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總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90-92頁例5-6和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學會認識幾時幾分
2、通過活動,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養成珍惜時間 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
鐘表、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放收音機正點報時的聲音
2、教師:同學門,你們聽見了什么?
3、出示鐘表圖,讓學生說
二、探究新知
(一) 學習例5
1、教師:同學們已經認識幾時、幾時半了,下面鐘表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出示例5圖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認為應該怎樣認?同桌交流
3、學生匯報
4、教師小結:時針超過了幾格,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分?
在認時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討論后匯報
(二) 學習例6
1、 教師:出示例6圖,學生認時間
2、看,小熊還等大家來幫他們寫一寫,你會嗎?
3、抽學生板書,并說方法
4、教師教寫法
先寫幾時,再寫:,再在:的后面寫幾分,幾分要占兩位
注意:不是冒號,要寫在中間
5、書91頁,學生練習
三、在活動中體會
1、出示時間,學生邊說邊撥
8:10分 11:15 7:35 3:08
學生邊說邊撥
2、同桌練習
3、幫助動物糾正錯誤
課堂活動3題,學生仔細觀察,有錯誤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說?
4、聯系生活實際,估計時間表
你們喜歡看那些電視節目?
這些節目在什么時間播出,請你填寫節目時間表,
學生活動
四、課后記: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親身體驗和經歷中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簡單的轉化。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感的培養,激發求知欲。
4、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在教學了克、千克、噸這三個重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的探索教學。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一向是教師們冥思苦想的一個問題。而引導學生建立1噸重的質量觀念恰恰是本節課的重點。于是我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聯系生活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第一個環節: 教學1噸有多重, 特別是"1噸"的現實意義是教學的難點。如果沒有相應的經驗支撐,純粹記憶1噸的概念是無意義的。因此本節課設計了一個學生樂于參與,容易參與的活動。全體學生在經歷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噸)的感受過程(很輕——輕——重——很重)。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從游戲中感受。通過用噸作單位的物品的展示和為什么不能帶這樣的物品到現場的提問,以及與帶來的物品比較初步感受到用"噸"作單位的物體是很重,很大的。
第二個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踐作業《一噸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三個環節:小組匯報合作結果,讓學生用準確、完整的語言來匯報小組推算的過程。用課件出示給學生從視覺上帶來更大的沖擊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感的培養,激發求知欲。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感受
師:我們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老師準備了四樣物品,分別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個籃球、一個鉛球。它們的重分別是470克、1千克200克、10千克、5千克,誰能來拎一拎,猜一猜給他們找出對應是物品。
師:你能來說說你是怎么猜的
師:一噸的物品你能拎起來嗎,
生1:太重了,拎不動
師:那么一噸有多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一噸有多重?》(出示課題)
活動2【活動】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二、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1)、實踐
師:老師這里有四樣物品,請同學們選擇一樣物品的重量進行推算,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物品的重量大約是一噸,也就是1000千克。并在課堂上完成這張 實踐作業。
師:小組內先商量一下,你們選擇哪個物品的重量?
生:10千克、5千克
師:為什么不選這兩個?470克和1千克200克
生:不好算。
師:辦法總比困難多,想一想怎樣把它變成容易算的?哪個小組愿意來挑戰困難?
師:鼓勵表揚
師:出示小組合作要求,請同學上前大聲閱讀并逐一解釋要求
生:小組合作
(2)交流感受
小組合作完畢
師:那組愿意上來交流你們的想法?
生1:10千克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師:我們來看大屏幕,(出示動畫演示)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2:2個5千克時10千克,20個5千克就是100千克,200個5千克就是1000千克就是1噸。
生3: 1千克200克看成1千克,10個一千克就是10千克,100個1千克就是100千克,1000個1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4:470克約是500克2個500克是1千克,20個500克是10千克,200個500克是100千克,20xx個500克就是1000千克。
活動3【練習】練習
師:出示課件動畫演示如果老師把20個籃球裝一筐,能裝多少筐呢?
活動4【講授】小結
師: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算一算感受了一噸的重量,在生活中還有更多有趣的數學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復習圓和軸對稱圖形
復習要求:
學生進一步弄清概念,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解答問題。
復習步驟: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分別說出從1――9的值。
2、求1的平方――15的平方分別等于多少?
