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說課稿1
一.說教材分析 :
童話故事《會動的房子》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育活動上的一個動聽的故事。說的是一只粗心的小松鼠卻有這樣一端美妙的經歷。作品把我們帶進了有風、海浪聲、馬蹄聲的大自然交響曲中,而這只是因為粗心的小松鼠把房子造在了烏龜的背上,故事充滿諧趣,卻又合情合理,結尾處才解決了一開始便出現的懸念。
小烏龜和小松鼠走過的路,展示了博大美妙的自然界,以及其間無窮的樂趣,充分地讓幼兒體味到生活的美。故事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擬人化的表達方式,便于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和結構。通過欣賞、表演、游戲、續編等方式,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和教材的重點、難點,設置以下教育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中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感受作品中清新的畫面。
2、培養幼兒愛動腦筋和大膽想像、創造的習慣。
3、要求幼兒掌握象聲詞并能用語言正確描述出聲響。
教學重點: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和主題,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難點是記住故事中的對話并運用豐富多彩的語言表演故事。
二.說教學方法:從幼兒興趣出發,運用多媒體教學和為幼兒制作的可操作的教具,形象生動,幼兒可以自己邊操作邊講述故事,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積極的說、大膽表演,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運用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多種方法,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和主題的理解。
三.說學法指導:利用課件,讓幼兒通過欣賞、提問、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運用操作教具,進一步提高幼兒興趣,練習對話,加深對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的理解,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幼兒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大膽說、大膽想像,可以分組進行表演,讓每位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在區域活動里,幼兒運用多種材料,各種游戲方法,在輕松的環境里,來表現自己,使幼兒的綜合能力都得到提高。通過欣賞、講述、討論 、表演、及操作活動,激起幼兒續編故事的愿望,引導
幼兒大膽想像,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四.說教學程序:
(一) 課題導入:提出問題:“房子會動嗎”?但是,小松鼠卻蓋了一間會動的房子,你們想知道是怎么一會事嗎?引出故事。
(二) 活動展開:
利用課件,講述故事,通過提問:房子為什么會動?他們到過哪些地方?聽到了什么聲音?一系列的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正確使用象聲詞。幼兒討論:故事說的是什么樣的小松鼠和烏龜?教育幼兒做事情要仔細認真,不能粗心大意,要學習烏龜樂于幫助別人的好品質。幼兒利用操作教具,(一只方便面碗做的小烏龜、紙盒做的小房子和烏龜或卡片),一邊操作一邊學習對話,加深對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表演故事。表演時,幼兒可以分組進行,讓每個幼兒都有表演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說、大膽想像。
(三) 活動延伸:
為幼兒準備多種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活動。
美工區——繪畫:他們又去哪了?…….. 以會動的房子又來到哪兒啦為題讓幼兒續編故事,教師啟發幼兒大膽想像,積極動腦。引導幼兒續編烏龜還會帶小松鼠到哪去,它們還會聽到什么聲音。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想像中畫面內容。并運用象聲詞編進自己的故事里,看誰編出的故事最新奇好聽。
表演區——表演游戲:會動的房子
幼兒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地表演、使用道具、布置環境,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結構區——幼兒利用各種類型的積塑材料動手拼插各種不同的房子。
評價活動:幼兒區域活動時,教師要多運用鼓勵的語言,讓幼兒充分發揮積極性,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高。
幼兒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是中班的語言活動,名叫微笑。
一、說教材
《微笑》選自山東省省編教材中班下學期《我的朋友》。這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書中形象的將蝸牛擬人化,蝸牛用自己特有的微笑的方式帶給了大家很多的快樂,并且自己也變得快樂起來的童話故事,故事告訴小朋友們蝸牛的熱心腸使自己得到了真摯的友情,讓小朋友們充分體會助人為樂的那份感動和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要求,也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語言發展水平和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需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故事的名字,其中的角色和故事中蝸牛的主要事跡。
情感目標:認識到雖然小朋友能力有限,但只要樂于助人,肯去幫助別人,那么就可以帶給別人和自己很多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能力以及自由發揮時的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于教授的是中班小朋友,所以他們的情感認知能力著實有限,并且想要讓他們理解故事中隱藏的寓意是有一點困難的,所以讓幼兒感受體驗到蝸牛雖然小但是只要他愿意幫別人就可以獲得快樂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們可以理解故事的內容并且了解故事的隱藏的深刻含義。難點是通過這節課可以讓孩子們能主動愿意幫助別人,并體會幫助別人帶給自己和別人的快樂。
四、說教學準備
1、教師要自己制作微笑的課件,ppt要符合故事的情節,圖片為主,形象生動以吸引幼兒,好激發他們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用卡紙制作多個微笑和憤怒的表情,對比著告訴小朋友微笑的優勢,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提前用相機給小朋友拍下他們平時幫助他人的照片,和他們的甜美微笑。都一塊放到ppt中。
五、說教學教法
學法傳統的教師說教的方法早已不適應當代孩子們的上課需求,因此,我覺得滿堂灌的上課方式也不適合孩子,成功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共同的探討,并且可以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此我采取了適宜幼兒學習的直觀教學法,討論談話法,講述法和提問法的教法,課堂中,通過ppt中形象直觀的圖片開啟孩子的思維想象力,也會讓他們動手去做一做,對幼兒提一些開放值得思考的問題,讓幼兒在談話中,自己的動手中獲得知識。為了體現幼兒的主題地位和“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引導幼兒通過看,說,想,做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主要采用欣賞法,講述法,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使師生在互動中學會觀察,思考,并且很好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出示ppt,出來一只微笑的蝸牛,還有一封信,讓小朋友們說一說,蝸牛是什么表情。
(二)展開部分
1、理解故事播放課件的同時,圖片會有小鳥,小白兔藍天,大象等各種事物,鮮明的顏色,直接刺激吸引幼兒的視覺,根據圖片一邊講述一邊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怎么會有這么多小兔子呀?這都是些什么動物呢?他們都是怎樣說話的?再接著假設性的問,如果你是小鳥,你怎么打招呼,什么樣的聲音,語氣呢?(注意引導微笑這個表情),接著再找出蝸牛的圖片,讓幼兒組對討論,說一說他為什么不高興?什么樣的表情呢?再告訴大家他不高興的原因,通過提問討論推動故事發展,實現認知目標。
2、完整欣賞故事完整看完聽完故事,以遞進的方式提問,小蝸牛為小朋友們做了什么事情呢?小蝸牛為什么會給大家送信?大家喜歡他的微笑嗎?為什么?大家為什么都認為小蝸牛很了不起?回答完后,慢慢給大家滲透:雖然他很小,只會爬,但是他有一顆愛大家的心,他愿意幫助他人,因為幫助別人,所以大家都覺得他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對幼兒進行了情感上的深刻教育指導,放在課堂中間部分就是為了能夠將重點難點讓幼兒接受了解。
3、自由討論鼓勵大家大膽發揮想象力,看看森林的每個小小兔子能幫其他人做些什么事情呢?那么每個小朋友又能為其他人做什么呢?
