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蓮說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蓮說說課稿1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愛蓮說》,下面我將從“走進文本”“教學過程”“課堂評價”三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展示課件):
一、走進文本:發掘經典名篇的人文價值
1、說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愛蓮說》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作者為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蓮自喻,抒寫愛蓮之情,表達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人生態度,委婉地批判了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由于其文質兼美,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傳誦不衰,是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傳統篇目。
第五單元本的主題是“古代生活”,單元學習要求是:“要先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點評:對課文內容要點和學習要求的介紹,要言不煩。需要指出的是,小標題“說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不妥,從這部分所介紹的內容看,除了說到課文特點外,還著重提到了單元學習要求,所以應將小標題改為“說課文特點及單元學習要求”。
2、說教學目標:
關于文言文的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7——9年級提出了以下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合本篇課文自身的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積累文言詞句,理解文章大意,熟讀成誦。
2、認識蓮花的形象和高潔品質,學習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反復誦讀,感知文章的大意及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體會作者的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蓮花的高潔品質,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
雅脫俗的情懷,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點評:新課程實施以來,不少教師喜歡從三個維度擬制教學目標,并將其
視作一種時尚,隨著對新課程認識的逐步深入,人們意識到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將它們機械地分割開來是不科學的,如“過程與方法”這個維度就難以在目標中孤立地體現。從本課設計的目標看,“過程與方法目標”所列的兩項內容與“知識與能力目標 ”的內容相重復。因此,應將“過程與方法目標”刪去,這樣既避免機械地生搬硬套三維目標,也避免了目標之間的交叉重復,從而使目標更加集中明確。
3、說教學重難點:
本文雖篇幅短小,卻意蘊豐厚。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語言,感受“蓮”形象和內在精神,理解作者的志趣和情感。至于教學難點,我將其確定為托物言志和襯托的表現手法及其作用。
點評:教學重難點定位準確,符合單元學習要求和教學實際,且與教學目標的表述相一致。
4、說學情和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初中學習,對于文言文不再陌生,已經積累并掌握了一些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文篇幅短小,文字較為淺顯易懂,學生在參照課下注釋的基礎上能大致疏通文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根據課文學習要求和學情,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質疑討論法和合作探究法。通過聽讀、仿讀、試讀、感情朗讀等形式,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通過質疑探究和小組合作,激發學生興趣,突出其主體地位。
學法:
(1)朗讀法。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文言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所以要引導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知領悟。
(2)圈點勾畫法、質疑法。對字詞的疏通,可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讓學生將重要的字詞和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勾畫標注出來,以便交流和學習。同時,通過質疑,驅動學生自主探究,建構意義。
點評:“以學為本”“以學定教”是新課程實施以來受到廣泛贊同的教學理念。本說課稿從八年級的學情出發,擬用“朗讀法”“質疑討論法”和“合作探究法”實施課堂教學,擬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質疑法”引導學生學習,這些方法的運用不僅符合學情和課文學習需要,而且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精神,凸顯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二、教學過程:探尋濂溪先生的精神世界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安排了五個步驟,即“引蓮——讀蓮——賞蓮——愛蓮——論蓮——詠蓮”, 下面依次進行(展課件):
第一步:芙蓉出水——引蓮
1、課堂導入:蓮花是美麗的,它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那么我們學過的贊美蓮花的名句有哪些呢?由此讓學生回憶所學過的寫蓮花的詩句并展課件。(寫蓮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設計意圖: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先聲奪人,而且能為新課的展開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典雅,充滿詩意的導入為本課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為教學過程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簡介作者及“說”這種文體:以提問并借助多媒體展示的方式,介紹作者周敦頤的相關知識以及“說”這種文體的特點。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認識作者,了解“說”的文體特點。
點評:“引蓮”環節為課堂導入,值得肯定的是,教師善于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回顧所學的寫蓮詩句),導入新課的學習,這既有利于營造學習情境,又體現了溫故知新的教學原則。
第二步:清香襲人——讀蓮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教學,朗讀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這一環節的訓練我通過以下五步來完成:
(1)聽讀。教師范讀,學生聽。設計意圖:教師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誦讀能
夠營造氛圍,使學生與作品產生共鳴;教師范讀,還可以幫助學生校正字音,分清節奏。
(2)仿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清節奏,將課文讀通讀順。
(3)試讀。指名學生讀課文,這樣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學生讀書情況。
(4)譯讀。邊讀邊譯,圈點勾畫,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口譯課文,畫出不會譯的疑難字詞句。同學之間相互提問,相互答疑,疏通文意。
(5)疑讀。小組合作,討論疑點;相互交流,答疑解惑。
設計意圖: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此,我讓學生采用各種形式反復“讀”課文,在與文本的對話中,獲取知識,產生疑問,并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討論交流,答疑解惑。我認為這是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的有效途徑。當學生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教師才適時點撥,發揮幫扶作用,授以學法指導。
點評:正如執教者所言:“文言文的教學,朗讀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的確如此,朗讀是一種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它對感知文本、形成良好的語感作用重大。引導學生反復“讀”課文,是“讀蓮”環節最為出彩之處,通過五個步驟的“讀”,學生循序漸進地研讀課文,逐步達成教學目標。另外,自主探究、質疑解惑、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三步:冰清玉潔——賞蓮
這一部分,我主要設計了三個問題(具體見課件):
問題1: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花?作者把蓮花比作什么?表現了蓮花哪些品質?
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揣摩品味課文描寫蓮的語句,領會蓮的君子風范,學習蓮的高潔品格,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在學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指導,明確:作者愛蓮,也在贊頌蓮,我們要注意帶著贊美之情來讀這個長句(予獨愛……)。作者從生長環境、形體姿態、香味、氣質四個方面來描寫蓮,把蓮比作君子,賦予蓮高潔、質樸、正直、莊重等品質。
問題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文章題為《愛蓮說》,為什么還要寫其他花呢?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襯托的手法,以解決文章的難點。這一環節采用小組合作方法,這樣增強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解決疑難的能力和效率,彰顯了學生的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概括信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問題3:作者想通過本文來表達怎樣的一種人生態度?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讓學生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文章第二段的句子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將三種花的品格擬人化了,由此借贊美蓮花來贊美像蓮花一樣的君子,從而表達作者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世風的諷刺。這種寫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是學習本文應著重掌握的一種寫法。
點評:“賞蓮”部分為問題探究,是課文研讀的深入,主要采用問題牽引的方法,設計的三個問題分別從文章內容、表現手法、思想感情三個方面進行閱讀理解。問題的設計突出了教學的重點,落實了教學難點,且由淺而深,由表及里,頗具匠心。如果對問題1和問題2的設計再提煉一下,使詢問的頭緒更集中一些,效果將會更好。
第四步:放飛思維——論蓮
引導學生討論:在物質高度發展的今天,你怎樣看待文中提到的“消極避世的隱士”“追求名利的富貴者”和“潔身自好的君子”?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
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設計這個環節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了解作者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點評:這個教學環節既是對文章內涵的進一步領悟,又是對學生思維的拓展訓練,學生在閱讀感知的基礎上談自己的認識和感悟,不僅獲得了教育,而且提高了思辨能力。
第五步:積累美文——詠蓮
(1)學生背誦:讓學生嘗試背誦古詩文中詠蓮名句。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
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為重要,還要重視經典名篇的背誦積累。培養文言語感,提升語文素養。
(2)學生練筆:布置學生以某種植物為題,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短文,題目自擬。
