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在實際情境中正確找出等量關系。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會列方程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3、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
教學重、難點:
找出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并根據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看花卉展覽嗎?
生:喜歡!
(課件出示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
師:這是20xx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的現場。從1995年開始舉辦的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濃縮
了云南花卉產業發展史。正如云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會長施天駿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花展可以看出云花正在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和花卉展覽有關的數學問題,好嗎?
板書:解決問題(二)
二、走進新課
1、圖示信息,尋找等量關系
(課件出示例2主題圖和文字部分)。
師:你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用紅色閃動條件和問題:草本花卉1 400 000盆,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的20倍還多20萬盆呢!木本花卉有多少盆呢?
問:題目中是怎樣說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之間的關系的?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獨立畫線段圖。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畫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線段圖:
師:仔細觀察線段圖,你能發現哪些等量關系?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
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草本花卉的盆數;
草本花卉的盆數-木本花卉的盆數×20=20;
木本花卉的盆數×20=草本花卉的盆數-20。
2、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等量關系式,看看哪個數量是已知的,哪個數量是未知的?
生:草本花卉的盆數是已知的,木本花卉的盆數是未知的。
問:能根據上面的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求出木本花卉的盆數嗎?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試著設未知數,并根據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答。
學生試做后,指名板演。
解:設木本花卉有x萬盆。列方程得:
20x+20=140
20x=120
x=6
師:這道題做正確了嗎?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
20×6+20=120+20=140
師:通過檢驗,我們發現木本花卉的20倍+20和草本花卉的盆數相等,符合題意,說明我們的
解答正確,可以寫上答語了。
(板書答語)
師:剛才我們根據草本花卉的盆數第一個等量關系列出了方程,你還能根據另外的兩個等量關
系列出方程求出草本花卉的盆數嗎?請試一試。
學生試做后,指名匯報,板書: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140-20x=20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解:設木本花卉有x盆。列方程得:
20x=140-20
20x=120
x=6
答:木本花卉有6萬盆。
師:我們用不同的方程解決了“木本花卉有多少盆?”的問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個方程
好一些?
生:第一個方程好一些,因為這個方程的等量關系容易找。
三、完成練習,鞏固深化
1、教科書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1)小題。
先讓學生讀題,并想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再獨立解答。交流時讓學生說自己是怎樣
找等量關系的,又是怎樣列出方程的,解方程的步驟是怎樣的,是怎樣檢驗的。
2、做練習二十一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突出要根據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來列方程。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的第(2)小題和第3題。
五、總結學法,談談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是怎樣得到這些收獲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教科書第29~38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了解用秤稱物體的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4、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是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千克和克。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接著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后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稱一稱》。
四、教學重點:千克和克質量單位的認識
五、教學難點: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學時間:4課時
七、教學策略:以操作為主,讓學生通過動物操作建立概念
第1課時 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29~32頁,千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了解稱物體的方法;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臺秤一個、兩袋質量不一樣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學生:稱好自己的體重、帶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去商店買東西吧!你買過些什么?這是老師昨天在超市買的兩袋東西(出示:兩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準確的重量該怎么辦呢?(用秤稱一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秤稱物品
二、學習新課
1、課件演示:介紹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
2、認識臺稱,學習使用臺秤稱物品的方法
(1)引導學生看圖: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針、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訴我們物品重多少,像物體的長度單位是米一樣,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單位,國際上通用千克來作它的單位(板書:千克),千克在我們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書: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針指著數字1,也就是說這袋紅棗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嗎?
3、動手試一試
(1)小組合作派一人稱出重1千克的鹽裝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說說你的感受,并記在心里
(2)把自己帶的秤好的1千克的東西比一比是不是與1千克鹽一樣重,體會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請帶了1千克水果的同學數數這1千克水果有幾個。
(3)情境:老師這兒有許多東西,你能從中找出1千克重的嗎?試一試
4、估一估
(1)請你猜一猜老師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學間相互估計對方的體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實體重告訴猜的同學,看誰估得準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談話:通過稱一稱,我們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單位。出示商品實物照片,觀察后交流從圖中獲得的數學信息。
問:你知道什么是凈含量嗎?
