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通用1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1
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人教版七年級(上)第三章第四節《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課時。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是數學教材七年級(上)第三章第三節內容。在此之前,在學生已學習了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的基礎上,進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討論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以方程為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本節內容一方面通過更加貼近實際生活的問題,進一步突出方程這種數學模型的應用具有廣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學生能在更加貼近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使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意識在更高層次上得到提高。可以說本節是一元一次方程應用的延伸與拓廣。同時也為后繼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埋下伏筆。
2、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維的發展還很有限,他們在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天真活潑、對新生事物很感興趣、求知欲望強、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象直觀思維已比較成熟,但抽象思維能力還比較薄弱。于是我根據學生和中小學教材銜接的特點設計了這節課。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建立實際問題的方程模型,運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2)根據問題的實際背景進行檢驗,利用方程進行簡單推理判斷。
2、能力目標:
在具體的情景中,通過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動,進一步體會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勤于思考、樂于探究、敢于發表自己觀點的學習習慣,從實際問題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點,確定以下重、難點:
重點:建立實際問題的方程模型,運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地建立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2
【說教材】
《認識一元一次方程》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第一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運算、代數式的基礎上,首次接觸有關方程的知識,是中學階段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開端,也是今后學習用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是學生體會數學價值觀、增強學數學、用數學意識的重要題材。
《認識一元一次方程》提取于學生的切身體會,其中滲透了數學結構模式思想和歸納、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必備的數學修養和素質。本課時是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課時的內容,設計了切合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主動探究情境中包含的數量關系,體會方程是刻畫實際問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
【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歸納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②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實世界有效模型的'意義。
(2) 過程與方法
①經歷和體驗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初步認識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建立相等關系,提高思維水平和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②讓學生理解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數學問題的嚴密性。
③嘗試在方程建模過程中,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體會數學與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
②敢于面對挑戰、大膽嘗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豐富的實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展現方程是刻畫現實生活的有效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說教學方法】
給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使整個數學活動生動活潑、成為一個主動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有色彩、有動感的畫面,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
【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閱讀章前圖
內容1:請一位同學閱讀章前圖中關于“丟番圖”的故事。(大約1分鐘)
丟番圖(Diphantus)是古希臘數學家。人們對他的生平事跡知道得很少,但流傳著一篇墓志銘敘述了他的生平:墳中安葬著丟番圖, 多么令人驚訝, 它忠實地記錄了其所經歷的人生旅程。上帝賜予他的童年占六分之一, 又過十二分之一他兩頰長出了胡須, 再過七分之一,點燃了新婚的蠟燭。五年之后喜得貴子, 可憐遲到的寧馨兒, 享年僅及其父之半便入黃泉。悲傷只有用數學研究去彌補, 又過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出自《希臘詩文選》(T h e G r e e Anthlg)第 126 題
目的:通過閱讀章前圖中的故事,激發同學們探索丟番圖年齡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通過列方程解決問題,感受利用方程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有效地模型。
內容2:回答以下3個問題:(大約4分鐘)
1、你能找到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嗎?
2、你對方程有什么認識?
3、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目的:第一個問題考查學生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的能力,對于解方程這里不做要求。第二個問題意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方程進行描述,鍛煉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第三個問題強調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尋找等量關系。
環節二:情境引入
內容:與學生共同分析完成課本呈現的五個情境:
(1)小游戲:猜年齡
第一個問題學生可通過算術方法和方程兩種方法解決;
第二個問題只能通過方程解決,體現方程的進步性。
(2)小穎種了一株樹苗,開始時樹苗高為 40 c,栽種后每周樹苗長高約 5 c,大約幾周后樹苗長高到 1 ?
如果設 x 周后樹苗長高到 1 ,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40 + 5 x = 100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預初第二學期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中第一節課的內容。是小學與初中知識的銜接點,學生在小學已經初步接觸過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在前一章剛學過有理數的概念及其運算的基礎上,本節課將帶領學生繼續學習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內容。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的分析,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實世界的模型的意義,建立方程歸納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用嘗試檢驗法來求解,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應用起到鋪墊作用。
2、教學目標
綜上分析及教學大綱要求,本課時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⒈會運用等式的兩條基本性質對等式進行變形;運用等式的性質和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程;
⒉會根據簡單數量關系列方程,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⒊體會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嘗試檢驗法。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由算術解法過渡到代數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滲透化未知為已知的重要數學思想。
4、教學重點和難點
1.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對等式進行變形。
2.移項法則及方程解的檢驗。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法方法與手段: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在概念教學設計中,注意遵循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由淺入深。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開始,將實際問題“數學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觀察、歸納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和天平演示等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法指導: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學法上,極力倡導了新課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通過對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分析,創設情境,使數學回到生活,鼓勵學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數量關系,學生在經歷“建立方程模型”這一數學化的過程后,理解學習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綜合分析,這節課的教學流程為:
聯系實際,創設情境——觀察歸納,建構新知——交流對話,自我探索——理解性質,應用鞏固——總結反思,布置作業。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數學(上)3.1.1一元一次方程(第1課時)。下面,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從數學科學本身看,方程是代數學的核心內容,正是對于它的研究推動了整個代數學的發展,從代數中關于方程的分類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簡單的代數方程,也是 所有代數方程的基礎。教科書將本節內容安排在第一節,一方面是對小學學段已經學過的有關算術方法解題和簡單方程的運用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考慮引入一元 一次方程后,可以盡早滲透模型化的思想,使學生盡早接觸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課程標準》對本課時的要求是通過具體實例歸納出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據相等關系列出方程。讓學生在歸納和總結的過程中,初步建立數學模型思想,訓練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能結合情境發現并提出問題,體會在解決問題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節內容的特點,我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情感價值觀三個方面確定本節課的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①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讓學生體驗從算術方法到代數方法是一種進步,歸納并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領悟一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和作用。
②在學生根據問題尋找相等關系、根據相等關系列出方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③使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方程的過程,認識到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種有效的數學模型,初步體會建立數學模型的思想。
數學思考目標
用字母表示未知數,找出相等關系,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通過列方程解決。
情感價值目標:
讓學生體會到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滲透化未知為已知的重要數學思想。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3、重點、難點:
結合以上目標,我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立足學生發展的宗旨,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找相等關系列方程。
教學難點:思維習慣的轉變,分析數量關系,找相等關系。
二、教學策略: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呢?在教學過程我運用了如下教法與手段:
1.生活引路,感知概念背景;
2.比較方法,明確意義;
3.感受過程,形成核心概念;
4.運用新知,鞏固方法;
5.歸納總結,鞏固發展.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開始,將實際問題“數學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觀察、歸納的教學方式。
三、學情分析: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學法上,極力倡導了新課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通過對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分析,創設情境,使數學回 到生活,鼓勵學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數量關系,學生在經歷“建立方程模型”這一數學化的過程后,理解學習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培養學生抽象 概括等能力。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六個環節:
(一) 情景引入
采用教材中的情景
在這個環節中我提出了三個問題:
問題1:從上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問題2:你會用算術方法求嗎?