(三)結束部分給大家看一下那些微笑的憤怒的表情,讓大家看看說說哪個更好看,大家更喜歡哪個?拿出紙和筆,照著老師做的微笑或者自己發揮,做兩個微笑回家送給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可以放一些有關微笑的兒歌。
七、教學延伸
教師可以給孩子們拍照,幾個孩子們組一隊,做出最美的微笑的表情,拍好照片拿回家給爸媽看,并講講自己可以為其他人做哪些事情讓別人微笑。
老師們,今天我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在做老師能夠予以批評指導指正,我也會繼續改進和努力。謝謝大家!
幼兒說課稿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活動——頑皮的小雨滴。因為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云,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為人類提供啦生存的條件,為人類創造啦美好的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么會下雨?""風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云有各種形狀?"《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再者,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所以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頑皮的小雨滴"這個活動。
大班階段是幼兒個性初步形成的階段,幼兒的個性和交往能力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展。根據本班幼兒口語發展特點以及大班語言發展目標,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能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
2、發揮想象,深入理解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的意境,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類的關系。
3、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小雨滴,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為啦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在戶外近距離真實的觀看雨景(或淋雨),使之有一定的感性經驗,又在現場觀看錄像,讓幼兒在整個雨景中觀察的更清楚、仔細。
在設計中有兩個較突出的特點,一是小雨滴形象貫穿始終,老師扮演的小雨滴形象非常自然的融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一起交流、觀察、討論。及時的進行啟發、引導。充分體現啦"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大綱要求。二是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課件,在這里我為孩子們提供啦一個具體的、直觀的物象,滿足啦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同時又讓孩子們能在觀察比較中輕松地找到自己的進步。為后面的談話做啦鋪墊。
在活動中,我采用教學情景化的方法,用事先錄制好的下雨時的音樂把幼兒帶入預設的環境中。由幼兒自由交談,在這個環節中,我貫徹啦《綱要》對語言活動的要求,為幼兒創設啦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他們與同伴交談。幾分鐘后,老師扮演的小雨滴及時出現,引起孩子們的歡呼,及時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啦過來,圍繞主題展開談話。
這一環節我采用啦多媒體教學法,播放制作的并消除啦散文聲音的課件,為幼兒的表述提供啦直觀的依據。老師以開放式、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把觀察到的小雨滴的頑皮形象用語言表現出來。如:根據課件中的小雨滴離開媽媽懷抱時跳到樹上、落在屋頂上,擠進草叢里。把妹妹的傘當作滑滑梯,骨碌碌滾下來。把清清的池塘當游泳池,在水面上留下圈圈鏈猗。躲在路邊的土坑里,在柔柔的沙灘上捉迷藏。再通過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切換,使幼兒更深入的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優美的語句,體驗散文的優美意境,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
為啦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下來我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是小雨滴,如:你是小雨滴的話,你想落到哪去?并請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可以說給老師聽,也可以說個同伴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想法。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同時,我深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交流、耐心傾聽,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并對他們進行知道幫助,建立一種積極主動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讓幼兒用各種畫筆來畫自己想象當中的小雨滴,進而突出談話的主題。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啦?又做啦哪些頑皮的事?在這一環節中,讓先畫好的幼兒說自己畫的內容,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發展啦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最后,通過多每一個把幼兒剛才的創作過程在視頻上展示出來,為幼兒提供啦一個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欣賞、共同提高,也是教師對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理解和想象的鼓勵,幼兒看到自己作品的畫面,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達到啦在快樂中學習的目的。
在此,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的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松、開放、愉悅的環境感受美、表現美,并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互相滲透。充分體現啦"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通過具有形象性、開放性、寬容性、自主性、愉悅化的活動內容和過程。所有環節都是圍繞"小雨滴"來進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鑒于生活,有效貫徹啦《綱要》的理念。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啦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幼兒說課稿4
1、活動目標:
根據本班幼兒情況和教材特點,我認為該活動應達到如下目標:
(1)借助誦讀看圖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認識牽牛花的生長特點。
(2)利用掛圖,學習理解新詞--籬笆。
(3)通過理解誦讀兒歌,是幼兒獲得快樂,促進幼兒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
2、重點難點是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并能從中得到快樂,達到正確的背誦。
3、準備:為了較好的突破難點重點,實現教學目標,也是根據本班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點,我準備了一幅教學掛圖:牽牛花爬上高樓,樹梢,墻頭和籬笆的掛圖。有一朵躺在地上,擬人化處理,可以移動,必要時再現出,以保證新鮮性,有助于凝聚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總是對新鮮有變化的事物感興趣,并且總是把周圍的一切看作與自己一樣的有生命,有感情。掛圖這樣處理比較容易激發幼兒的感情和興趣,易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掛圖也可有效的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
2、說教學設計
(1)說教法。枯燥的說教對幼兒不起作用,因為幼兒是一個活動的個體,其注意力的集中是短暫的,需要不斷接受新事物,不斷接受新指令,借以維持其注意力。因此我決定采用廣泛的談話法和直觀教學法,以適應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通過面向全體的談話,調動每位幼兒的積極性,把握每位幼兒的思維。
(2)說學法。教學活動是一個由教師和幼兒同時參與的過程,完整的教學活動不僅有教師的教,還要有幼兒學的配合。本班幼兒比較活躍,課堂氣氛把握不好,就會走向混亂,因此我決定采用集體問答于個別問答相結合的方法,促進幼兒學習。答案明確的請幼兒集體回答,分散型的問題請幼兒個別回答,做到動靜結合。這樣一方面擴大了幼兒參與面,另一方面也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練習鞏固的環節中,引導幼兒用你一句,我一句的游戲法熟悉兒歌,進一步激起幼兒興趣,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完成。
3、說教學程序
(1)開始部分: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觀察掛圖,初步感知畫面內容。
談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好看的畫,想看嗎?