2、想想做做2
談話: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看到關于重量的信息。出示圖片,了解數學信息。從這兩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進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學生觀察秤面說出各種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饋,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根據剛才說出的數據提出數學問題,口答解題。
4、想想做做4
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閱讀,提問:這道題提出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加大約?你能說出這兩種水果的重量嗎?
5、想想做做5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你知道嗎?
讓學生進行閱讀,然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使學生感受計量單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四、總結延伸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談話: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廣泛的,希望同學們課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記一記,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菜,看一看媽媽買了哪些菜,各重幾千克,試試你能幫媽媽拎起幾千克重的物品。
第2課時 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33頁至35頁,克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輕的質量觀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估測,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兩袋共重1千克的鹽、2分錢的硬幣、羽毛、尺子、桔子一個、天平。
學生:硬幣(2分、1角、5角和1元)、橡皮筋、樹葉、水果等。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物品的質量單位千克,稱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說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嗎?對于很輕的東西,用千克來作它的單位合不合適呢?
二、學習新課
(一)認識克
1、稱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來作單位,用字母g表示(板書:克g)
2、認識天平
(1)介紹砝碼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指導看圖(書中33頁圖)和物(天平)。我們常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用天平秤稱物品時,需要用砝碼來確定物品重多少,砝碼相當于臺秤中的秤砣。你能說說圖中的砝碼各重多少克嗎?
(2)用天平秤稱黃豆。
①猜一猜10克的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②稱一稱10克的黃豆
③數一數10克黃豆有多少粒?
④算一算:1克黃豆有多少粒?
(二)體驗克
1、1克很輕,大約是一枚2分錢重,幾粒黃豆的重量是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黃豆、一枚硬幣、一根羽毛、一片樹葉、一把尺子。
3、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輕?
4、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哪些物比1克輕?生活中在哪些地
方要用到克這個單位?舉例說明。
5、估一估
一個桔子重大約幾克?先掂一掂,再天平稱一稱看你估得準不準。
(三)千克與克之間的關系
1、觀察一袋鹽重多少,(500克)兩袋鹽呢?(1000克)
2、用臺秤稱一稱(師演示)把這兩袋鹽放到以千克為單位的臺秤上稱一稱,問:這個臺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為單位的?看一看這兩袋鹽有多重? 你有什么發現?
板書:1千克=1000克
小結: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是1000。注意讀法:讀作1?千克等于1000?克。3、口答單位換算
(四)完成試一試
(1)掂一掂: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比一比輕重。
(2)猜一猜數學書和文具盒大約有多少克?
(3)再稱一稱,一本數學書大約重多少克?一個文具盒大約重多少克?
小結:數學書大約重300克。
三、實際運用克
1、想想做做1
(1)觀察包裝袋,說說下面物品有多重。說說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你還見過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單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讓學生猜一猜這三種物品比1克輕還是重?實際掂一掂,在比較中加深對1克有多重的體會。
3、想想做做3
單位換算:學生先獨立填空再說說每題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活動:稱一杯水的重量
(1)觀察想想做做第4題圖,說一說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說一說:如果要稱出一杯水有多重,該如何稱的?
(3)全班交流:
四、全課總結
用千克和克說一句話或講一個小故事。
五、課堂作業:練習冊第19頁認識克。
第3課時 練習四
教學內容:第36~37頁。練習四。用千克和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熟練掌握千克和克的進率并能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口答: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 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 10千克○8000克
二、完成練習四中的習題。
1、第1題
(1)提問:一個梨,一個雞蛋有多重用哪個單位合適?估一估:一個梨大約有多重?一個雞蛋大約有多重?哪種重一些?一只母雞大約有幾千克?一頭肥豬大約多少千克?