設計意圖:布置這樣的作業是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注重讀寫結合,以讀促寫,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
結束:蓮,不僅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也是歌唱家們謳歌的對象,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歌曲《愛蓮說》中結束新課。
點評:第五步是教學的結束部分, “學生背誦”環節與前面的“課堂導入”相照應,凸顯了對語文積累的重視;“學生練筆”環節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起到學以致用之功效。
附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板書是在與學生學習探討的過程中逐步完成的,簡潔明了的概括,濃縮了課文的要點,突出了教學重難點,直觀形象,對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理解課文,起到了很好的總結、鞏固作用。
點評:教學板書是教學要點的濃縮,優美的板書,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其作用不可小覷。然而,在多媒體日益普及的今天,不少教師忽略甚至遺忘了板書,這是不可取的。本說課案注意了教學板書,且設計合理,值得肯定。
三、課堂評價——點亮精彩的人生課堂
我的這堂課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主要是在了解常見字詞和領會文意的基礎上,著重感受“蓮”的形象和內涵,理解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教學方法重在以讀為主,安排了“聽讀、仿讀、試讀、譯讀、疑讀”等教環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同時注重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認為這節課的亮點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課堂的導入、主體、結束等各部分結構完整,安排緊湊。導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角度,靚麗的畫面、優美的詩句把學生引入一種古典的氛圍,新課結束時我順應了現代學生的心里,以一首歌曲《愛蓮說》結束,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蓮,如詩,如畫,如歌,整節課結構完整。
2、以讀為主,讓學生通過讀來疏通文意,通過讀來理解內容,通過讀來領會寫法,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完畢,請各位老師給予指導。
點評:這里的課堂評價即教學反思,常言道“千金難買回頭看”,堅持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對經驗的認識水平,有利于專業的成長。與本說課案的其它部分相比,教學反思部分顯得用力薄弱,主要表現在內容較為單薄,淺談輒止,不能精確而充分地揭示出本說課案的主要特點及其不足。
總評:
說課是一種有效的教研形式,它要求說課人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講述自己的教學設想、教學行為以及理論依據,以達到促進交流研討、優化教學過程、提升專業水平之目的。它之所以倍受青睞并廣泛采用,是因為這種教研形式具有以下的特點:
①全面性。與課堂教學相比,說課更能看出教師的專業綜合素質,因為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廣泛——有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擬定,有教學過程和課堂板書的說明,有教學反思和設計意圖的闡述,所以說課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更具全面性。
②理論性。說課不僅要說清教學的各個環節,而且要說明這樣設計的意圖,即學理依據,因此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③交互性。如果說課堂教學是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過程,那么說課則是教師與教師或教師與專家之間的互動過程。由于說課人與聽課人可以及時地交流互動,因此具有很強交互性,有利于實現“專業引領”和“同伴互助”。
認識了說課的特點,再來看本說課案,就會感覺到它完全符合說課的要求——教學目標較為明確、教學重難點定位準確、教法學法選用恰當、教學流程順暢清晰、課堂板書設計合理,課堂評價比較客觀。其中主要亮點有三,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其一,將“自主、合作、探究”融入學習過程中。說課人堅持“以生為本”,切實將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教學行動,并落實到位。我們看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貫穿“自主、合作、探究”,實現了由關注教師“教”向關注學生“學”的轉變,這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潛能,促進了他們語文能力的發展。
其二,注重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本”。閱讀理解是研讀文本、構建意義的過
程,學生是閱讀理解的主體,所以語文教學決不能用教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閱讀體驗。本說課案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注重引導學生“讀”課文,采取“聽讀、仿讀、試讀、譯讀、疑讀”五步閱讀法,這既符合文言文學習的特點,也符合閱讀認知的規律,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無疑大有裨益。
其三,“設計意圖”較好地詮釋了教學行為。前面說過,“說課不僅要說清教學的各個環節,而且要說明這樣設計的意圖”,說課人在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安排了“設計意圖”,它們或點明學理依據,或指出教學意圖,較好地詮釋了教學行為,從而使說課更具理性色彩和研討價值。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本說課案也存在著瑕疵,需要改進和完善。一是對重點字詞的檢查落實和對重點句子的揣摩品味尚顯用力薄弱。盡管在“譯讀”環節安排了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口譯課文,畫出不會譯的疑難字詞句,相互交流答疑,但對初二學生來說僅靠自己消化理解是很難奏效的,需要教師的提示、強調與指導,否則教師的“主導”就起不到應有的引領作用。二是“設計意圖”及“課堂評價” 稍嫌深度和力度不夠。有的“設計意圖”只是經驗式的介紹,缺乏理論闡述;還有的針對性不強,流于形式,如第五步“積累美文”的設計意圖,有些話是前面“學法”部分的重復。
愛蓮說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愛蓮說》是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態度的贊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體會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為很多文言知識是以前沒有學過的,所以在目標的設定上既要對字詞落實,又要掌握本文的寫作方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中學階段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通過誦讀古代詩詞,在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作者是如何蓮花之形言君子之志,把握托物言志、對比襯托的寫作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質。
三、說教學重難點
讀是思的基礎,思是讀的途徑。尤其是文言散文,學生初次學習有一定難度,更需要在熟讀基礎上,疏通文意,進而理解文章主旨。因此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為:掌握重點實詞,熟讀成誦,欣賞“蓮”美麗的形象,理解作品的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將蓮人格化,通過對蓮的外在形象的描寫贊美了蓮的高尚品質,通過正襯反襯的手法,表達作者的人生態度,這是學生認識上的“死區”。因此,難點確定為:了解作者如何通過“蓮花”來表現其理想的,了解文中托物言志的寫法和正襯、反襯在文中的作用。
四、說教法
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從學情出發,本課教學思路如下:突破傳統文言教學由教師逐字逐句串講的模式,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貫徹“學本論”的方針。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整理答案
3、點撥法:通過點撥,拓展思路
五、說學法
好的教法對應好的學法,我認為做一百道題不如掌握一個方法。對于學習,掌握學法尤為重要。本節課的學習方法主要是:
1、討論法:通過討論思考,培養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2、合作探究法: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問題
六、說教學過程
本文課時安排:一個課時(40分鐘)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5分鐘)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入情景),讓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贊美“蓮花”,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贊美蓮花的,為什么要贊美蓮花。(板書)
(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學生在回憶詩句的過程實際是檢查學生的積累。在交流中,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拓寬知識面,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筆記的形式積累詩句獲得知識。)
(二)初步感知課文
1、作者簡介(2分鐘)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宋史·道學傳》將周子創立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其作品《愛蓮說》具有重要文化意義。
2、解讀標題(2分鐘)
題解:“說”是古代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章,偏重于議論,所以后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那么“愛蓮說”這個題目該如何理解呢?(談談愛蓮花的道理,說說愛蓮花的道理。)
此環節的目的是:檢查預習,讓學生了解“說”這種體裁的特點,獲得有關作者的信息,了解創作背景。
3、誦讀課文(6分鐘)
依據大綱對學習文言文反復誦讀領會其豐富內涵和精美語言的要求,我設計了以下5步誦讀訓練,來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
a、學生結合注釋自讀課文:弄清字音字義。
可愛者甚蕃()濯清漣而不妖()()亭亭凈植()
陶后鮮有聞()不可褻玩焉()不蔓不枝()
b、聽錄音,劃出朗讀節奏,品味作者感情。
c、學生跟讀,把握語氣和節奏。
d、學生齊讀課文,讀正確字音,聲音響亮,精神飽滿,富有感情。
E、請代表范讀,老師進行點評。(這個教學環節用6分鐘,對于八年級的學生,完全可以放手給學生,這樣既避免了學生聽的重復性,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初步感知課文。)
(三)精讀課文(23分鐘)
探究文章的內容,理解托物寓意的寫法,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勢在必行為此,我在教學設計中努力探求一種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把學生活動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的方法,著眼引導學生通過自學,培養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據此我將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在請代表發言,教師進行總結點撥。)
1、找出愛蓮花原因的語句,用筆劃出。所劃部分分別描述了蓮花哪一方面特點?(明確后板書蓮花的品格“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
2、疏通文意,將所劃分部用白話文連貫翻譯一下。
3、作者寫對蓮花的喜愛之情,目的是什么?從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蓮花品質的一句。
4、作者把蓮比作什么?這種借贊花來贊人的寫作手法叫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態度?
5、作者還寫了菊和牡丹,其用意是什么?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么態度?