提出要求:安靜地,認真地看,把畫記到腦子里。
提問:畫上畫的是什么?你還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的牽牛花是在什么地方的?牽牛花為什么要爬到這些東西上呢?(隨機介紹籬笆)
(2)、介紹牽牛花的生長特性
蔓細長,軟,不能自己直立,必須纏繞著別的物體往上爬。
可是有一朵牽牛花卻沒有往上爬,她在那呢?(出示活動牽牛花)她為什么躺在地上呢?過渡到下一環節
(3)中間部分,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a、示范朗誦,掌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現在知道牽牛花為什么要躺在地上了吧?先來告訴老師別的牽牛花爬到哪去了?(集體回答:幼兒看掛圖,聽老師提示回答,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只有這一朵,哪也沒爬上去,為什么呢?(幼兒個別回答)
小結:引導幼兒結合掛圖用兒歌語言找出原因。
b、學習朗誦兒歌
這朵牽牛花既有趣,又可愛,我們來學一下她的兒歌好嗎?
(用跟學法結合掛圖朗誦兒歌)
采用各種方法熟悉兒歌內容,如老師小聲說,幼兒大聲說;請一幼兒指著掛圖領大家說。
c、聯系鞏固兒歌
連接背誦,老師一句,幼兒一句,激發幼兒興趣
(4)延伸部分,連鎖調:小苗圃
談話:這首兒歌讀起來感覺怎么樣?為什么會這樣呢?這種兒歌叫什么?我們以前也學過一首這樣的兒歌是《小苗圃》。
(5)結束部分,背誦《小苗圃》《牽牛花》,體驗其相同的地方,即連鎖調兒歌的特點。
幼兒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歌曲《夏天的雷雨》是中班音樂領域的內容,《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這個活動就來源于生活,為幼兒所熟悉。其歌詞生動、形象,采用了問答形式描述夏天雷雨的特征.歌詞中的擬聲詞“一閃閃”、“轟隆隆”、“嘩啦啦”可以讓幼兒體驗到雷雨在音樂中的震撼。我認為選擇這一活動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說學情
中班的幼兒喜歡傾聽各種好聽的聲音,愿意參加歌唱、律動、舞蹈、表演等活動。歌曲《夏天的雷雨》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歌詞淺顯易懂,音區和難度都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借助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中,我采用多感官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參與歌唱活動。同時,在情感方面中班幼兒的表現欲可能還不足,活動中我更多地讓他們嘗試并喜歡上在集體面前自信的再現,這點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符合《指南》中所要求的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點這一要求。
三、說活動目標
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綱要》藝術領域總目標,結合《指南》中指引的方向以及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確立本次目標為:
(1)理解歌詞內容,學會演唱歌曲。
(2)能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體驗合作演唱的興趣。
(3)了解雷雨的自然現象,知道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理解歌曲內容,學會演唱歌曲。活動的難點在:能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接唱歌曲,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于音樂活動和游戲活動之中。為此,我作了如下準備:
四、說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讓幼兒在課前熟悉雷雨天氣的特征。
物質準備:場地布置(將教室的一角布置成戶外的草地一樣的情境,讓幼兒親身體驗。)教師制作的ppt課件。
五、說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活動開始時,我創設一個游戲情境,(我是這樣和孩子說的:小朋友我們來玩個游戲吧!聽音樂模仿小動物!)。隨著音樂的變化當出現閃電打雷的聲音時。我將會和孩子一起做驚嚇害怕的表情和動作。(這時我會和孩子說:寶貝,別怕跟著老師找個安全的地方。)安定好幼兒情緒后。談話交流。(我會這么問孩子:“剛剛聽到了什么聲音”?“我們什么時候會聽到這些聲音呢”“又打雷又閃電,夏天的雷雨快來了”。)這些有效的提問和引導,使幼兒自然而然的進入夏季雷雨的情景中。通過情境游戲和音樂的變化結合,以對話形式有效地進行引導。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為下一個環節的學習鋪墊。
(二)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教唱歌曲
(1)第一環節是歌詞教學,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視聽法、語言指導法。我以問答形式讓幼兒對歌詞有個初步的印象。通過提問“天空中,轟隆隆,什么光發亮”?引導幼兒答出“一閃閃、一閃閃,閃電光發亮”……同時以PPT的形式將答案及時地展現在孩子面前,通過這種一問一答的方式和PPT的有效結合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學習句式。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以視聽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幫助他們輕松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為下一環節活動重點的突出做好準備,同時為難點的突破打下基礎,孩子們通過體驗、多感官參與,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則更為深刻。
(2)第二環節,教唱歌
在這一環節我采用示范法,我利用自己聲音柔美的特點自彈自唱,讓幼兒感受歌曲旋律的優美,使幼兒更直接的了解整首歌曲的內容。
避免孩子一味地單純、枯燥地跟唱、學唱。緊接著我采用了游戲法、互動法進行教學,突出孩子學習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引導作用。(我是這么和孩子說的:“一個人唱真沒意思,我們來玩個游戲吧。”老師來問幼兒答)。第一遍的演唱只是讓幼兒初次的嘗試,讓幼兒對這種演唱形式感興趣。緊接著我會將這種一問一答的對唱方式交代給孩子們。幼兒自己來決定,和誰對唱,怎樣唱。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很高。通過多種游戲演唱方式提升活動質量,同時突破重難點。
(三)表演歌曲
請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男生組唱提問部分,女生組唱回答部分,然后互換角色繼續表演歌曲。通過這一環節,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歌曲進行鞏固和表演,本節活動的目標就輕松的完成了。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某一次活動當中,我會讓幼兒將今天所學歌曲回家唱給父母聽,告知父母,夏天雷雨天要小心,注意安全。
幼兒說課稿6
大家好!今日我說課題目是大班語言活動——頑皮小雨滴。因為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云,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為人類供給了生存條件,為人類創造了完美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么會下雨?""風是從哪里來?""為什么云有各種形狀?"《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資料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事物和問題,再者,環境是重要教育資源。"所以我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頑皮小雨滴"這個活動。
大班階段是幼兒個性初步構成階段,幼兒個性和交往本事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展。根據本班幼兒口語發展特點以及大班語言發展目標,所以,我把本次活動目標定為:
1、能感受散文中優美語句,體驗散文優美意境。