問題3:你會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二)學習新知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設中山市到深圳市的路程為x千米,怎樣用式子表示中山市與東莞市的距離以及中山市與惠州市的距離?”,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結合圖形,根據在《整式的加減》中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通過上述思考過程,學生已經初步了解到尋找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存在的相等關系是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所在.
然后我結合上面的過程簡單歸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并給出方程的概念.
解決實際問題的步驟:
(1)用字母表示問題中的未知數;
(2)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17世紀的法國數學家迪卡爾最早使用x,y,z等字母表 示未知數,而我國古代則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數,而且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智慧和才干的偉大民族。)
在這里我介紹了字母表示未知數的文化背景,其目的就是在文化層面上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愛數學,展示數學的文化魅力,這正是培養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體現。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小學里已經給出了方程的概念,這里可適當處理。
在這里我開始向學生滲透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程序。
(三)討論交流
討論1:比較列算式和列方程兩種方法的特點:
列算式:只用已知數,表示計算程序,依據是間題中的數量關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數,表示相等關系,依據是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通過討論,學生體會到了:用算術方法解題時,列出的算式只能用已知數,而列方程時,方程中既含有已知數,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數,這就是說,在方程中未知數(字母)可以和已知數一起表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會逐步體會到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
緊接著的思考讓全班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從而進一步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討論2:對于上面的問題,你還能列出其他方程嗎?如果能,你依據的是哪個相等關系?
在這個討論活動中,我采取了先小組合作交流后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后,學生中出現如下結果:
從學生的分析所得,這兩種設未知數的方法就是在以后學習中將遇到的直接設元和間接設元兩種設元。
要求出路程,只要解出方程中的x即可,我們在以后幾節課中再來學習。
在這個環節里,問題的`開放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合作交流的時間。
(四)初步應用
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簡易方程,通過以下的例題和練習可以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并為一元一次方程提供素材。
1、例題: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長24㎝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2)一臺計算機已使用1700小時,預計每月再使用150小時,經過多少月這臺計算機的使用時間達到規定的檢修時間2450小時?
(3)某校女生占全體學生數的52%,比男生多80人,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
2、課堂練習:這一組例題和課堂練習的設置,其目的是讓學生更進一步加強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再探新知
提取例題和練習中出現的方程請學生觀察方程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然后達成共識: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觀察方程特點,給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師總結: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思考: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通過思考辨析,使學生鞏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把握住概念的本質。
(六)課堂小結
讓學生先歸納,然后教師補充方式進行,主要圍繞以下問題:
本節課學習了哪些主要內容?一元一次方程的三個特征是什么?從實際問題中列出方程的步驟及關鍵是什么?
五、課堂設計理念
本節課著力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問題的應用意識。在各個環節的安排上都設計成一個個問題,使學生能圍繞問題展開討思考、討論,進行學習。
2、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通過列算式與列方程的比較,分別歸納出它們的特點,從而感受到從算術方法到代數方法是數學的進步;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得出問題的不同解法;讓學生對一節課的學習內容、方法、注意點等進行歸納。
3、體現學生思維的層次性。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嘗試用算術方法解決問題,然后再引導學生列出含未知數的式了,尋找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在尋找相等關系、設未知數及作業的布置等環節中都注意了學生思維的層次性。
4、滲透建模思想。把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用方程形式表示出來,就是建立一種數學模型,教師有意識地按設未知數、列方程等步驟組織學生學習,就是培養學生由實際問題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方程是應用非常廣泛的數學工具,它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中占重要地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3課時。解方程既是本章的重點也為今后學習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數有重要基礎作用。為了使學生牢固掌握解方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產生學習解方程的欲望,教材設置了新穎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獲取信息,列方程,然后嘗試主動探究方程的解法。并通過練習歸納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驟和技能。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這種類型的方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能力目標: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發展用方程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引入新問題(如何去分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2、通過埃及古題的情境感受數學文明。
2、教學重點:通過"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3、教學難點:探究通過"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4、教學關鍵:找最簡公分母、合并同類項
二、說教法:
在前面的學段中,學生已學習了合并同類項、去括號等整式運算內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為承上啟下的重要內容。因此,它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我根據學生認識規律和教學的啟發性、直觀性和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積極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活動為主線,以創新為主旨”,等有效手段,以引導法為主,輔之以直觀演示法、討論法,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我的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
1、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現問題,而不是被動的回答老師的問題、接受老師的答案。
2、精心設計問題,因為好的問題設計能不斷激發學習動機,還能給學生提供學習的目標和思維的空間,使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可能。授課中通過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廣闊的思維空間,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
三、說學法
本課時主要讓學生分析、觀察、歸納出用等式基本性質二,讓學生進一步解答方程中系數為分數時,如何使其“整數化”,從而化歸到上課時見過的方程類型上去。
縱觀這三節課的安排,在內容的呈現順序上讓我們感覺到了:
(1)數學知識的階梯性。新內容的學習解答過程,總是借助一些已知的知識與方法,將其轉化,讓舊知識服務于新內容;
(2)數學知識的規律性。解方程中方程的類型多種多樣,但它的解法過程,有一個常見的規律,“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將未知數的系數化為1,把一元一次方程轉化為x =a(a為常數)的形式。”
(3)運算過程的技巧性。如解方程時,解法有:
①可以先去括號,整理后去分母;
②可以去括號后,不去分母,直接求解;
③先去分母,再去括號。經檢驗,三種方法都很好。
④運算過程的合理性。
如:解方程時,去分母要計算正確,就必須清醒地知道,“方程兩邊同時乘以6”意義是什么。
總之,本部分內容要求學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靈活運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將“復雜”轉化為“簡單”,把“陌生”轉化為“熟知”。
②可以去括號后,不去分母,直接求解;
③先去分母,再去括號。經檢驗,三種方法都很好。
④運算過程的合理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學生自學,獨立自主;第二環節:教師講解,示范作用;第三環節:討論研究,深入理解;第四環節:課堂小結;第五環節:布置作業;第六環節:小測
第一環節:學生自學,獨立自主
先創設問題情境: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寫在一種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3700多年的歷史了在文書中記載了許多有關數學的問題
問題一個數,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來總共是33。(板書)
(1)能不能用方程解決這個問題?
