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時間:2022-12-14 12:29:5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精選12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課我們通過走進花果山來學習《10以內數的加法》。我把本節課教學目標的重點定位在兩方面:一是學生的語言訓練和對數學信息、數學問題的理解上;二是對加法意義的理解上。

  我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圖”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在講課前,我先給學生播放了動畫片《西游記》的主題曲,本來有的同學無精打采,但歌聲一響,他們都變得精神抖擻。這是他們喜歡的,投其所好讓我在課堂伊始抓住了孩子們的心。

  這時候再通過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來到花果山,讓學生觀察情境圖,看到了什么,提出自己的問題,想一想怎樣解決。同學們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很短時間便舉起了小手,有的說我看到了白云,有的說我看到了小鳥,有的說我看到了小猴子。學生第一次接觸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他們會看圖會找圖上的事物,但不會用數學語言描述。因此在這一環節用了大量的時間。

  對此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由學生回答。繼續讓學生想一想如何計算出“5只小猴子”,引導列出算式:3+2=5(只),并說出3和2各表示的含義。然后用小棒演示:用一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擺3根小棒(表示樹上的小猴子),再擺2根小棒(表示樹下的小猴子),然后把它們合起來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之后再讓他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孩子們的模仿能力極強,接下來有的同學提出“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有的同學說我是通過數的,有的同學說我是通過擺小棒得到的,有的同學說我是算出來的“1+4=5”,有的同學說我也是算出來的“2+3=5”,前面同學說自己是按上面的和下面的對小朋友進行的分類,后面同學說自己是按男女進行的分類。對這幾種方法都加以肯定,對積極回答的同學進行表揚,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爭先恐后的舉手回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引導大家動手做一做,用畫圓,擺小棒等活動體會加法的意義。讓孩子們既動手又動腦,積極參與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本節課快結束時,我鼓勵學生說一說本節課學了什么。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實際,有效指導學生學習

  學生都已經會計算了,所以授課重點不應放在計算的訓練上,而應繼續關注加法模型的建立,所以在教學時我采取 “說一說、擺一擺、交流”三個環節進行,讓學生在說問題、解決問題和交流算法的環境中深入理解每個數表示的意思和算式表示的意思。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教師一言堂的模式,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3、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總結

  注重總結,加強交流。本節課快結束時我鼓勵學生說一說本節課學了什么,通過這一環節,提高了學生分析整理知識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本節課,我覺得自己的不足在于因為初次接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緣故,講課過程中過于搶,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不斷鉆研不斷提高。 教學需要不斷更新方法,基于學生年齡特征,自己認為對于低年級數學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我們的課堂吸引孩子,通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導入新課,在教學過程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再就是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梯度,由易到難,讓學生不斷建立自信心,培養學生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2

  10以內的口算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得數是10的加法和10減幾,又是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基礎,通過本課的學習,要求學生能正確熟練的計算得數是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并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體會主題圖,引出得數是10的加法與減法。

  教學時從足球場情境入手,引導學生收集信息,明確足球比賽一般是按衣服顏色不同分的(藍隊6人、黃隊4人),列出對應的算式,同時要求學生用三句話說出每個算式的意思,滲透了加、減法實際問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時,引導學生想數的分與合、根據前面的算式想后面算式的結果,既使學生初步感知了加、減法的聯系,又促進了算法的優化。其次充分利用情境圖創設開放的教學空間(3個戴帽子,7個不戴帽子),引導學生再次寫算式,讓學生說算式的意思,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讓學生不斷經歷把生活情境向數學問題的轉化過程,初步培養數學表達能力與問題意識。

  2、通過分花片游戲,引出其它得數是10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

  通過主題圖的學習,引出一些加法算式與相應的減法算式后,試一試通過分花片寫四道算式,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分花片的游戲,既緊密聯系教學內容,又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提高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但教學時,教師應更開放些,引導學生猜想有幾種可能,同桌合作分花片驗證,并分別列式,學生思維自然引向數的分成,進一步讓學生學會有序思考問題。