2、發揮想象,深入理解畫面資料,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意境,培養幼兒藝術思維。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類關系。
3、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情趣,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小雨滴,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歡樂。
為了更好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在戶外近距離真實觀看雨景(或淋雨),使之有必須感性經驗,又在現場觀看錄像,讓幼兒在整個雨景中觀察更清楚、仔細。
在設計中有兩個較突出特點,一是小雨滴形象貫穿始終,教師扮演小雨滴形象十分自然融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一齊交流、觀察、討論。及時進行啟發、引導。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大綱要求。二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課件,在那里我為孩子們供給了一個具體、直觀物象,滿足了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特點,同時又讓孩子們能在觀察比較中簡便地找到自我提高。為后面談話做了鋪墊。
在活動中,我采用教學情景化方法,用事先錄制好下雨時音樂把幼兒帶入預設環境中。由幼兒自由交談,在這個環節中,我貫徹了《綱要》對語言活動要求,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他們與同伴交談。幾分鐘后,教師扮演小雨滴及時出現,引起孩子們歡呼,及時把幼兒注意力集中了過來,圍繞主題展開談話。
這一環節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法,播放制作并消除了散文聲音課件,為幼兒表述供給了直觀依據。教師以開放式、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把觀察到小雨滴頑皮形象用語言表現出來。如:根據課件中小雨滴離開媽媽懷抱時跳到樹上、落在屋頂上,擠進草叢里。把妹妹傘當作滑滑梯,骨碌碌滾下來。把清清池塘當游泳池,在水面上留下圈圈鏈猗。躲在路邊土坑里,在柔柔沙灘上捉迷藏。再經過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切換,使幼兒更深入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優美語句,體驗散文優美意境,培養幼兒藝術思維。
為了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我想法和感受,接下來我讓幼兒把自我想象成是小雨滴,如:你是小雨滴話,你想落到哪去?并請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能夠說給教師聽,也能夠說個同伴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我想法。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語言交往環境。同時,我深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交流、耐心傾聽,努力理解他們想法,并對他們進行明白幫忙,建立一種積極主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讓幼兒用各種畫筆來畫自我想象當中小雨滴,進而突出談話主題。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頑皮事?在這一環節中,讓先畫好幼兒說自我畫資料,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進取應答環境,發展了他們語言表達本事、交往本事。最終,經過多每一個把幼兒剛才創作過程在視頻上展示出來,為幼兒供給了一個展示自我作品條件,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欣賞、共同提高,也是教師對幼兒表達自我情感理解和想象鼓勵,幼兒看到自我作品畫面,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到達了在歡樂中學習目。
在此,教師作為幼兒活動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異常寬松、開放、愉悅環境感受美、表現美,并分享他們創造歡樂。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互相滲透。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育理念,經過具有形象性、開放性、寬容性、自主性、愉悅化活動資料和過程。所有環節都是圍繞"小雨滴"來進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鑒于生活,有效貫徹了《綱要》理念。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在活動中享受生活樂趣。
幼兒說課稿7
一、說教材
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里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欲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為何會有這么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么來的。
通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于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游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于幫助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秘,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標: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由于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才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為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一)硬件準備,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二)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并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于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采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通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欲望。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的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
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的寶寶
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后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么?(紅、橙、黃、綠、青、藍、紫)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
