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早》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早》說課稿1
一、復習導入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梅花“早”開——魯迅刻“早”——時時早,事事早——東風第一枝
二、精讀感悟
1、首先讓學生總覽全文,循著作者目光,去追尋魯迅幼學足跡,以課題切入:作者**三味書屋,接觸到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物,又由此想到了什么?
2、讀悟花香。
抓住第二自然段中花香一句引導學生感受:是因為作者的內心是沉浸在對魯迅先生、三味書屋的崇敬之情中,才會由花香聯想到書香、讀書聲,這是作者的內心世界的表現。
3、學習“三味書屋”的陳設描寫。
這一段主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嚴密的方位敘述,同時學習作者在敘事時,適時地加入自己的聯想,以充實所敘之物的方法;抓住聯想的內容,印證上一環節“作者是懷著追尋魯迅先生幼學足跡的心情”這一說法。也可由第二自然段相關環節直入此處的聯想的解讀。
4、讀悟蠟梅“早”。
圍繞對梅的“早”的感悟,設計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求得整體把握后,再劃出文中反映梅花特點的詞語,然后引導學生體會蠟梅的品質——早,在此基礎上,適當地訓練一下朗讀。
5、讀悟“早”的來歷,溝通4、5自然段的聯系。
抓住故事內容,引導學生分析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后抓住重點句“從那以后……”展開朗讀感悟,深化認識。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溝通蠟梅的“早”和魯迅的“早”兩者的聯系,從蠟梅“早”放——書桌刻“早”——時時早,事事早——的確要早,感受文章借物喻人的用意,進一步解讀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6、讀悟末節。
主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東風第一枝”,比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將一個“早”字引申開去,勸誡學生珍惜時間。
三、拓展延伸
1、向學生推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感受《三味書屋》濃濃的書香氣息,引領學生追尋魯迅幼學足跡。
2、布置閱讀魯迅先生的其它作品,如:《少年閏土》等。
3、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
四、課外練筆
要求:學習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自己熟悉的場所。
《早》說課稿2
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回蕩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極好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本課圖文并茂的教學資源,充分發揮教材在單元主題中的拐杖作用,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二、以學定教說目標
二年級兒童在學前班就已接觸古詩和兒歌,加上前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
基于教材的特點和學情,我把本課的學習目標定為: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會“朝、辭、彩……”等7個生字,滲透性識字9個,掌握多音字“還”,辨認多音字“朝、重”,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在過程與方法上,利用工具書理解重點詞義,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同時注重從課內學習到課外延伸,整合學習《望廬山瀑布》、《夜宿山寺》等詩。在情感價值觀上,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為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難點是通過詩文的學習,體會作者喜悅歡快的心情。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三、整合資源說策略
一是情境再現策略。主要通過CAI課件,圖文對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二是以讀促悟策略。在教學中,實行多向互動,通過多種形式導讀,使學生讀中感悟,把文本中“輕舟疾飛”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從而體會作者歡快愉悅的情感。
三是激勵評價策略。由于年齡較小,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可能是膚淺的、幼稚的、困難的,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怕困難,努力探究,力爭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的體驗。
四是嘗試成功策略。在教學中,實行半扶半放,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自學相關詩歌,這樣把教與學,學與行緊密聯系,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分二課時進行,第一課時是學習、理解欣賞本詩。第二課時是運用學習經驗,自學《望廬山瀑布》、《夜宿山寺》。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四、多向互動說流程
依據課堂教學靈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為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解詩題知詩人;2、自主合作讀詩句明詩意;3、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4、實踐拓展促內化求遷移。
(一)、創設情境解詩題知詩人
課始,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唐詩嗎?你們都讀過哪些唐詩?(讓學生試著背一背)這些詩你們是從哪學的呢?[意在了解學生課內外古詩學習情況],是啊,咱們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異的光芒。今天老師和你們去采摘一顆古詩明珠,就是大詩人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大家愿意嗎?接著出示課件:朝霞、薄霧、江水、青山、白帝城,最后定格“白帝城”。老師相機板書課題——早發白帝城。板書時讓學生看老師在田字格中寫“帝”字。然后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們知道白帝城在哪兒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介紹白帝城的傳說及地理位置:白帝城——在現在的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山上,東漢時公孫述隱居在此。相傳他曾見過家門前的那口井內有白龍躍出,因此把自己稱為白帝,把山稱為白帝山,把城稱為白帝城。你們知道李白為什么到白帝城去嗎?[讓學生談一談,如果學生不知道,教師相機點撥。]唐朝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被發配流放,去貴州夜郎縣。那兒可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李白去了,說不定會客死他鄉,再也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所以,這一路上李白都沮喪苦悶,茶飯不思。走著走著,來到白帝城,一騎飛馬來報,皇上赦免李白無罪釋放。聽到這樣的好消息,李白就像出籠的小鳥,無比喜悅,早晨乘著船從白帝城出發,一天就回到了我們湖北的江陵。這首詩就是他在返回的途中寫的。(老師介紹完后,和學生一起讀詩題)。讀準“帝”、“城”的讀音。
