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2-11-01 10:09:0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精選20篇)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并通過解決數學問題,體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初步認識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稱,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

  教學重點:

  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分清幾個幾。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判斷)列示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課

  1、出示情景圖。觀察畫面。在兒童樂園里,孩子們有的坐飛機、有的坐火車,有的劃船,有的玩游戲。你能從中找出哪些數學信息,并根據該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生提問:坐飛機的有幾人?坐火車的有幾人?劃船的有幾人?做游戲的一共有幾人?

  選一個來解決問題。有多少人坐小飛機?

  怎樣列式?2+2+2+2=8(人)

  這個算式里有幾個2?4個2。像這樣4個2相加的問題,我們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還可以用乘法來表示:

  (1)2×4=8(人)或4×2=8(人)

  (2)讀法:2×4讀作2乘4,4×2讀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稱。乘號和加號的區別。2表示相同的加數,4表示有幾個相同的加數。8表示4個2相加的和。即4×2的積。

  (4)意義:表示4個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決其他幾個問題嗎?并說出算式的意義,及各部分的含義。

  坐火車的有幾人? 4×6=24(人)或6×4=24(人)表示6個4相加.6從哪來?

  劃船的有幾人? 3×3=9(人)表示3個3相加

  3、觀察這幾個問題的解答,你發現了什么?(怎樣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

  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練習

  1、判斷題。

  A:

  B:

  求一共有幾個蘋果怎樣列式?為什么能用乘法?為什么不能用乘法?用乘法計算的條件: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1、試一試P5

  請生自己看圖,看懂了什么?說一說。

  每棵樹上有3只小鳥,4棵樹上一共有幾只小鳥?

  一共有多少個小矮人?(每盒有7個,2盒有幾個。)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意義?

  2、看算式,寫出表示幾個幾相加.

  5×8 9+9+9 6×2 8+8+8+8

  板書:兒童樂園

  坐飛機的有幾人?坐火車的有幾人?劃船的有幾人?做游戲的有幾人?

  2+2+2+2=8(人) 4+4+4+4+4+4=24(人) 3+3+3=9(人) 1+2+3=6(人)

  2 × 4 = 8(人) 4 × 6 = 2 4 3 × 3 = 9

  讀作:2乘4表示6個4表示3個3

  4 × 2= 8(人)

  讀作:4乘2

  表示4個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較簡便

  作業:

  1、讀書P4-5

  2、看算式寫出表示幾個幾相加。

  6+6+6+6 3+3+3+3+3 5+5 10+10+10 7+7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頁、47頁例1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九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4個方向,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經歷辨別方向的過程,初步體驗方向的相對性,發展學生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

  3.明確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單元主題圖、例1圖、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拍手活動,引入課題

  師生邊拍邊說: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教師:我們剛才拍手時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詞語?

  學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師:你知道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嗎?

  學生:東南西北。

  教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利用這幾個方向來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4個方向。

  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地圖上的東、南、西、北

  (1)出示書中第50頁中國地圖。

  教師:在地圖上怎樣辨認東南西北呢?誰會看地圖?(會看地圖的學生舉手) (課件中“內蒙古自治區”整塊閃動)

  教師:內蒙古自治區在我國的哪一方?誰知道?

  學生:內蒙古自治區在我國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我是看了電視后知道的。

  教師:你的知識可真豐富,在內蒙古自治區有美麗的大草原(課件出示)。我們再來看看地圖下方的海南吧!(課件出示美麗的大海圖片)這里有藍色的大海,氣候溫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兒去過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嗎?

  學生:南方。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海南”有個“南”字。

  教師: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中國的許多地方在命名的時候確實考慮到了方向這個問題。

  學生2:南和北是相對的。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從這里可以看出,地圖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書:南、北)想一想,地圖的左邊、右邊是什么方向呢?

  學生:左西右東。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1:我從書上看到過,況且我爸爸也告訴過我。

  學生2:因為西藏在我國的西方,西藏在地圖的左邊,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學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國的東方,被稱為東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圖上是左西右東。

  教師:同學們真能干,能夠從生活中積累知識。人們規定,繪制地圖時,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邊表示西方,右邊表示東方,簡單地說,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今后同學們就可以根據這句話來判斷地圖上的方向了。(板書:東、西)

  (2)介紹十字形方向標。

  教師將黑板上的東西相連,南北相連,做成十字形方向標,學生快速記憶地圖上的方向。

  (3)在課間活動中體驗東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體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說:面向地圖,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東!

  ②游戲:小小機器人,面向地圖指方向!(教師說地圖方向,學生用小手指出這個方向)

  2.理解運用

  (1)教師:請孩子們看書中47頁圖,這張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繪制的嗎?你是怎樣發現的?

  學生:地圖的右上角有一個箭頭和一個“北”字。

  教師:這個叫做方向標,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地圖的上方就是北方)你還能聯想到其他幾個方向嗎?(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學們在面向地圖,看地圖的時候,只要看見方向標,然后就可以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來判斷方向了。

  (2)教師:請大家在書中的圖上標出“東”、“南”、“西”、“北”。

  (3)說一說:以崗亭為中心,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說一說。

  教師:如果站在草坪、新華書店、紅光路轉盤、少年宮看,崗亭的方向又該怎樣說呢?(學生分別回答)

  教師:崗亭沒動,為什么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呢? (小組討論,匯報)

  學生:因為觀察地點不同,以草坪為觀察點,崗亭在草坪的東面;以新華書店為觀察點,崗亭在新華書店的北面

  教師:物體所在的方位是相對的,觀察的地點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導學生完成書中例1第(2)小題,然后再集體訂正。如果學生有難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標。

  三、解決簡單問題

  出示課堂活動第1題的中國地圖。

  教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重慶市,看一看,找一找,我們的家鄉重慶的東、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集體匯報。

  四、聯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1題。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九第2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代替軍艦,更形象直觀。)

  五、反思小結,自我評價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課本第64頁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能夠動手制作正方體的模型。

  3.培養探究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生活中的實物(長方體和正方體),小正方體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一)復習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基本特點

  1.分類:媒體演示

  2.初步認識:頂點、棱、面

  生操作:頂點,手指點一點

  棱,手指畫一畫

  面,手掌摸一摸

  (二)比較中引入

  1.辨析: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異同點

  出示表格,填一填

  2.小結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都有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

  二、探究正方體的面和棱的特點

  1.導入: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各自的特點,填表。

  2.探究

  師:我們下面來重點研究正方體的頂點、棱和面的特點。

  (1)猜想:搭一個正方體需要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說說準備怎樣搭?

  (3)驗證:動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選用了()根小棒,()個小球來搭。

  ②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體演示:搭正方體的過程。

  (6)小結并板書:我們可以用8個小球,12條一樣長短的小棒搭一個正方體。

  想一想:8個小球就相當于這個正方體的什么?小棒相當于正方體的什么呢?

  3.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體,還缺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殘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個小正方體

  ①猜想:至少用這樣的幾塊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大正方體?

  ②小組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正方體嗎?為什么?

  ③交流:用()塊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3)描一描:把正方體的每個面在白紙上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圖形?有什么關系?

  三、練習提高

  1.填空

  (1)正方體有()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每個面都有()個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個正方體,一共需要()根同樣長的小棒,()個小球。

  2.下面哪些圖形是正方體?

  說說:為什么(2)、(3)號圖都不是正方體?

  3.下圖中,要想搭一個正方體還需要多少個小球?多少根小棒?

  師:試一試把這兩個正方體補畫完整。

  4.總結:今天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對前面所學的觀察物體、平面圖形、乘法計算等內容進行復習鞏固。

  2.能力:學生能在開放的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種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拼一拼、說一說等,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事物,找出事物間的聯系。

  3.情感:結合黨的十六大召開,對學生進行愛黨愛國的教育;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和大家友好相處的生活哲理;同時滲透美育。

  教學重點:

  復習鞏固觀察物體、平面圖形等知識內容。

  教學用具:

  課件;各種玩具、頭飾;學生每人準備20根小棒、1個活動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滲透德育

  1.(事先讓一名學生藏起來)昨天下午,全校都放學了,我看見一位同學還一個人默默的撿著花壇里的垃圾,他是誰呢?(這名同學背對大家出現,讓學生猜測)

  2.我們要確定他是誰,還必須怎樣呢?

