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課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息技術課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信息技術課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題目是《信息與信息技術》,它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術》教材,第一章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講了信息、信息處理過程;認識計算機及因特網的作用。本節課內容理論知識比較強,知識點比較多,內容較散,看似簡單,每一部分只是點到為止,目的是讓學生對信息與信息技術有一點了解,使用學生認識到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內容沒有,所以上課時,要注意擴展。
二、說教學目標
本章的主要內容有:
1、知識目標:
⑴、理解信息的含義。
⑵、掌握信息處理過程。
⑶、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及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⑷、知道計算機和網絡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
⑸、區分信息和信息載體。
三、說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1、重點:信息的處理過程,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系統及工作原理,因特網的地位與作用。
2、難點:對“信息”及“計算機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網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師生討論,上機操作。
4、能力目標:
⑴、通過對“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對“計算機和網絡的認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學會思考。
⑵、通過觀察計算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⑶、通過學習信息處理過程知識,培養學生對信息及獲取、分析、處理、傳遞和應用信息的意識。
5、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上網,小組合作,互幫互學,培養學生團體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及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6、體驗目標:
讓學生上網看一看,網絡上到底有些什么,對我們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四、說學生
高一新生的來源各團場初級中學,有部分同學,對計算機并不陌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學過一些,對計算機有了一定認識,還有多數同學,由于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家庭環境,升學壓力的影響,對計算機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學生從沒見過真正的計算機,這是我親耳聽學生說的,并且其它老師也聽學生這樣說過。而高中信息技術的第一章又都是理論內容,
五、說教法
對理論知識,通常的教法是教師講學生聽,然后再做練習達到鞏固的目的。對這部分內容教師如果不考慮學生情況,一直講下去,基礎好學生覺得沒意思不愿聽,基礎差的學生又覺得聽不懂,怎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對這節課感興趣,怎樣調動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一個難點。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安排的。
1、第一節課就安排學生到機房上,滿足一部分學生沒見過電腦的好奇心。縮短了他們與計算機之間的距離。
2、用前言的第一句話導入新課,提出本節的教學大任務和小任務。體現信息技術教學的任務驅動法。
3、接下來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找出本節課的知識點及課本中沒有新內容,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4、教師就每一個知識點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與思考,師生再共同歸納總結。這樣各種情況的學生都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中,發揮各自的長處。
5、最后還有時間讓學生上網。教師點撥,小組協作完成上網,瀏覽信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信息技術課說課稿2
一、教學內容分析和設計: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由于這個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我準備在教師的引導下,舉出現象,讓學生進行探討,然后歸納獲得知識。有不足之處由教師或學生來補充。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將學習與生活聯系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教學對象分析:
知識的獲取者是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按照人的成長認知規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開始由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對于“信息”這一事物的認識,可以讓他們從大量存在的現象中,發現并歸納出他們應該獲得的知識。老師在此過程中起著引導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能夠列舉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信息,感受信息的豐富多彩性;舉例說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或歸納出新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理解信息技術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作用,激發對信息技術強烈的求知欲,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
四、教學重點:
1、信息特征的認識。
五、教學難點:
信息的含義。
六、教學方法
本節概念性強,實踐性弱。采用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同學們,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我們在初中階段就已經學習。那么下面請同學們說一說,什么是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認為哪些屬于信息?(舉例)
生1:校園里鈴聲響,可以告訴我們信息:上課或下課。
生2:觀看校運會,可以獲得很多運動會賽場上的信息。
生3:從網上可以獲得很多信息,如:學習資料、娛樂、新聞報導等。
生4:在報紙上可以了解國內外的信息。
師:同學們舉的例子非常好。
其實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周圍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當然,信息不僅存在于我們的周圍,同樣可以在我們身體內部找到它的影子,如,醫生通過聽診器來感知我們的身體內部的變化以確定病因,因此我們可以說信息是用文字、數字、符號、圖像、圖形、聲音、情景、狀態等方式傳播的內容。
師: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種多樣,作為萬物中的一種,它們同樣有著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質。下面我們通過所獲取到的信息,找出它們共同的特性。
師:在我們周圍存在的`信息中,書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紙張,顏色依附于物體的表面,老師講課的聲音依附于空氣。還有很多的信息,同學們能舉出其他的現象嗎?
生:(討論)我們的體重依附于身體,CD音樂依附于光盤,……
師:有沒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載體而存在呢?
生:(討論)找不到。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齊)信息必須依附于載體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體多種多樣。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信息是必須依附某一媒體進行傳播的,所以不能獨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書本上,也可以存儲到電腦中;信息可以轉換成不同的載體形式而被存儲下來和傳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時也說明信息可傳遞、可存儲。
師:(課件演示)
信息技術課說課稿3
一、課前準備
1、素材準備:把"李平"和"練習"文件夾提前發送到學生機的桌面上;
2、學生準備:錄音機會用嗎?
(1)如何打開"錄音機"?
(2)會用"錄音機"聽音樂嗎?
3、通過聽"李平"文件夾中的聲音文件,檢查耳機情況。
4、提前分好小組,選好組長。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創設情景)
李平同學非常喜歡朱自清的名篇《春》,于是在課外錄制了前兩段,分別命名為"春1"和"春2"。后來,她想把"春1"和"春2"合并成"春3",以"春之聲"作為背景音樂,編輯成配樂朗誦。你愿意幫助李平完成這項操作嗎?怎樣操作呢?這正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3節數字化聲音編輯》,不但能夠很好的幫助李平,還可以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我們先看看本節的學習目標?
