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一、準備練習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適當的數.(說出依據)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結引入
我們運用一些運算定律或者運算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能不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使計算簡便呢?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4
1.82.58+1.81.42
1.觀察算式特點
2.學生試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第一種方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第二種方法只是根據一般的運算順序)
4.練習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對簡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下面各題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三)思考題:填同一個數
□-□+□+(□□□-□)=10
四、課堂小結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目簡便計算,但是應該隨時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驟可以簡算,能簡算的,盡量使計算簡便,不能簡算的再按運算順序計算.
五、課后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二)新興煤礦七月份產煤4.85萬噸,八月份產煤5萬噸,九月份產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煤多少萬噸?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在認識圓的基礎上認識球的特征,了解球的各部分名稱,發展空間想像能力。
2.通過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習,增強學生的研究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前階段學校搞泥塑大賽,同學們都踴躍參加了。泥塑有個基本功,就是要把橡皮泥搓成小球。你能嗎?拿出橡皮泥,看誰搓得標準、美觀。相機揭示課題。
評析:
學生通過動手活動,創造了感興趣的、有結構的觀察材料,使探究活動更直接有效。同時也喚起學生更直接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
1.分小組學習。先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想了解球的哪些知識。然后請同學們充分發揮想像力,通過切割、觀察、討論,自主認識關于球的一些知識。
評析:
這里不再是教師手拿學具按部就班的講解,而是學生利用搓好的球和其他實物、學具帶著問題自主求知。課堂是開放的,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始終處于核心地位,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2.學生交流。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1)名稱:球面,球心(o),半徑(r),直徑(d)。
(2)特征:球面是曲面;在同一個球里,有無數條半徑,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長度也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1/2 等等。
評析:
這種設計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教學過程是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完全按事先設計好的程序進行。教學中,學生能說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當學生回答得不完整時,教師可做適當的點撥或補充。
3.歸納整理。同學們將剛才研究的知識寫在紙上,并請兩位學生到講臺前交流。
評析: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行為不是對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依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所做的主動建構。通過歸納,學生將學到的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經驗中去,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4.質疑問難。
下面的問題如果學生提出,則靈活解決。如無學生提出,前兩個問題教師可直接提出:
(1)怎樣測量一個球的直徑?如何證明一個球的直徑都相等?(先讓學生說方法,引導學生用兩塊木板夾住演示)
(2)球與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先討論,再交流)
(3)如有學生提出表面積、體積問題,則引導:現在解決這個問題難度還很大,回去可以查閱有關資料,看球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是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看書并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
2.地球的赤道大約是一個半徑6400千米的圓。如果有一根長比赤道的周長多1米的鐵絲圍成一個與赤道是同一圓心的圓,那么,你的拳頭能否從赤道與鐵絲的空隙處穿過?
先讓學生猜一猜,可讓聽課教師也參與。再讓學生說解答方法。全班計算。如有時間可改成木星(赤道半徑71400千米)等,讓學生推理得出結論,
評析:
新課程強調創造性和開放性思維的培養。開放題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中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例2、例3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過程:
一、復習:
1、匯報課外認方向的情況。
2、說說教室和校園的東西南北各有什么。
3、玩認方向的游戲。
二、新課:
(一)例2:
1、觀察第3頁的校園圖,你能畫出校園的示意圖嗎?怎樣畫,能讓別人看懂方向?
2、學生同桌合作畫。
3、交流匯報:把學生畫的多種情況展示出來。
4、請大家觀察這幾種不同的示意圖,你覺得怎么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太亂了。)
5、為了方便交流,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現在,你能按這個要求畫出示意圖嗎?并注意標上北的方向。
6、學生獨立繪制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示意圖。
(二)例3:
1、觀察例3圖,你是怎么找到北邊的?(圖上標有)
2、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宮怎么走?請你先用手指出路線圖,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4、同桌互相說:去體育館怎么走?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初步認識線段,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簡單圖形中線段的條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畫線段。
2、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以及與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形成線段的表象。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受,認識線段。
1、如果要把線段用圖表示出來,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象一下線段的樣子。
2、(課件出示線段圖)線段是什么樣子的? 師根據學生描述介紹端點。
3、學生完整描述線段的特征。
4、再次閉上眼睛,在腦子里記住線段的樣子。
5、這是剛才的線段,(課件逐步演示旋轉)它變了,現在還是線段嗎?為什么?你們發現了什么?
6、師: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變,只要是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它就是線段。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那些是線段。(學生辨別線段)
7、(隱去非線段,留下線段)這些都是線段,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師小結過渡。
二、回歸生活,體驗線段
1、我們的生活中藏著許多線段。(尺)你們看,這把尺的一邊,就可以看成是一條線段,這兩端是它的兩個端點。這把尺上還有線段嗎?