  3.換一個角度,再看一看(讓這名同學轉過來,面對大家。同時揭題:看一看)。

  二、看看擺擺,引導發現

  1.(出示課件,圖片1:十六大會場全景照片。)

  這是什么地方?這里正在干什么?對,20xx年11月8日,黨的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在主席臺上就坐,率領全國各地的代表們,正在商討著國家大事。

  2.(出示圖片2:十六大會場代表席照片。)

  這又是什么地方呢?

  (圖片3、圖片4依次出示十六大會場不同角度的照片。)

  3.(4張圖片同時出示)

  同樣一個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狀怎么不一樣呢?

  對,記者們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開的盛況。

  4.想像:每一張照片記者們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結: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6.(出示小屋)老師帶來什么?

  你們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別看到小屋哪些面?

  7.(出示課件)

  你能將你所看到的形狀用小棒擺出來嗎?

  8.(反饋)如果每邊的同學都硬要說小屋就是自己擺成的這個形狀,行不行呀?

  不僅觀察事物是這樣,看待一件事情也是這樣,我們要學會多站在別人角度看待問題,這樣大家才能團結、友好相處。

  9.小結:剛才我們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復習了觀察物體的有關知識。(揭題:擺一擺)

  三、創設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課件:藍貓和它的伙伴們出現在屏幕上)

  藍貓和它的伙伴們聽說我們在這里開展擺一擺的活動,它們也趕來了,就請各個代表隊來介紹自己吧!

  (各組組長戴上頭飾,一一作介紹。)

  2.藍貓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認識過哪些平面圖形?能用小棒擺一擺嗎?

  3.動手操作后,讓部分學生代表將擺出的圖形展示在黑板上數學問題。

  (上臺展示的學生提問,大家回答。)

  復習關于等有關圖形的特征。

  4.淘氣也擺了一個圖形,看!(出示課件)

  他擺了一個什么圖形?用了幾根小棒?擺這樣的3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擺出更多這樣的三角形嗎?

  小組操作比賽。

  按計算,擺出4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減少了幾根?為什么?

  分組討論后,反饋。

  5.擺出6個,最少用多少根小棒?

  6.菲菲擺了一個。

  (菲菲擺小棒圖。)

  他擺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擺這樣的兩個,最少需要多少根?為什么?

  比較兩種不同的擺法:

  質疑討論:為什么兩種擺法所用的小棒根數不一樣?

  四、拓展深化,有機整合

  1.出示課件:外星人將每組桌內放入了一個武器,我們要記錄下它們的形狀,向羊博士匯報。可是,手頭的材料只有小棒。

  2.6個組進行比賽。分組活動:先觀察,分析從哪個角度去擺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饋,匯報是從哪個角度觀察的;互相評價。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和藍貓家族的小伙伴們一起,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學會了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數學王國里奇妙的問題可多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的更多呀?數學王國的大門專門為愛動腦筋的人敞開著。讓我們共同努力,去探究,去發現,不斷取得進步!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3840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實際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來發現角,畫角,創造角。

  3、在小組合作中養成傾聽的習慣,培養口頭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上課前,將學生按作為分成5個小組,師在黑板右邊寫著:星級小組,及1、2、3、4、5字樣。接著說明星級小組評比方法。

  上課

  師(拿出一個五角星):同學們,喜歡這個嗎?

  生:喜歡。

  師:怎樣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

  生:上課好,聽得認真的

  生:舉手積極

  師:為什么叫五角星呢?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誰上來找找?

  生上臺指五角星的五個角(點了一下角尖)。

  師:老師有個小小的問題要補充,剛才這個同學指得太快了,只指了個頭,應該還有什么?

  生:邊,2條邊。

  師:誰再來指?

  生上臺指(這次是將整個角捏住)。

  師:看老師怎么指。(指點、邊)大家一起跟老師指。同桌2人互相指。

  生拿起桌上的五角星互相指角。

  師:張老師看大家指得都很好,每個小組加一個五角星,現在你們是幾星級了?

  生:一星級。

  師: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一指。(后補充:看誰指得好)

  師(指名一學生拿三角板上):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生指。

  師:同意的給他鼓鼓掌。

  再指名一學生上臺指。

  師:找一個你自己最喜歡的角,輕輕壓它的頭,有什么感覺?

  生1:癢癢的。

  生2:有點痛。

  生3:尖尖的。(板書:尖尖的)

  師:再壓壓邊,有什么感覺?

  生1:滑。

  生2:溫柔。(課堂上出現一陣笑聲)

  生3:舒服。

  師:為什么會舒服?

  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板書:直直的)

  師:請大家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桌子上的角。

  師:請指出。

  生上臺指桌面上的4個角。

  師:對,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

  生2:這個鉛筆盒上有角。

  師(舉鉛筆盒):大家看看,這個頭是(生:圓圓的),所以(不是角)。

  生3:書(用手指)。

  師:書本有4個角。

  生4:門。

  師:上來指一指。

  生指教室門上的角(4個)。

  師:大家找的很好,老師這兒有幾張圖,看誰能找出角,把它指出來。(課件出示剪刀圖)

  生1指剪刀頭。

  師:同意嗎?(生不同意)誰來說說不同意的理由。

  生:有一條邊是彎彎的,不能算。

  師:回答的很好,給第二小組加一個五角星。

  生2: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

  師:這個是角嗎?

  生:不是。

  師:到底這個角藏在哪里呢?再仔細找找。

  生3:指剪刀張開部分。(課件顯示找正確了)

  師: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描一描角。這個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來看這個(顯示插一根吸管的可樂罐)。

  生指吸管上的角。

  師:你也找對了嗎?對的給自己鼓勵一下。

  師:看看鐘面上的。出示第三幅圖:一個鐘面。

  生指分針和時針的夾角。

  師:很好,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三個角。現在我們把這些角的外衣脫掉,來仔細看看。(課件顯示3個角)

  師指第一個角:這個點叫什么?

  生:起點。

  生:頂點。

  生:點。

  師:(板書頂點)這兩條呢?

  生:邊。(師板書:邊)

  師:請同學們指這個角(第二個角)的頂點和2條邊。

  生指。

  師指第三個角: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一樣。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是不是角,是的請露出你的笑臉,不是的用哭臉表示。

  逐個判斷:

  1、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遠);

  2、正確的;

  3、一邊是曲線的。

  師:為什么不是?

  生:因為有一條邊是圓圓的。

  4、兩條邊沒連上的(離得較近);

  師:為什么不是?

  生:兩條邊沒有連住。

  師:沒有頂點了。

  5、正確的。(要求學生指出頂點和邊)

  師:剛才大家表現得很好,每個小組再加一個五角星。現在是幾星級了?還是二星級的別灰心,因為還有(生:機會)。

  師:這是老師畫的一個角。大家也想畫畫嗎》

  生畫角。師提醒不要用波浪線畫角,有的尺子的一條邊是波浪線的。

  很快有學生畫好了。

  師:畫好的,再好一個。

  生繼續畫,有的還沒畫好,有的2個都畫好了。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漂亮的姿勢擺出來,讓老師一看就知道你已經畫好了。

  師:誰愿意把你畫的角展示給大家?

  生1上臺展示:畫了2個。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1:先畫一條邊,再畫一個點

  師插:叫什么?

  生:頂點。

  生1:再畫一條邊。

  師:我知道了,他是先畫

  生2展示。

  師:你是怎么畫的?

  生2:先畫2條邊,再畫頂點。

  生3展示:畫了2個三角形。有學生嘆氣。

  師:為什么?他畫了2個三角形,其實他畫了幾個角呀?

  生:6個角。

  師問生3:你是不是描出來的?

  生3:是的。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畫的?

  生:想。

  師邊畫邊說:先畫一個頂點,再畫一條邊有沒有和老師一樣畫的?(有幾個學生舉手)大家用老師這樣的方法再畫一個角。

  生畫,師提醒:角的嘴巴可以朝上,也可以朝左邊。

  師:畫角就到這兒。下面我們來做游戲。

  要求學生用信封里提供的材料做角,材料有:繩子,圖釘,長方形小紙片,小棒。可以自由選擇。

  生做角。

  師:做好后將你的角展示給同學看,你的角在哪里。

  有學生開始展示。

  師展示一學生的角(用紙片和圖釘做的):你們看看,這個角會怎樣?

  生:會變形。

  師:對,可以變形,它的嘴巴可以張大,也可以縮小。(邊說邊演示)

  有一個學生說象:剪刀。

  師:做好的可以展示給聽課老師看看。

  師:我們今天學了什么?