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后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為,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采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弦,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啟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了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并啟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么樣?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符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待幼兒討論完以后,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4)接著,教師繼續啟發幼兒聯系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為一個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內容、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通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
幼兒說課稿8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中,我們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散文詩是幼兒接觸較多而又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它內容淺顯、語言生動、意境優美,富有兒童情趣,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慧,還能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炎熱的夏天》是一篇生動形象、充滿童趣的散文詩,是很好的閱讀和積累語言的素材。本教材中童話般的意境給夏天賦予了極強的生命力,生動、形象地向幼兒展現了夏天的的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將散文優美的意境、擬人化的修辭手法等語言美的魅力充分體現出來。本教材還具有可拓展的空間,孩子們可以遷移經驗進行創編,把自己對夏天的理解用繪畫、語言形式表現出來。此外,除了去挖掘其內在的文學內涵,讓幼兒感受文學語言的美,還可以有機整合相關領域的內容,從而讓幼兒多維度地去感受美、欣賞美、體會美與表現美。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所選內容,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精神的引領之下,從情感、態度、認知、能力、技能五個方面制定了一下三位目標:1、知識目標:引導幼兒根據圖片,欣賞并理解散文詩內容。(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通過教師配樂朗誦激發幼兒欣賞散文詩的興趣;利用散文掛圖的展示來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內容,可以加深幼兒印象。)
2、能力目標:幼兒能夠大膽的在集體面前表演并朗讀散文詩。(難點)
3、情感目標:感受夏天雷雨前后的不同情景,體驗散文詩優美的意境,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
三、說教法、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要不僅要運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動作來感染幼兒,還要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所以我運用以下教法:
1、多媒體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播放課件,使畫面更直觀更形象,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啟發式提問法:通過設置一系列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訓練幼兒的開放性思維。
3、情境表演法:讓幼兒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之中,通過角色表演,增加幼兒的體驗,強化幼兒對散文詩內容的理解。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更有效掌握學習內容。所以我運用以下學法:
1、傾聽表述法: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并通過語言激勵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
2、交流討論法:引導幼兒針對問題主動探索,發現學習,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在說一說的輕松氛圍中掌握學習重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我遵循實效性、簡約性、重復利用的理念,準備了夏天景象(ppt)、散文掛圖、圖譜。
1.夏天景象ppt:是為了引題,通過ppt的'展示讓幼兒知道夏天的到來。
2.散文掛圖:是通過直觀教學法讓幼兒更加容易理解散文內容。
3.圖譜:利用圖譜一一對應的方式幫助幼兒加深對散文詩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五、說教學過程
活動過程主要有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
(一)出示ppt,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師:你們瞧,這是什么季節呢?(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過觀看ppt及教師簡單的提問,幼兒都能夠知道這是夏天的到來。)
2.師:夏天到了,天氣是什么樣的?如果天氣很熱,小動物和植物們會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散文詩《炎熱的夏天》。(教師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欣賞散文詩,從而進入第二環節。)
(二)欣賞散文詩,初步理解散文詩內容。
1.教師配樂朗誦,幼兒欣賞散文詩。(讓幼兒在樂聲中體會散文詩的語言美,激發學習的興趣。)
2.請幼兒說說夏天到了,植物和動物們發生什么事了?雷雨過后又怎么樣了?
(這里的提問是讓幼兒回憶散文詩內容,對散文詩內容有初步的了解。而且大班幼兒的傾聽能力及理解能力已逐漸形成,相信多數幼兒都能夠傾聽出其中的內容,如:小草打了卷,花兒垂下了頭……當幼兒回答之后教師引導用散文詩中的語言來表達,讓幼兒了解句式結構。當然也會有個別幼兒傾聽能力較弱,無法理解散文詩中的內容,這時我會結合掛圖再次朗誦散文詩,這也是我的第三環節。)
(三)結合掛圖再次欣賞,進一步理解散文詩內容。
1.出示掛圖,再次朗誦散文詩。
(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利用掛圖可以讓幼兒更直觀的了解散文詩內容。)
2.結合圖譜,加深記憶。
(圖譜是我為幼兒搭建學習的支架,讓幼兒通過圖譜來加深印象。從中我將幼兒的回答以圖譜一一對應的形式展示,然后讓幼兒結合散文中的語言進行朗誦。)
(四)幼兒表演散文詩。
幼兒自由結組,分別扮演散文詩中的動物和植物,邊朗誦邊表演。(愛表演,喜歡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邊說邊表演不僅加深了孩子們積極參加活動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對散文內容的理解。豐富了幼兒的情感體驗。)
通過這樣的設計,我相信基本能完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幼兒一定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發展。活動中我充分以幼兒為主體,而且從引入主題——欣賞散文詩——再次欣賞——情景表演四大環節來開展活動,其環節清晰、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從使整個活動有效的開展。
幼兒說課稿9
活動目標:
1、閱讀理解散文《收集》。
2、初步理解物體間的相互關系。
活動準備:
散文錄音《收集》,教學掛圖《收集》,幼兒用書D《收集》,相關字卡,在教室中展示收集的物品,幼兒之間套利、交流收集的物品。
活動過程:
1、字卡引出“收集”話題:
今天我們要聊聊“收集”這個話題。
——“你聽到過這個詞嗎?這個詞餓意思是什么?你有沒有收集過什么東西?”
幼兒自主閱讀,理解散文。
2、學習散文:
教師提問,邊說邊和幼兒尋找相應的教學掛圖,并嘗試用“xx喜歡收集xx”的句型來描述畫面。
——“教學掛圖上有什么?春天為什么喜歡收集花朵?月亮為什么喜歡收集星星?”
——“海灘為什么喜歡收集貝殼?天空為什么喜歡收集白云?”
——“小溪為什么喜歡收集倒影?太陽為什么喜歡收集水蒸氣?”
教師朗讀散文(或播放散文錄音),幼兒學習散文。
采用不同的方法學習:教師領讀、幼兒跟讀,摘句讀,分小組讀等。
3、拓展學習:
教師設問。
——“下朋友,你們又愛收集什么呢?”