  3、多種形式練習,鞏固得數是10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

  在練習的設計上,從考察基本知識的掌握入手,由簡到難,由淺入深。如在基本掌握了10的加減法算法的基礎上,我安排了找數游戲,搶答游戲,讓學生能在活動中鞏固新知。在此基礎上慢慢增加難度,在此當中設計了喜洋洋的情境,讓每位學生都樂于投入,使枯燥的計算也變得生動有趣。有一環節設計開放題:你能說出幾道算式(□+□=10),即使差的學生也能說出2、3道,并把得數是10的加法算式都板書在黑板上,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我給他們提高要求,希望他們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一來激起他們挑戰的欲望,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通過觀察明確第一個加數每次大1,第二個加數每次小1,得數不變這一規律。之后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出10-□=□的算式就水到渠成,學生一下子就能全部說出,突出了教學重點,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不足之處:

  1、體會主題圖,引出得數是10的加法與減法,我注重讓學生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沒有注重算法。教學時,可隱去主題圖,讓多位學生說說是如何算出得數。

  2、練習的設計雖然注重了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也重視讓每一位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我過分注重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而忽視了生生之間的交流。練習中,可再增加一些游戲,如猜珠子、填未知加數或減數來進一步鞏固10的加減法。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學習的是《得數是10的加法和相應減法》,但是在這節課之前,小朋友們對于10以內的加減法基本上都是會的,因此,本節課應該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口算能力,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能熟練的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能初步體會四道算式之間的關系。但是這些要求對一些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還是有點勉強,因此對于他們,我是希望他們能熟練的10以內的加減法,能根據一張圖寫出四道算式。

  教學時,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入手,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的學習的效率。在出示課件的時候,學生對于如何完整的表達這張圖的信息也比較熟練的,因此這點他們很快的把四道算式列出來了,也能說出來加法和減法的算理。但是這樣,我還是要求他們用三句話表達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幫他們總結了以下得數是10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試一試的時候也是用同樣的方式,讓他們能表達出題目的意思,理解每道算式的含義。目的是讓一些基礎還不是很扎實的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

  在后面的練習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我設計了一些游戲,通過把所有1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都總結出來,在黑板上板書,讓學生直觀地觀察,以便他們更好地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在練習“想想做做”第5題時,基礎薄弱的學生我要求他們能把書本上的題目填寫完整,而基礎較好的學生,我要求他們除了把書本上的空填寫完整,自己再試著多寫出幾道算式出來。

  本節課的教學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對于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還是需要下點功夫。要積極的培養學生認真思考,仔細計算的好習慣才行。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4

  本堂課的內容并不是很難,因此還可以在課堂中滲透一點其他新知識來為學生以后學習打下根基,就像在這堂課之前認識其他數時帶著學生按一定過程來學習,那么這堂課上起來就會很輕松。

  這節課直接用主題圖導入,讓學生通過數的.方式知道10的數量,先數出9個小朋友,加上老師就有10個人,為之后9與10比大小打下基礎;再用擺小棒來加深學生的10數量的認識,同時還滲透:10根小棒就是10個一,我們把10根小棒捆起來后就知道10個一也就是1個十,為以后學習兩位數埋下伏筆;在比較大小時,通過撥珠子來比較數的大小,在計數器上,告訴小朋友們,個位滿十了我們就要退回去向前進一位,這樣提早讓學生了解了兩位數的數位,不用要求他們一定記住這個知識點,但是可以保證在以后兩位數的認識時,有一部分小朋友回憶起來,我們曾經接觸過;但是在數比較大小練習時,出現了一些浪費時間的現象,其實小朋友們都能找出知道正確答案,但是面對問題還不會用最簡單的語言來回答,這就證明以前教學這方面的內容時還沒有給小朋友最好語言訓練,以后還需較強引導練習;在學習10的組成時,通過以前學習,小朋友能夠一次完整地說出10的所有的組合,但是在這個環節我沒有好好的給小朋友們自己說的機會,10是組成只用記5個組合就可以了,這是小朋友能夠發現的,但是我卻提前引導,有部分小朋友可能之前還沒有來得及發現這個規律;在組合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看組合把所有于10有關的加減法列出來,之后再練習反饋,讓學生加深認識,反饋練習時可以先口算在看圖列式,在看圖列式時一定要問列什么算式?(加法或減法)列完算式還應問一句為什么是列(加法或減法)算式?讓學生回憶加深認識加法減法含義。最后讓學生知道怎樣寫10。