  生:認識角。(師板書)

  評課意見:

  總體感覺:從這堂課的總體效果來說,我認為執教者已經樹立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課堂很活躍,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學生的動:

  1、葉圣陶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新課程提出的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都是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在動的過程中學習數學,在動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堂課的很多地方正體現了這一點:從2次不同要求的指五角形的角,到感受三角板上的角,找身邊的角,到后來畫角、做角,學生動起來了,而且動的很充分,學的很充分,角的知識就這樣在學生的動中被消化、吸收。

  2、課堂的動態生成。這堂課上得很精彩,因為有很多學生的回答是動態的,非預設的,反映了學生的真實想法。下面我說一處亮點:在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時,老師問學生:壓邊有什么感覺?第一個學生回答是: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溫柔。這時課堂上還出現一陣笑聲。第三個學生回答的是:舒服。這三個回答雖然是學生的真實感受,但看似與正確答案無關。(當時我也很體上課教師擔心:該如何引導)很快,老師的一句為什么會感到舒服?就輕易的得到了平平的、直直的的好答案。巧妙的引領,真實的體驗,是那么的自然無痕,讓聽課的我也感到是那么的舒服!

  二、學生的笑

  整堂課感覺學生學得很開心,笑聲陣陣,我認為主要原因又以下幾個:

  1、體現了學生的自主。

  首先是教師珍視學生的回答,創設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敢于說出不同的、真實的感受。如在講角的概念時的那段精彩的引領。當學生的回答得到老師的肯定時,就有了開心的笑。

  2、知識不再是全靠教師的授給,而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體驗,不斷得到的成功體驗使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更樂于學習,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有了更多的成功的笑。

  3、教師觀念轉變了,對學生更尊重了,教師對于學生的表現更多的是肯定的評價、激勵,好象沒聽到錯、不好等話語,以前常說的失敗,更多的被成功是成功之母所代替。這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更增添了不少驕傲的笑聲。

  4、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星級評比從上課開始就進行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笑臉和哭臉展示學生的評價結果,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請學生用漂亮的姿勢展示出來這些都讓學生有了更多的笑。

  三、值得探討的5個問題。

  1、教學目標的確定:數學教學的目標是從三個維度來確定的。張老師制定的第三個目標是:在小組合作中養成傾聽的習慣,培養口頭表達的能力。但實際在課堂中合作的成分并不大,學生交流的機會也挺少的。是否可以從此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方面去考慮。

  2、小組評價應有結果:雖然在黑板上已經展示了結果,但應在小結時對本次比賽進行總結、肯定,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更好的延伸,這也關系到評價的完整性。

  3、角的呈現方式應多樣化。這堂課呈現的角基本上是朝右的,雖然在畫角時,教師提到過可以朝上、朝左,但強調得不夠,應該將角的形式多樣化的呈現給學生。

  4、這張長長的桌子有4個角。書本有4個角。這兩句話敘說不夠妥當。課后的做一做1是這樣描述的: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我們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注意科學性。

  5、活動角的展示可否再充分些。活動角展示時不少學生還在做角,是否可以等學生做完了再展示。老師說的那些活動角的認識也應該讓展示的學生來說,從學生的表現來看,他們應該能說也能夠說完整的,而且這是下節課角的認識的知識基礎。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的活動體驗1dm和1mm的長度,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動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間的關系;

  3、通過估、量的活動,發展估測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分米

  (一)估一估,量一量

  1、今天學習一個新的單元測量。圖上這支鉛筆,你有什么辦法,說說這支鉛筆有多長?

  2、你估計它有多長呢?把你估計的填在表格里。你怎么估計的?

  3、量量看吧,把你量的結果也填在表格里。

  4、量得鉛筆有多長呢?

  5、10厘米還有個名稱是什么?

  對!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可以反過來說,1分米等于10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dm=10cm

  (二)找一找

  1、在尺子上找找10厘米,用手比劃一下,看看有多長?這么長就是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其它的1分米。

  3、畫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

  4、量量看你的手掌,大約有多長呢?

  5、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有1分米?

  (三)想一想

  1、1米里面有多少個1分米呢?說想法,在尺子上數一數。

  2、分米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幫助呢?

  3、當量比較長的物體時,我們就可以用分米做單位來測量了。

  4、估計一下,數學課本大約有多少分米呢?

  5、量量看吧

  活動二:認識毫米

  我們認識了1分米的長度和用字母表示,知道分米與厘米和米的關系。現在來看第二支鉛筆,自學第二支鉛筆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后告訴大家你知道些什么?(字母表示、長度、與厘米的關系等)教師梳理:

  1、毫米的作用。

  2、1毫米有多長?用手比劃一下,你有什么感覺?;拿出你的一分硬幣,你發現什么了?象這樣的長度就大約有1毫米。

  3、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有1毫米。

  4、估計數學課本的厚度有多少毫米呢?量量看。

  5、畫一條長二十毫米的線段。

  6、1厘米里面有多少個毫米呢?1分米里呢?1米呢?(小組里討論一下)

  7、到現在為止,一共學習了哪幾個長度單位?你知道它們的區別嗎?

  活動三:練一練(第一題),小組互助。

  《鉛筆在多長》教學反思

  一、開展體驗性的學習方式,激活學生思維。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它能給予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情感體驗的時空,激發學生的思維。

  《在鉛筆有多長》一課中,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認識分米、毫米,體驗并建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間觀念和它們與其他單位間的關系。在體驗長度單位的意義活動中,學生的回答極其精彩。分米可以用來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毫米太小了,可以量很短小的物體的長。在體驗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時,學生討論出 10厘米就是1分米,10分米就是1米,1米里面有1000個1毫米。

  這樣教學,激活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深化相關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更好的掌握數學有效的學習途徑,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成功的愉悅。

  二、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解讀他們的體驗和思維。

  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體驗性學習為每個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學生的發展是有差異的,因而當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時,他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客觀世界,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是一個極富個性的過程。

  在《鉛筆有多長》教學時,認識1分米后,提出問題,你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嗎?學生有的說從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還有的學生發現不一定是整十數的,還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后還有學生總結出起點到終點的個位都是相同的,這樣剛好就是10厘米。至此,教師再進行一個定論:也就是說,只要夠10厘米就是1分米。

  再如,體驗1毫米的長,伸出你的手,比劃1毫米的感覺,學生說太小了,比螞蟻還小呢,螞蟻都有幾毫米呢 ,這些感覺就說明了學生在腦中已經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了。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毫米的作用,量很短小的物體的長度,還有當不是整厘米時,認識毫米就知道多幾小格就是幾毫米了,教師理解了,適時進行點撥:也就是能幫助我們測量更精確,對嗎?

  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欣賞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隨時會閃現與眾不同的想法,耐心聽取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激勵他們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來,從中解讀他們的體驗和思維,這樣才能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本節課的不足

  《鉛筆有多長》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間觀念,并能進行估計、測量。除了讓學生說和想以外,更重要的是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加深他們的感受。本節課就在這方面忽視了,沒有進行針對性的操作訓練,以致學生建立的觀念不夠扎實,兩個單位的作用只停留在理論上,不會學以致用。

  四、困惑

  本節課沒有能夠加強針對性的練習,最主要因為讓學生探索和交流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于是練習的時間就無法達到充分。那么,如何處理好探索交流與技能訓練之間的關系呢?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并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材分析

  分蘋果是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是這一冊的開篇。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安排了第一次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接著,教材又安排了第二次分蘋果活動,通過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還有余數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并和操作過程聯系起來,以使學生了解每一步的含義,并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驗算。

  教材隨后安排了試一試及練一練,進一步使學生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進一步鞏固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直屬機關小學,硬件設備好,每個班級都有計算機和投影機,屬于實驗區的實驗校,并在20xx年就開始使用新教材。學校地處商業區,流動人口比較多。

  學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有很大差異。從這兩年的新教材實施中可以看出,學生成為新課程的受益者,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能夠大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極少幾個孩子,因為生活體驗少、個性較強,不主動與人合作,缺乏探究和發現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學具中的蘋果卡片。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原有經驗,建構數學模型

  (出示課件)小熊家里來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個蘋果來招待小伙伴們,每人分到了5個蘋果。但小熊忘記了究竟來了幾位客人,你能幫幫他嗎?(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原有經驗,提出解決辦法。)

  下面是學生可能的方法:

  1.四五二十,分給了4人;

  2.5+5+5+5=20(個),分給了4人;

  3.20-5-5-5-5=0(個),分給了4人;

  4.204=5(個),分給了4人;

  5.205=4(人),分給了4人;

  6.205=4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4

  _____

  5) 20

  20

  __

  這一步可由教師介紹,也可由已經掌握的同學來介紹,注意說清各部分的意義,并結合分蘋果的實際操作來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2頁試一試。

  2.小組交流各自算法,并說一說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這里需要強調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數里的個位對齊,剩下的0也要和個位對齊。)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如果小熊家今天來了6位客人,(再次演示課件)應該怎么樣平均分呢?