幼兒之間相互交流。
幼兒說課稿10
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說說我家的人》。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于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個主題第一個活動。
家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的溫暖和親情關系會影響幼兒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幼兒對家庭的感受也將影響其人生的道路。幼兒自己家里的人,幼兒并不陌生,但是幼兒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說說我家的人”是通過幼兒熟悉的人物來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并通過調查及記錄增進幼兒對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幫助幼兒樹立對家人、家庭的愛。正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有服務于幼兒生活。所以我選擇了本次活動。鑒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標: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并能有條理地講述。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對家人的愛。
根據《綱要》中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了解和愛作為重點,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并能有條理地講述作為難點。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綜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調查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并于活動前和幼兒討論調查的結果。
2。教具準備:
(1)請幼兒每人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擺放照片的版面
(3)幼兒人手一份彩筆、畫紙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活動采用的教學法有:
(1)啟發提問法:這種方法在各活動中是最常見的。通過啟發提問激發幼兒的調查興趣。
(2)討論法:通過師幼、幼幼之間的討論,使幼兒對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標。此外還有繪畫法,通過繪畫制作小冊子,來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家庭的情感。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圍繞目標,主要運用的方法有:
(1)調查法:通過對家人的調查,激發幼兒了解家人的積極性。
(2)記錄法:通過動手、動腦記錄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法,用畫筆來記錄家人并做成小冊子,能進一步鞏固對家人的了解。
四、說活動過程
1。導入。老師這里有一張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小朋友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給幼兒介紹,從而引出幼兒自己的全家福,并讓幼兒分組交流。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幼兒通過對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發幼兒主動調查的興趣,幼兒很快進入主題。
2。介紹家人。
(1)請部分幼兒展示照片和調查表,教師通過提問照片上的人是誰、做什么的、喜歡什么、生日是什么時候啟發幼兒介紹對自己的家人的調查結果。此環節體現了幼兒對家人的初步了解。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方式。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并得出結果。如:爸爸可畫男人的頭像、媽媽可畫女人的頭像;生日可用數字,可以畫上蛋糕或蠟燭;喜歡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畫出來;喜歡的顏色可用相應的彩色筆涂畫出來;職業可以畫相應的標志等。《綱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中”,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討論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以及記錄的方式,既鍛煉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動腦筋積極思考記錄的方法,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起交流經驗、分享快樂,在說中學、聽中學、思考中學,以幼兒為主體,幼兒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檔案
(1)請幼兒通過繪畫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檔案,必要時補充對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本環節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了對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檔案的首頁畫上自己的全家福,與補充的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裝訂成小冊子。
4。課堂小結,對幼兒制作的家庭小檔案進行展評。
5。延伸活動
(1)將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墻面上,供幼兒自由欣賞、介紹和交流。
(2)家庭小檔案可根據幼兒需要隨時添畫內容。
延伸活動不是一個活動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因此,通過延伸活動可增進幼兒對家人的了解和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新知識新經驗的獲得。
以上活動過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既關注了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又有新經驗的獲得。
我說課的內容到此結束,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
幼兒說課稿11
設計意圖:
“粉刷”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幼兒園、建筑工地、大街上經常能看到粉刷匠在工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墻面的粉刷越來越講究個性化,利用涂料的色彩進行大膽裝飾,色彩獨特,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因此,從孩子們所觀察到的事物入手,結合孩子的興趣點,設計本次活動。通過孩子的前期觀察和討論,以及初次創作,將“粉刷”這種自發的興趣內化成幼兒對藝術活動的主動參與,從而感受生活中的美,激發幼兒的藝術情趣,鼓勵幼兒用合作的方式進行藝術表達,體驗藝術創造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毛刷作為繪畫工具進行涂色練習。
2、體驗用毛刷繪畫帶來的樂趣。
3、促進幼兒手臂大肌肉群的發展。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藝術準備:已欣賞過歌曲《我是一個粉刷匠》,活動前已經進行過親子制作的“房子”(用鞋盒等廢舊紙盒制作)
2、本節活動材料的準備:毛刷、紅、黃、藍三種顏料、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小小粉刷匠》作為音樂背景,引起幼兒刷色的興趣。引導幼兒回憶:歌曲中的小小粉刷匠在干什么?
2、教師出示作畫工具,引導幼兒先讓刷子在小桶里洗個澡,然后在邊上靠一靠,最后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刷子刷色的要領:小刷子,別著急,我來給你穿花衣。小刷子,手中握,上刷刷,下刷刷,寶寶樂得笑哈哈。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顏料不要蘸太多,要上刷刷,下刷刷。
活動小結:
小小粉刷匠們真能干,一會兒就把房子變得這么漂亮了,請小小粉刷匠給自己一些掌聲吧!
活動后反思:
1、活動中幼兒始終是以“粉刷匠”的身份來進行活動的。孩子喜歡游戲,孩子尤其喜歡角色游戲,因此教師讓孩子成為“粉刷匠”,讓他們的繪畫活動變成“粉刷匠在工作”,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2、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我在講要求的時候沒有講清楚不可以刷房頂,導致有個別的幼兒在刷房頂。但對托班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興趣很濃厚,我們原先讓幼兒都在紙上做畫,第一次讓他們通過刷房子更對涂涂畫畫感興趣。