(以上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突破本文的教學重點,讓學生逐步理解蓮的美、品質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懷。逐步理解本文的教學難點“托物言志的寫法”,即借蓮花之形言君子之志。)
6、模仿例句,引用原文句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造句
造句:我愛蓮花,因為它“”,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我喜歡梅花,因為它是花中的志士,堅強不屈
(我設計了仿寫的拓展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把握托物言志的手法,培養學生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良好品質。)
(四)小結(2分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情感上得到升華,思想上受到教育,為了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設計了以下的總結語:
周敦頤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更不愿像世人那樣貪圖富貴,追求名利。他在當時渾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生活中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一個像蓮那樣純潔正直的人這些話會讓學生感悟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當堂背誦。
(五)拓展延伸(4分鐘)
談談你對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看法。(我設計這一環節,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六)作業布置(1分鐘)
寫一篇關于花的散文,300字以上。
七、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愛高潔之蓮——慕君子之德
托物言志
愛蓮說說課稿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蓮說》。根據相關的教學理論,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設計。
一、說教材
研究好教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所以,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愛蓮說》選自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九課,這個單元的主題是“花之君子”。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借寫蓮花來寫人,寄寓了自己不慕虛名、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說”這種文體,且文中含有一些文言現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本節課,我所面對的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掌握了簡單的文言知識和修辭手法,邏輯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提煉概括能力有所增強。然而,他們閱讀的文體較少,沒接觸過“說”這種文體,生活閱歷不夠,很難理解文中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手法。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和學情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中三維目標的要求,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說”這種文體,準確、流暢地背誦《愛蓮說》。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朗讀,掌握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背誦《愛蓮說》,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難點:體會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培養學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意識。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這一理念,本節課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談話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重要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我會采用總結式導入。帶著同學們回憶有關蓮花的著名詩句。先簡單介紹一下蓮花的別稱,然后舉出詩句:薛濤的“風前一葉壓荷蕖”;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宋代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進而引出周敦頤的《愛蓮說》,采用這樣的導入方式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本文的興趣,做到溫故而知新。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首先,我會介紹作者周敦頤的生平以及寫《愛蓮說》的緣由,讓學生對寫作背景有個充分的理解,為后面使學生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打下基礎。
其次,解釋題目含義,明確“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疇。“愛蓮說”的含義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讓學生明確題目含義,在基礎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初步感受“說”這種文體的樣式、風格。
再次,給學生聽《愛蓮說》的音頻。結合注釋或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疏通文意。并通過小組討論,解決難于翻譯的句子,然后請兩位學生翻譯課文。
最后,在學生充分理解本文大意的基礎上,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語調、語速、語氣。進一步理解本文主旨,體會感情。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在進入研讀之前掃清字詞的障礙,并且對文義以及情感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為研讀課文做了準備。
(三)深入研讀,理解寫作手法
深入研讀是為了從細節微小處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從字里行間感受文章的優美之處。引導學生從小處看文章主旨,從細節把握整個文章走向。這是個化整為零,然后化零為整的過程。
在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和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上,將全班分為8個組,小組內討論,相互參照,要求組內成員完成下列任務:
1.分小組討論:這篇文章美在哪里?
各組派代表發言,教師予以點評和指導。
讓學生在討論中,提高欣賞語言文字美的能力,抒發自己的觀點。
2.老師綜合歸納,從三個方面進行賞析:
①貌美品美
指一名學生讀課文,并找出描寫蓮的文字。
同桌用自己的話把作者描寫的蓮花的樣貌描述出來。
讓學生在這一“找”一“說”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②語言優美
表現的形式:
(1)駢散結合;
(2)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文中寫蓮花,為什么還提到了菊和牡丹呢?(襯托)
本文將花的形象比擬人的品質,蓮、菊、牡丹各比擬怎樣的生活態度?
③手法巧妙:托物言志、襯托。
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贊揚的蓮花的高貴品質。以此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不跟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為人正直,名聲很好,又很莊重,有獨立的人格。)
在文中作者把“蓮”作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征。作者在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目的何在?
用三種花來比三種人,生動形象,含蓄雋永。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在研讀過程中,講解相關的基礎知識,化基礎知識于閱讀理解之中。
通過這幾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問題,學生可實現從語言到情感主旨的理解過程,既有對語言的鑒賞,又有通過語言的情感升華,并且還實現了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穿插,符合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要求。
(四)教師總結,拓展作業
在此環節,我會再一次總結出周敦頤對蓮花的贊美和看法是有著其時代背景因素的,然而,蓮花身上那種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質,即使在現在也是有借鑒意義的。希望我們大家也能學習蓮花這種高潔的品質。并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外作業: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花,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200字的議論文。本節語文課的結束,不意味著語文學習的結束,給學生布置這個作業,可以幫助其完成知識的遷移,在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的條件下鞏固課堂知識,實現從文本到生活的過渡。
七、說板書設計
愛蓮說說課稿4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將兩者統一起來呢?就必須加強對語言的訓練,通過對外在的語言的“誦讀――品味”,來“感悟”文學作品內在的形象、意境等。而新的課程標準,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現就《愛蓮說》的教學,談談個人的想法。
一、說教材。
《愛蓮說》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
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并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本文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很多文言知識是原來學生沒有學過的,所以在目標的設定上既要對字詞落實,又要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獨特新穎的結構方式。
2.過程和方法:反復朗讀以至成誦,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精美語言特色。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到文章的美,學會怎樣欣賞抒情散文,并領悟短文所表現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蓮”美麗的形象,優美語言的欣賞,作者的志趣和情感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蓮花”來表現作者的理想的。
二、說教法:
誦讀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文章簡短,意境優美,富有韻律。
點撥法。對于學生來說,文章中有些字詞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師的點撥。
傳統的誦讀與現代多媒體的結合。由于學生的年齡關系,在誦讀的基礎上,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說學法。
自主學習:
對于基本的文學常識(如作者、關于“說”,對文章字詞的疏通,對文章的基本理解。
合作學習:
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由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合作來完成。
探究學習:對于課文中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蓮花”與“君子”的關系,作者的思想,托物言志的寫法等)
四、說教學的過程。
(一)、引入課題。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入情景),由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播放多媒體課件,可以一開始把學生帶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時間內,把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學生求知欲。(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贊美“蓮花”,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贊美蓮花的,為什么要贊美蓮花。
(二)整體感知課文
學習內容:
1、什么是“說”?
2、了解作者的情況。
3、教師配樂范讀課文,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名讀。
4、看課文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同時畫出不能理解的詞語、句子。
5、學生譯讀課文,解決重點詞句。(幻燈片展示,學生對照理解)
(三)、合作研討:
師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師的點撥,共同完成在自主學習階段不能完成的任務,這一階段要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研討的內容:
(1)找出課文中直接寫“蓮”的句子,并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歌頌“蓮”的?
(2)從作者對蓮花的描寫和歌頌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多媒體展示:“蓮花”與“君子”的聯系。
(3)文章題目是“愛蓮說”,按道理只要寫蓮花就行了,而本文卻還寫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學生思考后交流,教師點撥:
(幻燈片展示)
文章結尾的幾個感嘆句怎麼理解?
(學生分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的合作學習相結合)(誦讀理解)
(四)拓展練習:
以“我愛 ,因為它 ”說一句或一段話。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1、翻譯語句
2、背誦、默寫課文
3、完成課后問答題
愛蓮說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
1、地位、作用:我說課的篇目是《愛蓮說》,它是初中語文新教材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古詩文單元,它與前后幾冊教材中的文言文單元連成一線,以落實義務教育承擔的文學教育任務。《愛蓮說》是古代散文名篇,又安排在單元之尾,是鞏固前面提學知識的重要一環,又是教師貫徹“由教到不教”的關鍵所在。
2教、材簡析:《愛蓮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寫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的品格的“蓮”自比,委婉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寶貴的世風,表明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態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鑒意義。
3、教學目標要求:根據新大綱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及本文特點,我確定教學目的要求如下:
(1)基礎知識目標:理解民賦予蓮的高潔品質,體會托物言志的寫法及正襯、反襯的作用。
(2)基本能力目標:理解關鍵詞的含義,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和自學互動能力,達到熟能成誦。
(3)思想教育目標:從蓮的高潔品格體會積極的人生態度,并聯系澳門回歸的區旗、區徽上的蓮花主體圖案,進行德育教育。
4、教學重難點闡述依據:根據教學新大綱對初中階段文言教學的要求:規定古文的比例不少于30%,并且規定了古詩文背誦的篇目,強調了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特別是古詩文的誦讀,同時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確定教學重點為: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并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辨析蓮花與君子的相似之處,教學難點為:理解運用“菊”和“牡丹”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二、教法學法的運用
1、教學對象:從教學對象看,初二學生屬于學齡中期,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認識及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淺入深,“高視角、低起點”,以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教學基本思路及方法: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及從學情出發,本課教學思路如下:突破傳統文言教學由教師逐字逐句串講的模式,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貫徹“學本論”的方針。
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電教導課,情景結合的教學方法。
(2)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電腦、投影、錄音),增強感性認識,把握教學重點的方法。
(3)引用美術的色塊對比,化難為易,分化學習難點的教學方法。
3、學法指導如下:
(1)以形成性練習指導圈點、批注、勾畫的預習方法。
(2)指導議讀質穎、交際互動,當堂成誦的學習方法。
(3)設計、拼貼蓮花圖,培養動手動腦能力的學習方法。
本文可讀性強,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誦讀作為本課教學的最重要環節,訓練學生對文言文的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達到熟讀成誦。
指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和切實掌握誦讀文言文的三種方法:
一是“疏解文意的讀法”,旨在初步讀懂文章,領會文章中詞語、句、段的含義,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
二是“誰究文理的讀法”,旨在讀出詞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恰當地表達文脈的貫通和層次,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
三是“品味意境的讀法”,旨在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茂。)
三、教學程序設計
(一)形成性練習檢查預習
1、生字難詞注音解釋。
2、駢句的有關知識。(以上預習內容課前完成,初一學生接觸的文言文不多,從常見的文言字詞及句式入手,積累必要的文言文知識是提高文言文閱讀的有途徑。)
(二)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導語設計如下:(配樂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電腦屏幕上顯示澳門區旗、區徽的圖案)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上課前,先觀察兩幅圖,誰認識這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標志?對澳門。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這就是回歸后澳門的區旗和區徽。誰能告訴我,區旗和區徽的主體圖案是什么?(蓮花)幾朵什么樣的蓮花?(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蓮花)是的,澳門區旗和區徽的圖案就是以蓮花為主,蓮花深為澳門人民所喜愛。
(以上層層誘導,步步深入,吸引學生注意,點出學習內容,寓德于教,完成教學目的。)其實,不僅是今人,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學家寫了一篇傳誦千古的贊美蓮花的名篇,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宋代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說》。(板書課題)(再從電腦屏幕顯示10幅近景遠景不同姿態的蓮花圖)蓮花有何可愛之處?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蓮花,看完以后請同學來說一說。(學生說話)看來,大家各有所愛。有的,世上萬紫千紅的花很多,蓮花似乎也沒有什么特別出眾之處,但周敦頤先生卻偏偏喜歡它,為什么?翻課文,聽朗讀,找原因。在這一教學程序中落實誦讀法第一步即“疏解文意的讀法”,(以上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鍛煉觀察說話能力,并直接從愛蓮原因入手設疑,吸引學生主動求知。)
(三)重點語段討論評析
1、找出愛蓮花原因的語句,用筆劃出。
2、所劃部分分別描述了蓮花哪一方面特點?