  2.用你手中的學具來分一分,可以小組合作。

  3.小組匯報。(我們組給每個客人分了3個蘋果,還剩下2個。)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物品平均分之后有余數的情況,誰能給大家舉個例子?(可以找兩個同學說一說)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怎么來解決呢?(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解決)

  5.那么我們能不能知道有余數除法的豎式怎么寫呢?(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寫一寫,然后小組之內交流。)

  6.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有余數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每一步的意義是什么?(在這里要介紹余數和商的位置。)

  7.有了這樣的書寫格式,我們怎么樣來驗算剛才的計算結果呢?

  (每人分3個,6人共分到了18個,再加上剩下的2個,正好是20個,算對了。)

  (四)積極思考,探究規律

  (出示課件中淘氣和笑笑的故事,讓每個學生自己先想一想故事中有了什么矛盾。)

  1.在小組內說一說這個故事,為什么淘氣錯了、笑笑對了?

  2.你發現了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

  3.計算第3頁試一試中(2),你發現了什么?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注意檢查學生的書寫格式。)

  (五)回顧小結,贊美激勵

  這節課快要結束了,同學們說一說你們的收獲吧。

  老師認為你們表現得真不錯,大家都積極地幫助小熊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一天,當我們能和動物真正和平相處時,相信小熊也會走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成為好朋友。現在和小熊說再見吧。(大屏幕演示小熊告別的畫面)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本節課力求為學生創設充分發現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教師介紹了除法豎式之后,讓他們去探究有余數除法的豎式寫法,當他們在嘗試之后,經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在他們的內心真正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堂氣氛一直非常活躍,學生始終在學習的情境中思考、討論。特別是對淘氣和笑笑的矛盾,表現得特別的興奮,因為他們在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后,能夠找到淘氣的錯誤之處。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發現余數不能比除數大,并且為自己的發現而驕傲。

  案例點評

  課堂教學時間是短暫而有限的,教師創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充分發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

  這節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創設了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于第一個環節:20個蘋果,每人分5個,來了幾位客人?有一個學生就提出猜測的方法:7個行不行?6個行不行?5個行不行?4個呢?猜測的結果是,4個可以!尊重學生的想法,既保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全班學生初步體驗除法中的試商。

  另外,我認為本節課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在整節課中,教師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想,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自己去操作、思考、探究、發現。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22、23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動物聚會”的具體情境,能夠說出相同數連加與乘法之間的關系。

  2、結合具體情境,能夠說出一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體會到同一個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義有所不同。

  評價方案設計:

  1、目標1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想一想,連一連”的做題情況進行評價。

  2、目標2達成的評價方案

  通過學生對“3×6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義,能夠列出乘法版式進行計算,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和區分似“3個6”和“6個3”的不同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師邊敘述美麗的童話故事邊出示主題圖:秋天到了,勤勞的小動物們都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慶祝共同的豐收,它們喜氣洋洋地歡聚在一起。(板書:動物聚會)

  二、問題探究

  1、教師啟發:你能提出什么乘法問題?

  要求

  A、獨立觀察主題圖,思考問題;

  B、小組內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解釋算式的意義。

  2、小組匯報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3×3=9(只)

  表示:每根樹枝上有3只小鳥,3根樹枝上有3個3只。

  要求

  A、求加數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確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義:2表示每架飛機上有2個人,4表示有四架飛機;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數、乘數和積。會讀、寫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調換位置,積不變。

  活動(一):火車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二):劃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與活動一相同)

  活動(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質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嗎?為什么?(加數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調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張椅子,每張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張椅子坐2人]

  三、鞏固應用

  完成“試一試”中的第1、2題。

  要求

  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的意義;

  3、匯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結題:知道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簡;學會了乘法算式的讀寫法。認識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56~57頁。

  【教材學情簡析】

  本節課是主要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第幾層第幾個等這些常用方法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根據這樣的描述確定相應的物體。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上下、前后、左右等描述物體位置關系的方位詞;在認數過程中,也通過幾與第幾的比較,積累了一些用類似“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位置關系的學習經驗;在學生實際生活中也積累了一定的用“第幾排第幾個”等類似的方法來描述物體位置的生活感性經驗。本節課就是建立在激活學生學習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一方面進一步豐富學生對三維空間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另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積累“位置與方向”的學習經驗,從而為相關的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第幾層第幾號”等方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根據這樣的描述確定相應的物體。

  2.使學生經歷物體位置關系的探索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初步感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3.使學生在小組交流、游戲學習中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瞧!小導游——百靈鳥帶我們去參觀動物王國啦!(課件出示一排小動物)

  提問:這只小豬真可愛,它的位置在哪里?

  2.揭題:小朋友用第幾個就確定了小豬的位置,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確定位置。(板書課題)

  二、體會感悟,學習新知。

  (一)第幾排第幾個

  (課件出示四排小動物)

  1.引發沖突。

  提問:現在的隊伍有什么變化?

  想一想,現在要確定這只小豬的位置,僅僅用第幾個,行不行?為什么不行?

  那你們有辦法說清楚這只小豬的位置嗎?

  預設:

  生1:小豬的位置在第1排第4個。

  生2:小豬排在第1排第2個。

  生3:小豬排在第4排第1個。

  ……

  引導:看來,確定小豬位置的說法還挺多的。說的同樣是這只小豬的位置,為什么你們的說法會不同呢?

  談話:看來呀,為了交流的方便,確定第幾排和第幾個就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

  2.統一標準。

  (1)提出問題。

  談話:請聽小動物們來介紹。

  (課件小猴:我在第1排第1個。小熊:我在第2排第3個。)

  提問:根據小猴和小熊的介紹,(指屏幕兩句話)想一想:第一排在哪里?(慢)其它各排呢?誰能上來介紹介紹。

  那我們是按什么順序確定第幾排?又怎么確定第幾個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教棒指這兩句話)前后四人為一小組,討論討論。(放音樂,參與討論)

  (2)小組討論。

  (3)全班匯報。

  啟發:

  (4)小結。

  3.描述位置。

  (1)師生交流:根據這個標準,小豬的位置在哪里?排在第4排第2個的是哪只小動物?你是怎么找到的?

  (2)學生游戲。

  提問: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只小動物呢?誰愿意上來介紹,考考大家它的位置在哪里?

  也可以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在第幾排第幾個,看誰能猜出是哪只小動物?

  小結:剛才,我們小朋友學會了用第幾排第幾個來確定小動物的位置。

  (二)“第幾組第幾個”(改編自“想想做做”第4題)

  1、談話:我們小朋友有沒有自己的位置呀?

  請第1組的小朋友起立,為什么不止一個人?請每組

  的第1個起立。誰站起來兩次?為什么?

  2、描述指定小朋友的位置或根據位置找到對應小朋友。

  (1)提問:你的位置在第幾組第幾個?誰來介紹介紹?

  (2)提問:你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他的位置在第幾組第幾個?

  你好朋友的位置在哪里?他的好朋友是誰?

  (3)互動游戲:

  第4組第2個在哪里?

  第6組第3個在哪里?

  第2組第5個在哪里?

  第5組第2個在哪里?

  提問:這兩種說法里都有2和5,這兩種說法一樣嗎?

  三、鞏固練習,深化運用。

  1、想想做做第1題。

  (1)第幾層第幾號

  百靈鳥:“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王國里的動物公寓建成了!(課件出示圖片:將教材圖片改為有兩扇窗戶關著)

  談話:小猴搶著要介紹他家的位置呢。(猴:我住在第2層第3號。)

  提問:從這句話中,你知道小猴是怎么確定第幾層?怎么確定第幾號的?

  提問:小青蛙家住在哪里?住在第3層第2號的是誰?

  調皮的小老鼠也住在這幢公寓里,你猜它家住在哪里?

  (2)第幾層第幾本

  百靈鳥:“小動物們個個都愛讀書!下面我帶你們去參觀‘讀書之星’小兔家的書架。瞧,它家的書又多又整齊。”

  小白兔介紹:“第1層第1本是新華字典。”

  提問:根據小白兔的介紹,你最想看的是哪本書?它的位置在哪里?同桌互相說一說。

  2、想想做做第2題。

  (1)百靈鳥:“我們動物王國還有電影院呢,小朋友們跟著我一起去電影院看看。”(課件出示電影院圖片)

  (猴:一排5號,兔:三排8號,狗:四排1號)

  提問:電影院里是怎么來確定位置的呢?