(2)能嘗試解這個方程嗎?
(3)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點?
設計意圖:
1、利用列方程、解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再一次讓學生感受方程的優越性,提高學生主動使用方程的意識
2、讓學生自學課本P178例題5,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同時提高學習效率(時間5分鐘)
第二環節:教師講解,示范作用
(一)例5解方程
解法一:去括號,得
移項、合并同類項,得
兩邊同時除以(或乘以),得
X=—28
解法二:去分母,得
4(x+14)=7(x+20)
去括號,得
4x+56=7x+140
移項、合并同類項,得
—3x=84
兩邊同時除以—3,得
x=—28
(二)講解課前提出的問題:一個數,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來總共是33。
列出方程
經過對同一方程不同解法到去分母能夠使解方程的過程更加便捷,明白為什么要去分母,這是"去分母"這一步驟的必要性;同時,讓學生認同"去分母"是科學的、可行的,明確為什么能去分母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參與探索去分母的一般做法的活動,從而發現"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數"這一方法,也首次由學生自行突破了難點。
第三環節:討論研究,深入理解;
內容:本課時的想一想、例題6及練習題1、(3)、(5)、(6),分析它們的解答過程
目的:
1、進一步體會規范做題對解題的嚴謹、準確的積極影響作用。
2、對于較復雜的方程,培養學生自覺反思求解過程和自覺檢驗方程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自覺發現解方程的方法,是他們體會解法步驟可以靈活多樣,但其基本思路是把“復雜”轉化為“簡單”,把“新”轉化為“舊”。
實際效果:
1、學生在分析例6:解方程的解題過程時,認為采用上課時的解題的方法——先去括號,再求解的方法,運算量比先去分母,再去括號求方程解要大的多,且容易出錯,學生自然地接受了去分母的思想與方法。同時在分析過程中提出:去分母時,依據等式的基本性質二,要讓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同時乘以方程兩邊的每一項。
如:上例去分母以后得
6(x+15)=15—10(x—7)
此過程也顯示了學生解題過程的規范性。
2、在對方程的解題過程分析中,有的學生認為不去分母直接寫成:
x=8
也比較方便。學生轉化代數式,合并同類項等方面的運算能力較過關,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也較靈活。
3、教學過程學生討論熱烈,尤其是每一步解題過程的正確,增強了自信心,肯定了自己的許多想法,形成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有效的方法。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
內容:交流本節課的收獲
目的:
1、小結本課時的'知識點
2、使學生理性地歸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思想與解法思路
3、在生生、師生的交流過程中,欣賞別人的優秀之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
實際效果:
學生們不僅將近幾節課學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方法給予適當的小結歸納。而且對例6解題的每一步都說出它的變形依據,充分看出了他們研究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同時還提出其他類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方法與技巧。
第五環節:布置作業
課本P178,習題5.5的知識技能(1)、(2)、(4)、(5)、(8)及問題解決1
第六環節:小測,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解下列方程:(5分鐘)
五、評價分析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參與發展的過程。本節課的評價要讓學生體會到參與學習、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獲得成績的喜悅,從而激發性的學習動力。在這節的數學課,如要獲得最直接、真實的反饋,就要盡量讓學生多說、多思考,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都要給予鼓勵和引導,并隨時觀察解決,評價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差異,這節課通過現代化的技術的運用,節省出盡可能多的時間,提出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開放式的數學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交流中獲益。通過隨堂練習和作業來激勵其學習。同時做練習時,將評價及時反饋給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并在課后作成長記錄,使學生比較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特別感受自己的不斷成長和進步,為下一步教學提供重要依據。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銷售問題》,選自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第三章第四小節第一課時。
下面我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教學方式與手段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四個方面來說明這節課的設計思路。
一、 教學目標的確定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已了解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關系密切,因而學生會很感興趣。本節課中,學生進一步經歷列方程解決銷售問題的過程,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應用和加深理解,又是今后學習其它應用問題的鋪墊。
2、學情分析
小學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并能用借助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根據課程要求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3、教學目標
(1)理解進價,售價,標價,利潤,利潤率等相關概念含義及它們的關系;會根據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建模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生活。
二、 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
重點:理解進價,售價,標價,利潤,利潤率等相關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根據實際問題尋找等量關系。
難點:設未知數找等量關系。
三、 教學方式與手段的選擇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在本節課同時采用講授式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并借助于多媒體展開教學。
四、 教學過程的設計
具體教學過程分為:復習舊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探究學習;練習鞏固;歸納總結,布置作業。
(一) 復習舊知
問題: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設未知數,列方程 ,解方程 ,檢驗,求解其他未知量,答題。
設計意圖: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程序化步驟,為本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二)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閱讀本小節開篇引例,引出本節課課題——銷售中的盈虧問題。
學習銷售問題中的關系式:(通過設置三個小題,借助于題目得出公式)
問題1:某商品每件進價是120元, 售價是150元,每件利潤是______,利潤率是_____
歸納公式:利潤=售價-進價;利潤率=(利潤/進價)x100%。
問題2:某種品牌的彩電進價xx元,商家要獲得20%的利潤,每臺售價應為 ________元
歸納公式:利潤=進價×利潤率;售價=進價×(1+利潤率)
問題3:某種品牌的彩電按標價打八折后,每臺售價為a元,則該品牌彩電每臺標價應為________元
歸納公式:售價=標價xn/10(打n折)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打折銷售中常用銷售術語的含義,結合具體問題理解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公式,同時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三) 探究學習
學習了銷售問題的一些基本關系,回來探究本節課的引入問題:例一
讀懂題目,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猜一猜
2、如何用數學方法判斷?需要求出那些量?