這一環節的設計,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解詩題、知詩人,同時教師依學定教,以講故事的形式相機交代背景,為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全詩作了鋪墊。
(二)、自主合作讀詩句,明詩意
當學生對詩題,詩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讀詩,合作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交流中解決問題。
第一步 教方法,出示自學提綱。
1、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借助工具書,理解詩句;
3、想想詩人為我們描述了怎樣的畫面;
4、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討論。
這里,學生既可按綱自學,也可用自己的方法自學。
第二步 檢查識字情況(通過摘星星、開火車等活動)檢查識字情況,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在指導識字中,重點強調“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及“彩”的讀法,并讓學生記住“啼、猿、辭”的結構。
《早》說課稿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發”“朝”“重”“還”的讀音。
2、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
3、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4、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
5、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教學重點: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
教學難點:
1、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他就是李白(出示CAI課件李白畫像),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
師:(出示CAI課件李白簡介)是的,李白的一生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人們又美稱他為“詩仙”。你們會背他的詩嗎?誰能美美的背給大家聽一聽?(配優美的古箏曲)
師:(鼓掌)真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的一首詩,看誰能很快記住?
師:在學習前,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個有關李白的故事,請仔細聽:師講故事。一邊講,一邊出示CAI課件展示江陵和白帝城地理位置的地圖、山峽風光。
生:齊讀課題,初步解讀課題。
(二):出示課文,讀準字音。
師:讓我們一起來靜靜的欣賞這首詩(CAI課件播放帶著配樂的朗誦)
師:再聽一次,注意聽清字音。
師:請把書翻到47頁,自己讀,注意生字讀音。(生自由讀,老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把詩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同學要注意聽,是否讀正確了。
師:不錯,誰還愿來正確的朗讀?
(一生讀,互動評價,全體讀)
師:大家讀得非常好,在走進課文之前,生字寶寶要考察你們。(出示CAI課件生字部分)
①點擊課文中生字(抽生讀);②單獨提出生字,開火車讀;③生字放入課文,賽讀詩句。
師:這首詩中還有幾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讀準它的讀音嗎?
生:找出多音字“發”“朝”“還”“重”,讀準讀音(師相機在課文中標出讀音)
生:齊讀古詩。
(三)、深讀課文,感悟意境。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克服了生字難關,也能流利地誦讀古詩,我們學習古詩,不僅會讀,還應該走進詩句,了解詩意,這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讓我們再深入地讀一讀,邊讀邊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詞標示出來,嘗試自己解決。
生:邊讀邊議,同時運用字典查找字義,同桌互助。(師巡視,隨機點撥)
師生釋疑,掃除字詞障礙:
師江陵,是現在的湖北省江陵縣,在白帝城的下游,距離白帝城有上千里路。(教師邊介紹邊點擊CAI地圖課件,讓學生體會路途的遙遠)
學生匯報,順序由學生匯報順序調整。
生1:我說第一句“朝辭白帝彩云間”,我們讀懂了“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別了白帝城,看見了彩云。
生2:書中還用了一個比喻句,高得插入彩云間的白帝城。
師:補充得真好,讓我們來看一看白帝城的真實圖像?(CAI課件出示白帝城真實圖片)
生:哇,真高!
生3:我認為這里還能看出李白非常高興。
師:能談談為什么嗎?
生:我來說:因為當他接到自己無罪可以獲得自由的消息時,心里很高興。
師:那你就用這種高興的心情去讀一讀這句詩,好嗎?(生讀,評議。)
師:我聽出他讀這句詩時真高興。看來,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溶入到讀中,是朗讀的好辦法。
師:你們也來試試。
(生自由練讀,齊讀)
師:還有其它的句子嗎?
生1:我們讀懂了“兩岸猿聲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時,聽見兩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別快。
生2:我認為白帝城到江陵城是順水行舟,(師隨即電擊地圖)白帝城還很高,水流得很快,船行駛特別特別的快,他眼前看不清兩岸的景物,耳邊只傳來猿猴不停的叫聲。(CAI課件出示山峽風景,猿猴圖,聽猿猴凄慘的叫聲)
師:看了山峽美景,聽了猿猴的叫聲,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生1:李白會家的心情太急切了,連這么美的風景都沒有心情欣賞。
生2:他真是喜出望外,猿猴的聲音太悲涼了,他的心情都沒有受到影響。
師:你已經讀懂詩人了,這里,詩人用了反襯的手法來襯托自己的心情,真不愧為“詩仙”!所以書中下一句便寫出“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你們誰談談?