  提問:第一排在哪里呢?誰能上來指一指?

  說明:在電影院里,離屏幕最近的一排是第一排。

  提問:誰能幫它們找到座位?

  (2)課件出示另一個放映廳。

  提問:仔細觀察,和剛才的放映廳有什么不一樣?

  提問:這3位小觀眾(小豬:四排1號、小鹿:二排9號、小鴨:三排8號),小豬、小鹿、小鴨各應該從哪個門進找位置比較方便呢?為什么?

  提問:誰能幫它們找到位置?

  提問:小鴨的好朋友小雞買了一張三排7號的電影票,它能和小鴨坐在一起嗎?為什么?

  3、尋寶游戲。(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看電影?

  課件播放《多啦A夢尋寶游戲》片段。

  課件出現尋寶圖。

  談話:這就是那張尋寶圖,機器貓已經在哪兒找到了一個寶藏?還有幾處寶藏藏在哪里呢?準備參加尋寶之旅的小朋友就坐坐正。

  要求:同桌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人猜寶藏的位置,另一個人把鼠標移到這個位置。

  說明:根據尋寶情況提供適當尋寶線索,進一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四、總結回顧。

  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哪些方法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呢?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這些確定位置的方法?有沒有更簡潔的方法了呢?這些問題呀留給小朋友們課后思考。

  【教后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我有如下的一些思考:

  1、適合兒童的數學教學。

  二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單調的教學手段很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不能激發并維持孩子持久的學習興趣。如何讓數學課堂成為孩子學習的樂園?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研究兒童,遵循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創設生

  動的情境、豐富多種學習形式、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等就顯得非常重要。此外,設計有價值、有挑戰性的問題引領學生思考,讓學生體驗到思維的快樂,更能真正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熱愛。

  2、在認知沖突中生成。

  現代數學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學要抓住數學知識發生的本源,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教學。學生在一年級通過幾與第幾的比較,積累了用“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位置關系的學習經驗,所以本節課我先出示一排小動物做操的隊伍,讓學生描述其中小豬的位置在哪里,喚起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再出示例題圖4排小動物,引導學生感受到用僅僅用第幾個不能確定小豬的位置了,引發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現在怎樣才能說清楚這只小豬的位置呢?”;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的一些相關的排隊、座位等生活經驗被喚醒,自己探索出只要在第幾個的前面加上第幾排就可一確定這只小豬的位置了。通過這一過程的設計,不僅啟發學生自己進行了創造,而且清晰地幫助學生實現了從一維到二維空間的過渡,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3、標準在需要中產生。

  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數的順序是從左往右還是從右往左、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往上等等其實都是可以的,僅僅是人為的一種約定、習慣而已。只不過如果大家用各自的標準來確定物體的位置的話,表達、交流起來很不方便。基于上述思考,我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小豬的位置,充分地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再啟發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說的同樣是這只小豬的位置,為什么說法會有不同呢?”引導學生發現因為確定位置的標準不統一,感受到為了交流的方便從而產生統一標準的需要,引導學生親身經歷了“認知沖突——產生需要——制定標準——描述位置”這一過程。

  4、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本節課中蘊含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一個位置對應著相應的一個物體;標準統一后,一個位置的物體只能有一種描述位置的方式。為了讓學生能對這一思想有所感悟,我進行了如下的設計:在例題教學中,先出現一排小動物,再出現共4排小動物,引導學生思考:“現在要確定這只小豬的位置,僅僅用第幾個,行不行?”學生通過思考發現僅僅用第幾個找到的不止一個小動物,而用第幾排第幾個找到的才是一個小動物;在學生用“第幾組第幾個”描述座位這一環節,我先請第1組或者每組第1個的學生站起來,引導學生思考:“站起來的為什么不止一個人?”、“誰站起來兩次,為什么?”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到必須同時說清第幾組第幾個對應的才是1個小朋友等等。通過以上的設計,我試圖引導低年級學生慢慢感悟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5、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數學的核心,而分析和推理都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教材無論是例題還是習題,都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旨在引導學生根據信息進行分析和推理,進而準確地描述出相應的位置。如何引導學生依據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推理?是否需要呈現學生如何推理的思維過程?設計怎樣的問題既符合孩子現在的思維水平又能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這節課不用太費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應該就比較濃厚,但僅僅滿足于表面的熱熱鬧鬧?還是適當設計有價值、有一定深度的問題引領學生思考、發展低年級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

  反思本節課的設計與教學,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實現從一維到二維的過渡,為高年級甚至初中的學習打下基礎?可以在學生討論了確定第幾排、第幾個的標準之后,在主題圖上加上從前往后的箭頭和從左往右的箭頭,這樣展現給學生的二維空間一定更清晰、更難忘。在什么情況下用第幾個即一個第幾就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什么情況下要用兩個第幾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這兩個問題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學生已經有所感悟,是否需要在課堂總結時引導學生思考?這將是我繼續思考的問題。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上74、75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中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此時學生對口訣的編制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對教材進行了重新創設教學內容,把7的乘法口訣的編寫和練習融為一體。使學習內容更具挑戰性。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了2~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應用舊知識與推理,編制7的乘法口訣。在探索規律的基礎上掌握7的乘法口訣。

  2.能正確地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編制口訣與應用中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編制7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應用7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好朋友,你認識他們嗎?都是誰?他們在談論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指名讀題上的話語)在一旁的小明在想什么呢?(指名讀)你們知道嗎?(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要想知道兩個星期,三個星期有幾天我們必須要先知道什么?那一個星期到底有幾天呢?(七天)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板書)(齊讀)請你思考2個星期有幾天?你是怎樣想的,3個呢?怎樣想的?

  二、自主探究

  1.同學們真厲害,這樣小明就能準時參加淘氣和笑笑的生日PARTY了。既然你那么聰明,那你能計算出4個星期、5個星期、6個、7個、8個、9個星期更有多少天嗎?(課件)請把你的結果填寫在教材74頁填一填的表格中。(填好的同學自己小聲的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2.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你的結果和想法?

  3.編口訣

  師:同學們,還記得老師教過大家編口訣的方法嗎?

  (齊說)一算,算什么?(用連加法計算結果)二編,編什么?(根據表格編口訣)三看,看什么?(看其中的規律和需要注意之處)四記,記什么?(根據規律記口訣)

  師:同學們真厲害,下面就轉動自己的小腦筋用我們的方法快速的編口訣,記口訣吧。完成教材74頁第2題。

  4、匯報

  誰來讀讀自己的口訣?(兩生讀同時板書)和老師一樣嗎?一樣的舉手,真厲害,你們都是小數學家。看黑板老師寫的這三句口訣,1-6的我們已經學過了,只有這三句是最陌生的,讓我們齊讀一下好嗎?怎么記這三句口訣呢?

  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把你記口訣的方法說給同桌聽聽,比比誰的方法好(同桌交流)

  5、記憶口訣:下面就請大家在下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一背這些口訣。

  6、游戲(多種形式背口訣)

  (1)拍掌齊背

  你們記住了嗎?老師準備考考大家,伸出你的雙手,讓我們一起背一遍。

  (2)師生對口令。

  我來問,你來答,準備好了嗎?(打亂順序問)

  (3)同桌對口令

  同桌兩個人像老師這樣對口令。

  三、練習(15分鐘)

  1.師:你們背的真棒,老師想考考你,敢接受考驗嗎?聽要求,讀算式,說口訣(7*8=,8*7=,567=,568=)

  你們的小腦瓜轉的可真快,看這兩個式子,你能總結出什么?是不是每一句口訣都有四個對應的算式?(不是)

  真是個善于歸納總結的好孩子,請同學們打開教材75頁,快速完成第一題目。

  匯報!誰來匯報一下你的`結果,和他一樣的舉手。真厲害!

  2.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注意仔細看卡片,搶答,注意站姿。要求,直接說答案。(答錯的起立讀算式,說口訣)

  3.同學們,你們做的可真快!小小七星瓢蟲也想來考考我們了!(出示瓢蟲圖)你看到了那些和7有關的數學信息了呢?你能看圖提問一個問題代替七星瓢蟲考考大家嗎?