  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同桌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后,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于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后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5

  從本節課的數學實踐來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一、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10的認識時”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一天,0--9幾個數字娃娃做起了排隊游戲。9最大當上了隊長,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他神氣的對0說:“你呀,表示一個物體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0聽了圓圓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淚,小朋友你能不能幫0想個辦法呢?這樣創設出學習情境課堂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大大的調動起來。

  二、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如主題圖中的鴿子與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學具盒中的小花;計數器上的珠子,點子圖、直尺等,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物體個數或事物,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注重讓學生經歷認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讀數、數數、寫數,如在計數器上撥數,通過對直尺的觀察感知數的順序,用不同的方法數出10朵小花等環節都在幫助學生建立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三、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教學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并用10來說一句話,火箭發射前的倒計時,馬路口紅綠燈的倒計時,這幾個環節,讓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不僅加深了對數概念的理解,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也使學生獲得了用數學的體驗。

  四、注意從學生已有的適應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這一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如學生能口頭數10以內的數,已經掌握2至9各數的組成,并能找到規律,有序地記憶數的組成。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只是在稍加指點和幫助,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自己做,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

  在教學數的組成時,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找到10的組成的規律,使知識規律形象的展現在腦海里,從而在把握事物規律的同時,獲得研究事物規律的方法。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6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記數的結果,又是記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所以,“10的認識”是認數教學中關鍵的一課。本節課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從動手操作讓孩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10個一是1個十是建立新舊計數單位聯系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孩子后續學習所需要的至關重要的內容。教學時我讓孩子數小棒,邊數邊擺當數到9時停頓以下在擺一個,問孩子:有幾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這是馬上指導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讓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著教給孩子10個一是1個十,有了直觀的小棒及捆小棒的過程作依托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后又用計數器,知道孩子邊撥珠邊數數,進一步鞏固滿十進一的十進制關系。

  二、通過實際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學生列舉了很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10個手指、10個腳趾、10個同學站一隊、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過讓學生感受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數學就在身邊。

  三、設計利用刻度尺,讓學生認識數的順序,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讓學生知道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接著我設計了小朋友喜歡的水果圖,讓學生說說喜歡吃哪些水果,體會從左數排第幾,從右數排第幾……。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多種感官,形成并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和基數意義。

  四、最后我特意設計了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的情境,課件展示,讓學生倒數10、9、8……(發射)。

  這樣不但讓學生體現在我們生活中10以內數字應用很廣泛,增強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7

  我所教授的《10的認識》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64頁的內容。10是一個特殊的數,由于我們采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課件和整節課的設計等等,課后,我再回過頭來思考課中的每一個細節時,發現其中有些地方處理得不錯,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進。

  這節課我力圖通過愉快的情景啟發學生初步來認識10。在上課時的導入部分,我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人物課件引人入勝,讓學生幫0和1想出辦法對付橫行霸道的9,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在這樣的問題情境里,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接著我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主體圖,說一說畫面上有什么物體是表示10的,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說一句話,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在教學10的組成這部分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在10的分與合活動中,學生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組合的辦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擺,直接用類推的辦法都可以。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

  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二人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后,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于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后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8

  在教學中,我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思想,即: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著這一思想,在教學認識10的這節課上,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并對該課做一個簡單的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讓數學回歸生活。