(2)用線連一連,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2、第2題
(1)出示掛圖提問:你們見過這些體育用具嗎?鉛球和籃球哪個更重?
估一估:鉛球如果用千克做單位大約有幾千克?籃球如果用克做單位大約有多少克?
(2)根據給定的數據選擇適當的計量單位,說說你的想法。
3、第4題
(1)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你從圖畫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提問:要解決所提出的問題,你有什么策略?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4)組織交流匯報。
匯報時主要對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解釋。
4、第6題
(1)理解題目含義: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你從圖畫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提問:你能算出1號杯里的水重多少克嗎?怎樣算?
(3)學生算出1號杯中水的重量。
(4)提問:你能估計出2號杯和3號杯里的水大約各重多少克嗎?(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用2號杯中的水的高度與1號杯比較,估一估2號杯中的水大約重多少克?
(90克)用3號杯里的盛水中的水的高度與1號杯比較大約是多少克?(120克)。
5、思考題
(1)學生自己思考。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因為每個菠蘿同樣重,每個蘋果也都同樣重。從天平的兩側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個蘋果和1個菠蘿),發現2個菠蘿的重量等于6個蘋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個菠蘿的重量是1個蘋果重量的3倍。
6、全課總結。
(1)讀一讀你知道嗎?
(2)小結質量單位有生活中的應用,合理膳食對身體健康的意義。
三、課堂作業
1、第36頁第3、5題。
2、估計它們分別有多重,用線連起來。
一塊口香糖 一只兔子 一頭牛 一塊香皂
350千克 5克 2千克 120克
3、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盒牙膏 一袋面粉 一把牙刷 一臺小電視機
100( ) 20( ) 20( ) 15( )
4、看圖填空。
空杯重50克,1號杯裝有半杯黃豆連杯共重150克,2號杯裝滿黃豆,1號杯的黃豆是3號杯里的黃豆的2倍。
(1)1號杯中裝了( )克黃豆。
(2)估計2號杯中的黃豆大約有( )克。
(3)估計3號杯中的黃豆大約有( )克。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3頁的例14及“做一做”題目,練習十四的第6-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商末尾補“0”的意義。掌握兩位數除多位數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卡片。
540÷6072÷18140÷2560÷8
720÷9303÷3217÷7320÷4
2、不用計算,講出商是幾位數。
3、改正下列各題中的錯誤。
先讓學生討論,找出各題的錯誤原因,再由三位同學板演訂正,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重算。
二、新接。
1、引言。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要注意商未尾的“0”;
在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同樣也要注意商末尾有“0”的情況。今天學習的內容是商末尾有0的兩位數除法。(板書課題)
2、教學例14。7820÷23
(1)審題:商是幾位數?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2)學生試做。兩人板演。
(3)教師巡視,將學生計算中出現的不同情況,分別寫在黑板上。
(4)結合豎式提問:
在百位上商“3”表示多少?在十位上商“4”表示多少?個位上商“0”為什么一定要寫?
教師指出:在計算過程中,除到破除數的十位商“4”,能除盡,被除數個位上的0就不必再移下來,直接在商的個位上寫0。
3、改題。如果例3的被除數是7830,該怎么辦?
(1)指定學生板演,其余學生試做。
(2)結合豎式講評提問:
①當十位上商“4”,為什么還要把被除數的十位上的余數1與個位上的0移下來?(當十位上商“4”后,但被除數十位上還有數,因此要把1移下來,再把個位上的0移下來,10除以23,個位仍不夠商1,在商的個位上寫0,這時余數為10。)
②商的末尾不補“0”行嗎?為什么?(不補0,商就不是三位數,也就不能表示3個百、4個十,而只是34,驗算的結果也就不對。)
③怎樣進行驗算?(看除數與商的積、加上余數是否等于被除數。)
三、鞏固。完成第63頁下面“做一做”題目。
9180÷543749÷31
先判斷商是幾位數,然后由學生獨立練習。
四、。
今天學習的是兩位數除多位數商末尾帶0的除法,計算時要注意兩點:
1、試商前要先確定商是幾位數。
2、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數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商的那一位上寫0。
五、作業。練習十四的第6-10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利用9、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學習5、4、6、2加幾的遷移能力.