3、疏通文意,將所劃分部用白話文連貫翻譯一下。
4、有感情朗讀,引導學生欣賞愛蓮名句。
5、作者寫對蓮花的喜愛之情,目的是什么?從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蓮花品質的一句。
6、根據課文注釋,闡述含義。想想這種“君子”應具有什么樣的寫法?
7、君子的品格和蓮花的品質有無相似之處?這是運用什么樣的寫法?(以上問題引導學生討論,逐步理解本文學習重點“托物言志的寫法”,即借蓮花之形言君子之志。同時,為培養學生動手動及能力。我設計一個“君子圖”,七個花瓣分別寫上君子品德的七個方面,再讓學生模仿制作一幅蓮花圖,對應的花瓣分別填上蓮花的七個特點,有投影顯示在屏幕上,這一電教手段不僅完成了教學目的1中對“托物言志”這一表現手法的理解,并且激發了他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在這一教學程序中落實誦讀法第二步即“推究文理的讀法”,以領悟促誦讀,以誦讀加深領悟。)
(四)學習正襯、反襯的表現手法
1讓、學生分析陶淵明愛蓮和世人愛牡丹的原因,明確作者對菊和牡丹的不同態度,并與作者愛蓮作比較,體會襯托作用。
2、利用美術上色塊對比知識,區分正襯、反襯手法的運用。(投影展示美術上兩組色塊對比:A組——白、灰色塊對比,B組——白、黑色塊對比,提問學生:“兩組色塊中白色顯得更亮,更白?”學生的回答是一致的:“B組。”我在這時點出:兩組白色的亮度是一樣的,只不過灰色的白色比較接近,黑色和白色對比鮮明,由此,可引出襯托的兩種類型——正襯與反襯。這樣通過直觀教學化難為易,完成教學難點。
(五)分析結尾段議論,指導朗讀。
1、試析“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三句,討論修辭手法,并強調以花喻人的用意及目的。
2、用嘆詞領起并用不同句式寫花有何表達效果,朗讀體會。引導學生分析陳述句(“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反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感嘆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所抒之情及朗讀語氣。(文言文教學的重要要求是多讀多誦,以上教學程序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完成教學目的2熟讀能誦,融會于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能獲得牢固而豐富的感性知識。在這一教學程序中落實誦讀法第三步即“品讀意境的讀法”,)
(六)總結“說”的文體特點,指導全文背誦。
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古代“說”的文體類似現代散文,文眼即一個“愛”字。(以上內容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愛蓮說說課稿6
一、說教材。
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目標
《愛蓮說》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
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并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和技能: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和本文獨特新穎的結構方式。
2.過程和方法:反復朗讀以至成誦,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精美語言特色。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到文章的美,學會怎樣欣賞抒情散文,并領悟短文所表現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篇幅短小,雖寥寥幾筆,意卻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學生在多次誦讀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蓮”美麗的形象,優美語言的欣賞,作者的志趣和情感作為本課的重點。把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結構方式作為本文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質疑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開火車的游戲形式鞏固背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千法,朗讀為本。朗讀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在感知中領悟。葉圣陶老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為重要。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則誘發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對字詞的疏通,可采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注釋,借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指點解詞的方法。
五、說學法的點撥與指導。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講法,師授生記,雖然字字落實,但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國古代的教育文獻《學記》曾強調“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對注入式,倡導啟發自主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兩方面點撥和指導。
第一方面,在誦讀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詞法方面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并由學生互相解答,教師“引而不發”,只把獲得結論的途徑指給學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從中悟出解詞的方法。
第二方面,讓學生提出對課文思想內容理解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組織課堂討論,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六、說教學程序。
(一)、引入課題。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入情景),由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贊美“蓮花”,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贊美蓮花的,為什么要贊美蓮花?
播放多媒體課件,可以一開始把學生帶入情感高潮,在最短時間內,把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學生求知欲。
(二)、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的內容)
學習內容:
1、什么是“說”?
2、關于作者的情況。
3、看課文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同時畫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4、學生朗讀課文。
(三)、疏通文意,理解內容(學生結合文后注解和有關資料,理解文意)
師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師的點撥,共同完成在自主學習階段不能完成的任務,這一階段要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
(四)、探究學習、質疑解惑。(學生分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的合作學習相結合)
1、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探究的內容。
(1)分小組討論:這篇文章美在哪里?
(2)綜合意見,各組發表意見。(班上發言)
(3)老師綜合歸納:
根據同學們的發言,這篇文章美在四個方面:“蓮”貌美品美、文章的語言優美、表現手法巧妙、結構精巧。
(4)從四個方面進行賞析。
2、質疑解惑
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有效引導學生質疑解惑,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式:
集合式------集中學生所問,教師匯總,再作解答。
逐一式------學生質疑,教師及時解答。
切磋式------歸納學生所問,然后學生互議,再作解答。
以上三種方式,可以交替使用,互為補充。
(五)、指導背誦: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實現。如男女生分段朗讀,自由朗讀,教師提問,學生用書上的原句回答等。本階段學生能基本背誦課文。
(六)、課堂小結:(教師用簡潔語言進行小結,讓學生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進而實現本課教學目標)
本文用了119個字,調動了各種藝術表現手法,描繪了蓮花的美,表達了作者對蓮的贊美之情,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讀著這篇文章,我們不但感受到了蓮花的美,語言藝術的美,還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美
(七)、布置作業。
1、鞏固本課所學。
2、向課外延伸,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愛蓮說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愛蓮說》是八年級的一篇文言文,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為很多文言知識是原來學生沒有學過的,所以在目標的設定上既要對字詞落實,又要掌握本文的寫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對于九年級來說則更應該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尤其是知識點的整合。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情感目標: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提高生活情趣。
3、教學重點:
理解作品內容及作者的思想。
4、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蓮花”來表現作者的理想的。
(二)學生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對八年級的文言文基礎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進行拓寬、拓深的練習。而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在加強基礎復習的同時努力提高他們的能力。這部分同學往往自尊心較強,教師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對于雙差生要根據他們的弱點,選準切入點很啊抓基礎,確保他們合格畢業。
(三)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活動安排:搜集寫作背景給予本課相關的鏈接。
2、教師課前活動安排:準備好幻燈片和上課所用媒體;教學資料。資料如下:寫作背景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宋代哲學家。《宋史》上說他“博學力行”,并引用宋代著名文學家、江西詩派首領黃庭堅的話,評價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廉于取名而銳于取志,薄于微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煢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雖然他一生擔任過州縣地方官吏,但他平時更喜歡游覽各處名勝,潛心研究學問,是一個事必躬親、處事公正、頗受時人擁戴的學者。他厭棄封建社會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以素凈、淡泊為足,以“飽暖”、“康寧”為樂。特別喜愛“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在江西南康郡為官期間,親自率領部下在舊南康府署一側,挖池種蓮,并獨出心裁地把蓮池稱為“愛蓮池”。每當夏日炎炎,他漫步池畔,傾心欣賞,全神思索。經過醞釀、構思、推敲,終于寫下了流芳百世的篇章《愛蓮說》。
(四)教學流程
(1)引入課題。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入情景),由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贊美“蓮花”,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贊美蓮花的,為什么要贊美蓮花。(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學生在回憶詩句的過程實際是檢查學生的積累。在交流中,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拓寬知識面,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筆記的形式積累詩句獲得知識。)
(2)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教師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的內容,師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師的點撥,共同完成在自主學習階段不能完成的任務。)
學習內容:(多媒體展示)
①什么是“說”?