3、依據計算結果,能對總的盈虧情況做出說明嗎?
4、回顧反思:通過解答上述問題,你有哪些體會?
設計意圖:問題層層遞進,通過猜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培養嚴謹的數學思維和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
例2:xx商場把進價為1980元的商品按標價的八折出售,仍獲利10%,則該商品的標價為多少元?
分析:
(1)銷售問題中的基本量有哪些?
(2)根據已知,如何用數字或代數式表示基本量?
(3)你有幾種方式表示售價?分別是什么?
設計意圖:本小題主要訓練學生對折扣問題的處理,通過不同類型題目的解答,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練習鞏固
練習1:某小家電的進價400元,標價600元,打折促銷時的利潤5 %。該商品是按幾折銷售的?
設計意圖:依然是銷售問題,所用關系式和前面練習相似,只是問題稍作改變,要引起注意!主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2:某商場將某種DVD產品按進價提高35%, 然后打出“九折酬賓,外送50元打的費”的廣告,結果每臺DVD仍獲利208元,則每臺DVD的進價是多少元?
設計意圖:針對例2的配套練習,通過練習,熟練等量關系的表達以及公式的使用。
(五) 歸納總結 布置作業
1、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方法,有什么體會?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進一步探究的問題是什么?
設計意圖:以上設計通過對三個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暢所欲言,加強反思、提煉,將新知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
作業:目標檢測
板書設計
課題:3.4.1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銷售問題
銷售問題基本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中的實例入手引入新課。教學方式靈活化,根據學習內容與學生年齡特點確定教與學的方式,在授課過程中,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體,弄清銷售中的盈虧問題。如學習問題探究時先讓學生猜一猜總的盈虧情況,采用自由發言的方式,目的是讓學生說出真實的想法,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以便把問題引向深入。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7
下面是我對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第三章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說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一、說教材的地位。
本節是在前面已經討論過由實際問題列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的基礎上,進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討論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本節的問題情境與實際情況更接近,因此具有一定難度,根據本例題特點,我設計如下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理解有關商品銷售中所涉及的公式,進而培養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關鍵:
重點:進一步體現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的密切關系,滲透數學建摸思想,培養運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是正確地列方程。
關鍵是弄清問題背景,分析清楚有關數量關系,按問題找出可以作為列方程依據的主要相等關系。
二、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和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三、說學生的學法。
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問題,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從而解決問題,通過教師引領,學生主動參與,從而順利而充滿激情地完成教學。
四、設計思路。
我利用提綱中的幾個簡單的習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讓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最后通過研究書中的盈虧問題,可以增加學生的經濟知識和經營意識。使他們能更了解市場運作。
五、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都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充分體現小組合作探究的作用。教師利用提綱中的習題由簡單到復雜,采用層層深入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都是由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合作完成,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參與度很高。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銷售中的盈虧”,是人教版七年級數學第三章第四節《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探究一的內容,這節課的重點就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實際問題。下面我分別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部分來說說我的備課設想。
一、教材分析
前面已經學過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由實際問題列一元一次方程。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由于涉及的知識較多,所以學生學習有一定的難度。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熟練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為我們以后學習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分式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本節課的重要性,結合初中數學現行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水平,確定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商品銷售中的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的含義以及這些基本量之間關系。
2、能根據商品銷售中的數量關系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虧的求法。
3、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盈虧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和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建立方程模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化歸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重要價值,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閱讀理解能力和有關商品銷售知識有限,考慮問題的全面性、深刻性不夠,而盈虧問題中的相等關系是解決銷售問題列方程的`重要依據,因此確定本節的重、難點如下:
重點: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商品銷售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弄清商品銷售中的“進價”、 “售價”、“利潤” 、“利潤率”的含義以及這些基本量之間的關系。
突破本節課重、難點的方法 :弄清問題背景,分析清楚相關數量關系,找出可以作為列方程依據的主要相等關系。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策略
根據這節課的特點,在教學策略上分為兩步:
(一)問題——在生活中產生
根據初一學生活潑、好奇的性格特點,課程一開始就創設了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可使學生在數學活動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從而促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上一節課我提前給學生留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讓他們作一個市場調查,了解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系,初步理解在銷售中的盈虧問題,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問題——在探究中解決
考慮到本節課的特點,我準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先認真分析各自的調查情況,再結合多媒體圖片和老師出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歸納、總結出“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系,進而利用關系探究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三、學情分析
1、學生社會知識有限,往往弄不清銷售問題中的有關概念,理解不清概念之間的關系。
2、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存在兩個方面的困難:
(1)抓不準相等關系;
(2)習慣于用小學算術解法,不適應用方程解決應用題。
3、學生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可能還會存在分析問題時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可能認為存在錯誤,實際不是。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開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確,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確的,讓學生選擇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盡可能簡單明了。
4、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不完全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而習慣于套題型,找解題模式。
四、教學過程
根據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新課標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分為七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多媒體圖片,創設問題情境。
(二)提出問題,歸納公式
學生以小組合作,討論得出下面概念的含義。
進價:購進商品時的價格(有時也叫成本價)
售價:在銷售商品時的價格(有時叫賣出價)
打折:賣貨時,按照標價乘以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
利潤:在銷售過程中的純收入。即:利潤 = 售價 - 進價
利潤率:在銷售過程中,利潤占進價的百分比 。即:利潤率 = 利潤÷進價×100%
(設計意圖:為了解同學們的調查情況,設置幾個概念性的小問題,由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再進行總結,既可以讓學生知道銷售中的一些日常用語,增長知識,又可以為新課的展開作好理論上的準備。)
請學生完成下面兩道題:
①一雙雙星運動鞋打八折后是100元,則原價是多少元?