生:船行得非常快,好像一眨眼就過了許多座山。
師:這里李白運用了什么手法?(夸張)。
師:這首詩中還有這樣的寫法嗎?
生:“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是指很遠的路,
師: “萬重山”和“千里”確實不是實際的數目,是夸張的寫法。萬重山是指很多座山,千里是指很遠的路,在李白的詩中常用到了這種寫法,誰能舉例說說?
生1:在《秋浦歌》中有: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生2:《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師:同學們的詩詞積累真豐富,是的,這種夸張的浪漫主義手法在李白的詩中常常出現,這正是李白詩詞特有的風格。想象飛快行駛的小船,自己讀一讀這兩句詩。
(生自己體會練讀)
師:對這兩句詩還有不同感受的嗎?
生:我認為這兩句詩還能看出作者心情非常高興。
師:你從那兒看出的?
師:詩中有這樣一個詞“輕舟”,可不可以把它換成“小舟”,(不能)能說說理由嗎?你覺得哪個更好?(生思索)每個同學在小組里說說,大家交流一下。
生:不行,“小舟”只能代表作者坐了一只小船,不能說明作者的心情。而“輕舟”說明作者的心情很輕松。
生:我還覺得李白由于心情輕松,小船行駛也很輕快,所以不能換“小舟。”
師:是的,輕舟比小舟更能表明作者的心情是……?
生:輕松。
生:高興。
生:欣喜若狂。
生:興高采烈……
師:那我們就把這種感受溶入到這兩句詩。(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范讀)
師:還讀懂了別的詩句嗎?
生1:我認為“千里江陵一日還”,是說李白從白帝城出發,一天就回到了江陵城。(CAI 課件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地勢圖)
師:這么遠的路,真能一天就到嗎?
生2:不能,雖然順水,我認為小船還是沒有那么快的速度,況且,還得注意安全。
師:體會得真好,那這就是作者的——
生:希望。
師:是啊!這個“還”就是(生接著說:回家,返回的意思)。
師:這里還能體會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生:著急。
生:急切。
師:是的,這里不止能體會出李白高興的心情,還能體會到急切的心情,誰愿帶著這種體會讀一讀?
(抽生讀、小組讀)
師:讀的真好,你們已經走進課文,和詩人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這也是學習古詩,讀好古詩的好方法。下面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含義。
(生自由說,抽生說)
師:伴著優美的樂曲,帶著自己所體會到的感受,有感情的讀一讀。
(生有感情自由地讀一讀)
師:誰能伴著樂曲美美的吟誦這首詩?
生:感情讀。
生:評價。
師:這么美的詩,還想讀嗎?(想)你們再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生:自由誦讀,個別讀,賽讀,背誦。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師: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是中國詩歌藝術的瑰寶,是一顆璀璨的明星,,課下同學們再收集幾首有關李白的詩,或者唐詩,可以自己查閱資料,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我們來開個“唐詩交流會”,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好嗎?
四、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夸張)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高興
兩岸猿聲啼不住, 著急
輕舟已過萬重山。
四、教學流程圖: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交流資料讀古詩學習生字CAI課件:李白畫像簡介
聽故事 自主學習CAI課件:地圖、山峽風光
解讀課題師生釋疑
匯報交流
說意境讀背古詩CAI課件:白帝城
體會情感拓展延伸CAI課件:山峽美景、猿猴叫聲
感情讀結束CAI課件:地圖
CAI課件:古箏曲
五、教學反思:
(一)以舊知導入,創設和諧生動的學習氛圍。
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因此,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學生對課文本身感興趣才愿意學,才有可能學好。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中我以學生舊積累的知識入手調動了學生興趣,引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并熱情地參與到學習中。以詞的理解帶動對詩歌的體會很快地啟迪了學生的思路,成功構建了交流時暢快討論、這樣“以境促思,以思促說”為學生順利進行交流而架橋鋪路。
(二)打破常規,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三)創設情景,以讀為本。
為了激發學生情感,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營造了一系列情景如,課前深情并茂的故事引入,課文范讀,精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古詩意境,重視了群體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加強了課內外的結合。
在教學中,我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同時,我還充分利用環境,把課內延伸到課外,如收集李白的詩歌,舉辦“唐詩交流會”等等。它打破了課內外的界限,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
(五)CAI課件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CAI課件可以綜合處理語言、文字、圖象和聲音,其聲象的一體,動靜的結合,文字的閃爍和色彩的改變等,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接受信息和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獲得多重感官刺激,最大程度地喚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他們積極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本堂課是古詩教學,一直以來,古詩教學是令老師深畏,令學生乏味的。我結合學情,為使課堂生動,學生學得輕松,我大量運用了CAI課件。如課件展示李白圖像、地圖、三峽美景、猿猴圖像叫聲、優美的音樂等,無不吸引著學生,調動了學生情感。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同時,CAI課件還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如果,只靠用語言描述:白帝城是怎樣的高、三峽風景是怎樣的美,猿猴叫聲是如何凄慘,小舟是如何輕快……學生是無論怎樣也感受不到的,那又怎樣感悟詩的意境,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呢?本堂課CAI課件的運用,無疑是一塊跳板,帶領學生輕松走進文本,感悟作者的心聲。對教學重難點起了鋪墊作用,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我在教學中努力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愉快學習。注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盡力改變傳統學習古詩的方法,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個性,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提高素養。當然,這堂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改進。
《早》說課稿4