2、出示教學目標(找一生讀嗎?強化)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將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用"錄音機"合并聲音文件;
(2)學會用"錄音機"混合聲音文件;
(3)能根據需要用"錄音機"調整聲音效果。
明確了教學目標后,我們幫李平完成第一項操作,進行"錄音剪接"。學而知困,請大家完成"自主學習:請大家參照課本15頁上面的‘錄音剪接'的三個步驟,通過自主學習幫李平把‘春1'和‘春2'按順序合成一個聲音文件,并以‘春3'進行保存。"
3、錄音剪接
(1)學生自學的時候,自己巡回指導,強調一定要認真看操作步驟,留心查看學生操作中的問題,也可以進行討論。
(2)找一生到教師機上演示(哪位同學愿意到教師機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讓我們共同學習,好嗎?也是鍛煉勇氣與表達能力的機會。)
(3)強調兩點:
①我們在插入文件的時候,一定要把"滑塊"準確定位后,再進行插入文件,并且文件是插入到滑塊的后面。在這里"用‘錄音機'程序打開‘春1'后",將滑塊移動到最后,也就是第一段的結束處,再插入"春2",才能幫李平按順序剪接;
②如何保存"春3",使用"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選項進行保存。如果選擇"保存"菜單的話,將會......對!將"春1"替換。我們編輯多媒體時,應當養成保留原素材的習慣,以備再用。
另外,如果滑塊沒移到正確位置就插入了"春2",未保存之前有補救措施,就是......還記得學習"word"時,出現誤操作時可以用"撤消"按鈕,錄音機也有類似的功能,那就是用"文件"菜單中的"還原"選項。
請大家再看看課本上的三個步驟,加深印象。
錄音機不只可以合成兩個聲音文件,還可以合成兩個以上的聲音文件,簡單易學。
(4)好!下面用1分鐘的時間繼續完成剛才的任務,并且注意觀察"‘春3'的播放長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長度的關系"。組長要盡職盡責啊。要讓所有的同學都能學會,才能更好地學習下面的內容。
出示問題:"春3"的播放長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長度有什么關系?
對!"春3"的播放長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長度的和。
建立好"春3"的請舉手!我們知道,好的音樂可以渲染氣氛,烘托主題,同時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接下來,我們幫李平合成配樂朗誦,即學習"混合聲音",請完成"自主學習2:請大家參照課本15頁中間的`‘混合聲音'的三個步驟,自主完成給‘春3'加上背景音樂‘春之聲'。 "
4、混合聲音
(1)學生自學的時候,自己巡回指導,強調一定要認真看操作步驟,留心查看學生操作中的問題,也可以進行討論。
強調:"春之聲"給"春3"做背景音樂,混合好了再保存。
(2)找一生到教師機上演示(哪位同學愿意到教師機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讓我們共同學習,好嗎?也是鍛煉勇氣與表達能力的機會。)
強調:
①正確定位滑塊的位置后,再進入聲音混合,朗誦與音樂混合協調;
②背景音樂要與聲音文件內容相吻合。
請大家再看看課本上的三個步驟,加深印象。
(4)好!下面再用1分鐘的時間完成剛才的任務。
(5)提問:錄音剪接與混合聲音有什么異同點?
師生共同總結。
我們已經幫李平加上背景音樂了,大家在欣賞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
生:有!"春之聲"的音樂要比"春3"的錄音時間長一些。
那么怎樣處理?
對!把多余的音樂部分去掉,讓背景音樂和朗讀聲音同時結束。怎樣去掉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三個內容"去掉不需要的聲音"。
5、去掉不需要的聲音
(1)大家要不要根據課本15頁下面和16頁上面的三個步驟,先試試?完成"自主學習3"。
(2)找一生到教師機上演示;
強調:我們在刪除的時候,還是要正確定位滑塊的位置,而且錄音機無法直接刪除中間的部分,只有較專業的錄音軟件才能實現這項功能。
(3)好!下面再用1分鐘的時間完成剛才的任務,小老師要盡職盡責啊。爭取所有同學都能完成任務。
(4)編輯好后不要忘記保存啊。
提問:如果背景音樂比朗誦聲音短怎么辦?
師生共同討論,利用合并,可將同一首背景音樂重復播放,再將多余的刪除。
同學們,小小的錄音機還有一些優化效果呢?想知道嗎?那下面我們再幫李平的配樂朗誦加上適合的效果,感受聲音的變化。請完成"自主學習4:請大家參照課本16頁中下部的‘混合聲音'的三個步驟添加優化效果,可以先嘗試收聽不同的效果,然后再選擇的播放效果,并進行保存。"
6、優化音效
(1)學生自學的時候,自己巡回指導,強調一定要認真看操作步驟,留心查看學生操作中的問題,也可以進行討論。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很圓滿的幫李平完成了任務,她知道了肯定會特別高興。
7、展示
大家學得很好,哪些同學愿意把"春3"進行展示,請舉手!(在教師機上展示兩個同學的"春3"。)
然后,我們共同回顧這節課學會了什么?誰能說說?
8、小結
這節課我學會了什么?(生答)
我們再回頭看看教學目標。
最后,我準備了了幾個練習,請分組完成。
A、比一比
(1)剪接古詩"春江晚景"(將題目+分開的四句進行合成)。
(2)完成"世界杯"朗誦(背景音樂短)。
(3)做成歌曲"采一束鮮花"(把清唱和伴奏合成)。
B、挑戰自我(供學有余力的同學操作)
將歌曲大串燒進行分解,編輯成三個獨立的聲音文件。
【信息技術課說課稿】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課說課稿12-16
信息技術課件06-11
信息技術課件模版03-19
信息技術課教案01-11
信息技術課后反思12-23
信息技術課教案10-12
信息技術課的教案08-27
信息技術課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