3.滲透統計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認真負責的品質.
教學重點
使學生熟練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悟出5、4、3、2加幾的最好的計算方法就是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口算:
2.揭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所做的口算第一個加數都是幾?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題目同學們已經會算了,那么5、4、3、2加幾的題目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
師:小明的.媽媽買了5個蘋果,8個梨,你能幫小明算一算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個水果嗎?
問: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 (板書: )
問:得數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交流,老師板書,總結算法.
(1)
(2)
想:
所以:
問: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1)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湊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板書:
師:請你試著算一算這道題.
學生試做以后進行交流.
問: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計算5加幾的題目,那么4加幾、3加幾的題目怎么做呢?
2.教學例2.
板書:
師:請你試著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書:
(1)
(2)
想:
所以:
3.比較算法.
讓學生分組討論:做上述進位加法的題目,哪種方法比較簡單?
全班交流.(多數同學都會選擇第二種方法,因為較小數湊成10沒有較大數湊成10容易,因此要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4.出示卡片,學生口算.
問:你是怎么算的?(這時,同學們基本上都會選擇第二種算法.)
三、鞏固練習.
1.
學生敘述圖意,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訂正:你是怎么算的?
2.
學生分組完成.同桌一組,一人做大數加小數的題目,另一人做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做完以后,互相說悄悄話.(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學生獨立完成,做完以后說一說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組的兩道題加數相同,只是位置交換了,只要用湊10法把大數加小數的題目算出來,和它相對應的小數加大數的題目就可以直接寫出得數了.)
4.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小組合作完成,每人每圖說一道,寫一道.比一比,哪組做得又對又快.(4人一組)
5.
原有 又買來
一共有
7個
6個
( )個
5個
8個
( )個
9根
8根
( )根
先指導學生看圖:第一欄,一班有皮球7個,二班有皮球6個,一共有幾個,算好以后填在( )里.第二欄、第三欄,由學生敘述.
6.填未知加數.
老師分別出示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結果.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比較簡便?
五、游戲:找朋友.
學生每人手拿一張口算卡片(20以內進位加法)在音樂聲中找朋友(得數相同為朋友).
板書設計
5、4、3、2加幾
(1)
(2)
想:
所以:
(1)
(2)
想:
所以:
教案示例二
課題:5,4,3,2加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5,4,3,2加幾.
2.通過綜合練習提高學生概括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具、學具
口算卡片 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板演:板演后指名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口算:
6+5= 7+4= 7+6=
7+5= 8+4= 8+6=
8+5= 9+4= 9+6=
9+5= 9+3= 9+8=
8+3= 9+2= 9+7=
二、學習新課.
啟發談話:我們已經學會了9,8,7,6加幾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要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5,4,3,2加幾(板書課題)這次的計算,不看圖、不擺實物你們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數?(能)好!看老師出題,比一比誰算得最快.
1.教學例1:5+6=□ 5+8=□【演示課件“5、4、3、2加幾”】
(1)老師板書:5+6=□
師問:請你們說一說這道題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指名說:(學生可能會說出兩種方法)
① 用湊十法.
②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2)師說:你們想出的兩種方法都可以.下面我們再看:5+8怎樣想?
板書:5+8=□
學生仍會說出兩種方法.
① 用湊十法.
② 用交換加數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3)兩種方法進行比較.
師說:剛才我們用兩種方法計算了5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用哪種方法計算更快、更簡便.
學生回答:第二種方法更快、更簡便.
師說:好!你們都喜歡第二種方法,這第二種方法就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下面再請同學們想一想4加幾、3加幾應怎樣算?