二、概念
1、圓、圓心、半徑、直徑。
2、圓周率、圓的周長。
3、圓的面積。
4、環形。
三、弧、圓心角、扇形。
熟記:
(1)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2)圓是軸對稱圖形,任何一打直徑都是圓的對稱軸,圓有無數打對稱軸。
(3)圓的畫法。
(4)軸對稱圖形、對稱軸。
四、公式
1、求圓的半徑r
(1)已知直徑d,求半徑r
(2)已知周長C,求半徑r
2、求圓的直徑d
(1)已知半徑r,求直徑d
(2)已知周長C,求直徑d
3、求圓的周長。
(1)已知半徑r,求周長C
(2)已知直徑d,求周長C
4、求圓的面積。
(1)已知半徑r,求圓面積S
(2)已知直徑d,求圓面積S
(3)已知周長C,求圓面積S
5、求環形的面積
大圓面積-小圓面積
五、作業:
課本第120頁9、10題。
課本第123頁11――12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課時目的:
1、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感受倍的含義,使學生逐步體會倍與等分之間的聯系。
2、在理解倍含義的基礎上,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兩個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倍與等分之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學生每人10個彩色小圓片,白紙一組8張;掛圖1幅;動物數只;幻燈片若干;獎品若干。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創設情境:
(過渡語言):(放音樂)春天,氣候溫暖,動物王國歡聚!森林中的許多小動物都來到河邊玩耍!它們是誰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提示:展示掛圖。
(過渡語言):誰來介紹一下?在什么地方?都有誰?它們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A同學你來。(能說完整話嗎?)
(評析語言:)(你成功了!回答得棒極了!)我們現在來填填已知條件的數量是多少!
誰來試一試!H同學你膽子大一些!試試看!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把每種動物的只數填在方格里。
鴨□只 小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鳥□只 小雞□只
(用驚喜的語氣肯定,我們大家向他學習!)
(反思):這一個環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的特點,通過動物王國歡聚、許多小動物都來到河邊玩耍為題,這時學生都樂于玩耍。在探究性學習里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讓學生感覺非常有趣,在一種興奮、積極的心態下學習數學,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
二、探究性學習
1、體會除法與等分活動的聯系
(過渡語言:)玩耍既輕松又愉快是很好玩,現在我們邊看他們玩耍邊學習數學好嗎?你能用學過的知識來提數學問題嗎?(請其他同學口答)回答妙極了!
(教學語言:)現在我們來學習新的知識---用除法解決的問題!請同學們分別用圓片代表猴 子、小鴨,擺出它們的數量。
猴子:○○○
小鴨:○○○ ○○○
(講解語言:)現在我們按3只一組,在小鴨右邊的圓片圖上圈一圈。注意觀察:6只小鴨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訂正:2個)
(教學語言:)請再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過程和結果用算式怎么表示,A同學你來一說:板書:63=2
(評析語言:)猴子有3只,小鴨有6只,按每3只為一組,通過在小鴨的數量上圈一圈,我們發現6只小鴨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們可以說小鴨的只數是小猴只數的2倍,
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書:小鴨只數是小猴只數的(2)倍。
(講解語言:)現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單位名稱,得數2后面不要寫倍字。
(反思):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探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這種學習方式下,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好的知識體系傳授給學生,而是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學生不再作為知識的接收者,被動學習,而是能與教師一樣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信息,帶著自己的興趣、需要與客觀世界對話,從而使學習與探究統一。
2、做一做,生生互動
每個小組發一張表。(小組活動)(評出這節課聽得最認真、發言最積極的同學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組。分別獎勵小紅花、小紅旗。)
教學語言:請同學們注意,現在要求前后桌合作,用手中○代表,擺出松鼠、小雞的數量;過渡語言:然后圈一圈,觀察8只小雞里面有( )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
小雞的只數是小松鼠的( )倍。
□○□=□
教學語言:B同學你來回答。
(小結性語言:每2只一組,8只小雞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雞的只數是小松鼠的4倍。)
(反思):可惜這里沒有留多一點的時間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比如你問我答、我問你答。
3、說一說,師生、生生互動
實物投影出示問題。
小結性語言:我們通過前面的應用題的練習知道了這樣的應用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面有(幾)份另一個數那么多?用除法來計算!下面我們再來看下面的幾道應用題;教師讀題一遍。
(1)鴨子數是松鼠的( )倍。 □○□=□
(2)猴子數是孔雀的( )倍。 □○□=□
(3)你還能提出什么除法問題?
教學語言: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活動,爭取每位同學都來說說是怎么想的?有困難的同學別泄氣,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說一說;
(講解語言)然后推薦一名同學說一說!(你回答得棒極了,哪組還有更好的?)
(反思):這個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活動,爭取每位同學都來說說是怎么想的?;如果采用以小組為單位活動、匯報的形式,讓學生考教師、考學生;教師考學生等多樣活動,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活動面會更廣,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4、過渡語言:質疑:你還能提出什么用除法解決的'問題?