  4.教材75頁第3題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我們來解決,你愿意試試嗎?(做好的同學嘗試說說這幾道題的數量關系。指名匯報。)

  5.說了那么多,你口渴了嗎?你一天大約能喝幾杯水?那要是一周呢?你是怎樣計算的。原來你一周要喝這么多的水啊,可見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但是如果世界上的水資源枯竭了,我們也就不能生活了,所以平時一定要節約用水

  6.好啦,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這是誰?他是哪里的人物?其實乘法口訣運用非常廣,不僅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也存在,比如說:孫悟空打白骨精不管三七二十一。用到了什么口訣?孫悟空被太上老君關在八卦爐里煉成火眼金睛,一共關了七七四十九天,用到了什么口訣?唐曾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用到了什么口訣?你看口訣是不是無處不在啊,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口訣。

  四、總結(2分鐘)

  誰能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七七四十九

  七八五十六

  七九六十三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

  淘氣說:“我發現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動玩具,你又發現了什么?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游戲: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討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 。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后集體糾正)

  2、現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游戲 ,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2

  一、教學內容:

  54——55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有關0的除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幾個月亮?”

  (二)、學習0的除法

  問題:把幾個月亮平均分?分給幾個猴子呢?

  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個)

  引導:分給6個猴子呢?0÷6=0(個)

  分給7個猴子呢?0÷7=0(個)

  得出結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小練習:0÷3=0÷8=0÷9=6×0=0×8=

  (三)、鞏固練習

  做自主練習1和2

  (四)、拓展練習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大部分同學內容能夠掌握有關0的除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很熟練,必須多做練習。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7的乘法口訣、8的乘法口訣、9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知識點:

  1、經歷編制7—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 7—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記熟7—9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通過編制乘法口訣,初步學會應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能力點:

  使學生能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德育點:

  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 7—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理解乘法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7--9的乘法口訣。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難點:7--9的乘法口訣。

  課時安排:

  1、7的乘法口訣 4課時

  2、8的乘法口訣 3課時

  3、9的乘法口訣 4課時

  4、整理復習 1課時

  1、7的乘法口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72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 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口訣的特征,并熟記口訣。

  2、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能力點: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德育點:

  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經歷編制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教學難點:掌握口訣的特征,并熟記口訣。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每人一套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七巧板,介紹:這是我們祖先很早就發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個小圖形組成的。只要你喜歡開動腦筋,這七個神奇的圖形就會變出許多美麗的圖案。請你們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擺一擺,看能擺出那些可愛的圖案。

  學生獨立拼擺,在班里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會用這七個七巧板擺自己喜歡的圖案,那你們看七巧板還能擺出哪些可愛的圖形?

  出示教材第72頁例1的圖案和統計表。

  二、自主探究:

  1、師:有這么多美麗的圖案,老師想知道拼擺這些圖案一共用了多少個七巧板?同學們你們有哪些好的辦法呢?

  學生匯報。

  師: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2、完成統計表。

  仔細觀察統計表里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學情預測:每多擺一個圖案就多用7個七巧板。

  1個7是7,2個7是14,……7個7是49。

  3、師:想一想我們學過的“求幾個幾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

  學生獨立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小組合作編出口訣。

  師: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編出了7的全部口訣,那我們就用讀的方式來享受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

  交流一下編口訣的方法。

  4、比一比誰先記住7的全部口訣。交流記口訣的方法。

  5、對口令。(師生、生生)

  三、拓展應用:

  1、一個星期有幾天?2個星期有幾天?3個星期有幾天?4個、5個、6個、7個呢?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計算,說口訣。

  7×3 7×5 7×6 7×4 7×7 7×2

  7×1 3×7 5×7 2×7 6×4 6×5

  4×7 6×7 5×2 1×7 6×6 5×4

  3、游戲:郵遞員送信。

  35 21 42 28

  7×5 7×6 5×7 4×7 3×7 7×4

  6個7 5個7 6×7 7個3 4個7

  4、73頁第4題。

  學生說明圖意,你能提出問題嗎?自己獨立解答。

  5、7×2+7 7×5+7 7×7-7

  這三題可以怎樣計算?能用乘法口訣計算嗎?哪句口訣?

  6.:開放題:如果忘記了7*6=?你可以怎樣想積?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74-75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記熟7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能力點:

  會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德育點:

  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乘法的用處。

  教學重點:記熟7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用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實物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背7的乘法口訣。

  2、對口令。

  3、填空:

  二七( ) 四( )二十八 三七( )

  ( )三十五 六七( ) ( )七四十九

  三五( ) ( )七得七 三四( )

  4、看卡片說得數和口訣。

  7×5 7×3 7×6 6×4 5×2

  7×2 7×4 7×7 6×5 6×2

  5×7 6×6 3×7 5×5 4×7

  5、看數說它是由幾和幾相乘得來的。

  12 21 28 16 35 1442 36

  二、自主探究:

  教室里要擺3行花,每行7盆。一共要擺多少盆?

  水彩筆每盒5元,買7盒, ?

  問:要求問題也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學生獨立分析計算,再交流想法。

  三、拓展應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

  請將本月的日歷記錄在上表中。

  1、第一個星期日是( )號;第二個星期日是( )號;

  第三個星期日是( )號;第四個星期日是( )號。

  2、仔細觀察著四個數字,你有什么發現?根據你的發現解決下面的問題。

  第二個星期日是()=()+7×();

  第三個星期日是()=()+7×();

  第四個星期日是()=()+7×()。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熟悉2、3、4乘法口訣,初步記住2、3、4的乘法口訣,初步會計算4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熟記2、3、4的乘法口訣,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乘法計算。

  2、進一步明確乘法口訣的含義和來源,溝通與加法的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對口令

  2、背一背

  二三()五五()四五()二四()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一一()一四()

  [設計意圖]鞏固2~3的乘法口訣,達到熟練運用。

  3、填一填

  5×3=×5=10●×5=25■×2=104×◎=20

  1×5=□△×5=15☆×5=20◇×=255×=30

  [設計意圖]用新穎的復習手段,來幫助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

  4、算一算

  1)兩個因數都是5,它們的積是多少?

  2)擺一個◇需要根小棒,擺這樣的3個◇要多少呢?

  5、想一想。

  如果表示5,那么表示(),

  [設計意圖]用文字或直觀圖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二、列式計算

  a2乘3得幾?

  b3個4是多少?

  C5個3的積是多少?

  D兩個因數都是4,積是多少?

  e一個因數是4,另一個因數是3,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此練習是為鞏固乘法名稱及表示的意義。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6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教材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注重引起學生反思,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主動構建方位知識,并且在試一試和想想做做中設計了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方位的認識。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43-45頁。

  目標預設:

  1、創設情景,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正確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根據給定的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他方位。

  2、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幫助理解方位知識,并學會利用指南針有條理地推斷出方位,同時明白位置的相對性,提高思維能力。

  3、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

  在具體場景中根據不同的參照物來確定方向。

  教學準備:

  (學生分成4組,每組8人,分布于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多媒體課件、方向板4塊、每組8個方位詞。

  一、引入

  按照座位說一說,你們組分別坐在這束花的哪一面。說對了,獎勵一面旗子。

  引出東、南、西、北。并用手指一指。

  二、展開

  1、在實際生活中,東、南、西、北大家都認識得很清楚,那么在地圖或平面圖上,你們也能認識嗎?是怎樣認的?(誰知道十字指向標向上的箭頭指著什么方向?)

  電腦出示圖1:實驗小學全景圖。

  師: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灌南縣要建公園啦!這個現代化的兒童活動中心就建在我們學校的正南方向。你們知道哪個方向是南嗎?

  電腦出示圖2:

  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面各有哪些建筑物?

  點擊出現(東、南、西、北)這四個字樣。

  2、小結:東、南、西、北是我們已經認識的4個方向。

  3、隨著經濟的發展,也為了更好地方便咱們灌南人民的休閑、購物等活動,縣政府近年來在學校周圍興建了一些重要的場所。

  4、電腦出示,你知道英雄廣場在學校的哪一面嗎?小組討論一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你真聰明,我們把東面和北面之間的叫東北面(師用手勢比劃講解)

  小結:英雄廣場在學校的東北面。

  師指名學生再說說,英雄廣場在學校的( )面。并配合手勢練一練。

  5、電腦分別出示:這里還有圖書館、華聯超市、鹽河二橋,它們又分別在學校的哪一面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指名匯報交流。(匯報時先問問為什么?)