②進價為80元的一件上衣賣了120元,這件上衣的利潤是多少?利潤率是多少?
(設計意圖:在已有理論經驗的基礎上,以小組的形式分析、討論、交流完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會有獲得新知的喜悅感。問題①討論原價、售價、打折之間的關系;問題②探求進價、售價、利潤、利潤率之間的關系;通過解決這兩個問題,進一步突出、強化本節的重點—利潤率的計算公式以及它的變形公式。)
總結出公式:
利潤率= ×100% = ×100% 售價=進價×(1+利潤率)
(三)探究新知(學習新課)
例:xx商店在某一時間內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還是不盈不虧?
在學習這道例題時我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提出問題一
(1)你能從大體上估算賣這兩件衣服的盈虧情況嗎?
(2)如何說明你的估算是正確的呢?
(3)如何判斷盈虧?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先估算,后準確計算可減少判斷錯誤,同時引出要利用方程模型來解決問題。)
第二個環節:提出問題二
(1)這一問題情境中哪些是已知量?
(2)哪些是未知量?
(3)如何設未知數?
(4)相等關系是什么?
(5)如何列方程?
(設計意圖:為了引導學生突破難點,我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們逐步解決問題。)
第三個環節:提出問題三
盈利25%、虧損25%的意義?
(設計意圖:更進一步讓學生準確理解盈利和虧損的含義。)
第四個環節:展示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方法步驟
設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進價是x元,它的商品利潤就是0.25x元,根據售價=進價×(1+利潤率)這一相等關系列出方程x(1 + 0.25) = 60,解得x=48 。設另一件衣服的進價為y元,它的商品利潤是 - 0.25y元,列出方程 y (1- 0.25) = 60 ,解得 y =80 。(虧損就是負盈利,即利潤為-0.25y元)
兩件衣服的進價是x + y = 48 + 80 = 128 元,而兩件衣服的售價是60 + 60 = 120元,進價 大 于售價,可知賣這兩件衣服總的盈虧情況是虧損8元。(將結論與先前的估算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前面三個問題,學生掌握了一些銷售知識,在此基礎上,我針對例題又設計了這道填空題,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建模”的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和表達,從而突破本節課重點。)
(四)新知應用
1、鞏固練習
新華書店出售A、B兩種不同型號的學習機,每臺售價為960元。A型一臺盈利20%,B型一臺虧損20%。該書店出售A、B型學習機各一臺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
2、拓展延伸
商場將某款服裝按標價打9折出售,仍可盈利10%,已知該款服裝的標價是330元,那么該款服裝的進價是多少元?
(設計意圖: 為了及時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培養學生類比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方法,滲透數學建模思想,設計了兩道練習題。)
(五)總結升華
讓學生談談收獲:
1、本節學了哪些知識?
2、商品銷售中的盈虧是如何計算的?
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是找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話式交流,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我們要努力學好數學,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六)布置作業
作業:課本習題3.4第3題、第4題
(七)板書設計
銷售中的盈虧
1、基本概念: 2、公式
進價: 利潤率= ×100% = ×100%
售價: 售價=進價×(1+利潤率)
利潤:
利潤率:
(設計意圖: 簡潔美觀的板書設計給學生以美感,同時可以使學生感到脈絡清晰,對本節的重點有個整體認識。)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方程是應用非常廣泛的數學工具,它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中占重要地位。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3課時。解方程既是本章的重點也對今后學習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數具有重要基礎作用。為了使學生牢固掌握解方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產生學習解方程的欲望,教材設置了新穎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獲取信息,列方程,然后嘗試主動探究方程的解法。并通過練習歸納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驟和技能。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去分母”的方法,并能解這種類型的方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2)、能力目標:
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方程”的過程,發展用方程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引入新問題(如何去分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2、通過埃及古題的情境感受數學文明
3、教學重點:通過“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4、教學難點:探究通過“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說教法:
在前面的學段中,學生已學習了合并同類項、去括號等整式運算內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成為承上啟下的重要內容。因此,它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我根據學生認識規律和教學的啟發性、直觀性和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積極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活動為主線,以創新為主旨”,采用多媒體教學等有效手段,以引導法為主,輔之以直觀演示法、討論法,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我的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
1、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現問題,而不是被動的回答老師的問題、接受老師的答案。
2、精心設計問題,因為好的問題設計能不斷激發學習動機,還能給學生提供學習的目標和思維的空間,使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可能。授課中通過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廣闊的思維空間,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
三、說學法
教學活動流程圖
活動1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活動內容和目的:創設埃及古題問題情境,列方程解決該問題;發展利用方程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再次感受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量與量之間關系的主要模型之一。
活動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活動內容和目的:以學生已有的關于等式性質的數學知識基礎,探索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活動3“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活動內容和目的: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應注意的事項;歸納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活動4小結
活動內容和目的:總結本節收獲
活動1、創設問題情境:
引言:這件珍貴的文物是紙莎草文書,是古代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寫在一種特殊的草上的著作,至今已有3700多年的歷史了,在文書中記載了許多有關數學的問題。
問題一:
一個數,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來總共是33。
(1)能不能用方程解決這個問題?