幼兒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下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時下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而孩子們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地談論著。我們不妨抓住這一季節特征,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孩子有意識地去觀察、感受、了解雨。
二、說情況
小班孩子年齡小,他們必須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們常常愛往雨中跑:接著雨滴、踩著水坑等等。對雨是興趣昂然、情有獨鐘。我們便可利用孩子這個興趣點,又發生在孩子周邊的生活經驗開展有益的教育活動,從而真正體現《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三、說活動設計: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受雨聲、下雨時的景象,能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培養幼兒對雨的喜愛之情及對自然現象的關注。
四、說設計思路:
《綱要》在教育與發展之間堅持了“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觀點。所以設計整個活動時,我注重強調將教師作為幼兒發展的引導者,支持幼兒的自主發展,在支持中進行有效引導。活動中,我通過幾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孩子利用各種感官,去看雨、聽雨、接雨、踩雨,啟發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去充分感受、表達,實現師幼互動。
五、說活動準備:
1、選擇一個雨天開展活動。(但雨不能太大)因為在真實的情境和寬松的心理環境中,孩子更能真切和更無拘無束地去觀察、感受、表達。
2、 一些接雨的器具:如盆、碗等(可以是不同材質做的)。
3、 每個孩子準備一套雨具:一雙雨鞋、傘或雨披。
六、說活動過程:
1、看雨。首先,我讓孩子站在走廊上,直接導入課題:“看,外面下著什么?”“雨落來時象什么?”這時,孩子可利用眼睛觀察到的及平時積累的下雨經驗展開想象,如:象線、象珠子等等。
2、聽雨。“雨落下時有什么聲音呢?讓我們仔細聽一聽!”孩子對聲音是比較敏感的,根據已有經驗,他們會很快作出回答“滴答、滴答”教師這時便可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下大雨和小雨時有不同的聲音,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如:大雨是嘩啦拉、下小雨是淅瀝里;雨落在窗戶上是叮叮當當、落在樹葉上是沙沙沙沙的等等。這樣就從不同的角度讓孩子有意識地去傾聽,發展了孩子的聽覺,也不致于使答案是唯一的,而是豐富多彩的、形象生動的。
3、接雨。“讓我們用手去接一下雨,會有什么感覺?”幼兒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濕濕的、涼涼的”。同時,教師可質疑:“雨接在手里會很快掉到地上,誰有好辦法不讓雨跑掉嗎?”這時,孩子就會去找各種接雨的器具嘗試,在肯定孩子成功的同時又可結合著讓孩子傾聽雨落在不同材質的器具上又有不同的聲音。
4、踩雨。最后一個環節我會讓孩子撐起雨傘(披上雨衣),穿上雨鞋去充分感受雨、擁抱雨。他們一定會興奮地去踩水坑、拋接雨,從而進一步滿足孩子對雨的好奇、好動,將活動推向高潮,讓情感得到升華。
幼兒說課稿1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健康〈〈玩皮筋〉〉,我設計的活動目標是讓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發展以走、跑、跳、鉆、爬等動作,并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增強與同伴間的合作能力,培養具有一定的勇敢精神,通過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幼兒怎樣玩皮筋,把難點定位于怎么樣鉆山洞,用了一些物質準備:地毯、椅子、鈴鐺、皮筋等。還用了些空間準備。 首先我來說說教法,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活動中我以自己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我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有:游戲法、操作法,在操作過程中教師的適時的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我還用了情景教學法,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發展,此外,我還適時的使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
接下來我說說學法,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感情,本次活動采用了:嘗試法、游戲體驗法,讓孩子在游戲中學到知識,身體素質得到發展。
最后,我說說教學程序,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1)、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教師說:“今天天氣真好,媽媽要帶小兔們到森林里去玩玩。”教師邊念“小兔子蹦蹦跳”的兒歌用“跳”的方式出活動室,來到操場上做伸展運動。
(2)、體驗游戲—小兔采蘑菇
教師以兔媽媽的口吻說:“啊!你們看,小河對面有許多蘑菇,我們把它采回來,今天可以回家美美的吃一頓了,不過,小河中間有座獨木橋,小兔們過橋的時候可要小心點,兔媽媽帶領小兔過橋。這個環節我用了游戲體驗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快樂的感覺,又發展了幼兒的平衡能力。
(3)、自由探索---小兔玩皮筋
教師:小兔采蘑菇累了,先休息一下,我示范輕敲小腿,幼兒跟學,以此來放松剛才過小河時腿部肌肉的緊張,教師可在活動前在草地上放上幾根皮筋,在休息時候肯定有幾只小兔會發現我的“陰謀”,因而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幼兒主動進行探究,活動中力求形成了“合作式探究”的師幼互動,可自創玩皮筋的若干種方法:可以跳,兩個小朋友拉著皮筋,中間若干個小朋友可跳;也可以把皮筋兩頭吊起來,玩玩小時候的跳皮筋游戲;也可把皮筋圈成一團,玩投擲游戲等等,讓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
(4)、游戲體驗---鉆山洞
活動快結束前,兔媽媽對小兔說:“天色已經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可是前面的森林里有大灰狼,我們只有鉆過草地旁的山洞回家了,( 教師在活動前就設置了山洞,當然這個山洞是用小椅子放在兩邊,皮筋綁在小椅子上,并系有鈴鐺),小兔在鉆山洞的時候要注意別碰到山洞壁上,因為有蝙蝠,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教幼兒正確的鉆爬方式:胸、腹、腿著地,臀部翹高。發展了幼兒的鉆爬能力。
(5)、放松活動
終于到家了, 我們聽聽輕松的音樂,跳跳兔子舞。
我希望我今天設計的活動能給孩子帶來歡樂,讓每個孩子體驗快樂!
幼兒說課稿14
一、選材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于它激發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于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動手動腦的美術創作活動--美麗的色彩,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材料、寬松的環境,尊重個體差異,為不同水平的幼兒考慮。通過“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蠟筆涂畫”等多種美術活動形式,讓幼兒去體驗、感受色彩的美麗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以及具體的美術活動能力,我為幼兒提供了不同的活動內容、材料。“吸管吹畫”、“彈珠滾畫”、“手掌拓印”等這些在平常美術活動中是很少見的,這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好奇欲、積極性,最關建的是這些活動形式對幼兒技能、技巧要求低,易操作,只要動手就能創作出漂亮的作品。體驗審美愉悅以及滿足感、成功感。還給幼兒充分想象的空間,可以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自由選擇活動形式;自由構圖、用色;大膽表現自我;促進個性發展。
2、目標分析
知識性目標:
⑴黃、藍、綠四種顏色⑵讓幼兒學習掌握吹畫、滾畫、拓印、涂色等美術基本方法、常規。
⑶體驗色彩的美,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社會性目標:
⑴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自由想象,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⑵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造后的愉悅體驗。
⑶知道自己生活在絢麗多彩的世界里,激發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⑴讓幼兒對色彩產生興趣。