②關于作者的情況。
③看課文注釋,畫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④學生自由的讀課文。(這個教學環節用15分鐘,對于九年級的學生,這篇課文已經學過,以上幾個問題沒必要過多講解,完全可以放手給學生,這樣既避免了學生聽的重復性,又可以調動學生思索的積極性。同時又培養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愛蓮說說課稿8
設計理念:根據語文新《課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理念,這次教學設計力圖在學習目標的要求和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
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清文章的思想內容,學習蓮花的高潔品格;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3.培養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賞析的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蓮花的高潔品格
難點:“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直接導入,激發情趣
1.展示課件,課件中展示的是什么花?······
通過直接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釋題
教師交代題目中“說”是一種議論文體,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歌詠,借以表現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3.字詞學習
二、賞析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原文配樂朗讀課件,合作、討論,疏通文意。
2.賞析課文,讓學生合作、探究:
(1)作者怎樣描寫蓮花的形象?(找出直接描寫蓮花形象的句子)
(2)作者是分別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
(3)你認為蓮與君子有哪些相同之處?
(4)作者借蓮的形象來言君子之志,這是一種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自己怎樣的志向?
(5)本文主要是對蓮花的贊美,為什么還要寫菊和牡丹?
三、知識遷移,拓展思考
思考問題: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為什么獨愛菊?
2.面對物欲橫流、人心浮動的社會現象,品味<<愛蓮說>>,給我們以怎樣的人生啟迪?
四、作業:
1.隨堂練筆:仿本文特色寫片斷
你喜歡什么花?你覺得它有什么可愛之處?
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寫短文。
2.達標測評
(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的開山鼻祖。
(2)“說”是古代的,它可以直接說明事物,闡述事理,也可以通過敘事,寫人,詠物,議論說道理;也可以發表作者的感想。“愛蓮說”的意思是
(3)名句填空:予獨愛蓮之,中通外直,,香遠益清,,可遠觀而。
(4)本文主要運用了的寫作手法。
(5)文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
(6)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蓮的詩詞名句。
愛蓮說說課稿9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愛蓮說》。說課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出示課件)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四、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愛蓮說》是現行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課本164頁上已明確指出:要先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愛蓮說》這篇文章和《陋室銘》一樣,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作者巧妙地把蓮花的生活環境、特殊性狀和君子的高尚品德聯系起來,描繪贊美蓮花,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二、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
教學目標:
1、結合注釋,領會文章內容。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領悟文章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4、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并能夠聯系實際談自身感受。確立依據:根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議:
(1)、閱讀文言文時能借助注釋理解基本內容
(2)、欣賞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并能作出自己的評價。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確立的依據教學重點:
理解作品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教學難點:托物言志的寫法
確立依據:基于本單元的單元教學目標,新課標中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學生對“托物言志”這種寫法的相對陌生。
四、教學程序
整個教學程序主體上通過“獨立閱讀、互相研究、質疑問答、拓展延伸、讀寫訓練”五個步驟來完成。其中要重點突出的是互相研究和拓展延伸兩個環節。具體程序如下:首先是導入新課:
方式是請同學們回憶楊萬里的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并齊誦。學生背完詩后,我加以小結:美的事務人人喜歡,在眾多的西湖美景當中,作者對荷花情有獨衷,那碧波萬里的荷葉,繁茂嬌艷的荷花,將西湖點綴得美不勝收,今天我們隨周敦頤一起步入他的《愛蓮說》,看在他的筆下,荷花又是怎樣的美好形象,這篇文章又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然后通過學生的課前準備介紹“說”這種文體和作者周敦頤。接下來便進入獨立閱讀環節
1、獨立閱讀。此環節主要包括四個步驟:
(1)先由學生自由誦讀,然后指讀,師生共同校正讀音
(2)通過課件出示字詞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3)以同桌為單位,結合書下注釋翻譯課文
(4)指名翻譯,以同桌為單位,一人讀原文,一人翻譯。有不準確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
2、互相研究:通過課件出示以下問題,供同桌間或前后桌間相互探討研究。
(1)文中哪些地方是寫蓮的?寫蓮花時又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2)為什么要寫其它的花?
(3)花與人有什么關系?采用了什么寫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質疑問答:由師生共同提出在研討中存在的問題,共同解決。(視具體情況,此兩個環節也可合二為一)
愛蓮說說課稿10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愛蓮說》是九年義務教育河大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二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它是一篇狀物抒情、情文井茂的文言散文。大綱明確規定,初中階段對文言文的要求是學生能疏通文意、理解文意主旨、體會文意感情。而本文正是對這方面培養起著導向作用,尤其對學生思想教育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語言優美,駢散結合,是一篇很好的教材。它是北宋街學家周敦頤寫的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旨在托“蓮”以表達自己不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諷喻了當時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風。文章主要引導學生把握的是“蓮”的形象,進而領略其內在的氣質,最后知曉其象征意義,配合課文,插圖及相應的文字資料,可引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蓮”。因為很多文言知識是學生原來沒有學過的,所以在目標的設定上既要對字詞落實,又要掌握本文的寫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還應該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尤其是知識點的整合。該課在《陌室銘》之后。從八年級的整個教學體系來看,該課對于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品質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教學對象分析
通過七年級的學習,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學生的文言文基礎還不夠牢固,仍需要進行拓寬、拓深的練習。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應在加強基礎復習的同時努力提高他們的能力。這部分同學往往自尊心較強,教師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排教。對于雙差生要根據他們的弱點,選準切入點狠抓基礎。一小部分學生對文言學習,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文言學習基礎,通過朗讀他們能很快發現短文的獨特之處,進而得到閱讀的快感激發學習的樂趣。而對“蓮”這種事物,學生并不陌生。因為傳說,過去蓮花院地區曾經有過一個大的蓮花池,“蓮”正是“東蓮花院”得名的由來,而《愛蓮說》這篇文章更是被學校指定為入校時就必背的詩文經典和情感熏陶提升的篇目,不過日前蓮花院地區已少見蓮花的影子,學生主要是從圖畫、文學、影視中看到的,因此,對“蓮”的外在形象的把握不是很難,但是對蓮的具體了解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1.知識障礙,“蓮”在蓮花院這一地區稀少,因此學生對“蓮”不其了解,所以我們從兩個方面彌補這方面知識的缺陷: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蓮”的知識信息,可以在網上查找下載,也可以從書刊中收集有關“蓮”的圖片或介紹。以此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2)教師制作介紹“蓮”的課件,使學生初步了解“蓮”并產生美感。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蓮”初步形成感性認識。
2生理上,這個學段的學生一般15至16歲,欠缺社會經驗和歷史知識,因此對作者生命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寫作目的尚難理解,教師結合現實采取品詞評句。暢談體會的方法。指導學生甄別美丑,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升華,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發展。
3.心理上,建立良好的道德準則,把握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也是十分困難的。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蓮”的欣賞,通過語句分析,體會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做人原則,使學生體會到人際交往的準則與做人的原則是一致的。(如隱逸者--不與人交往;富貴者--交往權貴;君子者--與世交往,堅守節操。這既是以上三種人做人的原則,也是與人交往的準則。)
(三)教學環境分析
這節課,將選擇多媒體教室環境來營造學習的氛圍與情境。采用配樂朗讀,PPT展示蓮花的圖片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走進課文中去,去感受蓮花那高潔正直的品質,從面培養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托物言志及襯托兩種表現手法的特點及作用,培養學生對古文語言的感知能力及鑒賞能力。背誦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賞析的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理解作者的思相感情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思相感情,滋發學牛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通過托物言志、襯托的手法,感受蓮花的高貴品質。
(二)教學難點
感悟蓮花與君子之間的品質相似處。
四、教學方法
(一)教法
1.情境導入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啟發式教學法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學法
1.朗讀法
讓學生多讀,通過多種方法讀,在對內容感受理解的基礎上讀。
2.美點尋蹤法
讓學生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品味含義,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蓮花的魅力。
3.比較法
通過與菊、牡丹的比較,讓學生掌揮蓮花的品質。
4.討論法
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設置情境,引入課文。】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由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贊美“蓮花”北宋哲學家周敦顧的《愛蓮說》就是詠蓮作品中的典范。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贊美蓮花的,為什么要贊美蓮花?(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學生在國憶詩句的過程實際是檢查學生的積累。在交流中,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拓寬知識面,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筆記的形式積累詩句獲得知識。)
(二)問題導學
【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教師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的內容師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師的點撥,共同完成在自主學習階段不能完成的任務。)
1.了解作者及“說”這種文體。(多媒體展示)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學家、文學家。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學堂,世稱濂溪先生。他為人清康方正,傲岸不阿,他的詩文多抒懷之作。在任南康太守時。在官街一側挖池種蓮,名曰“愛蓮池”,并托物言志寫下了這篇《愛蓮說》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2.學生自讀課文;弄清字、詞、節奏。(這個教學環節用10分鐘,對于八年級的學生這篇課文已經學過,以上幾個問題沒必要過多講解,完全可以放手給學生,這樣既避免了學生聽的重復性,又可以調動學生思索的積極性。同時又培養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自讀效果檢測: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媒體展示)
蕃()淤泥()濯()漣()
褻()逸()噫()鮮()
3聽錄音,劃出朗讀節奏(逐段展示課文,速度與錄音配套,以蓮花為背景)
4.學生自讀(屏幕顯示已劃分節奏的課文)把握語氣和節奏。
5.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6.分組疏通文意,學生對照注釋及提示理解文意。
(展示疑難詞句)
獨:唯獨、只自:從盛:很、非常
予:我香遠益清:香氣遠播,顯得更加清芬
謂:認為鮮:__ān,很少
7.置疑,學生互相解答。
8.學生齊讀。
(三)合作探究
【探究文章的內容,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
(學生分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的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探究的內容。(多媒體展示)
1文中寫了哪些花?重點寫什么?為什么要寫其他的花?
