈籠是按照一紫一藍為一組重復排列的:后面兩個呢?小花是按照一綠一紅為一組重復排列的。問:中間兩個呢?指一組生接著往后排。

  注意要引導學生完整的表達出燈籠、小花的規律。

  (3)小朋友隊伍:看,這些孩子在自己布置的教室里練習舞蹈呢!你從小朋友的隊伍里發現了什么秘密?(抽生說并表揚生:你的規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師:他們是圍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為開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為開始呢?(一女一男)

  小結: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剛才,通過觀察,你們不但從彩旗、燈籠、小花中找到了他們顏色上的排列規律,從小朋友的隊伍中找到了性別的排列規律。

  (4)不同顏色數量不同

  如果這樣布置教室呢?

  你覺得有規律嗎?讀出來。問:你是按什么不同找到規律的?后邊該是什么色的燈籠?

  (5)形狀不同

  如果這樣布置教室呢?規律嗎?讀出來。問:你是按什么不同找到規律的?后邊該是什么?

  (6) 觀察比較,這兩組圖形都有規律,有什么不同?

  小結:在找規律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顏色的變化,還要注意到形狀的變化,甚至還要注意數量的變化。

  4.那再和前面的小花、彩旗、燈籠比一比,又有什么不同?

  小結:看起來,規律不是單一的,同一形狀,不同顏色重復排列有規律,不同顏色,數量不同重復排列也有規律,同一顏色,形狀不同,數量也不同重復排列還有規律,那我們就說,只要不斷重復排列就有規律。

  三、操作中創造規律

  1.接下來,想不想自己動手擺一擺,創造出新的規律。

  聽清要求:利用你手中的學具,擺出更新的一組規律。我們看看誰擺出的規律又漂亮又與眾不同。

  2.同時指名到黑板上擺規律。

  匯報展示:

  (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拼擺出規律的圖案。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更好的發散,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這個環節體現了新標準“玩中學、做中學”的新理念。)

  (本課的教學沒有停留于尋找規律和創設規律上,而是適時引導學生回到生活,尋找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類似規律。使學生從規律之美感受數學之美,獲得靈活性的思維磨煉。)

  四、練習中鞏固規律

  導語:你們能夠創造出這么美的規律,下面快來判斷判斷。

  1.判斷,這是不是有規律的排列?

  討論、交流

  評價:你們可真會交流。

  2.快想一想,這三組圖形如果每組按規律排下去,哪組第6個是紅色的?

  學生猜,老師問:你是根據什么猜出來的?(或問為什么?)

  五、作業中運用規律

  看書88頁例1我們講過了,例2說一說,89頁例3和下邊的做一做涂色。

  六、生活中欣賞規律

  1.我們身邊有規律的事物很多,誰能說說?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頁“信息窗2”,“你說我講”第一個紅點的問題。

  教學目標:

  1、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觀察情景圖

  1、同學們也讓我們踏上神秘的南極大陸進行實地考察,好嗎?

  2、你在南極大陸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誰能把話說完整。

  3、先讓我們估計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賊鷗?冰上有多少只賊鷗?冰上有多少只企鵝?有多少只海豹?

  學生試著估計一下,并說說是根據什么估計出來的?

  4、提出問題

  5、過望遠鏡我們觀察到天上有四十七只賊鷗、冰上三十二只賊鷗、冰上還有三十二只企鵝、二十二只海豹。

  6、看樣子南極的朋友還真不少,就讓我們用數字把朋友的數量記錄下來好嗎?

  二、解決問題

  1、想一想,這些數字你想怎樣記?

  2、把你的好辦法,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讓他們幫你聽聽怎么樣。

  3、你能把這些數字記錄下來嗎?試一試。

  4、相信你會把這些數字讀得非常正確。

  5、小組同學交流想法,并用計數器演示。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計數器幫助演示數的寫法,并讓學生說說每一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加深數位意義的理解。

  6、小組內一個同學用計數器演示,其余同學讀數并把數字記錄下來

  7、:通過讀數和寫數,你都有什么發現?

  揭示:讀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三、應用拓展

  1、聯系生活實際,找一找我們的周圍什么地方用到數字?(全班學生的總數、男同學的人數、女同學的人數等等)。先讓學生用該數字說一句話,再讓其余同學把數字記錄下來。

  2、“自主練習”第一題,先讓學生獨自做題,把自己寫的數讀給小組同學聽,在小組內交流寫法。

  3、“自主練習”第二題,先讓學生整體觀察這張表,有什么發現?再讓學生獨立填寫各空格里的數。填完后,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有什么發現?