2.教學例2:4+7=□ 3+9=□【演示課件“5、4、3、2加幾”】
(1)板書:4+7=□
師問:這道題,你怎樣想?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師說:同學們算得真快,下面老師再出一道題,看誰算得快.
(2)板書:3+9=□
指名說: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想大數加小數,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3)小結.
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四道題,都是幾加幾的題?(是5,4,3加幾)前面的加數比后面的加數怎么樣?(前面的加數比后面的加數小.)這就是小數加大數.看到這樣的題,我們應該怎樣想?(想大數加小數)對!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這樣算得又對又快.
3.師問:除了這幾道題,還有沒有5,4,3,2加幾的題?請同學們想一想.
(1)學生出題,老師板書:
5+7= 4+8= 3+8=
5+9= 4+9= 2+9=
師說:你們想得很好,這6道題是5,4,3,2加幾的題,也是小數加大數的題,你們能用今天學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數嗎?誰來試一試?
先自己小聲說一說:怎樣想.
(2)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4,3,2加幾的計算.計算這樣的題和前面學過的9,8,7,6加幾不一樣.前面的題是大數加小數,用湊十法計算.5,4,3,2加幾是用交換加數的位置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來計算.今天,同學們表現很好,能用學過的知識自己學會5,4,3,2加幾的計算.
三、鞏固反饋.
1.對照練習:
8+3= 6+5= 8+4=
3+8= 5+6= 4+8=
9+2= 7+5= 7+6=
2+9= 5+7= 6+7=
7+4= 9+3= 8+5=
4+7= 3+9= 5+8=
2.聽算:
4+8= 3+8= 6+7=
2+9= 5+7= 8+9=
4+7= 4+9= 5+6=
3.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5+( )=13 3+( )=12
4+( )=12 4+( )=13
5+( )=14 5+( )=12
2+( )=11 6+( )=14
4.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5.看圖列式計算:
6.先說得數,再寫算式.
板書設計
典型例題
☆例1.3+8=9+2=( )+( )
分析:得數是11的加法算式還有7+4、6+5、10+1……
解:答案不唯一.
如:3+8=9+2=(5)+(6)
例2.( )里最大能填幾?
分析:此題是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會逆向思維.如 ,先想 ,因為 ,要保證 ,( )里的數只能填比5小的數,在比5小的數當中,4最大,所以( )里最大能填4.
答案:
例3.同學們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從前往后數排第4,從后往前數排第9,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學?
分析:解答這道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據題中給的兩個已知條件可知,小明前面有3人,小明后面有8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人和小明后面的8人以及小明這三部分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還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從前數到小明處的4名同學,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8名同學,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即: .
同理也可以把這列同學看成是3和9兩部分組成的,即 .
還可以用題中的兩個條件相加,因為4里面已經包括小明了,9里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 ,等于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還要減去1.即: .
答案: 或
選題角度:本例題主要考查9加幾的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
☆☆例4.在○里填上3、4、5、6、7,使每條線的三個數相加都得12.
分析:左邊一條線和下邊一條線的第一個數是2,第二個數應選較大的,否則右邊一條線三個數的和將大于12.因此,左邊一條線的第二個○里可填7或6(不可填5,否則數字將重復選用),下邊的第二個○里則填6或7,這樣再選第三個數,使三個數相加得12.再將最后剩下的5填入右邊一條線的第二個○里,這條線的三個數相加也得12.如:
探究活動
游戲:共同澆開智慧花
游戲目的
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游戲準備
由5個花瓣組成的智慧花,每個花瓣上都有一個算式(20以內進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幾的題目).如圖:
游戲過程
1.教師把組成每朵花的5個花瓣分別發給5人小組,每人做一道題,做完之后陸續到前面貼花瓣.
2.哪組貼得又對又快,哪組獲勝.