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回蕩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早發白帝城》這篇課文,圖文并茂,是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文化、培養審美情趣的極好教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課標理念,充分發揮文本的資源優勢,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語感。
評:站在“課標”高度分析教材,言簡意賅,表現出教者居高臨下,把握教材的能力。
二、以學定教說目標
二年級兒童在學前班就已接觸古詩和兒歌,加上前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
基于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預設本課的教學目標為: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會7個生字,滲透性識字9個,辨認多音字“朝、重、還”,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在過程與方法上,利用工具書理解重點詞義,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培養想象能力和語感;在情感價值觀上,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為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難點是通過詩文的學習,體會作者喜悅歡快的心情。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評:著眼于人的發展,目標定位正確,重難點揭示清楚,且行文上下過渡自然。
三、整合資源說策略
一是情境再現策略。主要通過CAI課件,圖文對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二是以讀促悟策略。在教學中,實行多向互動,通過多種形式導讀,使學生讀中感悟,把文本中“輕舟疾飛”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從而體會作者歡快愉悅的情感。
三是拓展延伸策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經驗自學相關古詩,把教與學,學與行緊密聯系,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將用一課時完成(不含課外延伸)。
評:教法、學法、課程資源融為一體,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教學策略。
四、多向互動說過程
依據課堂教學靈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為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解詩題知詩人
課始,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唐詩嗎?你們都讀過哪些唐詩?這些詩你們是從哪兒學的呢[讓學生背背說說,意在了解學生課內外古詩學習情況]?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大詩人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大家愿意嗎?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板書課題--早發白帝城,并讓學生看老師在田字格中寫“帝”字。齊讀課題后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們知道白帝城在哪兒嗎?李白為什么要到白帝城呢?當學生急于想知道問題答案時,教師順勢介紹白帝城的傳說及地理位置,并講講李白獲罪遇赦的故事。這樣,以講故事的形式相機交代背景,引導學生解詩題、知詩人,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全詩作了鋪墊。
(二)、自主合作讀詩句明詩意
當學生對詩題,詩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讀詩,合作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交流中解決問題。
第一步出示目標,讓學生自學。
第二步檢查識字情況。通過摘星星、開火車等活動檢查識字,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重點指導“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的讀法,并讓學生記住“啼、猿、辭”的結構。
第三步檢查讀詩情況。看是否讀通、讀順、讀準。
第四步,交流評價。對不理解的詞語,鼓勵學生互動學習,自行解決。重點理解:“辭、還、啼不住”等詞語。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讓學生互相說說這首詩的大意,教師相機點撥。
(三)、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
這一環節,我力求通過“三讀”,把文本中“輕舟疾飛”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達到學生個性化體驗,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1、圖文對照導讀
首先,出示[CAI課件1] 彩云繚繞的白帝城圖(從白城巍峨、朝霞燦爛中體會景美人歡;導讀第1句)。
接著,出示[CAI課件2] 白帝城到江陵的線路圖(從“千里”與“一日”的鮮明對比中體會行船之疾、詩人的心情之歡,體驗讀第2句。)
再出示[CAI課件3] 三峽壯麗的風光圖(青山峭拔、輕舟漂飛,體會詩人逍遙自在、快樂如風之情。美讀第3、4句)
最后出示[CAI課件4] 飛舟放歌圖(根據動態的畫面有創意地齊讀全詩,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2、個性體驗品讀
在導讀的基礎上,學生閉上眼,邊品讀邊馳騁想象。老師相機誘導:你在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喜歡哪一句,就讓他讀哪一句,教師通過激勵評價,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體驗,努力走進詩人無比歡悅的情感天地。
3、整體感悟賽讀
當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讀出對詩的理解后,老師也參與進去,開展“小李白”賽詩活動,把全詩連起來讀:“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讀出詩的整體美,意境美。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小李白的口吻把自己此時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四)、實踐拓展求內化促遷移。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這一環節,我分二步走。第一步,指導寫字,并讓學生說一說“猿”和“啼”的字意關系;第二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自學其它詩文,促使能力遷移。
本課的板書設計由青山、江水、輕舟等背景和整首詩構成,通過CAI課件將圖文并茂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以突出教學的重點。
評:以上環節,把讀與悟、想與說、課內與課外融為一體,通過想象美讀、比較品讀、個體賽讀、集體賞讀,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情感體驗,并感受語言的優美。CAI課件的相機出示,使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另外,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促成學生知識能力的遷移,培養了探究精神。
