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租船》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租船》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除法、用豎式計算除法、余數的意義后教學的。學生已經可以比較自如地解決用除法計算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來進行本課教學的。
在舊教材中,租船問題是以練習的形式出現在三年級上冊“有余數除法”的單元中。而且例題中只出現了一般的有余數除法的問題。像租船問題等復雜的問題是出現在后面的練習中,是以補充練習的形式出現在教材中的。而在新教材中,它是直接以例題的形式出現在二年級下冊“有余數除法”的單元中。無論出現在哪一冊教材中,都是在學生掌握了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當然,提前了一個學期進行教學,相對來說對學生的要求上、難度上也有所提高。本節課通過創設“租船”的情景,利用有余數的除法的相關知識,解決“剩余”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知“進一”和“去尾”兩類問題。能夠對比辨析得出它們的區別與聯系,并正確解答。
2、能力目標:利用情景引入課題,通過討論、對比辨析等方法,得出兩類問題的區別與聯系,并能采取相應的方法解決問題,能正確地寫出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3、情感態度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在對比辨析中,感悟數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1、理解“進一”和“去尾”兩類問題中的關鍵詞“至少”和“最多”。
2、對比辨析得出“進一”和“去尾”的區別和聯系。
3、能夠正確解決“進一”和“去尾”這兩類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理解“進一”和“去尾”兩類問題中的關鍵詞“至少”和“最多”。
2、能夠正確區分這兩類問題。
二、說教法學法
蘇格拉底說過:“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生所熟悉且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他們生性活潑,容易對好玩的事情感興趣,因此本課采用“創設情境”“組織實踐”“同桌討論”等方式方法來組織教學。在學生方面,我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伊始,教師創設了“春游租船”的情境,把課本的學習內容巧妙的放在情境中。對于我們學校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春游活動,他們已經經歷過或體驗過類似的情況,所以在這方面,他們是有切身體驗的。以這樣的形式導入新課,能充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從而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租船問題中,主要引導學生探究這個問題:22個同學劃船,最少要租幾條船?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先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通過寫一寫、算一算或畫一畫的方法,然后集體展示大家不同的解決方法,討論探究。在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發現孩子們有不同的方法就請他們到黑板上進行板書。然后請他們分別說說自己的想法。反饋后當學生們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時,(有的認為5條就夠了,有的認為需要6條)我們可以采用讓他們以同桌為單位,互相說說理由的方式,讓他們自己通過爭辯,達到交流思想,去偽存真的目的。通過同桌間充分地合作交流,再來理解在這里為什么商要加1,就簡單多了。通過老師的組織活動,他們深切的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學習活動更有效。
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新課教學過程中,老師始終圍繞“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這幾個環節展開教學,幫助學生探究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應該說,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培養孩子們形成一個認真審題、解題,檢驗答案是否正確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使學生以后在解答應用題時長期養成自覺按照這樣一個步驟來解決應用題的習慣。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老師傳授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比直接傳授給他知識更重要。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我是這樣安排教學過程的:
第一環節:復習鞏固舊知,為新課的進行做好鋪墊。
這個部分我們安排了兩道習題,分別是計算有余數的除法和括號里最大能填幾?目的是復習有余數除法的計算,以及試商的方法,為后面的計算打好基礎。
第二環節:創設情境,提出并引導學生嘗試解決數學問題。
教師通過談話,展示情境后,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信息和問題:22個學生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為了能夠準確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先讓孩子們說說“最多”和“至少”這兩個詞語是什么意思。在理解詞義后,要求孩子們,根據這些信息,你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可以寫一寫,也可以算一算,或者畫一畫。同時老師巡視學生作業,發現不同的方法就讓孩子到講臺前板書。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對待同一個問題,他們都會有各自獨特的表示方法。然后通過展示、交流,讓孩子們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的時候,可能有的孩子認為租5條船就夠了,而有的孩子卻認為應該租6 條。那到底要租幾條呢?引發孩子們思維的沖突,讓他們同桌自由的爭辯,從而理解5條船只能坐20人,要保證22人都去的話,那剩下的2人也要安排一條船,所以要商加1。究竟對不對,我們再引導孩子去檢驗,從而證明了租6條是正確的,合理的。這就是實際問題中的“進1法”。
接著,老師又根據情境引出學生們所熟悉的買面包問題:他們乘船到達目的地后,同學們開始吃午餐了,小麗忘記帶中飯了,就到附近的小賣部買面包吃。從而引出問題:小麗有10元錢,買3元一個的面包,最多能買幾個?同樣,在這里,先要理解“最多”這個詞語的意思。然后再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在交流階段,要放時間讓孩子們去討論最多能買3個還是4個的問題。剩下的1元,還夠買1個3元的面包嗎?如果是4個,要幾元錢?通過多角度的分析,驗證,孩子們就比較容易理解,在這里,要把余數舍去,直接取商就可以了,也就是“去尾”。
第三環節:引導對比,感悟不同,提升認識。
在解決這兩個問題之后,教師引導孩子們進行討論:買面包問題和剛才的租船問題哪兒相同,哪兒不同?從而引導孩子們對這兩個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對比,使他們明白兩類題的聯系與區別,從而深入理解這兩類題的特征,掌握方法。最后老師進行小結:租船問題,要保證所有的人都有的坐,所以剩下的人也要坐1條,所以商要加1,而買東西時,剩余的錢不夠再買1個了,所以余數要舍去,也就是商不用再加1。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核心。讓孩子們在觀察比較中發現異同,從而感受到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把孩子們的思維從具體的生活中得到提升,這樣孩子們的思維過程逐步地“數學化”。充分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使孩子們在認知沖突、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體驗到成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在應用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第四環節: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最后的環節安排了鞏固練習和拓展練習,使學生加深體驗,在生活學習中有很多類似的問題,可以通過用余數的除法這一知識去解決。進一步學會判斷哪些情況下商要加1,哪些時候不用加1。通過練習,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學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對余數進行取舍的能力,增強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下冊《租船》說課稿】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反思《租船》07-27
二年級下冊《數學廣角》說課稿07-12
二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12-09
數學下冊說課稿:平移與旋轉06-26
數學下冊認識角說課稿07-23
數學租船的教學反思06-19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說課稿06-16
二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