2、(數學書)你能在數學書的封面上找到線段嗎?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線段嗎?誰把它找出來?
4、直尺、數學書、黑板的每一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生活中的線段可多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小朋友兩人一組,你指給我看我指給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實踐操作,感悟畫法。
1、生活中的線段太多,我們說也說不完,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畫下來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來畫線段?為什么?
2、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工具,自己試著畫一條線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畫的?(指名演示畫線段)你是怎樣畫的?
4、誰也是這樣畫的?你們是用什么工具畫的?
5、誰畫線段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
6、師:我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合適的工具來畫,在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歡什么?為什么?
7、師:尺子是我們常用的畫線段工具,用尺畫線段,不僅畫得好,還特別方便,尺的用處可大了,將來我們還可以用它來測量、設計圖紙。
8、學生用尺任意畫不同的線段。全班評議、欣賞。
四、多種方法,深化認識。
1、(出示紙)你能用紙折出一條線段來嗎?試試看。
2、交流。你折的線段在哪里?誰折的線段比它長(短)?
3、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圍起來,還能拼成我們認識的圖形。這些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學生數一數,填一填。)
4、反饋。猜猜看六邊形由幾條線段圍成?七邊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線段嗎?
6、師:一條線段看起來不起眼,很單調,幾條方向不同的線段能圍成我們認識的各種圖形,許多線段還能組成很神奇的精美圖案。(欣賞)
7、漂亮嗎?我們也來試一試,畫一畫,做一名小小設計師。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針對《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學段目標,結合教材求經過時間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并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1.明確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分清時刻與時間段。
學生已經對時、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體驗,能正確認讀幾時幾分幾秒,因此在教學例1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牢牢記住已經掌握的`相鄰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同時讓學生通過具體生活情境理解時刻與時間段的區別。
2.借助直觀模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由于時間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充分借助鐘面模型,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鐘面,幫助學生理解經過的時間,然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交流探究找到解題方法,即“經過時間=結束時間-開始時間”。
教師準備 PPT課件、鐘表
學生準備 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出示PPT課件)
1.出示復習題。
(1)鐘面上有( )個小格,每兩個數之間有( )個小格。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秒針走1圈是( )分鐘。
(3)1時=( )分
(4)1分=( )秒
2.出示古詩:“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交流: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詩?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結:這是寫珍惜時間的詩句,光陰就是時間。
3.揭示課題:時間的計算。
⊙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2時=( )分
想:1時是60分,2時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時=( )分,怎么想?[用5個60連加的方法;也可以這樣想:在120分的基礎上再加3個60分,即120+180=300(分)]
(2)( )時=240分
(3)3分=( )秒
(4)4分=( )秒
設計意圖:例1比較簡單,讓學生自主探究算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時間的計算。
(1)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思考:你早上幾時離家,幾時到校呢?
(課件出示例2情境圖)
請同學們討論并提出數學問題。(小明從家走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
(2)討論算法。
師:大家這么快就知道是15分鐘,你是怎樣計算的?請把你的計算方法講給組里的同學聽。(小組討論)
預設 生1:數鐘面上的大格,分針走了3個大格,是15分鐘。
生2:數小格,15個小格是15分鐘。
生3:45-30=15(分)
師:計算時,在同一個小時內,我們只要用分鐘相減來求經過的時間就可以了。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歡哪一種呢?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匯報)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計算的這道題中,幾時離家,幾時到校,這里的幾時我們叫做“時刻”。而剛剛大家計算的經過時間,我們叫做“時間段”。時刻,只要看鐘表就可以知道,而時間段是要經過計算得出的。以后計算時間段,也就是計算經過的時間,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3)情境練習。
出示教材5頁“做一做”。學生獨立解決,同桌交流算法。設計意圖:時間的計算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難度,本部分教學采用學生喜歡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化難為易,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在計算的過程中不必要求學生統一使用一種算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一、揭示課題
二、復習筆算
1、做復習第1題。
(1)做第一組加法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在練習本上計算。提問:筆算加法要怎樣算?
(2)做第二組減法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練習本上。
(3)提問:筆算減法要怎樣算?
(4)小結:筆算加法和減法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2、做復習第2題第一行,三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把三道題做在自己的本子上。
3、下列題對不對,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765246942356003
+235+1183-607-235
4、做復習題第3題里的第一組題
三、復習加減法的驗算
1、做復習題第4題,指名兩人板演。
2、引導學生小結:加法和減法怎樣驗算、
四、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筆算加法和減法各要怎樣算?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五、作業:復習第2題余下的六道題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合集6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5-19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八篇05-23
【推薦】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八篇05-30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5篇05-30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模板8篇05-29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5-28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模板7篇05-28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6篇05-28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8篇05-28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模板9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