總評:本設計體現了下列特色:一是以讀為主、培養語感的本體特色,二是尊重差異、自主探究的創新特色。過去教古詩,都是逐詞逐句分析講解,教師包辦代替多,學生讀悟少、體驗少。本課的教學設計根據二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個性差異,通過多種形式導讀,以讀促悟,批文入情,促使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達到明意、入境的境界。在學習中,兒童對詩的理解可能是朦朧的,淺層的,但在學習中擴大了識字量,培養了想象能力和語感,感受到了景色的美,體驗到了作者的情,這都是了不起的收獲。另外,鼓勵兒童運用自己的學習經驗去自學其它詩文,去自主探究,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早》說課稿5
【說教材】
《早發白帝城》是二年級第四冊《遠行》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同時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課文是一首五言絕句,使用單純而豪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說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書寫5個生字,學會多音字“還”。
2.能夠大致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人行船途中的喜悅心情。
3.能夠熟練地背誦古詩。本課的重難點就是引導學生能夠大致地理解全詩的含義,體會詩中作者所表達的喜悅之情。因而,設計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著重完成二、三兩個教學要求,第二課時鞏固所學生字,并指導書寫。
【說教學策略】
一、自主合作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古詩更是如此。在傳統的古詩教學中,教師往往逐字的為學生解釋,再把字意串起來,然后就是學生死記硬背這些古詩的意思。這樣的教學完全沒有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沒有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在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聯系自己對古詩已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的情感及意境,然后在小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創設出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諧互助,充滿人文氣息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古詩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情感,更是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寶,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誦讀古詩的興趣。
【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背誦課外古詩(李白所寫古詩)
學生已經會背了許多首古詩,所以教師的激趣會引發他們爭先恐后地吟誦起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課外自學、課內展示的舞臺。學生在爭先恐后地吟誦中,一種渴望學習古詩的欲望被點燃,興趣盎然的開頭,使新詩的學習成功了一半。這一環節既是積累,也是激趣。
二、指導方法——主動學習古詩
這一大環節中包含著三個環環相扣的小環節:
1.讀——識字教學。設計多樣形式,分散識字難點,提高識字效率,掃清誦讀古詩的語音障礙。
2.講——理解詩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借助圖畫,邊讀邊看邊想象,把各自的理解議一議,以達到理解詩意的目的。
3.讀——體會情感。簡介詩作背景,體會思想感情,反復誦讀,升華情感。
三、拓展延伸——課外背誦古詩
搜集、背誦唐詩,開一次“唐詩”交流會。《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1-2年級學段背誦優秀詩文50篇,而課本上提供給學生的肯定不夠,所以要調動學生課下自學古詩。這一活動將課內知識有效地拓展到課外,不僅調動了學生課下自學古詩的積極性,而且以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突破教學內容的單一性。
《早》說課稿6
一、說教材
《早發白帝城》是小學語文第七冊《遠行》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同時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課文是一首五言絕句,使用單純而豪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書寫8個生字,學會多音字“還”。
2、能夠大致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人行船途中的喜悅心情。
3、能夠熟練地背誦古詩。本課的重難點就是引導學生能夠大致地理解全詩的含義,體會詩中作者所表達的喜悅之情。
本課的重點難點是:
1、在弄懂詞句意思的基礎上,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2、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二、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前提,以激發學生主體積極性為手段。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我強調的是學生直接體驗,強調知識的獲得、真理的掌握、對世界的認識通過親身的體驗和實際的操作。我想:學生只有在體驗和實踐中才能真正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價值,才能養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頑強精神,才能使學習成為人的生活有機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使用兩種策略方法:
〈一〉自主合作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古詩更是如此。在傳統的古詩教學中,教師往往逐字的為學生解釋,再把字意串起來,然后就是學生死記硬背這些古詩的意思。這樣的教學完全沒有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沒有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在古詩教學中,我將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易于反饋性等特點,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聯系自己對古詩已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的情感及意境,然后在小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創設出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諧互助,充滿人文氣息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古詩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情感,更是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寶,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誦讀古詩的興趣。
三、說學法
我采用的是“探索研究式”學習方法:學生自主地選擇、自主地學習、自主地評價。小組內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各小組的交流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說教學過程
我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