  6、小結:同學們通過看圖,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4個方向。(點擊出現4個方向)

  電腦出示圖:

  總結:同學們都知道,我們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能很快的標注圖上的東、南、西、北這4個方向,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今天學習的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4個方向呢?請大家在小組之間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幾個方位詞的。

  三、練習。

  ①指南針

  師:在野外或大海航行的時候,由于沒有建筑物,很難辨別方向。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一種辨別方向的儀器,叫指南針。就指向哪兒?

  出示掛圖:你能根據指南針給出的一個方向來確定其余七個方向嗎?

  先想一想,怎樣填得快,再在書上填一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先填什么?

  ②動物找家

  同學們一共認識了8個方向,這到哪也不會迷路了。可是有幾只小動物在體育場參加運動后找不到家了,但它們都記得家住在哪,你能幫它們送回家嗎?聽聽它們是怎么說的。

  ③制作方向板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能處處都寫著這8個方位詞,假如到了操場,到了自己家里,怎樣才能很快地來辨別這8個方向呢?(找一個,就能找到另7個)我們可以制一個方向板來辨別方向。下面按照老師的要求操作。

  請組長拿出事先準備好的7個方位詞,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詞。請按照指向標北的方向將方位詞擺在硬紙板相應的位置上。

  擺好后展示,并做移動位置說方向游戲。(每一組由組長指令,按順序一起移動位置并報出你所在的方向)師示范操作。

  課后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方向板去操場、校園外辨別方向了。

  ④動作比劃

  誰來說一說,教室的西北面在哪里?

  師示范做手勢:如:東北伸出手先指向東,再伸出手指向北,兩手同時向中間拍一下,這時手就指向東北面了。

  全體小朋友起立,學生反復練習,東北、東南、西南并指學生將拿著彩旗站在指定位置。

  四、小結:

  誰來說說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拿著小旗的同學起立,舉起來,向大家展示。

  這就是我們學過的一個成語四面八方。

  五、引申:

  (出示省地圖),你認識它嗎?它就是一幅江蘇省地圖,找找我們連云港在哪?

  現在想去蘇州樂園游玩,它在我們連云港的什么方向?你能做小導游介紹一下嗎?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利用兒歌編制5的乘法口訣。

  2、在具體情境中,學會5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

  利用兒歌編制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學會5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這幅圖呈現的是一位老師與兩個小朋友觀看雜技表演――騎自行車的情景。主信息是5輛車,每輛車上5個人,其中每人手中轉著2塊紅方巾。先讓學生找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引出對5和2的乘法口訣的探索。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欣賞一場精彩的雜技表演(出示課件:伴隨音樂出示課本主題圖),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二、新授

  師:咱們編首兒歌來找答案吧。 1輛小車2個輪,上面共有5個人;2輛小車4個輪,上面共有10個人;3輛小車( )個輪,上面共有( )個人 你能接著往下編嗎? 小組合作填寫沒編完的兒歌。

  師:誰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乘法算式)

  師:為了計算更方便,人們總結出了乘法口訣,比如,第一句一輛小車5個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訣一五得五來概括。你能根據兒歌或者乘法算式試著往下編嗎?

  師:同學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嗎?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你們組的成果?學生交流發現的規律。 (設計意圖:交流后宜采用多種有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掌握口訣,如:二人對口令,小組開火車,男女生對抗賽等。讓學生在理解口訣意義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逐步提高熟練程度。) 學生獨立觀察。 全班交流后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回答。

  1、相鄰的兩句口訣之間相差5。

  2、5的乘法口訣的得數個位上的數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個因數分別是1、2、3、4、5,后一個因數都是5。

  三、知識應用

  師:應用2和5的乘法口訣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讓我們回到雜技表演現場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哪些問題?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你們組發現的問題?

  1、一共轉動著多少塊紅方巾?

  2、一共有多少個車輪?

  3、一共亮著多少個燈籠? 全班交流。學生自由發言。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利用我們今天學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第一關:算得數寫口訣。

  15=( )口訣:( ) 35=( )口訣:( ) 25=( )口訣:( ) 54=( )口訣:( ) 55=( )口訣:( )

  第二關:看圖列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第三關:你會算嗎?

  第四關:你行我也行。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乘法口訣編一道應用題,請其他同學幫助解答。

  四、課堂檢測

  1、完成下面的乘法口訣。

  一五得( ) ( )二十五 三五( ) 四五( ) ( )一十

  2、根據口訣寫算式。

  三五十五 二五一十 ( ) ( ) ( ) ( )

  3、解決問題。

  每個杯子3元、王老師買了5個杯子需要多少元?

  五、總結

  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

  六、課后作業

  尋找生活中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的問題。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8

  教材分析: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從二年級上冊開始新增設的一個單元,是新教材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嘗試。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學生學習概率統計的知識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

  教材的例1通過2個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表示不同的兩位數,屬于排列知識,例1給出了一幅學生用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情境圖,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然后小組交流擺卡片的體會:怎樣擺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教材以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場景為依托,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將學習活動置于模擬情景中,給學生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為學生今后學習組合數學和學習概率統計奠定基礎。

  學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體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賽場次,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等等,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注意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來進行學習,經歷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的數學知識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使學生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經歷簡單的排列和組合規律的探索過程;

  2.使學生初步學會排列組合的簡單方法,鍛煉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設計理念:

  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實物投影、動手操作、游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做到:

  a、創設情境 活用教材

  我對教材進行了靈活的處理,創設了六一參觀體育館這樣一個情境,在一個又一個的活動情境中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和組合規律的過程,在活動中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發現規律。

  b、關注合作 促進交流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了,你們打算怎么度過這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呢?

  學生自由回答。

  師:老師決定今天這節課帶大家去體育館玩一玩,你們愿意嗎?

  (課件出示體育館的場景,學生興趣盎然。)

  [創設參觀體育館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抓住了童心,為新課的順利進行作好了鋪墊。]

  二、合作學習,構建模型

  1.初步感知。

  師:瞧!有這么多運動員在這兒參加比賽,現在想請大家給運動員試著編一個號。

  課件顯示:

  學生同桌討論,指名回答:12和21。

  2.合作探究。

  師:(課件在原基礎上加一個3)如果是1、2、3三個數字呢?能編出幾個號?能組成幾個兩位數?請大家拿出數字卡片動手擺一擺,組長把大家的討論結果記錄在答題卡上。比比看,哪個組找的最多。

  (活動開始,教師巡視。)

  以組為單位派代表上臺匯報,將答題紙展示在投影儀上。

  師:有的組擺出了4個不同的兩位數,有的組擺出了6個不同的兩位數,你們是怎么擺的?有什么好辦法?

  (鼓勵方法的多樣化,對各組的不同方法進行肯定和表揚。)

  結合發言,引導學生進行評價,選出優勝組。

  師生共同歸納:用數字排列組成數,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確定十位上的數,然后考慮個位上有哪些數可以與其搭配。

  板書:不重復、不遺漏、有順序

  [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讓小學生經歷了簡單的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由2個數過渡到3個數的排列,給學生留有較大的探索交流空間,這樣做,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樂于合作的習慣。]

  3.握一握。

  師:剛才各組同學都合作得非常好,大家真了不起!(走到優勝組旁邊,伸手和優勝組的4名同學握手)向你們表示祝賀!

  師:握手是我們見面時表示禮貌的一種方式,提到握手啊,老師要考考你們了,如果組內的4名同學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幾次呢?猜猜看!

  (指名回答,學生進行猜測。)

  師:究竟是幾次呢?請大家互相握握看吧!

  請一個組的同學上臺演示,其他同學一起數數。

  [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意識,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根本上體現了課堂的發展按學生的思維發展進行。]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乒乓球賽。

  師:這里在干什么?

  (課件播放錄像片段:乒乓球比賽。)

  師:三個運動員每兩位只打一場,他們要決出冠軍需要進行幾場比賽?

  如果老師也參加進去呢?

  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言。

  2.搭配服裝。

  師:激烈的比賽結束了,馬上就要進行頒獎典禮了,這里有兩件衣服和兩條褲子,同學們,獲獎選手可以怎樣搭配衣服呢?

  (課件出示圖片。)

  學生拿出學具卡片,獨立解決問題。

  匯報交流,投影展示,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設計。

  師:你想讓他們穿哪套呢?你是怎么想的?

  3.付錢問題。

  師:為了獎勵獲獎運動員,組委會決定給他們買一份特別的獎品。

  (課件出示獎品盒以及標價:5元。)

  現在有一張5元,2張2元、5張一元,可以有幾種拿法?