學生口頭提問,教師板書:
小鴨的只數是小松鼠的( )倍。
小鳥的只數是小鴨的( )倍。
小鳥的只數是小猴的( )倍。
教學語言:現在我們來看問題口答,D同學你說一說用算式怎么表示。
三、課時練習。
1、教學語言:翻開教科書p47找到練一練第1題。
老鼠數是小貓的□倍。 蜻蜓數是蝴蝶的□倍。
□○□=□ □○□=□
教學語言:⑴先自己仔細看第一圖和第二圖,通過看圖你知道了這道題告訴了我們什么條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獨立完成。有困難的同學呢就用學具畫一畫,圈一圈。
⑶評析語言:
2、 教學語言:現在找到練一練的第2題。
淘氣的身高是機靈狗的□倍。
□○□=□
教學語言:⑴先自己仔細觀察圖,通過看圖你知道了這道題說了什么條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獨立填空列式。
⑶評析語言:用8個小圓片代表淘氣有8個南瓜那么高,用3個小圓片代表機靈狗有3個南瓜那么高。
3、教學語言:找出練一練第3題。
講解語言:氣象組調查了近日來的天氣情況,見下表。
⑴下雨□天,晴天□天,多云□天。
⑵晴天的天數是下魚的□倍。
⑶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①獨立完成。
②組內口頭提出問題,并口頭解答。
四、課堂評價。
評出這節課聽得最認真、發言最積極的同學以及合作最好的小組。分別獎勵小紅花。
反思):在評價中采用,教師評、學生評,評個人、評集體等多種評價方式,也是想達到對學
生的一個促進,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由于課前就強調了最后要獎勵小紅花,所以,整節課學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動中也沒有出現混亂狀態。
五、課堂小結。
小結性語言:今天,我們學習了新的一種除法應用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想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那么多?所以用除法來計算!好了以后我們又多了一個本領,就是提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并學會了解決。
五、(附)板書設計:
快樂的動物
1、小鴨只數是小猴只數的( )倍?
( 想:6只小鴨里面有(多少)個3只小猴那么多?)
□○□=□
2、小雞的只數是小松鼠的( )倍?
(想:8只小雞里面有(多少)個2只小松鼠那么多?)
□○□=□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16~117頁例1、例2,第118頁課堂活動及練習二十五中相應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條形統計圖直觀、形象地表示數據。
2.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能力。
實驗目標:
1.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主動參與新知的探索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統計。
二、合作學習,探案求知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例1的統計表。
教師:從收集的統計表中,你們獲得了哪些信息?學生可能回答:小紅踢120個,小方踢100個,小紅比小方多踢20個……
教師:從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制成統計圖嗎?怎么制呢?學生可能回答:可用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畫3根就可以表示3個同學。
教師:1格表示多少呢?(課件出示1格表示1個)如果1格表示1個,小紅踢的毽子個數要畫多少格?(課件動態展示畫出120格)學生產生沖突:畫120格好麻煩喲。教師質疑:那怎么辦?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表示呢?學生可能會想到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
教師: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討論。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適呢?說說想法。②小組內繪制出條形統計圖。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用1格表示2個,5個,10個,20個時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比較這些統計圖,在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適呢?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答案。
學生1:用1格表示10個比較合適;120個就畫12格;100個就畫10格,90個就畫9格。
學生2:用1格表示2個,5個也可以,只是畫的格子要多些。……教師結合學生畫的統計圖的美觀方面進行適當評價。
教師:現在用1格表示10個來完成書上116頁的統計圖。
2.教學例2
課件出示例2的統計表。
教師:根據這個統計表你獲得哪些數據信息?學生匯報所獲得的信息。
教師:小明要幫爸爸制作條形統計圖。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橫軸和縱軸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適呢?全班交流,匯報。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條形統計圖。
課件展示條形統計圖
教師:觀察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
課件出示:小明家蘋果產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蘋果產量是20xx年的2倍……
教師:根據你的發現,你對小明家承包蘋果園有什么想說的?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3.小結今天學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教師:以前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接觸的數據都比較小,因此我們都用1格表示1個單位。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接觸到更大的數據。
課件出示:為了方便,我們用1格可以表示多個單位,不僅可表示10個,也可以表示2個,5個,100個,1000個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四、課堂總結
教師:這節課學了些什么?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條形統計圖》課后問卷
1.老師用課件出示:本班學生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中踢毽子比賽的一段錄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績統計表做例1的授課形式,你喜歡嗎?為什么?
2.老師用投影儀展示小組繪制的條形統計圖,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嗎?有哪些幫助?
3.你喜歡老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授本節課嗎?為什么?
統計數據分析
學生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化學習效果統計
圖表二
認同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的人數 認同率%
實驗班(40人) 39 97.5%
對照班(40人) 33 82.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總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總6篇05-14
小學數學教案匯總7篇05-07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05-13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匯總10篇05-13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匯總5篇05-08
小學精選數學教案優秀范文03-1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2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八篇05-1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三篇05-13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3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