⑵體驗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難點:
a、用語言表達對色彩的感受。
b、吹畫時氣流的大小、方向。
三、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年齡在3歲半左右,處于涂鴉期、表現期,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喜歡明亮的色彩如、紅黃藍綠和有變化環境;不適宜學習臨摹。從平日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表現看,動手能力較差,依賴成人的指導,操作中畏首、畏腳怕出錯。
四、教學方法設計
1、談話、提問法引出主題談話法維護寬松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2、觀察、學習法提高幼兒審美感受通過欣賞課件(強烈明亮的色彩組合)感受色彩的美麗,激發創作欲望
3、示范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常規低段幼兒是需教師分步驟示范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條有序的示范、講解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4、分組操作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據活動內容、材料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四個活動組:吹畫組、滾畫組拓印組、涂色組。讓幼兒自己選擇活動形式,分組活動。給每個幼兒自由的創作空間。
5、個別指導法為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幼兒美術活動雖然游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
五教學準備
1、活動前兩天,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去找生活中的紅、黃、藍、綠顏色,并從家中帶來有顏色的東西
2、吸管、彈珠、彩色水、廣告顏料、蠟筆;四開、十六開白紙;方篩、擦手帕若干。
3、課件制作(美麗的色彩組合圖)六教學程序設計
第一部分:談話、提問引出主題老師以談話的方式,逐一提問①你們帶來了什么?它叫什么?⑵有什么用途⑶什么顏色?你喜歡嗎?幼兒集體回答,再個別細答。
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引起對色彩的確興趣。
第二部分:欣賞觀察色彩組合圖,體驗色彩的美老師逐一出示色彩組合圖,幼兒欣賞觀察,引導幼兒說出或表現出感受。
本環節中難點⑴的突破主要通過老師用表情、動作、適合小班幼兒的重疊詞如: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綠綠的、作相應的引導。
第三部分:幼兒分組創作
第一步:示范創作方法
1、老師簡單示范制作,讓幼兒掌握幾種美術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規。
吸管吹畫是難點做最后一個示范,并放慢速度反復兩次。
2、個別幼兒上前來按老師的講解操作,老師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
3、老師據幼兒掌握情況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紹活動內容、材料,幼兒按意愿選擇活動組。
第三步: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作,老師巡回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制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主要采用講解和示范突出教學重點;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個別指導突破難點。
第四部分:幼兒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談話法,通過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老師要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后的愉悅體驗。
第五部分:延伸活動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后,添畫、加工成比較形象的畫如:手掌拓印畫添上刺成仙人掌、畫上翅膀成小鳥。
幼兒說課稿15
說活動教材
《耳朵上的綠星》是一篇充滿溫情的童話故事。小松鼠想去參加森林音樂會,但它不愿傷害小草與玫瑰花,這種美好純潔的心靈與沒打扮就去參加音樂會的傷感共同構成了一種略帶憂傷的溫情,讓讀者不由自主地為小松鼠著急。慶幸的是兩只可愛的螢火蟲知道了這件事,他們為了報答小松鼠的善良和好心就悄悄地停在了小松鼠的耳朵上裝扮了她,讓大家徹悟――美好的東西必定有美好的結局。
之所以選擇其作為教學內容,是因為它不同于一般的童話抒情故事,它還有著引人人勝的情節和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善良可愛的小松鼠、柔弱美麗的玫瑰花和小草、知恩圖報的螢火蟲,作者賦予了他們鮮明的個性特征,符合幼兒的欣賞特點,容易激發幼兒的欣賞興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同時,在該童話故事中還蘊涵著多領域的價值.體現了活動的多元和整合。(具體見下圖)
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點是以幼兒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而以幼兒發展為本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包括目標定位要為幼兒終身的、可持續的發展奠定基礎,要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特點,實現“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發展”,促進幼兒生動、活潑的發展等等。本次活動以這一理念為指導,制定活動的目標如下:
(1)通過理解故事情節、內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和語言美,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而美好的事情。
(2)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故事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和作者的情懷,通過形象和情景的描繪表現出來。達到情景交融、物我交融,這就是意境美。而這種優美的意境是由語言的彩線編織而成的,文學作品之美,離不開語言之美。可見,意境美和語言美是故事欣賞的兩個重要內容。因此,活動的重點目標定位在“通過理解故事情節、內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和語言美,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而美好的事情”。對于現今的獨生子女,幫助別人這一美德離他們越來越遠,運用多種形式讓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而美好的事情”定位為本次活動的難點。難點的解決并非通過說教來解決,是在理解故事、表演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受作品所傳達出的美好意境,從而產生幫助別人的美好情感。
說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場景設置(大森林、美麗的小草和玫瑰花)。
2.關于童話《耳朵上的綠星》的FLASH多媒體課件。
3.故事形象的胸飾。
說話動過程說活動特色
1.注重幼兒的情感激發和遷移,使主題得到拓展和升華。該篇故事始終以情感線索相連,隨著情節的發展,孩子的情緒也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從安靜平緩到傷感,再到感動和喜悅。幼兒如果能一步步體會這種情感的變化,也就理解了童話的內容和意境。因此,本次活動沒有把活動的重點放在詞語和句子的學習上,而是通過配樂、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多媒體課件的渲染、孩子的模仿表演等手段讓幼兒體會各種角色的心境,引發幼兒的內在情感。同時通過情感的遷移:“你會去幫助誰?怎么幫助他?”達到主題的深化。
2.注重氛圍的營造,引領幼兒來到故事情境中。環境賦予人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幼兒的聯想能力、進人情境的能力又是很強的。該篇童話故事具有特定的情境,故事發生在一個大森林里,那里有美麗的小草和玫瑰花……如果讓幼兒置身于這樣一種環境.就能讓他們更快地進人作品意境,身臨其境、親身感受。為此,本次活動營造了這樣一個怡人的氛圍,孩子們坐在其中欣賞,與作品情境相吻合,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
3.尊重幼兒,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在本活動中努力體現這一點。從座位的擺放、幼兒自選角色、師生共同合作表演、鼓勵幼兒自己評價乃至教師與幼兒身體、目光間的交流都有意識地貫徹這一理念,從而使孩子在學習中專注傾聽、動情對話、合理而豐富地想像、積極而主動地學習。
【幼兒說課稿】相關文章:
幼兒說課稿11-18
優秀幼兒說課稿06-11
幼兒英語說課稿06-10
幼兒舞蹈說課稿06-10
幼兒舞蹈的說課稿06-10
幼兒說課稿范文06-14
幼兒小班說課稿07-21
《春天》幼兒中班說課稿07-09
幼兒健康的說課稿范文03-02
關于幼兒大班說課稿03-10