2文章僅僅是寫花嗎?采用了什么寫法?花與人有什么關系?
3哪些地方是寫蓮的?從哪些方面寫蓮的?蓮花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喜歡蓮花?
4.作者為什么發出“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感嘆?作者的感嘆說明了什么?
(這個教學環節用15分鐘,幫助學生榛理文章脈絡,復習已經學過的寫法。使成績不錯的學生更注意知識點的整合和積累,成績略差的同學加深課文的理解并及時消化與及時整理。)
(四)朗讀背誦
【通過提問背誦課文,同時能為理解性默寫打基礎。】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實現。如男女生分段朗讀,自由朗讀,教師提問,學生用書上的原句回答等。(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應該掌握。)
1.指導朗讀第一段(出示朗讀提示);
2.學生體會第二段的朗讀方法:
3.學生自己背一背;
4.全班試背(屏幕逐句展示課文,并配放音樂)
5.點學生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熟。
(五)鞏固練習:
【通過探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多媒體展示:“蓮花”與“君子”的聯系。(這個教學環節用3分鐘)
(六)拓展延伸
【充實課堂內容,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鍛煉提高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1.與蓮花有關的詩歌。(用多媒體視頻展示《詠蓮詩小集》)
2.寫幾句關于蓮花的話,可以是對蓮花的描寫,學習本文的感受,對生活態度的思考等。(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從課程的設計來看,能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在課堂來看能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輔以教師的點撥;從教法上看,能將傳統的誦讀法與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從問題的設計上,從而體現梯度。)
(七)課文總結
【歸納總結本節課所學,使情感進一步升華。】
本文借物喻人,將花的形象比擬為人的品質,以蓮的形象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態度的贊賞和追慕,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
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通過今天的學習,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的品質給我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蓮花一樣的人,做一個君子。
(八)布置作業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蓮花與梅花都是古人托物言志的,請搜集與梅花有關的句子記一記。
(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古典文化知識。摘錄與梅花有關的句子,有利于養成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同時培養他們的語感和思維,而且與我的教學目標完全相符。)
(九)教學后記
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小品文,在教學過程中將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充分地運用到備課和授課之中,讓學生欣賞蓮花的圖片,配樂朗誦詩文,觀看視頻等,達到了比預想中還要好的
教學效果。在以后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希望廣大教師都能充分地將多媒體與學科教學進行整
合,豐富教學的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學科教學服務,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板書設計】
菊(正襯)君不慕名利
蓮
牡丹(反襯)/子潔身自好
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愛蓮說說課稿11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將兩者統一起來呢?就必須加強對語言的訓練,通過對外在的語言的“誦讀――品味”,來“感悟”文學作品內在的形象、意境等而新的課程標準,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自主、合作、探究”,那么在課堂上該如何體現呢?現就以《愛蓮說》為例,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 說教材
《愛蓮說》是八年級的一篇文言文,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本文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很多文言知識是原來學生沒有學過的,所以在目標的設定上既要對字詞落實,又要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法及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風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提高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理解作品內容及作者的思想
●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蓮花”來表現作者的理想的
二、 說教法:
●誦讀法由于本文是文言文,簡短,意境優美,富有韻律
●點撥法對于學生來說,中有些字詞是不能理解的,就需要教師的點撥
●傳統的誦讀與現代多媒體的結合由于學生的年齡關系,在誦讀的基礎上,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說學法
● 自主學習:
對于基本的文學常識(如作者、關于“說”,對字詞的疏通,對的基本理解
● 合作學習:
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由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合作來完成
● 探究學習:對于課文中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蓮花”與“君子”的關系,作者的思想,托物言志的寫法等)
四、說教學的過程
(一)、引入課題
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引入情景),由學生回憶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引入課文),從古到今,有很多人贊美“蓮花”,今天我們就去看看周敦頤是如何贊美蓮花的,為什么要贊美蓮花
(二)、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的內容)
學習內容:
1、什么是“說”?
2、關于作者的情況
3、看課文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同時畫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4、學生自由的讀課文
(三)、合作學習
師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師的點撥,共同完成在自主學習階段不能完成的任務,這一階段要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
(四)、探究學習(學生分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的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探究的內容
1、文中寫了哪些花?重點寫什么?為什么要寫其他的花?
2、哪些地方是寫蓮的?從哪些方面寫蓮的?
3、僅僅是寫花嗎?采用了什么寫法?
4、花與人有什么關系?
5、作者的感嘆說明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多媒體展示:
“蓮花”與“君子”的聯系
(六)、指導背誦: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實現如男女生分段朗讀, 自由朗讀,教師提問,學生用書上的原句回答等
本階段學生能基本背誦課文
(七)、課文總結,布置作業
作業: 作者的思想過時嗎?