  讓學生在廣場上數出鴿子的數量和學生老師的數量后再讓學生舉出生活中與10有關的例子,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可以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讓學生打開了思維的門鎖,舉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左邊5個腳趾加右邊5個腳趾就是10個腳趾,10個同學可以組成一組,一桌酒席坐滿剛好是10人等。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以“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寓教于樂。

  民主和諧的氣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愛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游戲各種各樣,教師可以創造性的把游戲移植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在數學游戲中長知識、長智慧。如在教學10的組成的時候,設計了“給鴿子找家”的游戲,改變了以往的數字的組成的教學方法,而是采取了將知識溶入到游戲中,因為我認為學生在學習2—9的認識時,已經對數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對于10的教學我就嘗試的開放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學習,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在新授中,有如在練習中設計了給鴿子找朋友的游戲。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游戲中得到了學習和練習,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3、重視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識培養。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本質上是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實現了教學相長。新課程下提倡多樣化的,現實的、主動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獲得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才是具有應有價值的、終身受用的知識。

  綜觀全課的教學,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我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的培養。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9

  本節課主要學習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一方面是為了鞏固11~20各數的認識,另一方面是為后面學習進位加法做準備,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擺小棒來說明10+5=15,5+10=15,15-5=10,15-10=5。在例1的教學中,一圖4式是學生已有的經驗,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是新內容,但對于能力強的學生來說會感覺太簡單了,但對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的,所以在教學新課的時候,讓好的學生帶動差生,“放”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素,既面向全體學生,讓不懂的學生能在優生的帶動下和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也滿足了優生想自主探素的欲望。一節課上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濃,已基本掌握,但在計算時對一些差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特別是減法,有的會說不會寫,有的會算不會說,看來還是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對11-20各數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對一圖四式的充分認識。本節課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不把自己認為好的解題方法強加于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學習。學習中學生思考后再和老師一起交流,自己選擇一種覺得比較好的方法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后練習中正確率較高。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10

  《10的游戲》是一年級新教材第一學期第36頁上的內容,它是一節練習課。10在數的認識中是一個關鍵數,在進退位加減法計算中10尤為重要,進位要湊成10,退位要從10分拆,這一節課主要為以后的進退位加減法作準備。本課主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

  1、讓學生學會探索并準確計算與10有關的加減法。

  2、會根據實例建立a-()=b的數學模型,并求減數。

  成功之處

  1、體現了練習課的特點。整堂課的教學設計緊緊圍繞練習課的原則進行的,即練習課要體現練習為主線的原則;練習課要體現練習的形式與層次。練習有易到難,層層遞進。從加法題到減法題,從基本題到拓展題。

  2、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練習變得生動有趣。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將整堂課的練習用一個故事貫穿始終,一題緊扣一題,銜接自然,并制作了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使教學內容變得有趣味性,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教學手段多樣。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手段盡可能地讓課堂活躍起來,比如,用手勢表示數,同桌交流,開小火車,自由說,指名說等等都起到了渲染課堂氣氛的作用。

  4、注重學生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每一層次的練習反饋后并不是急于收場而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包有什么規律,當學生知道了答案后我總是反問一句為什么這樣想?你是怎么知道的?從而歸納概括出計算的幾種方法:可以想分與合,可以借用一定的學具,還可以順著數、倒著數,最后引導學生想分與合最簡便,這樣不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還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

  在于學生還顯得比較拘謹,發言聲音較輕,互動不夠,缺少激情,以后在這方面還有待改進。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11

  這節課的知識點是10可以分成哪兩個數以及哪兩個數合成10。數的分與合教學,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實際大小,數與數的之間的關系,滲透加、減法的意義以及掌握10以內的加、減的基本計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學這部分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分與合的思想,初步體會分與合是辨證的,是對立統一的。10的分與合中,教材選用學生所熟悉的珠子為題材,讓學生有序的涂色,把每串10顆珠子分成兩部分,然后根據每種分法得出10的不同組成,并由一種說法聯想到另一種說法。