1、激趣導入——背誦課外古詩(李白所寫古詩)
學生已經會背了許多首古詩,所以教師的激趣會引發他們爭先恐后地吟誦起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課外自學、課內展示的舞臺。學生在爭先恐后地吟誦中,一種渴望學習古詩的欲望被點燃,興趣盎然的開頭,使新詩的學習成功了一半。這一環節既是積累,也是激趣。
2、指導方法——主動學習古詩
這一大環節中包含著三個環環相扣的小環節:
(1)出示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實行隨機分組學習。
①識字教學,分散識字難點,提高識字效率,掃清誦讀古詩的語音障礙。
②通過主動學習,理解整首詩的重點字詞,初步對全詩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早發白帝城》說課稿 相關內容:《月亮灣》情景教學案例《找春天》教學設計《孔繁森》說課稿(第二課時)《母親的恩情》教學反思蘇教版二年級語文第四冊識字5第一課時愛迪生救媽媽第二課時教學案例及反思我為你驕傲第二教時課堂實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查看更多>>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③通過欣賞古詩誦讀,了解詩作背景,邊讀邊看邊想象,把各自的理解議一議,以達到理解詩意的目的。
(2)課堂演練,反復誦讀,體會詩意,升華情感。
①各組把本組成員所得到的體會都擇要發表,可以是字詞使用,情感的激蕩等等。展開競賽,看看哪一組的說法最能得到大家的認同。
②表演誦讀,在讀中感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升華情感。
3、拓展延伸——課外背誦古詩
搜集、背誦唐詩,開一次“唐詩”交流會。《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1-2年級學段背誦優秀詩文50篇,而課本上提供給學生的肯定不夠,所以要調動學生課下自學古詩。這一活動將課內知識有效地拓展到課外,不僅調動了學生課下自學古詩的積極性,而且也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突破教學內容的單一性。
《早》說課稿7
一、說教材: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回蕩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極好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本課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二、說學情:
二年級兒童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本堂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識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確讀音。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學中以學生積累的知識入手調動學生興趣,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學習。同時,學生已經學會了查字典的方法,在本詩的教學中,我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字詞,理解字義,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同時邊讀邊想,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情況,圍繞《課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精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認識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發”“朝”“重”“還”的讀音;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其中,教學重點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教學難點是: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四、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課標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網上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古詩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為著眼點,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習,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體現“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
五、說課前準備:
1、收集李白資料、詩歌。
課前,我讓學生通過圖書、網絡、社會等資源查找有關李白生平簡介、詩歌等資料,以便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詩人。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達到新舊知識的連接,情感的投入;同時也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網絡課件。
作為教師,我除了在課前讀懂文本、讀懂作者,根據教學情況預設教學流程外,我還利用網絡資源 下載《早發白帝城》課件,以突破教學難點,帶領學生更好的走進文本,領悟詩人情感,提高審美能力。
六、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便引導孩子直奔主題:同學們,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他就是李白,隨即出示CAI課件——李白的畫像。(意在讓孩子知詩人。)緊接著讓孩子匯報通過課外收集的資料,說說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在學生交流之后課件出示李白簡介,學生閱讀整體感知。順勢我又說:李白的一生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人們又美稱他為“詩仙”。你們會背他的詩嗎?誰能美美的背給大家聽一聽?于是利用CAI課件配上優美的古箏曲,學生自由背誦李白詩。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培養孩子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課內外聯系喚起學生的情感記憶,進而產生學習的欲望。不是有一句話“讀生活的書也叫學習”。
隨后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有關李白寫這詩的背景故事,一邊講一邊出示CAI課件,展示江陵和白帝城地理位置的地圖、山峽風光。最后齊讀課題,初步解讀課題。
這個環節主要利用CAI課件創設情景,點燃學生的情感思維,在閱讀過程中更好的解讀文本,了解詩人情感,達到心與心的交流,突破難點。
(二):出示課文,讀準字音。
在學生有一個情感儲備后,我帶領學生走進課文靜靜的欣賞這首詩(CAI課件播放帶著配樂的朗誦)聽清字音,自由讀認清字形,而后利用課件檢查生字掌握情況?(通過搶讀、開火車等活動)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在指導識字中,重點強調“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并讓學生記住“啼、猿、辭”的結構。
這樣,在反復閱讀中學生了解了生字的字音、字形,并在其后的隨文教學中反復鞏固,達到掌握的程度。注重了學生識字的情感、態度、習慣的培養,為課文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深讀課文,感悟意境。
這一流程分為五步完成:
1、在學生已經克服了生字難關,也能流利地誦讀古詩以后,我這樣說:同學們,學習古詩,不僅會讀,還應該走進詩句,了解詩意,這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讓我們再深入地讀一讀,邊讀邊想,把不能理解的字詞標示出來,嘗試自己解決。于是引導學生邊讀邊議,同時運用字典查找字義,同桌互助。(師巡視,隨機點撥)
在課堂上,當學生對一些字詞不理解時,老師的引導解決辦法是很多的,這個環節,我結合農村狀況,結合我班學生情況,讓學生和附近幾個同學討論,通過查字典解決。因為,字典是學生的終生伴侶,二年級學生剛學完查字典,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應該重視,我們的課堂在追求時尚、追求完美的同時,更應該重視最為淳樸的東西,特別是農村學生。
2、師生釋疑,掃除字詞障礙:
江陵,是現在的湖北省江陵縣,在白帝城的下游,距離白帝城有上千里路。邊介紹邊點擊地圖課件,讓學生體會路途的遙遠。
這個環節是我沒有事先預設的,因為在巡視中我發現雖然在導入時我提過,但仍然還有幾個學生不知道這是地名,于是我結合課件再次點擊地圖,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路途的遙遠,在解決這一沒有預設的生成問題時,也奠定了情感基礎。
3、學生匯報,引導圖文結合自主說詩意,順序由學生匯報順序變動。
(1)“朝辭白帝彩云間”:了解 “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別了高聳入云的白帝城。CAI課件出示白帝城圖,感悟詩人心情。
感情讀。
(2)“兩岸猿聲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時,聽見兩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別快。CAI課件出示山峽風景,猿猴圖,聽猿猴凄慘的叫聲,感悟詩人高興,欣喜、愉悅的心情,無暇欣賞美景,耳邊只聽到猿猴叫聲,連聽到猿猴凄慘的叫聲也沒能受影響他的心情。
(3)緊接上句出示 “輕舟已過萬重山”:
①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
②感悟夸張的手法。學生列舉詩例,知道這里的“萬重山”“千里”都不是實指。了解李白詩歌特色。
③談體會。感悟詩人高興、急切的心情。
④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讀、抽讀、賽讀這兩句詩,師生互動評價。
(4)“千里江陵一日還”:CAI 課件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地勢圖。引導學生比較“千里江陵”和“一日還”的意思,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遙遠,但用的時間卻很短,讓學生體會小船順流直下,速度飛快,作者遇赦返鄉的高興心情,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感受。
(抽生讀、小組讀)
(5)你們已經走進課文,和詩人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這也是學習古詩,讀好古詩的好方法。下面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含義。
(生自由說,抽生說)
對于古詩的感悟,我沒有按照傳統串講串問教法,而是引領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哪怕只是選擇一句。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互動評價。同時,在感悟中有效利用CAI課件,創設情景,帶領學生入情入境,發揮想象,感知詩人。
(6)讀背古詩。
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兩步。先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而后在學生自由誦讀,個別讀,小組賽讀過程中達到能背下來的程度。其實,反復朗誦的過程不僅是一種鞏固,也是學生感悟的再創造。這既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生:,背誦。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到此,學生已掌握詩歌,也了解了意境。但語文學習不僅要走進文本去感悟、體會,還應該走出文本去審視,運用。這才是有效學語文。因此,課畢,我還讓學生課內外聯系課后收集有關李白的詩,或者唐詩,準備開個“唐詩交流會”。讓他們帶著要求走出課堂,擴大閱讀視野,培養學習古詩興趣,感悟我國唐詩文化的博大精深。
《早》說課稿8
各位專家、同行們: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早發白帝城》,嚴格地說,應該是《縱橫碼與〈早發白帝城〉》,又或者是《以縱橫碼支持〈早發白帝城〉的教學》。下面我先簡單介紹我們子課題的研究情況
一、子課題的研究情況。
我們的課題全稱為《縱橫信息數字化學習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及學習主體地位的研究》,研究的方向是如何利用縱橫輸入法支持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首古詩。這首古詩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篇,描寫了詩人流放途中獲赦,乘舟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時的所見所聞,表達了詩人喜悅、暢快的心情。根據課題的研究思路、新課標的精神以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利用縱橫數字輸入法幫助學生學習生字的讀音、字義。
2、運用縱橫數字輸入法默寫古詩,既有效地檢查每個學生對古詩的掌握情況,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體現自主學習的理念。
3、 運用縱橫數字輸入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三、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采取談話導入的形式,讓學生自由交流學習縱橫輸入法的收獲。學生學習了縱橫輸入法,打字的速度明顯提高,學過的字記得更牢,不認識的字也能輕松輸入……通過交流,學生分享了收獲的喜悅,興致盎然。接著,我揭示課題——運用縱橫輸入法學習古詩《早發白帝城》。
(二)學習古詩。
首先,我示范學法,之后讓學生小組合作,運用縱橫輸入法自主學習生字,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巡視指導,最后,通過搶答競賽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我在識字教學中設計這一環節,意圖是:①把縱橫輸入法與識字教學有效結合起來,既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又讓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②運用縱橫輸入法自主學習生字,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確保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意義;③運用縱橫輸入法自主學習生字,并在學習過程中實施小組學習、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同時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并能體會詩人李白流放途中獲赦的興奮心情,然后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熟讀成誦,水到渠成。
最后,我讓學生運用縱橫輸入法默寫古詩。
我的設計意圖是:①讓學生運用縱橫輸入法默寫古詩,老師可以有效地檢查每個學生對古詩的掌握情況,然后進行下一步的個別輔導;②利用縱橫輸入法默寫古詩,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生字的理解和認識,起強化與深化的作用。
總之,將縱橫數字輸入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將繼續探索利用縱橫數字輸入法提高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開一扇窗!