  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教師要鼓勵學生講自己的發現,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堂: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6頁的例題,第2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教材先通過學生合作搭積木,感知不同立體圖形的實物,再從這些不同的立體圖形實物中區分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引導學生認識相應的圖形與名稱,初步感知這些形體的主要特征。

  想想做做主要通過對圖形的識別和聯系生活中的物體,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中第1題通過實物和圖形的連線,加深對不同形體的認識,并通過舉例得到進一步鞏固;第2題通過分、數不同物體的個數,進一步認識每一類形體的特征;第3題結合舊知進行練習,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類形體的特征,再抽象出相應的立體圖形,知道各自的名稱。教學難點是聯系生活加深對各形體特征的認識,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1通過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從實物抽象出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和特征,能識別這些形體

  2感知平面與曲面,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感受數學的美和數學思想方法。

  3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發展初步的實踐能力,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一組建筑物的圖片:故宮、趙州橋、東方明珠電視塔、凱旋門、世貿大廈。

  講述:這些壯觀美麗的建筑都是設計師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狀。

  你們羨慕嗎想不想也造一幢我們來做一回小小建筑師,造一幢你喜歡的房子,好嗎[評:通過引導學生鑒賞生活中一些美麗的建筑,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初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動手探索,體會領悟

  1、搭積木

  講述:取出你們的積木,小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

  小組完成后推薦一個展示作品,并說說用了怎樣的積木塊拼搭的。

  2、分一分

  講述:我們的小設計師真棒!如果老師請你把這些積木分分類,你打算怎樣分呢 小組合作分一分。

  學生合作探索,邊分邊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學交流。

  提問:小朋友把它們分成了幾類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呢。

  學生交流分的結果及想法,逐步達成共識,分成四類。

  3、識形體

  引導:我們來看一看、摸一摸這些積木,(一起感知長方體)我們把這一類形體叫做長方體,(出示立體圖形)請你拿出長方體的積木。

  學生認識長方體的名稱和圖形,取出相應的積木。

  引導:你想給另外的幾類積木分別取個名稱嗎。

  學生大膽猜想并認識正方體、圓柱、球。

  講述:閉上眼睛在腦子里畫一畫這四個圖形。現在老師說一個名稱,請你拿一個積木,行嗎。

  學生動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組里相互試一試。

  教師檢查學生交流的情況。

  [評: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在搭一搭、分一分、認一認、摸一摸的實踐活動中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形體的過程,感受四種形體的主要特征,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欣賞了數學的美。]

  4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玩了積木,你能告訴大家你從積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識嗎順著學生的回答得出課題認物體,并滲透美育。

  三、鞏固認識,應用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題

  講述:南瓜博士覺得小朋友非常聰明,給我們帶來了一道題,就是書上想想做做的第1題,請你幫它們找朋友,連一連。另外,南瓜博士還提了一個問題: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朋友嗎。

  學生完成后再交流,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舉出各種形體的實物,比比誰說得好

  講述:看來,積木有不同的形狀,我們周圍的好多物體都是它們的朋友呢!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會有更多的發現

  2 、想想做做第2題

  講述:這兒有一堆積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狀(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請同桌合作,找一找、數一數分別有幾個,填在書上。

  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時教師演示分類,學生一起統計驗證。

  3 、想想做做第3題

  講述:看了這一排積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互相檢查、交流,統計一下正確的人數。

  4、議一議。

  如果再讓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較愿意選擇哪些形體的積木為什么呢。

  學生結合形體的特征、外觀等各抒己見

  [評: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連線、舉例、分類、統計,進一步加深對四種形體特征的認識,從而初步建立各類形體的清晰表象。同時,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四、總結評價

  今天大家的設計非常棒!將來肯定會是個好建筑師。請你談談這節課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識,增加了什么新本領,好嗎學生交流懂得的知識和自己的心得

  [評:讓學生自己總結,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讓學生交流可以及時反饋,同時也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

  [總評]

  這堂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教師在遵循兒童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創設情境,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經歷對簡單的幾何形體的認識過程,使學生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演示設疑:兩支鉛筆落在地上,可能會形成什么樣的圖形?(教師兩只手各拿一支鉛筆,同時松手,兩支鉛筆落在講桌后面,不讓學生看到落地后的情形)