  學生擺學具,上臺匯報,教師及時進行表揚。

  [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新知識,三個層次的情境安排,給學生留有充足的空間,讓他們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四、暢談收獲,全課小結

  師:今天大家玩的開心嗎?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學習收獲。

  評析: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始終以小組合作為主,改變了重教師講知識、輕學生構知識的教學模式,按照新的教學理念和兒童的認知特點,創造性的設計教學,將學生的學習活動置于參觀體育館這樣一個模擬情境中,凸現了數學學習的生活化。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給了學生很大的學習空間,創設了給運動員編號、搭配衣服、買獎品等活動情境,使得學生始終在玩中感受數學,在玩中體會排列的知識,通過師生的雙邊活動、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使學生完全在平等、自由、和諧的氛圍中學習。

  總之,這節課教師注重把數學和生活相溝通,讓學生在知識的活動中得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習得知識,整個課堂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生命活力!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標: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根據主題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院和郵局分別位于學校的什么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么,并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學生口頭回答后,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并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筑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么特別之處。教師讓學生討論后說一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后,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筑物的旁邊。教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師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并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8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后,指名說一說。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在辨認方向的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3.會辨認平面示意圖,并根據平面示意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設計的活動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為學生提供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因此,我在教學中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廠辦子弟小學,班上的47名學生中大部分是本廠子弟。班上的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遇到問題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嘗試解決,思維比較活躍。由于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了東、南、西、北這四個基本方向,因此對于本課的學習是有一定知識基礎的。

  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教室里

  (一)折一折

  (設計意圖通過折方向板的活動,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復習已學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折方向板

  同學們都喜歡折紙游戲,這節課一開始,我們就一起折一個方向板。

  請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然后打開,中間就有一個十字形的折痕,這就是一個方向板了。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方向。(東、南、西、北)請把這些方向寫在方向板上。這個方向板我們就做好了。

  2.在地圖上是怎樣規定方向的?你知道我們教室的北面在哪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請大家把方向板的北面對準教室的北面放好。教室的南面在哪?請你向南面招招手,請你面朝東面敬個禮,請你面朝西面點點頭,面朝北面大聲地說:我認識方向了!

  (二)認一認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給方向起名字,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出示課題:辨認方向。

  (課件演示某一街區的地圖,出示以學校為中心,在它的東、南、西、北方向上的建筑物。)

  1.你能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說一說學校與這四座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嗎?還有不同說法嗎?

  2.在學校的周圍還有一些建筑物,你知道它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嗎?(課件逐一出示其他位置上的建筑物。)

  有不同的看法嗎?你是怎樣想的?

  3.現在請辨認方向的高手指南針來告訴我們。(課件演示)

  普通的指南針上一般刻有八個主要方向,有北、南、西、東,剛才大家給這個方向起了一個名字,指南針也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它跟大家起的名字一樣,你們真棒!

  (學生歡呼。)

  4.我們認識了四個新方向,現在,大家能不能準確地說出這些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互相說說。)

  5.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折一折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制方向板,對所學的新方向進行整理,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空間觀念。)

  我們學習了四個新方向,你能在方向板上把它們表示出來嗎?

  1.想想怎樣折,再寫一寫。

  2.你是怎樣做的?(演示)

  現在方向板上有八個方向了,我們可以用它幫我們找準方向,想一想、試一試。

  (四)試一試

  (設計意圖能正確使用方向板,會用它來辨認生活中的方向,能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怎樣使用方向板呢?(學生說想法。)

  使用方向板時,必須要先找準教室的某個方向(如北面),然后將方向板的這一方向(如北面)對準教室的相應方向(北面)擺好,這樣,就可以找準方向了。

  2.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的不同方向各有什么。(互說)

  3.利用方向板,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周圍同學坐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請第幾位學生站起來,和你們東北方向上的同學握握手

  4.誰能說說老師現在站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大家都說對了,可為什么你們的說法不同呢?是老師站的位置變了嗎?

  (學生悟出:因為觀察位置不同,所以說法不同。)

  第二部分教室外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游動物園這個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經歷從辨認平面示意圖上的方向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過程,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師:剛才,我們在教室里學習了八個方向,還在教室里找準了方向。請同學們帶好方向板,現在我們就準備去游動物園。

  師:老師把學校里的花園設計成一個動物園,現在想請5名同學做動物管理員,其他同學做游客。

  (一)公園大門口(對象:動物管理員)

  這是動物園的示意圖,在蘑菇亭的周圍有哪些動物館?你喜歡它們嗎?你想負責管理哪種動物?

  1.崗前培訓

  禮貌接客。如果游客能準確地說出動物所在的位置,不但請他看動物,還要送他一枚動物館的紀念章;如果說得不正確,就請他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再試著找動物。

  2.找位上崗

  看看示意圖,你負責的動物在蘑菇亭的哪個面?現在,我們一起去蘑菇亭看看,再找一找。

  (管理員找準方向成功上崗后,帶上動物頭飾。)

  (二)公園外(對象:游客)

  1.明確目的

  游客們,請集合,我們準備進動物園了。進園時,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辨認好方向。因為只要你能找準方向,不但能看到你喜歡的動物,還可以獲得動物館里漂亮的紀念章!

  2.介紹情況

  這個動物園有兩扇大門――南門、北門。如果你從南門進動物園,根據示意圖,很容易就能找準方向看到喜歡的動物;如果你從北門進動物園,那可具有挑戰性,因為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找錯方向。

  想想,你決定從哪扇門進動物園呢?

  請決定走南門的站這邊,決定走北門進的站那邊。(分開站好。)

  3.提出要求

  示意圖要看仔細,這樣才方便尋找動物所在的方向。

  動物園的正中心是蘑菇亭,咱們就以它為觀察點好嗎?不管你往哪扇門進,都要先到動物園的正中心蘑菇亭去集合,聽清了嗎?

  你可以邀請周圍的同學和你一塊逛動物園,商量好了嗎?出發吧!

  (三)蘑菇亭

  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準確地辨認好方向,才能看到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并得到動物館的紀念章。游完動物園的游客回到這兒集中。開始活動。

  (活動中,游客要向動物管理員指出他所管理的動物館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只要游客答對,管理員就在他的方向板上蓋紀念章;如果游客答錯了,管理員將請游客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

  1.反饋

  (1)你得了幾枚紀念章?

  (2)介紹你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上看到了哪種動物。

  (3)我們要去猴山,就要往東走。我們一起去看猴子,猴子正在吃桃子呢!

  2.提出問題

  (1)老虎林在猴山的哪個方向?大象館呢?

  (2)剛才在蘑菇亭觀察老虎林是在東北面,大象館在東南面,為什么這會兒又說它們分別在猴山的北面和南面呢?(生:位置變了。)

  3.小結

  今天大家都動腦筋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上,我們還要向今天從北門進動物園的同學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困難、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根據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發掘學習的樂趣。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成功的,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整節課分為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兩大環節。

  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辨別教室里的物體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應用多媒體CAI,啟發他們自己編方向的名稱。當他們發現指南針上的方向名和自己編的方向名相同時,不禁歡呼起來,因為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當問及老師站在同學們的哪個方向上時,學生產生了一場小小的爭論,最后,他們非常了不起地說出: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們說法不同。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課外設計了游動物園的實踐活動,我利用學校內的小花園,接著教材的情境繼續創設一個游動物園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索、體驗生活中物與物之間位置關系的機會。學生在生活中根據游園示意圖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找到正確的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觀看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情境中的兩扇入園門的設計,注重了學生間的差異。總之,此游戲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這節課,我感受到只有在教學設計上緊扣新課程理念,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樂學、愿學,學到真正有價值的數學。

  案例點評

  本節課的目標定位旨在促進學生的發展,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上,教師敢于分地點教學,把整節課分為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兩大環節。

  課堂中,教師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辨別教室里的物體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應用多媒體CAI,啟發學生自己編方向的名稱,認識平面示意圖,讓學生在觀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完成了從生活空間中辨別方向到平面圖中辨別方向的抽象認識過程。

  課外設計了游動物園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視野拓寬到生活空間。利用學校內的小花園,創設了一個游動物園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觀察生活中物與物之間的位置關系的材料與機會。學生在生活中根據游園示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找到正確的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觀看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喚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不但從中體驗了成功的喜悅,而且使學生完成從辨認平面示意圖方向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過程。

  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有一設計值得提倡,即設計了兩扇門,由學生自己選擇入園的門。由于示意圖的指向標方向全是指北面,學生從北大門進,動物園中的動物方向就剛好與示意圖位置相反,這樣,所提供的信息讓學生有了選擇性,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8-26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3-30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8-28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9-29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7-26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4-22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15篇03-31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最新模板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