《早》說課稿9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7單元“遠行”的一篇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描述了長江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課程 “第一學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本課圖文并茂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2、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有意注意時間短,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課標對二年級學習古詩的要求是“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我們不能隨意拔高要求。
3、教學目標:結合課標精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認3個生字,學寫5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還、朝、重”。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詩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4、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朗讀、背誦詩文,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
難點是通過學習,體會作者喜悅歡快的心情。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我準備采用“情境教學法、誦讀感悟法、古詩學習四部曲”優化課堂教學,并注意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在讀中識字,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三、說學法
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為此,本課教學中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理解詩歌時,誦讀為本,輔以想象;體會詩情時,角色體驗,品味詩句;學習引導上,課內扶學,總結方法,課外遷移,做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讓學生“自能讀書”。
四、多向互動說流程
環節一、創設情境解詩題知詩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為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因此,課前師生一起欣賞、演唱谷建芬老師創作的兒童歌曲《讀唐詩》。孩子們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感受到唐詩的美妙,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形成“未成曲調先有聲”的課堂基調。演唱兒歌后老師順勢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和你們去采摘一顆古詩明珠,就是大詩人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老師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帝”字,相機介紹白帝城的傳說及地理位置。
這一環節的設計,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解詩題、知詩人,同時以講故事的形式相機交代背景,為理解詩意作了鋪墊。
環節二、自主合作讀詩句、明詩意
當學生對詩題,詩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讀詩,合作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交流中解決問題。
第一步教方法,出示自學提綱。
1、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借助工具書,理解詩句;
3、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討論。
第二步通過摘星星、開火車等活動檢查識字情況,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在指導識字中,重點強調“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
第三步檢查讀詩情況。看是否讀通、讀順、讀準。
第四步,交流評價、質疑解難。對不理解的詞語,鼓勵學生互動學習,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老師引導理解“辭、還、啼不住”等詞語。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讓學生互相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這一環節的設計,著眼于一個“實”字,即落實識字任務,讀通全詩;體現一個“放”字,即在開放中培養兒童自主、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
環節三、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
“披文以入情”,“情動而辭發”。只有調動學生情感,語文才能學得活,學得靈。基于這一點,我力求做到以讀促悟,多元理解,達成學生個性化的感悟。
1、圖文對照引讀:
首先,出示“彩云繚繞的白帝城”圖,從“彩云”一詞中體會詩人美好的心境,引導讀第1句。
接著,出示“白帝城到江陵的線路圖”,從“千里”與“一日”的對比中體會行船之疾、詩人的心情之歡,對比朗讀第2句。
然后出示“三峽壯麗的風光圖”,青山峭拔、輕舟漂飛,體會詩人快樂如風之情。美讀第3、4句
最后出示課件:飛舟放歌圖,讓學生根據動態的畫面齊讀全詩,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2、個性體驗品讀
在引讀的基礎上,學生閉上眼邊品讀邊想象。老師引導:你在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讀出聲情并茂,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這一環節要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不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
3、整體感悟賽讀
當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讀出對詩的理解后,我設計了“小李白”賽詩活動,同學們把全詩聯起來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這一環節,把讀與悟、想與說融為一體,通過想象美讀、比較品讀、個體賽讀、集體賞讀,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并感受到語言的優美。課件的出示,使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四)實踐拓展求內化促遷移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這一環節,我分二步走。第一步,指導寫字,第二步,引導遷移,讓學生回顧本課的學法,自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此環節的設計旨在促成學生知識能力的遷移,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素養。
板書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我的板書簡明扼要,能幫助學生理解詩人喜悅的心情。
結束語:以上設計我力求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
【《早》說課稿】相關文章:
《早》說課稿07-13
早》說課稿06-28
《早》說課稿12-02
《早》說課稿12-02
關于《早》說課稿的參考06-11
《早》精彩說課稿推薦06-10
《早》一課的說課稿01-21
《早發白帝城》說課稿11-26
《早發白帝城》說課稿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