3.出現錯題的小組表示沒有澆開智慧花.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第五冊第100~102頁的例題及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體會幾分之一的含義,能讀寫幾分之一,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會與人合作并交流思想方法的能力。
3、情感目標:積極參與數學學習,對數學充滿好奇心,喜歡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比較分子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一根長1分米的線。
設計理念: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比較抽象、較難理解的內容,讓學生在動手做分數的過程中認識幾分之一,能較好地理解分數的含義。
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分數是人們在長期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它不僅代表一個數,表示分得的結果,更是一個包涵豐富思維的活動過程。因而要全面地認識分數,就必須讓學生經歷這個產生的過程,在動手做數學過程中理解分數的意義。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過程中,始終注意讓學生動手操作,在積極探索交流的氛圍中不斷完善對幾分之一的認識,扶放結合,相得益彰。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周末,小明和小紅這對好朋友來到了郊外進行野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準備了哪些好吃的?(四個蘋果、兩瓶礦泉水、一個蛋糕)
那你們決得怎么分才最公平呢?(平均分)
下面請同學們幫幫忙,用手勢告訴我怎么分?引導學生將各種食物平均分。
師: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分得的結果不是整個的情況,為了表示這樣的結果,我們需要認識一種新的數分數。(板書:認識分數)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中單刀直入。設疑激趣,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不受約束地展現自我,此時的他才會把所有的熱情投入學習之中。]
二、新授
1、認識1/2
我們用圓片來表示這塊蛋糕,剛才我們將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一半,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其中的一份是這塊蛋糕的1/2。那右面這一份該用什么表示呢?為什么?(得出結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1/2。)
教學1/2的寫法。
那你能把一張長方形紙片折一折,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嗎?
問:剛才大家折的方法不一樣,卻都折出了這個長方形的1/2,這是為什么?
你還能將生活中的哪些物體平均分,得到它的1/2?
[設計意圖:認識1/2是重點。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必須以豐富的感性材料作支撐,因此,采用操作、演示、討論、說理等方法,讓學生通過表示蛋糕、長方形紙片的1/2等活動,在腦海中建立起1/2這個分數與多幅圖象之間的對應聯系,并突出1/2的本質屬性,使它深深地植根于學生的認知結構中,以此吸納和同化更多的知識。]
2、認識幾分之一
剛才我們一起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請大家想想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三份、四份、五份,我們又該怎樣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完成第1題。全班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敘述。
創造一個分數.
活動要求: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四種材料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長1分米的線,四人一組每人各選一種材料來表示它的幾分之一,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完成第2題
有四個小朋友也表示出了四分之一,請大家看看對不對?(用手勢判斷)
[設計意圖:在認識1/2的基礎上,由感性經驗作背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放手讓學生借助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長1分米的線等學具,自己去創造分數、研究分數。學生不僅順利地認識幾分之一,而且還可創造出幾分之一。由此,讓學生理解分數與平均分的份數有關,從而把握分數的本質屬性。學生在學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3、自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1/2、1/3等,它們都是分數。你還能說出一些分數嗎?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稱嗎?讓學生自學各部分名稱。
[設計意圖:分數各部分名稱,讓學生自學、嘗試,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
4、比較分數的大小
輕松一下,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過火焰山,那天氣可真是熱.豬八戒直喊:渴死我了! 于是孫悟空買了一個西瓜,他們把這個西瓜分成了它的1/2、1/4、1/8、1/16,如果你是嘴饞的豬八戒,你會選最大的一塊?還是最小的一塊?那你會選擇這個西瓜的幾分之一呢?先猜一猜,說說你的理由。
四人一組合作,每人選擇四個分數中的一個,在圓片上用水彩筆表示出來,再進行比較.
考考你:那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哪個大呢?和一比較呢?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經過猜測、操作、討論、發現,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三、應用
1、元旦快到了,三(1)班的同學出了一期新的黑板報,看看有哪幾個欄目,大約各占黑板報的幾分之一.
2、介紹生活中的分數
3、今天你有些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五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09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合8篇05-07
【精品】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五篇05-16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七篇05-14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6篇05-13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05-13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5-12
【實用】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五篇05-11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5-09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0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