  2.嘗試探究:先獨立思考,用小棒擺一擺;再在小組內交流,由組長組織大家把不同的擺法放在展示板上。

  (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

  3.展示分享:

  (1)展示其中一個小組的展示板。

  (2)討論:除了展示板上的這幾種情況,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得出結論:把小棒的位置稍微變動一下,就成了不同的圖形,情況有很多種。

  教師從中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圖形并畫下來,作為研究的對象。

  設計意圖:通過對兩支鉛筆落在地上,可能會形成什么樣的圖形的探究,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中兩條直線存在相交、不相交的兩種可能。

  二、分類比較,掌握特征

  (一)圖形分類。

  課件出示:

  1.嘗試把老師畫在黑板上的圖形進行分類。

  要求說出: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和同組小伙伴互相交流,請組長歸納小組的觀點并匯報。

  可能出現:

  生:①和④是一類,因為它們是交叉的,②和③是一類,它們沒有交叉。

  生:①②③是一類,因為線是斜的,④的兩條線是橫平豎直的,可以單獨是一類。

  (學生如有交叉這樣的說法,引導表述為數學語言相交,并說明相交的一點是交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這四幅圖的分夾,學生對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由于沒有分類標準的限制,孩子們的想象任意馳騁。

  2.把鉛筆想象成直線,再次分類。

  引導:生活中很多物體是線段,像剛才我們研究的小棒、鉛筆,假如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就成為了直線,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假如把這幾幅圖中的直線無限延長,又該怎樣分類呢?

  生:①和④是一類,因為它們已經相交;③是一類,因為這兩條線延長后肯定相交;②是一類,因為圖形的兩條線無論怎樣延長都不會相交

  生:①③④是一類,無限延長后它們會相交;②則無點;而②號圖形中的兩條線無論怎么延長都不會相交。

  揭示:研究兩條直線位置關系不僅要看表面現象,更要注重實質。

  生:③號圖形中的兩條線延長后會相交,有一個交點;而②號圖形中的兩條線無論怎么延長都不會相交。

  設計意圖:當直線的特點賦予其中,這幾幅圖的分類則有了明確的指向,學生的思考自然指向相交和不相交。

  3.得出結論。

  在同一個平面內,兩條直線有相交和不相交兩種可能。

  (二)認識平行。

  1.介紹: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板書:互相平行 平行線

  說一說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閱讀課本第39頁,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平行。

  2.我們每天都和平行線打交道,說說哪些物體或圖形的邊是互相平行的。

  教師適時出示:

  3.強調同一平面。

  教師出示一個長方體,請學生在長方體上找平行線。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不在同一個平面內也不相交的兩條線,提問:這兩條線是互相平行嗎?

  得出結淪:研究平行線要在同一平面內。

  4.判斷:哪幾組線互相平行?哪幾組線不是平行線,為什么?

  (三)認識垂直。

  以下三幅圖,老師已將它們分類,認真看、仔細想!老師是按照怎樣的標準進行分類的?靜思后小組內交流。

  啟發:兩條直線相交,形成了幾個角?這幾個角有特點嗎?(用三角板的直角驗證圖④中的直角)

  1.得出結論。兩條直線不僅相交而且形成了直角,數學上是怎樣描述的?看書第42頁。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互相垂直、垂線。

  2.互相說說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3.練一練:你能找到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

  設計意圖:在動手擺兩支鉛筆的位置、圖形的分類等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平行線垂線。采用學生看書自學、在實物圖片上找、判斷等方法,學生的感性認識得到強化,從而逐步認識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特征。

  4.判斷:哪組線是互相垂直的?哪組不是?為什么?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一)找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

  引導:我們天天都在和垂線與平行線打交道。你們看書本封面相鄰的兩邊是互相垂直的,相對的兩邊是互相平行的。同學們想一想、找一找,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發現告訴同組的同學。

  (二)下列圖形上有幾組平行線和垂線?

  ( )組平行線( )組平行線( )組平行線

  ( )組垂線 ( )組垂線 ( )組垂線

  (三)折紙:你能折出有平行線和垂線的圖形嗎?

  1.引導:同學們在平面圖形上和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組平行線和垂線,那要是給每個同學一張不規則紙,你們能動手折一折,折出具有垂線與平行線的圖形嗎?

  2.展示分享。

  四、反饋評價,全課總結

  同學們,你覺得這節課里你表現得怎樣?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12-24

【精】小學數學教案06-16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6-17

【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