五、總結
從課程的設計來看,能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在課堂來看能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輔以教師的點撥;從教法上看,能將傳統的誦讀法與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愛蓮說說課稿12
一、教學目標設計
1、教學大綱分析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版)強調多讀多寫,規定了閱讀寫作量,增加了瀏覽、檢索、使用工具書、利用多媒體等內容,明確規定在教學過程中,要“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等等。這就提醒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更多地考慮學生的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習慣養成、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
2、教學對象分析
參加本實驗課學習的對象是初二(6)班學生。該班是華美學校初二年級的數學特長班,學生有理性思維的優勢,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計算機操作較熟練。初二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學習進程中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他們樂意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的學習進度、思維方式等不受限制。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學生天馬行空,不著邊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現代化設備和手段獲取信息,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3、教學基本內容分析
《愛蓮說》是周敦頤托物言志的名文。他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委婉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言簡意豐,文筆搖曳多姿,歷久傳頌不衰。教授本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以誦讀為主。通過正確的朗讀,品味節奏、韻律的音樂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體會文章的藝術感染力。學生初步弄懂課文后,要求他們用“耳聽背誦法”(課堂)和“抄讀法”(課后)揣摩課文,背誦課文。至于疏通文意,理解內容,可以從能提起全文的詞、語、句入手,理清“文脈”。學生抓住了“文脈”,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其次,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識。例如下列句子中加黑詞的詞義和用法:
之:
①“水陸草木之花”;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焉:
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鮮:
①“陶后鮮有聞”;
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中:
①“中通外直”;
②“度不中而輕發”
而:
①“學而不思則罔”;
②“出淤泥而不染”
再次,蓮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對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從多方面描繪蓮花特征,圍繞“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達正直,行為端正。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志潔行廉,美名傳揚。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儀態莊重,令人敬重。
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愛蓮花的緣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要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
4、教學目標制定
基于以上對教學大綱、教學對象、教學基本內容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①反復誦讀課文,揣摩背誦課文,理解文章的主旨(要求學生提交自制的朗讀背誦聲音文件);
②自主瀏覽信息,學習一些文言詞語,體會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的結合(完成三星級和四星級測試);
③參與網上討論,學會協作學習;學習寫對聯(提交五星級測試答案)。
二、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內容順序、超文本閱讀框架設計,見如下示意圖
2、方式方法設計
(1)情景創設設計——創設“清新、樸素、高雅”的情境,將學習者引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境界。
課件制作重在渲染氣氛,創設有利于本課學習的情境。當點擊鼠標進入本課首頁面時,力爭讓人產生清新、樸素、高雅而又令中學生喜愛的視覺、聽覺效果。首頁面的背景圖像設計為一汪暗綠的靜水和碧綠寬大的荷葉襯托下的幾朵碩大、含苞欲放的蓮花;背景音樂選用陳蔚旻的古箏獨奏《出水蓮》,以烘托氣氛。學習開始時,先進入“課文介紹”頁面,這是網絡教學的第一步:“情景導入”。該頁面選擇播放一段關于蓮花與作者介紹的視頻剪輯。畫面反復出現碧葉襯托下的鮮艷的蓮花、雨中的蓮花、含苞的蓮花、盛開的蓮花等錄像,將學習者帶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境界,從而讓人產生朗讀欲望和不斷探究的欲望。
(2)信息資源設計——豐富、有價值、易檢索。
本課的信息資源,除為創設情境而收集的有關蓮的圖像、視頻資料外,主要收集了有關《愛蓮說》的評介資料20多篇。資料主要來源于人教版初中語文第四冊《教師教學用書》P225~240頁和從互聯網上下載的有關文章。內容涉及作者簡介、歷史背景、文體爭鳴、詞語解釋、思想藝術分析、句意理解、語法修辭、文言釋義、佳句賞析、篇章結構、語言特色、文化知識、古人筆下的荷花、參考譯文、預習與檢測、課外閱讀等等。信息資源子網頁以目錄頁和顯示頁組成框架頁面形式出現,方便檢索與閱讀。
“網上語音室”收錄了人教版語文錄音帶中,由著名播音員丁然等朗讀的錄音和華美學校佟靜茹老師的朗讀錄音。學習進度快的學生,只要進入五星級頁面還可進入互聯網瀏覽更多的信息。
(3)自主學習設計——體現“學生主體,自主探究”的特點。
如“教學內容順序,超文本閱讀示意圖”所示,學生在老師“導讀”指引下,可自主選擇進入“網上語言室”,聽朗讀示范,朗讀課文;揣摩、背誦課文;錄制朗讀(背誦)聲音文件、提交給教師。也可自主選擇進入“信息資源庫”瀏覽網絡資源,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獲取自己所需信息。有了上述經歷后,學生將選擇進入“星級測試”嘗試闖關的樂趣。
(4)協作學習設計——師生協作、生生協作、人機協作、學科協作、遠程協作、家校協作。
“網上討論區”是師生協作、生生協作的課堂討論空間。學生可以在討論區上任意發表學習心得,任意提問、討論、交流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討論,也可以在全體學生中選擇某些學生的觀點,推薦給其他學生;學生可以按意愿在網上分組進一步討論。學生做三星級和四星級測試時,計算機會根據學生輸入的答案,給出不同的提示信息,親切而友好地幫助學生逐級過關,體現了人機協作的優勢。學生到了五星級頁面,便有了資格瀏覽到“中國十大傳
統名花”的網站,這是生物學知識的網站,用來作為語文學習寫對聯的材料,體現了跨學科協作的特性。學生還可通過互聯網遠程請教中外名師,也可在家繼續他的網上學習與探究,在家如同在校。遠程協作、家校協作更具優越性。
3、教學媒體組合設計
多媒體網絡,就是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傳播媒體與網絡技術的相互結合應用。本課有清晰的視頻;典雅的背景音樂;樸素、清新的背景圖像;“網上語言室”有感情豐富的男女聲朗讀欣賞,學生可以自主地、充分地“聽”和有效地模仿;還可以自主地、充分地“練”,將自制的朗讀背誦聲音文件提交給教師,這等于將“語音室”和“復讀機”功能引進了網絡教學課堂;蓮花、荷葉的圖像,更是醒目地展現在各主要頁面上;“信息資源庫”中的文章,也被精心制作成圖文并茂的網頁;首頁上“星級測試”入口處,有米老鼠在不停地翻筋斗,進入“星級測試”頁面,又見閃爍的五角星和飛翔的小天使在歡迎。學生瀏覽每個頁面,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和被激發起探究的欲望。網上作業也像玩游戲一樣過癮。
三、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學習效果的檢測,主要通過學生提交自制錄音文件、完成星級測試、參與討論來體現。本課設計制作了五套檢測題:①預習檢查;②拓展性練習;③三星級測試;④四星級測試;⑤五星級測試。其中①和②置于“信息資源庫”中,并附答案,分別供學生課前預習自查和課后知識延伸、能力遷移訓練之用。③和④屬形成性檢測題,均由十道選擇題組成。計算機自動完成判斷、批改、評價并反饋學生的答題情況,學生須全部答對才能進入下一關。第⑤套是總結性和創造性檢測題:學生通過本課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抒發自己對本課學習的感受;通過欣賞“中國十大傳統名花”,學習寫對聯,以此展現創造性思維成果。
愛蓮說說課稿13
1教學目標
⒈朗讀《愛蓮說》,并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⒉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⒊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2學情分析
1.這一批學生中有一些從初中起就對語文學習興趣不大,甚至也有厭倦語文學習的。對他們來說,語文,真的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如何提高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熱情,是我們所有高一老師的重中之重。
2.基礎薄弱,學習懶散。有許多學生或書寫太差,或不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梳理,或寫作底子太差,或沒有閱讀課...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襯托的寫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這個城市里鮮花店越來越多了。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呢?(由學生自由講解)
因為鮮花除了具有繽紛的色彩和馨之外,它們還具有美麗、圣潔、華貴等不同的精神氣質。人們用鮮花來傳遞情感,表達問候,人們愛什么花,也反映了他們不同的心態和志趣。古代有愛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勵的陶淵明,那么宋朝的哲學家周敦頤為什么特別喜愛蓮花呢?他是怎樣描繪蓮花,抒發自己的心志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愛蓮說》
二、學習文體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三、教師范讀課文?
提示:在聽的過程中,注意結合課文注釋,初步理解文意。
“蕃”fán多 “褻”xiè親近而不莊重
“濯”zhuó洗滌 “鮮”xiǎn少
四、運用點撥手段,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本文“說”的對象是什么?
“說”—“愛蓮”。?
1、分析重點段落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寫道:“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既然各種各樣的花都很可愛,為什么作者偏偏喜愛蓮花呢?課文的第一節有沒有列出理由來?
(指學生名回答)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問:大家現在數一數,這段話里有幾個短語?七個短語。?
(由此引出以下問題)
這七個短語分別描述了蓮花的哪一方面特點?請一位同學結合這幅蓮花圖來談一談。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教師適時點撥,“淤泥”和“清漣”是蓮花的生長環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蓮花的莖(主干);“香遠益清”指蓮花的香味;“亭亭凈植”指蓮花的整個形體姿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是從觀賞者的角度說的。前六個短語是從蓮花自身而言,最后一個短語則是從觀者的感受來說的。)?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作者在這樣短短的文字之中,卻能夠如此細描細繪蓮花,難道他僅僅是喜愛蓮花的外形嗎?
(自然過渡引出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3、做蓮花拼圖,總結出與蓮花特征相對應的君子品德
請學生填上與蓮花相對應的君子的品德。
提問:淤泥是蓮花的生長環境,那么相對應的君子的生長環境又是怎樣的呢?