(2)能嘗試解這個方程嗎?
(3)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點?
設計意圖:
1、利用列方程、解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再一次讓
學生感受方程的優越性,提高學生主動使用方程的意識。
2、經過對同一方程不同解法到去分母能夠使解方程的過程更加便捷,明白為什么要去分母,這是“去分母”這一步驟的必要性;同時,讓學生認同“去分母”是科學的、可行的,明確為什么能去分母,這樣,學生就會自覺參與探索去分母的一般做法的活動,從而發現“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數”這一方法,也首次由學生自行突破了難點。
3、通過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2、下面方程(見第96頁中間)可以怎樣求解?
觀察方程,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先去分母,怎樣去分母?
解去掉分母后的這個方程
歸納總結去分母的方法:
在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依據是等式的性質2,即“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結果仍相等”呈現不同學生的解題過程,選取學生在去分母過程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引導全體學生共同分析錯誤的原因,發現去分母的易錯點。鞏固了學生對解方程的透徹理解。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團體協作精神,還對與重、難點知識的突破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通過對錯例的辨析,加深學生對“去分母”的認識,避免解方程時出現類似錯誤。
去掉分母后,方程即轉化為熟悉的形式,新舊知識自然銜接,使學生體會到,只要把新問題想辦法合理轉化為熟悉的知識,問題就能得以解決,通過在解方程過程中“去分母”這一步驟體會轉化思想。
活動3、解方程(見第97頁例題3(2))
設計意圖:
用實踐來加深對“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認識。
結合本題思考,能總結解這種方程的一般操作過程嗎?
鞏固所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同時說明解方程的步驟是程序化的,但不能生搬硬套,每個步驟要不要使用、何時使用都應視方程的特征而定。了解對方程的每一次變形都是為了將方程最終化歸為x=a的形式。解題時應根據題目特點,合理選擇解題步驟。
小結活動4總結
(1)學生能否總結本節的知識,是否理解去分母的作用、依據,是否掌握去分母的具體做法;
(2)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3)學生是否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最后復習、鞏固本節的知識,學會總結反思。
四、評價分析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參與發展的過程。本節課的評價要讓學生體會到參與學習、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本節數學課,如要獲得最直接、真實的反饋,就要盡量讓學生多說、多思考,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都要給予鼓勵和引導,并隨時觀察解決,評價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差異;這節課通過現代化的技術的運用,節省出盡可能多的時間,提出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開放式的數學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交流中獲益;通過隨堂練習和作業來激勵其學習。同時做練習時,將評價及時反饋給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并在課后作成長記錄,使學生比較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特別感受自己的不斷成長和進步,為下一步教學提供重要依據。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10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是蘇科版八下第七章第七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基礎上,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在初中數學學習階段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以及為其他學科和今后高中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并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系及在解決問題時的不同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看問題的意識及數形結合的解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通過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本課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系是重點,靈活使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是本課的難點,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
教法: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八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目標教學的要求,本節課采用引導探究法;讓學生以觀察實例為基礎,用歸納的方法形成概念,把教學過程轉化為學生觀察、發現、探究的過程,再現知識的“發生”和“發現”及“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的知識形成網狀結構,使知識能相互交融,培養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
學法:建構主義教學構想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學習。根據本節課的特點,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三:學情分析:(說學法)
1 、學生特點分析:
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來看,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特點,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知識障礙上:
⑴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對學生的自由討論加以指導,引導學生如何研究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系,共同揭示“等與不等”這對矛盾的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等與不等的辨證關系。
(2)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是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系
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動機和興趣上:
明確的學習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后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彈簧掛物問題”導入
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在本問題中使學生感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系
2、導疑: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系
3、導研:講解例題。……我們在講解例題時,不僅在于怎樣解,更在于為什么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題中:引導學生圍撓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的內在聯系展開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
4、導練:課后練習 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5、導評:總結結論,強化認識。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并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變式延伸,進行重構。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7、板書。
8、布置作業。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11
一、教材分析:
1、本章與本節的地位與作用: 本章是在學生已掌握了整式的四則運算,多項式的因式分解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分數的知識來學習的,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四則運算,這一章的內容對于今后進一步學習函數和方程等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是在學生已熟練地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式四則運算等有關知識的基礎進行學習的。它既可看著是分式有關知識在解方程中的應用;也可看著是進一步學習研究其它分式方程的基礎(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同時學習了分式方程后也為解決實際問題拓寬了路子,打破了列方程解應用題時代數式必須是整式這一限制。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基本方法是:“去分母”。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這一數學思想,對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2、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依據大綱的要求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會識別分式方程與整式方程。
(2)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會熟練地解分式方程。
(3)體會解分式方程的“轉化”思想。
3、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根據大綱要求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分式方程的解法。重中之重是去分母實現分式方程到整式方程的轉化與驗根。 由于學生去分母時涉及等式的基本性質、整式運算、分式運算等知識,學生容易出錯,而一旦順利地實現了去分母,即實現了分式方程到整式方程的轉化,解整式方程是學生早已熟悉的知識。因此確定正確去分母既是教學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關鍵。由于解分式方程可能產生增根,學生第一次遇到,所以分式方程的驗根也是難點
二、教學方法:
(一)學生分析: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征,考慮到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本節課的特點,主要采用啟導式教學法、講練法,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探索,盡量讓學生自己尋找、歸納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驟。
(二)新課教學:
1、分式方程的定義。
(1)分母里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提問:前面學習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母里含有未知數嗎?前面學習過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簡單的整式方程。
(3)下列方程中哪些是整式方程?哪些是分式方程? (共6個識別題,1.x+3y=1/12 2、x+1/x=5 ,3、2/3x,4、3/(x-2)-1=5/(2x+1) 5、5/(3x-2)+(x+1)/3=16、(2-7)/5+x/3=1/2) 注意:區分整式方程與分式方程的關鍵是什么?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先學習分式方程的定義,再與已有知識進行對比,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分式方程概念的本質的認識,緊接著利用幾道識別題訓練學生正確地區分分式方程與整式方程及分式的區別,這部分教學要求達到“了解”層次即可。)
2、解方程:回憶解方程的一般步驟中的第一步?如何去掉分母?方程的兩邊都乘以一個什么樣的式子?這是解分式方程的關鍵步驟,只有通過去分母才能實現我們的轉化,而這個步驟由于涉及的知識多,學生容易出錯。這里應是教學的重點之一。解這個整式方程。(由學生完成)。(學生已有這部分知識,由學生獨立完成,新課的教學不能教師一講到底,凡學生能做的應由學生做,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把解得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進行檢驗。必須強調原方程,因為有學生往往代入去了分母的整式方程中。應引導學生進行檢驗,得出未知數的值是否使方程兩邊相等,確定方程的解的正確性,得出原分式方程的解的結論。
(三)課堂練習:
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解分式方程的步驟的理解,使學生熟練地解分式方程,通過練習,及時掌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練習中反饋的信息進行教學的查缺補漏,糾正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在練習中形成解題的能力。
拓展題:
小明說:x=2是方程2/(x-2)-1=5/(2x+1)的增根?你是否贊成他的說法?
對這堂課的增根的進一步理解與鞏固,說明增根是在解方程后,讓公分母為零的未知數的值才叫方程的增根。
(四)課堂小結:
1、分式方程的定義。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驟。
3、解分式方程應注意:
(1)正確去分母,化分式方程為整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必須檢驗。通過小結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形成體系、網絡。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小結也應由學生試著完成,教師補充,有利于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也是學生參與學習的體現。
(五)、作業布置:練習冊第52頁10.5 1、2、3題。
課外作業的布置是必須的,它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作業應精選,應適量。
1、觀察以下兩個題目:
(1)計算: 2/(x-1)-1
(2)解方程:2/(x-1)-1=0
這兩個題目分別要求我們做什么?解題的第一步有什么不同?
五、幾點說明:
1、板書設計:將黑板分成四個部分。
(1)課題、引例1、引例2。
(2)例1。
(3)例2。(學生板書的課堂練習寫在例1、例2的下面)
(4)小結與作業布置。
2、教學時間安排: 復習引入約3分鐘;新課教學約30分鐘;課堂練習約5分鐘;小結約2分鐘;作業布置約1分鐘。
3、整堂課要體現的設計思想: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征,結合教材的特點,選擇啟導式教學法、講練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達到大綱的要求。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學思想的體現,教學中通過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讓學生思考、讓學生試著總結、讓學生試著做一做等方式盡量讓學生去參與,去發現,去嘗試,去總結。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去獲得知識。
在討論增根問題時,通過具體例子展現了解分式方程時可能出現增根的現象,并結合例子分析了什么情況下產生增根,然后歸納出驗根的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12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錯例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學期第六章第二節的內容,在初中數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一項基本技能,他對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近幾天我們復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但從學生交回來的作業看,老師上課強調了多遍的問題,學生還是屢屢出錯,那么怎樣才能避免這些錯誤呢?那就是及時發現錯誤,并從錯誤當中不斷總結,不犯同樣的錯誤。進行錯題分析,利用好錯題可以查找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解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聽就懂,一做就錯,一靠就糟的現象。把這些同類錯題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把一題多解進行整理歸納,避免一錯再錯的現象。通過本節課,讓學生有目的,有步驟地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目標、重難點:
教學目標:通過分析一元一次方程的錯例,使學生靈活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培養學生求解方程的計算能力。
重點: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難點:靈活地運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計算簡化而準確。
本節課是在教授了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解法之后安排的。鞏固復習了每個步驟及其應注意的問題,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優良品格,逐步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思想,養成正確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法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需要。
(1)為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我采用了自學輔導法,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一組錯題,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去自己解決問題,同時,為完善知識結構,教師再作點拔、精講。
(2)為完成第二個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引導探索法,同樣通過精心審題,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此同時還進行多次有較強針對性的練習、探索,對學生分層訓練,化解難點,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嘗試,使學生體會到嘗試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三、說學法: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完一次一元方程的一般解法之后安排的從學生平時的作業來看,對五個步驟中易犯的錯誤出現較多,這會嚴重影響后面的多元方程、不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應用的學習,所以必須及時糾正,通過復習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
四、說教學程序
由于學生對一般解法已有初步認識,我精選了一組能反映學生作業情況的“錯題”讓學生思考,分析錯因,并且改正。
通過五個典型錯題,目的是讓學生復習以前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及時從學生的作業中發現須要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式是學生思考判斷,然后搶答,又一次加深了學生的正確認識,之后,老師“畫龍點睛”的點拔與精講,又讓學生對此知識“根深蒂固”。
中考鏈接,這組題的設計目的是“趁熱打鐵”,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大膽表達,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增加學生“成就感”。
當堂訓練,通過四個練習題,我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讓學生不但能用一般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而且還會選擇靈活的方法去解。
總之,本節課自始至終我都是有意識培養學生動眼、動口、動手、動腦,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心態下去完成學習任務。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13
一、本質、地位、作用分析:
《新課程標準》要求: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由課標要求我們可以看出: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這是貫穿一元一次方程全章教學的主旋律。本節是新課程下的概念課,融入了廣闊的生活背景,凸顯應用意識,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豐富實例,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列出方程,讓概念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提煉概括出本質屬性,讓概念的發現過程是一個探究之旅。
方程是應用廣泛的數學工具,是代數學的核心內容。《一元一次方程》承接小學學習的簡易方程和剛剛學習的整式的加減(包括列代數式),又是后續學習其它代數方程的重要基礎。本節作為《一元一次方程》全章的起始課,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方程的興趣,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時方程的悠久歷史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教育內涵,早在x多年前,我國人民就總結出了關于方程的著作《九章算術》;在公元1248年,元朝數學家李治撰寫的《側圓海鏡》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符號代替文字表示方程的著作。這些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對于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小樹立振興中華的遠大理想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分析:
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將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貫穿全章始終。本節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課,是一節概念課,教材首先通過解決一個行程問題,體會由算術到方程是數學的一大進步,接著通過用方程解決三個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總結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
知識與技能: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關概念。體會由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一大進步。
數學思考:經歷列方程表示實際問題的相等關系的過程,體會數學化的思想方法。
解決問題:通過畫示意圖、列表格等方法分析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會用方程表示簡單實際問題的相等關系。
情感與態度: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結合數學史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結合問題情境抽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對于后續學習其它方程有著指導意義,同時也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因此將結合問題情境抽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作為本節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實際問題的數學化過程
同時本節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概念課,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與實際問題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將實際問題的數學化過程作為本節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問題診斷:
普通農村中學學生數學合格率不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不感興趣,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不達標。從生命的高度關注全體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水平,磨練學生永不放棄的意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激勵全體學生努力向上。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的時期,抽象思維能力有待提高。對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學要選取具體的.問題情境,逐步抽象。
七年級學生對于方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是對于方程的還比較膚淺、模糊,還處于感性層面,缺乏理性的認識和把握。
對于本節教學的重點——結合問題情境抽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抽象數學概念的教學,要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克服機械記憶概念的學習方式。在概念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要挖掘概念在生活中的源頭活水,選取貼近學生實際的生活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教師啟發、師生問答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讓概念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充滿探索的發現之旅,讓學生體驗到探索成功的喜悅。
對于本節教學的難點——實際問題的數學化過程。新課標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為了突破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這一難點,通過示意圖將生活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通過列表格將數學問題分解為表示數量關系問題,滲透用方程表示實際問題相等關系的數學建模思想,采用“教師引路—自主探路—合作修路—共同走路”的探究線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思考鍛煉的機會,從而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本節課的教法特點:
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我采用如下教法和學法:
情境教學法:
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有動力、強化、調節等功能。借助多媒體演示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體驗;利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發現新知、解決問題,逐步培養能力。
五、預期效果分析:
面對當前農村初中數學學生合格率低,學習興趣不濃等現狀,針對教材和學情,在本課中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讓數學散發魅力
張奠宙教授曾經提出: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要把數學知識的學術形態轉化為教育形態,通過數學知識的教育形態散發出數學的巨大魅力,體現數學的價值,揭示數學的本質,感染學生,激勵學生,讓數學“冰冷的美麗”喚發學生“火熱的思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對“天元術”歷史背景的挖掘;極具挑戰的登山作業;關注生命價值的教師寄語。學生積極思考,興趣濃厚,強烈感受到原來數學也如此美麗!
二、讓收獲激勵前行
在數學課堂上如何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一節課還要選取重點內容進行分層探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從而激發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本節課中在解決行程問題時就采取了“教師引路—自主探路—合作修路—共同走路”探究線路,實現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三、讓數學磨練意志
學習數學對于學生將來走向社會不單單是要用到知識,其實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形成的意志品質。學生在面對學習困難時的態度和勇氣,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和方法對于學生的將來至關重要。本節課設計的挑戰珠峰登山作業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永不放棄、努力向上的優秀品質。
四、讓思想指引未來
教學的終極目標決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為重要的是培養思想遠大、擔負民族復興重任的建設者。數學課堂上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通過具體可感、打動學生內心世界的活動才能實現,本課中用“天元術”解決現實問題,具有人生高度的教師寄語,極具挑戰的登山作業都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采取以上措施力圖“讓數學課堂彰顯生命的色彩!”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 14
一、說教材的地位。
本節是在前面已經討論過由實際問題列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的基礎上,進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討論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本節的問題情境與實際情況更接近,因此具有一定難度,根據本例題特點,我設計如下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理解有關商品銷售中所涉及的公式,進而培養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關鍵:
重點:進一步體現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的密切關系,滲透數學建摸思想,培養運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點是正確地列方程。
關鍵是弄清問題背景,分析清楚有關數量關系,按問題找出可以作為列方程依據的主要相等關系。
二、說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和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三、說學生的'學法。
學生根據教材中的問題,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從而解決問題,通過教師引領,學生主動參與,從而順利而充滿激情地完成教學。
四、設計思路。
我利用提綱中的幾個簡單的習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讓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最后通過研究書中的盈虧問題,可以增加學生的經濟知識和經營意識。使他們能更了解市場運作。
五、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都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充分體現小組合作探究的作用。教師利用提綱中的習題由簡單到復雜,采用層層深入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都是由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合作完成,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學生的參與度很高。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相關文章:
《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12-29
認識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07-19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11-12
人教版初中數學一元一次方程說課稿04-07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02-13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03-16
一元一次方程總結06-26
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