  與前面的教學內容相比,10的分與合提高了教學要求。首先,教材不出范例,讓學生自己操作、探索、獲取知識。其次,要求學生有序的進行10的分與合,并且要求通過一幅圖想到兩種說法。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我在本課一開始就安排了“猜彩球”的游戲,通過游戲學生對猜彩球的奧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接著把10顆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讓學生自己得出10的幾種分與合。接著哪兩朵花上的數合起來是10、魔瓶、開火車、做小會計、找朋友等生動活潑的游戲形式,讓學生人人參與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成功樂趣,增進學習的自信心。

  10的分與合這節課的最大特點是寓學生的自主探索于數學活動之中。全課以猜彩球的游戲開始,讓學生“抓一抓”“數一數”然后教師猜出抓了幾個珠子,提出數學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展開階段,通過操作學具、涂畫珠子的小組合作活動,自主的探索、發現10 的分與合,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合作意識。這一階段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的構建知識結構。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由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構成的,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學生自主地探索。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并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

  通過實踐探索與合作交流由學生自己得出10的組成的各種說法是本課的重點,有序的掌握“10的分與合”是本課的難點。如何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的知識是本課的關鍵,因此鞏固階段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采用湊十兒歌、哪兩朵花上的數合起來是10、對口令、開火車、找朋友等生動活潑的游戲形式,讓學生人人參與,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知識。

  總結之后,又回到猜彩球的游戲,改由老師抓,學生猜,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成功樂趣,增進學習的自信心。

  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的分與合,所以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嘗試體會,可以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所以我們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靈活的處理教材,精心設計好每一個環節,收到的效果也將會更加精彩。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 篇12

  今天上了10以內加減法的復習課,本單元包括四部分內容:連加、連減;加減混合;使兩個數量同樣多;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的第一個環節,開火車口算比賽,共設置了12題。其中有個孩子算的比較慢,不是退位減,也不是進位加,明顯看出了孩子的口算不過關,但我在口算結束后,沒能及時總結,抽出2題讓孩子們說算法,再次鞏固。

  第二個環節,讓孩子先觀察6道橫式,找出哪幾題可以只用一步計算,因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都可以進行口算。孩子一眼可觀察出有三道式子可以簡算。但我請4位孩子板演時,其中有一題可以簡算,我卻沒能及時提出來,這樣就沒達到剛才觀察的這一目的,沒有層次感。對于四位孩子的板演,我沒有表揚板書比較好的,認真的孩子,就是沒有一個評價,激勵其他孩子也要這樣認真。

  第三個環節,是解決實際問題,我出示了2題,一題是連加連減的表格式問題,讓孩子說了表格的意思,但后期沒能灌輸一種說出數量關系式的思想,我總結的不到位。這個環節,還可以讓同桌互相說一說,體現伙伴學習的方式。第2個問題,原有的,借出的,又買來的,我一起呈現了題目的條件。讓孩子們設置問題,孩子們只能說出現在有多少筐蘋果。事實上我的目的是,再讓大家說說還剩多少個?問題設置的不好,應該分兩次呈現題目的條件。

  再一個就是已知白兔、黑兔和羊的數量,第2個問題:再買幾只羊就可以和兔子一樣多,很多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既然是添加,那一定是加法了,事實上該是減法,我在呈現這個問題時,沒有使問題清晰化,可以再追加一句:這個問法還可以這樣說,兔子比羊多幾只?這樣可以消除好多孩子的顧慮。

  這節課,我還有2個題目沒能上完,就因為時間沒利用好,每個環節都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效果還不明顯,重難點不清晰,層次感不強,所以效率不高。同時也沒能做到關注目標學生,沒達到復習的目的。

【中班數學10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10以內的加法》反思10-19

數學5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1-11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學反思08-29

《10以內數的加法》教學反思06-29

《10以內數的加法》教學反思11-29

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11-29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09-17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07-12

《5以內加法》教學反思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