(濯清漣而不妖—純真自然,不顯妖媚中通外直—內心通達,行為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凈植—高潔獨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4、再讀課文第一部分,讀出對蓮花崇敬和贊美的感情來。
5、學習正襯和反襯的表現手法本文題為《愛蓮說》,主要是表達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之情,可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蓮放在一起談論呢?先請大家找出提到菊和牡丹的地方。
(第一節開頭寫陶淵明愛菊,世人甚至愛牡丹。第二節,寫菊花的隱逸和牡丹的富貴。)
問:陶淵明為什么愛菊?
講解:它與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身處污泥之中,用自己的行動一民世俗作斗爭。相比較,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從文章來看,作者更欣賞蓮花。?我們在肯定菊花是正面形象的同時,要明確,它對蓮花起的是襯托作用。
提問:為什么說牡丹是反襯呢?(屏幕顯示色塊對比)
明確:因為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征。“世人甚愛牡丹”說明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這種世風,這種人生態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寫牡丹實際上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映襯手法陶淵明愛菊鮮(正襯)世人愛牡丹眾(反襯)予獨愛蓮屏幕顯示“相關知識”: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白居易
結合兩句詩講解課文,讓學生了解當時追求復歸的不良風氣。
五、分析結尾:
一“嘆”--愛菊者“鮮”
二“嘆”--愛蓮者“少”
三“嘆”--愛牡丹者“眾”
六、學習相關的蓮花詩句
葉展影翻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
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於野水中。
…………
七、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墩頤盛贊蓮花為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八、反饋練習:
學習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聯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說說你最喜愛哪種花,并用來概括原因。
愛蓮說說課稿1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鞠躬)我今天要說的課程是初中語文《愛蓮說》。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將從說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首先我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愛蓮說》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文章,作者用菊花、牡丹從正反兩方面襯托蓮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品質,并借以自喻。本文寫作的最大特點是托物言志,文雖短而意蘊無窮。
二、說學情
我面授的學生是八年級的學生,這時的他們已經有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識的積累,我將讓他們結合書下注釋,嘗試著進行翻譯。但這個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普遍旺盛,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將用提問互動等形式,將課堂還給我的學生。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目標的要求,語文教學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培養學生。此三維目標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我的設計如下:學生能積累一定量的文言字詞,理解說這個文體,通過朗讀、精讀等過程,把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以上也是我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學習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感受作者高雅脫俗的情懷,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將采用談話法、品讀法、創設情境法,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下面我將說一下我教學的核心環節,也就是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的走進課堂,我將在大屏幕上放一張百花的圖片,并用這樣的語言來創設情境:一朵盛開的花,是一株怒放的生命,花開有度,花落無聲,面對著人世的悲歡,花無言,花盡知。古往今來,許多的文人騷客都喜歡以花自喻,同學們,能用一句詩來形容一下你們喜歡的花嗎?這時我的學生可能會回答: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等。我會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熱情,順勢引出本節的新課《愛蓮說》,讓學生來感受周敦頤先生是如何來描寫他所獨愛的蓮花。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下面我將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大聲朗讀課文,并提示他們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語順,讀出節奏。在朗讀結束后,找學生示范朗讀,并集體糾錯,如可愛者甚蕃(fán),學生容易讀成可愛者甚蕃(fān)。接下來我會給學生播放一段朗讀錄音,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初步感悟課文的情感。
基于研讀課文的需要,我會讓學生結合書下注釋進行翻譯,并對翻譯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點進行講解,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進而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分析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從標題入手,從而導入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點,說這種文體,即古代用記敘、議論、說明等方式闡述事理的文體,我這樣做不僅是讓學生了解說這個文體,更是為未來學生學習捕蛇者說、馬說、師說,做了鋪設。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體悟作者高潔的品質和高雅的情懷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了使學生體悟到作者的情感,我將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1、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花的?
2、作者明明要贊美蓮花,卻為何要寫菊花和牡丹?
3、三種花分別象征了什么?作者又對其持以一個怎樣的態度?
通過這樣一個問題鏈,和學生共同總結出:菊花象征著人間的隱逸者,作者對它持贊揚的態度,運用了正襯的寫作手法;牡丹象征著人間的富貴者,作者對它持鄙棄的態度,運用的反襯的寫作手法;蓮花象征著人間的君子,作者對它持贊美的態度,并借以自喻。從而導出本節課的第二個教學重點,即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那么作者獨愛蓮花,牡丹和菊花等別的花就真的不好嗎?我會這樣來問我的學生,這時有的學生會說牡丹和菊花也好,那么我會就此問題設計一個辯論活動,讓學生暢談愛花的理由。通過辯論,我將告訴學生,花是客觀存在的,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寄托了人的情感,它才變得豐滿且有意義。
(五)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在課程的最后,我將與學生一同回顧本課的重點,即說這種文體和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并再一次點明作者說蓮的原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認知。
在作業部分,我會給學生留一個小練筆,讓學生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贊美自己喜愛的事物,以求讓學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六、說板書設計
下面我來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抓住課文中的三個主體,并將它們的象征意義與作者的情感傾向體現出來,使學生一目了然,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鞠躬擦黑板)
愛蓮說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目標 :
《愛蓮說》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
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內涵,并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和技能:積累文言詞語,疏通全文,了解文學體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過程和方法:反復朗讀以至成誦,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精美語言特色。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到的美,能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并體會蓮的高貴品質。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篇幅短小,雖寥寥幾筆,意卻在言外,有一唱三嘆之致。學生在多次誦讀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蓮”美麗的形象,優美語言的欣賞,并體會蓮的高貴品質作為本課的重點。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為本文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質疑討論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1、教學千法,朗讀為本。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在感知中領悟。葉圣陶老先生根據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遍,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也就是說,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為重要。
2、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則誘發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對字詞的疏通,可采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注釋,借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指點解詞的方法。
3、語文課堂要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因此,我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還多次進行提問,讓學生大膽交流回答,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程序
本文用時兩課時,上述教學任務計劃第一課時完成,整個教學程序是:導入新課——簡介作者,明確教學目標——整體感知——細讀課文——研讀探究第一段——小節。
一、導入新課:
問:你喜歡自然界中的哪種花?為什么?(投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愛蓮說》,首先,我們來欣賞一組美麗的蓮花圖(用展示)
這樣的導入更直觀、可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簡介作者,明確教學目標。()
用出示教學目標,一目了然。
三、整體感知:
1、了解文學體裁——“說”,理解標題的含義。()
2、學習并識記文中的實詞()
之、蕃、淤、濯、褻、逸、鮮
3、學生自由朗讀,自由選讀,(投影課文),教師指導
4、聽朗讀帶(),然后全班齊讀。
在這一教學程序中我引導學生讀準字音,并進一步做到流利地朗讀課文。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以讀促講、以讀促思、以讀促學。
四、細讀課文:
1、解釋關鍵詞(投影),借助工具書4個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
(之、蕃、自、盛、予、之、出、染、濯、清蓮、遠、益、清、亭亭、植、褻玩、謂、隱逸者、君子、鮮、同予者、宜)
2、課堂交流,翻譯全文,自由回答,然后投影。
理解文言文中的實詞是領會全文內容的基礎,讓學生討論交流,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效率,在自覺學習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資源共享,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研讀探究第一段
1、(投影)請同學們找出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齊讀)
投影:(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作者分別從哪方面描寫蓮花的?(投影)
投影:(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
3、讀了作者描寫蓮花的這些句子之后,你覺得作者贊美的僅僅是蓮花嗎?()
投影:(不是。是為了歌頌具有蓮花那樣高尚品質的人。)
4、蓮具有哪些高尚的品質?(投影)
①生長環境:“出淤泥不染
——君子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
②生長環境:“濯清漣而不妖”
——象征君子莊重,質樸,不炫耀自己.
③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象征君子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清高而美名遠揚.
④風度氣質:“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象征君子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
這是本課時的重難點,是學生對問題探討、解決,不斷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我提的這些問題由淺入深,可以讓學生在交流領會的內涵,提高審美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六、小節:明確什么是象征?
(投影)象征: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
這個簡單的小節讓學生理解了本文的寫作手法之一,也為第二課時說到三種花的象征意義提前做準備。
【愛蓮說說課稿】相關文章:
《愛蓮說》說課稿01-27
愛蓮說的說課稿06-14
《愛蓮說》說課稿11-03
《愛蓮說》說課稿07-02
《愛蓮說》說課稿11-14
《愛蓮說》說課稿11-14
愛蓮說說課稿01-14
《愛蓮說》說課稿范文11-11
課文《愛蓮說》說課稿06-13
《愛蓮說》說課稿范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